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morphons方法的全国陆表切割密度空间格局研究
1
作者 孙晓琳 赵银军 +3 位作者 彭培好 程维明 童凯 王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陆表切割密度(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的空间格局与陆地表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流域或局地尺度分析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陆表切割情况,全国尺度上陆表切割情况仍未知。该文基于ALOS World 3D-30 m DEM数据和... 陆表切割密度(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的空间格局与陆地表面土壤侵蚀息息相关,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基于流域或局地尺度分析黄土高原和东北地区的陆表切割情况,全国尺度上陆表切割情况仍未知。该文基于ALOS World 3D-30 m DEM数据和全国二级流域数据,利用Geomorphons地形元素分类方法制成全国陆表切割密度分布图,并结合地貌区划分析各地貌区内不同等级切割密度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全国二级流域的陆表切割密度介于0~7 km/km^(2)之间,强烈切割(3~<5 km/km^(2))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0.54%;切割密度与流域地形因素密切相关,缓斜坡(2°<~5°)、高丘陵和小起伏山地(100~400 m)以及低海拔(<1000 m)地区是切割易发区;一级地貌大区间的切割密度空间格局差异显著,中度及以上切割(LDD≥2 km/km^(2))流域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同模式,体现了地貌区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陆表切割易发生在受剥蚀外营力作用影响的二级地貌区,且不同等级切割密度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具有一定聚集性。研究结果可拓展现有陆表切割研究的空间尺度,为宏观层面的陆表切割现状和全国各地土壤侵蚀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切割密度 空间格局 Geomorphons方法 地貌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ors affecting land dissection density in geomorphological regions of China
2
作者 SUN Xiaolin zhao yinjun +4 位作者 PENG Peihao CHENG Weiming WEI Yongping YANG Ronghao LI Jiaxu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1372-1387,共16页
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provides morphological evidence regarding prior intense soil erosion and quantifies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dissections.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 Land dissection density(LDD)provides morphological evidence regarding prior intense soil erosion and quantifies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dissections.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value of the LDD is vital in geological disasters,soil erosion,and other related domains.Land dissection phenomena in China affects large area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cal,pedological,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Prior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DD at a watershed scale.However,these results are insufficient to reflect the status quo of dissec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primary influencing factors on a national scale.LDD’s spatial patterns and the dominant factors at a regional scale in millions of square kilometers remain to be ascertained.This study used the geomorphon-based method and the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to quantify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DD over China and identify 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this pattern in China’s six first-order geomorphological regions(GR1~GR6).The results yield the following findings:(1)LDD in China ranges from 0~4.55 km/km^(2),which is larger in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than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2)dominant factors and their dominant risk subcategories vary with each geomorphological region’s primar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3)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factors is more significant on the large regional scale in millions of square kilometers compared to anthropogenic factors;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RDLS)is dominant in GR1,GR2,and GR5;the slope is dominant in GR6,soil type is dominant in GR3 and GR4,and litholog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ominant interactions of GR3,GR4,and GR6;(4)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actors on LDD’s spatial pattern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than individual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dissection density Influencing factors Regional scale Spatial pattern Geographical detector model Geomorphon-based method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3
作者 胡海涛 赵银君 +2 位作者 石敏 赵国亮 朱登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6,共8页
因水下环境复杂,鱼类三维模型获取非常困难,基于三维鱼类数据驱动的很多自动化研究工作无法开展。为此,提出一种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用专业建模师构建的标准鱼体模板注册扫描仪采集三维鱼体数据,构建拓扑结构一致的三维鱼体... 因水下环境复杂,鱼类三维模型获取非常困难,基于三维鱼类数据驱动的很多自动化研究工作无法开展。为此,提出一种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方法。首先,用专业建模师构建的标准鱼体模板注册扫描仪采集三维鱼体数据,构建拓扑结构一致的三维鱼体网格数据集;其次,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集中的三维鱼体网格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建立鱼体的参数化表示模型;最后,采集草鱼数据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注册得到的三维鱼体模型与真实扫描鱼体模型顶点之间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仅为0.6913 mm,在可接受范围。通过改变三维鱼体参数化表示模型中的权参数,快速生成了大量三维鱼体数据,从而解决了三维鱼体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鱼体 网格注册 主成分分析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后掠翼驱动机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4
作者 田应仲 朱义 +3 位作者 赵胤君 李龙 李育文 王洁羽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22年第12期79-82,86,共5页
变后掠翼作为变形机翼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根据不同飞行环境改变机翼的后掠角,实现对飞行器升力和阻力特性的调节。本文基于滑块摇杆机构,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的变后掠翼驱动机构。通过对比变形过程中不同驱动方式对压力角的影响,确定了将滑... 变后掠翼作为变形机翼的主要组成部分,能根据不同飞行环境改变机翼的后掠角,实现对飞行器升力和阻力特性的调节。本文基于滑块摇杆机构,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的变后掠翼驱动机构。通过对比变形过程中不同驱动方式对压力角的影响,确定了将滑块作为机构的驱动件,并分析了机翼后掠角与滑块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提升机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引入了多条冗余驱动链,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确定了机构的最佳驱动链数目为3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后掠翼 驱动机构 多链冗余驱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尺度景观特征对南流江水质的影响差异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银军 梁日梅 +1 位作者 丁爱中 蓝文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4-4964,共11页
流域景观特征决定了非点源污染物来源与地表景观削减消纳能力,但尚缺乏全流域不同空间尺度对二者关联性的认识。以广西北部湾南流江为例,分别在子流域、河岸缓冲带以及监测点圆形缓冲区三种尺度上,基于2020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解译... 流域景观特征决定了非点源污染物来源与地表景观削减消纳能力,但尚缺乏全流域不同空间尺度对二者关联性的认识。以广西北部湾南流江为例,分别在子流域、河岸缓冲带以及监测点圆形缓冲区三种尺度上,基于2020年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类型特征,结合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流域景观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子流域尺度,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而在河岸缓冲带与监测点圆形缓冲区均以耕地为主;(2)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与景观特征相关性最为显著,耕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和园地与其呈正相关,是南流江水质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区;景观格局指数中,斑块密度、蔓延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是引起河流水质指标变化的主要景观因子;(3)受流域内或不同子流域间景观特征差异,景观组成面积占比和景观格局指数均在河岸缓冲带尺度对水质状况影响最大,分别可解释57.0%和64.7%的水质指标变化;子流域尺度次之,圆形缓冲区尺度最小,且景观格局指数对水质状况的影响大于景观组成面积占比。建议在河岸带50 m范围内严格控制耕地面积,建设河岸缓冲带并优化景观结构提升污染物削纳能力,从而保护南流江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尺度 景观特征 冗余分析 南流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健康评估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子钰 任良锁 +3 位作者 白乙娟 赵银军 丁爱中 李红兵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2-490,共9页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永定河流域作为海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健康发展状况对所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并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 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永定河流域作为海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健康发展状况对所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并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流域健康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永定河流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永定河流域18个子流域2005-2020年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在2005-2020年整体健康状况无明显变化,个别子流域健康状况在前期有小幅度恶化的现象,但整体在2020年得到改善。通过分析流域健康变化原因认为,水资源量匮乏、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剧烈干扰是导致永定河流域健康状况一般及局部恶化的主要原因,并据此给出了永定河流域健康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永定河流域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 层次分析法 流域健康 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TRMM降水数据空间降尺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玉莹 赵银军 +3 位作者 谢琼英 童凯 邓齐玉 梁玉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69,共7页
遥感卫星降水产品(例如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逐渐成为应用极为广泛的数据源。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南方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基于降水与NDVI、GDP、城镇化率、人口和高程存在的相关性为基础,构建了TRMM 3B4... 遥感卫星降水产品(例如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逐渐成为应用极为广泛的数据源。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南方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基于降水与NDVI、GDP、城镇化率、人口和高程存在的相关性为基础,构建了TRMM 3B42V7降水数据与上述因子间的回归模型,将2000—2008年的TRMM 3B42V7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由0.25°×0.25°提高到了250 m×250 m。最后利用研究区内27个气象站实测数据进行了精度验证,得出降尺度结果与3B42V7精度基本一致,相对误差(RB)降低了0.93%,决定系数(R 2)降低了0.05,相比空间分辨率的提高而言,精度损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降尺度方法可适用于北部湾经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TRMM 陆地环境因子 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流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国清 赵银军 +3 位作者 莫德丽 梁珊 谢余初 童凯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303-310,共8页
降雨是区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估算和分析降雨侵蚀力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利用南流江流域内各气象站点1961-2006年的日雨量资料,基于日雨量模型估算降雨侵蚀力,并通过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 降雨是区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估算和分析降雨侵蚀力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利用南流江流域内各气象站点1961-2006年的日雨量资料,基于日雨量模型估算降雨侵蚀力,并通过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定量分析广西沿海红壤区南流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显示,1961-2006年间,南流江流域年均降雨侵蚀力为13935.5 MJ·mm·hm^-2·h^-1·a^-1,年均降雨量为1712.8mm,降雨侵蚀力变化周期约为14a。各年际和时间段间变化差异不明显,降雨侵蚀力年内集中分布在夏季,占比达57.0%,冬季最小,占比3.8%;在空间上,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分布格局相似,呈现从西南沿海向东北内陆递减的趋势,行政区划上以钦南区和合浦县最大,北流市和玉州区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南流江流域土壤侵蚀风险和生态修复治理等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降雨量 降雨侵蚀力 时空分布 南流江流域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流江全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年际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王 赵银军 蓝文陆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31-338,共8页
为了解南流江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基于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共3年的南流江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探究南流江全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南流江中上游的玉州区、福绵区、博白县的水质较差,... 为了解南流江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基于2016年、2019年和2020年共3年的南流江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探究南流江全流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南流江中上游的玉州区、福绵区、博白县的水质较差,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这与南流江流域的禽畜养殖业及生活污水排放有关,但经过综合整治,南流江的水质趋于改善。本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南流江精细化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 河流水质 时空变化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CA1在同源重组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音珺 杨小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94,共5页
在综述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途径的过程及其产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BRCA1蛋白结构及其在HR修复途径中的2个主要功能:一是促进DNA末端切除,二是介导重组酶RAD51在DSB位点处的装载。指出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基因BRCA1... 在综述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修复途径的过程及其产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BRCA1蛋白结构及其在HR修复途径中的2个主要功能:一是促进DNA末端切除,二是介导重组酶RAD51在DSB位点处的装载。指出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基因BRCA1所表达的蛋白参与DNA损伤修复,在HR修复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介绍了近年来Brca1基因突变小鼠的胚胎发育与挽救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HR DNA损伤修复 DNA双链断裂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波峰的自适应波形重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德丽 赵银军 +3 位作者 陈国清 梁珊 童凯 梁玉莲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1-1056,共6页
构建基于主波峰的自适应波形重跟踪算法(AMWRT)。首先提取主波峰,然后对主波峰分别应用经典的重心偏移法(OCOG)及阈值法(threshold)进行波形重跟踪,并进行精度比较,得到最优的观测水位。将AMWRT、OCOG和threshold法应用于长江中游地区,... 构建基于主波峰的自适应波形重跟踪算法(AMWRT)。首先提取主波峰,然后对主波峰分别应用经典的重心偏移法(OCOG)及阈值法(threshold)进行波形重跟踪,并进行精度比较,得到最优的观测水位。将AMWRT、OCOG和threshold法应用于长江中游地区,结果表明:1)测高卫星观测的长时间水位序列与水文站实测数据趋势较为一致;2)AMWRT算法相较于OCOG法及threshold法表现良好,比其中表现最好的经典threshold_0.5法的精度提高了30%,其绝对平均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降低至0.55 m和0.7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波形重跟踪 长江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之为教:儒家文学教化的精神诠解
12
作者 赵寅君 郭万金 《文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作为诗歌总集的《诗经》凝结着先秦诗歌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孔子的《诗经》编定所凸显的乃是一种“正”的价值关怀。经典体系的价值实现必然依赖于接受传承的文化行为,而此便是深刻体现《诗经》永恒价值的教化传统——诗教。《诗》、... 作为诗歌总集的《诗经》凝结着先秦诗歌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孔子的《诗经》编定所凸显的乃是一种“正”的价值关怀。经典体系的价值实现必然依赖于接受传承的文化行为,而此便是深刻体现《诗经》永恒价值的教化传统——诗教。《诗》、礼、乐的密不可分,协同成教,对于《诗》教的理解应放置于经典教育的整体背景中考虑,对于“教”的观察、检验亦当落足于“人”的气质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教化 价值观 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刁江流域土壤-水稻系统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文鑫 王艺惠 +4 位作者 钟聪 赵银军 张新英 林清 胡宝清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95-303,共9页
为探究广西刁江流域沿岸农田土壤和水稻的汞污染状况,选取广西刁江流域沿岸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采用地累积指数(I)法进行土壤汞污染评价,研究该区域稻田土壤及水稻(Oryza sativa L.)植株的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耕层... 为探究广西刁江流域沿岸农田土壤和水稻的汞污染状况,选取广西刁江流域沿岸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采用地累积指数(I)法进行土壤汞污染评价,研究该区域稻田土壤及水稻(Oryza sativa L.)植株的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耕层土壤汞平均含量为309 ng/g,有97.5%的土壤汞含量超过全国表层土壤汞背景值(87 ng/g),有27.5%的土壤汞含量超过广西表层土壤汞背景值(225 ng/g)。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80%的土壤处于无污染状态,但有个别点位的土壤汞污染较严重,仍需要注意进行环境监管。土壤各形态汞含量均值排序为残渣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强有机结合态,土壤汞的生物有效性较低。研究区稻米汞平均含量为6.08 ng/g,籽实汞超标率为6%,水稻植株根、叶、茎、壳、籽实汞含量之比约为13.5∶5.2∶1.7∶1.2∶1。稻米对土壤汞的富集系数平均值为0.031,富集能力较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汞含量与稻米汞含量、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pH值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稻米汞含量与SO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汞污染 有效性 迁移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葛中曦 黄静 +3 位作者 赖佩玉 郝斌飞 赵银军 马明国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9-1184,共16页
复种指数是进行粮食估产、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农业生态系统模拟等的关键参数,及时、准确地提取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安全、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研究中,复种指数主要来源于地面统计数据。使用统计数据来计算复种指... 复种指数是进行粮食估产、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农业生态系统模拟等的关键参数,及时、准确地提取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安全、土地管理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研究中,复种指数主要来源于地面统计数据。使用统计数据来计算复种指数虽然过程简单,但是计算结果存在信息滞后、无法体现统计单元内部的空间异质性、精度低等不足。遥感技术因具有大范围、高时效、低成本等优点而被用于耕地复种指数监测,已有学者对耕地复种指数的遥感监测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以复种指数遥感提取的关键环节为主线,对1997—2020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梳理了已有研究中的监测方法、高质量时间序列遥感数据获取方法及提取结果精度验证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侧重点:①开展已有监测方法的对比和分析;②加强地形复杂地区、小农尺度的监测力度;③提高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及处理效率;④对提取结果进行多尺度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制 时间序列 植被指数 去噪重建 融合 监测方法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八义记》:赵孤故事的传奇搬演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寅君 《戏曲研究》 2021年第2期94-104,共11页
脍炙人口的赵孤故事,自元代杂剧敷演之后,流传益广。及至朱明,乃有传奇《八义记》,关于剧作者生平,知之甚少,唯知其名徐元,字叔回,或称其为钱塘人。①较之作者的无闻,《八义记》搬演传播颇可称盛。从吕天成“事佳”②之许可,再及祁彪佳... 脍炙人口的赵孤故事,自元代杂剧敷演之后,流传益广。及至朱明,乃有传奇《八义记》,关于剧作者生平,知之甚少,唯知其名徐元,字叔回,或称其为钱塘人。①较之作者的无闻,《八义记》搬演传播颇可称盛。从吕天成“事佳”②之许可,再及祁彪佳“传赵武事者”③的认同,自是将《八义》视作赵孤故事的历史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义记 元代杂剧 祁彪佳 吕天成 历史延续 故事 钱塘人 敷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