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古籍症状近义词数据库的构建
1
作者 于婧杰 李瑞婷 +6 位作者 代诚博 韩小雪 孔维丽 张云 王维广 刘晓峰 翟双庆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对中医古籍中的症状术语建立近义关系,为中医数据挖掘、临床研究与智能诊疗提供术语参考。方法:以中医古籍为原始数据,人工标注古籍症状术语,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本症状信息分类与代码》等行业标准及专著整理标准词,分... 目的:对中医古籍中的症状术语建立近义关系,为中医数据挖掘、临床研究与智能诊疗提供术语参考。方法:以中医古籍为原始数据,人工标注古籍症状术语,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本症状信息分类与代码》等行业标准及专著整理标准词,分类、归纳近义词,形成中医古籍症状近义词数据库。随机抽取500对“标准词-近义词”词对形成问卷,邀请业内专家评价并分析其内容效度。结果:从医经类、伤寒金匮类、方剂类、中药类、医案类、诊断类、综合性医著、针灸类等8类古籍中提取症状术语,形成16456个“标准词-近义词”词对。量表内容效度指数(I-CVI)约为0.82。结论:该研究构建的中医术语近义词词对准确性较高;中医古籍近义词数据库可促进临床经验传承与研究,提高数据挖掘的准确性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症状术语 近义词 内容效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在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训出科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蔡艳 杨乾婷 +2 位作者 余静洁 王娜 张抗怀 《药学教育》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模式,模拟不同场景,制定评分标准,综合考核学员临床用药实践技能。该模式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抗感染药师出科培训考核方案,实现了考核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可以综合考量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沟... 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模式,模拟不同场景,制定评分标准,综合考核学员临床用药实践技能。该模式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抗感染药师出科培训考核方案,实现了考核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可以综合考量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沟通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培训 抗感染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品牌药转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3
作者 孙娜 石永晶 +3 位作者 余静洁 杨琳 黄绍平 李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8期84-89,共6页
目的前瞻性观察左乙拉西坦(LEV)由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变化。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96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从LEV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治疗前后... 目的前瞻性观察左乙拉西坦(LEV)由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变化。方法以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196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从LEV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并根据转换后疾病发作情况分为发作增加组、发作减少组及发作无变化组。分析转换前后各组LEV血药浓度、癫痫发作情况、不良反应及转换后发作增加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转换前LEV血药浓度为(8.09±2.42)μg/mL,转换后血药浓度为(8.28±2.17)μg/mL,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1,P=0.831)。转换前LEV治疗剂量/血药浓度比值为(3.44±1.10)L/kg,转换后治疗剂量/血药浓度比值为(3.77±1.59)L/kg,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3,P=0.762)。转换前LEV的治疗有效率为81.05%(154/190),转换为非专利药后有效率为75.79%(144/190),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5,P=0.212)。发病年龄小及联合治疗的患儿在转换后可能会出现发作增加,LEV品牌药转换为非专利药后,未见出现新的不良反应。结论LEV品牌药转为非专利药后对癫痫患儿治疗安全有效,对发病年龄小及联合治疗的患儿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非专利药 转换 抗惊厥药物 血药浓度 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菌种类及其与各类功能菌在ANAMMOX系统内的协作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权 王少坡 +3 位作者 李博洋 张鹏达 于静洁 孙力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6,共7页
对目前所发现并报道的共计6个属27种厌氧氨氧化菌进行了总结,结合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以及硫自养反硝化5类耦合脱氮工艺,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与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反硝化菌、硫自养反硝化菌... 对目前所发现并报道的共计6个属27种厌氧氨氧化菌进行了总结,结合厌氧氨氧化与短程硝化、短程反硝化、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以及硫自养反硝化5类耦合脱氮工艺,介绍了厌氧氨氧化菌与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反硝化菌、硫自养反硝化菌以及厌氧甲烷氧化菌之间的相互协作过程,比较了各工艺的优势与不足,归纳了5类耦合工艺的研究重点与难点。认为可以通过多参数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及各耦合工艺模型的建立,以达到对反应工况实时控制;同时随着对各生化反应电子传递链,以及基于厌氧氨氧化的污水处理工艺内各功能菌群的协作关系的深入了解,存在问题将迎来更优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菌 短程硝化 短程反硝化 反硝化 厌氧甲烷氧化 硫自养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芍苓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俊月 何泽慧 +7 位作者 邓浩 叶舒妍 闫玉红 姚丹霓 喻靖傑 谢秀丽 郭洁 卢传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9-743,共5页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方法,评价芍苓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单臂、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病历系统数据库10年间有关芍苓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例信息,患者予芍苓... 目的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方法,评价芍苓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单臂、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病历系统数据库10年间有关芍苓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例信息,患者予芍苓方内服,外用润肤剂作为基础治疗,疗程为2个月以上。以医师对病情整体评分(PGA)、体表受累面积(BSA)、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瘙痒视觉模拟评估(VAS)作为疗效指标;以不良事件(AE)的发生情况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银屑病患者共1374例,其中64.4%是男性,首诊PGA为(3.3±1.0)分,PASI为(6.3±5.6)分,BSA为(8.6±15.1)%,瘙痒VAS为(4.0±2.4)分。治疗后患者PGA、PASI、BSA、瘙痒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血脂方面的医学检查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变化;不良事件分析中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芍苓方主要用于治疗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有效地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皮损症状、受累面积以及瘙痒症状,且临床用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苓方 润肤剂 真实世界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药学干预对ICU感染患者药费及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海涛 王娜 +3 位作者 刘娜 余静洁 王春亚 赵玉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感染患者的药学干预,评价药学干预对患者药费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对ICU感染患者的药学干预主要包括3部分,基于临床疗效和肾毒性的药学干预、基于医疗费的药学干预及其他药...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感染患者的药学干预,评价药学干预对患者药费和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临床药师对ICU感染患者的药学干预主要包括3部分,基于临床疗效和肾毒性的药学干预、基于医疗费的药学干预及其他药学干预。具体的药学干预措施包括更换合适的抗菌药物,停用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停用2种及以上有肾毒性的药物,调整用药频次或用药剂量,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改变给药途径等。将402例本院ICU感染患者分为药学干预组(n=190)和无药学干预组(n=212),比较两组患者的药费和转归情况。结果:药学干预组患者的日均药费明显低于无药学干预组[(2220.99±734.45)元/dvs(2455.27±811.24)元/d,P=0.003],平均住院时间更短[(7.81±4.00)dvs(8.73±4.08)d,P=0.022],肾毒性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率明显更低[5.79%(11/190)vs12.73%(27/212),P=0.019]。结论:临床药师对ICU感染患者的药学干预可以降低药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肾毒性ADRs发生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感染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V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雪莹 黄绍平 +3 位作者 杨琳 杨长虹 余静洁 李丹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74-80,共7页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血药浓度与患儿年龄、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了解LEV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其相关不良反应,评价LEV血药浓度监测在儿童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LEV)血药浓度与患儿年龄、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了解LEV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其相关不良反应,评价LEV血药浓度监测在儿童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入院治疗的癫痫患儿600例,根据是否合并用药,分为LEV单药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收集患儿的人口统计学及疾病特征,分析LEV血药浓度、剂量/血药浓度比值在LEV单药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间的差异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记录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LEV剂量/血药浓度比值、LEV每公斤体重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110、8.230,P<0.05),7~12岁、>12岁的患儿LEV剂量/血药浓度比值均低于1~3岁年龄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21、4.932,P<0.05)。LEV单药治疗组的单位体重剂量为(27.97±10.36)mg/kg,低于肝酶诱导剂组、肝酶抑制剂组及混合组(t值分别为3.640、2.840、3.740,P<0.05)。LEV血药浓度在发作完全控制、发作减少>90%、发作减少50%~90%及治疗无效4种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治疗对局灶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的有效率分别为75.7%、76.9%;对于癫痫综合征中复杂性热惊的有效率达84.2%、儿童中央颞区棘波癫痫(BECT)为79.0%,对WEST综合征的有效率为60.0%,枕叶癫痫为61.5%;LEV单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联合用药组(30.0%vs 4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V对治疗儿童癫痫有效率高,对于小年龄儿童使用较大公斤体重剂量,不良反应轻微,且能耐受。但LEV治疗儿童癫痫不存在血药浓度—疗效关系,LEV血药浓度监测用于临床疗效评估的价值有限,但在依从性不佳或者更换产品品牌的情况下,检测LEV浓度仍然是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血药浓度监测 剂量/血药浓度比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海中下游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覆被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勇 谭香 +4 位作者 李发东 阮宏威 于静洁 高扬 翟晓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中亚咸海流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揭示咸海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成因,本文利用2019年中下游流域21个采样点水质数据,通过主成分、聚类和秩次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水体的基础理化属性、氮磷营养元素、其... 中亚咸海流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揭示咸海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成因,本文利用2019年中下游流域21个采样点水质数据,通过主成分、聚类和秩次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水体的基础理化属性、氮磷营养元素、其他元素和离子等20种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辨识了该流域主要水质类型、空间分布及成因,探索了不同空间尺度土地覆被类型对水质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导率、总溶解性固体物质和离子浓度越往河流下游数值越高,其中在咸海最大;不同形态磷元素浓度在阿姆河中游较高,硝态氮浓度在锡尔河较高;碳元素浓度也在阿姆河,特别是阿姆河下游三角洲地区较高。2)所有采样点水体根据水质指标相似性聚类可划分为3种综合性水质类型。第1类型为水质指标浓度均偏低的水体,分布在锡尔河中游和咸海;第2类型为氮磷营养元素浓度偏高的水体,分布在阿姆河中下游;第3类为碳元素和离子浓度均偏高的水体,分布在咸海。第1和2类型水体的元素浓度主要受荒漠地区岩石风化过程控制,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岩和蒸发岩的风化;第3类型水体主要受气候干燥导致的蒸发-结晶过程控制,阴阳离子除来源于硅酸盐岩和蒸发岩的风化外,还受碳酸盐岩风化影响。3)当各采样点缓冲区半径从0.5 km增加到10 km时,对第1类型水质浓度变化影响显著的土地覆被类型逐渐从荒地变为水域、灌木、草地和农田与植被混合,其中水域的影响最大;第2类型水质浓度变化与土地覆被类型无显著性关系;对第3类型水质浓度变化影响显著的土地覆被类型从水域变为水域、农田与植被混合等,其中水域的影响最大。因此,咸海流域水质浓度变化与当地干旱缺水和蒸发剧烈等气象条件以及土地覆被类型有密切关系。为改善咸海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状况,在增加中下游河道流量和咸海的补给,减弱下游和咸海蒸发-结晶作用的同时,还需加大河岸带的植被修复和退耕还林还草,特别是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下游农业区、咸海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 空间尺度 土地覆被 多元统计分析 咸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以额济纳三角洲胡杨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凯 于静洁 +2 位作者 王平 李亚飞 李蓓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4,172,共8页
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是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额济纳三角洲为研究区,选取水文条件不同的典型河岸带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其根茎及可能为植物提供水分的土壤并真空抽提水分,同时采... 植物用水对水文条件的响应是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额济纳三角洲为研究区,选取水文条件不同的典型河岸带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其根茎及可能为植物提供水分的土壤并真空抽提水分,同时采集河水和地下水水样,通过δ18 O分析潜在供水水源(河水、地下水)-土壤水-植物水之间的水分响应关系。研究发现,对于距离过水河道75m(地下水位埋深2.0m)的胡杨,其主要土壤供水层在1.0~2.0m,植物水分有93.7%来自河水;而距离过水主河道2km以外(地下水位埋深3.3m)的胡杨,主要吸收1.4~3.2m的土壤层水分,地下水(由河水补给,但在含水层停留时间较长的河水)对胡杨水分的贡献比例达到80.0%。可见,胡杨用水策略与模式受其距过水河道远近、地下水位深浅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18O 水文条件 胡杨 水分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涛 张抗怀 +4 位作者 王娜 刘娜 谢姣 余静洁 杨鑫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43-746,共4页
目的:描述抗菌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 DAAIs)在门诊患者中的发生频率和类型,并提出建议,促进临床用药有效安全。方法:以Medscape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为基础鉴别p DAAIs,并对p DAAIs的严重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药学... 目的:描述抗菌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 DAAIs)在门诊患者中的发生频率和类型,并提出建议,促进临床用药有效安全。方法:以Medscape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为基础鉴别p DAAIs,并对p DAAIs的严重性和临床意义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具体的药学干预建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415例患者,审核了3 619条药物医嘱,鉴别和分析了165对p DAAIs。p DAAIs的发生与患者使用药物的数量相关。最常见的p DAAIs为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抗酸药和喹诺酮类药物联合茶碱类药物。最常见的p DAAIs为的药学干预为监测药物临床疗效或毒性,避免联合使用和使用替代药物。结论:数据显示门诊患者中p DAAIs发生率较高,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需要药师通过药学干预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门诊 药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氧化沟内氮的质量平衡及转化途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苑丹丹 于静洁 +3 位作者 苏凡凯 郑剑锋 张燕 孙力平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200-205,共6页
改良型循环比可调式氧化沟在廊道内设置缓流板,以此调节循环比(氧化沟廊道断面通过的循环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同时改变好氧区混合液回流向缺氧区的量.利用质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设置缓流板前后系统内氮污染物的转化途径及有机物、氮... 改良型循环比可调式氧化沟在廊道内设置缓流板,以此调节循环比(氧化沟廊道断面通过的循环流量与进水流量的比值),同时改变好氧区混合液回流向缺氧区的量.利用质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设置缓流板前后系统内氮污染物的转化途径及有机物、氮和磷去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设缓流板,循环比为241时,COD、TP、TN、4NH+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2%,、86.4%,、67.2%,和82.7%,,进水总氮中有23.6%,通过传统硝化反硝化去除,12.3%,通过反硝化除磷去除;而增设缓流板,循环比为27时,COD、TP、TN、4NH+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3%,、96.0%,、78.1%,和87.1%,,进水总氮中有12.0%,通过传统硝化反硝化去除,41.1%,通过反硝化除磷去除.综上可知:增设缓流板控制循环比,有助于提高氧化沟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更有利于增强反硝化除磷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氧化沟 缓流板 循环比 氮的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量采购前后左乙拉西坦片的应用及血药浓度分析
12
作者 余静洁 史蕾 +5 位作者 柳思宇 刘婷 沈倩 张向辉 夏梦凡 张抗怀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分析自2019年3月开始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后左乙拉西坦片(LEV)的使用情况。利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对比原研与中选品种浓度剂量比(C/D),为临床药学服务和医院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左乙拉西坦片自2017年3... 目的分析自2019年3月开始执行带量采购政策后左乙拉西坦片(LEV)的使用情况。利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对比原研与中选品种浓度剂量比(C/D),为临床药学服务和医院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左乙拉西坦片自2017年3月25日-2022年3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急诊、住院部使用数据,对销售量、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和每日治疗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收集2019年4月-2021年1月我院小儿内科使用中选及原研左乙拉西坦片患者的相关信息,并按1∶1最邻近匹配法分析匹配前后两组年龄、体重、给药剂量、血药浓度、浓度剂量比的差异。结果带量采购实施后国产左乙拉西坦片销售量、用药频度提高6倍,占比提高5倍余。2021年左乙拉西坦用药总金额较2017年下降24.58%,日均费用较2017年降低35.42%(由17.76元降至11.47元)。中选与原研左乙拉西坦片倾向性匹配前后浓度剂量比(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选与原研左乙拉西坦片浓度剂量比(C/D)相似,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可以有效降低医院药占比,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升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量采购 左乙拉西坦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浓度剂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药物潜在相互作用的横断面调查和临床意义
13
作者 王海涛 张抗怀 +4 位作者 刘娜 王娜 谢姣 余静洁 赵玉杰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调研某院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流行情况。对ICU药物医嘱中pDDIs进行鉴别、严重程度以及临床意义分析。结果显示,有72.7%的患者至少暴露于一个pDDIs,其中pDDIs严重程度为contr... 调研某院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potential drug-drug interactions,pDDIs)在重症监护室(ICU)的流行情况。对ICU药物医嘱中pDDIs进行鉴别、严重程度以及临床意义分析。结果显示,有72.7%的患者至少暴露于一个pDDIs,其中pDDIs严重程度为contraindicated和major的发生率为50.7%。ICU患者pDDIs的发生率较高,提示ICU工作的临床药师和医师应掌握预防和处理pDDIs的相关知识,以便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重症监护室 临床意义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变化及其对供给压力的影响
14
作者 于静洁 阮宏威 +3 位作者 史尚渝 王平 KHIKMATOV Fazliddin KULMATOV Rashid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2,共8页
梳理文献资料,结合农业、遥感和气象水文产品数据,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变化及水资源供给压力。分析表明:自1980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年平均取水量由59亿m3增至102亿m3,灌溉农业消耗了90%以上的水资源;尽管1992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下... 梳理文献资料,结合农业、遥感和气象水文产品数据,分析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变化及水资源供给压力。分析表明:自1980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年平均取水量由59亿m3增至102亿m3,灌溉农业消耗了90%以上的水资源;尽管1992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态势(200km2/a),且高耗水作物种植比重下降(-3.24%),但受气候变暖的影响(0.31℃/(10a)),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持续增加(3.27mm/a),导致总的需水量仍呈增加态势(2.75亿m3/a);与此同时,上游来水量减少以及上游国家用水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区域水资源短缺及供给压力。为应对水资源问题,乌兹别克斯坦需加强水管理,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同时,需寻求完善跨境河流水资源分配与管理的途径。该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并为应对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水资源 乌兹别克斯坦 跨境河流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汪之睿 于静洁 +2 位作者 王少坡 聂英进 张轶凡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介绍了三维荧光技术的测定原理、测定结果的表征方法和数据解析方法(峰值拾取法、荧光区域积分法和平行因子分析法)。讨论了三维荧光典型荧光峰与BOD5、COD和TOC等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证明了三维荧光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能力。综述... 介绍了三维荧光技术的测定原理、测定结果的表征方法和数据解析方法(峰值拾取法、荧光区域积分法和平行因子分析法)。讨论了三维荧光典型荧光峰与BOD5、COD和TOC等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证明了三维荧光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能力。综述了三维荧光技术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等水环境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 有机污染物 水环境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功能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冬 王少坡 +4 位作者 周瑶 赵明 于静洁 李亚静 孙力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9,共6页
对胞外聚合物(EPS)的形成机理、组成、分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组分性质及其对EPS性能的影响。探讨了EPS在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论述了影响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EPS产生和组成的因素,并对控制EPS产生和... 对胞外聚合物(EPS)的形成机理、组成、分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组分性质及其对EPS性能的影响。探讨了EPS在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论述了影响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EPS产生和组成的因素,并对控制EPS产生和组成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蛋白质 多糖 污水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物处理中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瑶 王少坡 +4 位作者 于静洁 赵明 王栋 邱春生 孙力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8,共7页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量,具备脱氮除磷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很大,但在其形成机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未彻底弄清。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胞外聚合物、水力... 好氧颗粒污泥因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量,具备脱氮除磷能力和良好的沉淀性能,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很大,但在其形成机理方面还存在问题并未彻底弄清。分析了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如胞外聚合物、水力剪切力、温度等;归纳了关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假说,总结了其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及形成机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好氧颗粒污泥 污泥颗粒化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晶洁 宋金民 +6 位作者 刘树根 杨迪 王瀚 赵聪 邓双林 何宇 李立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84-1295,共12页
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对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龙王庙组自下而上发育灰岩—过渡岩性—白云岩,以颗粒结构为主,白云石主要为泥—粉晶,呈它形—半自形晶,... 通过剖面实测、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对川东北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白云岩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龙王庙组自下而上发育灰岩—过渡岩性—白云岩,以颗粒结构为主,白云石主要为泥—粉晶,呈它形—半自形晶,阴极发光呈昏暗光—暗红光。样品的MgO与CaO呈负相关,白云岩Mg^2+/Ca^2+较低,高Na含量,低Sr、Fe、Mn含量,白云石有序度较低,各岩性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平行一致分布,δCe无异常,δEu负异常,灰岩δ^13C偏正、δ^18O处于同期海水内,白云岩δ^13C、δ^18O偏正,^87Sr/^86Sr高于同期海水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研究区白云石化流体为高盐度蒸发海水,研究区白云岩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龙王庙组 寒武系 地球化学特征 川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混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双林 宋金民 +7 位作者 刘树根 罗平 李智武 杨迪 孙玮 李金玺 余晶洁 李立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8-609,共12页
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混积现象较发育。以川中高科1井、川北杨坝剖面和宁强高家山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对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的混合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三段混积岩主要为纹层状泥... 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混积现象较发育。以川中高科1井、川北杨坝剖面和宁强高家山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实测、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对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的混合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三段混积岩主要为纹层状泥晶白云岩、纹层状含砂白云岩、含砂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以及砂岩等,发育混积型碎屑岩、混积型碳酸盐岩以及高度混积岩三类;混合沉积类型为复合式混合沉积Ⅱ类。四川盆地灯影组三段混积作用受控于气候条件、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海平面升降以及物源供给等众多因素,且它们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结合混积类型、混积强度以及沉积环境等因素,建立了灯影组三段的混积陆棚模式,指示其陆源碎屑系风暴流等从汉南古陆携带而来,侧面证明灯三段沉积时期,汉南古陆已发生隆起,为四川盆地提供陆源碎屑,这为恢复四川盆地灯影组沉积构造格局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影组三段 混积岩类型 混合沉积类型 控制因素 混积陆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在城市污水主流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鹏达 王少坡 +5 位作者 郭文利 郑剑锋 邱春生 白玉峰 于静洁 孙力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共6页
厌氧氨氧化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侧流处理,但在主流条件下应用时,尚存在一定难度。在主流应用时,需要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消除碳、磷的影响,然后再通过控制温度、溶解氧等因素来保障厌氧氨氧化过程的有效进行。影响厌氧氨氧化在主流工艺... 厌氧氨氧化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侧流处理,但在主流条件下应用时,尚存在一定难度。在主流应用时,需要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消除碳、磷的影响,然后再通过控制温度、溶解氧等因素来保障厌氧氨氧化过程的有效进行。影响厌氧氨氧化在主流工艺中应用的因素包括温度、pH和进水C/N等,还需考虑污泥形态、NOB抑制等问题,以保证主流工艺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厌氧氨氧化在侧流条件下的启动及主流条件时的稳定运行,均需通过多因素控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主流工艺 预处理 污泥形态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