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四突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肖梅宁 李飞 +2 位作者 张腾飞 王昆 孔媛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2,共7页
认为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体系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欠紧密、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邮电大学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与学科融通,重构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平... 认为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体系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欠紧密、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邮电大学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与学科融通,重构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平台适应电子信息行业需求,围绕信息学科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资源整合,提出了“突出特色、突出需求、突出主线、突出融合”的“四突出”课程建设方案,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卓越工程师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伪衰变核形成的燃耗数据库压缩方法
2
作者 汤兴民 张滕飞 +2 位作者 张斌 王连杰 刘晓晶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燃耗数据库的构建决定了燃耗和衰变热计算的准确性,评价核数据库中的燃耗信息过于复杂,导致燃耗矩阵规模大,刚性强,计算效率低。从燃耗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出发,考虑燃耗数据库中,各核素及其转化关系对中子学计算精度和重要核素核子密度计... 燃耗数据库的构建决定了燃耗和衰变热计算的准确性,评价核数据库中的燃耗信息过于复杂,导致燃耗矩阵规模大,刚性强,计算效率低。从燃耗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出发,考虑燃耗数据库中,各核素及其转化关系对中子学计算精度和重要核素核子密度计算精度的影响,并作为燃耗库压缩的依据。对于因裂变产物压缩而损失的衰变热计算精度,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拟合衰变释热函数,构造伪衰变核代替裂变产物衰变热计算,以保持衰变热的计算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原精细燃耗库中有超过1 500种核素,经压缩后保留不足200种核素。压缩后的燃耗数据库在有效增殖因子计算和核子密度计算中并未引入明显偏差。在衰变热计算方面,伪衰变核对于衰变热计算精度有显著的复原效果,对总功率贡献的计算偏差小于0.5%,满足衰变热计算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耗数据库压缩 衰变热计算 重要性分析 参数优化 伪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涂层大颗粒缺陷控制与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泽 张远涛 +3 位作者 张林 赵栋才 张腾飞 张世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电弧离子镀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其制备的涂层具备高硬度、高沉积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等优点,在刀具及模具涂层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存在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精密加工、高致密性防护涂... 电弧离子镀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其制备的涂层具备高硬度、高沉积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等优点,在刀具及模具涂层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存在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精密加工、高致密性防护涂层以及传感器绝缘膜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数量和密度已成为相关机构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总结了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大颗粒缺陷控制和抑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大颗粒产生、传输和到达3个阶段下的产生/运动机理和控制手段进行了总结。针对大颗粒产生过程,通过优化弧源设计,改善磁场分布,提高弧斑运动速度,实现了更加均匀、快速的弧斑运动轨迹,减少了大颗粒生成概率;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物理屏蔽/磁过滤与辅助阳极辅助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离子和大颗粒运动轨迹;在基体区域沉积阶段,通过增加基体偏压来调控到达基体的大颗粒数目。此外沉积参数的改变也广泛用于减少大颗粒缺陷。这些方法思路和研究进展将为解决电弧离子镀技术中存在的大颗粒缺陷问题提供新思路,并有望推动该项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大颗粒去除 电弧源 磁过滤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营养素输液滴干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腾飞 王冀蒙 +4 位作者 李文龙 张京政 于立洋 张海娥 曹飞 《农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管道输液滴干施肥技术在板栗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3年生板栗主栽品种‘燕紫’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施肥时期和3个施肥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共计10个... 本研究旨在探究管道输液滴干施肥技术在板栗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3年生板栗主栽品种‘燕紫’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施肥时期和3个施肥浓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共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滴干施肥的枝条生长指标较CK处理显著增加,5月上旬(T_(1))施肥显著影响枝条长度、粗度、节间长,6月上中旬(T_(2))施肥显著影响枝条粗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滴干施肥对板栗叶片光合特性的促进效果增强。通过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T_(1)、T_(2)、T_(3)均施水溶肥N_(4)浓度(35.55 g MS粉+2.775 g尿素+8.025 g磷酸二氢钾+5 L水)的C_(9)处理施肥效果最佳。综上,管道输液滴干施肥技术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C_(9)处理对板栗营养生长及光合特性最为有利。研究结论为该技术在板栗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输液滴干施肥 板栗 枝条生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功率协调的双电源输入PET暂降耐受能力提升方法
5
作者 张腾飞 王光华 +3 位作者 高龙 李静 徐永海 王冲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3,共12页
双电源输入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dual power supply cascaded-type 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DPSC-PET)与两路供电电源相连,运行可靠性高、方式灵活,在中低压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泛,深入研究其电压暂降耐受能力与调节方法,对于维... 双电源输入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dual power supply cascaded-type 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DPSC-PET)与两路供电电源相连,运行可靠性高、方式灵活,在中低压配电网中应用前景广泛,深入研究其电压暂降耐受能力与调节方法,对于维持暂降期间DPSC-PET的高效能量传输、保证系统优质供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DPSC-PET的拓扑与控制策略;其次,针对引起系统传输功率缺额最严重的三相对称电压暂降,分析DPSC-PET暂降耐受能力限制因素;然后,从功率平衡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不同输入侧发生暂降时DPSC-PET耐受能力实时分析与双输入端口功率协同调节方法,以实现暂降下低压直流母线电压恢复,提升DPSC-PET应对暂态扰动的能力;最后,搭建DPSC-PET仿真模型,对不同输入侧发生不同程度的电压暂降场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节方法能有效提升DPSC-PET的暂降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输入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 电压暂降 耐受能力 直流母线电压 功率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id optimal control law generation: an MoE based method
6
作者 zhang tengfei SU Hua +2 位作者 GONG Chunlin YANG Sizhi BAI Shaob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280-291,共12页
To better complete various mis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an optimal trajectory or provide the optimal control law for the multirole missi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cluding launch conditions and target... To better complete various mis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an optimal trajectory or provide the optimal control law for the multirole missi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cluding launch conditions and target location. Sinc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struggles to meet real-time requirements, the emergence of data-based generation methods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focus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However, due to th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mal control laws caused by the diversity of tasks,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good prediction results by modeling all data with one single model.Therefore, the modeling idea of the mixture of experts(MoE) is adopted. Firstly, the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partition the sample data set, and the corresponding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s the gate switch of MoE. Then, the expert models, i.e., the mappings from the generation conditions to the optimal control law represented by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re represented by Kriging models. Finally, multiple rounds of accuracy evaluation, sample supplementation, and model updating are conducted to improve the generation accuracy.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reaches 96% and the generation efficiency meets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control mixture of experts(MoE) K-MEANS Kriging model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生智能脑机接口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专注度分析
7
作者 吴巨爱 王振宇 +2 位作者 陈春超 张腾飞 宋宁 《移动通信》 2025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脑机接口技术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脑、感知人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网络内生智能双向赋能。以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状态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注度状态... 脑机接口技术为未来通信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脑、感知人的方法,并且可以与网络内生智能双向赋能。以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分析作为切入点,深度探讨了基于脑机接口的专注度状态检测能力。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专注度状态检测算法,应用了注意力机制、卷积等技术,高效提取了脑电信号在时、频、空(采集通道)域中的复杂特征。然后,招募了12位被试者,设计了面向电力巡检业务的虚拟仿真实验场景,针对每一位被试采集了专注状态与非专注状态对照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算法模型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相较于四种传统的脑电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专注状态识别准确率。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与脑机接口技术的融合,所提方法有望进一步部署到未来内生智能计算硬件上,为基于脑机接口-网络一体化的系统高效运行提供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内生智能 专注度检测 神经网络算法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BOA的3D-DV-Hop节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彭铎 张腾飞 +1 位作者 黎锁平 杨雅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针对三维(3D)-DV-Hop定位算法未知节点从最近的锚节点获取平均跳距估算距离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BOA的3D-DV-Hop算法。首先,该算法去除了网络中无法通信和无法定位的节点;然后添加了修正因子,修正平均跳距。接着创建... 针对三维(3D)-DV-Hop定位算法未知节点从最近的锚节点获取平均跳距估算距离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BOA的3D-DV-Hop算法。首先,该算法去除了网络中无法通信和无法定位的节点;然后添加了修正因子,修正平均跳距。接着创建一个用于优化的蝴蝶初始种群,构建目标函数。采用自适应权重来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能力,使得算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加快了算法的收敛精度;最终求得全局最优平均跳距。仿真结果表明:尽管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略有增加,但算法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V-Hop 平均跳距 修正因子 自适应权重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隧洞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江新 陈婧 +3 位作者 赵力 张腾飞 邱国坤 李骏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7,共9页
受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溶隧洞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涌水灾害。为准确评估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等级,将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相结合,构建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价模型。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因素、地质... 受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溶隧洞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涌水灾害。为准确评估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等级,将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相结合,构建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价模型。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因素、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施工因素6个方面深入研究;利用SEM确定各指标标准化路径系数并求得其权重,运用改进FCEM法对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等级进行评价;以滇中引水工程昆呈隧洞为应用实例,利用Crystal Ball软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昆呈隧洞有90%的几率处于52~73分值区间范围内(Ⅲ级风险),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表明基于SEM-改进FCEM法构建的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其中岩溶水文地质、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是该隧洞的主要影响因素,施工中应加强对这几方面的监控和量测,避免发生突涌水灾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岩溶隧洞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洞 突涌水 结构方程模型(SEM)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 蒙特卡洛模拟 昆呈隧洞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在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10
作者 张蓉蓉 潘爱銮 +6 位作者 吴娟 方兵兵 汪最 卢琴 张腾飞 温国元 罗青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70-5478,共9页
【目的】探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β-干扰素(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 【目的】探究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在β-干扰素(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AGGS-HA,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非结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研究DTMUV的非结构蛋白对鸭源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成功构建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带HA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真核表达非结构蛋白均正常表达,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蛋白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38、25、14.4、68、13.9、28和100 ku。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7个非结构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形态不一,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NS2B和NS4B蛋白后,鸭源IFN-β启动子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TMUV的7个非结构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非结构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其中NS2B和NS4B蛋白具有颉颃IFN-β活性的功能。试验结果为DTMUV的免疫逃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深入探究DTMUV在宿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非结构蛋白 亚细胞定位 IFN-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视角下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仿真研究
11
作者 江新 张腾飞 +3 位作者 陈婧 赵力 邱国坤 王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计算指标权重;随后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包含组织安全管理等4个子系统的SD仿真模型,将以安全投入为基础的认知纠偏机制应用到SD仿真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工程算例开展SD仿真以及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工程进展,通过增加安全投入,并发挥认知纠偏机制作用,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认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缓慢上升趋势;组织安全管理对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影响程度最大,结果与24Model的基本假设一致,从而验证了SD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洞室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2-4”模型(24Model) 系统动力学(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圆形P+区的1200 V SiC JBS二极管的研究
12
作者 吴丽娟 张腾飞 +3 位作者 张梦源 梁嘉辉 刘梦姣 杨钢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68-175,187,共9页
【目的】通过改变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 diode,JBS)的P+掺杂区的形状,将常规SiC JBS条形分布的P+掺杂区优化为圆形P+掺杂区,并两两之间以正三角形分布于肖特基接触之间。【方法】... 【目的】通过改变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 barrier Schottky diode,JBS)的P+掺杂区的形状,将常规SiC JBS条形分布的P+掺杂区优化为圆形P+掺杂区,并两两之间以正三角形分布于肖特基接触之间。【方法】通过三维结构有限元仿真方法模拟以上两种SiC JBS结构的正反向特性,优化P+掺杂区宽度和外延层掺杂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仿真结果显示,两种结构的反向击穿电压均高于1500 V,圆形P+掺杂区JBS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比条形P+掺杂区JBS二极管的低:在正向电流密度为400 A/cm^(2)时,导通压降由条形P+结构的2.37 V降低至圆形P+结构的2.05 V,降低了13.5%;圆形P+结构在经过优化外延层掺杂浓度后,其在正向电流密度为400 A/cm^(2)时的导通压降为1.97 V,较条形P+结构的降低了16.9%。相较于条形SiC JBS,圆形P+结构具有更大的肖特基接触面积,在保证击穿电压的同时可以获得更低的导通压降,并通过优化器件的外延层掺杂浓度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导通压降。【结论】本文将P+掺杂区形状由条形调整为圆形,并以正三角形分布排列。这种调整增大了器件的肖特基接触面积,优化了正向导通特性,并通过优化器件的外延层掺杂浓度进一步提高了导通特性,获得了更低的导通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载流子二极管 碳化硅 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 导通压降 击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槲皮素对板栗生长及坚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腾飞 靳常敏 +5 位作者 于克妍 曾扬鹃 靳俊婷 郭春磊 于立洋 曹飞 《中国果树》 2024年第2期75-81,95,共8页
为了探明喷施槲皮素对板栗生长及坚果品质的影响,为槲皮素在板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燕山早丰板栗嫁接树为试材,以不同浓度(0、150、300、600、1 200μmol/L)槲皮素进行叶面喷施,单株喷施500 mL,探讨对板栗叶片抗性指标... 为了探明喷施槲皮素对板栗生长及坚果品质的影响,为槲皮素在板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6年生燕山早丰板栗嫁接树为试材,以不同浓度(0、150、300、600、1 200μmol/L)槲皮素进行叶面喷施,单株喷施500 mL,探讨对板栗叶片抗性指标、结果枝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 200μmol/L槲皮素可显著提高板栗叶片APX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41.2%、75.3%、40.0%、93.6%;喷施槲皮素可降低板栗空苞率,但对板栗枝条生长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喷施槲皮素主要提高了坚果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喷施1 200μmol/L槲皮素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较对照提升30.2%,喷施600μmol/L槲皮素淀粉含量最高,较对照提升20.7%。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喷施1 200μmol/L槲皮素为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喷施 板栗 叶片 坚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脉冲偏压对低温制备的CrSiN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贵宾华 张腾飞 +6 位作者 刘铭 周晖 马占吉 杨拉毛草 汪科良 鲜昌卫 蒋钊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1期48-56,共9页
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研究了同步脉冲偏压对低温沉积的CrSiN薄膜的组织结构、力学、摩擦学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同步脉冲偏压升高,荷能离子轰击对薄膜表面的溅射作用增强,薄膜中的轻质元素含量略有下降,同时c-CrN(1... 利用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研究了同步脉冲偏压对低温沉积的CrSiN薄膜的组织结构、力学、摩擦学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同步脉冲偏压升高,荷能离子轰击对薄膜表面的溅射作用增强,薄膜中的轻质元素含量略有下降,同时c-CrN(111)晶面衍射峰消失,薄膜呈明显的(200)晶面择优取向,晶粒细化,致密度提高。在−500 V偏压下沉积的薄膜硬度最大,达到16.5 GPa,腐蚀电流密度可达2.09×10^(−10)A/cm^(2);磨粒磨损及黏着磨损为CrSiN薄膜的主要磨损机制。调控同步脉冲偏压实现了低温下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CrSiN薄膜的可控制备,为拓宽CrSiN薄膜在温度敏感基体上的适用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 同步脉冲偏压 组织结构 摩擦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黄酮对鸡胚接种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姜鑫瑞 冯贺龙 +8 位作者 杨宏春 蒋立人 汪宏才 曾哲 左波 张腾飞 罗青平 商雨 温国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74-4181,共8页
【目的】探究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BLF)作为疫苗佐剂对新城疫(ND)疫苗鸡胚接种的免疫效果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8胚龄SPF种蛋108枚,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不注射任何物质)、TS组(注射0.1 mL 103.0 EID 50/0.1 mL的新城疫... 【目的】探究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BLF)作为疫苗佐剂对新城疫(ND)疫苗鸡胚接种的免疫效果影响。【方法】试验选取18胚龄SPF种蛋108枚,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不注射任何物质)、TS组(注射0.1 mL 103.0 EID 50/0.1 mL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C疫苗株)和BLF+TS组(注射0.1 mL含2%BLF和103.0 EID 50/0.1 mL的NDV TS09-C疫苗株的混合液),每组36枚种蛋。试验期间,统计种蛋的孵化率和雏鸡的存活率,在雏鸡7、14、21、28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3只进行屠宰,采集脾脏、法氏囊、胸腺组织,统计免疫器官指数;采集雏鸡翅下静脉血液,测定血清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在雏鸡28日龄时使用NDV强毒株F48E9进行攻毒保护试验,攻毒后每天观察试验雏鸡状态,记录体重变化情况,并于攻毒后第3天每组随机选取3只雏鸡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肺脏和气管组织并检测雏鸡不同组织病毒载量。【结果】鸡胚接种后,BLF+TS组雏鸡孵化率为100%,存活率为97.22%。与TS组相比,21~28日龄时BLF+TS组雏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指数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后BLF+TS组雏鸡存活率为100%,攻毒后2~4 d BLF+TS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攻毒后3~7 d时BLF+TS雏鸡体重增长速度显著高于TS组(P<0.05)。BLF+TS组雏鸡攻毒后呼吸道和消化道组织的病毒载量显著低于TS组(P<0.05)。【结论】BLF作为免疫佐剂可安全进行鸡胚接种,而且能够帮助雏鸡建立早期免疫保护,进一步提高ND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效鸡胚免疫疫苗佐剂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接种 竹叶黄酮 新城疫疫苗 疫苗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环境细菌监测分析
16
作者 廖卫东 张文婷 +8 位作者 刘廷江 姜博达 郭云清 张腾飞 卢琴 汪最 程伊洛 罗青平 姚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118,共6页
为了解蛋鸡养殖场环境中病原菌流行情况,试验采集湖北省不同地区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不同位置的空气、水线和饲料样品进行病原菌检测,并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样品中的优势病原菌。结果显示:饲料样品中细菌总数符合《GB 13078—2017饲料... 为了解蛋鸡养殖场环境中病原菌流行情况,试验采集湖北省不同地区2个规模化蛋鸡养殖场不同位置的空气、水线和饲料样品进行病原菌检测,并采用16S rDNA测序分析样品中的优势病原菌。结果显示:饲料样品中细菌总数符合《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而鸡舍风机附近空气及水线中细菌总数均较高;空气中优势病原菌是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饲料和水线优势菌为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规模化蛋鸡养殖场饲料中的芽孢杆菌易污染水线和空气,风机附近是细菌污染重点区域,应定期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蛋鸡养殖场 环境监测 细菌总数 优势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赢促进合作的认知计算机制:互惠中积极期望与社会奖赏的作用
17
作者 吴小燕 付洪宇 +6 位作者 张腾飞 鲍东琪 胡捷 朱睿达 封春亮 古若雷 刘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9-1312,I0026-I0036,共25页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常表现出有条件的合作行为,即只有在预期他人也合作时人们才愿意合作。当前该过程的认知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用多回合版本的囚徒困境范式,两项实验均表明个体的合作行为随合作者合作行为的提高而提高。认知计算模型...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常表现出有条件的合作行为,即只有在预期他人也合作时人们才愿意合作。当前该过程的认知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采用多回合版本的囚徒困境范式,两项实验均表明个体的合作行为随合作者合作行为的提高而提高。认知计算模型显示个体同时采用了一阶信念(只根据他人过去的行为)与二阶信念(既根据他人过去的行为,也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去更新他们对合作者的合作概率的期望。结果显示个体的有条件合作行为的提升由积极期望(即合作成功使得个体对合作者建立了积极的期望)与社会奖赏(由合作本身带来的额外奖励)共同驱动。这些结果揭示了有条件的合作行为的计算认知学习机制,阐明了积极期望和社会奖赏对合作的促进作用,能为社会中各领域合作的成功推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合作 社会奖赏 积极期望 认知计算建模 信念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液囊支原体疫苗研究进展
18
作者 邓兰兰 张文婷 +6 位作者 胡巧 郭云清 曹晓怡 廖卫东 张腾飞 翟新国 罗青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11,共6页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重要的禽类致病性支原体之一,感染家禽后主要引起关节和脚垫肿胀、上呼吸道感染,造成产蛋率下降、蛋壳顶端异常(EAA)、饲料转化率下降、淘汰率上升等,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使... 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重要的禽类致病性支原体之一,感染家禽后主要引起关节和脚垫肿胀、上呼吸道感染,造成产蛋率下降、蛋壳顶端异常(EAA)、饲料转化率下降、淘汰率上升等,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使用MS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文章综述了MS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高保护效果的MS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弱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免疫接种
原文传递
MORPHY程序在铅冷快堆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金洲 张滕飞 +2 位作者 何东豪 潘清泉 刘晓晶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9,共12页
铅冷快堆在燃料增殖和核废料处理方面的优势明显,针对欧洲铅冷系统(ELSY),基于“两步法”,使用蒙特卡罗软件产生少群组件参数,经过截面修正后,传递给确定论程序MORPHY进行堆芯计算。分析截面修正处理、角度展开阶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量... 铅冷快堆在燃料增殖和核废料处理方面的优势明显,针对欧洲铅冷系统(ELSY),基于“两步法”,使用蒙特卡罗软件产生少群组件参数,经过截面修正后,传递给确定论程序MORPHY进行堆芯计算。分析截面修正处理、角度展开阶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量化比较ELSY堆芯的有效增殖因数、归一化通量水平以及控制棒组的控制棒价值。对于不同算例,采用输运修正和中子倍增效应修正,堆芯计算采用S4阶展开条件下,有效增殖因数偏差最大为38×10^(−5),控制棒价值计算偏差在45×10^(−5)之内,归一化中子通量密度最大绝对偏差为9.73%,平均绝对偏差在2%以内,初步验证MORPHY程序在铅冷快堆物理分析中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Y程序 铅冷快堆 Serpent 程序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抑制生物被膜机制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梁桂星 张文婷 +5 位作者 汪最 张腾飞 郭云清 卢琴 罗青平 杨玉莹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鸡白痢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危害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持续和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为探究没食子酸对二者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没食子酸对鸡白痢沙门菌CVCC519和金黄色葡萄球... 鸡白痢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危害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持续和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为探究没食子酸对二者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没食子酸对鸡白痢沙门菌CVCC5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共孵育测定最小生物被膜抑制浓度(MBIC)和最小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采用结晶紫染色和硫酸-苯酚法分别测定其对试验菌生物被膜及胞外多糖(EPS)的抑制率,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形态;最后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其对试验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对CVCC519和ATCC 25923的MIC分别为4 mg/mL和8 mg/mL,MBC分别为8 mg/mL和16 mg/mL,MBIC均为8 mg/mL,MBEC均为16 mg/mL。此外,没食子酸在不显著影响试验菌生长的浓度下,能有效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和EPS的产生。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没食子酸处理使生物被膜生成量显著减少,结构松散、变薄。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在不显著影响试验菌生长的浓度下,能显著抑制CVCC519菌毛基因csgA、csgD,纤维素基因bcsA、adrA,群体感应系统相关基因luxS的表达,而对ATCC 25923的ica操纵子和luxS并无显著调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不显著影响鸡白痢沙门菌生长的浓度下,可通过下调其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胞外基质的合成,产生抗生物被膜的作用;也能通过ica非依赖途径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多糖的分泌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本研究为没食子酸防控鸡白痢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生物被膜 鸡白痢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