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150万)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
1
作者 袁启玉 李仰春 +8 位作者 吴亮 黄辉 李超 李智佩 谷永昌 付俊彧 杨祝良 尹福光 赵小明 《地质学刊》 CAS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依托MapGIS平台,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根据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150万)和图形空间数据库。该图集成了近20多年来全国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重点成矿区带1∶50万~1∶100万地质编图、部分省区地质志、基... 依托MapGIS平台,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根据统一标准和要求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1∶150万)和图形空间数据库。该图集成了近20多年来全国1∶5万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重点成矿区带1∶50万~1∶100万地质编图、部分省区地质志、基础地质科学研究等新成果和新资料,系统更新了全国区域地层系统、全国岩浆岩时空序列及变质岩分布与变质作用框架,建立并完善了区域地层格架,划分了全国大地构造单元,新确认一批区域性重要构造界面等。应用计算机辅助智能地质编图技术,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同时编图,按省(区)分别进行地质单元、地理数据、数据结构无缝拼接,绘制“全国地质一张图”,形成库图一体成果。数据库数据量约1.65 GB,标示地质体78194个、火山口或火山喷发中心308个、重要化石点和化石群221个、金钉子12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197个、代表性钻孔(含大陆深钻)125个。该数据库填补了国家地质数据库体系空白,为地质大数据、“地质云”建设和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源,为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基础地质和资源环境背景研究、环境治理和灾害防治、国际合作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 1∶150万 空间数据库 库图一体 MAP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娘娘山早白垩世黝方石响岩中黑云母逆反应边结构:岩浆混合触发火山喷发的矿物学证据
2
作者 霍海东 杨祝良 洪文涛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115-133,共19页
矿物的不平衡结构是岩浆混合、不平衡结晶以及岩浆-流体交代等过程的重要指标。在长江中下游宁芜盆地娘娘山破火山口的早白垩世娘娘山组黝方石响岩中,黑云母斑晶发育了罕见的逆反应边结构,即在黑云母边部出现由角闪石及辉石等镁铁质矿... 矿物的不平衡结构是岩浆混合、不平衡结晶以及岩浆-流体交代等过程的重要指标。在长江中下游宁芜盆地娘娘山破火山口的早白垩世娘娘山组黝方石响岩中,黑云母斑晶发育了罕见的逆反应边结构,即在黑云母边部出现由角闪石及辉石等镁铁质矿物组成的反应边,但对其成因长期以来缺少深入研究。文章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查明宁芜盆地娘娘山组黝方石响岩中具逆反应边结构的黑云母具有核-幔-边结构,其核部为原生黑云母,靠近逆反应边的幔部为高温熔蚀再平衡结晶成因的黑云母,边部为角闪石。黑云母及角闪石的温压计算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黑云母结晶温度为807~862℃,压力为231~369 MPa;相比之下,“逆反应边”中的角闪石结晶温度为920~949℃,压力为271~309 MPa,其寄主岩浆化学组成类似于亚碱性系列的基性岩浆,较黑云母寄主岩浆更偏基性。黑云母与“逆反应边”中角闪石结晶的物理化学条件差异表明,这种特殊的“逆反应边”结构是早期碱性岩浆与晚期基性亚碱性岩浆混合的结果。矿物CSD计算表明,反应边的形成可能仅先于火山喷发一个月左右,暗示岩浆混合可能是导致火山喷发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发机制 岩浆混合 黑云母逆反应边 角闪石 黝方石响岩 宁芜盆地娘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山带混杂岩及相关术语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克信 李仰春 +10 位作者 王丽君 王嘉轩 徐亚东 王永和 辛后田 赵小明 尹福光 李智佩 谷永昌 杨祝良 付俊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5-782,共18页
中国造山带面积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3/5。造山带区由于经历过复杂的多岛洋演化,陆缘增生与陆-陆碰撞等多期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混杂岩。混杂岩的识别与分类是造山带地质编图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介绍国际国内对混杂岩概念的... 中国造山带面积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3/5。造山带区由于经历过复杂的多岛洋演化,陆缘增生与陆-陆碰撞等多期次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混杂岩。混杂岩的识别与分类是造山带地质编图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介绍国际国内对混杂岩概念的理解,对与混杂岩紧密相关的名词术语,如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俯冲增生杂岩、杂岩、岩片和超岩片、非史密斯地层、构造地层、洋板块地层、对接缝合带、叠接缝合带等的含义进行了阐述。针对中国造山带地质特征,中国造山带混杂岩可划分出沉积混杂、构造混杂、沉积-构造复合混杂三大类。沉积混杂主要发生在威尔逊旋回的早期阶段(洋拉张阶段),构造混杂和沉积-构造复合混杂主要发生在威尔逊旋回的晚期阶段(洋俯冲消减-碰撞阶段),俯冲增生杂岩是俯冲带由俯冲消减-碰撞作用形成的构造混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岩 俯冲增生杂岩 构造混杂岩 造山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及其成矿规律 被引量:9
4
作者 余明刚 洪文涛 +4 位作者 杨祝良 段政 褚平利 陈荣 曹明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5-863,共19页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火山作用强烈,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根据火山岩组合特征、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区域不整合、构造背景及其成矿作用类型,分为4个旋回:第Ⅰ旋回(200~165 Ma),为一套近EW向...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火山作用强烈,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根据火山岩组合特征、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区域不整合、构造背景及其成矿作用类型,分为4个旋回:第Ⅰ旋回(200~165 Ma),为一套近EW向的拉斑玄武岩-流纹质火山岩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其中的玄武岩主要起源于软流圈地幔,形成于印支造山后板内伸展环境,该时期成矿作用较微弱。第Ⅱ旋回(165~145 Ma),处于陆缘弧由俯冲挤压高峰期向挤压后的伸展过渡时期,零星分布钙碱性系列英安质-安山质岩石组合,伴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和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第Ⅲ旋回((145~115 Ma),华南进入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后的伸展阶段,发生遍及全区的强烈火山活动,形成诸多大型火山机构和大面积高钾钙碱性系列流纹质-安山质火山岩组合,是中生代活动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期火山活动,伴生有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稀土矿产,矿床类型以浅成低温热液型为主。第Ⅳ旋回(115~85 Ma),火山活动相对微弱,并向东迁移至沿海地区,与A型花岗岩带共生,为一套后造山环境下的双峰式火山岩、过碱性流纹岩,晚期往往伴随大规模碎斑熔岩侵出,此阶段形成丰富的金属和明矾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以浅成低温热液型为主,斑岩型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旋回 成矿作用 燕山期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FOXL2基因对鸡胚性腺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徐文文 夏利 +3 位作者 孙甜甜 邓继贤 杨祝良 杨秀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57-2865,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FOXL2基因对鸡胚性腺分化的影响。本试验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空白对照组(鸡胚数量分别为260、100、20枚),试验组通过胚盘下腔注射的方法分别将pLV-FOXL2慢病毒重组质粒、pLV空质粒注入胚胎期第2天的鸡胚,空白对照组不做... 试验旨在研究FOXL2基因对鸡胚性腺分化的影响。本试验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空白对照组(鸡胚数量分别为260、100、20枚),试验组通过胚盘下腔注射的方法分别将pLV-FOXL2慢病毒重组质粒、pLV空质粒注入胚胎期第2天的鸡胚,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并与试验组一起孵化至出雏,利用CHD1基因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对出雏的雏鸡进行性别检测,分析其性腺解剖学、组织学结构变化,并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性腺FOXL2和CYP19A1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1组遗传性别为公的23只,遗传性别为母的18只,表型性别为公的21只,表型性别为母的18只,其中有2只表型性别不典型,左侧性腺发生变化,朝卵巢结构转变;试验2组遗传性别为公的9只,遗传性别为母的12只,表型性别与遗传性别一致。阳性PCR检测结果显示,试验1组获得阳性个体10个,阳性率为24.4%(10/41);试验2组获得阳性个体8个,阳性率为38.1%(8/21)。性腺解剖学结果显示,阳性pLV-FOXL2雄性鸡胚左侧性腺体积明显大于右侧性腺,表现膨松状态;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雄性鸡胚性腺具有典型的卵巢皮质层和髓质层结构;阳性pLV-FOXL2雌性鸡胚性腺的发育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OXL2和CYP19A1蛋白在试验1组左右侧睾丸中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母鸡卵巢中的表达量相似,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FOXL2基因可能促进鸡雄性性腺的性反转,在鸡性腺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性腺分化 FOXL2基因 性别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丹瑶鸡产蛋期蛋品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娟 邓继贤 +8 位作者 杨祝良 孙甜甜 徐文文 曾令湖 黎卓炎 邹乐勤 肖聪 蒋和生 杨秀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4-57,共4页
为探究广西地方鸡品种南丹瑶鸡的蛋品质变化规律,以南丹瑶鸡为试验材料,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其整个产蛋期的蛋品质进行了研究。检验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重等。结果显示:蛋重随... 为探究广西地方鸡品种南丹瑶鸡的蛋品质变化规律,以南丹瑶鸡为试验材料,在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其整个产蛋期的蛋品质进行了研究。检验指标包括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黄重等。结果显示: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大,产蛋后期极显著高于产蛋前、中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黄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在整个产蛋周期内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蛋壳比率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哈氏单位在产蛋前期和产蛋中期无明显变化,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蛋黄颜色在产蛋初期颜色最深,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产蛋末期急剧下降。总体而言,南丹瑶鸡鸡蛋蛋重较小、蛋壳较薄、蛋形规则、蛋白浓稠、蛋黄比率高、蛋黄颜色较深。由此可见,南丹瑶鸡作为广西地方鸡品种具有较好的蛋品质,且在不同产蛋期的蛋品质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丹瑶鸡 产蛋周期 蛋品质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南段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地层特征及其对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指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洪文涛 余明刚 +1 位作者 杨祝良 邢光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860,共22页
系统梳理西太平洋南段(包括华南、日本、菲律宾及东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地层特征,并以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为主要依据,对喜马拉雅运动期次、时代及其构造背景进行探讨。研究区受白垩纪末期晚燕山运动的影响,古新统乃至下始新... 系统梳理西太平洋南段(包括华南、日本、菲律宾及东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地层特征,并以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为主要依据,对喜马拉雅运动期次、时代及其构造背景进行探讨。研究区受白垩纪末期晚燕山运动的影响,古新统乃至下始新统大都缺失,新生界高角度不整合于前新生界之上。根据不同构造单元内地层沉积-火山类型及接触关系对比,研究区新生界可分为3个构造层,即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或上渐新统—中新统及上新统以上。上述3个构造层之间为2个穿时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分隔,分别对应早喜马拉雅造山运动(33~20 Ma)及晚喜马拉雅造山运动(5.3~2.6 Ma)界面,并以前者最强烈。区域2次构造运动均与岛弧或裂离微地块向欧亚板块边缘的碰撞拼贴有关,指示西太平洋南段喜马拉雅运动是发生于大陆边缘的增生造山过程,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运动方向与速率变化。在2次构造事件期间,始新世和中新世弧后的强烈伸展,导致华南大陆边缘古老山系的夷平及边缘海的产生,并最终形成现今的地质及地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喜马拉雅运动 东南亚 日本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6个地方鸡肉品质测定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霍献强 杨祝良 +5 位作者 邹乐勤 曾令湖 徐文文 孙甜甜 邓继贤 杨秀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1,共5页
为了解广西地方鸡的肉质特征,且为进一步推动广西地方鸡品种选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对广西南丹瑶鸡(NDY)、霞烟鸡(XY)、广西三黄鸡(SH)、龙胜凤鸡(LSF)、广西麻鸡(GXM)和东兰乌鸡(DLW)6个地方鸡品种以及艾维茵快大型商品肉鸡于上市日龄... 为了解广西地方鸡的肉质特征,且为进一步推动广西地方鸡品种选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对广西南丹瑶鸡(NDY)、霞烟鸡(XY)、广西三黄鸡(SH)、龙胜凤鸡(LSF)、广西麻鸡(GXM)和东兰乌鸡(DLW)6个地方鸡品种以及艾维茵快大型商品肉鸡于上市日龄进行屠宰,采集胸肌和腿肌,利用仪器分别测定了肉色、电导率、pH、剪切力、肌内脂肪含量等共14个指标。结果显示:广西麻鸡公鸡的胸肌和腿肌Opto值(比色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东兰乌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方鸡品种(P<0.05),霞烟鸡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最高但仅与南丹瑶鸡、东兰乌鸡和艾维茵鸡差异显著(P<0.05);龙胜凤鸡胸肌的肌肉电导率45 min最高且除与霞烟鸡和艾维茵鸡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他四个地方鸡都差异显著(P<0.05),但腿肌电导率45 min最高为霞烟鸡且除与艾维茵鸡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他五个地方鸡品种都差异显著(P<0.05);龙胜凤鸡母鸡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也最高但仅与广西三黄鸡、广西麻鸡和南丹瑶鸡差异显著(P<0.05),腿肌剪切力最高的为广西麻鸡,且除与龙胜凤鸡差异不显著(P>0.05)外和其他品种鸡都差异显著(P<0.05);霞烟鸡胸肌和腿肌的电导率45 min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由此可知,广西麻鸡和广西三黄鸡胸肌腿肌的色泽鲜亮,霞烟鸡公鸡胸肌部位风味相对较好,而腿肌部位则是东兰乌鸡风味较好,龙胜凤鸡公鸡和霞烟鸡母鸡的肌肉电导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肌肉系水能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鸡 肉品质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方鸡种鱼腥味敏感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曾令湖 邓继贤 +7 位作者 杨祝良 徐文文 孙甜甜 邹乐勤 肖聪 王娟 蒋和生 杨秀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3-55,共3页
为了解鸡蛋鱼腥味FMO3基因T329S突变在广西地方鸡品种中的分布,以广西三黄鸡、南丹瑶鸡、霞烟鸡、龙胜凤鸡、东兰乌鸡、凌云乌鸡、广西麻鸡、灵山麻鸡、灵山香鸡、雪峰乌鸡、北京油鸡、茶花鸡等12个地方鸡品种为研究对象,来航鸡作为对照... 为了解鸡蛋鱼腥味FMO3基因T329S突变在广西地方鸡品种中的分布,以广西三黄鸡、南丹瑶鸡、霞烟鸡、龙胜凤鸡、东兰乌鸡、凌云乌鸡、广西麻鸡、灵山麻鸡、灵山香鸡、雪峰乌鸡、北京油鸡、茶花鸡等12个地方鸡品种为研究对象,来航鸡作为对照,利用基因组混合池PCR测序技术检测鱼腥味敏感基因T329S位点的平均基因频率,发现北京油鸡、龙胜凤鸡、灵山麻鸡和灵山香鸡鱼腥味敏感基因T的频率分别为7.7%、5.5%、5.8%和10.8%,其它品种检出率为0。为了进一步验证基因组混合池PCR测序技术的准确性,利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294只灵山香鸡鱼腥味敏感基因T329S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鱼腥味敏感基因T的频率为11.56%,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为0.68%,杂合TA基因型频率为21.76%,这与基因组混合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结果提示,基因组混合池法可对群体基因频率进行初步评估,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开发广西地方鸡品种蛋质性状时,需利用分子辅助技术剔除龙胜凤鸡和广西麻鸡的鱼腥味敏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鸡种 蛋品质 鱼腥味 FM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晚白垩世酸性岩浆的自混合作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丽 杨祝良 余明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5-1029,共15页
岩浆混合作用是造成火成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诱发火山喷发的重要机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基性和酸性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但近年来酸性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报道了浙东小雄破火山一个次级火山口内... 岩浆混合作用是造成火成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诱发火山喷发的重要机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基性和酸性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但近年来酸性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报道了浙东小雄破火山一个次级火山口内粗面质和流纹质两种酸性岩浆之间的混合现象。野外调查及岩相学研究显示,粗面质岩浆多呈大小不一的条带状以及透镜体状分布于流纹质岩浆内,局部发生扩散,粗面岩中斑晶大多为粗大的正长石斑晶,强烈熔蚀且聚斑结构普遍;在副矿物聚晶(由钛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组成)的周围常可见反应边结构。流纹岩的斑晶主要由正长石、透长石及石英组成,晶体粒径较小,且熔蚀现象不发育。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他地质证据均显示,两种酸性岩浆之间以机械混合为主,其地球化学成分变化趋势主要受结晶分异过程控制。粗面质及流纹质岩浆在矿物组成、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表明两者来源于同一层状岩浆房内的不同部位,其中粗面质岩浆应代表岩浆房底部及边部富晶体、贫熔体的粥状层部分(正长石+磁钛铁矿+锆石+磷灰石);而分异程度较高的流纹质岩浆则聚集于岩浆房上部形成富熔体、贫晶体的部分。两种酸性岩浆的混合现象是它们在地壳浅部层状岩浆房内自混合的结果,这一过程可能受岩浆房底部基性岩浆的聚集作用所控制,当更热、更基性的岩浆聚集时,岩浆房下部晶粥区内的粗面质岩浆迅速升温、活化,从而向上运移并与上部富熔体贫晶体的流纹质岩浆发生自混合作用。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晚中生代大规模酸性火山喷发及岩浆演化机制、岩浆房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认识地壳浅部岩浆房内岩浆之间的自混合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岩浆 岩浆房过程 自混合 小雄破火山 白垩纪 浙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龄南丹瑶鸡蛋壳颜色相关SNP的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乐勤 曾令湖 +7 位作者 杨祝良 孙甜甜 徐文文 罗鑫莲 邓继贤 肖聪 王娟 杨秀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4,共3页
为了探讨蛋壳颜色形成的分子基础,从分子水平提高南丹瑶鸡的选种选育,以整个产蛋周期(24~60周龄)256只南丹瑶鸡蛋壳颜色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重PCR测序的方法检测蛋壳颜色相关基因,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得到的SNP与蛋壳颜色的相关性。结果... 为了探讨蛋壳颜色形成的分子基础,从分子水平提高南丹瑶鸡的选种选育,以整个产蛋周期(24~60周龄)256只南丹瑶鸡蛋壳颜色为研究对象,利用多重PCR测序的方法检测蛋壳颜色相关基因,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得到的SNP与蛋壳颜色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检测的92个位点中,与32周龄、40周龄、48周龄、56周龄蛋壳颜色显著相关的位点各1个(P<0.05),与36周龄、52周龄蛋壳颜色显著相关的位点各4个(P<0.05),与44周龄蛋壳颜色显著相关的位点2个(P<0.05),与60周龄蛋壳颜色显著相关的位点7个(P<0.05);其中Chr416561950、Chr185290873两个SNP位点可作为蛋壳颜色性状选育位点。研究结果为南丹瑶鸡蛋壳颜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提高其蛋壳颜色的均匀度提供了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丹瑶鸡 蛋壳颜色 产蛋周期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方鸡冰鲜屠体外观性状的测定和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乐勤 邓继贤 +3 位作者 徐文文 杨祝良 孙甜甜 杨秀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6-38,共3页
为了探讨适合选作“冰鲜鸡”的广西地方鸡品种,试验以南丹瑶鸡、广西麻鸡、广西三黄鸡和霞烟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屠体重、法氏囊重、胸肌重、毛孔数,计算胸肌和法氏囊在屠体中的占比,比较这些性状指标在4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屠... 为了探讨适合选作“冰鲜鸡”的广西地方鸡品种,试验以南丹瑶鸡、广西麻鸡、广西三黄鸡和霞烟鸡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屠体重、法氏囊重、胸肌重、毛孔数,计算胸肌和法氏囊在屠体中的占比,比较这些性状指标在4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屠体重和法氏囊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公鸡中,南丹瑶鸡和霞烟鸡屠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极显著低于广西麻鸡和广西三黄鸡(P<0.01);广西麻鸡屠体重、法氏囊重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1);广西三黄鸡法氏囊在屠体中的占比和胸肌重仅次于广西麻鸡。在母鸡中,广西麻鸡屠体重极显著高于南丹瑶鸡、广西三黄鸡和霞烟鸡(P<0.01),毛孔数极显著低于霞烟鸡、南丹瑶鸡、广西三黄鸡(P<0.01);南丹瑶鸡的法氏囊重极显著高于广西麻鸡、广西三黄鸡和霞烟鸡(P<0.01);广西麻鸡的法氏囊在屠体中的占比最低,极显著低于南丹瑶鸡和广西三黄鸡(P<0.01)。南丹瑶鸡公、母鸡屠体重与法氏囊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和0.503;广西三黄鸡屠体重和法氏囊重在公鸡中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487),在母鸡中呈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431);广西麻鸡和霞烟鸡屠体重与法氏囊重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与广西三黄鸡、霞烟鸡和南丹瑶鸡相比,广西麻鸡具有更好的屠体外观,是适于培育屠宰“冰鲜鸡”的良好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鸡 “冰鲜鸡” 屠宰性状 屠体外观 多重比较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广西6个地方鸡品种蛋重、蛋形指数和孵化成绩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聪 李淑霞 +6 位作者 邹乐勤 杨祝良 孙甜甜 徐文文 曾令湖 王娟 杨秀荣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17,共5页
蛋重和蛋形指数是地方鸡育种过程中蛋品质测定的两个重要性状,会一定程度影响孵化成绩。为探究广西6个地方鸡品种蛋重和蛋形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孵化成绩的关系,将广西三黄鸡(SH)、霞烟鸡(XY)、广西麻鸡(GXM)、南丹瑶鸡(NDY)、龙胜凤鸡... 蛋重和蛋形指数是地方鸡育种过程中蛋品质测定的两个重要性状,会一定程度影响孵化成绩。为探究广西6个地方鸡品种蛋重和蛋形指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孵化成绩的关系,将广西三黄鸡(SH)、霞烟鸡(XY)、广西麻鸡(GXM)、南丹瑶鸡(NDY)、龙胜凤鸡(LSF)、东兰乌鸡(DLW)6个地方鸡品种与作为对照的来航鸡(LH)比较,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其整个产蛋期的蛋重和蛋形指数及对应孵化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地方鸡品种的蛋重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而增加,产蛋后期显著高于产蛋前期(P<0.05),蛋形指数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来航鸡的蛋重显著高于广西地方鸡(P<0.05)。应用判别分析可对本研究6个地方品种受精蛋的孵化情况进行预测和预选。该研究为广西地方品种蛋重和蛋形指数的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鸡 蛋重 蛋形指数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M1基因rs314448799位点突变对广西麻鸡产蛋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淑霞 杨祝良 +4 位作者 孙甜甜 邓继贤 廖才杰 蒋和生 杨秀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研究CALM1基因rs314448799及其相邻位点在广西麻鸡中的遗传效应,试验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产蛋量差异,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CALM1基因在不同基因型个体卵巢、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四个位点中只有rs314448799位点与产蛋... 为研究CALM1基因rs314448799及其相邻位点在广西麻鸡中的遗传效应,试验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产蛋量差异,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CALM1基因在不同基因型个体卵巢、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四个位点中只有rs314448799位点与产蛋量显著相关,其中CC基因型个体的产蛋量最高,CT基因型个体的产蛋量次之,且均显著高于TT型(P<0.05)。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在卵巢中,rs314448799位点CC型和TT型个体的CALM1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子宫中,CC型个体的CALM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TT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rs314448799位点上CC、CT、TT三种基因型个体的鉴定可对广西麻鸡高低产蛋量个体的筛选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广西麻鸡高产蛋量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麻鸡 产蛋量 CALM1 rs314448799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甜甜 Abakar Al-Kal +5 位作者 杨祝良 曾令湖 韦雅菲 蒋和生 杨秀荣 邓继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2-15,共4页
为分析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及其表达规律,克隆了广西麻鸡CALM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蛋期麻鸡在不同组织中CALM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450... 为分析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及其表达规律,克隆了广西麻鸡CALM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蛋期麻鸡在不同组织中CALM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广西麻鸡CALM1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450 bp,共编码149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相比,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略有差异,不影响表达,另外存在2处错义突变(组氨酸突变为精氨酸,苏氨酸突变成为丙氨酸);物种间的同源性分析显示,广西麻鸡基因与原鸡(Gallus gallus)、普通猪(Susscrofa)、奶牛(Bos taurus)、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人类(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黑猩猩(Pan troglodytes)、苏门答腊猩猩(Pongo abelii)、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7%、89.4%、84.3%、89.8%、90.0%、86.7%、89.8%、90.0%、86.7%;进化树分析显示,广西麻鸡与原鸡亲缘关系最近,与奶牛和小鼠的亲缘关系最远。产蛋期CALM1的表达谱显示,CALM1基因在脑、胸肌、脾脏中高表达,在输卵管漏斗部和膨大部、心脏、腿肌、肺、肠中中度表达,而在皮肤、肝脏、卵巢、输卵管的峡部、子宫、肾脏低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CALM1基因调控广西麻鸡繁殖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麻鸡 CALM1基因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谱 产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丹瑶鸡蛋品质性状相关SNP的筛选
16
作者 邹乐勤 邓继贤 +9 位作者 肖聪 杨祝良 孙甜甜 曾令湖 徐文文 杜文娅 李淑霞 霍献强 蒋和生 杨秀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66-71,共6页
为了探讨南丹瑶鸡优良蛋品质的分子基础,试验以256只产蛋期南丹瑶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整个产蛋周期(24~60周)所产蛋的蛋品质,同时翅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与蛋品质相关基因的SNP位点,并对SNP位点与蛋白高度、蛋... 为了探讨南丹瑶鸡优良蛋品质的分子基础,试验以256只产蛋期南丹瑶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整个产蛋周期(24~60周)所产蛋的蛋品质,同时翅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与蛋品质相关基因的SNP位点,并对SNP位点与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蛋重及哈氏单位等7个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南丹瑶鸡蛋品质变异大。蛋白高度分别在32,40,48,52,56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1,2,1,1,1个;蛋黄颜色分别在28,56,60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1,2,1;蛋壳厚度分别在40,60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6,2个;蛋壳强度分别在36,48,56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2,1,1个;蛋形指数分别在24,32,40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1,1,1个;蛋重分别在32,48,56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2,1,2个;哈氏单位分别在36,40,48,56周龄关联到的显著SNP位点有1,1,1,1个。南丹瑶鸡具有优秀的蛋品质,筛选得到的与不同周龄南丹瑶鸡蛋品质显著相关的SNP位点有chr165234293、chr165234317、chr165234336、chr165258207、chr168526266、chr168526267、chr168526344、chr168526357、chr185290991、chr123349578、chr123351761、chr416561900、chr416561922、chr416562030、chr416562070、chr94769768、chr94771619、chr94771623、chr94771738、chr94771779、chr94772495共21个。说明试验筛选出的SNP位点可用于南丹瑶鸡的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丹瑶鸡 蛋品质 产蛋周期 SNP 相关性
原文传递
Isotopic Geochronology of the Xianghongdian Alkaline Complex, Northern Margin of the Dabie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6
17
作者 yang zhuliang SHEN Weizhou +2 位作者 SHEN Jialin TAO Kuiyuan XIE Fangg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4-410,共7页
To the north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 there exists a Mesozoic (K1) granite-syenite belt called the Beihuaiyang granite-syenite belt, in which the Xianghongdian alkaline complex outcrops in the Devonian Foziling sch... To the north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 there exists a Mesozoic (K1) granite-syenite belt called the Beihuaiyang granite-syenite belt, in which the Xianghongdian alkaline complex outcrops in the Devonian Foziling schist and also intruded into the slightly earlier volcanic rocks. This alkaline complex is composed of syenite, alkaline syenite and nepheline syenite, but the nepheline syenite occurs inside the alkaline syenite in the pod-like, irregular, lenticular or layered shape. Researches on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alkaline complex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kaline syenite and the nepheline syenite must rely on precise isotopic ages. 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reported isotopic dating results merely by the 40Ar/39Ar method on hornblende and biotite separated from the alkaline syenite and nepheline syenite.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s have made fairly detailed isotopic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the alkaline syenite and nepheline syenite by using Rb-Sr isochron for the whole rock and minerals, U-Pb for single zircon separate and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hornblende and potash feldspar.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show that the nepheline syenite was formed far earlier than the alkaline syen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ic geochronology alkaline complex Xianghongdian Dabie Mountains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麻鸡kpna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18
作者 杨雪琴 杨祝良 +2 位作者 霍献强 李淑霞 杨秀荣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59,140,141,共8页
为了探究广西麻鸡核转运蛋白α3(karyopherin subunit alpha 3, kpna3)的结构和组织表达谱,试验采集了6只120日龄广西麻鸡的大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胰腺、睾丸、肾脏、腺胃、肌胃、胸肌、腿肌、腹脂、背部皮脂组织,克隆了kpna3... 为了探究广西麻鸡核转运蛋白α3(karyopherin subunit alpha 3, kpna3)的结构和组织表达谱,试验采集了6只120日龄广西麻鸡的大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胰腺、睾丸、肾脏、腺胃、肌胃、胸肌、腿肌、腹脂、背部皮脂组织,克隆了kpna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kpna3基因全长1 572 bp,共编码523个氨基酸。kpna3基因序列与原鸡、雉鸡、绿头鸭、鸽、人和小鼠的相似性分别为99.6%、98.3%、95.9%、95.4%、88.1%和88.5%;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雉鸡,然后依次绿头鸭和野鸽;kpna3蛋白分子质量为35.86 ku,等电点为9.43,为不稳定的亲水碱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和信号肽。kpna3基因在广西麻鸡大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胰腺、睾丸、肾脏、腺胃、肌胃、胸肌、腿肌、腹脂、背部皮脂14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胃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说明成功克隆广西麻鸡kpna3基因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序列,在肌胃组织中表达量高可能与基因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麻鸡 kpna3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菌物汉语学名拟定和使用现状及2021年中国新物种的拉丁——汉语学名名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科 杨祝良 +10 位作者 赵长林 袁海生 赵鹏 戴玉成 张修国 图力古尔 韩燕峰 范鑫磊 蒋淑华 姚一建 蔡磊 《菌物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2-64,共23页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出汉语学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解决近年新发表物种汉名缺失的问题,邀请了菌物领域研究者及2021年发表新物种较多的一些中国学者共同合作,为所有2021年中国菌物新物种拟定了汉语学名,并编制为拉汉学名名录。通过上述工作,以期推动《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汉语学名的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物学名 命名法 新物种 拉汉学名名录
原文传递
广西麻鸡FOXL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高低产蛋量卵巢中的表达
20
作者 杜文娅 夏利 +6 位作者 孙甜甜 邓继贤 杨祝良 唐燕飞 李淑霞 霍献强 杨秀荣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0-984,共5页
为了研究鸡FOXL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广西麻鸡FOXL2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了其突变位点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和进化距离,以及在高产组和低产组母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广西麻鸡FOXL2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918 bp,共编... 为了研究鸡FOXL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广西麻鸡FOXL2基因编码区序列,分析了其突变位点及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和进化距离,以及在高产组和低产组母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广西麻鸡FOXL2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918 bp,共编码305个氨基酸,存在一处错义突变和两处同义突变。通过物种间的同源性分析显示,广西麻鸡FOXL2基因与原鸡(Gallus gallus)、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野鸽(Columba livia)、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的同源性分别为99.7%、98.8%、95.1%、92.0%、75.7%、75.5%。通过种间进化树分析表明,广西麻鸡与原鸡(Gallus gallus)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小鼠(Mus musculus)的亲缘关系最远。FOXL2在高低产蛋量鸡卵巢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OXL2基因在高产蛋组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蛋组中的表达量(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鸡FOXL2的序列相对较保守,对卵巢功能的维持和提高产蛋量具有功能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性能 FOXL2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