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重力坠落砂脉的发现及其意义
1
作者 董万百 张祥国 +1 位作者 钟建华 孙宁亮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98,共19页
古龙页岩油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接替资源,资源量可达151亿吨之多。从沉积和岩石学特点上看,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广泛发育了一种很特殊的砂脉,所以这也是探讨古龙青山口组页岩形成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 古龙页岩油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接替资源,资源量可达151亿吨之多。从沉积和岩石学特点上看,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广泛发育了一种很特殊的砂脉,所以这也是探讨古龙青山口组页岩形成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砂脉总体规模较小,宽度多在1~2 mm,可见长度(或高度)多在1~2 cm,大部分弯曲如肠,少数微曲;多倾斜产出,倾斜方向有一定规律,隔180°对称;一般发育在灰黑色的泥页岩中,少量发育在粉砂岩和白云岩(结核)中。砂脉的上部或顶部一般都有一层粉砂,与砂脉紧密相连,是砂脉的“根”;而砂脉的底部一般都是灰黑色的泥页岩,见不到粉砂层,所以揭示形成砂脉的源物质是来自于顶部的粉砂层,而不是底部。初步研究认为,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岩脉有两种成因:第一种是高压液化充注,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砂脉;第二种由密度倒置引起的重力沉降形成风暴把(粉)砂级颗粒快速搬运到刚沉积的黏土之上,由于风暴浪的振荡,使粉砂液化流动,再加上黏土的密度较小和粉砂层的密度较大,使得粉砂在重力的驱动下沉降到黏土中形成砂脉。研究古龙页岩油储层中的砂脉具有4个意义:1)可以研究砂脉形成时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状态;2)可以研究泥页岩的成岩压实率;3)辅助确定白云岩(结核)的形成时间;4)可以辅助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脉 液化 重力坠落 页岩油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陆相断陷湖盆中-低成熟度页岩“富烃-成储-富集-高产”的理论认识与开发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倪良田 杜玉山 +6 位作者 蒋龙 孙红霞 程紫燕 刘祖鹏 钟建华 曹增辉 马存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7-1430,共14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页岩油资源丰富,初步估算资源量超100×10^(8) t,分析、研究、总结页岩油形成、富集和高产理论认识对指导页岩油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研究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沙四)上亚段和沙河街组三段(沙...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页岩油资源丰富,初步估算资源量超100×10^(8) t,分析、研究、总结页岩油形成、富集和高产理论认识对指导页岩油勘探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研究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沙四)上亚段和沙河街组三段(沙三)下亚段2套主力页岩油层系有机质形成与演化特征以及页岩油富集与可动规律,提出了济阳陆相断陷湖盆中-低成熟度页岩“富烃-成储-富集-高产”的理论认识。研究表明: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具有高有机质丰度和中-低成熟度特征,页岩为高生烃潜力和低成烃活化能的优质烃源岩。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沉积期,咸化水体中嗜盐菌藻等类脂类化合物发育,有机质古生产力高、富硫有机相成烃活化能低且生烃转化率高。生、排烃早,镜质体反射率(R_(o))值约0.65%时游离油量达到峰值。富有机质层与多孔纹层高频互层、有序分布,源-储配置好。洼陷带低级序断层未打破厚层页岩层系自封闭性,页岩层系普遍高压。页岩油层系多为纹层状富碳酸盐页岩和纹层状混积页岩2大类岩相。这2类岩相具有“纹层控油富集、缝网控油流动”的优质页岩油甜点特征,纹层组合控制了储集空间的发育和分布。多尺度、多类型基质微缝与压裂缝网的空间耦合,构成了页岩天然-人工多级缝网叠加的高效渗流系统,纹层框架下页岩具有“满层皆油”的富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成储-流动特征 纹层类岩相组合 页岩油开发 中-低成熟度页岩 沙河街组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微米孔缝特征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文渊 赵莹 +1 位作者 钟建华 孙宁亮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共18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背散射、二次成像及能谱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微米孔和微米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岩性为以页岩为主的细粒碎屑岩,矿物成分以黏...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背散射、二次成像及能谱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中的微米孔和微米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岩性为以页岩为主的细粒碎屑岩,矿物成分以黏土和长英质为主,在结构上显示出泥岩或页岩的特点,整体为长英质页岩;储层中微米孔、缝发育,类型多样。(2)研究区微米孔直径一般为1~2μm,最大可达70μm,多呈近圆形、扁圆形、多角形和不规则形,按成因可分为压实应力屏蔽孔、成岩自生孔、溶蚀孔、生排烃扩张孔、有机质孔和硅藻残留孔6类;压实应力屏蔽孔多发育在刚性矿物的两侧;成岩自生孔常发育在白云石、绿泥石、伊利石等成岩自生矿物中,以晶间孔为主;溶蚀孔多发育在碳酸盐矿物中,内部可见次生菌丝状絮凝体;生排烃扩张孔多呈垂直或近垂直成列产出,与轻质油形成的二次生烃和排烃有关;有机质孔发育在有机质内部,与植物的残留细胞及轻质油和天然气的充填有关;硅藻残留孔主要发育在硅藻内部和边缘,孔径较大,一般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3)研究区微米缝以顺层为主,宽一般为1~10μm,最大可达100μm,长主要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可见毫米级;可分为成岩收缩缝、溶蚀缝、生排烃扩张缝和构造/剪切缝4类,成岩收缩缝以张性缝为主,缝弯曲,缝壁参差不齐;溶蚀缝宽度可达60~70μm,裂缝内可见自生黏土,缝两侧有黄铁矿、磷灰石和白云石等自生矿物;生排烃扩张缝两侧多锯齿状参差不齐,绕过刚性矿物;构造/剪切微米缝一般平直,有与剪切相关的其他裂缝伴生。(4)研究区不同尺度的孔、缝之间连通性较好,形成了“纳米孔+纳米缝、微米孔+微米缝、毫米孔+毫米缝”三级储集和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孔 微米缝 储集空间 连通性 页岩油储层 青山口组 白垩系 古龙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干酪根的有机元素组成及其N元素的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文渊 白雪峰 +2 位作者 钟建华 赵莹 孙宁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0-1866,共27页
对青山口组页岩的317件干酪根样品进行了工业、元素及能谱分析,对样品进行两次校正,引入合理评价干酪根C、H、O、N的指标C_(cc)、H_(cc)、O_(cc)、N_(cc)概念。研究结果显示: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页岩Ⅰ型干酪根具有较高的H_(cc)、N_(cc)... 对青山口组页岩的317件干酪根样品进行了工业、元素及能谱分析,对样品进行两次校正,引入合理评价干酪根C、H、O、N的指标C_(cc)、H_(cc)、O_(cc)、N_(cc)概念。研究结果显示:古龙凹陷青山口组泥页岩Ⅰ型干酪根具有较高的H_(cc)、N_(cc)和很低的O_(cc),而Ⅲ型干酪根的O_(cc)则较高,H_(cc)、N_(cc)较低。Ⅱ干酪根的H_(cc)和N_(cc)低于Ⅰ型干酪根,而高于Ⅲ型干酪根;Ⅱ干酪根的O_(cc)高于Ⅰ型和Ⅲ型干酪根。N_(cc)主要以有机官能团(NH3+)方式存在的于黏土的F-F纳缝中,而不是存在于黏土晶胞间的无机N(NH4)。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储层沉积时经历了十几次干旱咸水环境,因为咸水环境有利于形成黏土的F-F凝聚,使发育有NH3+官能团的有机质被吸附在黏土片的F-F纳缝之间。随着深度的增加,N_(cc)的克分子量增加速率是C_(cc)克分子量增加速率的0.96~2.04倍,在青山口组1300~2550m深度内青一段干酪根的N_(cc)含量明显比上部的干酪根相对高,主要原因与下部青一段藻类较富集有关,其次与H_(cc)的快速脱落而使N_(cc)相对富集有关,间接地揭示了青一段生烃能力较上部强。通过研究N_(cc)可以间接地知道古环境中的咸度、黏土的孔隙类型及其干酪根的来源。经过论证,O_(cc)和N_(cc)越大,页岩的封存性也就越好,含油气性也越好。因此,O_(cc)和N_(cc)值可以作为判别页岩油发育程度的指标。古龙页岩油储层的N_(cc)和O_(cc)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黏土结构、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和成岩成储及成藏等信息,应该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干酪根 有机元素 N 页岩油 古龙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湖盆富有机质泥页岩中方解石脉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为例
5
作者 何文渊 孙宁亮 +3 位作者 张金友 钟建华 高剑波 圣朋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7-950,共14页
基于岩心、岩石薄片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激光拉曼、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U-Pb测年等技术手段对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储层中的方解石脉成因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宏观上方解石脉以顺层为主,呈透镜状... 基于岩心、岩石薄片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激光拉曼、流体包裹体、LA-ICP-MS原位U-Pb测年等技术手段对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储层中的方解石脉成因机制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宏观上方解石脉以顺层为主,呈透镜状、“S”形、叠锥状、羽状,在微观上分为向生式块状或柱状晶体结构和背生式纤维状晶体结构脉体。②块状方解石脉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2.5~145.1℃,原位U-Pb测年绝对年龄为(69.9±5.2)Ma,表明青山口组烃源岩中成熟期和常规油的形成时期为晚白垩世明水组沉积期。纤维状方解石脉中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1.2~157.4℃,对应于烃源岩晚成熟期,U-Pb测年绝对年龄为(44.7±6.9)Ma,指示青山口组烃源岩的中高成熟期和古龙油页岩的形成时间为古近纪依安组沉积期。③向生式块状或柱状晶体结构方解石脉的形成与成岩成烃作用有关,脉体的形成经过了裂缝的开启、成脉流体充填和脉体生长3个阶段,构造挤压活动和流体超压是裂缝形成的诱导因素,成脉流体以短距离的扩散流为主,是一种有竞争的结晶生长模式。背生式纤维状方解石脉主要是在一种无竞争生长环境下由结晶力驱动形成的。研究认为,研究区青山口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的方解石脉对于松辽盆地构造活动、流体超压、泥页岩生排烃及成岩-成藏年龄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方解石脉 LA-ICP-MS原位U-Pb测年 水平挤压 结晶力 超压 页岩油 白垩系 青山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NE降维方法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6
作者 钟建华 黄聪 +1 位作者 钟舜聪 肖顺根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9-976,共8页
由于实际工况下的轴承退化数据有限,无法获得足够的退化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在深度学习网络中很难得到好的预测结果,所以提出一种新的结合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驱动的方法。首先对原始振动信号做特征提取,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奇异值分解(... 由于实际工况下的轴承退化数据有限,无法获得足够的退化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在深度学习网络中很难得到好的预测结果,所以提出一种新的结合机器学习和统计数据驱动的方法。首先对原始振动信号做特征提取,通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奇异值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t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EEMD+SVD)得到数十维特征,加上剩余寿命预测常用的诸如峭度、均值等有效特征,利用决策树筛选出15维特征;将所筛选特征进行双指数拟合并通过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将退化信号降维成线性趋势。线性退化趋势在预测上相比于指数趋势有更好的泛化性,同时预测准确度相比于指数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和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都有较高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轴承 剩余寿命预测 双指数模型 t⁃S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锥型空心弹关键参数与阻力特性仿真研究
7
作者 郑艳军 钟建华 +1 位作者 李昌坤 杨慧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7,共6页
为了揭示内锥型空心弹关键参数与阻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30 mm口径内锥型空心弹模型,通过改变锲角和喉径比关键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空心弹在不同马赫数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参数下的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喉径比... 为了揭示内锥型空心弹关键参数与阻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30 mm口径内锥型空心弹模型,通过改变锲角和喉径比关键参数,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空心弹在不同马赫数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参数下的阻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喉径比为0.2时,空心弹会发生阻塞现象,单独增加马赫数不能消除阻塞;消除阻塞前,在同一马赫数条件下,随着喉径比不断增加,阻力系数数值逐渐减小,尤其在阻塞临界点附近,阻力系数数值会出现骤降;消除阻塞后,随着喉径比不断增加,阻力系数数值变化不明显;消除阻塞现象所需马赫数随喉径比增加逐渐减小,喉径比越大越易于消除阻塞问题。锲角的大小对阻力特性影响较大,锲角越大,越易于造成阻塞现象;在喉径比和马赫数相同条件下,锲角越大阻力系数数值越大。在锲角和喉径比相同时,马赫数越大阻力系数值反而越小。在空心弹及类似弹丸设计时,需同时兼顾锲角、喉径比和马赫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锥型空心弹 阻力系数 仿真 阻塞 锲角 喉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mechanism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alcite veins in organic-rich shales of lacustrine basin:A case study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Songliao Basin,China
8
作者 HE Wenyuan SUN Ningliang +3 位作者 ZHANG Jinyou zhong jianhua GAO Jianbo SHENG Pengp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5期1083-1096,共14页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ores and thin sections,and combined with cathodoluminescence,laser Raman,fluid inclusions,and in-situ LA-ICP-MS U-Pb dating,the genetic mechanism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cores and thin sections,and combined with cathodoluminescence,laser Raman,fluid inclusions,and in-situ LA-ICP-MS U-Pb dating,the genetic mechanism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calcite veins in shales of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 were investigated.Macroscopically,the calcite veins are bedding parallel,and show lenticular,S-shaped,cone-in-cone and pinnate structures.Microscopically,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syntaxial blocky or columnar calcite veins and antitaxial fibrous calcite veins.The aqueous fluid inclusions in blocky calcite veins have a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132.5–145.1℃,the in-situ U-Pb dating age of blocky calcite veins is(69.9±5.2)Ma,suggesting that the middle maturity period of source rocks and the conventional oil formation period in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are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Mingshui Formation in Late Cretaceous.The aqueous fluid inclusions in fibrous calcite veins with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141.2–157.4℃,yields the U-Pb age of(44.7±6.9)Ma,indicating that the middle-high maturity period of source rocks and the Gulong shale oil formation period in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are the sedimentary period of Paleocene Yi'an Formaiton.The syntaxial blocky or columnar calcite veins were formed sensitively to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mainly in three stages(fracture opening,vein-forming fluid filling,and vein growth).Tectonic extrusion activities and fluid overpressure are induction factors for the formation of fractures,and vein-forming fluid flows mainly as diffusion in a short distance.These veins generally follow a competitive growth mode.The antitaxial fibrous calcite veins were formed under the driving of the force of crystallization in a non-competitive growth environment.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calcite veins in organic-rich shale of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local tectonic activities,fluid overpressure,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and diagenesis-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ating of the Songliao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calcite vein in-situ LA-ICP-MS U-Pb dating horizontal extrusion force of crystallization OVERPRESSURE shale oil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新型碲化铯光阴极研究
9
作者 刘子硕 戴责已 +5 位作者 关家宝 刘兰忻 钟建华 姜增公 王纪科 聂元存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0-2227,共8页
目前已有研究将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引入铜阴极和锑钾铯光阴极中,大幅提高其量子效率。碲化铯(Cs_(2)Te)光阴极是一种极佳的在紫外频段可应用于中高平均流强的光阴极材料,而常用贵金属介电函数在紫外频段过低无法满足SPPs激发要求。... 目前已有研究将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PPs)引入铜阴极和锑钾铯光阴极中,大幅提高其量子效率。碲化铯(Cs_(2)Te)光阴极是一种极佳的在紫外频段可应用于中高平均流强的光阴极材料,而常用贵金属介电函数在紫外频段过低无法满足SPPs激发要求。本研究通过微纳光栅结构将SPPs引入Cs_(2)Te光阴极,形成局域增强场以提高光子吸收率,并调节光电子初始激发分布。为探索SPPs对Cs_(2)Te光阴极性能的影响,使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引入SPPs前后光阴极的光电发射过程。结果表明,引入SPPs会导致光电子数量增加,从而显著提高Cs_(2)Te光阴极的量子效率约60%,且增加的光电子大多数分布于深层界面附近,在逃逸过程中各类碰撞概率增加,使发射度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铯光阴极 紫外频段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量子效率 热发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钟健华 毕长龙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1期2561-2566,共6页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DF起病隐匿,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许多患者在就诊时,足部情况往往已不容乐观,即使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仍迁延不...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DF起病隐匿,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许多患者在就诊时,足部情况往往已不容乐观,即使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仍迁延不愈。生物标志物在多个领域被广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疗,但目前尚缺乏指导DF诊断及治疗的有效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发掘DF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miR-24)。因此,深入了解DF生物标志物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妈祖信仰空间与社区的互动--以漳州上街天后宫为例
11
作者 李佳璇 张捷 钟建华 《福建史志》 2024年第6期54-66,75,92,共15页
本文以漳州上街天后宫为考察地点,以妈祖圣诞庆典活动为切入点,剖析妈祖信俗与社区治理二者融合互动下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与保护传承作用,从而在民间信仰现代化视域中,探讨当代上街天后宫的文化重构与转型,以期为当下漳州妈祖文化现代化... 本文以漳州上街天后宫为考察地点,以妈祖圣诞庆典活动为切入点,剖析妈祖信俗与社区治理二者融合互动下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与保护传承作用,从而在民间信仰现代化视域中,探讨当代上街天后宫的文化重构与转型,以期为当下漳州妈祖文化现代化创新提供现实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上街天后宫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奥陶系岩溶缝洞化学充填物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毛毳 钟建华 +4 位作者 王有智 魏荷花 邵珠福 刘金霖 刘晶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58,共9页
考察塔北巴楚岩溶露头,描述并列出巴楚露头区溶洞化学充填的充填物类型,通过常量、同位素和包裹体等地化分析测试手段的分析,探讨充填物的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巴楚五道班和硫磺沟溶洞化学充填类型多且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对比性;五道班... 考察塔北巴楚岩溶露头,描述并列出巴楚露头区溶洞化学充填的充填物类型,通过常量、同位素和包裹体等地化分析测试手段的分析,探讨充填物的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巴楚五道班和硫磺沟溶洞化学充填类型多且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对比性;五道班主要为钙华、方解石、萤石,硫磺沟主要为垮塌的钙华角砾岩、钙华、包壳砾岩、硫磺和石膏;硫磺沟古溶洞受热液影响明显,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硫磺和石膏不是蒸发沉积形成,而是热液成岩的产物,硫磺沟钙华表面多附着硫磺,说明钙华形成环境与深部热水有密切关系;五道班古溶洞为地下河沉积充填和热液化学充填的混合,方解石和萤石受热液影响,五道班钙华常与陆源碎屑物质伴生主要是富含碳酸氢钙的岩溶水过饱和析出沉淀而成;受热液影响充填的溶洞,化学充填物可形成大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溶洞 岩溶缝洞 化学充填 钙华 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气共生成藏特征 被引量:30
13
作者 钟建华 刘闯 +2 位作者 吴建光 张守仁 杨冠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17-1525,共9页
随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系气共采成为可能,而煤系气共采的前提便是煤系气的共生,所以探讨煤系气共生的问题对共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气生储盖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岩芯观察及野外地质考察,总结了煤... 随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系气共采成为可能,而煤系气共采的前提便是煤系气的共生,所以探讨煤系气共生的问题对共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气生储盖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岩芯观察及野外地质考察,总结了煤系气的共生组合模式,综合沉积、构造和成岩作用,初步探讨了煤系气共生的成因机制。结果显示:本溪组8+9号和山西组4+5号煤层为主要的烃源岩,暗色泥岩也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砂岩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度平均值6.2%,渗透率平均值0.14×10^(-15)m^2,属于致密砂岩范畴;致密砂岩层、泥页岩层和煤层可以互为盖层;致密砂岩、泥页岩和煤层两两之间的组合模式具有14种,煤系气的共生组合模式具有4种。其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构成了致密砂岩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的混合共生;沉积作用对煤系气共生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成岩作用对煤系气的共生具有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煤层气 含煤地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灵山岛下白垩统湖泊风暴沉积与风暴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钟建华 倪良田 +15 位作者 孙宁亮 郝兵 薛纯琦 邵珠福 毛毳 宋冠先 葛毓柱 陈彬 刘圣鑫 曹梦春 刘创 彭超峰 谷东辉 王超宁 王永强 李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36-3061,共26页
灵山岛背来石剖面发育了非常典型的湖泊风暴岩和风暴作用。非常典型的丘、洼状构造发育在火山岩底部的砂页岩中。丘状构造呈典型的丘状,规模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数十厘米;大者高2.4m,宽12.48m;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底部为灰色或浅灰色... 灵山岛背来石剖面发育了非常典型的湖泊风暴岩和风暴作用。非常典型的丘、洼状构造发育在火山岩底部的砂页岩中。丘状构造呈典型的丘状,规模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数十厘米;大者高2.4m,宽12.48m;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底部为灰色或浅灰色的砂砾岩或砂岩;顶部为深灰色-黑色泥岩、页岩或薄层砂岩互层。砂砾岩分选磨圆均很差,砾石主要为片麻岩,直径多在数毫米到3~4cm,呈悬浮式胶结。砾岩底部为凹凸不平的侵蚀面,砾岩向丘状构造两翼变薄甚至尖灭,与下部侵蚀面呈典型的角度交切。丘状构造的上部的细粒层有四个要素:(1)上凸形态;(2)丘状交错层理;(3)下细上粗的二元结构;(4)底部具侵蚀面。洼状构造也具有典型的洼状,规模也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十余厘米;大者高2.4m,宽18.70m,具有下细上粗的(反)二元结构,但底部多为深灰-灰黑色、甚至黑色的泥岩、页岩或夹薄层砂岩,上部多为砂岩、砂砾岩或砾岩。完整的洼状构造也有四个要素:(1)下凹形态;(2)或有洼状交错层理;(3)下细上粗的(反)二元结构;(4)底部具侵蚀面。丘状构造与洼状构造在空间上相邻共生,但不是同时形成的,一个连续的完整序列是丘状构造形成在先,洼状构造形成在后,其间由一个粒度较细的薄层分隔开(风暴最高水位时的"静"水沉积)。基于实验和丘洼构造参数计算了风暴浪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 风暴沉积 风暴岩 丘状构造 洼状构造 (反)二元结构 湖泊 灵山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东部早二叠世枕状玄武岩火山岩系的发现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建华 倪良田 +14 位作者 邵珠福 孙宁亮 李旭平 刘选 郝兵 刘闯 杨冠群 葛毓柱 陈彬 罗可 黄雷桐 曲俊利 范莉红 王韶洁 王雅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8-664,共27页
新疆乌鲁木齐东部野生动物园附近的下二叠统下部发育了一套以枕状玄武岩为代表的火山岩系。该玄武岩在公路上发育有两层,上部一层较厚,可达7~8m,下部一层2~3m。岩枕近圆形、肾状、枕状、条带状或蠕虫状等,多呈顶突底凹。岩枕长轴平行... 新疆乌鲁木齐东部野生动物园附近的下二叠统下部发育了一套以枕状玄武岩为代表的火山岩系。该玄武岩在公路上发育有两层,上部一层较厚,可达7~8m,下部一层2~3m。岩枕近圆形、肾状、枕状、条带状或蠕虫状等,多呈顶突底凹。岩枕长轴平行排列,长轴基本顺层面分布;有的岩枕中含大量海百合茎、珊瑚及腕足等生物化石。在TAS图中大部分样品位于玄武粗安岩,而在K_2O-SiO_2图上主要落在低K拉斑玄武岩区间。MnOTiO_2-P_2O_5图解显示以岛弧为主,常量元素的特征总体上更接近岛弧玄武岩。在Hf/3-Th-Ta图解上也以岛弧为主;在Zr/4-2Nb-Y图解显示以火山弧为主,常量元素的特点总体上更接近岛弧玄武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表明为同源岩浆产物,具高度相似的演化过程,多种微量元素判别图揭示岛弧-弧后盆地环境;稀土总量明显较低,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上,其稀土分布曲线一致性较好,呈轻稀土富集右倾型,Eu为负异常,揭示了乌东玄武岩岩浆有一定分异。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弧后盆地玄武岩(BABB)具有很好的一致性。U-Pb和谐年龄为283±8Ma,结合地层及古生物资料推测乌东玄武岩喷发的时间为早二叠世早期。乌东枕状玄武岩-灰岩之下有一套(磨拉石)底砾岩,初定为石炭-二叠系的界限。底砾岩之下为下石炭统的中厚层灰岩,具有明显的喀斯特化,为不整合接触,揭示在两者之间发生了造山作用。通过对新疆乌东早二叠世早期的枕状玄武岩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环境和时代的研究,表明乌东一带早二叠世主要为一个岛弧和弧后盆地环境,进一步揭示了北天山北缘石炭-二叠世碰撞闭合造山之后又发生了松弛扩张形成了弧后盆地,海水再度大规模入侵。最终的闭合碰撞造山的时间最早可能在晚二叠世。由于乌东枕状玄武岩在喷出地表后受到了生物化石和陆源碎屑的污染,再加上侵入过程中地壳的污染,使其具有非常复杂的地球化学特点和多解性。乌东玄武岩的研究对于了解博格达山、甚至天山中段在晚古生代的构造沉积演化及造山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及三塘湖盆地油气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状玄武岩 岛弧 弧后盆地 早二叠世 化石 造山作用 乌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识别与孔隙度预测--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永斌 赵佳如 +3 位作者 钟建华 王敏 徐资璐 程梦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98-1909,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常发育,但利用常规测井数据识别生物扰动储集层发育段和准确预测孔隙度难度较大。本文在对研究区16口取芯井奥陶系岩芯上生物扰动区域扰动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岩性标定测井,优选常...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常发育,但利用常规测井数据识别生物扰动储集层发育段和准确预测孔隙度难度较大。本文在对研究区16口取芯井奥陶系岩芯上生物扰动区域扰动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岩性标定测井,优选常规测井参数,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识别和孔隙度预测的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1)选择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深侧向电阻率、浅侧向电阻率、补偿中子和密度等常规测井数据作为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识别模型输入层的参数值,生物扰动指数(Bioturbation Index,BI)作为输出结果,选取rprop、sigmoid symmetric和sigmoid stepwise函数分别作为训练函数、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函数,建立节点数为3、层数为3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识别效果好,适用于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识别。(2)选择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声波、补偿中子和密度值等常规测井数据作为输入层的参数值,对应深度上岩芯柱塞孔隙度测试结果和利用孔隙度样品检验模型计算得出的孔隙度结果作为输出结果,选取incremental、gaussian和sigmoid分别作为训练函数、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函数,建立节点数为4,层数为3的生物扰动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适用于研究区奥陶系生物扰动储集层孔隙度的预测。该研究对定量表征研究区生物扰动储层特性、储量估算、油藏描述和储层地质建模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扰动 碳酸盐岩储层 神经网络 孔隙度预测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与黄河三角洲现代非地震变形层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建华 宋冠先 +7 位作者 倪良田 孙宁亮 郝兵 葛毓柱 薛纯琦 孙景耀 刘闯 曹梦春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变形层理是软沉积变形构造(SSDS)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SSDS的研究又是沉积学、工程地质、地震学及构造地质学等近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人们对地震SSDS和非地震SSDS的精确辨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建立起地震与非地震SSDS的辨识标准... 变形层理是软沉积变形构造(SSDS)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SSDS的研究又是沉积学、工程地质、地震学及构造地质学等近期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人们对地震SSDS和非地震SSDS的精确辨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建立起地震与非地震SSDS的辨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变形层理又是SSDS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变形层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黄河下游现代沉积中发育了大量的变形层理,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变形层理与地震毫无关系,因此详细地研究这些变形层理对于建立识别地震SSDS和非地震SSDS标准具有较重要意义。黄河下游(包括黄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发育的变形层理类型及成因多样,既有典型的包卷层理,也有极不规则的一般变形层理;从成因上,既有密度或重力倒置形成的、也有波浪作用引起的滑动滑塌形成的、还有水牵引和滑动沉积物牵引形成的、甚至还有冰块拖移或压刻形成的变形层理。不同成因的变形层理具有其独特的几何学特征,可以作为其成因的可靠标志,同样也可以作为区别于地震成因的可靠标志。黄河下游发育的变形层理与黄河下游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和气候条件及沉积物粒度极细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层理 包卷层理 成因 非地震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SO-GRNN模型的螺栓松紧状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伟 陈志雄 +4 位作者 欧阳忠杰 龚晟炜 钟建华 钟舜聪 廖华忠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4-1822,共9页
在轴重式动态汽车衡的服役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型货车频繁的加卸载循环冲击,会导致其内部螺栓发生松弛脱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莱维飞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LPSO-GRNN)的轴重式动态汽车衡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 在轴重式动态汽车衡的服役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型货车频繁的加卸载循环冲击,会导致其内部螺栓发生松弛脱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莱维飞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LPSO-GRNN)的轴重式动态汽车衡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并结合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将该模型应用于汽车衡螺栓松紧状态的预测。首先,研究并提取了螺栓不同松紧状态下输出振动信号的波形指标、峰值指标、脉冲指标、峭度指标等信号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共同输入特征向量;然后,采用莱维飞行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寻优能力,通过产生随机步长,提高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值;利用改进的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光滑因子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全局最优的光滑因子;最后,通过设计实验,分别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粒子群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SO-GRNN)和LPSO-GRNN,以此来对螺栓松紧状态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PSO-GRNN建立的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其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研究结果表明:该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汽车衡螺栓松紧预测的准确率,同时有效解决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重式动态汽车衡 LPSO-GRNN预测模型 螺栓紧固 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优化 莱维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晚古生界煤系致密砂岩气藏的一种成藏模式——自生自储
19
作者 钟建华 倪良田 +8 位作者 郝兵 孙宁亮 王桂林 刘圣鑫 邵珠福 王书宝 刘选 陈彬 乔向阳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9-1037,1044,共10页
致密砂岩气藏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天然气增长气藏类型,新探明的延长、川西、塔北及吐哈油田天然气均属于这种类型。通过对延长致密砂岩气藏的研究,发现这种致密砂岩气藏发育在煤系中,是一种典型的岩性气藏,这种岩性气藏存在自生自储成藏... 致密砂岩气藏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天然气增长气藏类型,新探明的延长、川西、塔北及吐哈油田天然气均属于这种类型。通过对延长致密砂岩气藏的研究,发现这种致密砂岩气藏发育在煤系中,是一种典型的岩性气藏,这种岩性气藏存在自生自储成藏模式。延长晚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发育在煤系中,部分致密砂岩含有大量煤屑或炭质泥岩颗粒。从岩心上来看,含炭屑的岩心多者可占表面积的10%~15%,少者也在2%~3%,一般均在7%~8%。这些煤屑或炭质泥岩颗粒来自于沼泽中的泥炭,是潮汐对泥炭沼泽的冲洗和河流在洪水期决口后进入泥炭沼泽对沼泽中沉积的泥炭进行侵蚀和搅浑的结果。在成岩作用中,泥炭颗粒发生煤化作用,释放出大量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延长晚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的R o值大部分超过了2.0,已进入有机质变质阶段。又由于砂岩本身致密,煤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天然气就会保存在砂岩中,形成这种特殊的自生自储型致密砂岩气。只要煤系中含有一定量有机质碎屑的致密砂岩就可以形成致密砂岩气,因此我国煤系致密砂岩气的储量十分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煤屑 自生自储 致密砂岩 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储集空间与油态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何文渊 崔宝文 +25 位作者 王凤兰 王永卓 蒙启安 张金友 邵红梅 王瑞 白云风 林旭东 赵莹 孙宝刚 付秀丽 徐庆霞 崔坤宁 钟建华 高剑波 孙宁亮 毛毳 邵珠福 倪良田 宋全友 薛纯琦 郝兵 圣朋朋 张继震 王宇航 张文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3-741,共49页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页岩油的状态,尤其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关联性认识不清。通过对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岩芯的精细描述及其薄片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三维CT...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有丰富的页岩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古龙凹陷页岩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页岩油的状态,尤其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及其组合关联性认识不清。通过对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岩芯的精细描述及其薄片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三维CT深入研究,发现古龙青山口组页岩油的储集空间具有多样性和多尺度性。除了纳米孔缝外,还有页理缝。根据页理缝的规模和与油气的关系,可分为5类:①纳米缝,缝宽在10~50 nm,缝长50~100 nm,或更长;两端尖中间宽,微弯曲呈蠕虫状;本身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是纳米级油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纳米级孔油元和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②微米缝,宽0.1μm到数微米,长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与纳米级油元和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③中微缝,宽数微米到数十余微米,缝长数百微米,与微米级油基关系密切;④大微缝,宽数十微米到100μm,长数百微米到数毫米,与微米级油基和微微缝及中微缝关系密切和⑤大页理缝(宽数百微米,肉眼明显可见),与各级微裂缝关系密切。此外,可见高角度倾斜或直立的裂缝,由于这些页理缝顺层发育,所以往往当做页理对待。通过研究,认为页理缝主要是嫩江组沉积末期(嫩末)和明水组沉积末期(明末)的构造反转褶皱过程中形成的。另外,还发育了大量的顺层方解石脉,根据方解石脉的宽度分为3类:①小型介于0.1~1.0 mm;②中型介于1.0~5.0 mm;③大者介于0.5~1.0 cm,最大宽度2.5 cm。较大的顺层方解石脉由垂直页理的纤柱状方解石组成。大方解石普遍发育共轭裂缝和挤出构造,是古龙凹陷嫩末和明末古应力反转的结果,也是古应力恢复的重要依据。经应力恢复认为嫩末和明末,可能一直延续到依安组的最大应力来自于水平方向(东西方向),在1500 m和2500 m深度水平最大挤压应力分别可达139.16 MPa和204.27 MPa,而垂向最小应力则分别为35.44 MPa和59.07 MPa。所以,在这种应力状态下导致顺层发育了大量页理缝和顺层纤柱状方解石脉。此外,在页理面上还发育了一系列摩擦镜面、擦痕、阶步、光面、剪裂面、鳞片构造、碎片构造等,揭示了沿页理发育了强烈的顺层剪切。四级纳微缝与大页理缝密集发育,在顺层面方向构成了裂缝空间联通网络,使页岩在顺层面方向渗透率较好或很好;裂缝空间联通网络与纳米和微米孔一起构成了一个三维的特殊缝孔体,与碳酸盐岩的缝洞体相当。纳米孔缝和微米孔缝及页理缝对于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纳米孔缝 微米孔缝 储集空间 页理缝 顺页理方解石脉 “五级”运聚 青山口组 古龙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