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related Gene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1
作者 GUO Yu-Xuan WANG Zhi-Yu +7 位作者 XIAO Pei-Yao zheng chan-juan FU Shu-Jun HE Guang-Chun LONG Jun WANG Jie DENG Xi-Yun WANG Yi-A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41-2756,共16页
Objecti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is the breast cancer subtype with the worst prognosis,and lacks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s)are cytokines that can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bjecti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is the breast cancer subtype with the worst prognosis,and lacks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s)are cytokines that can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f blood cells and stimul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e cells,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TNBC.This article aims to construct a novel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related genes(CRGs),and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TNBC patients to immunotherapy and drug therapy.Methods We downloaded CRGs from public databases and screened for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RGs between normal and TNBC tissues in the TCGA-BRCA database.Through LASSO Cox regression analysis,we constructed a prognostic model and stratified TNBC patients into high-risk and low-risk groups based on th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related genes risk score(CRRS).We further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RS and patient prognosis,clinical features,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in both high-risk and low-risk groups,and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RS and sensitivity to immunotherapy and drug therapy.Results We identified 84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RGs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of TNBC patients and selected 13 CRGs for constructing the prognostic model.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time-dependen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and other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TNBC patients with high CRRS had shorter overall survival,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CRRS prognostic model was further validated using the GEO dataset.Nomogram combining clinical features confirmed that CRRS w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for the prognosis of TNBC patients.Moreover,patients in the high-risk group had lower levels of immune infiltration in the TME and were sensitive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 such as 5-fluorouracil,ipatasertib,and paclitaxel.Conclusion We have developed a CRRS-based prognostic model composed of 13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RGs,which may serve as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TNBC patients and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Moreover,the key genes within this model may represent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s for future therapies of TN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prognostic mode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drug sensi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不同程度认知障碍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曹瀚元 夏文广 +1 位作者 郑婵娟 王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目的对脑卒中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评价及针对性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不同程度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治疗的... 目的对脑卒中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障碍评价及针对性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不同程度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治疗的脑卒中并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5~58岁。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确认有认知障碍。采用单盲方式,随机分为2组,常规康复治疗组(25例)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组(25例)为研究组。总训练时间为8周。训练后仍采用MMSE评分和MoC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均完成训练,训练前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好转,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评价18例,Barthel指数评价15例;恢复正常,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评价7例(有轻度障碍),Barthel指数评价10例(恢复自理能力)。对照组:无变化,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评价8例,Barthel指数评价7例;好转,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评价16例,Barthel指数评价18例;恢复正常,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评价1例(轻度障碍),Barthel指数评价2例(恢复自理能力)。训练后8周,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研究组(24.56±4.01)分vs (18.20±4.49)分,对照组(21.96±5.71)分vs (18.36±5.4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训练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5.957,P <0.05)。训练后8周,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研究组(23.92±4.54)分vs (16.96±4.78)分,对照组(20.52±4.66)分vs(17.00±5.27)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训练后MoC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系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轻、中度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 认知障碍 康复训练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9
3
作者 王娟 郑婵娟 +3 位作者 崔晓阳 徐婷 张阳普 夏文广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1期11-14,18,共5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rTMS组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3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认知训练组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TMS组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计算机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3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3组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3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MBI评分均优于认知训练组、rTMS组(P<0.05)。结论: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段璨 李正良 +3 位作者 夏文广 郑婵娟 张阳普 李思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予以假针刺结合镜像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Fugl...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予以假针刺结合镜像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Brotez手功能测试、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各项评分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AM-UE评分、Brotez评分、MAS、MBI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FAM-UE评分、Brotez评分、M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M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镜像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缓解痉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镜像疗法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淋巴引流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奎 夏文广 +4 位作者 张阳普 郑婵娟 华强 曾学俊 程剑松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8期15-18,共4页
目的:对肌内效贴联合淋巴引流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9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淋巴引流组(30例)、肌内效贴组(30例)和联... 目的:对肌内效贴联合淋巴引流术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9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淋巴引流组(30例)、肌内效贴组(30例)和联合组(31例),三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淋巴引流法、肌内效贴法及淋巴引流法+肌内效贴法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评估量表、手部排水法、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及Barthel指数评估三组患者的肩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治疗组VAS评分低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P<0.05);三组患者的手部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手部肿胀的改善程度优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P<0.05);肌内效贴组、联合组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三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淋巴引流组与肌内效贴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肌内效帖和淋巴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患侧疼痛程度、手部肿胀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肩手综合征 肌内效帖 淋巴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地区土家族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非 肖田莉 +3 位作者 李开宇 郑婵娟 陈艳华 阳益德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88-692,共5页
目的调查张家界地区土家族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该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0—11月抽取(分层整群抽样)张家界地区中小学生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异... 目的调查张家界地区土家族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该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0—11月抽取(分层整群抽样)张家界地区中小学生进行脊柱弯曲异常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异常弯曲率的影响因素。结果4866名有效调查对象中,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为2.59%(126例),其中土家族(4036例)学生的检出率为2.53%(102例)。土家族中小学中,不同教育阶段、不同营养状况以及不同地区(城区与郊县)的个体之间脊柱弯曲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柱弯曲异常程度Ⅰ度96例(94.12%),Ⅱ度6例(5.88%),Ⅲ度未检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0.59,95%CI:0.37~0.93)、老师经常或总是提醒学生注意读写姿势(OR=0.45,95%CI:0.26~0.79)是张家界土家族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的保护因素;相较于小学生,高中生检出脊柱弯曲异常的风险更大(OR=2.01,95%CI:1.07~3.78)。结论张家界地区土家族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学校加强对学生读写姿势的健康教育可能是预防脊柱侧弯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弯曲异常 中小学生 土家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维生素K_(2)、D的营养状况与儿童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婵娟 吴亚红 冯宏达 《医学信息》 2023年第8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维生素K_(2)、D的营养状况与儿童骨密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儿童保健科接诊的16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维生素K_(2)、D及骨密度检测,观察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K_(2)、D以及骨密度水平、不同维... 目的研究儿童维生素K_(2)、D的营养状况与儿童骨密度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儿童保健科接诊的16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维生素K_(2)、D及骨密度检测,观察不同性别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K_(2)、D以及骨密度水平、不同维生素K_(2)、D(充足、不足、缺乏)水平儿童骨密度,以及维生素K_(2)、D与儿童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男童骨密度高于女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1~3、3~9岁儿童骨密度均低于9~18岁,且0~1岁低于1~3、3~9岁,1~3岁低于3~9岁儿童(P<0.05);0~1、1~3、3~9岁儿童血清维生素K_(2)、D均高于9~18岁,且0~1岁高于1~3、3~9,1~3岁高于3~9岁儿童(P<0.05);维生素K_(2)、D的缺乏、不足儿童骨密度均低于维生素K_(2)、D充足儿童,且维生素K_(2)、D缺乏儿童低于不足儿童,骨密度不足比例均大于维生素K_(2)、D充足、不足儿童,骨密度正常比例均小于维生素K_(2)、D充足、不足儿童(P<0.05);维生素K_(2)、D缺乏儿童骨密度正常比例均低于维生素K_(2)、D不足儿童,骨密度不足比例大于维生素K_(2)、D不足儿童(P<0.05),同时维生素K_(2)、D越缺乏骨密度越低,骨密度不足率越高,骨密度正常不足率越低(P<0.05);维生素D、维生素K_(2)与骨密度均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佳木斯地区0~18岁儿童营养状况不佳,存在维生素D、维生素K_(2)不足和缺乏,且维生素K_(2)、D的营养状况与儿童骨密度呈正相关,临床中可监测维生素K_(2)、D水平,通过合理补充维生素K_(2)、D以提高儿童骨密度,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维生素K_(2) 营养状况 儿童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情况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谢铭 曾媛 +6 位作者 袁姝倩 刘银玥 陈艳华 胡冀 郑婵娟 王非 阳益德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05-608,613,共5页
目的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参加文化课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9-11月在湖南省抽取8467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 目的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参加文化课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9-11月在湖南省抽取8467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相乘交互作用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交互作用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I)及交互作用指数S(Index S)探讨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对视力不良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8467名调查对象中视力不良检出人数为5612名,检出率为66.28%。学龄前参加过文化课学习者,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是不参加学习者的1.500倍(95%CI:1.331~1.689,P<0.001),每日户外活动<2 h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每日户外活动≥2 h者的1.247倍(95%CI:1.103~1.409,P<0.001)。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交互作用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03)。在调整相关因素后,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RERI、API、Index S分别为0.529、0.310、3.973。结论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均与视力不良发生风险相关,并两者对视力不良有交互作用。因此,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户外活动,以预防视力不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不良 户外活动 文化课学习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郑婵娟 夏文广 +2 位作者 段璨 李正良 李庆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48例,脱落5例)。两组均予计... 目的:探讨"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48例,脱落5例)。两组均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补肾调督益智"针刺治疗,穴取太溪、三阴交、水沟、百会等;对照组予肢体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及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定,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o CA、MBI评分提高(P<0.01),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 C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中风病中医证候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延长(P<0.01);治疗后观察组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6.4%(38/44),高于对照组的67.4%(29/43,P<0.01)。结论:"补肾调督益智"针刺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提高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针刺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长沙市MSM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郑婵娟 马兰心 +3 位作者 谭业丰 向愈韩 阳益德 李承西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特征。方法基于长沙市青彩防艾志愿服务中心和中大阳光社工服务中心招募志愿者,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通过匿名填写问卷调查长沙市MSM人群,采用SPSS ... 目的了解长沙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性行为特征。方法基于长沙市青彩防艾志愿服务中心和中大阳光社工服务中心招募志愿者,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通过匿名填写问卷调查长沙市MSM人群,采用SPSS 1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150例MSM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6. 0%(129/150)。人口学特征方面,不同年龄、学历、收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知晓率越高。性行为方面,首次发生插入性男男性交年龄<18岁的占32. 7%,≥18岁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18岁组(X^2=4. 315,P=0. 038),过去6个月的性伴侣数> 1个的占46. 7%,半年内仅偶尔或从未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29. 3%和6. 7%。结论年龄较小,学历较低和月收入较低的长沙市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首次性交年龄低龄化,应针对这些特征的MSM人群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高危性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性行为 知识知晓情况
原文传递
长沙市岳麓区初中入学儿童血压偏高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铭 阳益德 +8 位作者 黄淑贞 周美玲 卢婉莹 钟粟也 刘颖明 郑婵娟 刘欢 李大特 朱玉莲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调查长沙市岳麓区初中入学儿童血压偏高患病率,探索影响血压偏高的因素和不同因素之间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7-8月在长沙市岳麓区抽取3所中学的初中入学体检人员1 019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长沙市岳麓区初中入学儿童血压偏高患病率,探索影响血压偏高的因素和不同因素之间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7-8月在长沙市岳麓区抽取3所中学的初中入学体检人员1 019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偏高的因素和性别差异。结果 1 012名有血压数据的调查对象中血压偏高检出人数为257人,检出率为25.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儿童血压偏高有关的因素有超重或肥胖(OR=2.360)、每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间≥2 h(OR=1.735)、吃油炸及甜食过多(OR=1.470),均为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对男性儿童血压偏高有影响的为超重或肥胖(OR=1.797)、每日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OR=1.711);对女性儿童血压偏高有影响的为超重或肥胖(OR=4.307)、吃油炸及甜食(OR=2.884)、每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间≥2 h(OR=3.093)。结论儿童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性别差异。超重或肥胖增加为男女生发生血压偏高风险共有危险因素。每日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为男生独有危险因素,而吃油炸甜食过多和每日在校体育锻炼时间≥2 h为女生独有危险因素,建议对不同性别儿童采取针对性的血压偏高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偏高 儿童 危险因素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