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多酚对未漂洗鱼糜中ATP降解的抑制作用研究
1
作者 刘颖 詹淼 +1 位作者 陈亚泉 付湘晋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23-130,共8页
从14种食物多酚提取物中筛选出7种,对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效果较好的食物多酚提取物,将其分别添加到未漂洗鱼糜中,测定未漂洗鱼糜的K值,并分析多酚单体对ACP、XOD的体外抑制活性... 从14种食物多酚提取物中筛选出7种,对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效果较好的食物多酚提取物,将其分别添加到未漂洗鱼糜中,测定未漂洗鱼糜的K值,并分析多酚单体对ACP、XOD的体外抑制活性。葡萄籽、石榴皮、蓝莓、橄榄、莲子皮的多酚提取物对ACP、XOD活性均有较高的抑制率。其中,石榴皮多酚提取物显著抑制草鱼未漂洗鱼糜K值的增长,当其添加量为2.0%时,冻融循环5次后,空白组和加样组的K值分别是(20.36±0.89)%和(10.41±0.50)%;石榴皮多酚提取物中安石榴苷对ACP和XOD的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说明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可有效抑制未漂洗鱼糜ATP降解。石榴皮多酚提取物是潜在的未漂洗鱼糜天然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漂洗鱼糜 酸性磷酸酶 黄嘌呤氧化酶 K值 安石榴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在滇中引水工程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2
作者 王应龙 詹淼 赵永杰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1期115-117,共3页
在质量全过程管理活动中,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施工质量管理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程序,实现闭环管理。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在滇中引... 在质量全过程管理活动中,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施工质量管理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程序,实现闭环管理。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在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期间严格把控工程质量过程管理,保障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PDCA 过程控制 纠偏改进 质量标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联合FMEA在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3
作者 牛畅 詹淼 +1 位作者 李亚楠 李晓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在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入消毒供应中心的植入物与外来器械671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采取PDCA循环联合FMEA管理的72... 目的:探讨PDCA循环联合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在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入消毒供应中心的植入物与外来器械671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采取PDCA循环联合FMEA管理的722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植入物及外来器械接收情况和清洗、消毒、灭菌指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清单与实物不符率(0.14%vs 3.87%)、信息不全或缺失率(3.88%vs 7.75%)、未核验率(0.42%vs 4.47%)、质量差率(2.63%vs 8.35%)、清洗消毒不合格率(1.94%vs 6.86%)、包装不合格率(0.28%vs 1.34%)、湿包发生率(0.28%vs 1.34%)降低(P<0.05)。结论:PDCA循环联合FMEA可有效提高植入物与外来器械的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外来器械 植入物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代谢物组成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欣 李杨 +4 位作者 詹淼 付湘晋 钟海雁 姚文 刘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11,共8页
为探究油茶籽油抗炎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分析了15个批次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物,并通过“蓝精灵”实验评估油茶籽乙醇提取物对果蝇肠炎的抑制活性,将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中小分子代谢物与抗炎活性进行相... 为探究油茶籽油抗炎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分析了15个批次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中所有小分子代谢物,并通过“蓝精灵”实验评估油茶籽乙醇提取物对果蝇肠炎的抑制活性,将油茶籽乙醇提取物中小分子代谢物与抗炎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脂氧合酶进行分子对接,筛选鉴定其关键代谢产物,最后通过“蓝精灵”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油茶籽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果蝇肠炎抑制活性,抑制率为15.06%~61.71%,其代谢物主要包括多酚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核苷酸类、糖类、脂类等,发现7种多酚类化合物以前未在油茶籽中报道过。初步筛选出具有良好抗肠炎活性的代谢物为:鸦胆子素B、丹参新酮、8-香叶草氧基补骨脂素、异芒果苷、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山柰苷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是首次被证实具有抗炎活性,0.1 mg/mL给药量时,果蝇肠炎抑制率为64%,远大于阳性对照柳氮磺胺吡啶(27.99%)。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油茶籽提取物内外抗肠炎活性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抗炎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代谢物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膜清洗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再生修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义俭 宋晓辉 +7 位作者 常强 侯香龙 孙毅 冯绪勇 王项如 詹淼 项宏发 余彦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1-1020,共10页
石墨因其良好的导电性、适合锂脱嵌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成为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负极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石墨负极材料的回收处理与循环再利用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石墨因其良好的导电性、适合锂脱嵌的层状结构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成为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最主要的负极材料。随着越来越多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石墨负极材料的回收处理与循环再利用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极片分离和清洗进行研究,对拆解得到的石墨负极进行结构分析发现:锂离子电池经长时间循环后负极表面生成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增厚的SEI层增加了电池阻抗,同时降低了石墨负极表面的润湿性。将得到的废旧石墨负极浸泡在硝酸乙醇溶液中以清洗除去表面厚的SEI层和金属杂质从而恢复其电化学性能,同时保持了电极的原始初始形貌。最后,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修复后的石墨负极在50 mA·g^(−1)电流密度循环60圈无容量损失,而以磷酸铁锂作正极组装全电池在0.5 C下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达到92%。对比已报道的废旧石墨回收方法,此法过程简单,无需将石墨从铜箔表面剥离,解决了现有回收方法存在的共性问题即回收工艺复杂,而且界面洗后石墨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废旧石墨负极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石墨负极 再生修复 电池回收 固体电解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多酚提取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欣 詹淼 +4 位作者 周湘人 李杨 付湘晋 郭薇丹 刘成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山茶籽油是我国特色食用油,具有多种活性,多酚是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为探究油茶籽多酚的活性特点,研究比较了15个油茶籽多酚样品和5种非油茶植物多酚(肉桂多酚、苹果多酚、葡萄皮多酚、紫锥菊多酚、石榴皮多酚)抑制脂氧合酶(lipoxidase... 山茶籽油是我国特色食用油,具有多种活性,多酚是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为探究油茶籽多酚的活性特点,研究比较了15个油茶籽多酚样品和5种非油茶植物多酚(肉桂多酚、苹果多酚、葡萄皮多酚、紫锥菊多酚、石榴皮多酚)抑制脂氧合酶(lipoxidase,LOX)、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抗脂质氧化活性,并通过“蓝精灵”实验评估了多酚对果蝇肠炎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油茶籽多酚提取物对几种酶均有抑制作用,油茶籽多酚提取物对果蝇肠炎和LOX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非油茶籽多酚提取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多酚抗LOX活性和抗果蝇肠炎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725,P<0.01)。油茶籽多酚是α-葡萄糖苷酶选择性抑制剂,其抗炎效果强于非油茶籽多酚,抗氧化、抑制LOX活性可能是油茶籽多酚抗肠炎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多酚 抗氧化 抗肠炎 降血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in refinement impa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behavior of Mg-9Gd-3Y-2Zn-0.5Zr alloy after decreasing temperature reciprocating upsetting-extrusion 被引量:4
7
作者 Wenlong Xu Jianmin Yu +5 位作者 Leichen Jia Chang Gao zhan miao Guoqin Wu Guojun Li Zhimin zha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3506-3519,共14页
Based on the deforming technique of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 the grain refinement of a Mg-9Gd-3Y-2Zn-0.5Zr alloy treated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reciprocating upsetting-extrusion(RUE) and its influence on ... Based on the deforming technique of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 the grain refinement of a Mg-9Gd-3Y-2Zn-0.5Zr alloy treated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reciprocating upsetting-extrusion(RU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behavior of the alloy were studied. The RUE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for 4 passes in total, starting at 0 ℃ and decreasing by 10 ℃ for each pa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the number of RUE passes increased, the grain refinement effect was obvious, and the second phase in the alloy was evenly distributed.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UE degree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trend, which was due to the grain refinement,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second phase and texture weakening. And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alloy showed that the microhardness of RUE is the largest in 2 passes. The change in microhardness was the result of dynam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softening effect of DRX and the work hardening effect. In addition,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alloy showe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RUE under low load conditions. When the applied load was higher,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alloy treated with RUE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initial state alloy. This phenomenon was mainly due to the presence of oxidative wear on the surface of the alloy, which could balance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of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to wear resistance to a certain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9Gd-3Y-2Zn-0.5Zr alloy Reciprocating upsetting-extrusion Grain refinement Tex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ar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绿草山上干柴沟组沉积-构造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淼 廉康 +1 位作者 郭倩怡 邵恒博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通过1∶5万地质填图、钻孔验证,结合单井沉积相分析、古水流测定及地质连井剖面等综合研究,系统总结了绿草山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绿草山地区紧邻南祁连大柴达木山富铀花岗岩体,具有良好的铀源条件... 通过1∶5万地质填图、钻孔验证,结合单井沉积相分析、古水流测定及地质连井剖面等综合研究,系统总结了绿草山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绿草山地区紧邻南祁连大柴达木山富铀花岗岩体,具有良好的铀源条件;上干柴沟组沉积期处于晚燕山运动和早喜山运动间的构造静宁期,构造活动表现出较强-较弱-较强的演化趋势,从而由下到上发育有冲积扇-三角洲-冲积扇沉积序列,受周期性湖泊影响上干柴沟组发育有多期三角洲河道沉积,古水流测量方向为南东-南南东;结合钻孔中铀矿化异常段沉积组合特征分析,确定了绿草山上干柴沟组时期三角洲沉积体系为有利找矿目的层位,对绿草山内的铀成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初步评价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草山 上干柴沟组 沉积层序 沉积构造演化 铀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分离及成分分析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詹淼 沈新颖 +1 位作者 朱路平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人工拆解、高温处理以及浓硫酸与过氧化氢溶解等方式对钴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分离及成分分析,考察了浓硫酸加入量、反应温度、时间对正极材料溶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浓硫酸加入2 m L、控制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40 min时... 采用人工拆解、高温处理以及浓硫酸与过氧化氢溶解等方式对钴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分离及成分分析,考察了浓硫酸加入量、反应温度、时间对正极材料溶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浓硫酸加入2 m L、控制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40 min时,正极材料能够在溶液中很好地溶解,溶解率最高可达92.1%。通过定量分析发现,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钴的含量最大,质量分数可达29.52%。与铜钴硫化矿、含钴黄铁矿等矿石相比,该锂离子正极材料的钴丰度较高,极具回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钴酸锂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唑阴离子盐前驱体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晶体的制备及特性
10
作者 王鹏飞 孙志营 +2 位作者 詹淼 郑金刚 孙呈郭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482,共8页
为改善2,6-二甲基-4-羟基苯基五唑的产率和纯度问题,实验探讨了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成盐三步反应制备芳基五唑的母体原料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DMAPH)晶体的方法。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单晶衍射(SCXRD)... 为改善2,6-二甲基-4-羟基苯基五唑的产率和纯度问题,实验探讨了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成盐三步反应制备芳基五唑的母体原料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DMAPH)晶体的方法。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单晶衍射(SC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P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理论计算对其化学结构、晶体结构、晶体形貌和稳定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亚硝酸钠和冰乙酸作为亚硝化试剂,亚硝化产率可达90%以上。通过改变析晶溶剂,可获得片状、针状、块状和板状形貌的盐酸盐晶体,而温度只会影响析出晶体的粒径大小。甲醇溶剂析出的DMAPH晶体主要占比晶面是(400)晶面,其他溶剂析出的主要占比晶面为(214)晶面。DMAPH的分解峰温在220~24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相比无定型的DMAPH粉末,晶体对空气的稳定性较好,比较适合长期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化 2 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 五唑阴离子盐前驱体 晶形调控 芳基五唑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
11
作者 梁其兵 詹淼 王毅 《云南水力发电》 2021年第6期163-168,共6页
在我国水利水电隧洞工程及地下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工程发包人和工程承包人的工作重点,更是行业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广、难度大;生态环境... 在我国水利水电隧洞工程及地下工程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是工程发包人和工程承包人的工作重点,更是行业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广、难度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期内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施工 生态环境 保护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点控制理论指导下的集束化干预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詹淼 张红玲 +1 位作者 花瑞芳 牛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33期4682-4685,共4页
目的探讨以关键点控制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干预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提升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提供临床新思路。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后送往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器械处理流程(2019年1... 目的探讨以关键点控制理论为基础的集束化干预对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为提升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提供临床新思路。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后送往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将传统器械处理流程(2019年1—5月)的224个样本作为对照组,将关键点控制理论指导下的集束化干预后(2019年6—10月)的224个样本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结果医院等级、管理模式、人员配置、监督管理、设备、方法、清洗时间等多重因素均影响复用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为98.21%(220/224),高于对照组的91.52%(205/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关键点控制理论为指导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复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复用手术器械 清洗 关键点控制理论 集束化
原文传递
红外线测温仪评估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卸载温度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莉 底瑞青 +4 位作者 崔志丹 詹淼 牛畅 花瑞芳 朱葆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59-66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检测方法在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卸载温度评估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温度测试方法,评估红外线测温仪在检测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外温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物品卸载温度测试时机是在灭菌包冷却30 min后进行...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检测方法在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卸载温度评估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温度测试方法,评估红外线测温仪在检测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外温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物品卸载温度测试时机是在灭菌包冷却30 min后进行。采用手触摸法检测温度合格率为78. 89%,红外线测温仪检测温度合格率仅为38. 89%。卸载至不锈钢储物台面后,采用手触摸法检测组湿包发生率为28. 89%;红外线测温仪检测组湿包发生率为0%。两组测温方式检测结果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压力蒸汽灭菌器械包冷却后,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可精确评估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卸载时的包外温度,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卸载后湿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 卸载温度测试 红外线测温仪 手触摸法
原文传递
消毒供应中心空气压缩机使用及维护现状调查
14
作者 李晓莉 张青 +4 位作者 钱黎明 詹淼 欧闪 牛畅 花瑞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817-819,82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空气压缩机使用及管理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部分医疗机构CSSD空气压缩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中涉及综合医院1765家,以科室分散式供气最多,占总体的39.1%;医院集中式供气和... 目的了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空气压缩机使用及管理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部分医疗机构CSSD空气压缩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中涉及综合医院1765家,以科室分散式供气最多,占总体的39.1%;医院集中式供气和科室集中供气分别占27.2%和22.3%。在压缩空气输出管路上安装过滤器的医院占34.0%。空气压缩机有产品说明书的占87.2%,无专门维护人员和保养管理制度的医院分别占4.6%和72.5%。能对压缩空气湿度和微生物进行监测的医院分别占8.6%和9.4%。结论国内医院CSSD压缩空气的使用与维护情况不容乐观,应提高医疗气体卫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空气压缩机 压缩空气 供气方式 过滤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