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模拟及其应用
1
作者 岳建华 滕小振 +3 位作者 习丹阳 张河瑞 吴晓康 鲁凯亮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4-571,共8页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 煤矿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是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含导水构造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场实际应用时多采用基于球壳理论发展出来的三极超前探测装置,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装置的探测精度与分辨率产生了质疑,且该装置井下施工时需布置无穷远电极,进而造成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为提高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精度和现场施工效率,提出了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偶极-偶极装置的探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全空间地电模型对直流偶极子源的电场分布特征进行正演模拟,证明了该方法在直流电法超前探测中的可靠性与可行性。然后,通过设置均匀全空间地电模型和含不同形状低阻异常体的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极-偶极与偶极-偶极装置的超前探测效果及对低阻异常体的响应特征。最后,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了掘进巷道工作面前方的电性响应特征,采用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工作面前方5~45 m内有一处低阻异常,经钻探验证该异常属实。结果表明:采用矿井直流电法偶极-偶极超前探测装置可以有效地探查掘进工作面前方的低阻异常体,且该方法探测精度和施工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直流电法 超前探测 偶极-偶极装置 数值模拟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结构四面体网格的三维模型瞬变电磁大尺度正演模拟
2
作者 鲁凯亮 岳建华 +3 位作者 樊亚楠 李貅 周建美 齐彦福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41,共15页
大尺度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生成的系数矩阵阶数往往高达百万乃至千万级,使用传统数值方法几乎无法同时兼顾计算效率和内存消耗.本文使用重启多项式Krylov子空间技术,结合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实现了高效的大尺度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采用非... 大尺度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生成的系数矩阵阶数往往高达百万乃至千万级,使用传统数值方法几乎无法同时兼顾计算效率和内存消耗.本文使用重启多项式Krylov子空间技术,结合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实现了高效的大尺度瞬变电磁三维正演模拟.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对空间离散,使用矢量有限元方法离散控制方程,将瞬变电磁法的阶跃响应表示为矩阵指数函数和一个列向量的乘积.采用重启多项式Krylov子空间技术求解矩阵指数函数,对于给定的重启Krylov子空间维度,利用残差停止准则可以计算任意时刻指定精度的电磁响应.本文方法不需要求解线性方程组,通过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并行技术与优化重启多项式Krylov子空间参数,可以显著提高计算效率.通过与其他数值方法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优势和准确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完全可以实现超百万级的大尺度三维正演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大尺度三维正演 非结构四面体 重启多项式Krylov子空间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处理下睡莲‘甘娜’叶片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王亚坤 冯超越 +3 位作者 滕云 岳建华 徐函兵 杨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本研究对遮阴处理和自然光照下睡莲‘甘娜’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以揭示遮阴对其叶片发育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遮阴处理下共筛选得到130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58个基因上调,745个基因下调;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遮阴处理会在细胞发育和次... 本研究对遮阴处理和自然光照下睡莲‘甘娜’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以揭示遮阴对其叶片发育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遮阴处理下共筛选得到130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58个基因上调,745个基因下调;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遮阴处理会在细胞发育和次生代谢等方面造成影响;KEGG通路注释与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遮阴处理会影响次生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壁生物合成以及光合作用等信号通路的表达。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显示,遮阴条件下睡莲叶片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AUX1/LAX、SAUR、IAA基因,光合作用途径中的psbR、LHCB4、LHCB1基因,代谢途径中的CHS、4CL等基因,细胞壁发育中的GFPT、TUBA、CESA等基因以及光受体的基因如HY5、RFWD2、COP1等都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这表明遮阴处理下,睡莲叶片通过限制细胞壁生长,影响光吸收能力,调节初生以及次生代谢途径,调控对生长素的响应和光信号传导,以及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睡莲‘甘娜’ 转录组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间直流电透视的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电阻率时移变化规律与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岳建华 滕小振 +2 位作者 胡双贵 习丹阳 张河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1-615,共15页
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应力状态的改变会产生变形与破坏,而不同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具有一定的规律。目前基于直流电阻率法的煤层底板水害监测主要集中于底板变形与破坏的电阻率响应特征上。为了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的电性时... 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应力状态的改变会产生变形与破坏,而不同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具有一定的规律。目前基于直流电阻率法的煤层底板水害监测主要集中于底板变形与破坏的电阻率响应特征上。为了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的电性时移变化特征,采用孔间直流电透视观测系统和时移电阻率反射系数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揭示了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电阻率时移规律。首先,针对典型地电模型,对比单独反演和时移电阻率变化率的结果,验证了孔间直流电透视时移方法的可靠性。然后,针对煤层底板采动破坏,分析了采动过程中底板承压水导升与底板破坏带的电性响应规律与特征,并讨论了时移电阻率反射系数确定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可行性,为野外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现场监测试验,获得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的电性变化特征,并采用时移电阻率反射系数R确定了工作面底板岩层的破坏深度为15 m。结果表明:利用孔间直流电透视法获得的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电阻率时移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监测数据中的地层因素和随机噪声影响,且时移电阻率反射系数可用来确定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该方法将探测目标从单一的研究地质异常转换到对煤层采动过程中工作面底板破坏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进而实现了工作面底板结构破坏的精细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监测 采动破坏 孔间直流电透视 正演模拟 煤层底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传统菊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闵筱筱 高佳音 +2 位作者 岳建华 王志勇 李佩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73,共12页
本试验以9个传统菊花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0、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其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9个传统菊... 本试验以9个传统菊花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0、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其植株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9个传统菊花品种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总体呈降低趋势,干重根冠比逐渐升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及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金杯’、‘惊艳’、‘紫荷’和‘天下一品’叶片脯氨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他品种则呈上升趋势;‘金杯’、‘紫荷’和‘天下一品’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余品种呈升高趋势;‘金红大背’、‘一支浓艳’和‘银凤飘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其余品种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分析可知,9个传统菊花品种的耐盐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银凤飘翎’>‘一支浓艳’>‘金红大背’>‘鸳鸯荷’>‘清水莲’>‘惊艳’>‘天下一品’>‘紫荷’>‘金杯’,前三者可作为今后菊花耐盐性遗传改良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菊花 盐胁迫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随机波形瞬变电磁全时响应数值方法及应用
6
作者 鲁凯亮 岳建华 +1 位作者 樊亚楠 习丹阳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16-1129,共14页
传统瞬变电磁法以方波(梯形波)为主,缺乏高频谐波成分,难以精细表征地质异常体。提出在供电期间发射伪随机波形,通过改善场源分辨率,提高瞬变电磁探测能力。给出了伪随机波形全时域电磁正演方法。通过多个阶跃响应的移位线性代数运算,... 传统瞬变电磁法以方波(梯形波)为主,缺乏高频谐波成分,难以精细表征地质异常体。提出在供电期间发射伪随机波形,通过改善场源分辨率,提高瞬变电磁探测能力。给出了伪随机波形全时域电磁正演方法。通过多个阶跃响应的移位线性代数运算,能够计算一维伪随机电磁响应;对于三维数值模拟,基于伪随机波形特征,提出了源项解耦和位移逆Krylov子空间技术,求解全时电磁场仅需一次LU矩阵分解和几十次矩阵回代,并与后退欧拉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处理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伪随机波形激励的二次场特征和探测能力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伪随机波形相比方波具有更丰富的高频谐波,有效改善了时间域电磁法的探测分辨力,但低频谐波能量占比较低,导致晚期电磁场衰减较快;伪随机波形的二次场表达式包含正负2项,过零点时刻设置不当会导致晚期二次场变号,通过减小t_(i)与t_(i+1)(i为奇数)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层状模型对比了不同脉宽伪随机波形的二次场,发现窄脉宽波形具有更高的探测分辨力;通过三维地电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伪随机波形的探测能力;基于实测数据处理,表明伪随机波形激励的二次场能够更加精细地表征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波形 全时域电磁法 数值模拟 高分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各器官和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欣欣 赖金莉 +5 位作者 岳建华 荣俊冬 陈礼光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149-8157,共9页
随着毛竹杉木混交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它们之间既会产生促进作用,又会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毛竹各器官(鲜叶、干叶、枝条、竹杆、竹鞭和鞭根)的浸提液及枯落物、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讨了毛竹各器官... 随着毛竹杉木混交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它们之间既会产生促进作用,又会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毛竹各器官(鲜叶、干叶、枝条、竹杆、竹鞭和鞭根)的浸提液及枯落物、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讨了毛竹各器官浸提液及枯落物、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处理前期,毛竹各器官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当浸提液浓度为1∶25和1∶50的高浓度时,相对于低浓度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为持久;(2)处理后期,低浓度的毛竹各器官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促进作用较快,而高浓度的浸提液仍呈现抑制作用,促进作用出现较为缓慢;(3)枯落叶浸提液总体上对杉木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低于对照组的发芽率,仅在1∶50浓度时略高对照组实验;而根际土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自始至终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低浓度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故在实际的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营林过程中可选用毛竹根际土制备浸提液,促进杉木种子萌发,为毛竹杉木混交林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浸提液 杉木种子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张量电阻率法理论基础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岳建华 杨海燕 +4 位作者 苏本玉 李锋平 刘志新 姜志海 宋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64-2471,共8页
煤矿采掘活动诱发的局部和微观电各向异性特征时空演变规律有望成为煤矿动力灾害预测预报的新机制。张量电阻率测量是掌握和认识电各向异性特征的重要方法途径,煤矿井下具有开展张量电阻率测量的独特优势。在岩石电各向异性物理机制分... 煤矿采掘活动诱发的局部和微观电各向异性特征时空演变规律有望成为煤矿动力灾害预测预报的新机制。张量电阻率测量是掌握和认识电各向异性特征的重要方法途径,煤矿井下具有开展张量电阻率测量的独特优势。在岩石电各向异性物理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井下实际,提出了适合煤矿井下条件的张量电阻率测量方法。以层状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为例,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地层倾角、走向变化时的视电阻率方向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巷道底板岩溶发育全空间模型,从宏观电各向异性的角度分析和验证了电阻率测量所具有的方向性。研究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使煤岩体具有电各向异性特征,采动裂隙内的水气富集程度也对煤层横向和纵向电阻率产生明显影响;含水量越大,各向异性系数越高。受上覆和下伏地层电阻率影响,各向异性地层的张量电阻率幅值显示出层状地层的综合反映;其电阻率幅值与裂隙带倾角大小有关,不受地层走向影响,但视电阻率的椭圆分布会随地层走向而发生旋转,旋转的角度依赖于地层走向的变化。这说明采动岩体变形、破坏与流体运移必然会引起含煤地层电各向异性特征的规律性时空演变。通过实时动态测量煤岩体的张量电阻率,可以识别和发现因采掘活动、流体运移引起的局部、微观电各向异性特征。在应力峰值未到达之前,及时捕捉煤矿动力灾害孕育、发展的先兆信息,并在应力释放前的可逆阶段采取预防措施,可从源头上避免煤矿重大动力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电阻率法 张量测量 各向异性 煤矿动力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阶跃电流激励下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场延时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海燕 岳建华 李锋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615-3628,共14页
采用Duhamel积分对斜阶跃电流激励的瞬变电磁场进行直接计算,应用叠加原理得到了多匝小回线全域瞬变电磁响应.研究了多匝小回线的早、晚延时临界条件以及等磁矩单匝大回线与多匝小回线的延时和关断时间特征,分析了电阻率、厚度等参数变... 采用Duhamel积分对斜阶跃电流激励的瞬变电磁场进行直接计算,应用叠加原理得到了多匝小回线全域瞬变电磁响应.研究了多匝小回线的早、晚延时临界条件以及等磁矩单匝大回线与多匝小回线的延时和关断时间特征,分析了电阻率、厚度等参数变化时斜阶跃电流对层状模型瞬变响应的影响特征,最后采用实测数据验证了关断效应的校正效果.结果显示,回线边长越小或表层电阻率越大,瞬变响应越早离开早期并进入晚期.多匝小回线的关断时间远大于等磁矩的单匝大回线,但由前者激发的瞬变响应进入晚期的时间却大幅提前,更有利于晚期条件下各种理论公式的使用.斜阶跃影响校正结果显示,增加多匝小回线的匝数可以扩展反演深度的范围,减少匝数则可以提高反演电阻率的精确性;实测数据处理结果显示校正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补充了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理论内容,研究结果可以为复杂环境中小尺寸多匝线圈的工作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斜阶跃电流 视电阻率 “烟圈”理论 互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电法勘探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0
作者 岳建华 杨海燕 冉华赓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9-276,共18页
隐蔽地质因素透明化是煤炭智能精准开采和煤矿重大事故防治的关键。煤岩体结构和流体赋存等因素变化均可引起显著的电性变化,奠定了矿井电法勘探的物性基础。30多年来矿井电法勘探在我国煤矿防治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采煤工作面顶底... 隐蔽地质因素透明化是煤炭智能精准开采和煤矿重大事故防治的关键。煤岩体结构和流体赋存等因素变化均可引起显著的电性变化,奠定了矿井电法勘探的物性基础。30多年来矿井电法勘探在我国煤矿防治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采煤工作面顶底板探测、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采煤工作面内小构造探测以及矿井电法动态监测几个阶段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成果,并在超前探测理论、方法、技术研究方面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归纳1980年初以来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在煤矿生产安全突出问题所处的不同阶段矿井电法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相关单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聚焦矿井电法勘探研究与应用现状,着重从多源信息融合、工作面透明化与矿井智慧化角度出发分析了矿井电法勘探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实现煤炭智能化精准开采、深地探测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矿井电法动态监测将成为电法勘探的未来发展方向,矿井电法勘探的应用领域将得到大幅度延伸,其发展前景也会更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电法勘探 透明工作面 联合反演 多源信息融合 超前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叶片SPAD值与测定位置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文杨 岳建华 +4 位作者 孟岩 孙耀清 申洁梅 谷绿玉 杜艳灵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2,81,共7页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叶片 SPAD值 测定位点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HAPA模型为指导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健康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向京 岳建华 林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以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模型为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健康和服药依从性提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 目的:探讨以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APA)模型为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健康和服药依从性提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HAPA模型构建的健康行为干预策略,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依从性、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焦虑抑郁状态、心理韧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8.262、6.977,P<0.05);观察组干预后用药依从率、饮食控制率、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207、8.491、5.031、5.042,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评分低于对照组(t=7.815、3.326,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8.776、7.104,P<0.05);观察组干预后坚韧、乐观、自强及心理韧性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432、5.867、6.051、9.175,P<0.05)。结论:以健康行为HAPA模型为指导可有效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与健康生活行为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减轻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心理韧性,有利于血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模型 自我效能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喇嘛苏外围铜矿床花岗质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展新忠 岳建华 +3 位作者 陈川 杨勇 张河瑞 张博文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72-280,共9页
喇嘛苏外围铜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内及外接触带矽卡岩中.文章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85.9±1.2Ma和387.6±1.3Ma,表明它们是中泥盆世岩浆活动的... 喇嘛苏外围铜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内及外接触带矽卡岩中.文章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85.9±1.2Ma和387.6±1.3Ma,表明它们是中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Lu-Hf同位素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0.282 53~0.282 72)值,εHf(t)值为-0.38~6.38,变化大且绝大多数为正值(-0.38、-0.15和-0.05除外),二阶段Hf模式年龄(t DM2)变化于971~1 401Ma(平均1 203.8Ma).上述特征表明,喇嘛苏外围铜矿区花岗质岩石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并有新生壳源部分熔融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北天山洋向南部的伊犁地块俯冲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花岗质岩 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层状介质孔中张量瞬变电磁响应的解析分析
14
作者 杨海燕 肖占山 +4 位作者 刘志新 岳建华 胡海涛 苏本玉 李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67-2180,共14页
在感应测井和瞬变电磁场理论基础上,采用并矢格林函数计算三维感应测井中的9个谐变场分量,应用余弦变换数值滤波法将磁张量转换到时间域,得到孔中时间域张量电磁场理论公式,提出了孔中时间域电磁张量测量方法.建立了竖井井旁层状介质模... 在感应测井和瞬变电磁场理论基础上,采用并矢格林函数计算三维感应测井中的9个谐变场分量,应用余弦变换数值滤波法将磁张量转换到时间域,得到孔中时间域张量电磁场理论公式,提出了孔中时间域电磁张量测量方法.建立了竖井井旁层状介质模型和钻遇地层模型,从理论上获得了井中不同深度处的时间域电磁张量响应,初步验证了该方法在井旁远探和随钻前探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孔中测点所处深度越深需要的采样时间窗口越宽;与z相关的感应电位分量对目标层的识别能力更高,可以作为井旁远探的首选参数;xx分量和zz分量异常响应较为明显,可分别作为随钻前探的首选分量和辅助分量.多测道曲线和截距剖面能明显反映出目标层界面特征,可以为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帮助.此外,zz分量可识别出高阻目标层,显示出了方法的另一优势.研究成果可为电磁张量测井技术与装备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感应测井 张量测量 钻孔 层状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精细探查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岳建华 鲁凯亮 +2 位作者 张河瑞 习丹阳 滕小振 《绿色矿山》 2023年第1期70-78,共9页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空区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地表塌陷、地下水位变化、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等,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至关重要。详细探讨了煤矿采空区的形成机理和对矿井安全的影响,介绍了煤矿采空区的探查原理和...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空区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地表塌陷、地下水位变化、水质污染和地质灾害等,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煤矿采空区探测方法至关重要。详细探讨了煤矿采空区的形成机理和对矿井安全的影响,介绍了煤矿采空区的探查原理和技术要点。借助地球物理方法,可以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变化,评估采空区的位置、范围和形态,进而评估其对矿山稳定性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特别是煤矿电法采空区精细探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果,诸多成功案例展示了该技术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煤矿安全管理、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高分辨率、多参数的地电信息。除了探测技术,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布局、对采空区进行填充与修复,积极推进监测预警技术创新等措施也至关重要。这些举措有助于减轻煤矿采空区潜在危害,为绿色矿山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保障。目前煤矿采空区勘查与治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对采空区定量化评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更精细的地下勘查技术、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模式以及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采空区精细探查技术向更高水平和更广领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探测 煤矿采空区 精细探查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层影响下圆锥型瞬变电磁Occam约束反演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哲 杨海燕 +6 位作者 岳建华 刘志新 姜志海 苏本玉 张华 汪凌 杨夫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5-183,共9页
在地表浅层瞬变电磁勘探中,覆盖层是影响瞬变电磁探测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验证覆盖层影响下圆锥型场源装置的探测效果,在瞬变电磁全区视电阻率理论基础上,引入地层信息约束的Occam反演方法,研究了覆盖层不同参数影响下下伏... 在地表浅层瞬变电磁勘探中,覆盖层是影响瞬变电磁探测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验证覆盖层影响下圆锥型场源装置的探测效果,在瞬变电磁全区视电阻率理论基础上,引入地层信息约束的Occam反演方法,研究了覆盖层不同参数影响下下伏地层的电磁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层电磁响应强度与覆盖层和目标层电阻率比值有关;当覆盖层电阻率逐渐增大时,目标层反演电阻率与实际电阻率拟合度呈现先提升后降低的趋势,临界点出现在覆盖层与下伏高阻层电阻率相等时;当覆盖层厚度增大时,下伏地层的电磁响应相应减弱,异常区电磁响应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反演后电阻率峰值深度加深。通过加入地层信息约束,下伏地层电阻率与实际电阻率拟合度及层界面分辨率均得到有效提升。研究成果为圆锥型场源野外数据处理与解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圆锥型场源 覆盖层 全区视电阻率 模型约束 OCCAM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型场源瞬变电磁自适应正则化反演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夫杰 杨海燕 +6 位作者 姜志海 岳建华 刘志新 苏本玉 张华 李哲 汪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8-1337,共10页
针对正则化因子选取困难问题,本文采用自适应正则化算法进行自动调整,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圆锥型场源瞬变电磁共轭梯度反演。对3层、4层及5层典型地电模型开展自适应正则化反演计算,将反演结果与“烟圈”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正则化因子选取困难问题,本文采用自适应正则化算法进行自动调整,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圆锥型场源瞬变电磁共轭梯度反演。对3层、4层及5层典型地电模型开展自适应正则化反演计算,将反演结果与“烟圈”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正则化反演得到的电阻率更接近各层介质的真实电阻率,反演深度更接近层界面,提高了目标层界面的分辨能力,表现出良好的分层效果;自适应正则化反演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与理论模型吻合度更好,而“烟圈”反演的视电阻率曲线与理论模型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圆锥型场源 自适应正则化 共轭梯度 “烟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岳建华 张向京 +1 位作者 李晓丽 李建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2958-2963,共6页
目的调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并分析甲减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0例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 目的调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并分析甲减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0例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甲减健康知识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减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例,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10例甲减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2.54±2.97)分,有45例存在抑郁情况,占40.91%。45例存在抑郁的患者中,有21例同时存在焦虑情绪,占46.67%。抑郁患者与无抑郁患者的性别、术后甲减、甲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甲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社会支持情况均是甲减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减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性别、甲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社会支持情况均是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抑郁 焦虑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Experiment in metal disturbance during advanced detection using a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coal mines 被引量:13
19
作者 JIANG Zhihai yue jianhua YU Jingcu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6期861-863,共3页
Tunneling machines, or excavators, are large and good conductors and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gather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advanced detection using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In our experiment, we use... Tunneling machines, or excavators, are large and good conductors and affect the reliability of data gathering and interpretation in advanced detection using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In our experiment, we used a coincident-loop and central loop type of configuration, where the coil plane l) vertical to and 2) parallel to the working face. A SIROTEM instrument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s of the excavator and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amplitud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unneling machine affects the advanced detection data and is related to the way the coil is coupled. When the excavator is 6 m from the observatory, the interference of tunneling machine can be ign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advanced detection metal disturbance driving 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modes of coal containing gas and mechanism of gas outbursts 被引量:10
20
作者 HUANG Wei CHEN Zhanqing +2 位作者 yue jianhua ZHANG Yu YANG Mi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4期504-509,共6页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for gas outburst, the process of evolving fractures in coal seams is described using system dynamics with variable boundaries. We discuss the failure modes of coal containing gas and ...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for gas outburst, the process of evolving fractures in coal seams is described using system dynamics with variable boundaries. We discuss the failure modes of coal containing gas and then established the flow rules after failure.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states of deformation convert is presented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ese convert is proposed. In the end, the process of gas outbursts is explained in detail. It shows that a gas outburst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boundaries of coal seams are variable because of coal failure. If the fractures are not connected or even closed owing to coal/rock stress, fractured zones will retain a certain level of carrying capacity because of the self-sealing gas pressure. When the accumulation of gas energy reaches its limit, coal seams will become unstable and gas outbursts take 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with variable boundaries gas outburst coal containing gas FAILURE flow r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