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菖蒲方剂数据的挖掘分析及规律研究
1
作者 吴春兴 詹雪 +2 位作者 钟叶 胡永生 王博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通过探讨含石菖蒲方剂的配伍及应用规律,为石菖蒲的科学与规范使用提供参考.通过收集药智网及相关专业书籍中的方剂,采用Vosviewer1.6.15、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进行中药配伍密度分析、频数统计、关... 通过探讨含石菖蒲方剂的配伍及应用规律,为石菖蒲的科学与规范使用提供参考.通过收集药智网及相关专业书籍中的方剂,采用Vosviewer1.6.15、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等软件进行中药配伍密度分析、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并利用Cytoscape3.7.2软件筛选疾病治疗的核心中药.根据对817首研究方剂的配伍密度与关联规则分析,茯苓、远志、人参、当归、麦冬等中药常与石菖蒲联合使用.功效类别分析表明,石菖蒲多与补虚类、清热类、安神类、解表类、利水渗湿类中药配伍,常用于治疗癫痫、中风等病症.对于癫痫的治疗,茯苓、远志、人参、朱砂、麦冬等与石菖蒲配伍使用频次较高.因子分析提取到8个公因子.通过分析石菖蒲方剂的配伍及应用规律,明确了其临床应用方向,为石菖蒲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数据挖掘 规律研究 应用方向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诊为炎症性肠病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2
作者 詹学 陈玉霞 王玉婷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全球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约25%在儿童期(<18岁)确诊[1]。儿童IBD常比成人期发病的病变更广泛、更严重[2]。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IBD主要的亚型,在儿童IBD中占59%~73%;而溃...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全球发生率逐年增高,其中约25%在儿童期(<18岁)确诊[1]。儿童IBD常比成人期发病的病变更广泛、更严重[2]。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IBD主要的亚型,在儿童IBD中占59%~73%;而溃疡性结肠炎是另一亚型,约占24%~32%[3],两者的临床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CD发病率升高可能与临床对IBD的认识提高、内镜检查率和影像学检查率增加,以及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其他免疫抑制所致的结核病的发生有关[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道感染性疾病 胃肠道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医护技联合康复模式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病人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洪娟 詹雪 +2 位作者 王倩 肖琦 吴明珑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医护技联合康复模式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病人功能恢复和重返运动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人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我院骨科2021年1月至6月收治的5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医护技联合康复模式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病人功能恢复和重返运动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人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我院骨科2021年1月至6月收治的5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病人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护士主导的医护技联合康复。观察两组病人术后1~3 d、6个月和12个月数字评分法(NRS)的静、动态疼痛得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以及术后重返运动和异常体征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1~3 d的动、静态NRS疼痛得分和术后6个月的动态NRS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IKDC膝关节主观得分和Lysholm膝关节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关节不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1%vs.25.00%,P=0.032),重返运动率高于对照组(25.53%vs.12.50%,P=0.105)。结论护士主导的医护技联合康复模式可降低ACLR病人术后疼痛,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关节不稳的发生,提高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在提高重返运动率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远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主导 医护技联合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咏连 詹雪 +2 位作者 吴明珑 刘洪娟 陈媛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科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4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脑脊液漏病人使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加压...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在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科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病人4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脑脊液漏病人使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加压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腹带加压包扎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加压包扎处的皮肤情况。结果观察组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2±0.24)分vs.(6.74±1.43)分;(5.09±1.12)d vs.(7.18±1.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加压包扎处皮肤无异常;对照组发生皮肤异常9例(42.86%),其中红肿4例、水疱1例、破皮4例。结论新型加压绷带有助于提高加压包扎的护理效果,缩短加压包扎护理耗时和引流管留置的时间,明显改善病人加压包扎处的皮肤状况,极大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病人术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加压绷带 腰椎手术 脑脊液漏 加压包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詹雪 冯诗函 +5 位作者 杨倩 谭琪 夏琳涛 张佳艳 范宇翔 王淑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8-880,837,共14页
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Jianpi Chutan Jiedu Decoction,JCJD)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 基于整合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Jianpi Chutan Jiedu Decoction,JCJD)干预肺癌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检索并获取健脾除痰解毒方靶标及功能信息,以及肺癌疾病靶标及功能信息,借助中医关联网络挖掘平台构建“疾病-方剂”关联网络,并通过网络拓扑特征计算、自定义多维关联网络可视化(方剂-中药材-核心靶标-通路-疾病)以及基因本体(GO)功能和依托Reactome数据库的Pathway信息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健脾除痰解毒方干预肺癌的关键网络靶标及其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整合药理学结果。结果共获得健脾除痰解毒方干预肺癌的核心靶标53个;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有20种条目,细胞组分有11种条目,分子功能有20种条目;Reactome Pathway富集分析得到11个条目,主要涉及呼吸电子传递、TP53调节代谢基因、细胞内受体的SUMO化、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通路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肿瘤组织中乳酸含量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可明显上调肿瘤组织中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P<0.05),降低丙酮酸激酶M2(PKM2)和己糖激酶2(HK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可明显上调肿瘤组织中肿瘤抑制蛋白(P53)、PTEN mRNA及蛋白表达(P<0.01,P<0.05),降低肿瘤组织中TP53诱导的糖酵解与凋亡调控因子(TIGAR)、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PKM2、HK2 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综上,健脾除痰解毒方通过TP53调节代谢基因来下调葡萄糖代谢,从而抑制肺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实验验证 健脾除痰解毒方 肺癌 TP53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高温烧结制备透水砖的性能研究——以稻壳粉为造孔剂
6
作者 张保敬 展雪 +1 位作者 官泓睿 肖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铜渣排放量大,但难以大规模利用,铜渣的大量堆积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还会破坏生态环境。透水砖可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洪涝。试验以两种铜渣为原料,以稻壳粉为造孔剂,制备高强度多孔透水砖,研究稻壳粉掺量(0.00%、1.25%、2.50%、3.... 铜渣排放量大,但难以大规模利用,铜渣的大量堆积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还会破坏生态环境。透水砖可以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洪涝。试验以两种铜渣为原料,以稻壳粉为造孔剂,制备高强度多孔透水砖,研究稻壳粉掺量(0.00%、1.25%、2.50%、3.75%和5.00%)对透水砖孔隙度、吸水率、透水性能、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稻壳粉掺量的增多,样品的孔隙度、吸水率和透水系数逐渐增加,抗压强度逐渐减小。当稻壳粉掺量为0%时,原铜渣透水砖的抗压强度比还原铜渣透水砖高38.9 MPa。当稻壳粉掺量超过1.25%时,抗压强度降低的幅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 造孔剂 铜渣 高温烧结 稻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病例库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龚舒 詹学 李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1期40-43,共4页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涉及病种多、复杂,学习好相关知识存在一定困难,且目前存在教学任务加重、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加强、临床示教病例难寻等诸多问题。为此,医院建立了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库,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中,为学生...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涉及病种多、复杂,学习好相关知识存在一定困难,且目前存在教学任务加重、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加强、临床示教病例难寻等诸多问题。为此,医院建立了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库,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亲临其境的感觉和氛围,不仅提高了带教效率、丰富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还弥补了儿科疾病季节性发病及教学资源不足的缺点,使学生在短期内对疾病的特征有感性的、立体的理解,从而能更充分地掌握小儿常见疾病的辨病辩证思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对临床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典型病例库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教学 病例讨论 教学模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疗及防护指导建议(试行版)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祯祯 陈军华 +11 位作者 刘成军 李英存 何晓燕 陈大鹏 詹学 张志勇 贾运涛 李映良 刘恩梅 华子瑜 李秋 许红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自2022年1月以来,欧、美、日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感染者多为16岁以内儿童,以消化道症状、黄疸以及转氨酶升高为共同表现,部分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需临床高度重视。为及时识别... 自2022年1月以来,欧、美、日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病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感染者多为16岁以内儿童,以消化道症状、黄疸以及转氨酶升高为共同表现,部分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需临床高度重视。为及时识别诊治该病,更好应对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疫情发生,通过梳理国外文献报道及国内外儿童肝病相关指南共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制订本诊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 儿童 诊疗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无缝SPORT医疗照护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明珑 谈晶 +5 位作者 柯建 詹雪 陈媛 王欢 徐勇 李锋 《骨科》 CAS 2021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SPORT医疗照护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8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收治的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至12月主动来院就诊接受常规脊柱侧凸诊疗与随访,行常...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SPORT医疗照护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8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收治的16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月至12月主动来院就诊接受常规脊柱侧凸诊疗与随访,行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的74例病人纳入对照组;2018年1月至12月接受义诊筛查及早期知识宣教,采用基于全人全程护理理念与多学科协作诊疗设计的SPORT模式诊治的86例病人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7例,女67例;年龄为(14.03±7.88)岁(10~25岁)。观察组,男13例,女73例;年龄为(13.78±6.95)岁(8~25岁)。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住院天数明显缩短(t=11.160,P<0.001);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SPORT模式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人中应用,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并提高病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RT模式 特发性脊柱侧凸 手术效果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儿科学线上CBL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盛德 詹学 +1 位作者 邓红梅 朱静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21期7-9,共3页
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儿科学线上CBL教学活动在学习空间、教学资源、带教教师和学习氛围等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本研究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开展... 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儿科学线上CBL教学活动在学习空间、教学资源、带教教师和学习氛围等方面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本研究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开展儿科学线上CBL案例教学经验,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线上CBL教学团队、线上CBL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和总结对线上CBL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线上教学 新冠肺炎期间 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詹雪 吴明珑 徐蓉 《骨科》 CAS 2018年第4期313-315,323,共4页
目的探究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26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病... 目的探究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26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病人纳入对照组(132例),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住院的病人纳入观察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质量控制,比较两组病人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及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为96.32%(131/1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8%(97/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1,P=0.005);观察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为1.47%(2/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4,P=0.028)。结论基于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质量控制相对于常规质量控制,提高了病人DVT预防措施的落实率,显著降低了下肢DVT的发生率,有效促进了病人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除痰解毒方通过PD-1/PD-L1通路平衡Th1/Th2漂移而增强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詹雪 冯诗函 +3 位作者 杨倩 谭琪 张佳艳 王淑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3-1831,共9页
目的: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JCJF)增强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是否与其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通路平衡Th1/Th2细胞相关。方法:取C57BL/6J小鼠60只并建立Lewis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model)组,顺... 目的:探讨健脾除痰解毒方(JCJF)增强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是否与其通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通路平衡Th1/Th2细胞相关。方法:取C57BL/6J小鼠60只并建立Lewis肺癌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model)组,顺铂(DDP)组,低、中、高剂量JCJF(L-JCJF、M-JCJF和H-JCJF)组,以及H-JCJF+DDP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各组小鼠均给予相应处理,连续治疗14d。处死小鼠后取小鼠瘤体和脾脏,计算抑瘤率和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肿瘤组织和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D-L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10和IL-13含量;RT-qPCR检测肿瘤组织PD-1、PD-L1、Bax和Bcl-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PD-1、PD-L1、Bax、Bcl-2、IL-10和IL-13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相比,H-JCJF+DDP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肿瘤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达59.72%,亦显著降低小鼠脾脏指数(P<0.05);H-JCJF+DDP组小鼠肿瘤组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PD-L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H-JCJF+DDP能显著升高小鼠血清IFN-γ和IL-2水平(P<0.05),降低IL-10和IL-13水平(P<0.05);H-JCJF+DDP亦降低肿瘤组织PD-1、PD-L1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加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且显著减少IL-10和IL-13蛋白表达(P<0.05)。结论:JCJF可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明显抑制肺癌小鼠瘤体生长,还可上调小鼠血清IFN-γ和IL-2水平,下调IL-10和IL-13水平,从而平衡Th1/Th2漂移,改善小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D-1/PD-L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健脾除痰解毒方 PD-1/PD-L1通路 TH1/TH2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的制作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詹雪 王玮荻 吴明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317-4319,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在颈椎手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2019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49例颈椎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颈椎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讨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在颈椎手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2019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49例颈椎手术病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颈椎手术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枕头、毛巾、砂袋或颈托进行卧位管理,观察组使用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进行术后卧位管理,比较两组病人的舒适度、调整体位花费时间及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舒适度评分、调整体位花费时间、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颈椎固定翻身枕能提高颈椎手术病人卧位舒适度、缩短调整体位花费的时间、降低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固定翻身枕 舒适度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准备服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詹雪 吴明珑 《骨科》 CAS 2019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病人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6月我科收治的58例单侧TKA病人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18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单侧TKA病人纳入...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病人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至6月我科收治的58例单侧TKA病人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18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4例单侧TKA病人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提供出院准备服务。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和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价病人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出院时调查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56±7.17)分,优于对照组的(77.59±6.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0,P=0.007);观察组SF-36评分为(68.29±8.68)分,优于对照组的(51.29±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0,P=0.014)。出院时,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88%(62/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12)。结论实施出院准备服务全面、有效地保证了TKA病人出院后康复训练的连续性,使病人及时、准确地获得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提升了TKA病人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出院准备服务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研究热点及前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春兴 詹雪 王博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42-52,共11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和梳理中药石菖蒲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为掌握其研究趋势与把握研究热点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中2011年01月0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统计该领域刊文... 目的 本研究通过探讨和梳理中药石菖蒲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为掌握其研究趋势与把握研究热点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中2011年01月0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统计该领域刊文量的变化趋势。借助Cite Space进行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聚类及突现等分析,并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解读分析结果,同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进而明确本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及热点。结果 共纳入1123篇中文文献及143篇英文文献,结果显示,本领域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机构合作分析显示,中医药院校是石菖蒲领域的研究主力,但各机构间合作较为松散。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石菖蒲的成分分析、配伍应用一直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同时,其临床应用及配伍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 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多角度梳理了石菖蒲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并探讨其研究热点。该结果可使研究者清晰地认识到近十年来石菖蒲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较为准确地把握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研究现状 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判识及空间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詹雪 张俊霞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0年第4期12-23,共12页
旅游空间结构和布局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选取武汉城市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和聚类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各生态单元进行旅游生态位测评。研究发现:... 旅游空间结构和布局是区域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选取武汉城市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和聚类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各生态单元进行旅游生态位测评。研究发现:(1)根据武汉城市圈旅游生态位的得分情况,可以将武汉城市圈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划分三类,第一类为核心城市武汉,第二类为崛起型旅游城市,包括黄冈、咸宁、孝感和黄石,第三类为旅游发展滞后型城市,包括鄂州、天门、仙桃和潜江;(2)武汉城市圈整体呈现“一心一环一片”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其中武汉起着核心引领作用,黄冈、咸宁等城市起连接枢纽作用,鄂州、天门、仙桃等城市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3)基于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因子的得分情况,提出了旅游生态位分离和扩充策略,以增加旅游生态单元的综合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位 空间结构 长江中游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多功能颈托在颈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詹雪 吴明珑 《骨科》 CAS 2022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多功能颈托在颈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5例颈椎病人纳入对照组,佩戴普通颈托进行颈部制动;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3例颈椎病人纳入观察组,使用多功能颈托进行颈部...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多功能颈托在颈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5例颈椎病人纳入对照组,佩戴普通颈托进行颈部制动;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3例颈椎病人纳入观察组,使用多功能颈托进行颈部制动。比较两组病人佩戴颈托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03±1.07)分和(3.69±0.89)分,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0和7.27%,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25±1.46)分和(6.17±1.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功能颈托能提高颈椎病人舒适度、降低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使用方便,临床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托 舒适度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分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重编程基因表达参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修复
18
作者 代梦洁 刘佳 +4 位作者 詹学 陈洁 李廷玉 古佳露 周小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神经分化hUC-MSCs(Dif)、神经去分化hUC-MSCs(De-Dif)及神经再分化hUC-MSCs(Re-Dif)4种状态的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神经分化hUC-MSCs(Dif)、神经去分化hUC-MSCs(De-Dif)及神经再分化hUC-MSCs(Re-Dif)4种状态的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大鼠治疗效果,期望找寻治疗效率更优的种子细胞。方法:体外培养hUC-MSCs,按MNM成神经诱导方法进行神经分化、去分化、再分化诱导,通过对4种状态细胞光镜下形态观察及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移植入HIBD神经损伤动物体内,进行功能学检测;应用基因和蛋白检测手段,对最优种子细胞进行可能机制探讨。结果:hUC-MSCs在体外可成功进行神经分化、去分化、再分化诱导;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发现,诱导过程中hUC-MSCs、Dif、De-Dif及Re-Dif 4种状态细胞基因进行重编程表达,De-Dif与hUC-MSCs基因表达模式最相近;将4组细胞移植入HIBD实验大鼠体内,发现4种细胞均可促进HIBD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但De-Dif较其他3组细胞发挥更大的神经修复潜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hUCMSCs与De-Dif 2组间进行GO生物学功能分析,发现De-Dif主要参与缺氧反应;De-Dif组较hUC-MSCs组高表达神经标志物MAP2、NSE、Tau、β-tubulinⅢ,干性基因C-MYC、NANOG和视黄酸核受体RARβ。结论:去分化过程可能通过重编程调控神经标志物基因MAP2、NSE、Tau、β-tubulinⅢ,干性基因C-MYC、NANOG及RARβ基因表达,促进De-Dif参与HIBD神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去分化 重编程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儿童血生化结果对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预测分析
19
作者 张慧晖 刘佳 +5 位作者 赵茜茜 胡华建 杨芸 詹学 李中跃 周小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基本血生化结果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儿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评估主要阳性血生化结果对内镜下评分的预测作用,以指导临床诊疗及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4... 目的:探讨临床基本血生化结果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儿内镜下表现的关联性,评估主要阳性血生化结果对内镜下评分的预测作用,以指导临床诊疗及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4月确诊的41例CD患儿,根据儿童CD疾病活动度指数(pediatric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PCDAI)进行临床严重度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轻度组,n=17)和中重度活动组(中重度组,n=24),对2组患儿一般情况、主要临床表现、血生化指标、病变部位、内镜下评分(simplified endoscopic activity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SES-CD)、内镜下典型表现及病理典型表现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相关分析,将主要阳性血生化指标对SES-CD预测效能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主要临床表现分析,发现中重度组患儿较轻度组具有更高的体质量下降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SES-CD在2组中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重度组RBC(3.91±0.15 vs.4.38±0.13,P=0.027)、Hb(91.33±3.67 vs.107.00±3.61,P=0.005)、ALB(33.00±1.27 vs.37.54±1.37,P=0.022)营养指标明显低于轻度组,PLT(492.80±27.10 vs.387.60±31.56,P=0.016)、ESR(78.38±7.39 vs.44.47±5.95,P=0.002)系统炎症指标明显高于轻度组,中重度组SES-CD评分明显高于轻度组(19.50±0.79 vs.11.71±1.09,P<0.001)。通过病变部位分析,中重度组病变在结肠(21/24 vs.9/17,P=0.035)、直肠(23/24 vs.10/17,P=0.011)比例高于轻度组;而2组典型内镜下表现,中重度组在溃疡性表现(24/24 vs.15/17)、增生性表现(17/24 vs.1/17)占比高于轻度组。ROC曲线诊断效能分析发现,PCDAI预测内镜下活动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均达到100%,PLT预测SES-CD的敏感性和NPV分别为100%和66.67%,而ESR预测SES-CD特异性和PPV分别为76.47%和81.82%。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SES-CD与PCDAI、Hb呈中度相关,与ESR、RBC、ALB呈轻度相关。结论:CD儿童血生化指标中,ESR对SES-CD具有一定相关性和内镜下预测效能,在临床随访及疾病监测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克罗恩病 内镜 血生化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骨代谢研究现状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20
作者 胡凯利 刘洪娟 +4 位作者 詹雪 宋科翰 宋超 李锋 吴明珑 《骨科》 CAS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分析昼夜节律与骨代谢领域研究现况、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收录文献为基础,采用VOSviewer 1.6.16和CiteSpace 6.1.R4软件对文献发表年度、国家/地... 目的分析昼夜节律与骨代谢领域研究现况、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收录文献为基础,采用VOSviewer 1.6.16和CiteSpace 6.1.R4软件对文献发表年度、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引用情况等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295篇文献,发文量总体趋于平缓稳定,在地域上广泛分布于美国、英国、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在论文数量和深度上颇为突出,研究机构以大学及其附属医疗机构为主,2010年后各机构和作者间联系较为紧密。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昼夜节律与骨吸收、骨转化等骨代谢间机制的探索,包含骨代谢标志物、基因表达等维度。研究前沿包括Rev-erbα、骨折风险等。结论昼夜节律和骨代谢相关文献的刊文量仍相对较少,应进一步发挥高质量期刊的引领作用,以期为骨代谢异常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未来基于基因表达层面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在昼夜节律视角下精准降低骨折风险仍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骨代谢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