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1
作者 卢冰霞 肖婷 +11 位作者 段群棚 梁龙华 覃国喜 秦毅斌 蒋家霞 许艺兰 林昌华 张胜斌 许心婷 周英宁 陈忠伟 何颖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18,共7页
为了评估5种市售的猪支原体肺炎(MPS)灭活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试验将规模猪场300头3日龄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为5个免疫接种疫苗组[以猪肺炎支原体(Mhp)J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A组,以P-5722-3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B... 为了评估5种市售的猪支原体肺炎(MPS)灭活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试验将规模猪场300头3日龄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为5个免疫接种疫苗组[以猪肺炎支原体(Mhp)J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A组,以P-5722-3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B组,以P-5722-3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C组,以SY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D组,以NJ株为疫苗株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E组]和1个对照组,所有猪只于3,30,90,120,150日龄采血,175日龄解剖观察测定肺脏病变情况并进行Mhp抗原检测;测定猪群的体重、平均日增重、Mhp血清抗体水平、肺脏病变评分和肺组织Mhp阳性率,评价5种MPS灭活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各疫苗组出栏重和平均日增重均较对照组有提高,其中3~27日龄仔猪阶段,D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疫苗组较对照组肺脏病变程度减轻,降低幅度为8.3%~38.8%,其中D组降低幅度最大。各疫苗组之间Mhp阳性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A、C、D组猪只Mhp阳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D组最低(为68.0%);3日龄开始,各组试验猪Mhp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至120日龄时降至最低。150日龄时,除D组Mhp抗体阳性率为0外,其他各组均出现Mhp抗体转阳的情况。说明5种疫苗对防止猪群感染Mhp或减轻症状具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D组MPS灭活苗(SY株)免疫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减轻肺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支原体肺炎 猪肺炎支原体 灭活疫苗 生长性能 肺脏评分
原文传递
克氏原螯虾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与小鼠致病性试验
2
作者 许艺兰 陈婷婷 +13 位作者 卢冰霞 梁家幸 周英宁 黄广杰 江新华 何肈强 许心婷 全琛宇 赵硕 秦毅斌 段群棚 许佳乐 何颖 陈忠伟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2-48,83,共8页
为探究从广西某养殖基地收集的患病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分离获得的一株细菌GXBL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综合鉴定菌株,进行分离菌感染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实验及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株GXB... 为探究从广西某养殖基地收集的患病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分离获得的一株细菌GXBL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综合鉴定菌株,进行分离菌感染实验动物、组织病理实验及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株GXBL在TCBS培养基上菌落呈蓝绿色、圆形,染色镜检为短棒状或弧状的革兰氏阴性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醇、尿素、精氨酸和甲基红,不能发酵纤维二糖、乳糖及蔗糖;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小鼠有一定的致病性,造成小鼠的肝细胞大片坏死,肝板结构被破坏,肺泡壁显著增厚,血管内聚集大量红细胞,脾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四环素、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等18种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G、甲硝唑和氟康唑3种药物耐药。本研究结果可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克氏原螯虾细菌性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副溶血性弧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9年广西部分猪场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6
3
作者 段群棚 李晓玉 +10 位作者 赵硕 秦毅斌 卢冰霞 李斌 苏乾莲 赵武 何颖 梁家幸 蒋冬福 周英宁 陈忠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4-574,共11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广西仔猪腹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RT-PCR/PCR检测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广西14个地级市36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914份仔猪腹泻病料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 本研究旨在了解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广西仔猪腹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RT-PCR/PCR检测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广西14个地级市36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914份仔猪腹泻病料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Delta冠状病毒(PDCo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率在不同年份、季节、地区之间的差异及病原混合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PEDV、PDCoV、PRRSV、PoRV、PCV2、CSFV、PRV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样品平均阳性率分别为59.74%、8.32%、7.77%、4.92%、3.72%、3.28%和2.08%,未检测出TGEV;PEDV已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高发,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在感染猪群中也持续存在,PDCoV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广西仔猪腹泻PEDV阳性率高,单一感染高达50.55%,仔猪腹泻混合感染情况也较多,其中以二重感染情况较为常见,同时也存在四重感染现象。结果表明,广西腹泻仔猪存在7种病毒性病原不同程度感染情况,其中以PEDV导致的仔猪病毒性腹泻尤为严重,新发PDCoV阳性率仅次于PEDV,需重视并加强对新发PDCoV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病毒性病原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猪圆环病毒3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段群棚 赵硕 +9 位作者 秦毅斌 卢冰霞 何颖 陈忠伟 刘磊 周英宁 李斌 蒋冬福 梁家幸 赵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3-1190,共8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发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在广西猪群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PCV3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广西482个规模猪场送检的917份病猪样品进行PCV3检测,并分析PCV... 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发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在广西猪群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有效防控PCV3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广西482个规模猪场送检的917份病猪样品进行PCV3检测,并分析PCV3阳性率在广西不同地区、年份、季节和年龄段猪群之间的差异。对145份PCV3阳性病料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结果显示,PCV3除在百色、防城港未检出,在广西其他12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2017~2019年广西PCV3样品阳性率和PCV3猪场阳性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夏季PCV3阳性率最低,且明显低于其他3个季节;育肥猪PCV3阳性率最高,为21.70%,其次是流产母猪、保育猪、流产胎儿,阳性率分别为20.00%、19.05%和11.02%,哺乳仔猪PCV3阳性率最低,为8.21%;PCV3单一感染率较高,为30.34%,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情况也较为常见,甚至出现四重感染。调查结果表明,PCV3感染在广西普遍存在,且近年来感染呈增加趋势,可能有一定的季节性,对各生长阶段猪群均有一定程度的危害,以育肥猪最为严重,对母猪和保育猪危害也较大;PCV3单一阳性率较高,但仍以混合感染为主,尤其是与PRRSV和PCV2的混合阳性率较高,提示这3种病原在感染致病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PCV3) 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广西6种猪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7
5
作者 段群棚 陈忠伟 +12 位作者 何颖 周英宁 李晓玉 梁家幸 闭炳芬 杨思仪 蒋冬福 卢敬专 李斌 秦毅斌 卢冰霞 苏乾莲 赵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6-535,共10页
试验旨在了解广西猪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的发生态势,为预防和控制此类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RT-PCR/PCR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采自广西的349份流产胎儿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 试验旨在了解广西猪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的发生态势,为预防和控制此类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RT-PCR/PCR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采自广西的349份流产胎儿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及猪乙型脑炎病毒(JEV)6种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病原的检测并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份、季节之间的差异及病原混合感染情况。结果显示,2014-2017年,6种病原的猪场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JEV(36.00%)、PRRSV(16.00%)、PCV2(9.00%)、PRV(7.00%)、PPV(6.00%)和CFSV(5.00%),样品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JEV(27.06%)、PRRSV(6.18%)、PRV(5.88%)、PCV2(3.82%)、CSFV(2.35%)和PPV(2.35%)。季节因素对6种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JEV在夏季、秋季检出率较高,春季、冬季检出率较低;PRRSV一年四季检出率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CV2在春季检出率较高,其次是夏季和冬季,秋季检出率较低;PRV在春季、冬季检出率较高,夏季、秋季检出率均为0;PPV在夏季检出率较高,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检出率为0;CSFV在冬季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夏季,春季和秋季检出率均为0。流产胎儿以单一感染为主,6种病毒均存在不同程度单一感染情况,单一感染率JEV最高(23.82%)、PCV2最低(0.59%);混合感染以双重感染为主,其中以2016年双重感染情况较多,且感染组合多样;三重感染情况较少、仅在2016年送检样品中发现1例,未发现四重及四重以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2014-2017年,JEV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已成为广西部分猪场母猪流产最主要病毒性病原。PRRSV和PRV仍是目前引起广西猪场母猪流产的主要病毒性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胎儿 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广西腹泻猪群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 被引量:18
6
作者 段群棚 秦毅斌 +14 位作者 何文娜 赵武 卢冰霞 周英宁 全琛宇 赵硕 冯建远 梁家幸 蒋冬福 李斌 陈婷婷 许心婷 卢敬专 陈忠伟 何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0期1-8,共8页
为掌握广西地区导致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的流行态势,为养殖场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14个地市489个猪场1206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 为掌握广西地区导致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的流行态势,为养殖场猪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14个地市489个猪场1206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oR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等病原检测,并分析其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份、季节、地区、年龄段猪群之间的差异以及病原混合感染情况。结果显示,2017—2021年,PEDV、PDCoV、PoRV、TGEV样品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67%、7.63%、4.56%和0.33%,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37%、8.18%、8.18%和0.61%;病毒性腹泻病原有一定的季节性流行特征,多表现为冬、春季流行加重;PEDV、PDCoV普遍流行,PoRV局部流行,TGEV散发流行;4种病原对不同年龄段腹泻猪群的感染率存在差异,其中对哺乳仔猪危害最为严重;猪群以单一感染为主,主要为PEDV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7.93%,混合感染均为二重感染且感染率较低。结果表明,导致广西地区猪群腹泻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主要为PEDV、PDCoV和PoRV,其中PEDV为最主要病原,其他病原也呈流行加重趋势,需进一步加强病原监测和疫病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毒性腹泻 病原检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轮状病毒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丁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丁型冠状病毒CH/GX/1468B/2017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秦毅斌 何苹萍 +12 位作者 卢冰霞 何颖 梁家幸 刘磊 段群棚 韦嫔媛 李斌 陈忠伟 周英宁 苏乾莲 蒋冬福 卢敬专 赵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07-1916,共10页
本研究于广西某猪场采集疑似感染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的腹泻仔猪小肠及其内容物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细胞病变(CPE)、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试验成... 本研究于广西某猪场采集疑似感染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的腹泻仔猪小肠及其内容物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细胞病变(CPE)、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和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命名为CH/GX/1468B/2017(简称PDCoV 1468B)。该毒株可稳定有效地在LLC-PK细胞生长增殖,并引起典型CPE;该毒株已在LLC-PK细胞连续传代15代,病毒滴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逐渐提高并稳定在108.10TCID50/mL以上。该毒株全基因组序列长25 399 nt;与23个GenBank中登录的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97.2%~99.4%,其中PDCoV 1468B分离毒株与Vietnam/Binh21/2015株同源性最高,为99.4%。全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DCoV 1468B分离毒株属于Ⅱ群,与东南亚国家PDCoV毒株亲缘关系密切,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出PDCoV 1468B株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为进一步开展PDCoV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为PDCoV的遗传进化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广西部分猪场送检血清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 被引量:8
8
作者 段群棚 赵硕 +13 位作者 周英宁 卢冰霞 何文娜 全琛宇 陈婷婷 许心婷 秦毅斌 赵武 梁家幸 蒋冬福 李斌 卢敬专 陈忠伟 何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2期5-11,共7页
为了解广西猪场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和免疫状况,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部分猪场随机采样送检的血清样品,应用ELISA方法开展PRV血清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为了解广西猪场伪狂犬病毒(PRV)感染和免疫状况,2017年1月—2020年12月,对部分猪场随机采样送检的血清样品,应用ELISA方法开展PRV血清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分布上看,2018年PRV gE抗体场阳性率(57.71%)和个体阳性率(24.75%)均最高,此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个体阳性率下降明显(P<0.05),2020年下降至6.14%;各年间的PRV gB抗体场合格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在90%以上,而2019年的个体阳性率(88.71%)最低,与其他年份差异显著(P<0.05)。冬季PRV gE和gB抗体个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14.96%和89.35%,与其他季节差异明显(P<0.05);冬季gE抗体场阳性率(42.97%)最低,与春季、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夏季(P<0.05),而gB抗体场合格率一年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均在95%以上。从空间分布上看,广西14个地市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其中玉林市最严重,场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69.51%和35.86%,而钦州市最轻,分别为16.67%和4.07%;PRV gB抗体个体合格率普遍较高,均在84%以上。从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上看,后备母猪、育肥猪PRV gE和gB抗体个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其他生长阶段猪群(P<0.05),其中gE抗体个体阳性率在13%以下,而gB抗体个体阳性率不足80%。结果表明,近年广西规模猪场PRV野毒感染率较高,而疫苗免疫并不能完全阻止野毒株感染。建议通过PRV净化和提高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等措施来控制其流行。本研究为制定合理的猪伪狂犬病防控与净化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gE抗体 gB抗体 血清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GX/2015/750A株S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磊 秦毅斌 +9 位作者 卢冰霞 蒋冬福 陈忠伟 何颖 赵硕 周英宁 李斌 段群棚 梁家幸 赵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8-1676,共9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2蛋白的抗原性,为下一步诊断试剂盒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试验通过反转录PCR的方法扩增PEDV CH/GX/2015/750A株S2基因部分片段(S2A),将其克隆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 本研究旨在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2蛋白的抗原性,为下一步诊断试剂盒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试验通过反转录PCR的方法扩增PEDV CH/GX/2015/750A株S2基因部分片段(S2A),将其克隆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S2A。将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Ni柱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S2A的反应原性。纯化复性的重组蛋白S2A免疫昆明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间接免疫荧光法验证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显示,重组S2A蛋白在IPTG终浓度为0.2 mmol/L时,37℃诱导表达3 h可获得最高表达量,该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S2A能够与PE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32000,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PEDV。结果表明,PEDV S2A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诊断试剂盒或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2蛋白 原核表达 抗原性分析 多克隆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鸽Ⅰ型副黏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毛滴虫混合感染的诊治及防控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英宁 梁家幸 +13 位作者 赵硕 卢冰霞 许心婷 秦毅斌 段群棚 李斌 蒋冬福 卢敬专 赵武 全琛宇 陈婷婷 刘磊 陈忠伟 何颖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82-86,90,136,137,共8页
2020年10月份—2021年2月份,广西某养鸽场鸽群陆续出现乳鸽及种鸽死亡、鸽胚孵化率降低、部分种鸽有神经症状等情况,为了查找病因、确定诊治方案、降低经济损失,通过病史及用药史询问了解鸽群基本情况,采用临床检查、RT-PCR、血凝抑制... 2020年10月份—2021年2月份,广西某养鸽场鸽群陆续出现乳鸽及种鸽死亡、鸽胚孵化率降低、部分种鸽有神经症状等情况,为了查找病因、确定诊治方案、降低经济损失,通过病史及用药史询问了解鸽群基本情况,采用临床检查、RT-PCR、血凝抑制试验、显微镜镜检及细菌分离鉴定等方法对病鸽进行综合诊断,并采用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根据综合诊断及试验结果,对鸽场患病鸽群进行针对性防治并提出鸽场合理化防控建议。结果表明:该鸽场患病鸽确诊感染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 virusⅠ,PPMV-Ⅰ),并发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毛滴虫,分离菌株的混合菌液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美罗培南、链霉素、阿米卡星高敏。通过对鸽群进行新城疫疫苗紧急免疫,对发病鸽群进行敏感药物系统治疗并辅以鸽舍消毒和杀菌,鸽群恢复正常,鸽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说明该鸽场鸽群感染了PPMV-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毛滴虫,提示鸽场需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做好各类病原的防控措施及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毛滴虫
原文传递
猪丁型冠状病毒N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磊 何颖 +14 位作者 陈忠伟 赵武 段群棚 赵硕 梁家幸 周英宁 全琛宇 许心婷 陈婷婷 许艺兰 李斌 蒋冬福 卢敬专 秦毅斌 卢冰霞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2,共6页
旨在研究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N蛋白的抗原性,为下一步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依据。试验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PDCoV CH/GX/1468B/2017株完整的N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N,将pET32a-N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旨在研究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N蛋白的抗原性,为下一步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提供依据。试验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PDCoV CH/GX/1468B/2017株完整的N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N,将pET32a-N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经诱导表达获得重组N蛋白,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反应原性,免疫昆明小鼠制备重组N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进行效价测定(间接ELISA法)和特异性验证(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重组N蛋白在IPTG终浓度为1.0 mmol/L,37℃诱导表达6 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表达量,该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重组N蛋白可以和PDCoV阳性猪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达1∶64000,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表明其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PDCoV,说明重组N蛋白具有较好免疫原性。提示:PDCoV N蛋白抗原性好,可作为诊断试剂盒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丁型冠状病毒 N基因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CH/GX/750A/2015在Vero细胞上转瓶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冰霞 陶明华 +11 位作者 赵硕 秦毅斌 刘磊 陈忠伟 何颖 段群棚 梁家幸 周英宁 李斌 蒋冬福 杨思仪 赵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6-1513,共8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株CH/GX/750A/2015株在Vero细胞上转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大规模生产高效PEDV变异株疫苗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以10 L转瓶培养病毒,对接毒时细胞维持液中胰酶浓度(0、2、4、6、8和10μg/mL)、细胞... 本研究旨在确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变异株CH/GX/750A/2015株在Vero细胞上转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大规模生产高效PEDV变异株疫苗提供技术支撑。试验以10 L转瓶培养病毒,对接毒时细胞维持液中胰酶浓度(0、2、4、6、8和10μg/mL)、细胞密度(40%、60%、80%、100%、200%)、接毒剂量(MOI分别为1、0.1、0.01和0.001)、吸附时间(0、30、60、90、120、240 min)、收毒时间(接毒后12、24、36、48、60、72 h)、维持培养温度(35、36、37和38℃)和转瓶转速(6、8、10、12、14、16 r/h)7个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PEDV CH/GX/750A/2015株在10 L转瓶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细胞刚铺满单层时接毒,接毒量为MOI=0.01,维持液(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胰酶质量浓度为6μg/mL,不需吸附,维持培养温度为37℃,12 r/h旋转培养48 h后收获病毒液可获得较高效价的病毒液,效价可稳定达到106.50 TCID50/0.1 mL。本试验为PEDV变异株大量培养提供了参考,为变异株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变异株 转瓶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重组S2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毅斌 刘磊 +10 位作者 卢冰霞 段群棚 何颖 陈忠伟 周英宁 李斌 赵硕 梁家幸 苏乾莲 蒋冬福 赵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2,共9页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血清学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纯化的PEDV S2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PEDV重组S2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抗原最佳包被量0.8μg/孔;血清最佳... 为建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血清学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纯化的PEDV S2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PEDV重组S2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抗原最佳包被量0.8μg/孔;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40,最佳血清孵育时间为120 min;酶标二抗最佳工作浓度为1∶4000,最佳二抗反应时间为45 min;最佳底物显色时间为15 min;待检血清样品S/P值>0.212时判定为阳性,待检血清样品S/P值<0.188时判定为阴性,当0.188≤待检血清样品S/P值≤0.212时判定为可疑。以S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PEDV抗体间接ELISA方法仅对PEDV血清检测为阳性,与猪瘟病毒、猪丁型冠状病毒等主要猪源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较高、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利用本研究建立的PEDV S2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广西地区不同阶段猪群血清样品共计622份进行检测,总体样品阳性率为76.05%,不同阶段阳性率相差较大。本实验建立的ELISA方法可应用于临床样品PEDV抗体检测以及PED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2基因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抗炎和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忠伟 邱洁 +9 位作者 李晓玉 赵武 秦毅斌 卢冰霞 段群棚 梁家幸 李斌 周英宁 胡庭俊 何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35-2143,共9页
试验旨在探讨螺旋藻抗炎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构建小鼠体内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以小鼠耳肿胀为观察指标,探讨螺旋藻的体内抗炎作用;通过环磷酰胺构建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不同剂量... 试验旨在探讨螺旋藻抗炎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构建小鼠体内炎症模型,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药物,以小鼠耳肿胀为观察指标,探讨螺旋藻的体内抗炎作用;通过环磷酰胺构建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不同剂量螺旋藻处理后测定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脏器指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结合脾脏及胸腺病理组织学观察,探讨螺旋藻对免疫抑制小鼠及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螺旋藻对小鼠体内抗炎作用影响的试验中,0.3%螺旋藻灌胃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和其他螺旋藻处理组(P<0.01),且螺旋藻对各试验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无不良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螺旋藻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下降(P<0.01);肝脏指数极显著上升(P<0.01),其它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小鼠胸腺指数跟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小鼠血清IL-2、IL-6、TNF-α、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小鼠的脾小体萎缩、胸腺小体减少、淋巴细胞及网状细胞变性坏死,而各剂量螺旋藻处理组的脾小体和胸腺小体结构清晰完整、淋巴细胞增多。综上,螺旋藻能降低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对小鼠的免疫抑制,并且能修复小鼠脾脏和胸腺损伤,说明其在抗炎和缓解免疫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小鼠 抗炎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贞苓增免散对罗非鱼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文娜 肖婷 +5 位作者 何颖 周英宁 蒋冬福 卢敬专 陈忠伟 胡庭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004-4013,共10页
试验旨在确定贞苓增免散在临床推荐剂量下对罗非鱼的安全性,研究罗非鱼使用剂量安全范围并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与指导。试验分别设置空白组(基础饲粮)、1倍剂量组(含贞苓增免散0.4%)、3倍剂量组(含贞苓增免散... 试验旨在确定贞苓增免散在临床推荐剂量下对罗非鱼的安全性,研究罗非鱼使用剂量安全范围并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与指导。试验分别设置空白组(基础饲粮)、1倍剂量组(含贞苓增免散0.4%)、3倍剂量组(含贞苓增免散1.2%)、5倍剂量组(含贞苓增免散2.0%)和10倍剂量组(含贞苓增免散4.0%)共5个组。连续饲喂30 d,分别在第15和30天检测罗非鱼的临床体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罗非鱼活动、摄食、体色、排泄等均良好,与空白组罗非鱼没有明显区别。0~15 d,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1倍剂量组均最高,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但其随着贞苓增免散剂量增加而减少;15~30 d贞苓增免散各剂量组增重率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各剂量组罗非鱼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部分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但均在正常范围内。0~15 d时各剂量组和15~30 d时1倍剂量组的罗非鱼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罗非鱼肝脏和脾脏组织切片,均未发现药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变化。以上结果说明贞苓增免散在10倍推荐剂量及以下连续饲喂罗非鱼30 d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对推动罗非鱼养殖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苓增免散 罗非鱼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c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in Guangx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Its M Gene 被引量:3
16
作者 Lu Bingxia Qin Yibin +12 位作者 He Ying Li Yingying Liang Jiaxing Li Keyu Li Bin Su Qianlian zhou yingning Jiang Dongfu Lu Jingzhuan Bi Bingfen Liang Baozhong Duan Qunpeng Zhao Wu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6年第1期12-17,38,共7页
Detection of pigs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was conducted on 331 piglets diarrhea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in Nanning, Yulin and other 12 areas of Guang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of 2011 to April of 2014 by the me... Detection of pigs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was conducted on 331 piglets diarrhea fecal samples collected in Nanning, Yulin and other 12 areas of Guang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of 2011 to April of 2014 by the method of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samples of PEDV were 210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63.44%. The clone and sequencing of M gene was carried out on 25 positive samples. PEDV reference strains were selected from GeneBank to conduct the sequence homology alignment analysis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M gene. The M gene homology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identity between 25 isolated strains and 51 reference strains were 96.0% - 99.6% and 94.3% - 99.6%,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al- ysis of M gene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PEDV prevalent strains in Guangxi Province from 2013 to 2014 was close to that of the prevalent strains in Bei- jing, Anhui, Wuhan, Hebei and Guangdong from 2010 to 2013, and which were far from that of the Chinese early isolates CH/S (GenBank number: JN547228 ), vaccine strain CV777 (GenBank number: AF353511 ) and Attenuated DR13 (GenBank number: JQ023162). Indicating that the PEDV strains prevalent in Guan- gxi in recent years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with the early iso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M gene Genetic var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其欧洲型毒株ORF5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硕 段群棚 +12 位作者 何颖 卢冰霞 许心婷 秦毅斌 李斌 全琛宇 梁家幸 周英宁 蒋冬福 陈婷婷 卢敬专 陈忠伟 赵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为了解广西近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情况及其欧洲型PRRSVORF5的遗传变异特点,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采集广西14个设区市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发病猪病料、血清共782份,进行PRRSV的qRT-PCR分型检测及ORF5基因扩增... 为了解广西近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情况及其欧洲型PRRSVORF5的遗传变异特点,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采集广西14个设区市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发病猪病料、血清共782份,进行PRRSV的qRT-PCR分型检测及ORF5基因扩增,并运用SPSS23.0、DNAStar、MEGA X等生物学软件对检测结果及获得的PRRSVORF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品检测总阳性率为29.54%,其中欧洲型(PRRSV-1)PRRSV阳性率为6.78%,美洲型(PRRSV-2)PRRSV阳性率为22.76%,表明受检猪群普遍存在PRRSV感染;在不同设区市中,贵港、崇左感染率最高(50.00%);在不同季度中,冬季感染率最高(41.00%);在不同年龄阶段猪群中,保育猪感染率最高(53.42%);感染主要以PRRSV-2为主,新发PRRSV-1感染;广西新发PRRSV-1在ORF5基因上存在相同独特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特点,与中国香港分离欧洲株HKEU16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是在引种等贸易过程中所引进,并在饲养环境、免疫压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广西近期受检猪群普遍存在PRRSV-2感染,新出现PRRSV-1的感染,猪场应重视并及时调整、实施针对性的PRRS防控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感染情况 欧洲型 ORF5基因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猪流产胎儿溶血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16S rD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冰霞 周英宁 +8 位作者 段群棚 何颖 陈忠伟 梁家幸 秦毅斌 许心婷 全琛宇 赵硕 赵武 《养猪》 2021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查清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从送检流产胎儿的内脏组织中分离培养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药敏试验、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生长特性、菌落... 为了查清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从送检流产胎儿的内脏组织中分离培养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药敏试验、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生长特性、菌落特征、生化试验鉴定结果基本符合《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中溶血葡萄球菌的生化特性;但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并未出现溶血现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仅对新生霉素、利福平和米诺环素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药物严重耐药。分离菌株16S rDNA基因与12株不同来源的溶血葡萄球菌同源性在99.8%~99.9%之间,与溶血葡萄球菌MER TA39菌株(KT719446.1)遗传进化距离最相近。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能导致小鼠出现行动迟缓、扎堆和被毛燥乱等临床症状,并能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相同形态特征和菌体特征的菌株。表明从猪流产胎儿体内分离到的菌株是存在多重耐药性的γ-溶血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lation of Swine Corynebacteria and Analysis of 16S rDNA Gene
19
作者 Qin Yibin He Pingping +12 位作者 Lu Bingxia He Ying Li Bin Liang Jiaxing Duan Qunpeng Chen Zhongwei Bi Bingfen zhou yingning Su Qianlian Jiang Dongfu Li Keyu Lu Jingzhuan Zhao Wu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6年第6期339-343,共5页
A strain of gram-positive bacillus was isolated from suppurative lung organs of nursery pigs in a pig farm, which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cultivation test, biochemical test, drug sensit... A strain of gram-positive bacillus was isolated from suppurative lung organs of nursery pigs in a pig farm, which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cultivation test, biochemical test, drug sensitivity test, pathogenicity test and 16S rDNA gene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 grew well in rabbit blood agar plate and horse serum tryptone soybean agar (TSA) plate under aerobic condition, which could lead to mortality of mice and were susceptible to cephalosporin antibiotics and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 had close genetic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with Corynebacterium bacteria, and the sequence of 16S rRNA gene shared the homology of 91.7% -98.3%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strain of coryne- bacteria, indicating the isolated strain was eorynebactef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yrtebacterium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16S rRNA Gen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N Gene of Eight Pigeon NDV Isolates in Guangxi
20
作者 Lu Bingxia Liang Jiaxing +10 位作者 Duan Qunpeng Chen Zhongwei Jiang Dongfu Lu Jingzhuan zhou yingning Bi Bingfen He Ying Qin Yibin Li Bin Su Qianlian Zhao Wu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igeon Newcastle disease(ND).[Method] The HN gene of eight pigeon NDV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pigeon farms in Guangxi wer...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igeon Newcastle disease(ND).[Method] The HN gene of eight pigeon NDV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pigeon farms in Guangxi were amplified by RT-PCR,sequenced and analyzed.The molecular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N gene of pigeon NDV isolates in Guangxi was discussed.[Result]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length of HN gene of the eight NDV isolates was 1 716 bp,encoding 571 amino acids.They belonged to virulent group C,and the gene length characteristic of HN gene accorded with virulent strain.Analysis of nucleotide homologies indicated that the eight NDV isolates shared higher homology with genotype VIb,ranging from 90.4% to 99.5%.Phylogenetic tre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ight NDV strains in Gangxi and the NDV isolates from Guangxi,Guangdong,Jilin,Liaoning,Yunnan and Heilongjiang during 2011 and 2013 was close.They were located in the same cladogram branch.[Conclusion] We assume that the eight pigeon NDV isolates in Guangxi all belong to the gene class II genotype VI b N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EON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HN gene Phylogenet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