1
|
马克思主义城市批判理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
张浩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维特根斯坦论“标准”与他心——从“标准”概念的两种阐释谈起 |
韩国笑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回归语言实践: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之思 |
胡雯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约翰·怀特与钱学森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
杨杏芳
但妮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关于意志自由的讲座(伦特学期,1941年) |
徐弢(译)
|
《德国哲学》
|
2024 |
0 |
|
6
|
维特根斯坦中期的元哲学是“治疗型”的吗?——对李国山立场的回应 |
徐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融贯性的寻求——鲍桑葵对卢梭“普遍意志”概念的批判性阐释 |
陈飞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24 |
0 |
|
8
|
知觉是一种“非观察性”的自我知识吗?——读安斯康姆《意图》 |
胡可欣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24 |
0 |
|
9
|
论利奥塔尔对“语言游戏”说的后现代释读与创新 |
郭高洁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0 |
|
10
|
审美视野下的自由观念——论考德威尔自由观及其文学之维 |
张恒通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4 |
0 |
|
11
|
对沃尔夫语言概念的维特根斯坦诠解——基于语言游戏的系统论考察 |
赵德高
|
《安康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宾默尔对罗尔斯契约论的修正 |
陈翱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3
|
波普尔科学哲学核心思想及情报学应用再探 |
谢先江
张国骥
|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4
|
资本的城市化与正义——基于大卫·哈维城市空间正义思想研究 |
郑顺起
王柏程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两个结合”中的实践诠释学意蕴 |
海景龙
王思琦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
刘文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6 |
194
|
|
17
|
李约瑟与马克思主义 |
袁泽民
王凤祥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8
|
实指与综观 |
李红
李渊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9
|
感受“他者之痛”——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视野中的创伤话语分析 |
涂险峰
陈溪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双面霍尔:从编码/解码理论出发 |
胡翼青
吴欣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