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井筒单相流阶段煤粉动态沉降规律
1
作者 胡皓 孔鹏 +5 位作者 刘广景 张亚飞 张晓飞 张锦涛 任峻杉 张洲 《煤矿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6,共6页
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部分煤层气井煤粉产出严重的问题,研发了一套煤粉动态沉降实验平台;根据现场煤层气井排采工况和煤粉产出特征,设计了符合现场生产特征的实验条件,探讨了煤层气井在单相流阶段煤粉的运移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音叉谐... 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部分煤层气井煤粉产出严重的问题,研发了一套煤粉动态沉降实验平台;根据现场煤层气井排采工况和煤粉产出特征,设计了符合现场生产特征的实验条件,探讨了煤层气井在单相流阶段煤粉的运移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音叉谐振密度传感器可以实现井下煤粉质量浓度的实时监测;当流体速度大于等于0.020 m/s时,180~250μm的煤粉颗粒会被携带运移;当流体的速度大于等于0.010 m/s时,150~180μm的煤粉颗粒会被携带运移。在煤粉质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流速的增加会引起井筒内煤粉质量浓度值的增加,证明了增加排水速度有助于把井下沉降的煤粉排出井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煤粉产出特征 煤粉沉降 单相流 煤粉运移 音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m5的CXL内存池系统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孟凡丰 王子聪 +4 位作者 张金涛 王彦景 欧洋 吴利舟 肖侬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8,共9页
大数据时代的各类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对大规模数据的存储与计算需求越来越大,海量数据的访问开销成为限制应用程序性能的主要瓶颈,计算快速链路(CXL)互联协议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提出一种基于CXL的内存池系统软硬件设计... 大数据时代的各类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对大规模数据的存储与计算需求越来越大,海量数据的访问开销成为限制应用程序性能的主要瓶颈,计算快速链路(CXL)互联协议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提出一种基于CXL的内存池系统软硬件设计。在硬件层面,基于CXL扩展内存协议,在系统结构模拟器gem5上构建CXL扩展内存设备。通过将设备内存暴露在中央处理器(CPU)地址空间内,使得CPU可以直接使用load/store指令访问设备内存。在操作系统层面,编写CXL设备的驱动程序,为管理和访问设备提供了完整的软件栈。通过在用户态使用memkind库整合主机与设备内存,从而向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内存视图。通过gem5的全系统模式搭建完整的CXL扩展内存池原型系统,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使用基准测试membench和STREAM对主机本地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与主机管理设备内存(HDM)进行了延迟和带宽的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HDM延迟约为DRAM的1.5倍,HDM的带宽约为DRAM的50%~63%。此外,在DRAM和HDM上运行了真实的键值存储引擎Viper,发现在DRAM容量受限的场景下,使用扩展的HDM有2~7倍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5模拟器 LINUX驱动 快速计算链路 内存池 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超疏水涂层在防腐领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曹皓 孙宏刚 +8 位作者 庞思洋 杨建军 张静元 陈万军 刘湘 刘洋 张津滔 钟军 陈永福 《涂层与防护》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超疏水涂层可有效减少腐蚀电解质在涂层中的停留和渗透,隔绝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已在金属的防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研究潜力。介绍了纳米复合超疏水涂层的疏水防腐机理和近年研究进展,将纳米复合超疏水涂层材料分为6类进行阐述... 超疏水涂层可有效减少腐蚀电解质在涂层中的停留和渗透,隔绝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已在金属的防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研究潜力。介绍了纳米复合超疏水涂层的疏水防腐机理和近年研究进展,将纳米复合超疏水涂层材料分为6类进行阐述:主要有石墨烯、碳纳米管、MOFs、硅类、金属氧化物、埃洛石纳米管基超疏水涂层纳米材料。以上纳米基超疏水涂层已在防腐领域展现出极高的工业应用潜力,但其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仍需在构建机械性能良好且具备一定粗糙度的材料表面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耐久性评价方法等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纳米材料 碳纳米管 MOFS H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液压支架中部跟机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系统 被引量:5
4
作者 付翔 李浩杰 +3 位作者 张锦涛 王然风 王宏伟 秦一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7-1730,共14页
我国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液压支架电液控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目前液压支架单一固化的自动化控制逻辑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动态的工作面生产场景,现场实际控制过程仍大多采用自动化+人工干预方式。针对综采工作面... 我国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液压支架电液控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但目前液压支架单一固化的自动化控制逻辑难以适应复杂、多变、动态的工作面生产场景,现场实际控制过程仍大多采用自动化+人工干预方式。针对综采工作面复杂场景中液压支架人机交互协作任务需求,提出液压支架中部跟机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原理。首先,设计了人工式、分工式、批准式、否决式4种人机协同模态,以煤层地质、瓦斯粉尘、采煤机速度、液压支架智能水平、系统状态、岗位工技术水平、任务负荷等为判别因素,构建了基于AOG的液压支架人机协同模态选择模型,实现了人工、机器偏好的模态选择。然后,设计了液压支架中部跟机人机协同控制决策机制,提出液压支架中部跟机再次调控策略AI推理技术思路,利用现场数据学习人工操作经验,分别构建了液压支架是否再次调控决策树分类模型和再次拉架时间贝叶斯回归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开发了液压支架人机协同控制决策程序,实现了基于多模态与或推理和再次调控策略AI推理的液压支架人机协同控制。最后,采用云-边-端架构软硬件技术,开发了液压支架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了模型进化、运算推理、程序执行等液压支架多模态人机协同控制功能。该系统在沙曲二矿3404工作面进行了工业试运行,相比于系统使用前,该工作面液压支架中部跟机效率平均提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人机协同 多模态 AI赋能 云边端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锦涛 赵琼琳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8期98-101,共4页
为了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文章以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例,针对桥梁长期服役中出现的裂缝、挠度增大和疲劳破坏等病害,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现场监测对加固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的桥梁... 为了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文章以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例,针对桥梁长期服役中出现的裂缝、挠度增大和疲劳破坏等病害,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通过有限元模拟和现场监测对加固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的桥梁在静载和动载条件下的刚度显著提高,跨中挠度和应力集中均明显减小,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类似桥梁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预应力碳纤维板 结构耐久性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中药“痹症1号”熏蒸方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戴冰冰 金香花 +5 位作者 张金涛 张奎军 许萍 刘佳丽 梁丽君 李英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25-130,共6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痹症1号”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40例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熏蒸...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痹症1号”熏蒸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40例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熏蒸组(70例)和非熏蒸组(70例),熏蒸组采用“痹症1号”熏蒸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非熏蒸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如关节症状、体征、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健康调查简表(SF-36)。检测两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手关节超声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 28)、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等指标。结果熏蒸组治疗12周的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手关节超声评分均低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4、12周的VAS评分、HAQ评分、DAS 28评分均低于非熏蒸组,SF-36评分均高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12周的SDAI、CDAI均低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治疗12周的CRP低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的RF、IL-1、IL-6、TNF-α、IL-4、IL-10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非熏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症1号”熏蒸方治疗早期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及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西药 中草药 中药熏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毛角蛋白海绵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7
作者 王晓清 彭晗磊 +2 位作者 张金涛 刘世月 敖雪君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针对兔毛角蛋白资源浪费,采用冻融-干燥的方法制备了兔毛角蛋白海绵,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溶液,考察了角蛋白浓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角蛋白海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针对兔毛角蛋白资源浪费,采用冻融-干燥的方法制备了兔毛角蛋白海绵,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溶液,考察了角蛋白浓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角蛋白海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角蛋白海绵结构稳定且具有均匀的孔结构。角蛋白海绵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为8%时,15min达到吸附平衡,且亚甲基蓝浓度30mg/L^(-1)时吸附率最大。角蛋白海绵对亚甲基蓝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海绵 微观结构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研制用微纳米尺度温度测量方法及其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飞翔 邢力 +2 位作者 冯晓娟 张金涛 孙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72,共11页
微纳米尺度温度测量,提供微小尺度区域的高精度温度信息。然而现有的测温技术无法满足芯片性能日益提升的需求,例如以热电偶等为代表的接触式测温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其响应速率慢难以实现宽场热成像;以红外辐射等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测... 微纳米尺度温度测量,提供微小尺度区域的高精度温度信息。然而现有的测温技术无法满足芯片性能日益提升的需求,例如以热电偶等为代表的接触式测温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其响应速率慢难以实现宽场热成像;以红外辐射等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测温可实现芯片表面的快速热场测量,但测温精度较低、空间分辨率受到波长的限制。因此传统测温方法难以同时满足高精度、微纳米尺度的快速温度测量,亟需寻求新的测温技术。随着量子精密测温技术的发展,基于固态量子自旋效应的金刚石带负电的氮-空位(negatively charged nitrogen-vacancy,NV-)色心测温技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突破现有微纳米尺度测温在芯片研制方面的应用瓶颈。鉴于此,首先综述对比了现有芯片用测温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而后调研分析了金刚石NV色心测温计量特性及小型化、集成化技术发展趋势,并展望了金刚石NV色心测温在芯片研制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提出其发展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测量 芯片研制 金刚石NV色心 微纳米尺度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气体声学温度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达 邢力 +3 位作者 司明浩 冯晓娟 张金涛 王小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为促进气体声学原级测温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基于圆柱气体声学共鸣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原理,研制了内径10 mm、外径12 mm、内长40 mm的小型化气体声学温度计,采用优化的声学传感器提高了待测声压强度,开展了常压下常温至782 K的实验测试。... 为促进气体声学原级测温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基于圆柱气体声学共鸣法测量热力学温度的原理,研制了内径10 mm、外径12 mm、内长40 mm的小型化气体声学温度计,采用优化的声学传感器提高了待测声压强度,开展了常压下常温至782 K的实验测试。对采用声波导管的小型化圆柱腔内常压空气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在782 K时的声学共鸣频率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修正了边界层及导管扰动后,基于空气声速的热力学关系,以常温为相对法的参考,获得了407~782 K的热力学温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76~2.93 K(k=1)。该研究为原级气体声学温度计在恶劣或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气体声学温度计 圆柱气体声学共鸣法 热力学温度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和补充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1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卫 关景丽 +3 位作者 于颖 张金涛 李洪军 郭晋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47-650,654,共5页
目的:考察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以及补充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改善的影响。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和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 目的:考察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以及补充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改善的影响。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和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为6~19分的患者,治疗出院后实施常规二级预防的为非暴露组,在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口服叶酸(1次0.4 mg,1日3次)的为暴露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患者按NIHSS评分接近的原则配对,各117例,检测MTHFR rs677和rs1298基因型。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考察MTHFR基因多态性和补充叶酸与1年内脑卒中复发、1年内NIHSS评分降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MTHFR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Logistic分析表明,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与初发时NIHSS评分较高相关(P=0.042,OR=3.193,95%CI=1.104~9.238),但与MTHFR基因多态性或二级预防期间补充叶酸无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1年内NIHSS评分降低程度与同时携带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P=0.040,95%CI=0.081~3.178)以及初发时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P=0.046,95%CI=0.021~4.059)有关,但与二级预防期间补充叶酸无关。结论:在实施常规二级预防条件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初发时的严重程度有关,与MTHFR基因多态性无关;携带MTHFR C677T和A1298C以及HHcy不利于脑卒中后1年内的康复,与是否补充叶酸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中药单体干预Nrf2/HO-1通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映君 阴永辉 +2 位作者 王文宽 张金涛 孔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6-253,共8页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靶点。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耳酮、黄烷醇、花青素...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靶点。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耳酮、黄烷醇、花青素等黄酮类中药单体可以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缓解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纤维化、改善血流动力学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黄酮类中药单体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纤维化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频率可重构的多层超表面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哲飞 张晋滔 +2 位作者 陈鹏飞 王佳锋 周加烨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应对现代通信系统日益复杂的通信环境需求以及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出了一种采用超表面结构与有源器件PIN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结合的设计,以实现双极化功能频率独立可重构的多模式特性。与传统多模式结构不同,该设计利用PIN二极... 为应对现代通信系统日益复杂的通信环境需求以及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提出了一种采用超表面结构与有源器件PIN二极管和变容二极管结合的设计,以实现双极化功能频率独立可重构的多模式特性。与传统多模式结构不同,该设计利用PIN二极管独立调控双极化波的透射和反射状态,并利用变容二极管实现对双极化波透射窗口的动态调频,可实现9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本设计在静态状态下,能够独立调控TE和TM极化波的透射和反射;在切换到动态状态时,除了调控极化波外,还增加了独立调谐TE或TM极化波透射窗口偏移的功能。各个模式之间相互独立,模式兼容性良好。此外,在0°~45°入射角度范围,本设计表现出良好的角度稳定性。通过使用电磁仿真软件CST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本设计的可靠性,显示其在天线罩和信号多频传输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多模式 可重构 可调频 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炎1号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晋韬 陈鸿杰 +5 位作者 柯千山 肖阁敏 杨宏志 黄雪琨 杨钦泰 戴敏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928-935,共8页
目的探讨鼻炎1号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效果,为岭南中药在鼻肺异病同治中的应用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将140例符合过敏性鼻炎及哮喘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70... 目的探讨鼻炎1号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效果,为岭南中药在鼻肺异病同治中的应用提供新的临床依据。方法将140例符合过敏性鼻炎及哮喘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70例。西药组予舒利迭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鼻炎1号方(党参15 g、甘草6 g、柯子10 g、桔梗10 g、细辛3 g、荆芥10 g、熟地15 g、茯苓10 g、桂枝3 g、陈皮6 g、巴戟天6 g、乌梅10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2组均连续观察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自制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鼻炎症状评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评分(TNNSS)、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脱落5例,西药组脱落7例,脱落患者纳入安全性分析,但不纳入疗效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量表评分、ACT、TNSS、鼻炎伴随症状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具可比性(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TNSS、TNNSS均低于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ACT高于西药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TNSS、TNNSS、ACT改善程度均优于西药组(P均<0.05)。治疗后,2组IgA、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中西医结合组的IgA、IgG水平均高于西药组,IgE低于西药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6及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IL-6及IL-17水平均低于西药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结论与单用舒利迭相比,鼻炎1号方联合舒利迭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哮喘 中西医结合 岭南中医方药 鼻炎1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14
作者 张晋韬 李跃 +6 位作者 杨钦泰 杨宏志 周琪琳 陈鸿杰 柯千山 王晓鹰 戴敏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10-817,共8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在“云上三院”过敏微信小程序中经过敏中医体质辨识初筛,并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科接受多...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全部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在“云上三院”过敏微信小程序中经过敏中医体质辨识初筛,并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科接受多学科诊疗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等的过敏共病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等数据。根据该院过敏科团队提出的“过敏的5A分级诊疗”新理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是2A患者(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3A患者(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及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或食物过敏中任一疾病)和4A或5A患者(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及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或食物过敏中任意2种或3种疾病)。结果2A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26.4±16.6)岁;3A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5.0±15.5)岁;4A或5A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5.5±13.2)岁。2A患者常见的体质依次是阳虚质(17例)、气虚质(14例)、特禀质(11例),3A患者常见的体质依次是气虚质(23例)、特禀质(16例)、阳虚质(9例),4A或5A患者则以气虚质(6例)、特禀质(4例)多见,阳虚质、气虚质在各组患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均<0.05)。2A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依次为寒凝阳虚证(10例)、风寒夹湿证(8例)、肺脾气虚证(7例),3A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12例)、寒凝阳虚证(7例)、脾虚湿阻证(6例),4A或5A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肺脾气虚证(5例),3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P<0.05)。2A患者与4A或5A患者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01);3A患者与4A或5A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常见的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特禀质,常见的中医证型为寒凝阳虚证、风寒夹湿证和肺脾气虚证。过敏共病不同级别的患者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5A分级诊疗 中医体质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谐振法应用于高温气体声学温度计的研究
15
作者 朱章睿 邢力 +2 位作者 冯晓娟 张金涛 孙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9-1256,共8页
高于335 K的热力学温度T与国际温标ITS-90温度(T_(90))之间的差异T-T_(90),是当前国际温度计量前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气体声速获得热力学温度的方法是该温区具有测量不确定度优势的方法,气体声速可通过声学共鸣法测得的声学共振频... 高于335 K的热力学温度T与国际温标ITS-90温度(T_(90))之间的差异T-T_(90),是当前国际温度计量前沿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基于气体声速获得热力学温度的方法是该温区具有测量不确定度优势的方法,气体声速可通过声学共鸣法测得的声学共振频率和腔体尺寸获得。微波谐振法是高温区实时、原位获得腔体尺寸和热膨胀性的技术路线。通过优化高温气体声学热力学温度测量装置,提升温度和压力稳定性;采用自研的耐高温微波传感器,测量了335 K至493 K圆柱腔内的微波谐振频率,相对标准偏差为(2~13)×10^(-8);通过微波谐振频率获得了腔体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验证了几何尺寸的稳定性;同时实时获得圆柱腔内气体的折射率和压力,用于分析流动气路产生的压差。研究结果可为精密测定335 K以上T-T_(90)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计量 气体声学温度计 热力学温度 微波谐振法 热膨胀 折射率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电双驱动的柔性硫化铜/密胺泡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赵家瑞 张锦涛 +5 位作者 叶腾飞 苏朝化 齐宇 秦雅洁 王泽博 潘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257,262,共6页
通过化学沉积法在密胺泡绵骨架上生成硫化铜,制备出具有光热、电热性能的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低电压(1~4V)的驱动下,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表面饱和温度可达30~145℃,并且在功率为0.2~1.4W/cm^(2)的激光下材料表面... 通过化学沉积法在密胺泡绵骨架上生成硫化铜,制备出具有光热、电热性能的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低电压(1~4V)的驱动下,硫化铜/密胺泡绵复合材料表面饱和温度可达30~145℃,并且在功率为0.2~1.4W/cm^(2)的激光下材料表面可以实现30~160℃的温度变化。硫化铜/密胺泡绵优异的光热和电热转换性能使其可用于除冰和海水淡化,并将在全天候便携式的可穿戴加热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转换性能 电热转换性能 密胺泡棉 硫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光滑机械振动系统亚谐振动的复杂分岔
17
作者 张锦涛 吕小红 +1 位作者 金花 刘芳璇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7期29-37,共9页
以一类单自由度分段光滑机械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数值计算两参数平面上亚谐振动的模式及分布区域,利用延拓打靶法对亚谐包含域内亚谐振动的分岔特征、稳定性及转迁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碰撞振动系统中擦边分岔是连续可逆的... 以一类单自由度分段光滑机械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数值计算两参数平面上亚谐振动的模式及分布区域,利用延拓打靶法对亚谐包含域内亚谐振动的分岔特征、稳定性及转迁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碰撞振动系统中擦边分岔是连续可逆的.在亚谐包含域内,倍化型擦边分岔普遍存在,鞍结型擦边分岔和亚临界周期倍化分岔使系统响应发生跳跃和迟滞.高频亚谐包含域内多吸引子共存,混沌吸引子发生边界激变而突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光滑 周期解 打靶法 Floquet乘子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绿色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商瑾 魏禹嘉 张锦涛 《债券》 2024年第2期57-65,共9页
2023年我国绿色债券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本文总结了2023年绿色债券市场的政策动态和市场发展概况,考察全市场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情况,测算绿色债券对环境的量化贡献,并首次从绿债目录四级行业的视角对募投项目领域进行... 2023年我国绿色债券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本文总结了2023年绿色债券市场的政策动态和市场发展概况,考察全市场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情况,测算绿色债券对环境的量化贡献,并首次从绿债目录四级行业的视角对募投项目领域进行分析。本文建议从创新绿色融合发展、推动绿债市场扩容、扩大绿色投资者队伍、提高绿色金融信息透明度以及促进绿债市场开放等方面,助力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环境效益 信息披露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尾矿生态化利用的矿山修复技术试验研究
19
作者 毛喆 杨涛涛 +1 位作者 张金桃 廖斌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5期790-798,共9页
铜尾矿的大规模堆存和矿山修复中优质客土的不足已成为矿山企业面临的两大难题。为了同时解决以上问题,以某铜尾矿为研究对象,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通过对尾矿添加石灰、土壤改良基质、微生物菌剂、磷肥、复合肥进行掺混改良,改善其... 铜尾矿的大规模堆存和矿山修复中优质客土的不足已成为矿山企业面临的两大难题。为了同时解决以上问题,以某铜尾矿为研究对象,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通过对尾矿添加石灰、土壤改良基质、微生物菌剂、磷肥、复合肥进行掺混改良,改善其返酸、重金属毒性和寡营养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并将改良尾矿替代优质客土用于尾矿库库坝的生态修复,实现生态化利用。结果表明:野外试验实施三个月后,改良后的尾矿理化性质得到较好的改善;试验区域植被恢复效果显著,整体覆盖度高达96%,生物多样性高,已记录的植物品种达到16种;铜尾矿利用的掺混比例达到93%。该试验成果有助于大量堆存铜尾矿的综合利用,并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同类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基质改良 生态修复 生态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锦涛 李洵 《债券》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本文以2021年初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开发行的“投向绿”债券为样本,研究了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主体评级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整体来看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主体... 本文以2021年初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开发行的“投向绿”债券为样本,研究了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对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主体评级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整体来看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主体评级AAA发行人提高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能有效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主体评级非AAA级发行人的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暂未影响其融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