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采用振动送丝窄间隙焊接方法实现了60 mm Ti6321钛合金平焊、横焊和立焊3种不同位置焊接,研究了不同焊接位置振动送丝窄间隙焊接技术的工艺适应性,分析了不同焊接位置的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通过宏观和微观金相组织分析,平焊时焊缝...文中采用振动送丝窄间隙焊接方法实现了60 mm Ti6321钛合金平焊、横焊和立焊3种不同位置焊接,研究了不同焊接位置振动送丝窄间隙焊接技术的工艺适应性,分析了不同焊接位置的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通过宏观和微观金相组织分析,平焊时焊缝柱状晶晶粒最粗大,立焊和横焊的热影响区宽度较为均匀,3个焊接位置焊缝处针状α相形态不同,平焊热影响区组织由针状α相、晶界模糊的初生α相和β相组成,横焊热影响区的原始α相转变不完全,晶粒内部存在针状马氏体,立焊热影响区则为较多数量交织的针状α相。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3个位置均在焊缝处出现显微硬度最大值,表层和1∕4厚度处焊缝的显微硬度相当。对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立焊冲击吸收能量>平焊的>横焊的,平焊和立焊的抗拉强度在焊接打底层最低,横焊的抗拉强度在焊接打底层最高。展开更多
文摘文中采用振动送丝窄间隙焊接方法实现了60 mm Ti6321钛合金平焊、横焊和立焊3种不同位置焊接,研究了不同焊接位置振动送丝窄间隙焊接技术的工艺适应性,分析了不同焊接位置的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通过宏观和微观金相组织分析,平焊时焊缝柱状晶晶粒最粗大,立焊和横焊的热影响区宽度较为均匀,3个焊接位置焊缝处针状α相形态不同,平焊热影响区组织由针状α相、晶界模糊的初生α相和β相组成,横焊热影响区的原始α相转变不完全,晶粒内部存在针状马氏体,立焊热影响区则为较多数量交织的针状α相。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3个位置均在焊缝处出现显微硬度最大值,表层和1∕4厚度处焊缝的显微硬度相当。对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发现:立焊冲击吸收能量>平焊的>横焊的,平焊和立焊的抗拉强度在焊接打底层最低,横焊的抗拉强度在焊接打底层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