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16个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1
作者 石嘉琦 谢楠 +9 位作者 崔素倩 孙国通 潘璇 张立锋 刘忠宽 刘振宇 张洪发 李亚楠 杨青川 龙瑞才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80,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河北滨海地区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以1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测定并比较了5种盐浓度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发芽指标的变化差异,并利用临界盐浓度阈值、层次分析... 为筛选出适宜河北滨海地区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本研究以1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测定并比较了5种盐浓度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发芽指标的变化差异,并利用临界盐浓度阈值、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进行了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轻度盐胁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生长,‘甘农5号’‘甘农12号’‘北极熊’‘公农5号’的百株干重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7.1%,44.2%,7.4%和31.3%;中重度盐胁迫则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和百株干重。通过聚类分析将16个品种划分为强、中、弱3个耐盐等级,强耐盐的包括2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是‘甘农5号’和‘WL377HQ’;中等耐盐的包括‘甘农12号’‘前景’‘莎莎’和‘赛沃7’;剩下的10个品种为弱耐盐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耐盐性 层次分析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SAUR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中的表达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昊 李显炀 +6 位作者 何飞 王雪 李明娜 龙瑞才 康俊梅 杨青川 陈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53,共19页
SAUR(small auxin-up RNA)是植物早期响应生长素的一类基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等一系列生物过程。在拟南芥、水稻、棉花等物种中已经对SAUR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与分析,但是,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中关于S... SAUR(small auxin-up RNA)是植物早期响应生长素的一类基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等一系列生物过程。在拟南芥、水稻、棉花等物种中已经对SAUR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与分析,但是,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中关于SAUR基因家族的研究尚未开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紫花苜蓿参考基因组共鉴定到433个MsSAUR成员,并对其基因组位置、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紫花苜蓿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发现有5、11、19以及12个MsSAUR成员分别响应干旱、盐、冷以及碱胁迫,MsSAUR14/94/254可以同时响应干旱和盐胁迫,MsSAUR297可以同时响应干旱、盐以及碱胁迫,MsSAUR306可以同时响应干旱、盐以及冷胁迫。本研究结果可为后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创制高产抗逆新种质提供重要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SAUR基因 全基因组鉴定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与大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明 蒋学乾 +5 位作者 何飞 张帆 杨天辉 龙瑞才 杨青川 丛丽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9-2427,共9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豆科牧草,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优质种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因此,提高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对我国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挖掘调控种子产量与外形的相关基...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的豆科牧草,在我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优质种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多。因此,提高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对我国紫花苜蓿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挖掘调控种子产量与外形的相关基因,本研究中,利用从世界各地收集的220份紫花苜蓿种子材料,对其种子重量(Seed weight,SW)、种子面积(Seed area,SA)、种子周长(Seed perimeter,S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表型分析表明3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10.96%(SW),8.31%(SA),4.43%(SP)。通过GWAS,共在7条染色体上发现20个与3个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单倍型分析证实了优异等位基因的数量与SW,SA和S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对这20个显著SNP上下游各20 kb范围内的基因进行搜索注释,最终筛选到4个与种子产量和大小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的结果可为优化紫花苜蓿种子大小,提高种子产量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标记与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种子大小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水平紫花苜蓿WRKY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显炀 刘昊 +6 位作者 何飞 王雪 李明娜 龙瑞才 康俊梅 杨青川 陈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70,共17页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WRKY基因家族成员已经在多个植物物种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然而,WRKY转录因子尚未在四倍体紫花苜蓿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鉴定与...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WRKY基因家族成员已经在多个植物物种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然而,WRKY转录因子尚未在四倍体紫花苜蓿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鉴定与分析。本研究系统鉴定了紫花苜蓿WRKY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98个WRKY转录因子不均匀分布在紫花苜蓿的32条染色体上,其中7号染色体的数量最多。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WRKY基因家族成员可以分为3个组。在这些WRKY转录因子中,有42个响应盐胁迫,7个响应碱胁迫,19个响应冷胁迫和37个响应干旱胁迫,同时发现MsWRKY154和MsWRKY166可以同时响应盐、干旱、冷以及碱胁迫。本研究的结果可为紫花苜蓿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可为紫花苜蓿分子育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紫花苜蓿 表达模式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蓄热罐与管网虚拟储能热电联供系统的经济运行优化分析
5
作者 杨庆川 陈美端 +4 位作者 余小兵 薛晨晰 李洪瑞 吴闯 卿绍伟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本文建立计及蓄热罐与管网虚拟储能热电联供系统模型,探讨不同储能装置配置(如无储能装置、含虚拟储能、含蓄热罐、含蓄热罐与虚拟储能)下负荷场景、燃煤价格、管网长度对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蓄热罐与虚拟储能的储能配置使... 本文建立计及蓄热罐与管网虚拟储能热电联供系统模型,探讨不同储能装置配置(如无储能装置、含虚拟储能、含蓄热罐、含蓄热罐与虚拟储能)下负荷场景、燃煤价格、管网长度对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含蓄热罐与虚拟储能的储能配置使得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成本大幅降低,且当热电负荷波动较大时,运行成本降幅更大,如工业负荷场景下降幅达26.12%;燃料价格上涨使得系统运行成本线性增加,但相比于无储能装置,含储能装置系统的运行成本仍然较低,经济性更好;由于管网储能容量限制以及管网热损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管长使得系统运行成本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供 蓄热罐 虚拟储能 储能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紫花苜蓿氮磷钾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量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铁军 赵忠祥 +3 位作者 龙瑞才 吕会刚 杨青川 康俊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249,共7页
为高产优质苜蓿草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选择黄淮海地区苜蓿生产的典型区域沧州为试验点,以该地区当家苜蓿品种中苜3号(Medicago sativa L.‘zhongmu No.3’)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 为高产优质苜蓿草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2016-2017年选择黄淮海地区苜蓿生产的典型区域沧州为试验点,以该地区当家苜蓿品种中苜3号(Medicago sativa L.‘zhongmu No.3’)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紫花苜蓿当年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中苜3号苜蓿干草产量高低顺序为磷肥>钾肥>氮肥。处理3(N_1P_2K_2)即施N 5.00kg·hm^(-2),施P_2O_5 60.00kg·hm^(-2),施K_2O 180.00kg·hm^(-2)时获得最高产量23 657.9kg·hm^(-2)。14个处理组合中,处理7(N_2P_3K_2)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2.45%,处理6(N_2P_2K_2)粗蛋白含量最低,为16.8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处理3(N_1P_2K_2),为34.14%,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最低的处理7(N_2P_3K_2),为51.27%。处理7(N_2P_3K_2)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为111.36。综合分析,处理7(N_2P_3K_2)的初花期营养价值较高。根据产量模型分析,中苜3号苜蓿施N 4.10kg·hm^(-2),施P_2O_5 48.47kg·hm^(-2),施K_2O 270.00kg·hm^(-2)时可获得最高产量23 918.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施肥 产量 品质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吕会刚 康俊梅 +3 位作者 龙瑞才 杨青川 孙彦 张铁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8-958,共11页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对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干草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建植当年各苜蓿品种平均年产...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对2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干草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建植当年各苜蓿品种平均年产量最低,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中苜5号’的4年总干草产量最高,‘SR4030’等6个品种的总产量低于对照品种‘中苜1号’,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1茬产量最高,随着茬次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第1茬与年产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秋眠性3~6级的品种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综合评价较高。综合4年试验结果,‘中苜5号’、‘中苜1号’、‘SR4030’、‘巨能551’、‘BR4010’、‘MF4020’、‘SK3010’和‘WL363HQ’产草量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河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产量 河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量和行距配置对盐碱地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吕会刚 康俊梅 +4 位作者 龙瑞才 徐化凌 陈小芳 杨青川 张铁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在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黄淮海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中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播种量(7.5, 15.0, 22.5 kg·hm^(-2))和行距(15, 30, 40 cm)两个因素,研究了盐碱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干草... 在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黄淮海当家紫花苜蓿品种中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播种量(7.5, 15.0, 22.5 kg·hm^(-2))和行距(15, 30, 40 cm)两个因素,研究了盐碱地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苜蓿生产确定最佳播种量和行距配置,为发展盐碱地苜蓿产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播种量对3年总产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播种当年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种量22.5 kg·hm^(-2)的3年总产量最高,产量随播种量增加呈不断提高的趋势;行距对3年总产量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行距15 cm的3年总产量最高,随着行距的增加产量呈减小趋势;行距对播种当年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行距对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小;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为15 cm组合的3年总产量最高。2)播种量和行距对每m^2枝条数和枝条重有显著性影响(P<0.05),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每m^2枝条数呈增加的趋势,枝条重则呈减小趋势。产量与每m^2枝条数始终呈正相关关系,与枝条重呈负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和行距的减小,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有上升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有下降趋势;播种量为22.5 kg·hm^(-2)、行距为15 cm时营养价值最高。4)从高产和品质综合考虑,在播种量22.5 kg·hm^(-2)和行距15 cm配置情况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综上,在山东以及黄淮海盐碱地区以种植耐盐碱苜蓿品种为宜,不同播种量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有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减少的趋势,在适宜播种量和行距配置条件下,有利于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种量 行距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铁军 龙瑞才 +4 位作者 赵忠祥 吕会刚 闫旭东 杨青川 康俊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2,共8页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对国内外1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15个苜蓿品种中4年平均年产量(干重)居前三位的是中苜3号... 2013~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对国内外15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的苜蓿年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15个苜蓿品种中4年平均年产量(干重)居前三位的是中苜3号、中苜2号和WL712HQ,分别为14423.1kg/hm2、13706.3kg/hm2、13144.3kg/hm2。4个茬次的干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1茬的产量最高,约占年总产量的38%,第4茬产量最低,年产量最高的两个品种的第一茬产量也最高。第一茬与年产量之间的关联度最高。综合4年的结果,筛选出适宜河北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为中苜3号和中苜2号,国外品种中WL712HQ、WL903HQ和MagnumVI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 产量 河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水稻茎秆抗倒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青川 艾玉廷 +3 位作者 鲁建承 林森 苗微 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明确生物炭对水稻茎秆抗倒性的影响及最佳施用量,探索通过施用生物炭提高水稻抗倒伏性的初步机制,为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科学合理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以抗倒伏性有差异水稻品种沈农265和秋田小町为试材,设置4个... 明确生物炭对水稻茎秆抗倒性的影响及最佳施用量,探索通过施用生物炭提高水稻抗倒伏性的初步机制,为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科学合理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以抗倒伏性有差异水稻品种沈农265和秋田小町为试材,设置4个生物炭水平0t·hm^(-2)(C0),10t·hm^(-2)(C1),20t·hm^(-2)(C2),40t·hm^(-2)(C3)。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对水稻茎秆抗倒性及相关力学性状、解剖结构及化学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炭处理均能提高两品种茎秆抗折力,其中C2和C3处理达到显著水平;株高及节间长度随着施炭量增加逐渐增加;C3处理两品种小维管束数目显著增加;沈农265的C3处理大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显著增加;秋田小町C2处理的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显著增加;两品种C2和C3处理茎秆淀粉和木质素含量高于不施炭处理,沈农265在C3处理达到显著水平;两品种不同施炭处理茎秆的全钾含量高于不施炭处理。相关分析表明,抗折力与该节间的茎粗、长外径、短外径、节间至顶鲜重,弯曲力矩与该节间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大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木质部面积、淀粉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20t·hm2和40t·hm2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茎秆抗折力,且不同水稻品种对生物炭的响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炭 抗倒伏性 茎秆特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热管的高倍聚光光伏模组新型散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婧 舒碧芬 +4 位作者 郭银 杨晴川 江景祥 范畴 黄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05-111,共7页
高倍聚光光伏(HCPV)模组凭着其特有的优势,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HCPV模组采用的是III^V族多结太阳电池,尽管如今III^V族多结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高达46.0%,而采用三结电池的HCPV模组,其最高转化效率只有35%左右。造... 高倍聚光光伏(HCPV)模组凭着其特有的优势,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HCPV模组采用的是III^V族多结太阳电池,尽管如今III^V族多结太阳电池的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高达46.0%,而采用三结电池的HCPV模组,其最高转化效率只有35%左右。造成HCPV模组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模组的散热和工作温度均匀性问题。因此,如何对HCPV模组进行有效地均匀散热对提高模组转化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相变传热技术,具有当量导热系数很高,且恒温传热的特点。本文针对典型HCPV模组的热流分布特点和结构特点,采用扁平微热管阵列作为新型散热器,实验研究了基于微热管阵列散热的HCPV系统的光电特性和散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工况下,采用微热管阵列作为散热装置的HCPV模组必常规HCPV模组其输出功率大约提高22%,表明该散热结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光伏 多结电池 模组 散热 微热管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形槽式低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小龙 舒碧芬 +5 位作者 连榕海 汪婧 杨晴川 郭银 刘志聪 徐朝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1-199,共9页
设计搭建了一种V形槽式低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组件,将V形槽式聚光器与无空腔型PV/T组件结合起来。通过Trace Pro软件模拟发现,V形槽式低倍聚光PV/T系统单日制热量的增加百分比随安装角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安装角度... 设计搭建了一种V形槽式低倍聚光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组件,将V形槽式聚光器与无空腔型PV/T组件结合起来。通过Trace Pro软件模拟发现,V形槽式低倍聚光PV/T系统单日制热量的增加百分比随安装角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安装角度为23°时,增强作用最明显,聚光后光热转化功率能提高8.57%。实验结果表明,安装角度23°时总发电量比原来提高了19%。通过动态调整反光铝板安装角度,发现在太阳光照强度最强时V形槽安装角度在20°~30°之间移动时,整体的聚光效率最高。V形槽式低倍聚光PV/T组件的光伏光热效率均高于原有的无空腔PV/T组件和有空腔PV/T组件,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槽式聚光器 性能模拟 低倍聚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聚光光伏模组中不同二次聚光结构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银 舒碧芬 +4 位作者 汪婧 杨晴川 江景祥 黄研 周正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7-191,共5页
目前高倍聚光光伏(high concentrating photovoltaic,HCPV)模组效率与III-V多结高倍聚光太阳电池效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在高倍聚光光伏模组中,常用菲涅尔透镜及二次聚光器作为聚光器件。不同的聚光结构会对光照及温度分布产生影响,进... 目前高倍聚光光伏(high concentrating photovoltaic,HCPV)模组效率与III-V多结高倍聚光太阳电池效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在高倍聚光光伏模组中,常用菲涅尔透镜及二次聚光器作为聚光器件。不同的聚光结构会对光照及温度分布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模组整体的输出特性。通过对室外条件下不同二次聚光类型的高倍聚光光伏模组性能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表明二次聚光棱镜模组具有较好的温度均匀性和光线接收角,实际发电性能较优。对于二次聚光模组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涅尔透镜 Ⅲ-Ⅴ三结电池 二次聚光 非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4
作者 何飞 赵忠祥 +4 位作者 康俊梅 龙瑞才 吕会刚 杨青川 张铁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2,共9页
为了探寻紫花苜蓿种植的最适养分施用量及最佳施肥方案,提高牧草的生产性能及其营养品质,为紫花苜蓿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于2015和2016年在河北沧州应用“3414”试验设计,以华北地区推广的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 为了探寻紫花苜蓿种植的最适养分施用量及最佳施肥方案,提高牧草的生产性能及其营养品质,为紫花苜蓿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于2015和2016年在河北沧州应用“3414”试验设计,以华北地区推广的中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肥配比对紫花苜蓿产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并探讨了该区域的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少施肥或者过量施肥都可以影响产量;与未施肥的对照相比,施以不同数量的氮、磷、钾对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影响中苜3号紫花苜蓿干草产量高低顺序依次为磷肥>氮肥>钾肥。其中,处理12(N1P1K2)组合两年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9848.0kg/hm^2和14545.4kg/hm^2,较对照分别增产28.89%和20.37%。本研究得出最佳施肥组合为:施N5.0kg/hm^2、P30.0kg/hm^2、K180.0kg/hm^2,为黄淮海地区类似气候土壤条件下紫花苜蓿草田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际生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施肥 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CYP450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崔会婷 蒋旭 +4 位作者 张铁军 王珍 龙瑞才 杨青川 康俊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80,共8页
植物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s)是超基因家族编码的单加氧酶,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代谢反应,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调节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植物CYP450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农作物和药用植物,对牧草中CYP... 植物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s)是超基因家族编码的单加氧酶,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代谢反应,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调节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植物CYP450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植物、农作物和药用植物,对牧草中CYP450s的研究鲜有报道。综述了CYP 450 s家族基因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功能等,为深入研究CYP450 s家族基因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并为牧草CYP450s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家族 蛋白结构 防御反应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苜蓿MtCYP450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会婷 王珍 +4 位作者 张铁军 蒋旭 龙瑞才 杨青川 康俊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共10页
分析了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中MtCYP450的表达特性和对胁迫处理的反应。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8.31kDa,等电点为6.85。序列比对发现MtCYP450与狭叶羽扇豆和大豆中的2个CYP450家族94亚家族蛋白同源性较高,因此,MtCYP450属... 分析了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中MtCYP450的表达特性和对胁迫处理的反应。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8.31kDa,等电点为6.85。序列比对发现MtCYP450与狭叶羽扇豆和大豆中的2个CYP450家族94亚家族蛋白同源性较高,因此,MtCYP450属于细胞色素P450的CYP94亚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tCYP450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次之,根中最少。在胁迫处理(200mM NaCl、5%PEG、100μM ABA和100μM MeJA)8~12h后,叶片中MtCYP450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表明该基因受逆境和生长调节剂诱导表达。T2代超表达MtCYP450基因拟南芥在PEG和MeJA处理后MtCYP450表达量均上升;对异源超表达拟南芥的生长情况分析显示转基因拟南芥在NaCl(125mM)处理后根长是野生型的1.63倍,表明MtCYP450基因增强了拟南芥根系的抗盐性。因此,MtCYP450基因可能对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细胞色素P450 非生物胁迫 实时定量PCR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被引量:9
17
作者 支旭欣 张帆 +3 位作者 杨青川 王珍 康俊梅 龙瑞才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2,共9页
紫花苜蓿根腐病是我国苜蓿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其主要致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采用水培接菌法接种尖孢镰刀菌,测定58份供试苜蓿材料的病情指数、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苗期根腐病抗... 紫花苜蓿根腐病是我国苜蓿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其主要致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采用水培接菌法接种尖孢镰刀菌,测定58份供试苜蓿材料的病情指数、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苗期根腐病抗性。结果表明,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与病情指数均呈负相关。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12.50~70.83,根据病情指数共划分出4个不同抗性等级,分别是抗病材料、耐病材料、感病材料和高感材料。其中,抗病材料共1份,耐病材料共22份,感病材料共25份,高感材料共10份。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8份紫花苜蓿材料大致分为可分为三类,分别为15份耐病材料、24份感病材料和19份高感材料。虽然部分材料与病情指数划分结果不是完全一致,但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在聚类分析结果中能够被明显区分。其中,不同分析方法都表明,PAMPA为抗病材料,阳高、甘农3号、新牧2号、龙牧1号、CF030056、狼山、北疆、敖汉、偏关、G 13608都为高感材料,没有对根腐病完全免疫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尖孢镰刀菌 根腐病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苜蓿lncRNA167及其剪切产物miR167c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家驹 于洁 +3 位作者 李明娜 康俊梅 杨青川 龙瑞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80,共17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功能性RNA分子,lncRNA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常与microRNA(miRNA)关联发挥作用。本研究从蒺藜苜蓿中克隆一个预...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功能性RNA分子,lncRNA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常与microRNA(miRNA)关联发挥作用。本研究从蒺藜苜蓿中克隆一个预测的新lncRNA,该lncRNA与蒺藜苜蓿miR167c在染色体上位置重合,命名为Mt-lncRNA167,并推测Mt-lncRNA167作为Mt-miR167c的剪切前体发挥作用。靶基因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生长素响应因子6/8(auxin response factor 6/8)是miR167c的两个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t-lncRNA167主要在叶中表达,Mt-lncRNA167和Mt-miR167c对100 mmol·L-1NaCl、5%PEG 6000和4℃低温胁迫处理均有响应,与Mt-lncRNA167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功能预测结果一致。在盐、干旱、低温胁迫条件下,Mt-lncRNA167与MtmiR167c表达模式基本相同,与靶基因ARF6/8表达模式相反。Mt-lncRNA167与Mt-miR167c超表达转化拟南芥植株表现出生育缺陷的表型,即果荚和花丝显著缩短,花药不能正常释放花粉,花粉活力降低。盐和干旱胁迫下发芽率结果表明Mt-lncRNA167和Mt-miR167c超表达植株抗性优于野生型。此外,Mt-lncRNA167和Mt-miR167c超表达植株下胚轴显著长于野生型。综合以上,推测Mt-lncRNA167作为Mt-miR167c的前体发挥作用,MtmiR167c抑制ARF6/8基因的表达,Mt-lncRNA167-Mt-miR167c-ARF6/8作用网络在蒺藜苜蓿抗逆和发育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长链非编码RNA MICRORNA 非生物胁迫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开花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与QTL定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飞 张帆 +4 位作者 张铁军 康俊梅 龙瑞才 杨青川 马春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20,共9页
通过构建紫花苜蓿杂交F1代遗传分离群体,研究紫花苜蓿早熟性状的遗传特性,确定始花期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同时定位始花期相关的QTL位点。以低产早熟紫花苜蓿(父本)和高产晚熟紫花苜蓿(母本)为亲本构建杂交群体,以亲本和二者杂交产生的15... 通过构建紫花苜蓿杂交F1代遗传分离群体,研究紫花苜蓿早熟性状的遗传特性,确定始花期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同时定位始花期相关的QTL位点。以低产早熟紫花苜蓿(父本)和高产晚熟紫花苜蓿(母本)为亲本构建杂交群体,以亲本和二者杂交产生的152个F1代单株为研究对象。于2015和2016年调查始花期性状,运用主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始花期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通过GBS测序技术对154个单株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测序产生的SNP标记构建连锁图谱,同时结合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MG-A为始花期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2015年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9%,2016年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8.5%。父本连锁图覆盖图距为1386cM,平均标记密度3.2cM;母本连锁图覆盖图距为798.73cM,平均标记密度8.07cM。对两年的数据进行QTL定位分析得到2个主效QTL位点,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2.1334%和11.0157%。表明始花期主要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具有加性作用。始花期性状主要由2个QTL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性状 始花期 遗传分析 连锁图谱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粗灰分与矿质元素含量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习江 杨昌福 +4 位作者 蒋学乾 张帆 何飞 杨青川 康俊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2-319,共8页
为初步鉴定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粗灰分、钾、钙、镁、磷含量调控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和分子标记,本研究用低产早熟苜蓿和高产晚熟苜蓿杂交,构建了由392个个体组成的F_(1)群体,对这些性状进行3年... 为初步鉴定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粗灰分、钾、钙、镁、磷含量调控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和分子标记,本研究用低产早熟苜蓿和高产晚熟苜蓿杂交,构建了由392个个体组成的F_(1)群体,对这些性状进行3年表型数据测定,且基于前期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开展QTL定位。结果表明:共检测到63个与粗灰分和4种矿质元素含量相关的QTL,分布于22个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为2.50%~29.85%;其中重复定位的QTL共8个(qCa-3C-1和qCa-3C-2,qCa-6B-1和qCa-6B-2,qCa-6D-1和qCa-6D-2,qAsh-8B-1和qAsh-8B-2),共定位的QTL有6个(qP-2C和qK-2C,qP-3A和qMg-3A,qP-6D-3和qMg-6D-2);经进一步验证,与这些QTL紧密连锁的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本研究为选育矿质营养更丰富的苜蓿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质性状 矿质元素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