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T1基因指导的抢先治疗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疗效及其最佳干预节点
1
作者 方鹏 高银 +4 位作者 信红亚 柳林欣 刘弋 徐雅靖 陈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0-1129,共10页
目的:微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与及时干预是预防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复发的有效策略。泛... 目的:微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与及时干预是预防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复发的有效策略。泛白血病标志物WT1基因可作为AML患者MRD的监测指标。目前,临床上关于移植后基于WT1基因检测的抢先治疗的干预节点及干预时机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旨在评估WT1基因指导的抢先治疗的临床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其最佳干预节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接受alloHSCT的细胞遗传学风险为中危和高危成人AML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有移植后3年内的WT1基因表达检测数据。比较移植后接受抢先治疗的WT1基因阳性患者、未接受抢先治疗的WT1基因阳性患者之间,以及二者分别与移植后WT1基因阴性患者间终点指标[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非复发死亡(non-relapse mortality,NRM)率]的差异。纳入移植后未行干预的患者的数据,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移植类型、细胞遗传学危险分层、移植前疾病状态、移植前WT1基因表达情况、移植后WT1基因表达情况、供者性别纳入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对单因素分析中P<0.10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WT1基因表达水平预测复发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共纳入165例AML患者,86例在移植后3年内出现WT1基因阳性,其中58例接受抢先治疗,28例未接受抢先治疗。与移植后WT1基因阴性患者相比,未接受抢先治疗的WT1基因阳性患者的5年CIR明显升高(42.9%vs 10.5%,P<0.001)、5年DFS率(50.0%vs 80.7%,P=0.001)与OS率(60.7%vs82.8%,P=0.018)明显降低,5年NRM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vs 8.9%,P=0.744);而接受抢先治疗的WT1基因阳性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后WT1基因阳性是AML患者移植后预后不良因素(CIR:HR=6.24,P=0.0001;DFS率:HR=2.77,P=0.009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年内WT1基因表达预测移植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27(95%CI 0.582~0.873),最佳截断值为122拷贝,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9.9%。结论:连续监测细胞遗传学中高危AML患者allo-HSC后3年内WT1基因的表达,并对出现WT1基因表达阳性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抢先治疗,能有效减少该类患者移植后的复发,改善预后。以WT1基因表达水平120拷贝作为抢先治疗的节点可能更为精准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量残留病 WT1基因 抢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何萌 来永强 +4 位作者 张喜维 王生伟 朱治辉 徐亚静 徐丽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在行心脏瓣膜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外科中心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患者1 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新型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措施。观察两组围手术期VTE的发生率,心脏瓣膜术后肺栓塞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院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院内肺栓塞发生率与术后早期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VTE质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VTE预防管理模式-多学科医患交互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VTE的发生率,为心脏外科术后VTE的预防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改进围手术期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质量改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视力损伤及其治疗效果分析
3
作者 许亚静 郑洁 封利霞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临床特征及其住院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至2023年诊断为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眼内炎的患者诊疗记录。分析48例白内障手术后性眼内炎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菌及其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结果在收集整理的4... 目的总结分析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临床特征及其住院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至2023年诊断为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眼内炎的患者诊疗记录。分析48例白内障手术后性眼内炎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菌及其治疗前后视力改变。结果在收集整理的48例(48只眼)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临床资料中,绝大多数病例(95.83%)初始视力为盲眼状态,盲目级别为指数(CF)、手动(HM)、光感(LP)和无光感者分别为3例(6.25)、23例(47.92%)、14例(29.17%)、6例(12.5%)。绝大多数(95.83%)为术后急性眼内炎,其中术后4 d内出现眼内炎12例(25.00%),术后2周内出现眼内炎症状26例(54.17%),术后2~6周内出现眼内炎症状7例(14.58%)。细菌总培养阳性率为52.5%,在细菌培养证实的21例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中,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感染(20/21,95.24%)以及机会性致病菌(19/21,90.48%)。细菌培养阴性组患者治疗后视力障碍分级可以得到改善(P<0.05),而细菌培养阳性组患者治疗后视力障碍分级无明显改善(P>0.05)。住院期间予以前房抗生素灌洗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联合疗法与直接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联合疗法二种治疗方案,均可提升视力障碍分级(P<0.05),但未能证实玻璃体切除手术的额外优势。结论白内障手术后4 d至2周是术后眼内炎发病的高危期,以革兰阳性机会性细菌感染为主。与前房抗生素灌洗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联合疗法比较,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联合疗法没有显示额外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白内障手术 视力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共创视角下协同要素异质性、知识场活性对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
4
作者 王松 徐雅静 刘新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2-110,共9页
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团队异质性理论为依托,从知识共创视角提炼出社区知识协同中多维要素异质性的计量方法和共创情境的表征变量,利用Python程序爬取魅族社区数据,考察不同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传递... 以资源基础理论和团队异质性理论为依托,从知识共创视角提炼出社区知识协同中多维要素异质性的计量方法和共创情境的表征变量,利用Python程序爬取魅族社区数据,考察不同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传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知识共创过程中用户异质性、内容异质性和表达形式异质性对社区知识场活性具有正向影响,情感异质性对知识场活性具有倒U型影响;知识场活性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在用户异质性、内容异质性、表达形式异质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创 协同要素异质性 知识场活性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中医养生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5
作者 徐亚静 李梦醒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3,63,共4页
课程思政是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的中医养生学,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深耕和挖掘各个教学环节可... 课程思政是当前各方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深厚底蕴的中医养生学,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深耕和挖掘各个教学环节可能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授知识与技能、传播思想与观点、体现思政育人目标的同时,还能达到改善教学环节、增强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的、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医养生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食疗养生在春季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亚静 朱伊凡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4期13-16,共4页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自然界万物生发,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春季,合理地选择食物可养精气、调阴阳,防病治病,因此中医食疗养生在春季传染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主要探讨中医食疗养生在春季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中医食疗 养生 传染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山区微地貌的手持LiDAR点云滤波方法比较
7
作者 徐亚静 袁希平 +2 位作者 甘淑 李绕波 叶俊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28,共5页
本文以手持激光点云数据是否可用于进行复杂山地土壤侵蚀和地表剥蚀测量为典型实例,试验对比分析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坡度滤波算法及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在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分类中的性能。具体分别采用了3种滤波对应的参数对试验数... 本文以手持激光点云数据是否可用于进行复杂山地土壤侵蚀和地表剥蚀测量为典型实例,试验对比分析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坡度滤波算法及布料模拟滤波算法在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分类中的性能。具体分别采用了3种滤波对应的参数对试验数据集进行测试以获得最高性能,并对比分析而获得每种算法的最优滤波。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平缓裸露地貌的滤波处理,布料模拟滤波效果最好,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次之,坡度滤波算法效果最差;对于复杂山地地貌的滤波处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算法滤波效果最好,布料模拟滤波次之,坡度滤波算法效果最差。试验研究成果为优化滤波算法的参数以提高其检测微地形变化的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验证了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在复杂地区滤波效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持三维激光点云 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 坡度滤波 布料模拟滤波 平缓裸露地貌 复杂山地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掉队”或“跟上”:国家专项学生非学业适应发展追踪研究
8
作者 王严淞 徐雅静 马莉萍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2,共8页
国家专项计划是我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实施的重大倾斜性招生举措。为探究国家专项学生入学后第一年的非学业适应情况,基于错配假说、文化再生产与抗逆力等理论,使用某顶尖“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增值评价的框架进... 国家专项计划是我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实施的重大倾斜性招生举措。为探究国家专项学生入学后第一年的非学业适应情况,基于错配假说、文化再生产与抗逆力等理论,使用某顶尖“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增值评价的框架进行分析。发现在进入大学初期,国家专项学生的心理适应和经济消费适应存在劣势。在大一学年中,国家专项学生心理适应的增值显著,到大一学年末,与非国家专项学生并无显著差异,但经济消费适应劣势在大一期间一直持续;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各类院校支持活动中,国家专项学生大一期间更多地参与了“人际交往及适应方面的课程或指导”,且该活动与国家专项学生的心理适应存在显著相关性。据此为国家专项学生的非学业适应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专项计划 非学业适应 增值评价 追踪调查
原文传递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干预早期对Minor 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IL-17A/RA、C/EBPβ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陈金平 刘志凤 +10 位作者 于天源 王厚融 张英琦 杨震杰 萨出拉 官乾 徐亚静 张润龙 张汉钰 刘家玥 孙佳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01-406,共6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干预早期对轻度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Minor chronic compress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Minor 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介素-17A受体(interleukin-17A r... 目的 通过观察“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干预早期对轻度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Minor chronic compress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Minor 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介素-17A受体(interleukin-17A receptor, IL-17RA)、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transcription factor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β, C/EBPβ)表达的影响,明确推拿对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eripherally neuropathic pain, pNP)的即刻镇痛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组,8只/组,模型组、推拿组复制Minor CCI模型。使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模拟点法、拨法、揉法,对推拿组大鼠患侧殷门、承山、阳陵泉进行定时、定性、定量干预1次,通过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 PMWT)与冷敏阈值(cold sensitivity threshold, CST)评价干预后即刻对大鼠机械痛觉、温度觉敏化情况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 WB)检测脊髓背角中IL-17A、C/EBPβ表达;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脊髓背角中IL-17A、IL-17RA、C/EBPβ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相比,推拿干预1次后可提高Minor CCI模型大鼠PMWT与CST(P<0.01);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推拿可降低IL-17A、C/EBPβ在脊髓背角中蛋白的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推拿可降低IL-17A、IL-17RA、C/EBPβ在脊髓背角中mRNA的表达(P<0.05)。结论 推拿干预1次后,可通过抑制脊髓背角中IL-17A、IL-17RA、C/EBPβ信号通路的表达,改善机械痛觉及冷刺激敏化情况,从而实现即刻镇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背角 白介素-17A 白介素-17A受体 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部摇法在历版推拿教材中的演变
10
作者 陈金平 刘志凤 +10 位作者 于天源 王厚融 杨震杰 萨出拉 张英琦 官乾 徐亚静 张润龙 张汉钰 刘家玥 孙佳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肩部摇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肩关节疾病的推拿手法,该文通过梳理1959年至今各高校推拿学系列教材及特色教材中肩部摇法的发展脉络,对肩部摇法的概念、归类、分型、动作要领、注意事项、作用及应用进行整理。经过历版教材的不断演变,... 肩部摇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肩关节疾病的推拿手法,该文通过梳理1959年至今各高校推拿学系列教材及特色教材中肩部摇法的发展脉络,对肩部摇法的概念、归类、分型、动作要领、注意事项、作用及应用进行整理。经过历版教材的不断演变,肩部摇法内容逐渐丰富,手法操作由简入繁,种类由单一到多样,名称由繁杂到统一,操作逐渐趋于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摇法 推拿手法 教材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余物问题的印制板控制方法分析
11
作者 徐雅静 周峻松 +1 位作者 董成玲 邵杨 《电子质量》 2024年第5期65-69,共5页
主要论述了印制板生产制造过程中多余物的产生因素、多余物对成品印制板电性能的影响和在后道工序印制板与其他电子装联产品焊装调试时印制板多余物带来的影响,并以印制板生产过程中芯板加工检验、光板成品检验和后道工序焊装调试组装检... 主要论述了印制板生产制造过程中多余物的产生因素、多余物对成品印制板电性能的影响和在后道工序印制板与其他电子装联产品焊装调试时印制板多余物带来的影响,并以印制板生产过程中芯板加工检验、光板成品检验和后道工序焊装调试组装检验3种状态下印制板多余物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为引导,进行了基于实际案例的剖析,分析了多余物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成品板和后续的整件关联产品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印制板工艺过程方法和产品质量管控要求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物 印制电路板 检验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尊严干预在肺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许雅静 吴露洁 +1 位作者 高晓方 许丽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对肺癌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肿瘤中心70例肺癌晚期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家庭尊严干预,3个月干预后评估患者... 目的探讨家庭尊严干预对肺癌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肿瘤中心70例肺癌晚期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联合家庭尊严干预,3个月干预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心理、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C-QOL评分均于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家庭尊严干预能减轻肺癌晚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希望水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晚期 家庭尊严干预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心理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参与式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刘玲只 徐亚静 +1 位作者 贾文文 丁德刚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104-107,112,共5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4例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2,家属参与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04例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2,家属参与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干预可改善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参与式干预 膀胱癌根治术 尿路造口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中医文化,探索身心灵健康育人新路径
14
作者 季鹏 王群 +3 位作者 徐雅静 贾思宇 许龙 徐莉 《化工管理》 2024年第30期25-28,共4页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将中医文化融入大学生身心灵健康教育,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育人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分析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结合现今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际需求,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身心灵健康教育工作体...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将中医文化融入大学生身心灵健康教育,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育人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分析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结合现今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际需求,提出建设“五位一体”的身心灵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高品质的育人课堂,将实践融入教育中,构建具有创新性的多维服务体系与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与校内专业组织管理和教育团队相配合,提出构建融合中医文化的身心灵健康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身心灵健康 教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伐曲泊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安全性的14例真实世界数据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恩伊 方鹏 +4 位作者 信红亚 李淑均 刘弋 徐雅靖 陈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6-385,共10页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和预后不良。传统的治疗策略包括输注血小板或CD34^(+)造血干细胞、使用糖皮质激素...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和预后不良。传统的治疗策略包括输注血小板或CD34^(+)造血干细胞、使用糖皮质激素、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但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阿伐曲泊帕治疗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以期为该药用于临床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因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症接受阿伐曲泊帕治疗的14例患者。其中,8例为延迟的血小板植入(delayed platelet engraftment,DPE),6例为继发性血小板恢复失败(secondary failure of platelet recovery,SFPR)。评估阿伐曲泊帕的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阿伐曲泊帕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4 d,无患者因不良反应或不耐受药物停止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小板计数(P=0.0001)和巨核细胞计数(P=0.0010)均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017)。13例患者停药后的最佳血小板计数达到完全反应标准。1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1 d,2年总生存率为78.6%。结论:阿伐曲泊帕能有效地提高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安全性良好,是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生成素 阿伐曲泊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DEX极早期火灾智能报警系统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应用
16
作者 潘奔策 许雅婧 宋建浩 《今日自动化》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对发电厂与变电所等场所来说,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使居民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需做好对火灾智能报警系统的应用,实现对电力生产及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对火灾... 对发电厂与变电所等场所来说,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使居民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还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需做好对火灾智能报警系统的应用,实现对电力生产及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对火灾等事故的防范效果。文章对GO-DEX极早期火灾智能报警系统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基于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措施,为发电厂及变电所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智能报警系统 火灾预防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素娟 郎荣蓉 +4 位作者 刘春英 张颖 许雅静 任永霞 刘庆兰 《天津护理》 2021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构建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标准、量化的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手术室临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拟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条目。运用德尔菲法完... 目的:构建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标准、量化的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手术室临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初步拟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条目。运用德尔菲法完成两轮专家函询,确立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及计算公式。结果:最终确定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共计23项。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7和0.862,各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论:构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具有专科特色,临床可信度高,适用于手术室进行专科护理质量控制及评价,利于手术室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专科护理 敏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Sirtuins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健(综述) 许亚静 刘伦(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3-736,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对DR发病机制及有效防治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沉默调节蛋白Sirtuins的研究进展迅速,并发现Sirtuins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及年龄相关性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对DR发病机制及有效防治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沉默调节蛋白Sirtuins的研究进展迅速,并发现Sirtuins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及年龄相关性疾病有关。在肿瘤、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研究中,Sirtuins已成为一大热点,Sirtuins与多种DR相关机制,包括缺氧、氧化应激、炎症等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对Sirtuins在DR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理解DR的发病机制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沉默调节蛋白 缺氧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T分型的特发性黄斑前膜经25G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估和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洁 许亚静 +1 位作者 李小凤 刘伦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不同分型的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经25G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经眼底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 目的分析和比较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不同分型的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经25G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经眼底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确诊为IMEM的患者68例(70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PV)联合黄斑前膜剥除及内界膜剥除术(ILM)。根据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凹OCT形态的不同,经过定量测量后将所有IMEM患者分为3型:分别为凹陷型、平坦型及隆起型。每型为1组,检查3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对比患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CMT的变化情况,分析各分型IMEM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与黄斑厚度的变化趋势,比较各分型IMEM术后视力和黄斑厚度的改善程度。结果组内比较:除凹陷组术后第3个月平均logMAR BCVA外,余各组患者在手术后3次随访的平均logMAR BCVA与术前比较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患者在手术后3次随访的平均CMT与术前比较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术后第6个月与术前平均logMAR BCVA变化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与术前平均CMT变化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型IEME患者术后视力均提高,CMT均降低。不同分型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程度和厚度改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特发性黄斑前膜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冰莹 许亚静 龚健杨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共27例(27只眼),按照最小量巩膜扣带6步法流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预后情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的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模式化手术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上方球形视网膜脱离患者共27例(27只眼),按照最小量巩膜扣带6步法流程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预后情况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其中痊愈患者19例(70.4%),好转1例(3.7%),未愈7例(25.9%),一次手术成功率为74.1%,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眼内出血、感染、白内障、高眼压等并发症。结论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由于创伤小,模式化手术流程有利于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术者间差异,手术成功率较高,故适合初学者掌握,并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但由于本组病例量有限,其实际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