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隧道液氮与盐水复合冻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树清 刘林林 +3 位作者 王宗金 亓燕秋 林键 邓文杰 《建井技术》 2024年第6期29-35,共7页
在对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工程领域中突遇水涌砂现象的应急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在处理软弱含水丰富的地层时所使用的封水和加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液氮和盐水的复合冻结施工方法,以应对紧急情况。针... 在对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工程领域中突遇水涌砂现象的应急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在处理软弱含水丰富的地层时所使用的封水和加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液氮和盐水的复合冻结施工方法,以应对紧急情况。针对在复杂建筑环境中进行的浅埋大断面隧道暗挖作业中地下水流动可能对土体造成的侵蚀问题,提出了一种隧道加固填充技术。考虑到在低温条件下,常规水泥浆和含水材料容易结冰并导致堵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盐水水泥浆进行填充和冻结管施工的技术。通过现场监测所收集的数据,对所提出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冻结过程中,地层温度和地表沉降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成功形成了加固体和止水屏障,这不仅缩短了液氮和盐水的冻结周期,还提高了冻结壁的质量;②液氮冻结技术在暗挖开洞区域起到了封闭和加固的作用,确保了在排水和清淤过程中基坑和隧道的密封性,同时有效抵抗了水土压力,并且切断了完好隧道与周围土体的联系,增强了隧道的稳定性;③通过结合液氮的快速冻结特性和盐水的加固效果,该技术不仅显著缩短了修复时间,还显著提升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地铁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液氮冻结 冻土帷幕 隧道开挖 原位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护理与思维导图护理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王臣臣 周树青 奚鹤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导图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导图组采用思维导图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导图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导图组采用思维导图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不良情绪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护能力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与护理满意率。结果施护后,导图组血糖指标水平、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图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护理可更为明显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自护能力,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护理 依从性 糖尿病肾病 自护能力 常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管理对儿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周树青 王臣臣 谷苗苗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1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管理应用全方位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儿科的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3年1—6月采用院内常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开展全方...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管理应用全方位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儿科的4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3年1—6月采用院内常规儿科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开展全方位护理管理优化工作,设为观察组。两组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工作倦怠感和职业获益感评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和职业获益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工作倦怠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可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管理质量,减轻工作倦怠感,提升职业获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全方位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淑清 沈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29-2932,共4页
背景心房颤动是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可导致预后不良。但目前对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尚不多。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 背景心房颤动是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不仅加重患者病情,还可导致预后不良。但目前对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尚不多。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急诊监护病房(EICU)、呼吸监护病房(RICU)诊断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患者54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新发心房颤动82例(15.1%,新发心房颤动组),无新发心房颤动460例(84.9%,非新发心房颤动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预后指标,分析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发心房颤动组年龄和器官功能障碍中的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呼吸衰竭发生率及机械通气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率、儿茶酚胺药物使用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大于非新发心房颤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8,95%CI(1.013,1.063)〕和器官功能障碍中的急性肾损伤〔OR=2.142,95%CI(1.035,4.432)〕、代谢紊乱〔OR=2.071,95%CI(1.083,3.959)〕、凝血功能障碍〔OR=7.621,95%CI(3.236,17.945)〕及CRRT情况〔OR=6.567,95%CI(2.306,18.705)〕、儿茶酚胺药物使用情况〔OR=6.683,95%CI(3.224,13.853)〕是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P<0.05)。两组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心房颤动组住监护病房时间长于非新发心房颤动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高,年龄越大和发生器官功能障碍中的急性肾损伤、代谢紊乱、凝血功能障碍及接受CRRT、使用儿茶酚胺药物是脓毒症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新发心房颤动延长了脓毒症患者住监护病房时间,但并未增加其28d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钢梁-钢管混凝土柱内加强环式节点受力性能分析
5
作者 孙飞飞 周树青 +1 位作者 邱介尧 包联进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8,共11页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内加强环式节点的ABAQUS有限元模型,通过参数分析考察了偏心对节点刚度和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在刚度方面,分别考察了偏心对节点连接刚度和节点剪切刚度的影响。在节点承载力方面,在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较为合...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内加强环式节点的ABAQUS有限元模型,通过参数分析考察了偏心对节点刚度和承载力性能的影响。在刚度方面,分别考察了偏心对节点连接刚度和节点剪切刚度的影响。在节点承载力方面,在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理论,并通过理论推导对其进行了考虑偏心影响的计算方法修正,同时在节点偏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加强环厚度、加强环宽度、梁轴线夹角和节点区钢管壁厚4个参数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在计算理论中纳入了影响较大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偏心 梁柱节点 内加强环 参数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对深静脉血栓分期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沈涛 李娜 +2 位作者 刘晓娜 周淑清 温朝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在静脉血栓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建立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1、4、7、10、14天的血栓杨氏模量值,每次测量后随机取两只兔下腔静脉血栓制备病理切片。结果杨氏模量值随形成时...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指标在静脉血栓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建立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应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1、4、7、10、14天的血栓杨氏模量值,每次测量后随机取两只兔下腔静脉血栓制备病理切片。结果杨氏模量值随形成时间增长,从第1天的(2.71±0.77)k Pa到14天的(13.12±1.51)k Pa,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第一周血栓成分以血细胞为主、胶原蛋白成分逐渐增多,第7天血栓开始出现机化,第14天血栓显著机化。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的兔深静脉血栓杨氏模量值,可量化显示血栓弹性硬度变化,有望成为评价血栓分期的有效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杨氏模量值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月~6岁儿童面孔注视偏好的眼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树青 刘福临 +6 位作者 侯立 张昕 魏宁 洪琴 池霞 禹东川 童梅玲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95-200,205,共7页
目的探索正常儿童面孔注视偏好的眼动特征及规律,为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临床早期识别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10个月~6岁的正常儿童540名,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建立面孔注视偏好的眼动范式,通过Tobi... 目的探索正常儿童面孔注视偏好的眼动特征及规律,为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临床早期识别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10个月~6岁的正常儿童540名,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建立面孔注视偏好的眼动范式,通过Tobii Eye Tracking眼动仪捕获儿童的眼动数据,分析目标区域注视率和首次注视区。结果在多个面孔注视范式中,2.5岁以下儿童对女性面孔的注视率显著高于对儿童和男性面孔的注视率,4岁以上儿童对儿童面孔的注视率显著高于对女性和男性面孔的注视率;从女性、儿童、男性面孔年龄注视轨迹看,女性面孔与儿童面孔注视率的交叉点出现在2.5~3岁,而男性面孔注视率始终低于女性和儿童面孔注视率。在单个面孔注视范式中,所有年龄组在注视女性和儿童面孔时,首次注视区为眼区,而男性面孔的首次注视区则是嘴区;各年龄组儿童对女性、儿童、男性面孔的眼区注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儿童对女性、儿童、男性面孔不同区域的首次注视呈现的轨迹趋势平稳,对女性和儿童面孔,眼区>嘴区>额区>鼻区;对男性面孔,嘴区>眼区>额区>鼻区。结论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对不同面孔和不同区域表现出注视偏好,并呈现出年龄的一些特征和规律,这可为早期识别神经发育障碍儿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技术 正常儿童 面孔注视偏好 眼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degradation and origin of oil sands in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被引量:8
8
作者 zhou shuqing Huang Haiping Liu Yum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7-94,共8页
The oil sands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WCSB) comprise of at least 85% of the total immobile bitumen in place in the world and are so concentrated as to be virtually the only such deposits th... The oil sands deposits in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WCSB) comprise of at least 85% of the total immobile bitumen in place in the world and are so concentrated as to be virtually the only such deposits that are economically recoverable for conversion to oil. The major deposits are in three geographic and geologic regions of Alberta: Athabasca, Cold Lake and Peace River. The bitumen reserves have oil gravities ranging from 8 to 12° API, and are hosted in the reservoirs of varying age, ranging from Devonian (Grosmont Formation) to Early Cretaceous (Mannville Group). They were derived from light oils in the southern Alberta and migrated to the north and east for over 100 km during the Laramide Orogeny, which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uplift of the Rocky Mountains. Biodegradation is the only process that transforms light oil into bitumen in such a dramatic way that overshadowed other alterations with minor contributions. The levels of biodegradation in the basin increasing from west (non-biodegraded) to east (extremely biodegraded) can be attributed to decreasing reservoir temperature, which played the primary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biodegradation regime. Once the reservoir was heated to approximately 80℃, it was pasteurized and no biodegradation would further occur. However, reservoir temperature could not alone predict the variations of the oil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Compositional gradients and a wide range ofbiodegradation degree at single reservoir column indicate that the water-leg size or the volume ratio of oil to water is one of the critical local controls for the vertical variations ofbiodegradation degree and oil physical properties. Late charging and mixing of the fresh and degraded oils ultimately dictate the final distribution of composition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found in the heavy oil and oil sand fields. Oil geochemistry can reveal precisely the processes and levels that control these variations in a given field, which opens the possibility of model-driven prediction of oil properties and sweet spots in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WCSB) oil sands BIODEGRADATION MIX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80岁的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周述清 张孝华 +3 位作者 杨博文 朱秋汶 郭书权 倪卫东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434-439,共6页
目的:针对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采用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两种方法的适应证,疗效是否有明显差异,是临床上一直争论的话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80岁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173... 目的:针对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采用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两种方法的适应证,疗效是否有明显差异,是临床上一直争论的话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80岁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173例,其中PFNA-II置入治疗5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114例,对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除1例患者术中死亡外,其余172例患者术后随访7~48月。PFNA-II置入组的手术时间(P<0.05),术中失血量(P<0.05)和术后隐性失血量(P<0.05)明显小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组,但PFNA-II组下地负重时间较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晚(P<0.005),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FNA-II置入与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PFNA-II置入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失血方面优于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术后非负重时间短,但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髋关节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可优先选择PFNA-II内固定治疗,而对于骨质疏松严重,术前合并有髋部疾患、陈旧性骨折以及内固定失效的患者,髋关节置换应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人工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场对PZT微型固态热机有效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郑敏 董卫 +2 位作者 乔正辉 周树青 金亚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2-1158,共7页
为了研究非均匀热场对微型固态热机热电转换有效性的影响,基于PZT材料的热释电效应设计了3种不同表面吸收率分布的微型固态热机样本.其中,1号微型固态热机是未经处理的低吸收率均匀分布表面; 2号微型固态热机是全覆盖碳墨层的高吸收率... 为了研究非均匀热场对微型固态热机热电转换有效性的影响,基于PZT材料的热释电效应设计了3种不同表面吸收率分布的微型固态热机样本.其中,1号微型固态热机是未经处理的低吸收率均匀分布表面; 2号微型固态热机是全覆盖碳墨层的高吸收率均匀分布表面; 3号微型固态热机是局部覆盖碳墨层的非均匀吸收率分布表面.在恒定光源和交变光源激发下对3个微型固态热机样本的温度和电压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恒定输入功率条件下,热机的电压响应值主要受第一热释电效应的影响,温度变化率越大,电压响应值越大;在相同的交变输入功率条件下,因非均匀热场产生的第三热释电效应对电压输出的贡献增强,3号微型固态热机电压输出最大,为-0. 84~0. 96 V,比2号微型固态热机输出电压高80%,比1号热机电压输出电压提高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热场 固态热机 红外成像 热电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巷道钻装锚一体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辉东 周树清 +2 位作者 刘宁 程同磊 刘林林 《建井技术》 2021年第1期56-60,65,共6页
为解决硬岩巷道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效率不高、现有装备不能满足岩巷快速施工的问题,根据部分现有施工巷道断面形状、断面参数以及锚杆、锚索长度等主要参数,结合钻爆法施工速度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硬岩巷道钻装锚一体机的研制方向,... 为解决硬岩巷道施工机械化程度低、施工效率不高、现有装备不能满足岩巷快速施工的问题,根据部分现有施工巷道断面形状、断面参数以及锚杆、锚索长度等主要参数,结合钻爆法施工速度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硬岩巷道钻装锚一体机的研制方向,确定了设备研制方案及具体参数要求;通过联合研发的形式,研制出了硬岩巷道钻装锚一体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五阳煤矿82采区2号回风大巷采用钻装锚一体机及相配套的工艺施工后,连续3个月,每月进尺均超过90 m,施工效率比以往提高50%,施工队用工人数减少30%以上。研究表明:随着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及后配套系统的完善,硬岩掘进施工采用钻装锚一体机,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改善作业环境,是目前解决硬岩巷道快速高效安全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巷道 钻装锚一体机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述清 杨博文 +2 位作者 申洪全 张孝华 朱秋汶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8期2813-2816,2820,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津区中心医院骨科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行切开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津区中心医院骨科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行切开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切开复位34例(切开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28例(闭合复位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后非负重时间、并发症等,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切开复位组,但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明显多于切开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5周左右下地逐渐开始负重锻炼,术后非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在随访3~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切开复位组患者中出现浅表感染2例,关节炎2例;闭合复位组患者中出现关节面塌陷、关节肿痛3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1.76±10.92)分,其中优12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闭合复位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0.46±12.78)分,其中优6例,良16例,可3例,差3例,2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有赖于良好的复位及固定,切开和闭合复位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后踝骨折。闭合复位对术者要求较高,推荐对大于25.0%踝关节面的单一完整后踝骨折优先考虑闭合复位;对骨折块小于25.0%或骨折块粉碎,以及伤后时间大于2周者建议首选切开复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骨折类型、骨折块大小、局部软组织条件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治疗 踝损伤/治疗 骨折固定术 正骨手法 骨螺丝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河流域上游“2020.6.25”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郑维 黄监初 +3 位作者 周抒情 胡丽萍 黄敏 刘卫根 《江西水利科技》 2020年第6期445-448,共4页
极端天气容易发生短历时强降雨,由于中小河流源短流急、突发性强、成灾快,极易产生破坏性洪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和泥石流.本文对袁河流域上游“2020.6.25”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进行了频率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水雨情预警预报,加强水库... 极端天气容易发生短历时强降雨,由于中小河流源短流急、突发性强、成灾快,极易产生破坏性洪水,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和泥石流.本文对袁河流域上游“2020.6.25”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进行了频率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水雨情预警预报,加强水库科学调度.通过防洪效益评估,结果表明:水雨情预警预报和水库科学调度能最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减少下游芦溪县城、宜春市及沿岸乡镇财产经济损失,防洪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河上游 短历时特大暴雨洪水 预警预报 水库科学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
14
作者 王钠 周树青 +4 位作者 郭晓杰 张昕 池霞 李希翎 童梅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 编制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为临床开展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1)2021年11月—2022年2月,依照理论,构建维度框架并编写量表条目池。2)2022年3—6月,通过组内讨论及Delphi专家咨询法... 目的 编制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为临床开展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1)2021年11月—2022年2月,依照理论,构建维度框架并编写量表条目池。2)2022年3—6月,通过组内讨论及Delphi专家咨询法初筛条目;2022年8月,通过小样本(n=50)预调查修订条目表述;3)2022年9—12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京市4个主城区8所幼儿园的4~7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分两次进行:对第一次调查的有效样本(n=344)进行项目分析及重测信度检验,对第二次调查的有效样本(n=695)进行信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完成量表的编制及评价。结果 1)该量表包含视觉记忆、分辨视觉、空间视觉和视觉统合4个维度19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通过项目分析检验;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604~0.886之间,量表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17;前后两次调查中,每个条目的得分结果均有相关性,平均重测信度系数为0.601;3)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0。选择逻辑分析法量表结构为预设模型经过多轮模型修正后,验证性因子分析各指标均通过。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达到量表编制要求,可为临床筛查早期的视觉认知问题提供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视觉认知能力评估量表 项目分析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淑清 沈涛 +4 位作者 王钢 杨林 葛百平 赵瑜 刘文书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2018-01—2019-10期间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15例。根据是否出现新发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新发心律失常组和非新发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 目的:研究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2018-01—2019-10期间收治的脓毒症患者315例。根据是否出现新发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新发心律失常组和非新发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15例脓毒症患者中91例出现新发心律失常(28.89%)。新发心律失常组与非新发心律失常组患者间性别、既往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脏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两组患者间年龄(P=0.00)、器官功能障碍中的呼吸衰竭(P=0.00)、心力衰竭(P=0.02)、代谢紊乱(P=0.00)、急性肾损伤(P=0.03)、凝血功能障碍(P=0.03)及高敏肌钙蛋白(hs-cTnT)(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脏功能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机械通气(P=0.00)、儿茶酚胺药物使用(P=0.00)、肾脏替代治疗(CRRT)(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0,95%CI:0.98~1.03)、hs-cTnT(OR=1.32,95%CI:1.18~1.47)呼吸衰竭(OR=1.53,95%CI:0.79~2.98)、心力衰竭(OR=1.27,95%CI:0.54~2.97)、代谢紊乱(OR=2.24,95%CI:1.14~4.38)、急性肾损伤(OR=1.11,95%CI:0.51~2.42)、凝血功能障碍(OR=1.61,95%CI:0.76~3.41)机械通气(OR=2.81,95%CI:0.16~48.27)、儿茶酚胺药物使用(OR=1.87,95%CI:1.01~3.47)是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年龄、hs-cTnT、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代谢紊乱、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机械通气、儿茶酚胺药物使用是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机械通气、儿茶酚胺药物使用、代谢紊乱是脓毒症新发心律失常的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原文传递
高敏肌钙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检测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淑清 沈涛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和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及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08—2017-08期间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患者118例,将...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和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及与脓毒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08—2017-08期间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患者118例,将患者分一般感染组(32例)、脓毒症组(51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5例);再将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按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射血分数分(EF值)分组:EF≥50%为心功能正常组,EF值<50%为心功能异常组;以同期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最高值。记录入EICU 6h内血清hs-cTnT和NT-proBNP水平最高值,记录第28天转归。将各组间变量进行分析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hs-cTnT、NT-proBNP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hs-cTnT在对照组是(10.04±7.41)pg/ml,一般感染组是(43.87±11.29)pg/ml,脓毒症组是(81.80±5.29)pg/ml,脓毒性休克组是(94.57±8.31)pg/ml,hs-cTnT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F=615.281,P=0.000);NT-proBNP在对照组是(222.30±91.28)pg/ml,一般感染组是(729.07±456.37)pg/ml,脓毒症组是(4 346.51±2 327.02)pg/ml,脓毒性休克组是(7 169.97±3781.91)pg/ml,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但是在对照组和一般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726,P=0.000);hs-cTnT在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是(79.50±5.79)pg/ml,脓毒症心功能异常组是(84.20±3.42)pg/ml,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正常组是(89.57±3.23)pg/ml,脓毒性休克心功能异常组是97.90±9.03pg/ml,在心功能正常组间、心功能异常组间及心功能正常组与心功能异常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276,P=0.000),在病情严重程度相同时,心功能异常组hs-cTnT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组;NT-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是(2 750.12±1 527.84)pg/ml,脓毒症心功能异常组是(6006.76±1 799.08)pg/ml,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正常组是(4 811.78±1 696.05)pg/ml,脓毒性休克心功能异常组是(8 742.10±3 994.64)pg/ml,NT-proBNP在心功能正常组间、心功能异常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05,P=0.000),NT-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异常组和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NT-proBNP和APACHEⅡ的曲线下面积相近分别为0.895、0.880,hs-cTnT曲线下面积为0.837,低于前二者。结论:hs-cTnT、NT-proBNP可作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NT-proBNP可以作为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敏肌钙蛋白 N末端B型利钠肽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高敏肌钙蛋白水平与脓毒症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脓毒症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淑清 沈涛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在评估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01—2017-03期间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脓毒症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0例、...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肌钙蛋白(hs-cTnT)在评估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及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01—2017-03期间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脓毒症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0例、严重脓毒症组47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5例,以入院第28天转归将每组再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共6个亚组,以同期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于住院第1、2、3、5、7天检测血清hs-cTnT水平。将各组间变量进行分析比较,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hs-cTnT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血清hs-cTnT浓度与脓毒症密切相关,脓毒症患者较对照组hs-cTnT显著升高,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hs-cTnT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程度相同情况下,死亡组hs-cTnT水平高于存活组,随着时间推移死亡组hs-cTnT水平逐渐上升,存活组血清hs-cTnT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两组间血清hs-cTnT动态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第1、2、3、5、7天,hs-cTnT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870、0.897、0.927、0.953(P<0.05),APACHEⅡ预测预后的AUC分别为0.859、0.962、0.971、0.974、0.974(P<0.05)。结论:血清hs-cTnT可以作为脓毒症心肌损伤预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动态监测hs-cTnT水平的变化趋势更有助于评估脓毒血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病情的进展;不建议单独使用hs-cTnT作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敏肌钙蛋白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分离式型钢混凝土巨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孙飞飞 曾繁良 +3 位作者 包联进 李国强 周树青 李建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为研究分离式型钢混凝土巨柱-钢梁节点的力学性能,针对实腹式及双型钢分离式节点试件进行了梁端低周往复加载及柱顶轴压加载,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截面应变分布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件首先发生梁端破坏,满足强节点... 为研究分离式型钢混凝土巨柱-钢梁节点的力学性能,针对实腹式及双型钢分离式节点试件进行了梁端低周往复加载及柱顶轴压加载,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截面应变分布等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试件首先发生梁端破坏,满足强节点弱构件条件,力学性能良好,型钢和混凝土之间能够保持协同工作。同时,以梁轴线夹角作为关键分析参数进行了有限元参数分析,探讨了梁轴线夹角变化后节点破坏机理的转变,并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栓钉布置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在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分离式节点试件的强度校核公式,并进一步给出了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的补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节点 型钢分离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两个答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统一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劲松 周蜀秦 宋道雷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作出了深刻阐释。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在价值上,“两个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契合;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作出了深刻阐释。从人民监督到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在价值上,“两个答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价值契合;在实践上,“两个答案”坚持党从革命与建设实践到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统一;在功能上,“两个答案”坚持外部监督和内在自觉的高度互补;在方法论上,“两个答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两个答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思考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革命 人民监督 历史周期率 两个答案 生成逻辑 实践统一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降低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述清 杨博文 +3 位作者 叶健 张孝华 税巍 倪卫东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局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行PFNA手术治疗的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静脉、局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行PFNA手术治疗的14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IT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93例,年龄65~100岁。根据氨甲环酸的使用方式分为静脉组、局部组和联合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手术切口愈合、胃肠道反应、血栓相关并发症等。结果静脉组、联合组显性失血量低于局部组,联合组隐性失血及总失血量低于静脉组和局部组,输血率及输血量联合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术后当天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TF患者PFNA内固定围术期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更利于减少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人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