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检查规范
1
作者 解朋 田蓉 +4 位作者 尹雅芙 孙晓蓉 朱小华 霍力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共4页
^(18)F-FDG PET/CT是早期精准诊断儿童恶性肿瘤的理想辅助诊断工具。本指南旨在规范儿童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检查流程,为核医学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冲击波破岩等离子体通道生长发展机理及敏感性探索
2
作者 祝效华 唐无忌 +1 位作者 刘伟吉 罗云旭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地球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但深部地层具有岩性致密、硬度高、研磨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旋转钻井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亟需探索针对深层、超深层硬地层的新型破岩技术。液相放电冲击波破岩技术因其高效、绿色、能量可控等特点受到广... 地球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但深部地层具有岩性致密、硬度高、研磨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旋转钻井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亟需探索针对深层、超深层硬地层的新型破岩技术。液相放电冲击波破岩技术因其高效、绿色、能量可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为研究液相放电等离子体通道生长发展机理与液相放电等离子体通道的参数敏感性,基于电流场、传热场以及带电粒子碰撞扩散方程建立了二维液相的“针—针对排型”放电模型,分析了不同放电参数(加载电压、电极尖端形状、电极间距、电极夹角等)下等离子体通道内能量密度及局部电场强度等参数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加载电压、电极尖端形状以及电极间距是等离子体通道内能量密度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最佳放电电压为140~180 kV;(2)椭圆形放电电极形成的等离子体放电通道具有“区域宽、数值高”等特征,具备高电能密度的同时,减小了对电极头的损伤,可作为优选电极类型;(3)电极间距应在满足最小击穿场强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电极间距;(4)电极夹角对液相放电过程产生的直接影响微乎其微,但电极夹角的改变会影响等离子体通道在水中的形成位置。结论认为,该研究结果为液电破岩装置的研制和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为未来液相冲击波技术在油气工程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放电 等离子体通道 液相冲击波 能量密度 局部电场 电击穿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odar:基于超声波雷达的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技术
3
作者 黄帅铭 朱晓华 +2 位作者 王武斌 赵恒 洪弘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88,共21页
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对居家健康监测的需求也随之而来。为了减少健康监测对日常活动的影响,非接触式监测系统的需求量激增。然而,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存在隐私信任度低、电磁兼容性差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全球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对居家健康监测的需求也随之而来。为了减少健康监测对日常活动的影响,非接触式监测系统的需求量激增。然而,目前主流的检测方法存在隐私信任度低、电磁兼容性差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对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雷达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信号测量系统——USodar,包括一套基于3发4收MIMO架构的硬件和一套信号处理算法。其中U-Sodar本振采用分频技术,相位噪声低,检测精度高;接收机采用前端直接采样技术,在简化结构的同时有效减少外部噪声;发射采用可调PWM直接驱动,可发射多种超声波形,具备软件定义超声波系统特性。U-Sodar的信号处理算法采用信号弦长的图处理技术,利用图片滤波后重构的方法可在5 dB信噪比下实现信号相位的准确恢复。试验测试了U-Sodar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与穿透性能,证明了超声穿透是依赖材料孔隙而非跨介质振动传导。并推导了给定信噪比与正确解调概率下的最小可测量位移。实际生命体征信号测量实验中,U-Sodar可分别在3.0 m和1.5 m距离内实现呼吸率和心率的准确测量,在1.0 m内可测得心跳波形。实验结果证明了U-Sodar超声波雷达在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检测 生命体征信号检测 连续波雷达 超声波 U-Sod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限级固井滑套密封胶筒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
4
作者 薛宪波 华泽君 +5 位作者 祝效华 刘海军 张诚成 曲跃 石昌帅 程飞龙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7,共9页
针对目前常规的固井滑套分段压裂技术在深井超深井中存在工具管串下入性差、安全性低、开采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无限级键槽式固井滑套,并设计配套的梭镖和新型中间三胶筒结构。基于橡胶热疲劳老化力学性能实验,建立梭镖胶筒三维动... 针对目前常规的固井滑套分段压裂技术在深井超深井中存在工具管串下入性差、安全性低、开采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无限级键槽式固井滑套,并设计配套的梭镖和新型中间三胶筒结构。基于橡胶热疲劳老化力学性能实验,建立梭镖胶筒三维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防突环结构和胶筒结构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防突环的数量为2和防突环的开槽数为4时,胶筒的最小密封压力达到最大;胶筒长度对密封压力有显著影响,随着中间胶筒长度的增加,最小密封压力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胶筒的不同开孔形状对胶筒密封性能影响显著;当梭镖中间胶筒长度为125 mm时,开孔形状为半圆形且开孔半径为3~5 mm时,密封压力高,密封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筒密封 无限级键槽式固井滑套 参数优化 密封性能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KLF5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5
作者 杨至纯 朱晓华 《现代实用医学》 202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LF5)在卵巢上皮性癌(EO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EO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影响EO...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LF5)在卵巢上皮性癌(EO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EO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影响EO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LF5水平与EOC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KLF5对EOC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效果;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分析卵巢癌组织中KLF5对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蛋白的结合丰度,并检测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CDK6、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KLF5位于卵巢癌组织高表达基因前列。卵巢癌组织KLF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均<0.05);KLF5高表达组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存在腹水患者占比显著高于KLF5低表达组(均<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KLF5血清水平与EOC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均<0.05);与KLF5低表达组相比,KLF5高表达组生存期较差[=1.37(1.06~1.77),<0.05];血清KLF5预测EOC患者预后的准确度为0.854,为0.893(95%:0.860~0.952)。卵巢癌组织中KLF5对BAX结合丰度显著降低,但与BCL2、CDK6和CDK4结合丰度显著增强(均<0.05)。卵巢癌组织中BAX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BCL2、CDK6和CDK4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均<0.05)。结论KLF5在EO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其相关机制可能与KLF5对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蛋白的转录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KLF5 临床病理特征 癌症转移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群混合感染病例诊断与防控
6
作者 朱晓华 陈晓冰 +3 位作者 邹悦 谷幸格 白银山 刘国乾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该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分析、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检测,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多病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鸽群主要感染新城疫病毒(NDV)、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 该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分析、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检测,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多病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鸽群主要感染新城疫病毒(NDV)、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鸽圆环病毒(PiCV),并伴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研究发现,PiCV感染可能增强了鸽群对H9N2亚型禽流感的易感性,并在混合感染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为揭示免疫力低下条件下鸽群混合感染机制提供了临床依据,并对鸽病综合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种鸽 NDV H9N2 Pi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米深井上部大尺寸井眼钻柱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祝效华 李柯 +3 位作者 李文哲 贺明敏 佘朝毅 谭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油气勘探已向更深、更复杂的超深层的万米勘探新领域推进,但上部大尺寸井眼给万米深井的钻井提出了巨大挑战:岩石硬和返速低导致钻速慢,大尺寸井眼内剧烈振动导致钻具裂纹多发,钻压小则钻速慢,钻压稍大则下部振动快速加剧从而导致大尺... 油气勘探已向更深、更复杂的超深层的万米勘探新领域推进,但上部大尺寸井眼给万米深井的钻井提出了巨大挑战:岩石硬和返速低导致钻速慢,大尺寸井眼内剧烈振动导致钻具裂纹多发,钻压小则钻速慢,钻压稍大则下部振动快速加剧从而导致大尺寸钻具使用寿命远低于预期。为此,在对比研究了深地川科1井(以下简称SDCK-1井)和毗邻8000 m超深井上部井段钻柱振动问题基础上,基于全井钻柱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数值仿真方法,针对性研究了大尺寸井眼中的钻柱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井眼尺寸越大,钻头和下部钻具的振动越剧烈,SDCK-1井二开大尺寸井眼与邻井中等尺寸井眼相比(井深500 m处),其钻头及下部钻具振动强度均值分别增加了48.0%和41.5%,比SDCK-1井三开中等尺寸3000 m井深的钻头及下部钻具振动强度均值分别高了29.0%和2.9%;②相同井眼尺寸和岩石特性情况下,下部钻具组合比钻柱整体长度对钻头振动的影响更大,优化下部钻具组合能够明显改善钻头振动,保护钻头,同时还可以提高钻头破岩能量利用效率实现钻井提速;③在大尺寸井眼中钻头破岩激励向上传播,横向振动衰减慢于轴向振动衰减,大尺寸钻头扭矩更大且钻压和扭矩波动更加明显,因此从保护下部钻具的角度出发,大尺寸井眼钻具组合对抑制横振更加有效;④大尺寸井眼中下部钻具弯矩和弯矩波动更大,现场频繁出现的钻具裂纹除受控于整体振动强度较大以外,交变弯矩是裂纹发生的重要原因。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揭示了超深井大尺寸井眼中钻柱的动力学特性,指出了应着重控制横振和交变弯矩,该认识可以为超深井上部大尺寸井眼钻井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科探井 SDCK-1井 大尺寸井眼 钻头振动 钻柱动力学 钻具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柱动力学的特深井通井组合刚度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祝效华 李文哲 +5 位作者 李柯 陈力力 孟鐾桥 沈欣宇 罗伟 贺明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我国特深井钻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井眼尺寸大和深度深的影响,钻井过程中极易出现微井斜、扩径缩径和井壁台阶等,导致套管下入困难,因此通井钻具组合评价尤为重要。目前,现场使用的评价方法常忽略了管柱下入过程中与井壁的碰撞和变形... 我国特深井钻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受井眼尺寸大和深度深的影响,钻井过程中极易出现微井斜、扩径缩径和井壁台阶等,导致套管下入困难,因此通井钻具组合评价尤为重要。目前,现场使用的评价方法常忽略了管柱下入过程中与井壁的碰撞和变形,导致通井效果时好时坏。为了辅助现场施工,文章基于全井管柱动力学模型和HHT-α数值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模拟管柱下入的动态过程的通井钻具组合的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实测井眼轨迹、井眼扩大率和下入阻力等要素。通过某特深井三开下套管前的钻具组合进行实例计算分析,表明井眼扩大率和套管串下入阻力对通井能力和套管下入影响较大,当井眼扩大率较小且套管串下入阻力较大时,需要使用刚度较大的多扶正器通井钻具组合。本方法可以实现实测井况条件下比较精准的刚度对比模拟,也成功指导了案例井?486 mm套管的安全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井 通井钻具组合 管柱动力学模型 刚度比 井眼扩大率 下入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用AIS数据服务对海事管理效率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刘晓贺 朱利安 +1 位作者 朱晓华 方新 《中国海事》 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
通过研究高可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服务的形成和应用,分析高可用AIS数据对海事管理效率提升的影响,对高可用AIS数据形成过程及应用方式、海事监管部门应用高可用AIS数据的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在优化管理决策、船舶避碰管理以及... 通过研究高可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服务的形成和应用,分析高可用AIS数据对海事管理效率提升的影响,对高可用AIS数据形成过程及应用方式、海事监管部门应用高可用AIS数据的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在优化管理决策、船舶避碰管理以及海事监管自动化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高可用AIS数据服务在海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为海事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数据 数据融合 意图推断 海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脉冲破碎非均质花岗岩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祝效华 陈梦秋 刘伟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59,共9页
对高压电脉冲破碎机制的研究是提高钻井破岩效率和优化电脉冲电参数的关键。利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及Voronoi划分建立非均匀介电性质的花岗岩模型,从电流场、电路场、电击穿场进行等离子通道生长过程仿真,并分析非均质度对击穿路径的影响... 对高压电脉冲破碎机制的研究是提高钻井破岩效率和优化电脉冲电参数的关键。利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及Voronoi划分建立非均匀介电性质的花岗岩模型,从电流场、电路场、电击穿场进行等离子通道生长过程仿真,并分析非均质度对击穿路径的影响;对比不同花岗岩的电破岩效率和电脉冲破岩效果。结果表明:花岗岩的非均质度增大使得初始电场极值增大,相应地降低了电破岩的能量需求;等离子通道的生长方向存在优先发展区域,等离子通道的生长过程体现出通道尖端处电场集中现象强于通道躯干处;花岗岩非均质度的差异使得等离子通道的总长度和平均贯穿深度存在显著差异,在一定非均质度范围内电脉冲破碎效果和非均质度呈正相关;不同非均质度花岗岩的单脉冲电破岩效率差异不大,等离子通道的总长度越长,电破岩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脉冲破岩 非均质花岗岩 电击穿 等离子通道钻井 钻井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切削逆识别井下管柱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
11
作者 祝效华 周博文 +3 位作者 敬俊 叶文勇 田洋 倪宗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50,共12页
在有限元仿真金属切削过程中,本构模型是仿真的基础,目前井下生产管柱J55油管材料的本构模型参数尚不明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切削理论逆识别油管材料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参数的方法。首先,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得到油管材料的应... 在有限元仿真金属切削过程中,本构模型是仿真的基础,目前井下生产管柱J55油管材料的本构模型参数尚不明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正交切削理论逆识别油管材料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参数的方法。首先,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得到油管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曲线拟合确定J55油管的初始屈服强度A、应变硬化系数B和应变硬化因子n;其次,通过正交切削试验获得切削力以及进给力,根据正交切削试验和平行剪切区模型,计算正交切削过程主剪切区中的流动应力、应变、应变率以及切削温度,并将这些参数与计算出的A、B、n代入J-C模型中,得到多组应变率敏感性参数C以及热软化效应参数m,从而确定其约束范围;第三,采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在约束范围中搜索出参数C和m的最优值,进而确定J55油管材料本构模型参数;最后,使用逆识别法得出的J-C本构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试验相比,有限元仿真的切削力和进给力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4.4%和13.64%,有限元仿真模拟温度与实际测量温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57%,仿真模型和实际切削过程在切屑形态上表现出了一致规律,验证了逆识别方法可行性和本构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55油管 本构模型 逆向识别 正交切削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特低渗油藏长岩心CO_(2)驱替微观动用规律研究
12
作者 张辉 李忠诚 +4 位作者 祝孝华 李金龙 李海波 姚兰兰 肖前华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针对松辽盆地莫里青油田特低渗储层动用困难的问题,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开展长岩心CO_(2)驱替研究。结果表明:岩样CO_(2)驱替驱油效率介于72.30%~80.40%。大孔喉(>33 ms)平均赋存占比为33.65%,小孔喉(&l... 针对松辽盆地莫里青油田特低渗储层动用困难的问题,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开展长岩心CO_(2)驱替研究。结果表明:岩样CO_(2)驱替驱油效率介于72.30%~80.40%。大孔喉(>33 ms)平均赋存占比为33.65%,小孔喉(<33 ms)平均赋存占比为18.01%;1 PV的CO_(2)驱替后,岩样大孔喉平均相对采出程度为80.67%,小孔喉平均相对采出程度为17.45%;5 PV的CO_(2)驱替后,岩样大孔喉平均相对采出程度为95.68%,小孔喉平均相对采出程度为39.82%,大PV驱替可有效动用小孔喉的油。研究成果可为莫里青油田储层CO_(2)驱替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同类油藏开展注气先导试验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核磁共振 CO_(2)驱替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放射性配体疗法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3
作者 刘国兵 卓维海 +43 位作者 顾宇参 杨志 陈跃 樊卫 郭剑明 谭建 朱小华 霍力 兰晓莉 李彪 缪蔚冰 宋少莉 徐浩 田蓉 罗全勇 王峰 王雪梅 杨爱民 戴东 邓智勇 赵晋华 陈晓良 范岩 高再荣 韩星敏 蒋宁一 匡安仁 林岩松 刘甫庚 楼岑 苏新辉 唐立钧 王辉 王欣璐 杨福洲 杨辉 赵新明 杨波 黄晓冬 陈继亮 李思进 汪静 李亚明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844-850,F0003,共8页
^(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已在国外获批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且正在国内开展多项临床试验。专家组参考国外经验和观点,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和实测数据,形成^(177)Lu-... ^(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已在国外获批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且正在国内开展多项临床试验。专家组参考国外经验和观点,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和实测数据,形成^(177)Lu-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在前列腺癌临床应用中的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癌 放射性配体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管柱熔融切割工具研制
14
作者 敬俊 罗希锐 +2 位作者 祝效华 谭宾 李志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现阶段井下管柱恶性遇卡处置效率低、处置时间长,甚至会诱发井眼附加伤害,成为制约井下作业效率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此,研制出一种基于高温熔融的金属管柱快速切割解卡作业工具。将工具下放至目标深度后,利用锚定机构实现工具与被切割... 现阶段井下管柱恶性遇卡处置效率低、处置时间长,甚至会诱发井眼附加伤害,成为制约井下作业效率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此,研制出一种基于高温熔融的金属管柱快速切割解卡作业工具。将工具下放至目标深度后,利用锚定机构实现工具与被切割管柱的相对固定,采用电激发特制的高能铝热药柱;铝热药剂急速反应释放极量、超高温的等离子火焰;火焰由特殊设计的喷射机构引导喷射,沿径向高速喷出对管柱实施径向熔切。开展液态环境中ø127 mm加重钻杆熔切试验,验证工具井下作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锚定机构能顺利完成工具与被切割管柱的相对固定,药剂能被顺利激发,喷射机构能引导火焰高速喷射实施径向熔切。该工具可对不同厚度的管柱实施熔切作业,管柱熔切深度与装药量相关,10 kg装药量下,切割用时8 s,切割平均深度达21 mm。该工具及其技术可为井下遇卡管柱高效、安全解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管柱 遇卡 熔融切割工具 引流喷射 铝热药剂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肿瘤68Ga-DOTATATE联合18F-FDG两日法全身PET/CT显像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浩军 顾宇参 +9 位作者 杨志 王瑞民 吴湖炳 赵新明 朱小华 程召平 樊卫 武志芳 李思进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687-690,F0003,共5页
68Ga-DOTATATE联合18F-FDG两日法低剂量全身PET/CT(total-body PET/CT,TB PET/CT)显像,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预后评价及异质性评估具有互补作用。国内多家应用TB PET/CT的医疗机构共同制定了两日法联合显像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全身PET/CT 18F-FDG 68Ga-DOTATATE 操作规范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银市四龙镇—北湾镇耕地区土壤重金属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仁琪 谭科艳 +6 位作者 孙倩 李航 张隆隆 王玉 袁欣 朱晓华 蔡敬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4-275,共12页
[研究目的]甘肃省白银地区矿业发达,矿山开采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掌握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态健康风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甘肃省白银地区四龙镇一北湾镇耕地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 [研究目的]甘肃省白银地区矿业发达,矿山开采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掌握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态健康风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甘肃省白银地区四龙镇一北湾镇耕地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四种方法对区内表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污染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单因子指数法统计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污染主要为Cd、As的污染,单因子指数PCd显示89.21%的土壤为一等清洁,8.63%为二等轻微污染,0.72%为三等轻度污染,1.44%为四等中度污染。单因子指数PAs显示94.24%为土壤为一等清洁,5.04%为二等轻微污染,0.72%四等中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Pz介于0.339~2.869,均值为0.603;Pz显示85.61%的土壤为清洁,7.91%为轻微污染,5.04%为轻度污染,1.44%为中度污染。地积累指数法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处于0~2级,以Cd、Hg、As、Pb污染为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显示,研究区污染以Cd、Hg污染为主;Cd潜在生态风险最大,10.07%属于中潜在风险,5.04%属于较高潜在风险,1.44%属于很高潜在风险;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11.80,表明该地区土壤总体处于中等危害程度。四种方法评价结果总体一致,即研究区以Cd、As、Hg污染为主,应加强监测。[结论]以黄河为界对调查区进行分区研究,结果显示北岸灌淤土区(B区)污染最为严重,与东大沟河交界位置污染程度最高,水体及底泥样品重金属分析结果也证实东大沟河污染也较为明显,进一步证实了研究区北部主要受白银矿山东大沟河流域污染为主,而黄河南岸土壤相对清洁,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近些年,随着引黄灌溉及矿山环境治理等措施,土壤污染有所缓解,但土壤中累积的重金属需要长时间的自然降解或迁移,对高风险区仍应加强监测及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生态风险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白银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对成纤维细胞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建芳 刘思思 +3 位作者 张彤赫 黄利 朱小花 黄儒强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71,共8页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化学污染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可通过皮肤吸收代谢,产生致癌性风险。实验通过体外测定银耳粗多糖抗氧化活性,再通过细胞实验测定BaP与银耳...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化学污染物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可通过皮肤吸收代谢,产生致癌性风险。实验通过体外测定银耳粗多糖抗氧化活性,再通过细胞实验测定BaP与银耳多糖共同作用下成纤维细胞中胶原蛋白(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弹性蛋白(Elastin)和间质胶原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MMP-1)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及Collagen Ⅰ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多糖的抗衰老作用。研究发现,银耳多糖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0.28%,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10%,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32.69%。仅0.1μg/mL银耳多糖能有效抑制20μmol/L BaP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刺激(P<0.05)。其中Collagen Ⅰ、Collagen Ⅲ和Elastin基因表达量呈现多糖浓度依赖性增加。在BaP暴露下,尽管胶原蛋白基因表达量增大至1.26倍,但是大量表达的MMP-1降解了胶原蛋白,因此银耳多糖作用下Collagen-1的含量减少至3.06μg/L(低于空白对照组3.48μg/L)。说明银耳多糖能有效抑制化BaP对细胞的伤害,并促进细胞基因的表达,其中浓度具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苯并[A]芘 Ⅰ型胶原蛋白 间质胶原酶 Ⅲ型胶原蛋白 弹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养殖水体中23种镇静剂
18
作者 张秋云 杨洪生 +3 位作者 朱晓华 霍春林 谭秀慧 陈慧敏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养殖水体中23种镇静剂残留的方法。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用50%的甲醇水定容。以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Agilent InfiniityLab Poro...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养殖水体中23种镇静剂残留的方法。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用50%的甲醇水定容。以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Agilent InfiniityLab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镇静剂在0.5~100 n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3和0.4~1.0 ng/L。加标回收率为73.5%~11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9.9%。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较好,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池塘养殖水体中23种镇静剂类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稀释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池塘养殖水体 镇静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Driven by Evolution of Chinese Dietary Structure from 1987 to 2020 被引量:2
19
作者 zhu Yuanyuan ZHANG Yan zhu xiao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Exploring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residents’ dietary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carbon neutrality goal an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task.This study took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 Exploring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residents’ dietary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carbon neutrality goal an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task.This study took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data excluding Hong Kong,Macao and Taiwan) and used the carbon emission coefficient method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food carbon emissions from 1987–2020,then analyzed the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under the evolution of dietary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Chinese dietary structure gradually changed to a high-carbon consumption pattern.The dietary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s developed to a balanced one,while that of rural residents developed to a high-quality one.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per capita food carbon emissions and total food consumption of Chinese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The per capita food carbon emissions of residents in urban and rural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The total food carbon emissions in urb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that in rural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The influence of beef and mutton on carbon emissions is the highest in dietary structure.Compared with the balanced dietary pattern,the food carbon emissions of Chinese residents had not yet reached the peak,but were evolving to a high-carbon consumption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ary structure structural evolution carbon emission effects carbon neutrality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ADC联合血清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茜 李婧 +2 位作者 袁慧 朱小华 张晓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WML早产儿114例(观察组),其中PWML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46例、重度33例,规范治疗后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WML早产儿114例(观察组),其中PWML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46例、重度33例,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85例、预后不良29例,同期另选无颅脑疾病的早产儿34例(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2周内接受颅脑MRI检查,常规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ADC;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和血清IGF-1水平对PWML早产儿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病情程度增加,PWML早产儿ADC和血清IGF-1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预后不良者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ADC、血清IGF-1水平单独和联合诊断早产儿PWM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62、0.960,ADC、血清IGF-1水平联合诊断早产儿PWML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3.951、5.033,P均<0.05)。PWML早产儿预后不良者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ADC、血清IGF-1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PWML早产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22、0.636、0.950,ADC、血清IGF-1水平联合预测PWML早产儿预后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3.887、5.292,P均<0.05)。结论PWML早产儿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降低,二者变化与PWML早产儿病情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ADC和血清IGF-1水平对PWML早产儿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二者联合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表观扩散系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