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ission Mitigation of CO_2 in Steel Indust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Scenarios 被引量:3
1
作者 HU Chang-qing CHEN Li-yun +2 位作者 ZHANG Chun-xia QI Yuan-hong yin rui-y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42,52,共6页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ainst global warming is a challenge faced by societies at global level. For steel industry; the pressure of reducing CO2 emission is likely to last many years.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ainst global warming is a challenge faced by societies at global level. For steel industry; the pressure of reducing CO2 emission is likely to last many years.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the CO2 emission per ton steel has been reduced mainly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steel manufacturing route must have three functions, namely, produc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steel products, conversion of energ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In the near future, it is expected that existing BF-BOF and EAF routes will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produce high performance steels, increase the use of scrap, and integrate steel industry with other industries for mitigating CO2 emission. In the long term, using carbon-free energy, reducing agents, and storing CO2 securely or converting CO2 into a harmless substance can be presumed for tremendous reduction in CO2 e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warming CO2 emission steel industry emission miti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知识论:工程哲学研究的新边疆——工程知识论研究之二 被引量:14
2
作者 殷瑞钰 傅志寰 李伯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2-49,共8页
自然物和人工物是两类不同的对象。自然物理世界和现实的人工物世界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世界,需要运用不同的范式、范畴、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研究人工现实生活世界的焦点是研究以工程活动为核心的推动生产力发展问题。研究现实人... 自然物和人工物是两类不同的对象。自然物理世界和现实的人工物世界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世界,需要运用不同的范式、范畴、概念和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研究人工现实生活世界的焦点是研究以工程活动为核心的推动生产力发展问题。研究现实人工物生活世界和研究自然物理世界是两类不同的研究活动和过程,虽然二者也有共同点和密切关联活动,但工程活动、工程知识更需要"想"和"做"并重,"理念"和"目标"贯通,"愿景想象力"和"现实生产力"兼顾,"价值观"与"实践性"一致。在研究工程知识时,需要从"两类物质世界的区别和联系"、"多种知识类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两类物质世界和人类知识的复杂互动关系"这"三重关系"中认识工程知识。从本性及其特征来看,工程知识是整合、配置各类要素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知识和知识群,是关于集成、构建、制造、服务和发展人工物世界的知识体系。工程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类型之一,工程活动离不开工程知识,工程知识论也势所必然地要成为工程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物理世界 人工物世界 工程知识 工程本体论 工程知识论
原文传递
从“两类物质世界”出发看工程知识——工程知识论研究之一 被引量:13
3
作者 殷瑞钰 傅志寰 李伯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38,共8页
工程知识是不同于科学知识的一个独立的知识类型和知识形态,它是工程知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不同类型的知识。认识工程知识可有两个进路,而其关键点则是从"两类物质世界"出发看工程知识。波普尔的世界1... 工程知识是不同于科学知识的一个独立的知识类型和知识形态,它是工程知识论的基本研究对象。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不同类型的知识。认识工程知识可有两个进路,而其关键点则是从"两类物质世界"出发看工程知识。波普尔的世界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类物质世界——天然物理世界和人工物世界,后者是"有知识内蕴其中"和"依赖于人类认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两类物质世界分别与科学知识和工程知识存在着重要而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知识 科学知识 人工物世界 工程知识论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41
4
作者 上官方钦 殷瑞钰 +2 位作者 李煜 周继程 郦秀萍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2,共7页
在分析国内外电炉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废钢资源保障、电力资源保障、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存、钢厂智能化5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指出未来充足的废钢资源和丰富的电力资源将为... 在分析国内外电炉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废钢资源保障、电力资源保障、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存、钢厂智能化5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指出未来充足的废钢资源和丰富的电力资源将为全废钢电炉流程的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保障;发展全废钢电炉流程是当前最易实现的钢铁工业脱碳化发展的途径,可以更好地实现钢厂与城市的和谐共存,并将成为实现钢厂智能化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废钢电炉流程 战略意义 废钢 电力 错峰生产 脱碳化 钢厂智能化
原文传递
钢铁工业低碳化发展 被引量:37
5
作者 上官方钦 殷瑞钰 +4 位作者 崔志峰 倪冰 李涛 周继程 郦秀萍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131,共12页
从钢铁制造流程动态运行的物理本质出发,论述了钢铁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物理本质——制造流程、供应链和服务链运行过程中耗散结构的合理构建和耗散过程的优化,认为钢铁工业低碳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命题,不仅要从具体的工序/装置来解决,更... 从钢铁制造流程动态运行的物理本质出发,论述了钢铁工业低碳化发展的物理本质——制造流程、供应链和服务链运行过程中耗散结构的合理构建和耗散过程的优化,认为钢铁工业低碳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命题,不仅要从具体的工序/装置来解决,更重要的是要从流程结构、流程功能、流程效率等方面来解决。进而,基于国内外钢铁行业CO_(2)排放现状的分析,构建了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情景分析模型,通过情景分析,量化分析了主要降碳措施的减排贡献,指出在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过程中,粗钢产量控制的累计减排贡献约为45%,有序、合理地利用废钢约占39%,氢还原技术约占9%,节能、“界面”技术、智能化等因素约占7%。同时,提出了中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的设想和碳达峰平台期、脱碳化、碳中和3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从资源、能源、生产制造流程脱碳化3个角度对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到206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消耗量将有望减少75%,废钢的利用量将增加89%;煤炭消耗量将有望减少92%,电力消耗量的波动相对较小,氢气的用量将可能达到1400万t/a;高炉-转炉长流程占比约为15%,全废钢电炉流程约为60%,氢还原-电炉流程约为25%。最后,提出了未来钢铁行业3类流程的设想,即高炉-转炉长流程、全废钢电炉流程和氢还原-电炉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化发展 物理本质 钢铁工业 路线图 3类流程
原文传递
Sulfur Flow Analysis for New Generation Steel Manufacturing Process 被引量:5
6
作者 HU Chang-qing ZHANG Chun-xia +1 位作者 HAN Xiao-wei yin rui-y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2-15,37,共5页
Sulfur flow for new generation steel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 and measures for SO2 emission reduction are put forward as assessment and target intervention of the resu... Sulfur flow for new generation steel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 and measures for SO2 emission reduction are put forward as assessment and target intervention of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of sulfur flow analysis indicate that 90 % of sulfur comes from fuels. Sulfur finally discharges from the steel manufacturing route in various steps, and the main point is BF and BOF slag desulfurization. In sintering process, the sulfur is removed by gasification, and sintering process is the main source of SO2 emission. The sulfur content of coke oven gas (CO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O2 emission. Therefore, SO2 emission reduction should be started from th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teel manufacturing route, sulfur burden should be reduced through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and the sulfur content of fuel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the same time, BF and BOF slag desulfurization should be optimized further and coke oven gas and sintering exhausted gas desulfurization should be adopted for SO2 emission reduction and reuse of resource, to achieve harmonic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ial flow analysis sulfur flow analysis steel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2 emission
原文传递
序言(1)
7
作者 殷瑞钰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共1页
首先,热烈祝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专刊的出版!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 首先,热烈祝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专刊的出版!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如何看待"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我认为一定要有高的站位,要有全球视野,要有全国的高度,要有历史责任感,要有时代的方向性。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近200年来气温变化,气候异常已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地影响着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个100年的目标,正在进入第二个1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 气候异常 气温变化 历史责任感 联合国大会 全球视野 国家自主贡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