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豆根中毒性脑病头颅影像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建建 张显军 马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患者头颅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2月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文献,提取头颅影像学特点,建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患者头颅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2月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文献,提取头颅影像学特点,建立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纳入山豆根中毒性脑病患者87例,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多见(54/87,62.07%),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行走不稳、意识障碍、偏身扭转、全身乏力、球麻痹等,头颅影像主要表现:双侧小脑和/或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随中毒剂量增加,累及部位增多(如脑干、脑叶)。意识障碍多与双侧基底节区受累有关。头颅MRI表现为:对称性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高信号或等信号,ADC低信号或高信号。结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影像学以双侧小脑、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为特征,可累及脑干、脑叶,累及部位越多临床症状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豆根 中毒性脑病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体检依从性及身体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先军 郭嫱 刘莘 《当代医学》 2017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医务人员健康体检的依从性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为早期发现医务人员自身疾病并提高体检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天津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体检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生化... 目的全面了解医务人员健康体检的依从性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为早期发现医务人员自身疾病并提高体检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天津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体检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生化(心、肝、肾功,血脂,血糖)、血流变、X线胸透、心电图、B超等。结果 2012年该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体检率中,最高的为生化及血常规项目,均为88.4%,最低项目是血流变,仅为31.0%;2014年体检率最高项目为血常规,达85.5%,最低项目为尿常规,体检率为44.5%;2014年血常规、尿常规、生化项目体检依从率低于20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生化(心肝肾功)、X-胸透的指标异常率,2014年度均高于201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体检依从率不高,且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提示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关注,加强健康体检的管理,提高体检依从率,并对医务人员检出的致病危险因素给予干预,以促进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健康体检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orrey法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士军 付艳超 +5 位作者 杨威 韩业福 严宏伟 许炎 洪宇 张先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761-761,共1页
2010年1月~2016年11月,我科采用改良Morrey法劈开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16例肱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改良Morrey法 劈开三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蛋白酶在VSD治疗骨科急慢性创面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贤俊 王冰 +1 位作者 张梦 赵锡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胰蛋白酶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急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8例行VSD治疗的骨科急慢性创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胰蛋白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清创治疗,术后均用3000 ml生理盐水通过VSD副... 目的分析胰蛋白酶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急慢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8例行VSD治疗的骨科急慢性创面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胰蛋白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清创治疗,术后均用3000 ml生理盐水通过VSD副管匀速冲洗管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每8小时通过副管用胰蛋白酶灌洗创面。比较两组VSD使用次数、住院时间、堵管率,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治疗后肉芽组织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VSD使用次数(1.53±0.64)次少于对照组的(2.50±1.37)次,住院时间(28.44±1.28)d短于对照组的(35.19±1.44)d,堵管率8.7%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结束后,观察组创面面积均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结束,对照组创面面积小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创面面积分别为(50.07±7.42)、(47.29±8.02)cm^(2),小于对照组的(57.25±8.89)、(54.23±9.04)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肉芽组织评分分别为(7.00±1.81)、(8.33±1.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69±1.89)、(6.83±1.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肉芽组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急慢性创面患者在传统生理盐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胰蛋白酶灌洗创面,可有效降低VSD堵管率及使用次数,加快了创面愈合及肉芽组织增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胰蛋白酶 堵管 骨科 急慢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
5
作者 陈士军 韩业福 +5 位作者 付艳超 严宏伟 许炎 洪宇 张先军 杨威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26-126,共1页
患者,女,26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腕部掌侧有一包块,约板栗大小,无明显疼痛、麻木,无畏寒、发热等伴随症状。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感觉上述包块逐步长大。2017年2月1日在我院门诊行左腕部包块彩超检查,显示左侧手腕实性包块(见图1A)。患者... 患者,女,26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腕部掌侧有一包块,约板栗大小,无明显疼痛、麻木,无畏寒、发热等伴随症状。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感觉上述包块逐步长大。2017年2月1日在我院门诊行左腕部包块彩超检查,显示左侧手腕实性包块(见图1A)。患者精神、食欲、睡眠一般,二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心肺腹检查无异常。既往史:8年前左侧腕背部被刀砍伤致肌腱断裂,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遗留有左手中指过伸活动受限后遗症。专科检查:左侧腕背部可见一明显凸起包块,5.0cm×4.0cm×2.0cm大小,无明显红肿;包块质软,无波动感,轻压痛,周围界限较清楚,无明显肢体麻木;左手中指及左腕关节过伸活动受限,余肢体活动无明显受限。2017年2月7日行左腕部包块MRI,考虑为:①左侧腕关节背侧包块,考虑血管瘤可能;②左侧手舟骨及小多角骨骨髓水肿(见图1B)。行左腕背部包块穿刺细胞学检查,穿刺约4ml红色液体,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见图1C)。当时诊断:左侧腕背部包块性质待查:血管瘤?于2017年2月20日入院行病灶清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见图1D)。术后1年电话随访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
6
作者 陈士军 韩业福 +5 位作者 付艳超 杨威 严宏伟 许炎 洪宇 张先军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5期640-640,共1页
患者,女,63岁,因突发双下肢麻木伴乏力14 h余入院。主诉:在家弯腰洗衣服时突感胸腰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及行走,无昏迷、恶心及低热、盗汗等伴随症状。急至当地医院行胸椎X线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以局部康... 患者,女,63岁,因突发双下肢麻木伴乏力14 h余入院。主诉:在家弯腰洗衣服时突感胸腰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站立及行走,无昏迷、恶心及低热、盗汗等伴随症状。急至当地医院行胸椎X线及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以局部康复理疗后未见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我院门诊以“不全瘫”收住我科。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大、小便未解。既往史:腰椎间盘突出症9年余,未行任何治疗,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与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6
7
作者 宫文韬 李广文 +5 位作者 刘菲菲 孙玉杰 刘鹏 刘彤晖 张贤军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3-719,共7页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近年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争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通过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改善认知功...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为近年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效果已经大量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争议。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通过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而改善认知功能,但术后微栓塞事件使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而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抑郁症、高龄等则使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期望正在进行的颈动脉血运重建与药物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能够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带来更为明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郝方方 滕文慧 +5 位作者 胡庆婷 付蕾 宫文韬 张贤军 王乃东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874-88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vertebral artery、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stents、drug-eluting stents、self e... 目的系统评价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vertebral artery、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stents、drug-eluting stents、self 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以及椎动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支架、再狭窄、危险因素等中英文词汇,计算机检索1966年1月1日-2017年3月30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发表的关于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和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3468篇中英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最终纳入11项临床研究共440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和912例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无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eta分析显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吸烟史(OR=2.179,95%CI:1.373~3.458;P=0.001)、金属裸支架(OR=2.072,95%CI:1.560~2.753;P=0.000)和药物洗脱支架(OR=0.483,95%CI:0.363~0.641;P=0.000)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史和使用金属裸支架是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使用药物洗脱支架是保护因素。由于受到所纳入研究的限制,上述结论可能存在偏倚,尚待开展更多研究验证上述危险因素与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支架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玉杰 李广文 +7 位作者 刘英高 刘鹏 宫文韬 张贤军 丁健 王洪霞 王乃东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9-754,共6页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28 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并评价术后手术成功率、术后... 目的探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的28 例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并评价术后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和随访情况。结果28 例患者中共有26 例成功完成球囊扩张术,手术成功率为92.86%,术后即刻狭窄远端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均≥ 2b 级;另外2 例应用支架成形术。28 例患者术后及随访30 d 均未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相关并发症。术后30 d 10 例患者mRS 评分为1 分,其余18 例患者mRS 评分为0 分。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围手术期相对安全,支架成形术是球囊扩张术效果欠佳时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伴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一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宫文韬 刘菲菲 +3 位作者 刘彤晖 张贤军 孙玉杰 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5次,不伴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和感觉正常,病程中无头晕、... 患者女性,60岁,小学文化。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2个月,于2018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每周发作3~5次,不伴肢体麻木和感觉异常,右侧肢体活动和感觉正常,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无言语不清,无视物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障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非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广文 刘鹏 +4 位作者 宫文韬 刘彤晖 孙玉杰 张贤军 张勇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4期348-353,共6页
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非急性闭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非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血管内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术后... 目的评估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非急性闭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采用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非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血管内治疗的血管再通率、术后并发症、临床预后,并随访患者血管再狭窄及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血管内治疗后,20例(90.9%)患者闭塞的血管成功再通,术后并发症3例(13.6%),其中1例为术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术后出血转化,1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血管再通的患者中单纯球囊扩张术治疗7例,中位血管残余狭窄率为12.4%(8.6%~20.5%),球囊扩张+自膨式支架治疗10例,中位血管残余狭窄率为10.4%(6.2%~17.8%),两种治疗方法的血管残余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成功再通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8例(40.0%),无明显变化12例(60.0%),无症状加重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9(12~29)个月,mRS评分良好者12例(60.0%),1例(5.0%)再发TIA,DSA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术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血管内治疗症状性颅内前循环大动脉非急性闭塞是安全可行的,能够改善患者的缺血症状,并且术后卒中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闭塞 非急性闭塞 血管内治疗 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早癌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文金 余世界 张先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376-377,共2页
胃癌是一种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1]。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癌发病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早诊断早治疗一直是胃癌防治... 胃癌是一种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1]。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癌发病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早诊断早治疗一直是胃癌防治的核心内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衍生术式,具有明显的微创特征,患者术中损伤小,病灶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但有研究认为[2],ESD操作难度较高,手术风险更大,其临床价值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ESD与传统外科手术在老年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X射线机高频高压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宪军 王梓 +1 位作者 丁佳伟 郝利国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X射线机高频高压电源,为X射线球管提供稳定的直流高压。方法:基于中高频逆变技术原理,采用7805电源芯片设计电源电路、无源晶振设计晶振电路,选用1n4007设计复位电路;选择PIC18F4520芯片进行CPU控制,采用MOSFET器件设计驱... 目的:设计一种X射线机高频高压电源,为X射线球管提供稳定的直流高压。方法:基于中高频逆变技术原理,采用7805电源芯片设计电源电路、无源晶振设计晶振电路,选用1n4007设计复位电路;选择PIC18F4520芯片进行CPU控制,采用MOSFET器件设计驱动电路,并用数码显示其工作状态。结果:设计的高频高压电源可通过电路实时监测电压值,测试输出电压显示电压稳定,纹波系数小;能够将15 V左右的电源升高600~700 V,并输出理想的电压值,基本符合X射线管所需电压的要求。结论:高频高压发生器的设计优点在于原理简单,易于测试,可使高频高压发生器能实现对电压的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机 高频电源 工频 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层的体外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贤俊 赵锡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4864-4869,共6页
背景:钛合金长期以来被用作可植入的生物材料,通过在其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可提高材料表面与骨的接触面积,然而将硅元素注入纳米管层表面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钛表面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对... 背景:钛合金长期以来被用作可植入的生物材料,通过在其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可提高材料表面与骨的接触面积,然而将硅元素注入纳米管层表面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钛表面含硅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对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活性的影响,为医用钛金属生物管层的改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阳极氧化法技术在钛表面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层,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植入和沉积法,将硅离子沉积在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表面(实验组),以二氧化钛纳米管层为阳性对照组,光滑钛片作为阴性对照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形貌,X射线衍射仪测定各组元素组成。3组管层表面分别种植MC3T3-E1细胞,检测第1,3及5天各组细胞黏附铺展、增殖情况,第7天各组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第3,4周各组细胞的钙沉积情况。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显示硅元素的加入没有改变管层的表面形貌,且第1天仅实验组细胞上可以观察到有丝状伪足扩展,第3天丝状伪足活性增加并开始合并,第5天丝状网络结构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多;(2)X射线衍射仪显示实验组出现了对应为硅元素特征峰;(3)MTS法显示培养第1,3天,黏附于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表面的细胞数量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多,第5天,实验组上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其他2组(P<0.05);(4)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7 d时实验组中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蛋白,碱性磷酸酶,Runx2,骨钙素和骨桥蛋白基因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5)第3,4周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上的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钙矿物结节形成明显升高,第4周含实验组沉积的钙矿物比其他2组显著增加(P<0.05);(6)结果提示,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可以通过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植入和沉积法加载硅离子并具备良好的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元素 二氧化钛 纳米管 MC3T3-E1成骨细胞 Ⅰ型胶原蛋白 碱性磷酸酶 RUNX2 骨钙素 骨桥蛋白 X射线衍射仪 MTS试剂 纳米管 成骨细胞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2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李文金 张先俊 余世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HIF-2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接受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6...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HIF-2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接受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0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健康老年人(≥65岁)100名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组研究对象HIF-1α及HIF-2α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癌患者HIF-1α及HIF-2α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患者的HIF-1α(85.0%vs 8.0%)及HIF-2α(82.0%vs 5.0%)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HIF-1α:OR=5.132,95%CI 1.872~14.325,P=0.008;HIF-2α:OR=4.629,95%CI 1.754~16.392,P=0.002)和临床分期(HIF-1α:OR=3.957,95%CI 1.694~8.363,P=0.012;HIF-2α:OR=4.341,95%CI 2.312~10.052,P=0.010)是影响胃癌患者HIF-1α及HIF-2α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胃癌患者HIF-1α和HIF-2α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受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癌 缺氧诱导因子 病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ly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a Triangular Electrode 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a 4H-SiC Metal-Semiconductor-Metal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 被引量:2
16
作者 CHEN Bin YANG Yin-Tang +1 位作者 CHAI Chang-Chun zhang xian-ju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29-332,共4页
A model of novel triangular electrode metal-semiconductor-metal(TEMSM)and conventional electrode metal-semiconductor-metal(CEMSM)detectors is established by utilizing the ISE-TCAD simulator.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 A model of novel triangular electrode metal-semiconductor-metal(TEMSM)and conventional electrode metal-semiconductor-metal(CEMSM)detectors is established by utilizing the ISE-TCAD simulator.By comparing the simulated results of TEMSM and CEMSM with experimental data,the model validity is verified and the TEMSM detector shows a superiority of a 113%photocurrent increase of 25.4 nA and similar low dark current of 3.16 pA at 30 V bias over the CEMSM device.Furthermore,the electrode angleα,width W and spacing S are optimized to obtain the enhanced device features including high UV−to-visible rejection ratio and large responsivity,etc.Under 30 V bias,the maximum UV-to-visible rejection ratio,comparable responsivity an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at 310 nm are 13049,0.1712 A/W and 68.48%for a TEMSM detector with device parameters ofα=60°,W=3μm and S=4μ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DE VISIBLE utiliz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ME介导的荧光光谱法在早期口腔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现军 李伟 +2 位作者 郑文亮 万磊 赵海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7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介导的荧光光谱法对早期口腔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A、B和C三组,每组10只,A组动物颊囊仅涂抹100%丙酮,B组和C组动物颊囊分别涂抹0.5%DMBA溶液5周和9周,最终A组选用正常组织位点,B...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介导的荧光光谱法对早期口腔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A、B和C三组,每组10只,A组动物颊囊仅涂抹100%丙酮,B组和C组动物颊囊分别涂抹0.5%DMBA溶液5周和9周,最终A组选用正常组织位点,B组选用异常增生位点,C组选用早期癌组织位点,进行光谱诊断,检测各位点的K值和S值。结果早期癌组织位点K和S分别为(68.28±9.11)和(173.01±14.3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异常增生组织位点(P<0.05);异常增生组织位点K和S分别为(14.72±2.65)和(57.28±8.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位点(P<0.05);参数K和S判断早期口腔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9和0.976,P<0.05;K和S截断值分别为18.49和71.51时,灵敏度分别为90.60%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98.70%。结论 HMME介导的荧光光谱法对早期口腔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单甲醚 荧光光谱法 早期口腔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频X线机灯丝加热电路的设计
18
作者 王梓 张宪军 +1 位作者 丁佳伟 郝利国 《电子设计工程》 2019年第9期177-179,184,共4页
基于提高X线机灯丝加热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精度为目的,采用双闭环反馈控制电路对管电压及流过灯丝的电流进行调节。首先对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采样并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在控制电路中输入结果。控制电路进行误差分析,调整驱动信号的频率和... 基于提高X线机灯丝加热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精度为目的,采用双闭环反馈控制电路对管电压及流过灯丝的电流进行调节。首先对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采样并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在控制电路中输入结果。控制电路进行误差分析,调整驱动信号的频率和脉宽调制宽度,确保管电压与管电流的平稳。结合25μs和50μs脉宽输出波形检测试验,得到平稳的5V电压输出,说明本方案能保证X线灯丝加热电路的正常工作,并提高X射线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高压发生器 X射线 灯丝加热 灯丝电流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gate-buffer combined with a p-type spacer structure on silicon carbide metal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19
作者 Song Kun Chai Chang-Chun +3 位作者 Yang Yin-Tang Chen Bin zhang xian-jun Ma Zhen-Y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26-432,共7页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ilicon carbide metal-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ESFET) is proposed for high power microwave applications. Numerical models for the physical and electrical mechanisms of the de...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ilicon carbide metal-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ESFET) is proposed for high power microwave applications. Numerical models for the physical and electrical mechanisms of the device are presented,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electrical performances are analys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the proposed structure exhibits a superior frequency response while possessing better DC characteristics. A p-type spacer layer, inserted between the oxide and the channel, is shown to suppress the surface trap effect and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at the gate edge. Meanwhile, a lightly doped n-type buffer layer under the gate reduces depletion in the channel,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output current and a reduction in the gate-capacitance.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dependences of the device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and an optimized design i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aturation current density of 325 mA/mm is yielded, compared with 182 mA/mm for conventional MESFET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breakdown voltage of the proposed MESFE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MESFET, leading to an increase of 79% in the output power density. In addition, improvements of 27% cut-off frequency and 28% maximum oscillation frequency are achieved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MESFET,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carbide metal-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p-type spacer gate-buf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4H silicon carbide metal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with a buffer layer between the gate and the channel layer
20
作者 zhang xian-jun Yang Yin-Tang +3 位作者 Duan Bao-Xing Chen Bin Chai Chang-Chun Song Ku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19-425,共7页
A new 4H silicon carbide metal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4H-SiC MESFET) structure with a buffer layer between the gate and the channel lay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high power microwave applicatio... A new 4H silicon carbide metal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4H-SiC MESFET) structure with a buffer layer between the gate and the channel lay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r high power microwave applications. The physics-based analytical models for calcul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device are obtained by solving one- and two-dimensional Poisson's equations. In the models, we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wo regions under the gate but also a third high field region between the gate and the drain which is usually omitted. The direct-current and the alternating- current performances for the proposed 4H-SiC MESFET with a buffer layer of 0.2 ~tm are calculat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urren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The cutoff frequency (fT) and the maximum oscillation frequency (fmax) are 20.4 GHz and 101.6 GHz, respectively, which are higher than 7.8 GHz and 45.3 GHz of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Therefore, the proposed 4H-SiC MESFET structure has better power and microwave performances than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 silicon carbide metal 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Poisson's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