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型肺癌的18F-FDGPET/CT表现
1
作者 谢丽璇 杨秀蓉 +3 位作者 刘志军 卢静 黄原 陈友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炎型肺癌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 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病理及18F-FDG PET/CT检查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密度病灶间S UVmax的差异,运用... 目的 探讨肺炎型肺癌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 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病理及18F-FDG PET/CT检查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密度病灶间S UVmax的差异,运用Fishe r确切概率法比较局限性及弥漫性肺炎型肺癌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肺炎型肺癌特征性表现为沿肺叶、肺段分布的实变影和/或磨玻璃(GGO)影,以实变与GGO混合病灶(59.5%),弥漫性分布(59.5%)多见,常见的伴随征象有小结节样播散灶(64.9%)、支气管充气征(45.9%)及蜂窝征(32.4%);病灶的不同密度对SUVmax有显著影响(F=6.456,P=0.004),纯实变型SUVmax显著高于纯GGO型SUVmax(P=0.004);弥漫性病例小结节样播散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局限性病例。结论 肺炎型肺癌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具有一定的特征,充分认识这些征象对该病的诊断和分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型肺癌 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辆仿生环状过渡阻尼结构减振特性分析
2
作者 郑皓中 杨秀蓉 +2 位作者 石欣 马倩倩 秦园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受天然竹子多级多尺度结构的启发,提出一种仿生环状过渡阻尼结构。以仿生环状过渡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应力、应变能、等效弹性应变以及总变形等特性指标,并与分层结构、分层过渡结构和涡状过渡结构对比,进行结构阻... 受天然竹子多级多尺度结构的启发,提出一种仿生环状过渡阻尼结构。以仿生环状过渡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等效应力、应变能、等效弹性应变以及总变形等特性指标,并与分层结构、分层过渡结构和涡状过渡结构对比,进行结构阻尼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状过渡阻尼结构的内部独立环状间隙放大了阻尼层的剪切应变,增强了阻尼结构的能量耗散;相比其他三种结构,环状过渡阻尼结构综合阻尼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工程实际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阻尼材料和结构设计,以达到最佳的阻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环状过渡结构 阻尼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漆斑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活性筛选 被引量:5
3
作者 霍建飞 郝永娟 +4 位作者 杨秀荣 姚玉荣 孙淑琴 刘春艳 王万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在天津市植保所武清创新基地温室番茄上一种叶部病害,明确了引起该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方法】运用形态学与对病菌核糖体DNA的ITS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平皿法测定... 【目的】本文研究了在天津市植保所武清创新基地温室番茄上一种叶部病害,明确了引起该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方法】运用形态学与对病菌核糖体DNA的ITS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的病原进行鉴定,采用平皿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病菌的形态学特征与已报道的引起番茄漆斑病的病原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ro ridum的形态学特征相一致,病菌ITS区序列与M.roridum的ITS区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9%,进一步确定引起番茄叶斑病的病菌为露湿漆斑菌M.roridum。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SC、250g/L嘧菌酯SC、250g/L吡唑醚菌酯EC和80%多菌灵WP对该菌菌丝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值分别为0.094、0.781、1.041和1.396μg/mL。【结论】以上4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番茄漆斑病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漆斑病 露湿漆斑菌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探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玉青 安致稳 +3 位作者 杨秀荣 王巧玲 阴雅男 刘玉洁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2期23-25,4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性AMD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47眼和对照组31例40眼,对照组应用自拟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汤为基本方,根据出血早中晚... 目的:研究分析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湿性AMD诊断标准的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47眼和对照组31例40眼,对照组应用自拟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汤为基本方,根据出血早中晚期及症状辨证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较对照组(77.5%)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力及30°视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黄斑区OCT视网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湿性AMD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瞻昏渺 视直如曲 湿性 益气养阴散结通络汤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疗效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玉青 杨秀荣 +2 位作者 王巧玲 安致稳 阴雅男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2期10-13,16,共5页
目的:研究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MGD患者62例(12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60眼),治疗组32例(64眼)。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妥布霉素地塞... 目的:研究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MGD患者62例(12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60眼),治疗组32例(64眼)。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眼膏)外涂睑缘,湿热敷,睑板腺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清热化湿、祛瘀散结),并随症加减。观察2组治疗前后睑板腺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It)、角结膜荧光素钠染色(FL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94%,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睑板腺功能、BUT、SIt、FLS、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温胆汤为基础的清热化湿、祛瘀散结法,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MGD的睑板腺功能,延长SIt、BUT,促进角膜上皮恢复,并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干眼症 睑板腺功能障碍 白涩症 神水将枯症 椒疮 脾胃湿热型 清热化湿祛瘀散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活血通络开窍药针结合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玉青 安致稳 +2 位作者 杨秀荣 王巧玲 阴雅男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5期24-26,41,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疏肝活血通络开窍法配合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前部ION的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72眼),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在原发基础疾病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阿托品注... 目的:研究分析疏肝活血通络开窍法配合针刺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前部ION的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72眼),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在原发基础疾病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球后注射,派立明滴眼液点眼,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颞侧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口服烟酸、甲钴胺片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解郁通络开窍中药内服配合针刺治疗。中药基本方:柴胡、白芍各10 g,当归9 g,茯苓、白术各10 g,薄荷6 g,佛手、郁金、桃仁、红花、川芎各10 g,地龙12 g,石菖蒲10 g,甘草6 g;针刺患侧精明、攒竹、球后、鱼腰、太阳、阳白、百会、四神聪、神庭、合谷(双)、太冲(双)、三阴交(双)、光明(双)、足三里(双)、阳陵泉(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60°视野缺损范围缩小程度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视野缺损范围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盘平均纤维层厚度(RNFLT)均较治疗前变薄(P<0.05),而治疗组RNFLT变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活血通络开窍药针结合能明显提高前部ION患者视力,促进视盘水肿、出血的吸收,改善并扩大视野,降低RNFLT,有效治疗前部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目系暴盲 视瞻昏渺 疏肝活血 通络开窍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子彦 杨秀荣 +1 位作者 肖东健 张哲义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24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为研究阶段,回顾性分析该阶段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下肢动脉病变,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 目的探究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5月为研究阶段,回顾性分析该阶段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下肢动脉病变,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驾驶安全预警与导航系统(DSA)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两组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准确率无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分级上均处于较高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较高,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影像检查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川猪MYL9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焦迪 谢婉 +6 位作者 潘鹏丞 陈宝剑 关志惠 杨秀荣 兰干球 郭亚芬 谢炳坤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4-460,共7页
【目的】克隆陆川猪肌球蛋白调节轻链9基因(MYL9),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检测其在不同猪种中的表达差异,为明确陆川猪骨骼肌生长规律及研究MYL9的生理功能打下基础。【方法】根据NCBI上的家猪MYL9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克... 【目的】克隆陆川猪肌球蛋白调节轻链9基因(MYL9),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检测其在不同猪种中的表达差异,为明确陆川猪骨骼肌生长规律及研究MYL9的生理功能打下基础。【方法】根据NCBI上的家猪MYL9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克隆陆川猪MYL9基因,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陆川猪和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MYL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陆川猪MYL9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长519bp,共编码172个氨基酸;与NCBI上已公布的家猪MYL9基因(NM_001244472.1)CDS序列比对,陆川猪MYL9基因存在2处碱基突变,分别是195 bp处C→A和498 bp处T→C,均为同义突变;陆川猪MYL9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家猪MYL9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9.6%,与鸡的同源性最低,为88.4%。陆川猪MYL9蛋白存在3个N糖基化位点和15个磷酸化位点,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符合一般EFh-PEF超家族的结构特征。陆川猪MYL9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54.65%,无规则卷曲占35.47%,β-转角占8.14%,延伸链占1.74%。MYL9基因在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陆川猪背最长肌(P<0.01)。【结论】MYL9基因序列在不同物种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在10周龄陆川猪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杜洛克猪,与其在不同猪种背最长肌中的磷酸化程度有关,也说明MYL9基因对猪肌肉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猪 肌球蛋白轻链9基因(MYL9)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肌肉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申玉建 方程 +6 位作者 邱庆庆 司景磊 吴延军 杨祝良 杨秀荣 郭亚芬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4-1890,共7页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并确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在猪支原体肺炎(MPS)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并进行BLAST比对... 【目的】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PPARγ),并确定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该基因在猪支原体肺炎(MPS)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RT-PCR克隆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并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及其推导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基因在1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小肠、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1515 bp,编码504个氨基酸。广西巴马小型猪PPARγ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猪PPARγ基因(FJ436399.1)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100.0%;而与牛(NM_181024.2)、人类(NM_005037.5)、猕猴(NM_001032860.1)、鼠(NM_001308354.1)和鸿雁(KJ019822.1)的同源性分别为92.9%、91.8%、91.5%、90.5%和83.5%,表明PPARγ基因高度保守。PPARγ蛋白分子量为57380.91 Da,理论等电点(p I)为6.88,不稳定系数49.26,脂肪指数为88.21,亲水性平均水平为-0.293,为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占总数的39.09%。PPARγ基因在广西巴马小型猪大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而在肾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极低。【结论】PPARγ基因在1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PPARΓ基因 猪肺炎支原体 克隆 组织表达差异 炎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杨秀荣 柴晓明 李子彦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5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MRI在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60例T2DM与非T2DM合并脑梗死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MRI检查。结果研究组MRI大面积梗死、再发性梗死、多灶性梗死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MRI为大片状且... 目的观察MRI在T2DM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6月的60例T2DM与非T2DM合并脑梗死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MRI检查。结果研究组MRI大面积梗死、再发性梗死、多灶性梗死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MRI为大片状且不均匀或者均匀异常信号影,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灶直径<1.5 cm,病灶形态斑点状、斑片状、裂隙状、类圆形等,多发性梗死患者两侧额叶及胼胝体膝部、体部多发片状异常信号,TI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FLAIR高信号,DWI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环形强化。结论T2DM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要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脑梗死 MRI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现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姜建萍 袁翔 +4 位作者 邱庆庆 黄光华 蒋钦杨 杨秀荣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11-2118,共8页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性别两态性:同龄雌、雄虾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相差悬殊,导致大规模生产罗氏沼虾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性别两态性:同龄雌、雄虾个体的大小、生长速度相差悬殊,导致大规模生产罗氏沼虾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性别控制技术开展罗氏沼虾单性化育苗,培育全雌/全雄罗氏沼虾以提高养殖产量,而实现罗氏沼虾单性化养殖的前提必须明确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及其关键基因。文章就罗氏沼虾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单性化养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认为全雄/全雌罗氏沼虾育种的关键技术是伪雌或超雌虾制备。鉴于罗非鱼三系[原系(XX♀)、雄性纯合系(YY♂)和雄性纯合转化系(YY♀)]配套方案的启发,今后可对罗氏沼虾遗传型WW超雌个体进行性逆转,获得伪雄个体(遗传型WW,生理型ZZ),经回交所得后代用于构建超雌虾种质库,即通过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机制解析及超雌种质库构建,研发自主的单性化罗氏沼虾制种技术,培育全雄/全雌罗氏沼虾将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性别控制 性别相关基因 单性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条件下片麻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秀荣 姜谙男 +1 位作者 王善勇 张峰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31-4340,共10页
为探讨寒冷地区隧道围岩的长期稳定性,选取吉林省辉白隧道中的片麻岩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对片麻岩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片麻岩的蠕变变形量逐渐增加,而蠕变破坏应力... 为探讨寒冷地区隧道围岩的长期稳定性,选取吉林省辉白隧道中的片麻岩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冻融循环作用对片麻岩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片麻岩的蠕变变形量逐渐增加,而蠕变破坏应力、蠕变时长、长期强度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同时冻融循环温度的幅度对片麻岩的各蠕变参数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冻融循环次数相同时,温度越低,岩样的初始瞬时蠕变越大,而蠕变时长与长期强度越小。同时基于试验结果,利用1st Opt优化软件对Burgers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可得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在蠕变减速段和稳定段吻合较好。最后通过SEM扫描和能谱EDS分析了冻融循环对片麻岩微细观结构的影响机制。岩样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均为剪切破坏,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岩石的破裂程度越来越严重、破坏块度越来越小。研究结果为寒区岩石工程的支护设计和防冻害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蠕变试验 损伤 长期强度 冻融循环(F-T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姜建萍 杨学明 +5 位作者 袁翔 邱庆庆 杨秀荣 蒋钦杨 黄光华 蒋和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2-1369,共8页
【目的】克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淀粉酶基因(AMY),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及其表达规律研究,为揭示AMY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罗氏沼虾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克隆罗氏沼虾AMY基因编码区(CDS)... 【目的】克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淀粉酶基因(AMY),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及其表达规律研究,为揭示AMY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罗氏沼虾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克隆罗氏沼虾AMY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利用ExPASy ProtParam、ExPASy ProtScale、SignalP-5.0、MegAlign及Lasergene v8.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MY基因在罗氏沼虾不同组织(腹神经节、胃、心脏、鳃组织、性腺、肝胰腺、肌肉和肠道)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在生长快速家系(FG)和生长慢速家系(SG)个体肌肉中的表达模式。【结果】罗氏沼虾AMY基因CDS序列全长2121 bp,共编码706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76.87 kD,理论等电点(pI)为4.63,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包含2个典型的淀粉酶结构域;在罗氏沼虾AMY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3.88%,延伸链占21.39%,无规则卷曲占64.73%。罗氏沼虾AMY氨基酸序列与克氏原螯虾AMY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62.6%),与大珠母贝AMY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较低(48.9%);基于AMY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罗氏沼虾与克氏原螯虾的亲缘关系最近,而与中华绒螯蟹的亲缘关系较远。AMY基因在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存在性别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具体表现为:雌性个体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1,下同),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5),而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雄性个体。罗氏沼虾AMY基因在FG个体肌肉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SG个体。【结论】AMY基因在罗氏沼虾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表达于罗氏沼虾的不同组织中,但存在性别差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淀粉酶基因(AMY) 表达规律 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花岗岩剪切蠕变试验与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峰瑞 姜谙男 +1 位作者 杨秀荣 申发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9-519,共11页
为探讨冻融对寒区工程岩石剪切蠕变特性的影响,以吉林省辉白隧道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试样开展细观特征分析和剪切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试样裂隙、孔隙不断扩展,岩石表面损伤现象愈发明... 为探讨冻融对寒区工程岩石剪切蠕变特性的影响,以吉林省辉白隧道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试样开展细观特征分析和剪切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试样裂隙、孔隙不断扩展,岩石表面损伤现象愈发明显;(2)试样主要以中小孔隙为主,孔隙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趋势;(3)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蠕变变形量和蠕变速率逐渐增大,而蠕变时长、破坏应力和长期强度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冻融岩石非定常蠕变参数的表达,提出了冻融岩石损伤黏性元件,构建了花岗岩冻融剪切蠕变本构模型。将蠕变试验曲线和理论模型拟合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通过对蠕变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其对花岗岩蠕变变形的影响,并给出了蠕变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该研究结果对于寒区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冻融循环 细观损伤 剪切蠕变 试验研究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TRY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其mRNA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建萍 袁翔 +5 位作者 邱庆庆 黄光华 杨秀荣 蒋和生 杨学明 蒋钦杨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分析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胰蛋白酶(TRY)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为深入探究TRY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提高罗氏沼虾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egAlign、ProtParam、ProtScale和MLRC等在线软件对... 【目的】分析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胰蛋白酶(TRY)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为深入探究TRY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提高罗氏沼虾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MegAlign、ProtParam、ProtScale和MLRC等在线软件对罗氏沼虾TRY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罗氏沼虾腹部神经、胃、心脏、鳃、性腺、肝胰腺、肌肉和肠道等8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TRY基因在罗氏沼虾生长快速家系(FG)和生长慢速家系(SG)个体肌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结果】罗氏沼虾TRY氨基酸序列与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TRY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TRY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低。罗氏沼虾TRY蛋白的分子量为28.54 kD,理论等电点为4.44,属于疏水性蛋白。罗氏沼虾TRY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17.67%,延伸链占21.05%,无规则卷曲占61.28%。罗氏沼虾TRY基因在所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雌性和雄性个体的肝胰腺组织中均高表达,而在雌性个体的鳃和雄性个体的肌肉组织中低表达。此外,罗氏沼虾TRY基因在FG个体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在SG个体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P<0.01)。【结论】罗氏沼虾与刀额新对虾的亲缘关系最近;TRY基因在罗氏沼虾各组织中均广泛表达,以在雌、雄罗氏沼虾肝胰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且存在性别差异性。TRY基因在罗氏沼虾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正向调控罗氏沼虾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生长性状 TRY基因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在氟化石墨烯表面分解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驰 杨秀荣 +3 位作者 张梓涵 赵子航 李嘉辰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7,I0008,共15页
为了探讨氟化石墨烯(FG)用于AP燃烧催化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研究了HClO_(4)和NH_(3)在FG表面的分解行为,阐述了AP在FG表面分解的反应机理;对HClO_(4)分子在FG表面分解反应的反应网络中各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 为了探讨氟化石墨烯(FG)用于AP燃烧催化的可行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研究了HClO_(4)和NH_(3)在FG表面的分解行为,阐述了AP在FG表面分解的反应机理;对HClO_(4)分子在FG表面分解反应的反应网络中各个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ClO_(4)分子的主要分解路径为HClO_(4)→ClO_(3)→HClO_(3)→ClO_(2)→HClO2→ClO-→Cl-。高氯酸分解生成氯酸根的反应为该路径的速控步骤,反应活化能为1.675 eV;HClO_(4)分子分解产生的吸附在FG表面的O^(*)原子会抑制HClO_(4)分子在FG表面的进一步分解,但这些O^(*)原子能够促进NH_(3)分子在FG表面的脱氢反应并生成OH^(*)基团;OH^(*)基团易与NH_(3)分子及其脱氢产物反应,生成H_(2)O分子,使得O原子从FG表面脱附;FG表面的F原子能够迅速与NH_(3)分子中的H原子反应,反应活化能仅为0.284 eV,这促使NH_(3)脱氢并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避免了因为NH_(3)吸附在AP表面而引起的阻滞期。表明FG能够有效地消除AP分解过程的阻滞期,从而提高AP的燃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分解机理 氟化石墨烯 FG 高氯酸铵 AP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牛唾液和血清生殖激素在发情周期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银海 莫志辉 +5 位作者 潘能庆 徐文文 蒋世强 邓辉 杨秀荣 蒋和生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对广西水牛发情周期唾液和血液中雌激素(E2)和孕酮(P4)的浓度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水牛发情规律来指导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测定发情母水牛血液和唾液中E2(雌二醇)和P4(孕酮)的浓... [目的]对广西水牛发情周期唾液和血液中雌激素(E2)和孕酮(P4)的浓度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水牛发情规律来指导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测定发情母水牛血液和唾液中E2(雌二醇)和P4(孕酮)的浓度变化,并对血液和唾液的激素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广西水牛血液和唾液中的E2和P4呈波动性变化,结果表明,发情前期,唾液中P4浓度一直维持在6.57.1ng/mL,第13天达到11.09ng/mL以上,随后快速下降。唾液中E2浓度在发情前期第35天出现一个峰值178.528pg/mL,在1417d唾液中E2浓度显著升高,出现第二个峰值达到120.57pg/mL。唾液E2和P4浓度的变化趋势和血清E2和P4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性较好。母水牛唾液和血清样品的P4浓度相关性显著(R=0.4080;P<0.05),母水牛唾液和血清标本的E2浓度相关性显著(R=0.5113;P<0.05)母水牛唾液E2和P4浓度相关性非常显著(R=0.7754;P<0.01)。[结论]唾液和血液中的这两种激素水平起伏变化基本趋于一致,其相关性显著,可以作为监测水牛发情及预测排卵的可靠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唾液 血清 生殖激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秀荣 姜谙男 刘海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8-712,共5页
为了研究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整体构件的变形图和各个构件的应力云图,验证了构件具有较高的受压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 为了研究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整体构件的变形图和各个构件的应力云图,验证了构件具有较高的受压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由等效应力时程曲线、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可得,滞回曲线饱满,骨架曲线具有平缓的下降段,表明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抗震性能较好,为带约束拉杆L形组合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拉杆 组合柱 混凝土 有限元 抗震性能 非线性分析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NO在CuO(1 1 1)的表面吸附
19
作者 杨秀荣 张驰 +3 位作者 高红旭 赵凤起 牛诗尧 马海霞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0,190,I0002,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纳米CuO与含能材料分解产生的NO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在CuO(1 1 1)表面的吸附行为,同时在NO吸附的最稳定位点研究NO_2在Cu表面的吸附及其对NO的影响;通过DMol^3模块中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Perdew-B... 为了深入研究纳米CuO与含能材料分解产生的NO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在CuO(1 1 1)表面的吸附行为,同时在NO吸附的最稳定位点研究NO_2在Cu表面的吸附及其对NO的影响;通过DMol^3模块中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Perdew-Burke-Ernzerh (PBE)方法对吸附构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NO以分子形式吸附在CuO(1 1 1)表面,较为稳定的吸附构型为NO的N原子与CuO表面的Cu、O原子相互作用,均为化学吸附;最稳定的吸附构型为NO吸附在Cu1位点上,吸附能为-0.89eV;HOMO-LUMO轨道能隙值和态密度图分析均表明NO和CuO表面有强烈相互作用;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显示,电荷从NO转移到Cu表面,NO带部分正电荷;在含能材料分解过程中,NO气体稳定吸附在CuO表面,但当存在NO_2时,NO的吸附位点可能会被吸附能力更强的NO_2占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CUO NO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与NO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研究
20
作者 贾睿 杨秀荣 +2 位作者 金波 赵凤起 徐抗震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2-609,共8页
为了考察[60]富勒烯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与NO之间的相互作用;对7种不同相互作用体系构型进行几何优化、能量计算、电子性质分析、Wiberg键级... 为了考察[60]富勒烯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与NO之间的相互作用;对7种不同相互作用体系构型进行几何优化、能量计算、电子性质分析、Wiberg键级分析和独立梯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NO与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相互作用的本质是由色散力主导的范德华弱相互作用;NO以物理形式吸附在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表面和笼型结构内部,且以N原子端为主;结合能绝对值排序为VII′>IX′>II′>IV′>III′>I′>V′>VI′>VIII′,相比[60]富勒烯,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与NO分子发生更强的物理吸附,[60]富勒烯的化学修饰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顺-2双(苯并呋喃)60富勒烯衍生物 NO 富勒烯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