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GFRP抗浮锚杆现场拉拔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白晓宇 张明义 +3 位作者 匡政 王永洪 闫楠 朱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91-3899,共9页
光纤测试技术是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用光纤连成一串,通过构建多点光栅测试系统实现传感,它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空间分辨率高和连续数据采集等特点。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到原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抗浮锚杆受... 光纤测试技术是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用光纤连成一串,通过构建多点光栅测试系统实现传感,它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空间分辨率高和连续数据采集等特点。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到原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抗浮锚杆受力测试中,同步测试了锚杆杆体-锚固体界面、锚固体-周围岩土体界面以及锚固体内的应变,实现GFRP抗浮锚杆多界面全长受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能准确记录拉拔过程中GFRP抗浮锚杆各界面的应变变化,揭示锚杆杆体-锚固体界面、锚固体内、锚固体-周围岩土体界面的轴向应力和剪应力分别随荷载水平和锚固深度变化的分布规律,但不同界面处荷载的传递深度和剪应力沿深度的影响范围有所差异。该测试技术和传感器埋设工艺有众多优势,在岩土工程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GFRP抗浮锚杆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 微型FBG应变传感器 锚固体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颗粒在铝基复合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林玉 张向军 +4 位作者 张鸣一 刘红伟 王伟 尹飞 刘辉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8期25-28,44,共5页
纳米陶瓷颗粒在铝基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是极具潜力的增强相,可较容易地使基体材料实现轻质化、耐高温、耐摩擦、化学稳定性强的改性效果。在复合工艺中,纳米陶瓷颗粒的不均匀分散及其在基体材料中的润湿性差是当下的主要挑战。本文以不同... 纳米陶瓷颗粒在铝基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是极具潜力的增强相,可较容易地使基体材料实现轻质化、耐高温、耐摩擦、化学稳定性强的改性效果。在复合工艺中,纳米陶瓷颗粒的不均匀分散及其在基体材料中的润湿性差是当下的主要挑战。本文以不同种类的纳米陶瓷增强相为线索,分析梳理了不同性能及不同应用导向的纳米陶瓷颗粒在铝基复合材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 纳米粉体 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土中单桩贯入桩–土界面超孔压和土压测试现场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4 位作者 刘俊伟 白晓宇 杨苏春 桑松魁 闫楠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0-958,共9页
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受力变化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东营某工地黏性土地基中进行了足尺静压桩的贯入试验,重点监测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入土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身不同h/L... 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受力变化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东营某工地黏性土地基中进行了足尺静压桩的贯入试验,重点监测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入土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与上覆土体有效压力的关系,在同一入土深度桩–土界面土压力的变化特性,重点研究了影响桩–土界面有效土压力分布的原因。测试结果表明:沉桩引起的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与上覆土体有效压力比值最大是1.08,且该比值沿桩身向上逐渐减小;同一入土深度桩身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土压力存在"侧压力退化"现象,且随着h/L的增加,该退化现象会越发明显,h/L=11/12位置处桩–土界面土压力仅约为10 kPa;除h/L=11/12位置处,桩身其它不同h/L位置处桩–土界面有效土压力是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的1.88~2.20倍。研究成果对黏性土地基中静压桩施工和承载力确定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沉桩过程 桩–土界面 超孔隙水压力 土压力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静压沉桩贯入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1 位作者 白晓宇 刘俊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01-4812,共12页
针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考虑开口、闭口不同桩端形式和不同桩径,研究了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静... 针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考虑开口、闭口不同桩端形式和不同桩径,研究了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静压沉桩模型试验,分析了桩端形式、桩径、沉桩深度等因素对沉桩阻力、桩身轴力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阻力的测试性能优越,能够准确体现静压管桩的贯入特性。沉桩结束时开口和闭口试桩的桩端阻力分别约占沉桩阻力的66.7%、59.5%。沉桩过程不可忽略开口土塞效应和桩径对沉桩阻力的影响。桩身轴力的分布形式不会因桩端形式而发生改变。桩径140 mm试桩的桩身轴力传递性能优于桩径100 mm试桩,两试桩桩身轴力递减率分别为40.8%、34.2%。开口试桩内管和外管桩身单位侧摩阻力最大值分别为1.67、4.83 kPa,均小于闭口试桩。贯入深度为90 cm时桩身单位侧摩阻力最大值随着桩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桩径越大桩身单位侧摩阻力"侧阻退化"越明显。入土深度为30 cm时两不同桩径桩身单位侧摩阻力减幅相差0.93 kPa。确定静压贯入沉桩阻力时考虑基于黏性土的侧阻退化后实际值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沉桩 FBG传感技术 沉桩阻力 桩身轴力 桩身单位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风险防范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邵蕊 李岱 +2 位作者 韩召利 张明义 雷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7-851,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老年综合评估(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并从认知功能、风险防范等角度进行成效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2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 目的构建基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老年综合评估(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并从认知功能、风险防范等角度进行成效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20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基于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风险防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量表(JHFRAT)、激越行为量表(CMAI)],心境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躯体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DAS-Cog、JHFRAT、CMAI量表评分显著降低,MMSE量表、BBS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POMS量表活动-好动分量表、BI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1),而POMS量表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惫-惰性、困惑-迷惑分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基于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AD患者,可对其认知功能、跌倒风险、激越行为、心境状态、躯体功能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运动疗法 认知 老年综合评估 激越行为 心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GFRP抗浮锚杆蠕变试验及蠕变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白晓宇 郑晨 +2 位作者 张明义 王永洪 王海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04-1311,共8页
为深入探究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大直径GFRP抗浮锚杆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施加长期荷载对GFRP抗浮锚杆进行了室内足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锚杆在其破坏荷载的38%~45%荷载作用下才发生蠕变。通过标准线性固体模型对GFRP抗浮锚杆的蠕变规... 为深入探究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大直径GFRP抗浮锚杆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施加长期荷载对GFRP抗浮锚杆进行了室内足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锚杆在其破坏荷载的38%~45%荷载作用下才发生蠕变。通过标准线性固体模型对GFRP抗浮锚杆的蠕变规律进行分析,对刚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较好;进一步结合损伤力学理论和蠕变模型推导了GFRP抗浮锚杆的抗拔承载力,实现了GFRP抗浮锚杆长期承载力的精准预测,为GFRP锚杆在抗浮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抗浮锚杆 蠕变试验 长期应力 标准线性固体模型 刚度 时间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敞口混凝土管桩应力测试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2 位作者 管金萍 刘俊伟 白晓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266-271,共6页
基于4根足尺敞口混凝土管桩现场试验,在桩身刻槽预埋串联式的光纤光栅(FBG)传感器,成功地将准分布式FBG传感技术应用在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的测试,研究了敞口混凝土管桩稳态贯入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FBG传感... 基于4根足尺敞口混凝土管桩现场试验,在桩身刻槽预埋串联式的光纤光栅(FBG)传感器,成功地将准分布式FBG传感技术应用在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的测试,研究了敞口混凝土管桩稳态贯入过程中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FBG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分离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测试效果较为理想。桩端阻力和桩侧总摩阻力沿深度变化曲线反映土层的工程性质,桩端阻力受土层变化影响明显,硬质土层界面处桩端阻力平均增幅78. 5%;桩侧摩阻力进入圆砾层时出现峰值,平均增长幅度为20. 2%。桩端位于非硬质土层,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变化不明显。贯入过程中桩身轴力变化曲线表明桩身下部侧摩阻力明显大于上部侧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G 传感技术 应力测试 桩身轴力 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试验的闭口静压管桩贯入层状地基桩端阻力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苏春 张明义 +2 位作者 王永洪 桑松魁 苗德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91-99,共9页
在以粉土与粉质黏土为主的层状土地基中,利用桩端装有全截面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桩,连续高密度采集贯入全过程中的桩端阻力。根据多个贯入行程的桩端阻力曲线,明确了桩端阻力初始贯入土层的变化阶段及连续贯入同一土层的变化阶段,分为线性... 在以粉土与粉质黏土为主的层状土地基中,利用桩端装有全截面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桩,连续高密度采集贯入全过程中的桩端阻力。根据多个贯入行程的桩端阻力曲线,明确了桩端阻力初始贯入土层的变化阶段及连续贯入同一土层的变化阶段,分为线性陡增段、非线性缓增段、平台段、非线性缓降段、线性陡降段;桩端连续贯入穿越多个土层界面时桩端阻力的变化阶段与初始贯入土层相比缺少线性陡增段;连续贯入时,前一行程的陡降初始值与后一行程的陡升终值较为接近,该值能够体现土体弹性压缩的极限,并可以通过土层静力触探Qc平均值进行推算,作为桩基设计依据;对同一土层的多次贯入,最大桩端阻力发生在该土层的初始贯入阶段。沉桩过程中的桩端阻力曲线与静力触探Qc曲线有相似性。分析发现,层状土中每层的最大桩端阻力与静力触探Qc平均值及标准贯入平均击数呈线性关系;稳态的残余桩端阻力与静力触探Qc值及标准贯入平均击数呈线性关系。提出了弹性极限桩端阻力、极限桩端阻力及残余桩端阻力拟合公式,其中极限桩端阻力拟合公式较经验参数法、静力触探法、极限平衡理论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桩端阻力 残余桩端阻力 静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闫楠 赵香梅 +6 位作者 白晓宇 蒋冲 魏玉峰 张健 张明义 赵广 刘正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0625-10637,共13页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及大型桥梁的建设需求,桩基础逐渐向大直径、深埋深的方向发展。嵌岩桩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桩型,有效确定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厘清其竖向荷载传递机制,是实现嵌岩桩安全、可靠使用的...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及大型桥梁的建设需求,桩基础逐渐向大直径、深埋深的方向发展。嵌岩桩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的桩型,有效确定嵌岩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厘清其竖向荷载传递机制,是实现嵌岩桩安全、可靠使用的前提和保障。充分掌握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前提是明确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从宏观上得到基桩的荷载传递性状、桩-土-岩相互作用规律及桩受荷后的破坏模式。掌握嵌岩桩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传递规律对深入认识嵌岩桩承载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嵌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破坏模式、承载特性和影响承载特性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评述了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及破坏特征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嵌岩桩承载性能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研究进程,详细分析了影响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现阶段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研究的不完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荷载传递 破坏模式 竖向承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测试技术桩土界面受力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晓宇 王永洪 +2 位作者 张明义 桑松魁 王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7-1182,共6页
为研究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模型桩桩身同时埋设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借助光电一体化测试技术,分析了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预制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模型桩桩身同时埋设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借助光电一体化测试技术,分析了侧压力对桩身轴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自补偿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性能稳定,可实时监控桩身轴力变化;微型硅压阻式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成活率高,成功测得了桩—土界面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在沉桩过程中,侧压力随贯入深度逐渐增加,同一深度处的侧压力反而减小;侧压力对桩身轴力影响值约为1~2倍,最大可达2.7倍。研究结果对重新认识预制桩的贯入机理及承载性状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侧压力 轴力 模型试验 光纤光栅 微型硅压阻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抗浮锚杆承载特性现场试验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天杨 白晓宇 +2 位作者 张明义 陈小钰 贾科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3,共6页
通过现场试验以及ABAQU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风化岩地基中全长黏结钢筋抗浮锚杆的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特征。结果表明:风化岩地基中的抗浮锚杆承载力高,上拔量小,能够满足工程需求。锚杆杆体荷载-位移曲线、剪应力、轴应力分布... 通过现场试验以及ABAQU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风化岩地基中全长黏结钢筋抗浮锚杆的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特征。结果表明:风化岩地基中的抗浮锚杆承载力高,上拔量小,能够满足工程需求。锚杆杆体荷载-位移曲线、剪应力、轴应力分布规律的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用ABAQUS软件模拟钢筋抗浮锚杆的承载特性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同时,还得到了现场试验较难得到的锚固砂浆和周围岩土体的应力分布规律,明确了钢筋抗浮锚杆受荷后的影响范围和锚固体的力学特性,弥补了现场试验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承载性状 剪应力 原位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PHC管桩沉桩及静载现场试验测试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1 位作者 白晓宇 刘俊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0-15,49,共7页
对有关学者在静压PHC管桩沉桩和静载过程现场试验测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沉桩和静载过程桩身轴力、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现场试验测试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的桩身轴力测试方法,论述了测试桩土界面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必要性,总结了静... 对有关学者在静压PHC管桩沉桩和静载过程现场试验测试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沉桩和静载过程桩身轴力、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现场试验测试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新的桩身轴力测试方法,论述了测试桩土界面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必要性,总结了静压PHC管桩沉桩和静载过程桩身轴力、桩周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近似结论,指出了精确测试桩身轴力、桩土界面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的难度,桩身径向压力影响下的真实桩身残余应力变化规律,修正有限元界面摩擦模型及参数均有待研究,提出了在足尺PHC管桩和模型管桩上安装多种测试元件的观点,并分别进行现场试验测试和室内桩土界面剪切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PHC管桩 沉桩 静载 桩身轴力 桩土界面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长黏结岩石GFRP抗浮锚杆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白晓宇 张明义 +1 位作者 匡政 闫楠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66-1473,共8页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全长黏结岩石GFRP抗浮锚杆的变形组成和变形特征。在第二界面剪应力呈倒三角形分布模式的基础上推导出锚固体的弹性变形,因抗浮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与抗拔桩一致,通过引入剪切位移模型,推导出锚固体顶端紧贴第二...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全长黏结岩石GFRP抗浮锚杆的变形组成和变形特征。在第二界面剪应力呈倒三角形分布模式的基础上推导出锚固体的弹性变形,因抗浮锚杆的荷载传递机理与抗拔桩一致,通过引入剪切位移模型,推导出锚固体顶端紧贴第二界面周围岩土体的变形。提出"全变形"的概念,比以往仅考虑抗浮锚杆在拉拔试验中上拔量的做法更合理,更能反映GFRP抗浮锚杆的变形全貌。结合实测结果求取抗浮锚杆全变形并与现有研究成果比较发现,工作荷载作用下,GFRP抗浮锚杆全变形较小,但在长期服役下的GFRP抗浮锚杆,其蠕变变形占全变形的比例较大,对抗浮结构的变形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GFRP抗浮锚杆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抗浮锚杆 中风化花岗岩 全变形 内锚固 外锚固 蠕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着—犁沟摩擦理论的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受力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苏春 张明义 +2 位作者 王永洪 白晓宇 刘俊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1030,共10页
为揭示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细观受力原理,引入摩擦学细观摩擦理论。根据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反向剪切试验、黏性土与多规格混凝土齿板界面直剪试验证明黏着—犁沟摩擦理论应用于黏性土—混凝土界面的正确性,该理论在细观级别的解释优于库... 为揭示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细观受力原理,引入摩擦学细观摩擦理论。根据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反向剪切试验、黏性土与多规格混凝土齿板界面直剪试验证明黏着—犁沟摩擦理论应用于黏性土—混凝土界面的正确性,该理论在细观级别的解释优于库仑强度理论,合理的解释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摩阻力的组成。基于黏着—犁沟摩擦理论的黏性土与混凝土界面的实际接触面积与法向力呈线性关系。黏着—犁沟理论结合GW随机表面模型将宏观界面受力分解到细观颗粒级别,为桩土界面的颗粒级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犁沟 黏性土 剪切试验 GW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岩深基坑微型钢管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淑娟 马加骁 +2 位作者 张明义 王永洪 孙绍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540-12545,共6页
为研究土岩深基坑中超前支护微型钢管桩在不同工况下的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土岩结合地层基坑工程项目,以1根双排钢管桩的内排桩作为试验桩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在桩身表面两侧对称安装应变片,采集各种开挖深度及锚索或锚杆锁定工况下的钢... 为研究土岩深基坑中超前支护微型钢管桩在不同工况下的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土岩结合地层基坑工程项目,以1根双排钢管桩的内排桩作为试验桩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在桩身表面两侧对称安装应变片,采集各种开挖深度及锚索或锚杆锁定工况下的钢管桩桩身应变,探讨微型钢管桩弯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22个应变片全部存活,所用应变片安装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随基开挖深度的增加,桩身弯矩整体上呈不断增大的趋势,沿深度呈上大下小的分布规律;锚索和锚索的锁定,能够显著减小桩身弯矩,可见双排微型钢管桩结合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在土岩结合地层基坑中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试验结果可对土岩地层微型钢管桩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管桩 土岩基坑 现场试验 弯矩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浮锚杆承载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白晓宇 王海刚 +1 位作者 张明义 郑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9-2958,共10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热潮,相应的建(构)筑物基坑越来越深、基础埋深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的地区,结构自身荷载不能有效抵抗地下水浮力时,随之而来的抗浮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热潮,相应的建(构)筑物基坑越来越深、基础埋深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地下水丰富且水位较高的地区,结构自身荷载不能有效抵抗地下水浮力时,随之而来的抗浮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传统解决建(构)筑物抗浮问题的技术方法相比,抗浮锚杆以单点受力小、地层适应能力强、应力分散、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倍受工程界的青睐。对抗浮锚杆的发展历史、锚固性能、应力传递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讨论当前抗浮锚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抗浮锚杆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抗拔承载力 锚固性能 应力传递 群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抗浮锚杆与基础底板的锚固特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明义 白晓宇 +2 位作者 匡政 闫楠 贾科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78-1884,共7页
为研究不同黏结长度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抗浮锚杆与基础底板的锚固性能,采用大型非线性商业软件ABAQUS建立了GFRP抗浮锚杆杆体与基础底板的轴对称数值计算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计算... 为研究不同黏结长度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抗浮锚杆与基础底板的锚固性能,采用大型非线性商业软件ABAQUS建立了GFRP抗浮锚杆杆体与基础底板的轴对称数值计算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GFRP锚筋与混凝土的荷载—滑移关系。只改变GFRP锚筋与混凝土黏结长度,GFRP抗浮锚杆与基础底板的抗拔承载力和总滑移量均随二者黏结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轴应力沿GFRP锚杆黏结长度方向呈负指数分布,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轴应力沿黏结长度方向逐渐传递,分布范围也逐渐增大;相同的荷载水平,黏结长度越长,轴应力的影响范围越小。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大,剪应力峰值逐渐增大,剪应力峰值点沿黏结长度向更远处转移,同时,剪应力峰值随黏结长度的逐渐提高;相同的荷载水平,黏结长度越长,GFRP抗浮锚杆的峰值剪应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抗浮锚杆 混凝土 荷载—滑移 轴应力 剪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桩-土界面直剪试验的黏性土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1 位作者 刘俊伟 白晓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35,共6页
利用大型恒刚度直剪仪在不同的界面粗糙度和剪切速率试验条件下,施加法向应力25、50、100、150kPa,基于黏性土中桩-土界面直剪试验研究了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前超孔隙水压力受法向应力的影响,法向应力越大... 利用大型恒刚度直剪仪在不同的界面粗糙度和剪切速率试验条件下,施加法向应力25、50、100、150kPa,基于黏性土中桩-土界面直剪试验研究了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前超孔隙水压力受法向应力的影响,法向应力越大,超孔隙水压力越大;桩-土界面剪切过程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在高法向应力下超孔隙水压力增幅减小;界面粗糙度和剪切速率对桩-土界面剪切过程超孔隙水压力产生交互影响,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界面粗糙度和剪切速率对超孔隙水压力也有不同的影响效果,高法向应力水平下随界面粗糙度和剪切速率增大超孔隙水压力增幅小于10%,低法向应力水平下增幅可达30%.因此不可以忽略界面粗糙度和剪切速率对桩-土界面剪切过程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界面 直剪试验 超孔隙水压力 粗糙度 剪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挖卸荷对淤泥质土既有静压桩影响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苏春 张明义 +1 位作者 管金萍 李兆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为研究开挖卸荷过程中淤泥质土体侧移对既有嵌岩桩基影响,在淤泥质土体开挖前预设多个测斜点,长时间监测开挖卸荷过程中与开挖面不同距离下各深度的变形数据,根据淤泥土体位移变化规律结合郎肯土压力理论建立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桩... 为研究开挖卸荷过程中淤泥质土体侧移对既有嵌岩桩基影响,在淤泥质土体开挖前预设多个测斜点,长时间监测开挖卸荷过程中与开挖面不同距离下各深度的变形数据,根据淤泥土体位移变化规律结合郎肯土压力理论建立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桩基嵌岩深度范围的确定及桩身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开挖卸荷时在开挖面下2 m处土体位移达到最大,最大影响深度约为4 m;(2)基坑开挖卸荷2天内土体变化较明显,2 d后土体位移趋于稳定;(3)淤泥质土层嵌岩桩嵌固端具体深度并不是定值,应根据桩顶土体侧移力及桩身的长度反推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卸荷 嵌岩桩 现场试验 嵌岩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双全 姬景红 +5 位作者 刘颖 张明怡 刘卫平 李志新 张微 赵雪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42-46,共5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2017-2018年分别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克山县和赵光农场进行马铃薯氮肥用量定位试验。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在NE处理的基础上,不施氮肥处理(NE-N)、减少氮肥50%处理(NE-50%N)、减少氮肥25... 为促进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发展,2017-2018年分别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克山县和赵光农场进行马铃薯氮肥用量定位试验。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在NE处理的基础上,不施氮肥处理(NE-N)、减少氮肥50%处理(NE-50%N)、减少氮肥25%处理(NE-25%N)、增加氮肥25%处理(NE+25%N)和增加氮肥50%处理(NE+50%N),研究不同施氮量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回收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的氮肥回收率和农学效率均高于其他的氮肥处理。初步得出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氮肥的适宜用量为175~20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肥料回收率 氮肥适宜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