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云三号E星空间环境载荷综合探测技术
1
作者 沈国红 黄聪 +14 位作者 张鹏飞 张效信 王金华 李佳薇 宗位国 张珅毅 张贤国 孙越强 杨勇 张焕新 邹鸿 王劲东 孙莹 白超平 田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针对中国风云三号卫星运行的低地球太阳同步轨道,开展空间环境及粒子辐射效应监测,提出基于空间环境监测器Ⅱ型载荷的综合探测技术。在各载荷技术指标的地面研制过程中,通过标准放射源、等效信号源、粒子加速器和标准磁场等不同方式进... 针对中国风云三号卫星运行的低地球太阳同步轨道,开展空间环境及粒子辐射效应监测,提出基于空间环境监测器Ⅱ型载荷的综合探测技术。在各载荷技术指标的地面研制过程中,通过标准放射源、等效信号源、粒子加速器和标准磁场等不同方式进行标定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多方向全能谱粒子探测的能量范围为30 keV~300 MeV,精度优于10%;磁场强度测量范围为-65023~+65023 nT,精度优于0.73 nT;电位探测范围为-32.4~+23.7 kV,灵敏度优于10 V;辐射剂量探测范围为0~3×10^(4) rad(Si),灵敏度优于8.3 rad(Si)。通过空间环境监测器Ⅱ型载荷对卫星运行轨道上的粒子辐射环境、原位磁场矢量变化、辐射剂量累积以及卫星表面电位变化等进行观测,可以为航天活动、卫星设计、空间科学研究及空间天气预警预报业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粒子探测 电位探测 辐射剂量 磁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空间科学研究的基于磁阻传感器的矢量磁强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向前 李嘉巍 +14 位作者 肖池阶 黄聪 刘斯 王劲东 李云鹏 曲亚楠 王永福 陈鸿飞 邹鸿 施伟红 宗秋刚 陈晓飞 张效信 宗位国 王劲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16,共8页
提出一种用于空间科学研究的基于低资源消耗各项异性磁阻传感器的矢量磁强计。该矢量磁强计的探测范围为±65000 nT,–3 dB带宽为DC~10 Hz的磁场波,噪声功率谱密度≤0.2 nT/Hz^(1/2)@1 Hz,非线性误差≤3.6‱,非正交性误差≤1.2‱。该... 提出一种用于空间科学研究的基于低资源消耗各项异性磁阻传感器的矢量磁强计。该矢量磁强计的探测范围为±65000 nT,–3 dB带宽为DC~10 Hz的磁场波,噪声功率谱密度≤0.2 nT/Hz^(1/2)@1 Hz,非线性误差≤3.6‱,非正交性误差≤1.2‱。该磁强计搭载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E),在轨初步探测结果表明,该磁强计具备探测空间磁场扰动(例如极光椭圆区的场向电流(20~60 nT))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资源消耗磁阻传感器 矢量磁强计 空间科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平台的发展态势和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赤 陈志青 +17 位作者 胡连欢 胡泽骏 薛向辉 徐轻尘 张贤国 李发泉 王威 宗位国 杜丽芳 袁伟 王一楠 刘正宽 丁宗华 郝永强 张清和 罗冰显 王喜珍 龚晚林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5-239,共15页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设施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空间环境天基监测已具备一定规模,覆盖主要的轨道类型,探测要素基本齐全,正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设施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空间环境天基监测已具备一定规模,覆盖主要的轨道类型,探测要素基本齐全,正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计划、空间先进太阳观测台(ASO-S)计划,以及规划中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监测,将促进天基监测能力的大幅提升。地基监测方面,网络化综合监测能力快速发展,“子午工程”二期正在建设的覆盖全国和高/中/低纬的、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立体式监测网络将使我国地基监测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有序推进标志着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正迈出辐射全球的步伐。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平台已经进入天/地基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监测 天基监测 地基监测 空间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辐照剂量深度分布探测仪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莹 张斌全 +12 位作者 张效信 张鑫 张申毅 沈国红 常峥 王春琴 孙越强 宗位国 郭建广 薛炳森 张立国 陈强 张如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3-799,共7页
空间带电粒子对在轨航天器会产生辐照剂量效应,严重时可导致星载设备及航天器等的性能衰减及寿命下降,因此采用了星内多点多方位的辐照总剂量探测技术.在中国首次采用深度剂量监测方案.每个探头设置5个剂量监测点,对应屏蔽厚度分别为0(... 空间带电粒子对在轨航天器会产生辐照剂量效应,严重时可导致星载设备及航天器等的性能衰减及寿命下降,因此采用了星内多点多方位的辐照总剂量探测技术.在中国首次采用深度剂量监测方案.每个探头设置5个剂量监测点,对应屏蔽厚度分别为0(开窗),1mm,2.5mm,3.5mm,6mm的铝结构,探测剂量总量程为2×10^(6)rad(Si),最高灵敏度为1rad(Si).所设计的星载辐照剂量深度分布探测仪可以对卫星在轨遭受的辐照剂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其探测结果用于研究星内剂量深度分布,对卫星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评估,并为后续卫星的抗辐照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剂量 剂量深度分布监测 抗辐照加固 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光学干涉仪载荷发展综述(特邀)
5
作者 韩斌 冯玉涛 +7 位作者 王劲松 胡秀清 宗位国 徐娜 黄聪 毛田 郝雄波 李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4-132,共19页
综述了国际上发射成功的星载测风干涉仪载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涉及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广角迈克耳孙干涉仪和多普勒差分干涉仪三种技术体制,主要从风场探测技术原理、载荷总体技术方案和观测数据产出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探讨中高层大... 综述了国际上发射成功的星载测风干涉仪载荷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涉及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广角迈克耳孙干涉仪和多普勒差分干涉仪三种技术体制,主要从风场探测技术原理、载荷总体技术方案和观测数据产出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探讨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光学干涉仪载荷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为我国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体系中大气动力学特性探测载荷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风场 测风干涉仪 光学载荷
原文传递
星载被动光学遥感大气风场探测技术进展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冯玉涛 傅頔 +4 位作者 赵增亮 宗位国 余涛 盛峥 朱亚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161,共18页
大气风场是表征整个地球大气系统动力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气象预报、空间天气、气候学等领域业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必需的基础数据。被动光学遥感是大气风场测量领域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基于大气移动目标监测和大气光谱多普... 大气风场是表征整个地球大气系统动力学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气象预报、空间天气、气候学等领域业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必需的基础数据。被动光学遥感是大气风场测量领域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基于大气移动目标监测和大气光谱多普勒频移探测的两类天基被动光学大气风场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云导风、红外高光谱水汽示踪、测风干涉仪和多普勒调制气体相关4种风场测量技术的基础物理原理和风速反演基本方法,根据每种星载被动光学测风技术体制分类及特点,介绍了代表性风场探测载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探讨了星载被动光学大气风场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风场 云导风 红外高光谱 测风干涉仪 多普勒调制气体相关
原文传递
AC vector magnetometer for space-based applications using low-resource magneto-impedance sensor 被引量:1
7
作者 YU XiangQian HUANG Cong +14 位作者 XIAO ChiJie LI JiaWei LIU Si WANG JingDong LI YunPeng QU YaNan WANG YongFu CHEN HongFei ZOU Hong SHI WeiHong zong QiuGang CHEN XiaoFei ZHANG XiaoXin zong weiguo WANG JingSo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663-3670,共8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AC vector magnetometer developed using a low-resource magneto-impedance sensor for China’s Feng-Yun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FY-3E).It was calibrated and characterized to determine its per... 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AC vector magnetometer developed using a low-resource magneto-impedance sensor for China’s Feng-Yun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FY-3E).It was calibrated and characterized to determine its performance parameters.The total weight of the AC vector magnetometer is 51 g(the aluminum box excluded),while the total power consumption is 310 m W.The proposed AC vector magnetometer can detect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in the range of±1000 nT and nois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50 pT/Hz^(1/2)@1 Hz.Furthermore,the proposed device has a maximum nonlinearity of≤0.71‰over the entire range and a nonorthogonality error of 3.07 nT or 0.15%(root mean square).The total dose hardness of the sensor is≥30 krad(Si).Furthermore,we propose the first survey results of a magnetometer equipped aboard a Chinese FY-3E satellite in a Sunsynchronous orbit.The data revealed that the AC vector magnetometer can detect transient physical signals such as quasistatic field-aligned currents(~50 nT)and waves at the auroral latitudes.These features render the proposed AC vector magnetometer suitable for space-based applications,particularly those involving the study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vector magnetometer low-resource magneto-impedance sensor FY-3E satelli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