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
1
作者 许娜 唐颖 +2 位作者 徐正进 孙健 徐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7-1429,共13页
[目的]籼粳亚种间杂交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探究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挖掘新的籼粳杂种不育调控基因,为促进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粳稻品种Sasanishiki和籼稻品种Habataki杂交后,采用... [目的]籼粳亚种间杂交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探究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挖掘新的籼粳杂种不育调控基因,为促进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粳稻品种Sasanishiki和籼稻品种Habataki杂交后,采用单粒传法自交10代,获得包含95个株系的稳定遗传重组自交系(RIL),基于Illumina平台,对双亲和RIL进行高通量测序,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RIL中Habataki血缘的分布与比例,进而鉴定偏分离区域作为潜在的籼粳杂种不育位点。同时,剖析“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中典型籼粳稻基因组变异数据,对群体水平进一步验证并趋近目标育性基因区域。最终通过序列比对锁定籼粳杂种不育候选基因。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定点基因敲除,对目标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结果]Habataki和Sasanishiki的杂交F1在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上体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其结实率显著降低,I2-KI镜检发现F1花粉育性显著降低。RIL的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在第1、3、5、6、7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明显的偏分离,即该区域的基因型趋向于籼稻Habataki。通过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已知育性基因Sc、S5和HSA1为第3、6和12染色体上偏分离区域的目标基因。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Haba-3的多拷贝,成功改善了其与Sasanishiki杂交F1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说明该基因可独立行使功能。同时,在第1染色体的偏分离区域发现Habataki和Sasanishiki之间存在复杂的结构性变异,Sasanishiki基因组中一段24.7 kb包含4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在Habataki中被一段64.8 kb包含10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取代,此结构性变异可能参与籼粳杂种育性的调控。[结论]检测到多个籼粳杂种不育相关位点,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的多拷贝成功改善其杂种F1育性,确定其为水稻亚种间育性改良的目标基因。同时锁定了第1染色体Sd区域的目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种不育 高通量测序 基因编辑 Sd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肾病综合征标准激素疗程中的治疗概况
2
作者 陈伟 许正锦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1期59-62,共4页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却难以避免。许多学者发现在激素分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能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增强激素敏感性,弥补单纯激素治疗的缺陷,使肾病综合征的整体治疗效果得到较大...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却难以避免。许多学者发现在激素分期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辨证论治能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增强激素敏感性,弥补单纯激素治疗的缺陷,使肾病综合征的整体治疗效果得到较大提升。文中归纳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从病机演变规律、分阶段辨证论治、中药增效减毒研究、中医证素相关研究等方面对肾病综合征标准激素疗程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激素 中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透析患者缬沙坦血药浓度
3
作者 王海烨 许正锦 +6 位作者 赖源发 郑凤伟 陈慧 许勇镇 吴玲艳 蔡丽娜 文娱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2期3781-37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缬沙坦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55例血液透析患者相关资料,受试者在血液透析前6 h服用缬沙坦胶囊80 mg,采集透析开始时及透析结束时透析器中静脉血,...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缬沙坦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55例血液透析患者相关资料,受试者在血液透析前6 h服用缬沙坦胶囊80 mg,采集透析开始时及透析结束时透析器中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缬沙坦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0.75±1.36)%、(103.12±1.02)%、(101.68±2.3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5%、0.99%、2.33%。透析后缬沙坦血药浓度(0.47μg/mL)低于透析前(0.6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血浆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与血药浓度均无相关性(P>0.01)。结论缬沙坦在血液透析后血药浓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血液透析 高效液相色谱 终末期肾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水肿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4
作者 袁建萍 许正锦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病机繁杂,并且疾病在不同时期的病机可不相同,故肾性水肿的病机不可以用单一的病机来解释,临床上对于肾性水肿的病机存在“充盈不足”和“充盈过度”两种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肾性水肿的主要病机还是与低蛋白...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病机繁杂,并且疾病在不同时期的病机可不相同,故肾性水肿的病机不可以用单一的病机来解释,临床上对于肾性水肿的病机存在“充盈不足”和“充盈过度”两种机制,但多数学者认为肾性水肿的主要病机还是与低蛋白血症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关。现代医学在治疗肾性水肿方面常以利尿剂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但是利尿剂的使用却很容易产生诸多的并发症,如脂质、尿酸等的代谢异常,电解质的紊乱等。中医在肾性水肿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虽然中医学中并无肾性水肿之名,但其可归属中医的“水肿”范畴。中医认为肾性水肿的发病涉及五脏六腑,并且其病性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故临床治疗上不可以拘泥于一法,常需补虚与泻实同用,并非单纯补虚或泻实。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方法众多,多数学者主要从脏腑进行辨证论治。然文章主要从治法方面进行总结论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包括宣肺发汗利水、益气利水、健脾温阳利水、益肾温阳利水、滋阴利水、活血利水、疏利三焦等方面。现对以上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总述,并且提出在常规辨证治疗基础上运用苓桂剂类方治疗肾性水肿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水肿 中医药 苓桂剂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对低盐海藻鸡肉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群 王希希 +4 位作者 艾明艳 郑宝东 安凤平 许正金 傅凌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6-102,共7页
为探究超高压对低盐海藻鸡胸肉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压力(0.1~500 MPa/10 min)和保压时间(0~25 min/300 MPa)时肉糜的色泽、盐溶蛋白溶解度、蒸煮损失率、持水性、冻融损失率、质构以及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肉... 为探究超高压对低盐海藻鸡胸肉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压力(0.1~500 MPa/10 min)和保压时间(0~25 min/300 MPa)时肉糜的色泽、盐溶蛋白溶解度、蒸煮损失率、持水性、冻融损失率、质构以及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肉糜亮度(L~*)和白度(W)先降低后增加,在200 MPa时最低,红度(a*)逐渐上升;100~300 MPa超高压处理对盐溶蛋白溶解度无显著影响(P>0.05),压力大于300 MPa时盐溶蛋白溶解度显著降低(P<0.05);蒸煮损失率和冻融损失率随压力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在压力为300 MPa时达到最低值;与0.1 MPa处理组相比,100~500 MPa压力处理使肉糜持水性显著升高(P<0.05);硬度和弹性随着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200~300 MPa时达最大值,200、300 MPa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0.1 MPa处理组相比,超高压处理能够改善海藻鸡胸肉糜的储能模量(G’)和相位角正切值(tanδ)。保压时间对低盐海藻鸡胸肉糜色泽、盐溶蛋白溶解度、蒸煮损失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肉糜的持水性、G’、tanδ值和质构得到改善,但保压时间过长(25 min)可破坏肉糜的硬度和弹性。本研究表明超高压处理能够改善低盐海藻鸡胸肉糜的品质,为新型肉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肉糜 低盐 海藻 超高压处理 肉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麒麟菜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希希 李康 +4 位作者 黄群 何丹 安凤平 许正金 傅凌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0,共5页
为了探究刺麒麟菜添加量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其不同添加量时肉糜的色泽、持水性、质构、凝胶强度及储能模量G’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刺麒麟菜添加量的增加,肉糜色泽发生显著变化(P<0.05),L*值和W值降低,0.4... 为了探究刺麒麟菜添加量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其不同添加量时肉糜的色泽、持水性、质构、凝胶强度及储能模量G’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刺麒麟菜添加量的增加,肉糜色泽发生显著变化(P<0.05),L*值和W值降低,0.4%添加量可显著增加鸡胸肉糜a*值和持水性。添加刺麒麟菜可增加肉糜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和咀嚼性,降低黏性,对凝胶强度存在显著影响。升温过程中,肉糜储能模量G’经历3个阶段:20~46℃储能模量G’缓慢降低;46~56℃迅速降低;56℃之后急剧升高。降温过程中,储能模量G’显著升高,且添加量越大,终点储能模量值越高。研究表明,添加刺麒麟菜可有效改善鸡胸肉糜凝胶和流变特性,提高鸡肉制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麒麟菜 鸡胸肉糜 凝胶特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垚 吴玲艳 +1 位作者 姚少伟 许正锦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1期39-42,共4页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脏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通过西医的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尚不理想,而中医外治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概括了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研究,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终末期肾脏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通过西医的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尚不理想,而中医外治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概括了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研究,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皮肤瘙痒 中医外治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白羽肉鸡胸腿肉的氧化对食用品质和钙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凯波 黄雅萍 +2 位作者 许正金 傅灵韵 郑宝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7-92,共6页
为了研究氧化对禽类肌肉的影响程度,为鸡肉品质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本实验以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选取鸡的胸、腿肉,测定氧化对肌肉持水性能、营养素含量以及对胸肉钙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氧化可造成肉鸡胸肉和腿肉持水力下降,蒸... 为了研究氧化对禽类肌肉的影响程度,为鸡肉品质调控的研究提供参考,本实验以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选取鸡的胸、腿肉,测定氧化对肌肉持水性能、营养素含量以及对胸肉钙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氧化可造成肉鸡胸肉和腿肉持水力下降,蒸煮损失率增加,产品得率降低;且过氧化氢(H_2O_2)溶液浓度对蛋白氧化程度和脂肪氧化程度有影响,随着H_2O_2溶液浓度的增大,肌肉蛋白质和脂质等营养素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在氧化对钙蛋白酶的活性研究中发现钙蛋白酶活力随H_2O_2浓度增大而降低,从而推测钙蛋白酶活力水平变化与白羽肉鸡肉质改变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持水性能 食用品质 钙蛋白酶 白羽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益肾汤治疗应用PD-1/PD-L1抑制剂后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玲艳 米虽才 +3 位作者 许正锦 贺斐 苏雨田 周燕妮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3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汤治疗应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我院肿瘤科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应用ICIs治疗肿瘤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共48例。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检测...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汤治疗应用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导致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我院肿瘤科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应用ICIs治疗肿瘤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共48例。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检测其肾功能指标(BUN、Scr和eGFR),计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客观评价肾毒性分级及对原ICPIs治疗方案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均有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均较好,患者肾毒性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肾功能恢复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Z=2.076,P<0.05),进一步评估提示治疗组原ICIs使用率较高为83.33%,提示中药治疗较糖皮质激素治疗增加了患者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延续性(P<0.01)。结论芪归益肾汤对肿瘤免疫治疗后致急性肾损伤的患者的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ICIs相关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益肾汤 肿瘤免疫治疗 急性肾损伤 ICPIs相关肾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玲艳 米虽才 +1 位作者 周燕妮 许正锦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厦门市中医院肾病科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药用炭片治疗;治疗组在常... 目的:探讨芪归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研究。方法:收集厦门市中医院肾病科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药用炭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归益肾汤治疗。以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为疗效评价时点,客观对照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FR,eGFR)]及微炎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芪归益肾汤对气血亏虚,兼瘀、湿、浊、毒型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微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益肾汤 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 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恩格列净联合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慧 许正锦 王海烨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1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恩格列净联合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不同,将其中70例实施联合治疗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其余70例患者...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恩格列净联合缬沙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不同,将其中70例实施联合治疗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其余70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对比中,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予以患者恩格列净联合缬沙坦治疗较单纯缬沙坦治疗效果更优,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改善效果显著,所以能够将其推广到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恩格列净 缬沙坦 联合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血缘渗入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徐海 李秀坤 +4 位作者 芦佳浩 姜恺 马玥 徐正进 徐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359-4370,共12页
【目的】分析籼型血缘渗入对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优化籼型血缘利用的北方粳稻育种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组资源。【方法】以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及从黑龙江省、辽宁省、山东省和江苏省收集的74份不同年代粳稻主栽品种为试材... 【目的】分析籼型血缘渗入对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优化籼型血缘利用的北方粳稻育种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基因组资源。【方法】以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及从黑龙江省、辽宁省、山东省和江苏省收集的74份不同年代粳稻主栽品种为试材,结合基于Illumina HiSeq2500平台的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和多地表型调查,分析籼型血缘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籼型血缘渗入所引入的不利基因进行基因敲除。【结果】分析RIL发现籼型血缘与穗长、粒长呈显著正相关,与碾磨品质呈负相关,其中,与整精米率达到显著水平。籼型血缘在江苏省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籼型频率与粒形的相关性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强,而与穗长和整精米率的相关性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弱。通过调查粳稻主要稻区不同年代主栽品种,发现籼型血缘渗入位置和比例并不是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在第1、10、11和12染色体上,籼型血缘分布较多。江苏省和辽宁省主栽品种的籼型血缘显著高于黑龙江省和山东省,而且2000年后育成的品种籼型血缘显著高于2000年之前的品种。各粳稻区不同年代主栽品种籼型血缘渗入显著增加了每穗粒数,籼型血缘渗入区域中包含多个抗性和育性相关基因。在盐丰47的第5染色体上有一段籼型血缘渗入片段,包含籼型粒型调控基因GS5和籼型垩白调控基因Chalk5,增加了盐丰47的千粒重,但影响了其垩白性状。应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盐丰47的Chalk5,纯合基因编辑植株的粒形与盐丰47相似,其垩白性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籼型血缘渗入主要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增加粳稻产量潜力,但对碾磨品质有负面影响。通过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挖掘品种不良等位基因,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打破籼粳杂交育种中的遗传累赘是一种高效的育种辅助手段,可以针对目标性状进行快速准确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稻育种 籼型血缘渗入 产量 品质 分子设计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伤寒贯珠集》探析尤怡学术思想
13
作者 许正锦 蒋艺芬 苏雨田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827-3830,共4页
此文介绍了清代医家尤怡所著《伤寒贯珠集》的成书背景,从“以法类证、合理排序”与“博采众长,注解详明”2个写作特点入手,介绍了尤怡撰写《伤寒贯珠集》的编排分类之特点及阐微释义之特色。并从《伤寒贯珠集》一书中探析与概括了尤怡... 此文介绍了清代医家尤怡所著《伤寒贯珠集》的成书背景,从“以法类证、合理排序”与“博采众长,注解详明”2个写作特点入手,介绍了尤怡撰写《伤寒贯珠集》的编排分类之特点及阐微释义之特色。并从《伤寒贯珠集》一书中探析与概括了尤怡的4个相关学术思想:以临床实际为准绳,驳“三纲鼎立”之说;从经、腑论三阳病,以经、脏述三阴病;六经皆能自受风寒;辨析厥阴诸法,提出厥阴简误。对研究《伤寒贯珠集》的著作内涵与尤怡的学术思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怡 《伤寒贯珠集》 《伤寒论》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产量差异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虹 姜楠 +6 位作者 吕国依 夏英俊 王嘉宇 孙健 唐亮 徐正进 隋国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7-364,共8页
【目的】随着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应用,我国东北地区培育出大量高产粳稻品种,逐渐取代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日本典型粳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形态、遗传和产量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籼粳杂交对... 【目的】随着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理论的应用,我国东北地区培育出大量高产粳稻品种,逐渐取代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日本典型粳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形态、遗传和产量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籼粳杂交对东北粳稻改良的影响。【方法】利用In Del和SSILP亚种特异性分子标记、程氏指数、维管束数目比分析比较中国东北与日本粳稻的籼粳成分和属性及与产量结构的关系。【结果】东北粳稻育成品种产量比日本典型粳稻高15.79%,每穗粒数多15.22%,粳型基因频率极显著低于日本粳稻。按程氏指数分类标准,东北粳稻籼粳类型是偏粳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基因频率与穗数极显著负相关,与每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一、二次枝梗数及其粒数正相关。【结论】东北粳稻籼型基因频率增加导致穗数减少,每穗粒数增加,同时将结实率和千粒重维持在较稳定水平是东北粳稻品种获得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中国东北 日本 籼型基因频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P1、Gn1a和qSW5组合应用调控水稻穗部性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温一博 陈淑婷 +2 位作者 徐正进 孙健 徐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8-1227,共10页
【目的】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提供主食。穗部性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挖掘调控穗部性状的优异基因组合,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聚合育种策略。【方法】以弯穗型籼稻品种R99和直立穗型粳稻品种SN265构建的151个... 【目的】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提供主食。穗部性状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挖掘调控穗部性状的优异基因组合,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聚合育种策略。【方法】以弯穗型籼稻品种R99和直立穗型粳稻品种SN265构建的151个重组自交系为试材,应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重组自交系和双亲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表型数据与遗传图谱,对每穗粒数、一次枝梗着粒数、二次枝梗着粒数和粒型进行QTL分析,筛选QTL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应用基于三代测序组装的SN265和R99高质量基因组进行候选基因预测和序列比对,在重组自交系中筛选产量性状表现最好的基因组合,并在SN265遗传背景下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目标位点进行基因编辑。【结果】R99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着粒数显著多于SN265,SN265的一次枝梗着粒数显著高于R99,R99粒型细长,SN265粒型短圆。每个重组自交系平均测序深度为6.25×,R99和SN265的测序深度分别为30×和32×。获得1456445个高质量的SNP,利用划bin策略进行图谱构建,得到一个包含3569个bins,平均长度为58.17 kb的遗传图。QTL分析在第9染色体检测到一个同时调控每穗粒数、一次枝梗着粒数和二次枝梗着粒数的QTL,在第1染色体鉴定到一个调控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着粒数的QTL,在第5染色体鉴定到一个调控粒型的QTL。候选基因预测和序列比对发现第9染色体的DEP1同时调控水稻一次和二次枝梗着粒数,第1染色体的Gn1a主要调控水稻二次枝梗着粒数,第5染色体的qSW5主要调控粒型。在151个重组自交系中,对DEP1、Gn1a和qSW5的不同组合进行分类并调查产量构成因素,发现Gn1a^(R99)/DEP1^(SN265)/qSW5^(SN265)等位基因组合产量表现最好,Gn1a^(SN265)/DEP1^(R99)/qSW5^(R99)产量表现最差。对SN265的Gn1a位点进行分子设计育种,获得2个独立的CRISPR基因编辑株系,通过调查其产量构成因素,发现基因编辑植株穗长显著变长,每穗粒数显著增加,进而显著增加单株产量。【结论】揭示了DEP1、Gn1a和qSW5对每穗粒数和粒型的影响,明确了Gn1aSN265/DEP1R99/qSW5R99为重组自交系中最佳基因组合,通过改良SN265的Gn1a位点进一步提高了其单株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密度遗传图谱 每穗粒数 粒型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粳稻基于SNPs的遗传结构分析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虹 徐铨 +3 位作者 王嘉宇 钟鸣 徐正进 隋国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3,共6页
为探索"理想株型"和"籼粳杂交"优势利用理论对现代粳稻育成品种的基因组构成和产量结构、生理形态特征及中国北方粳稻高产育种实践的影响,以中国北方3个不同育种时期及来源粳稻样本(现代粳稻育成品种、早期粳稻和... 为探索"理想株型"和"籼粳杂交"优势利用理论对现代粳稻育成品种的基因组构成和产量结构、生理形态特征及中国北方粳稻高产育种实践的影响,以中国北方3个不同育种时期及来源粳稻样本(现代粳稻育成品种、早期粳稻和外来粳稻)为试材,基于189个SNPs位点的变异,对中国北方粳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北方育种家通过将籼稻血缘和国外资源引入原有粳稻,在通过回交、复交等育种方法并加之人工和自然选择过程中,大量与不利性状相关的等位基因被淘汰,致使中国北方现代粳稻品种功能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降低,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外来品种、早期品种、现代品种;通过育种家人为选择与生态环境压力下,现代粳稻从传统粳稻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遗传结构;中国北方现代粳稻育成品种比早期耕种农家品种和外来粳稻分别增产38.13%,11.12%,产量极显著高于早期粳稻。这主要得益于形态方面的株型改良,叶片变短、变宽、穗变短、变直立以及高光能利用率及产量结构的调整:穗粒数显著增加(增幅20%),结实率提高6%~10%。分析育种行为对中国北方粳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影响,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粳稻 功能SNPs位点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疗法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芳琳 许正锦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9期202-204,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常见病,它所导致的水肿、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耳穴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有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在CKD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阐述了耳穴疗法的...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常见病,它所导致的水肿、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耳穴疗法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医疗法,有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在CKD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笔者阐述了耳穴疗法的中医理论依据与现代医学研究,综述了耳穴在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耳穴疗法防治CKD的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疗法 慢性肾脏病(CKD) 血液透析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从六经辨治盗汗思路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雅华 苏雨田 许正锦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200-203,共4页
通过梳理汗证的源流,阐明盗汗的病名由来,并将历代医家有关盗汗的病机进行概括与述评,明晰盗汗的病机涉及阴虚、血虚、阳虚、阴阳两虚等虚证,也涉及湿、热、瘀等实证,指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这一观点存在时弊;进而探讨从六经辨... 通过梳理汗证的源流,阐明盗汗的病名由来,并将历代医家有关盗汗的病机进行概括与述评,明晰盗汗的病机涉及阴虚、血虚、阳虚、阴阳两虚等虚证,也涉及湿、热、瘀等实证,指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这一观点存在时弊;进而探讨从六经辨治盗汗的临证思路,并分别从“六经-营卫-玄府”病机链、六经与营卫的关系、从六经辨治盗汗的治疗概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盗汗辨治从常规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思路均难以统领全部,但从六经辨治则能融合八纲与脏腑、统摄营卫与气血,却是一种多维立体的辨治思路,适合盗汗这种伴见于内科杂病中的常见病证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汗 六经 营卫 玄府
原文传递
Effect of Rice Breeding Process on Improvement of Yield and Quality in China 被引量:4
19
作者 Fei Cheng xu Quan +1 位作者 xu zhengjin Chen Wenfu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363-367,I0002-I0007,共11页
Rice,Oryza sativa,is a major global food staple,90%of which is cultivated in Asian countries.Its two major subspecies are japonica and indica,differing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a... Rice,Oryza sativa,is a major global food staple,90%of which is cultivated in Asian countries.Its two major subspecies are japonica and indica,differing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Wang W S et al,2018).The indica subspecies occupies 90%of the rice cultivation area,as opposed to only 10%occupied by the japonica subspecies,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ern China,Japan and Korea(Xu and Chen,2016).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in which japonica and indica are of equal importance.Two-thirds of the rice grown in China is indica,which is cultivated mostly in low-altitude and low-latitude regions,and one-third is japonica,farmed prevalently in high-altitude and high-latitude regions(Wang Y H et al,2018).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semi-dwarf gene sdl,the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bree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 hybrid,accompanied by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field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BREEDING DWA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teomic Analysis of Novel Rice Lesion Mimic Mutant with Enhanced Disease Resistance 被引量:2
20
作者 Yang Yong Lin Qiujun +10 位作者 Chen Xinyu Liang Weifang Fu Yuwen xu zhengjin Wu Yuanhua Wang xuming Zhou Jie Yu Chulang Yan Chengqi Mei Qiong Chen Jianpi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5期466-478,I0020-I0028,共22页
Lesion mmic mutants(LMMs)are plants that spontaneously form lesions without pathogeninfection or external stimulus and exhibit resistance to pathogens.Here,a rice LMM was created by ethylmethane sulfonate mutagenesis,... Lesion mmic mutants(LMMs)are plants that spontaneously form lesions without pathogeninfection or external stimulus and exhibit resistance to pathogens.Here,a rice LMM was created by ethylmethane sulfonate mutagenesis,named as hpil(hydrogen peroxide induced lesion).Diaminobenzidineand trypan blue staining showed that large amounts of H_(2)O_(2) were produced and cell death was occurredat and around the parts of lesion mimic in the rice leaves.The phenotype of hpil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recessive gene,localized at a 2 Mb interval on chromosome 2.The data suggested that hpil is a novelLMM with enhanced bacterial and fungal disease resistance,and multiple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were up-regulated.The proteomes of leaves at three positions(different degrees of lesion mimicseverity)were characterized in hpil compared with its wild type plant.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were detected by two 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274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byMALDITOF/TOFTM.These proteins were related to metabolic process,cellular process and response tostimulus,with mostly down-regulated in hpil leaves.Many of these proteins were related to the Calvincycle,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glycolysis/gluconeogenesis and phosphonates pathways.Some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s including 14-3-3 proteins,OsPR10 and antioxidases such asperoxidase,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ascorbate peroxidase were up-regulated in leaves with lesionmimic.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cloning of the target gene and shed light on themechanism involved in autaimmunity of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ion mimic muta nt H_(2)O_(2) disease resista nee pathoge nesis・related protein resista nce・related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