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效定型相变平板热特性模拟分析
1
作者 高佳佳 熊琬钰 +3 位作者 肖俊安 柳晟 徐新华 周传辉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单一相变材料常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并以被动方式实现建筑的隔热保温,但因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室内外温度条件的差异,很难同时很好地实现夏季保冷和冬季保暖。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双效定型相变材料,该材料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单一相变材... 单一相变材料常与建筑围护结构相结合并以被动方式实现建筑的隔热保温,但因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室内外温度条件的差异,很难同时很好地实现夏季保冷和冬季保暖。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双效定型相变材料,该材料由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单一相变材料混合后定型制成。热物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双效相变板具有两个相变温度,且相变焓值为两种单一材料的质量加权平均。进一步建立了双效相变平板数值传热模型,并模拟了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的传热过程。结果表明,在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双效相变平板均具有较长的隔热保温时间,夏季时相对于低温相变平板,有效隔热时间延长95 min,冬季时相对于高温相变平板,有效保温时间延长285 min。双效定型相变平板能很好地适应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室内外温度条件的差异,既能在夏季很好地隔热保冷,又能在冬季很好地隔热保暖,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定型相变平板 热物性测试 数值传热模型 传热特性 隔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机电系统信息自动提取与控制程序自动生成研究综述
2
作者 杨星语 于震 +1 位作者 徐新华 李怀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综述了BIM技术与IFC标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BIM技术在促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当前从BIM模型中自动提取机电系统信息的技术方法,总结了这些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基于BIM模型提取机电系统信... 本文综述了BIM技术与IFC标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BIM技术在促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当前从BIM模型中自动提取机电系统信息的技术方法,总结了这些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基于BIM模型提取机电系统信息自动生成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和研究进展。基于现状指出,在楼宇自控领域的现有相关研究对BIM信息未能充分利用,建议进一步研发更高效的信息提取技术和自动控制程序生成技术和工具,以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中的深度应用,优化建筑设计施工与运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IFC标准 建筑 机电系统 控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马西尼改善丙泊酚无痛胃肠镜后复苏、认知功能的效果
3
作者 吴祥 杨苏珍 +1 位作者 徐鑫华 鲍希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究氟马西尼改善丙泊酚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复苏、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9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完成后,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 目的 探究氟马西尼改善丙泊酚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复苏、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9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完成后,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观察组给予氟马西尼(0.3~0.5 mg),对比组间睁眼时间、清醒时间、不良反应、复苏和认知功能、应激状态。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4.83±0.55)min vs.(6.13±1.27)min,P <0.001]、清醒时间[(6.79±1.44)min vs.(9.38±2.16)min,P <0.001]均短于对照组。干预1 h后,两组患者复苏、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应激指数(SSI)均高于干预前(P <0.05),观察组SSI高于对照组(62.34±3.16 vs.57.88±1.24,P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氟马西尼用于丙泊酚无痛胃肠镜检查后,对于患者复苏、认知功能、应激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马西尼 丙泊酚无痛胃肠镜 复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同构共生研究
4
作者 徐新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高校劳动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通过调研高校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现状,进一步厘清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同构共生的内在逻辑,探索构建目标、课程、实践... 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赋予了高校劳动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通过调研高校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现状,进一步厘清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同构共生的内在逻辑,探索构建目标、课程、实践、师资、创新等培养体系,发挥自我成长效能,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多维度分析,探讨高校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融合培养人才的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劳动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疮生肌汤促进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徐新华 许萍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839-841,共3页
下肢慢性溃疡通常由下肢静脉高压、高血糖状态及皮肤营养障碍等因素引起,导致溃疡反复难愈^([1])。传统西医治疗如外科手术及应用药物等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及治疗成本高等局限性,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2])。... 下肢慢性溃疡通常由下肢静脉高压、高血糖状态及皮肤营养障碍等因素引起,导致溃疡反复难愈^([1])。传统西医治疗如外科手术及应用药物等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及治疗成本高等局限性,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2])。本研究组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基于“清疮祛腐,补益生肌”理论,自拟清疮生肌汤治疗下肢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本文观察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愈合情况以及相关生长因子指标的变化,探讨清创生肌汤在下肢慢性溃疡治疗中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慢性溃疡 清疮生肌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高熵合金涂层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晓平 许新华 刘玉芬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3,共9页
采用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喷涂距离和电流对高熵合金涂层物相组成、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硬度、结合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涂距离和电流下,高熵合金涂层都主要由... 采用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喷涂距离和电流对高熵合金涂层物相组成、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硬度、结合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涂距离和电流下,高熵合金涂层都主要由BCC、B2和FCC相组成;随着电流或者喷涂距离增加,涂层中BCC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后减。当喷涂距离为460 mm时,随着电流从1600A增加至2000A,涂层平均摩擦系数逐渐增大,表面和截面硬度先减后增,涂层结合力和结合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涂层的磨损率先增加后减小;当电流为1800A时,随着喷涂距离从420mm增加至500mm,涂层平均摩擦系数逐渐减小,表面硬度先减后增,截面硬度先增后减,涂层结合力和结合强度逐渐增大,涂层的磨损率逐渐减小。高熵合金涂层的磨损率与涂层表面硬度和内聚强度都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 高熵合金涂层 显微形貌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再生屋面通风除湿床动态再生效果模拟分析
7
作者 柳晟 崔景潭 +3 位作者 严天 徐新华 汤小亮 於仲义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2-69,共8页
室内湿环境显著影响着人体的舒适和健康,传统的建筑除湿方式往往存在着能耗高、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大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屋面通风除湿床,分析了其再生阶段的热湿传递过程,建立了其动态传热传质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再生过程动态特性... 室内湿环境显著影响着人体的舒适和健康,传统的建筑除湿方式往往存在着能耗高、结构复杂、维护成本大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屋面通风除湿床,分析了其再生阶段的热湿传递过程,建立了其动态传热传质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再生过程动态特性模拟研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比较含湿量、有效再生时间、再生率等指标,分析了高低太阳辐射场景下该除湿床的再生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硅胶涂覆厚度下,高太阳辐射工况(平均654.0 W/m^(2))下除湿床的稳态含湿量低于低太阳辐射工况(平均305.4 W/m^(2))的稳态含湿量。太阳辐射强度对除湿床再生有强化作用,高太阳辐射工况下再生率为57.3%,高于低太阳辐射工况下的再生率52.6%。高太阳辐射工况下,再生过程前3 h内再生量平均为8.31 g,随后的3 h内再生量平均仅有0.30 g,这表明天气良好的情况下3 h基本可以完成除湿床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通风除湿床 太阳能再生 有效再生时间 再生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面通风除湿床吸湿特性正交模拟分析
8
作者 柳晟 崔景潭 +1 位作者 徐新华 严天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6期760-767,共8页
屋面通风除湿床是一种新型的除湿装置,白天可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对固体干燥剂进行零能耗的自动再生,夜间则通过风机将室内空气循环流经除湿床,其中的固体干燥剂吸附水蒸气,实现对室内的除湿。介绍了该除湿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 屋面通风除湿床是一种新型的除湿装置,白天可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对固体干燥剂进行零能耗的自动再生,夜间则通过风机将室内空气循环流经除湿床,其中的固体干燥剂吸附水蒸气,实现对室内的除湿。介绍了该除湿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热湿传递过程,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其数值模型,设计正交模拟试验对其吸湿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极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口空气温度每上升2℃、空气流速每提高0.5m/s、硅胶涂覆厚度每减小1mm,有效吸湿时间分别缩短0.5/0.5/2.6(h);硅胶涂覆厚度每增加1mm,有效吸湿量平均增加约9.8g;入口空气温度每上升2℃或气流速度每提高0.5m/s,平均吸湿量均可上升约0.3g/h。研究结果可为该屋面通风除湿床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面通风除湿床 吸湿特性 有效吸湿时间 正交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及个性化学习策略推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苏娜 许新华 +2 位作者 叶伊 颜小芳 边杨婷 《考试研究》 2024年第3期88-98,共11页
在线学习环境下,通过探索学习者行为偏好可以大幅度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研究以学习者画像为基础,利用Python语言将在线学习的学习者根据学习特征用K-means算法分为四类,根据个性化学习推荐的精准性、及时性和可实施... 在线学习环境下,通过探索学习者行为偏好可以大幅度降低学习者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研究以学习者画像为基础,利用Python语言将在线学习的学习者根据学习特征用K-means算法分为四类,根据个性化学习推荐的精准性、及时性和可实施性原则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前后测试卷进行了基于画像的个性学习策略的效果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画像 在线教育 个性化 学习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ChatGPT接受度的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逸雪 许新华 +2 位作者 虞烨青 王瑰霞 刘志鹏 《福建电脑》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为推动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了解大学生对其接受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UTAUT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受度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大学生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整体处于接受状态;绩效... 为推动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了解大学生对其接受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UTAUT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受度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大学生对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整体处于接受状态;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趣味性和社会影响对接受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具有负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强到若依次为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努力期望、感知趣味性和感知风险;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在接受度因素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而专业类别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成式人工智能 接受度 UTAU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离差最大化的BP神经网络编程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超焕 许新华 +2 位作者 石沁语 乔凯 虞烨青 《信息化研究》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针对传统教学中编程能力难以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评估学生编程能力的方法,组合熵权法和离差最大化法得出编程能力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学生编程能力综合得分,以优化评估模型的输入,通过调整隐含层个数增大模... 针对传统教学中编程能力难以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评估学生编程能力的方法,组合熵权法和离差最大化法得出编程能力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出学生编程能力综合得分,以优化评估模型的输入,通过调整隐含层个数增大模型输入空间,以减小评估模型输出误差。比较不同结构BP神经网络的评估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隐含层个数为2时评估模型输出误差最小,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0.91%,能够对学生的编程能力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算法 BP神经网络 教育数据挖掘 编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学习行为序列的成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12
作者 叶伊 许新华 +2 位作者 叶晓晓 汪琛玉 鲁月 《考试研究》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基于学习投入理论,依据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与GSEQ工具进行行为序列分析,利用PSO-BP算法在Matlab编程软件中构建基于学习行为序列的成绩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训练集与预测集的准确率均大约为80%,... 基于学习投入理论,依据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与GSEQ工具进行行为序列分析,利用PSO-BP算法在Matlab编程软件中构建基于学习行为序列的成绩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训练集与预测集的准确率均大约为80%,基于学习行为序列的成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行为序列 滞后序列分析 成绩预测模型 PSO-BP 学习行为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缸浮动顶出脱模机构结构优化与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新华 郑子军 +1 位作者 徐生 沈忠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0,共6页
针对中间深度凹陷产品扣帽盖的横向脱模,设计了含油缸浮动顶出与侧边油缸推出组合机构的注塑模具。通过侧边顶出脱模机构的优化设计,利用模架模板将侧边推出机构顶起,以增强顶出机构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详述了通过注塑模具的三步动作,... 针对中间深度凹陷产品扣帽盖的横向脱模,设计了含油缸浮动顶出与侧边油缸推出组合机构的注塑模具。通过侧边顶出脱模机构的优化设计,利用模架模板将侧边推出机构顶起,以增强顶出机构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详述了通过注塑模具的三步动作,实现产品横向顶出侧型芯脱模,确保塑料件的脱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帽盖 注塑模具 顶出 油缸 机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绝热板热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建明 郭思彤 +2 位作者 徐新华 孙智 吴会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6-791,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了气凝胶绝热板,将其与2种传统保温隔热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和玻璃纤维毡)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针对保温盒试验记录的温度分布情况,建立了热阻-热容简化传热模型,预测了在周期性室外干扰条件下3种保温盒的...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技术制备了气凝胶绝热板,将其与2种传统保温隔热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和玻璃纤维毡)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针对保温盒试验记录的温度分布情况,建立了热阻-热容简化传热模型,预测了在周期性室外干扰条件下3种保温盒的温度变化、温度波延迟时间和衰减倍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保温隔热材料,气凝胶绝热板温度波延迟时间可增大1倍,衰减倍数增大约40%,表明气凝胶绝热板的热工性能明显优于传统保温隔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隔热 建筑材料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道俊 许新华 +1 位作者 张建宇 李聪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5例阿片类止痛药所致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氮平组予奥氮平片,对照组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在抑制恶心、...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5例阿片类止痛药所致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氮平组予奥氮平片,对照组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在抑制恶心、呕吐、减少阿片类药物中断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嗜睡、头晕、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24),奥氮平组发生1例跌倒。结论奥氮平治疗阿片类止痛药所致恶心呕吐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止痛药 恶心呕吐 奥氮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外墙薄层原位修复加固技术探讨
16
作者 徐新华 《建筑科技》 2024年第6期135-137,共3页
老旧小区建筑物外墙常见粉刷层空鼓、裂缝、脱落等问题,具有高空坠落物的安全隐患。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高层小区外墙修缮项目为例,阐述薄层原位修复加固技术的原理、材料的选择、施工要点及关键节点的处理方法等。建筑采用薄层原位修复... 老旧小区建筑物外墙常见粉刷层空鼓、裂缝、脱落等问题,具有高空坠落物的安全隐患。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高层小区外墙修缮项目为例,阐述薄层原位修复加固技术的原理、材料的选择、施工要点及关键节点的处理方法等。建筑采用薄层原位修复加固技术修缮后,解决墙面空鼓渗漏问题、排除高空坠物隐患、延长建筑外墙使用寿命的同时,又能保留该建筑墙面风貌。高层建筑外墙薄层原位修复加固技术相关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需要解决外墙安全隐患且保持建筑特色的既有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高层建筑 外墙高坠隐患 修缮加固 薄层原位修复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鲁明骞 冯雪松 +5 位作者 卢宏达 雷章 许新华 卢驰 李薇 孔庆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845-849,共5页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3、6、9 mg·ml^(-1))作用于MCF-7及MDA-MB-231细胞48 h后,MTT比色法测定槐耳清膏各浓度组对MCF-7及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 目的:研究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槐耳清膏(3、6、9 mg·ml^(-1))作用于MCF-7及MDA-MB-231细胞48 h后,MTT比色法测定槐耳清膏各浓度组对MCF-7及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槐耳清膏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的OD值逐渐下降,在槐耳清膏浓度为3、6、9 mg·ml^(-1)时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7. 4±1. 4)%、(58. 6±3. 7)%、(76. 1±2.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槐耳清膏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浓度组的OD值变化不大,在槐耳清膏浓度为3、6、9 mg·ml^(-1)时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0. 3±1. 7)%、(15. 1±2. 6)%、(17. 8±3.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槐耳清膏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槐耳清膏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无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人乳腺癌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染风险评价模型的隔离病房气流组织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军龙 吴鑫 +5 位作者 郭晓亮 侯佳鑫 段梅子 王飞飞 徐新华 高乃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8-1808,共11页
为了降低隔离病房内的感染风险,根据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及气流组织流场计算的特征,在随机非阈值Dose-response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Medical StaffDose-response感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在CFD仿真过程中,得到隔... 为了降低隔离病房内的感染风险,根据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及气流组织流场计算的特征,在随机非阈值Dose-response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Medical StaffDose-response感染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在CFD仿真过程中,得到隔离病房在不同送风形式、温度、湿度及换气次数下的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值,从而分析主要气流组织因素对感染风险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送风形式对医护人员呼吸区域感染风险值影响较大。在患者咳嗽后1000 s内,湿度与感染风险值呈负相关,而温度与感染风险值间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病房 感染风险 气流组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法
19
作者 许新华 李萍 尚冠宇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3期64-66,81,共4页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知识图谱技术是以结构化方式来表示知识的技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实现知识体系的高效组织。为解决教学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知识图谱技术是以结构化方式来表示知识的技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实现知识体系的高效组织。为解决教学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它可将混合式教学方法的优势与知识图谱的强大功能结合,形成综合型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知识图谱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与优化技术探讨
20
作者 杨桃 许新华 汤磊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7期216-218,共3页
文章旨在研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监测与优化技术。通过监测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结合传统的电能质量优化方法和基于智能算法的优化技术,提出一种综合的电能质量优化方案。通过案例分析,验证电能质量监测与优化技... 文章旨在研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监测与优化技术。通过监测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结合传统的电能质量优化方法和基于智能算法的优化技术,提出一种综合的电能质量优化方案。通过案例分析,验证电能质量监测与优化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文章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水平,为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电能质量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