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运动方式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璇 刘帅祎 +3 位作者 李奇 邢政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8-1256,共9页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1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s injury,spinal cord,exercise,cerebral cortex,muscle atrophy,mirror therapy,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大脑皮质,肌肉萎缩,有氧运动,血流限制,镜像运动”,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会引起其支配骨骼肌萎缩、相应脊髓节段病变、感觉运动皮质重塑等系统性的病理变化。有氧运动可以加强免疫反应,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极化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释放,改善功能障碍。血流限制运动可以调节肌肉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肌肉生长及增强肌肉力量。镜像运动在激活大脑皮质、减少皮质重塑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具有潜在的益处,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及机制的详细解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 大脑皮质 肌肉萎缩 有氧运动 血流限制 镜像运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敏琦 高明威 +5 位作者 褚晓蕾 邢政 李世浩 丁宁 李亚杰 李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61-3069,共9页
背景:电刺激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不同频率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恢复的机制和应用不同。目的: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不同频率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深入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到最有利于患者神经恢... 背景:电刺激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不同频率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恢复的机制和应用不同。目的: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不同频率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深入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到最有利于患者神经恢复的治疗策略。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 injury,electrical stimulation,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medium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NS,interfering electricity,short wave,ultrashort wave,frequency”,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电刺激,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高频电刺激,干扰电疗法,短波,超短波,频率,周围神经再生”,最终纳入7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会引起患者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低频电刺激能够促进电刺激后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内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募集和浸润,加速髓磷脂碎片的清除,促进受损轴突的髓鞘再生。中频电刺激能够作用于更深部位组织,对于缓解神经性疼痛方面更佳。高频电刺激能够促进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并抑制炎性因子,更快募集到神经损伤部位,加快神经修复的速度。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恢复中各具优点,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刺激的部位以及应对各种疾病类型的方案不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电刺激 频率 低频电刺激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一种炎症蛋白与颈椎间盘退变的因果关系
3
作者 刘帅祎 赵晓璇 +3 位作者 李奇 邢政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732-3740,共9页
背景:颈椎间盘退变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而炎症蛋白在颈椎间盘退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中的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91种炎症蛋白与颈椎间盘退变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获取91种炎症蛋白的全基... 背景:颈椎间盘退变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而炎症蛋白在颈椎间盘退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中的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91种炎症蛋白与颈椎间盘退变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获取91种炎症蛋白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统计数据(从GCST90274758到GCST90274848)和芬兰数据库中颈椎间盘退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finngen_R10_M13_CERVICDISCV)。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炎症蛋白与颈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然后以同样方法进行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正向分析结果表明,共有6种炎症蛋白与颈椎间盘退变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其中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OR=1.095,95%CI:1.012-1.184,P=0.023)、白细胞介素4水平(OR=1.094,95%CI:1.002-1.194,P=0.045)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OR=1.062,95%CI:1.001-1.127,P=0.048)与颈椎间盘退变风险呈直接的正向因果关联;白细胞介素17 C水平(OR=0.906,95%CI:0.839-0.979,P=0.013)、白细胞介素18水平(OR=0.924,95%CI:0.866-0.986,P=0.017)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OR=0.894,95%CI:0.821-0.973,P=0.010)与颈椎间盘退变风险呈直接的负向因果关联。②反向分析结果表明,当颈椎间盘退变作为暴露数据时,与91种炎症蛋白均不具有显著因果关系。③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Cochran’s Q检验、MR-Egger回归法和MR-PRESSO结果P值均大于0.05,表明炎症蛋白与颈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因果效应分析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和多效性。④上述结果证实,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4水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白细胞介素17C水平、白细胞介素18水平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与颈椎间盘退变之间可能具有较为显著的潜在因果关系,这为研究颈椎间盘退变潜在的机制、探索颈椎间盘退变的早期防治以及相关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退变 退行性疾病 炎症蛋白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遗传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4
作者 梁佳佳 孙姣姣 +4 位作者 刘文洁 邢政 李奇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02-3010,共9页
背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反馈、个性化治疗和促进神经可塑性等独特优势,加速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目的:综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 背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反馈、个性化治疗和促进神经可塑性等独特优势,加速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目的:综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y,EMG biofeedback,physical therapy,robotic exoskeleton,VR,motor function,exercise”,中文检索词为“脊髓损伤,肌电生物反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虚拟现实,运动功能,运动”,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促进脊髓损伤康复的机制包括促进神经可塑性变化、增强神经肌肉连接和改善运动模式。肌电生物反馈作为新兴的技术手段,通常与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联合用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综合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机制的详细解析、缺少为结合疗效提供有力证据的大规模试验、技术适应性有限等。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这些方面:提高肌电生物反馈的个性化和精准性;可以探索将肌电生物反馈与更先进的技术或工学设备相结合开发新型康复设备,扩大应用领域;将肌电生物反馈应用到步态训练系统、呼吸训练系统以及四肢联动康复系统中,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效果,同时提高设备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疗法 外骨骼机器人 联合治疗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舒扬 杜心愉 +3 位作者 赵冬临 邢政 褚晓蕾 李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593-4601,共9页
背景: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项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休闲娱乐、职业培训及医疗康复等领域。目的:旨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与不同疗法联合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潜力,概述其作用机制,评估其应用效果和前景,... 背景: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项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休闲娱乐、职业培训及医疗康复等领域。目的:旨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与不同疗法联合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潜力,概述其作用机制,评估其应用效果和前景,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s injury,virtual reality,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uscle atrophy,cerebral cortex,mirror therapy,tendon vibration,treadmill train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虚拟现实,内质网应激,肌肉萎缩,大脑皮质,镜像疗法,肌腱振动,跑步机训练”,最终纳入68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手段,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多感官体验,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康复训练的维度,还显著加速了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进程;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感官刺激促进皮质可塑性,相邻的皮质区域入侵沉寂区,这些区域对其他输入作出反应或产生新的肌肉激活,从而促进功能恢复。(2)虚拟现实技术已与传统疗法广泛联合,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与镜像疗法联合时,虚拟现实的优势是打破了体位的限制,提前康复介入时间点;与肌腱振动联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增强视觉和触觉的双重刺激增强运动错觉,显著提高患者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但也存在增加对肢体重量感知的问题;与跑步机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发挥其优势,通过多感官刺激模拟现实环境进行平衡和步行功能,但晕动症等问题依旧存在。(3)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虚拟现实与镜像疗法、肌腱振动联合都会增强患者运动错觉,更适用于康复早期,而虚拟现实与跑步机训练联合则适用于康复后期,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日常生活。(4)尽管虚拟现实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晕动症、虚拟现实康复游戏的设计与应用,以及伦理方面的考量,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周围神经损伤 康复 内质网应激 肌肉萎缩 皮质可塑性 镜像疗法 肌腱振动 跑步机训练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丽华教授运用对药、角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探析
6
作者 邢政 沃立科 +4 位作者 游雄斌 陈灵吉 王炉依 赵虹 楼丽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3-68,74,共7页
肉芽肿性乳腺炎(GM)是一类复杂的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也称为慢性乳腺炎。临床以乳房肿块伴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病程长,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楼丽华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乳腺疾病,特... 肉芽肿性乳腺炎(GM)是一类复杂的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也称为慢性乳腺炎。临床以乳房肿块伴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病程长,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楼丽华教授从事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对乳腺疾病,特别是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的中医诊治有着深层次的见解。其在继承与发扬中医全生派“阳和化疽”理论上,结合临床经验,创新地提出“温通治痈”思想理论,将GM辨为“标阳本阴”证,在阳和汤基础上发展创立“楼氏融冰汤”,运用角药及对药治疗GM善用花药、虫药、动药、润药,将温阳、通达、和营三者有机结合,疗效显著,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对药 角药 楼丽华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基自修复导电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戴超 王娟 +3 位作者 邢正 李昊宇 闫鑫焱 刘鹤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 为延长电子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以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为原料,通过与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8C1Im][BF4])、硫辛酸(TA)反应,制备了一种绿色环保的自修复导电凝胶材料TA-[C8C1Im][BF4]-AESO,当AESO用量为0.70、1.00、1.30、1.60和1.90 g时制备的样品分别标记为样品1~样品5。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外观和表面化学基团,并测试了其流变性能、导电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ESO用量较少时制备的样品1和样品2可形成透明的凝胶,且样品1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更高、力学性能更好;而样品3~样品5不能形成凝胶,为浓稠的液态产物。样品1和样品2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导率分别为1884和109.5μS/cm,且样品1的电阻更小,导电性能更好。在凝胶材料结构中引入二硫键,利用二硫键的动态可逆性赋予其良好的可修复性,样品1在室温下12 h就可以完全自修复,如果加热到65℃,只需30 min就可以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 自修复 电子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邢政 游雄斌 +4 位作者 沃立科 王炉依 陈灵吉 赵虹 楼丽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一类复杂的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其确切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常规西医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创伤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明确,既保证了NPM高痊愈率和低复发率的同时也兼顾了减少疼痛、保... 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一类复杂的难治性乳腺炎症类疾病,其确切的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常规西医治疗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创伤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本病疗效明确,既保证了NPM高痊愈率和低复发率的同时也兼顾了减少疼痛、保护乳房外观,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PM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青年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味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不同品种原料鸭对卤鸭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滕飞 刘小琳 +3 位作者 钟强 邢政 吴婷 徐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186,共11页
本研究以樱桃谷鸭、荆江鸭和番鸭制成的卤鸭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卤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和脂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3种VOCs和3538... 本研究以樱桃谷鸭、荆江鸭和番鸭制成的卤鸭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卤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和脂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53种VOCs和3538种脂质。此外,确定了16种特征VOCs,筛选出1387种可区分3种卤鸭的潜在脂质标志物。通过网络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发现,磷脂与各脂质间联系密切,含18个以上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脂质降解的主要产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OCs与脂质关系密切,以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为主的磷脂标记物可能有助于形成特征VOCs。通过聚类分析可知,荆江鸭和番鸭制成的卤鸭风味和脂质组成比较相似,本实验结果可为卤鸭风味调控和原料鸭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鸭 品种 挥发性风味物质 风味组学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贾红薇 邢政 +5 位作者 董玉洁 单立 刘艳杰 王晶 益嘉欣 杨林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7-31,共5页
运动康复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恢复行之有效的方法。早期运动康复应该基于个体的特殊状况,有层次有逻辑设计并推进活动方案,降低因急性心肌梗死而造成的死亡率,规避其他症状并发,压缩患者的治疗康复周期,优化患者... 运动康复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恢复行之有效的方法。早期运动康复应该基于个体的特殊状况,有层次有逻辑设计并推进活动方案,降低因急性心肌梗死而造成的死亡率,规避其他症状并发,压缩患者的治疗康复周期,优化患者的运动耐量与生活水平。本研究针对运动康复疗法在国内外的发展、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制定更完善的PCI术后运动康复方案提高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运动康复 研究进展 八段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限制对球形棕囊藻不同形态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傅云飞 赖俊翔 +4 位作者 王英辉 韦福佳 邢政 谢芳 李杰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为探究营养盐胁迫对广西北部湾不同倍性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控制试验,设置4.0∶1.0、24.5∶1.0和64.0∶1.03个氮、磷限制比例,对球形棕囊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进行人工海水培养... 为探究营养盐胁迫对广西北部湾不同倍性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控制试验,设置4.0∶1.0、24.5∶1.0和64.0∶1.03个氮、磷限制比例,对球形棕囊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进行人工海水培养,比较二者的生长变化及各生长期内藻多糖含量和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的释放差异。结果表明,氮、磷营养对二倍体细胞前期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单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单倍体细胞(P<0.05)。球形棕囊藻细胞分泌的多糖主要以溶解性胞外多糖(Soluble Exopolysaccharide,sEPS)为主,其次是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固着性胞外多糖(Bound Exopolysaccharide,bEPS)占总糖比例最低。单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的bEPS分泌趋势相反。氮、磷限制组的单倍体单细胞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IPS和TEP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磷限制组的二倍体单细胞EPS、IPS和TEP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氮限制组(P<0.05)。总而言之,营养盐胁迫刺激球形棕囊藻EPS和TEP的产生,球形棕囊藻TEP的产生受营养盐相对存量的影响。二倍体细胞多糖与TEP对磷限制的响应比单倍体细胞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球形棕囊藻 营养盐胁迫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
12
作者 李晓童 庄乾铎 +4 位作者 牛志亮 王锶杰 邢正 李赞 岳振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目的提高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其力学性能,以得到力学性能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其次,基于相场裂纹扩展本构,采用Python代码批量生成了不同构型... 目的提高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其力学性能,以得到力学性能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其次,基于相场裂纹扩展本构,采用Python代码批量生成了不同构型参数的代表性体积单元,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FEM)。通过代码实现了建模与仿真的一体化构建,利用得到的仿真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预测。建模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筛选,以提高数据质量并降低模型复杂度。最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并优化模型的超参数。结果通过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效预测。极限强度的预测误差保持在−7%~8.5%,能耗的预测误差保持在−5%~6%,预测精度较高。结论通过结合实验、仿真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有效地预测混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为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SiC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卷积神经网络 力学性能预测 相场裂纹扩展本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下肢康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亚杰 邢政 +1 位作者 褚晓蕾 李奇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11期1293-1301,共9页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偏瘫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社会经济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巨大负担。如何有效促进脑卒中后患者的下肢功能康复,是临...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偏瘫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社会经济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巨大负担。如何有效促进脑卒中后患者的下肢功能康复,是临床康复需解决的难题。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无创、无痛的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成为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新的补充手段,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并取得了较好成效。本综述主要总结了TMS、rTMS及其不同刺激模式、双侧脑部rTMS及个体化靶向TMS在脑卒中患者下肢康复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下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质量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世田 陈雪飞 +2 位作者 邢正 郭兰兰 张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2,共10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质量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肌萎缩(MA)组和肌肥大(MH)组,每组10只。MA组通过去除后腿两侧胫神经构建双下肢MA模型,MH组通过负重跑构建M... 目的:探究骨骼肌质量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肌萎缩(MA)组和肌肥大(MH)组,每组10只。MA组通过去除后腿两侧胫神经构建双下肢MA模型,MH组通过负重跑构建MH模型。4周后取材,测定MA和MH指标。(2)在以上模型构建完成的基础上,另取大鼠随机分为CON组、心肌病理性重构组(AAC组)、MA+AAC组和MH+AAC组,每组10只。对AAC组、MA+AAC组和MH+AAC组大鼠进行AAC手术,CON组进行假手术。术后4周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病理染色观察比目鱼肌、腓肠肌和心肌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肌生成抑制蛋白(MSTN)浓度;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心房钠尿肽(ANP)和脑钠肽(BNP),以及骨骼肌和心肌组织MST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4周的去神经术或负重跑训练后,与CON组相比,MA组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显著萎缩,MH组大鼠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显著肥大,但两组心重/体重、左室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射血分数等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AC组相比,MA+AAC组大鼠心重/体重和左室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显著增大,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5或P<0.01),心肌纤维化加重;MH+AAC组心重/体重和左室舒张末期心室壁厚度显著降低,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增加,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纤维化减轻。与AAC组相比,MA+AAC组心肌ANP和BN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MH+AAC组ANP和BNP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AAC组相比,MA+AAC组比目鱼肌、腓肠肌和心肌MSTN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血清MSTN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MH+AAC组腓肠肌和心肌MSTN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血清MSTN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萎缩的骨骼肌加重AAC手术诱导的心脏病理性重构,而肥大的骨骼肌使AAC诱导的病理性重构减轻。骨骼肌质量对心脏病理性重构有着重要影响。MSTN可能参与了骨骼肌质量对心脏病理性重构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骨骼肌 肌萎缩 肌肥大 腹主动脉缩窄 肌生成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频率信号变化研究进展
15
作者 丁宁 李亚杰 +4 位作者 刘敏琦 李奇 邢政 褚晓蕾 徐卫国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慢性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难以进行准确的客观评估。脑电图(EEG)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生理电信号,时间信号能够反映处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频率信号可以反映安静状态时的大脑活动。该文综述了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信号中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情况... 慢性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难以进行准确的客观评估。脑电图(EEG)能够监测患者大脑生理电信号,时间信号能够反映处理任务时的大脑活动,频率信号可以反映安静状态时的大脑活动。该文综述了慢性疼痛患者脑电时间信号中事件相关电位变化情况、频率信号中不同频段变化情况以及两种信号之间事件相关同步或去同步现象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脑电描记术 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卡盾藻对链状裸甲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16
作者 黄霖 潘绘竹 +4 位作者 李杰 谢芳 韦维 邢政 赖俊翔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00-406,共7页
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有毒赤潮原因种之一,其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给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且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有研究表明,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对链状裸甲藻有明显... 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是我国东南沿海常见的有毒赤潮原因种之一,其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给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且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有研究表明,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对链状裸甲藻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但是对其化感作用机制鲜有研究。本研究结合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Caspase-3等指标,对海洋卡盾藻次级代谢产物中主要化感物质的抑藻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海洋卡盾藻化感物质的氧化胁迫是诱导链状裸甲藻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相较于海洋卡盾藻中其他次级代谢产物,棕榈油酸是抑藻活性最好的化感物质,棕榈油酸能够显著地抑制链状裸甲藻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随着棕榈油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并具有“低促高抑”的毒物兴奋效应。此外,棕榈油酸能够对链状裸甲藻的抗氧化系统造成影响,导致链状裸甲藻细胞内O_(2)^(-)·过度积累而引起膜脂过氧化,Caspase-3含量增加,进一步诱导链状裸甲藻细胞凋亡。该研究为理解海洋环境中微藻间化感作用的生态影响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初级生产力动态、赤潮生物暴发机制及微型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状裸甲藻 海洋卡盾藻 化感作用 棕榈油酸 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Resveratrol Derivatives 被引量:2
17
作者 xing zheng Liuying Yu +6 位作者 Xu Yao Bo Lv Zehua Yang Qutong zheng Haiying Duan Chen Song Hailong Xie 《Ope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AS 2016年第3期51-57,共7页
A novel series of resveratrol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Wittig-Horner reaction with 3,5-dihydroxybenzyl alcohol or 3,5-dimethoxybenzyl alcohol or 4-hydroxybenzyl alcohol as raw material and the inhibit... A novel series of resveratrol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according to Wittig-Horner reaction with 3,5-dihydroxybenzyl alcohol or 3,5-dimethoxybenzyl alcohol or 4-hydroxybenzyl alcohol as raw material and 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n breast carcinoma (MDA-MB-231) and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s (SGC-7901) in vitro were evaluated by the standard methyl thiazole tetrazolium (MTT) method. The result of biological test shows that some of resveratrol derivatives possess stronger anti-cancer activities than 5-FU. Compound 5c shows the strongest activity against breast carcinoma (MDA-MB-231) and gastric carcinoma cell lines (SGC-7901) with IC50 value of 50.19 ± 1.02 μM, 122.68.27 ± 2.04 μM, compared to that IC50 value of 5-FU is 98.59±3.61 μM,156.74±6.16 μM,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veratrol Derivatives Wittig-Horner Reaction MTT Method Breast Carcinoma Gastric Carcin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天成 黑金璇 +1 位作者 项征 陶日东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为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行无菌手术的1 78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比较感染...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为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行无菌手术的1 78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在相关因素上的差异,并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1 780例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2例,感染率为2.9%;在分离的73株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高(27.40%),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21.92%);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卧床时间是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BMI、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卧床时间等,医院相关部门应这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对应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患者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的污水综合水质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俊英 邢正 +3 位作者 张智韬 劳聪聪 栗现文 王海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0-209,共10页
为改善高光谱遥感对污水水质信息状况定量反演模型的预测评价效果,以陕西某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污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污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获取水质评价的综合评价因子,同时利用ASD F... 为改善高光谱遥感对污水水质信息状况定量反演模型的预测评价效果,以陕西某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污水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污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获取水质评价的综合评价因子,同时利用ASD Field Spec 3型高光谱仪获取污水的原始光谱,经过数据预处理和不同数学变换后,共获取了4种光谱指标:平滑后光谱反射率(SG)、倒数之对数(LR)、标准正态化(SNV)和去包络线(CR)。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逐步回归法(Stepwise regression,SR)、极限学习机法(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构建了基于水质综合评价因子的高光谱水质反演模型,并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与比较。结果表明,本组水样的平滑后光谱数据和经过标准正态化变换的光谱数据建模具有较好的建模效果,其建模的预测RPD均在2. 5以上;在3种模型中,PLSR模型和ELM模型均具备很好的建模预测效果;逐步回归法的建模效果较PLSR模型和ELM模型有所下降,但是其SG-SR、SNV-SR模型的Rc^2均在0. 8以上、Rp^2均在0. 85以上,RPD均在3. 0以上,证明其仍拥有很好的反演预测效果,且进行了特征波段的优选,实现了对模型的优化;SNVSR-ELM(Rc^2=0. 956,Rp^2=0. 954,RMSE=0. 500,RPD=4. 651)为最佳模型,SNV-SR-ELM模型的建立为高光谱反演水质模型的优化、污水水质的快速监测和综合评价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综合评价 高光谱 预处理 偏最小二乘回归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特征增强与特征融合SSD的荔枝检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彭红星 李荆 +4 位作者 徐慧明 陈虎 邢政 何慧君 熊俊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9-177,共9页
使用无人机拍摄的荔枝图像目标尺寸小、特征信息不足。为了更多、更好地检测到荔枝,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增强与特征融合的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based on Multiple Feature Enhancement and Feature Fusion,MFEFF-S... 使用无人机拍摄的荔枝图像目标尺寸小、特征信息不足。为了更多、更好地检测到荔枝,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增强与特征融合的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based on Multiple Feature Enhancement and Feature Fusion,MFEFF-SSD)模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删除原始主干网络Vgg16的最后两个卷积层,并在Conv8和Conv9层使用感受野模块(Receptive Field Block,RFB),提升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使用高效空间金字塔模块(Efficient Spatial Pyramid Block,ESP),增强浅层特征;提出改进的路径聚合网络(Improved Path Aggregation Network,IPANet)多尺度融合特征,提升荔枝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最后在浅层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SE(SqueezeandExcitation)模块,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同时,调整先验框的大小和数量,适应荔枝小目标的尺寸。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RFB模块可以提高检测效果;IPANet的平均精确率比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略有提高;SE模块的平均精确率比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模块分别提高1.15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ESP模块的平均精确率比ASPP(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提高2.51个百分点;与SSD、Yolov4-tiny、Faster-RCNN和Center Net模型相比,MFEFF-SSD模型的平均精确率分别提高30.62、14.58、44.46和15.93个百分点,能够更精准、有效地实现对无人机拍摄的荔枝图像检测,可为小目标农作物的检测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处理 特征增强 特征融合 荔枝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