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癌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研究探索针对癌症伴失眠患者进行CBT-I干预的最佳时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癌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研究探索针对癌症伴失眠患者进行CBT-I干预的最佳时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加自由词检索肿瘤及CBT-I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6日,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实验,共975例癌症伴失眠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实施CBT-I对改善癌症伴失眠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55,95%CI(-4.20,-2.91),P<0.01];在睡眠效率方面,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MD=3.96,95%CI(1.43,6.49),P<0.01],但总睡眠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D=1.30(-13.28,15.88),95%CI(-13.28,15.88),P=0.86]。结论现有证据表明,CBT-I能有效降低癌症伴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提升患者睡眠效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尽早开展对癌症伴失眠患者的CBT-I干预,并保证干预周期至少达到4周,结合定期随访,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但受纳入文献的数量限制,上述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对癌症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并研究探索针对癌症伴失眠患者进行CBT-I干预的最佳时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加自由词检索肿瘤及CBT-I相关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6日,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实验,共975例癌症伴失眠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实施CBT-I对改善癌症伴失眠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55,95%CI(-4.20,-2.91),P<0.01];在睡眠效率方面,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MD=3.96,95%CI(1.43,6.49),P<0.01],但总睡眠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D=1.30(-13.28,15.88),95%CI(-13.28,15.88),P=0.86]。结论现有证据表明,CBT-I能有效降低癌症伴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提升患者睡眠效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尽早开展对癌症伴失眠患者的CBT-I干预,并保证干预周期至少达到4周,结合定期随访,从而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但受纳入文献的数量限制,上述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