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抑制剂在治疗肾癌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钱含旭 赵亚烜 +1 位作者 杨阳 张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在治疗肾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肾癌病人对这类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天然耐药性,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在治疗肾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肾癌病人对这类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天然耐药性,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小分子抑制剂耐药仍是肾癌治疗中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他靶向药物、纳米粒子递送以及化学合成优化等方法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这些手段为提高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肾癌治疗中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肾癌研究中常见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其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改善耐药性的潜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耐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血管新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内在能力与不良健康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亚璇 张利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老龄化、高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因衰老而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2015年,WHO在《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1]将“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定义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即健康...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老龄化、高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因衰老而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日益严峻。2015年,WHO在《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1]将“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定义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即健康老龄化关注老年人的功能和功能发挥,这种定义更接近健康的本质。该报告同时也引入了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的概念,将内在能力定义为“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动用的全部身体机能和脑力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能力 不良健康结局 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状态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雅璇 吕亚淑 +2 位作者 安民 历奇 王龙影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6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状态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检查存在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的367例孕妇的药物使用数据,根据预防子...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子痫前期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状态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检查存在子痫前期危险因素的367例孕妇的药物使用数据,根据预防子痫前期药物方案分为A组(小剂量阿司匹林,n=137)、B组(低分子肝素钙,n=107)、C组(小剂量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n=123)。比较用药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随访至孕妇分娩记录胎盘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母婴结局。结果用药后,C组DD、FIB、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早产发生率、均低于A、B组,VEGF阳性表达率、MVD、PT、APTT水平、Apgar评分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间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胎盘指标比较及3组间子痫、剖宫产、产后出血、死胎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均可发挥子痫前期预防作用,对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胎盘指标有改善作用,联合用药预防效果更佳,且未显著增加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钙 子痫前期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and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China
4
作者 zhao yaxuan CAO Bo +4 位作者 SHA Linwei CHENG Jinquan zhao Xuanru GUAN Weijin PAN Baoti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246-265,共20页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is the most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throp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n Earth's surface,with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is the most direc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thropological activitie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n Earth's surface,with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cover.The Shiyang River Basin,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China,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limate change and LUCC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In this study,we used the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to obtain the land use and cover datasets of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in 1991,1995,2000,2005,2010,2015,and 2020 based on Landsat images.We validated the land use and cover data in 2015 from the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results(this study),the high-resolution dataset of annual global land cover from 2000 to 2015(AGLC-2000-2015),the global 30 m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with a fine classification system(GLC_FCS30),and the first Landsat-derived annual China Land Cover Dataset(CLCD)against ground-truth classification result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 this study.Furthermore,we explored and compared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LUCC in the upper,middle,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and employed the random forest importance rank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UCC based on natural(evapotranspiration,precipitation,temperature,and surface soil moisture)and anthropogenic(nighttime light,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and population)facto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andom forest classification results for land use and cover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in 2015 outperformed the AGLC-2000-2015,GLC_FCS30,and CLCD datasets in both overall and partial validations.Moreover,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in this study exhibited a high level of agreement with the ground truth features.From 1991 to 2020,the area of bare land exhibited a decreasing trend,with changes primarily occurri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basin.The area of grassland initially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with changes occurring main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basin.In contrast,the area of cropland initial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with changes occurring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The LUCC was influenced by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Climatic factors and population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LUCC,and the importance values of evapotranspiration,precipitation,temperature,and population were 22.12%,32.41%,21.89%,and 19.65%,respectively.Moreover,policy intervention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Land use and cover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exhibited fluctuating chang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ing in the last 10 years.This suggests that governance efforts in the study area have had some effects,and the government can continue to move in this direction in the future.The findings can provide crucial insights for related research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and other similar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 climate change random forest accuracy assessment three-dimensional sampling method Shiyang River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房价分化之谜--收入不确定性的视角
5
作者 赵扶扬 赵娅瑄 刘建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92,共25页
近十年来,我国房价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然而人口流动、土地供给等传统供需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房价分化的现象。本文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解释房价区域间分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着... 近十年来,我国房价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然而人口流动、土地供给等传统供需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房价分化的现象。本文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解释房价区域间分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着重刻画了收入不确定性对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加速了人口流入地区房价的上升,但也挤出了更多的消费与实体经济。机制分析显示:由于金融不完备性的存在,人们持有的住房资产往往具有“流动性溢价”,住房需求对于预期收益的变化比对当前价格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人们会预防性地增持住房资产,提高住房资产的预期收益;同时,人口从低线城市向高线城市的集聚也势必会通过传统供需机制增加人们对于优质房产的投资需求。由此,预防性储蓄机制放大了传统供需机制,两者的联合作用大于两者独立作用的联合,扩大了高线城市与低线城市的房价(增速)差距。最后,本文进行了政策分析,分别考察了在“缓解供需矛盾”和“稳定市场预期”两个核心维度上,保障性住房供给、拓宽投资渠道及“房住不炒”预期指引等政策的实行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政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联合效应所带来的房价分化现象,同时也能抑制内需下降及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不确定性 房价分化 保障性住房 脱实向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断奶日龄羔羊瘤胃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雅轩 王燕 +10 位作者 阿依努尔·木萨 陈卓 杨柠芝 孙亚伟 马雪连 李娜 王金泉 赵红琼 杨会国 翟少华 姚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76-1984,共9页
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日龄的湖羊羔羊瘤胃组织结构的差异,特别是瘤胃乳头超微结构变化,旨在为羔羊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提供瘤胃生长发育的依据。选择新生湖羊羔羊24只(初生重:2.80 kg±0.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30日龄早... 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日龄的湖羊羔羊瘤胃组织结构的差异,特别是瘤胃乳头超微结构变化,旨在为羔羊适宜断奶日龄的确定提供瘤胃生长发育的依据。选择新生湖羊羔羊24只(初生重:2.80 kg±0.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30日龄早期断奶组(EEW-30)、45日龄早期断奶组(EW-45)和60日龄常规断奶组(NW-60)。在各断奶日龄及75日龄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体重及瘤胃空重,计算瘤胃相对重量;采集瘤胃组织进行显微及超微形态学测定。结果显示:①EEW-30组羔羊断奶体重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组与NW-60组断奶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羔羊瘤胃相对重量与其体重变化规律相同。②光镜下可见:断奶时,EEW-30组瘤胃壁厚度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EW-45组与NW-60组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EW-45组羔羊瘤胃壁厚度显著高于NW-60组(P<0.05)。断奶时EEW-30组瘤胃乳头较短小,极显著短于NW-60组(P<0.01),EW-45组也显著短于NW-60组(P<0.05)。断奶时瘤胃乳头宽度和面积在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在75日龄时也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③扫描电镜观测结果显示:EEW-30组断奶时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ruminal micro-papillae)数量极显著低于NW-60组(P<0.01),而EW-45与NW-6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5日龄时,3组羔羊单位面积瘤胃微乳头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试验结果显示,断奶时羔羊瘤胃形态结构在EEW-30与NW-60组间差异明显,而EW-45与NW-60组较为接近,瘤胃微乳头状结构也呈相同变化趋势。提示45日龄时断奶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羔羊 断奶 瘤胃 瘤胃乳头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线上线下一体化共享型商业模式构建研究
7
作者 邹嘉琦 张睿怡 +2 位作者 张晓鑫 赵雅萱 易加斌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第7期169-173,共5页
在信息化建设新时期,积极推进高校服务一体化、信息服务创新,提高高校策略科学化、管理精确化、服务人本化发展理念,更深层次、更具创新性及创造性的全面融合现代化服务理念与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为高校校园服务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文化... 在信息化建设新时期,积极推进高校服务一体化、信息服务创新,提高高校策略科学化、管理精确化、服务人本化发展理念,更深层次、更具创新性及创造性的全面融合现代化服务理念与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为高校校园服务质量提升、学生素质文化发展助力,是促进高校与学生良好社会关系的必然趋势与重要举措。坚持“以学生生活服务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结合高校发展现状,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性共享模式助力高校服务的升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服务 一体化建设 信息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锅炉给水泵倒暖系统的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雅旋 解延娟 《河北电力技术》 2018年第5期46-47,共2页
暖泵是保证火电厂锅炉给水泵顺利启动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常规倒暖方式安全性差的问题,介绍一种改进的倒暖系统,其通过采用较低压力的中压给水,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给水泵的暖泵效果,避免常规通过高压给水倒暖备用泵的安全隐患,... 暖泵是保证火电厂锅炉给水泵顺利启动和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常规倒暖方式安全性差的问题,介绍一种改进的倒暖系统,其通过采用较低压力的中压给水,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给水泵的暖泵效果,避免常规通过高压给水倒暖备用泵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给水泵 暖泵系统 倒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机组预热启动系统的比较
9
作者 赵雅旋 吕少胜 《河北电力技术》 2018年第4期13-14,26,共3页
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针对超临界机组的锅炉本体启动时的冷态清洗及热态清洗,提出了锅炉启动邻机加热系统设置的必要性,并且对锅炉采用少油点火和采用邻机加热系统进行锅炉热态清洗2种方案进行了综合经济性比较,得出采用邻机加热系统具... 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针对超临界机组的锅炉本体启动时的冷态清洗及热态清洗,提出了锅炉启动邻机加热系统设置的必要性,并且对锅炉采用少油点火和采用邻机加热系统进行锅炉热态清洗2种方案进行了综合经济性比较,得出采用邻机加热系统具有一定节能优势,可以大大减少机组启动时消耗的燃油、燃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邻机加热系统 启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屏蔽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故障电流分析
10
作者 成健 赵雅轩 +4 位作者 胡力广 黄有义 周碧波 王邦柱 皮伟 《低温与超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由REBCO超导带制成的自屏蔽高温超导(HTS)直流电缆几乎可以消除电缆层内的磁场,这极大地提高了电流分布和磁场分布的均匀性。本文基于H公式和电缆电路模型,模拟了由REBCO超导带制成的两种不同电流方向的自屏蔽HTS直流电缆在故障电流下... 由REBCO超导带制成的自屏蔽高温超导(HTS)直流电缆几乎可以消除电缆层内的磁场,这极大地提高了电流分布和磁场分布的均匀性。本文基于H公式和电缆电路模型,模拟了由REBCO超导带制成的两种不同电流方向的自屏蔽HTS直流电缆在故障电流下的电流演化特性,并且比较了限制故障电流的能力。结果表明电流方向为“正负负正”的自屏蔽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在故障电流下有较大的失超电阻,能有效限制故障电流的上升率和峰值,具有更佳的故障电流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缆 REBCO带材 失超电阻 故障电流
原文传递
TiAl合金及其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源 王少刚 +3 位作者 王子伊 赵雅萱 叶庆丰 赵礼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18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对TiAl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概述,总结了TiAl合金的常见焊接方法及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TiAl合金对主要焊接方法的适应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对TiAl合金的未来焊接研究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IAL合金 焊接技术 存在问题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下一代计算毒理学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雅萱 杨道远 +2 位作者 黄美玲 隋海霞 庄树林 《环境化学》 2025年第3期756-763,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下一代计算毒理学(Next-Generation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NGCT)逐渐兴起.NGCT通过整合化学、毒理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模态大数据,实现对化学物属性和毒性的高通量预测,克服了传统...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下一代计算毒理学(Next-Generation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NGCT)逐渐兴起.NGCT通过整合化学、毒理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模态大数据,实现对化学物属性和毒性的高通量预测,克服了传统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推动了化学物的高通量风险评估.本文总结了NGCT在融合分子交互特征、预测化学物属性和暴露数据、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的应用.鉴于大语言模型对研究新范式的推动,进一步展望了大语言模型在食品安全领域自然语言处理、预测分析和决策制定方面的潜力,并简述了基于NGCT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 食品安全 计算毒理学 机器学习 高通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经脐单切口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学会 赵雅萱 +3 位作者 孙驰 杨晓锋 刘琳 李索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杂交经脐单切口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杂交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研究组)治疗的2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及31例行传统腹腔... 目的对比分析杂交经脐单切口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杂交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研究组)治疗的2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及31例行传统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治疗的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胃管保留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肝功能及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分类变量以数字记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患儿年龄、囊肿直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患儿性别、囊肿分型和临床症状(包括黄疸、腹痛、腹部包块)采用行×列表分析,肝功能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术前及术后第7天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5±0.6)d,胃管保留时间为(3.9±0.8)d,较对照组(1.9±0.7)d和(4.7±1.3)d均明显缩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1.28±2.98)×10^(9)/L和(21.32±11.74)mg/L,较对照组(14.15±4.02)×10^(9)/L和(31.80±27.61)mg/L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杂交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安全、可行的,未增加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且患儿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显著加快,可以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检查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原文传递
IL-6通过促进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上CD73的表达调节其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恒超 赵楠楠 +4 位作者 张加深 韩凯悦 赵雅萱 戚荣 栾希英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0-948,共9页
目的探讨IL-6影响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表面CD73的表达,以及调节其迁移、黏附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Western blot分析外源性IL-6和hPMSCs分泌的... 目的探讨IL-6影响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表面CD73的表达,以及调节其迁移、黏附和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和Western blot分析外源性IL-6和hPMSCs分泌的IL-6对hPMSCs上CD73表达的影响。单克隆抗体阻断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6对hPMSCs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磷酸化的影响。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分析慢病毒转染后低表达CD73的hPMSCs和APCP(5′-α,β亚甲基-二磷酸腺苷)预处理后hPMSCs的迁移、黏附和增殖变化。结果FCM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和hPMSCs分泌的IL-6均能促进CD73在hPMSCs上的表达(P<0.001,P<0.01)。IL-6R抑制剂处理后,hPMSCs上CD73表达明显下降(P<0.01);IL-6可上调hPMSCs内STAT3磷酸化和CD73水平(P<0.05,P<0.01),而加入STAT3抑制剂后,CD73表达下降(P<0.01)。RTCA分析结果显示,敲低hPMSCs上CD73的表达后,hPMSCs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P<0.05),迁移能力明显上升(P<0.05)。使用APCP抑制hPMSCs上CD73水解酶活性后,hPMSCs同样表现出黏附和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迁移能力增强(P<0.05)。结论IL-6能够通过JAK/STAT3通路增强hPMSCs上CD73的表达,进而影响其迁移、黏附和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 IL-6 CD73 迁移 黏附 增殖
原文传递
双相情感障碍子代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雅萱 王育梅 孙亚麒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0年第7期511-515,共5页
目前普遍认为双相情感障碍子代是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遗传、生物学等因素相关,但尚未明确。这些认知损害并非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其损害机制可能与基因多态性、免疫炎症、大脑结构等多方... 目前普遍认为双相情感障碍子代是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高危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遗传、生物学等因素相关,但尚未明确。这些认知损害并非是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其损害机制可能与基因多态性、免疫炎症、大脑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现对双相情感障碍子代存在的认知损害及可能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子代 认知功能 综述
原文传递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CD73/Nrf2途径抑制Th1细胞分泌TNF-α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肝损伤机制研究
16
作者 吴沄桦 张恒超 +2 位作者 韩凯悦 赵雅萱 栾希英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3-670,共8页
目的:探究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通过CD7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途径抑制CD4^(+)IFN-γ+T(Th1)细胞分泌TNF-α减轻急性移植物... 目的:探究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通过CD7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途径抑制CD4^(+)IFN-γ+T(Th1)细胞分泌TNF-α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host disease,GVHD)小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GVHD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中Th1细胞对TNF-α的表达以及CD4^(+)IFN-γ+TNF-α+T(TNF-α+Th1)细胞上PD-1的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GVHD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并进一步用HE染色观察各组GVHD小鼠皮肤和肺组织病理变化。体外建立非条件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向Th1细胞诱导方案,检测TNF-α+Th1细胞比例以及其Nrf2和磷酸化细胞核内核因子-κB(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kappa B,p-NF-κB)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VHD发病高峰组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中TNF-α+Th1细胞比例和TNF-α+Th1细胞对PD-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hPMSCs干预可降低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中TNF-α+Th1细胞比例(P<0.001),促进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中TNF-α+Th1细胞对PD-1的表达(P<0.01,P<0.001),然而shCD73对小鼠外周血和肝组织中TNF-α+Th1细胞的干预效果明显减弱(P<0.05,P<0.01)。肝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肝脏中TNF-α+Th1细胞比例分别与Suzuki′s评分、胶原面积和α-SMA的MFI呈正相关(P<0.001)。同样,皮肤和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也显示,外周血中TNF-α+Th1细胞比例分别与皮肤的Cetkovic-Cvrlje评分和肺的Qiao Shukai评分呈正相关(P<0.001)。PBMCs活化实验也显示hPMSCs能下调TNF-α+Th1细胞比例(P<0.01),上调TNF-α+Th1细胞对PD-1的表达(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hPMSCs可增强TNF-α+Th1细胞中Nrf2的MFI(P<0.05),减弱p-NF-κB的MFI(P<0.01)。结论:hPMSCs可能通过CD73/Nrf2途径上调PD1的表达,抑制TNF-α+Th1细胞形成,进而减轻GVHD小鼠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 TH1细胞 PD-1 CD73 NRF2 NF-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