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N-Al体系结合剂配比对PcBN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汤黎辉 肖长江 +2 位作者 张群飞 郑皓宇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研究TiN-Al体系结合剂配比对PcBN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5.5 GPa、1500℃的条件下制备PcBN。研究发现:结合剂TiN、Al与cBN反应生成BN、TiB_(2)、TiN和AlN 4种物相。随着Al含量的提高,样品中AlN和TiB_(2)成分占比上升,TiN成分占比下降;当... 为研究TiN-Al体系结合剂配比对PcBN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5.5 GPa、1500℃的条件下制备PcBN。研究发现:结合剂TiN、Al与cBN反应生成BN、TiB_(2)、TiN和AlN 4种物相。随着Al含量的提高,样品中AlN和TiB_(2)成分占比上升,TiN成分占比下降;当TiN和Al的质量配比<17∶8时,样品组织内存在大量的孔洞,样品不致密。随着Al含量的提高,孔洞数量减小以至消失,样品组织变得致密;经相对密度、维氏硬度、断裂韧性、耐磨性测试,结合剂中TiN与Al质量配比为9∶16时,PcBN样品组织最为致密,综合性能最好,此时其相对密度、维氏硬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9.02%、4664 HV、6.60 MPa·m^(1/2)和7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N 高温高压 TiN-Al 配比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混合粒径PcBN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肖长江 马金明 +8 位作者 陶宏均 张群飞 曹剑锋 李远 周世杰 唐昱霖 陈亚超 栗正新 董清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为提高高温高压制备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颗粒尺寸分别为0~0.5μm和0.5~1.0μm的混合粒径立方氮化硼(cBN)为原材料,Al-Ti-Al_(2)O_(3)为结合剂,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烧结制备PcBN复合材料,... 为提高高温高压制备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复合材料的性能,以颗粒尺寸分别为0~0.5μm和0.5~1.0μm的混合粒径立方氮化硼(cBN)为原材料,Al-Ti-Al_(2)O_(3)为结合剂,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烧结制备PcBN复合材料,研究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对PcBN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后,PcBN和碳纳米管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碳纳米管以增强体的形式存在于复合材料内部;复合材料较致密,碳纳米管的添加使PcBN的相对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碳纳米管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PcBN的相对密度有最大值97.9%,同时PcBN有最大的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892 HV和6.82 MPa·m^(1/2);当碳纳米管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PcBN有最大的抗弯强度和磨耗比,分别为584 MPa和6873。碳纳米管拔出和桥连作用提高了PcBN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 混合粒径 碳纳米管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BaTiO_(3-x)Bi(Ni_(0.5)Zr_(0.5))O_(3)陶瓷的介电和阻抗性能
3
作者 肖长江 马金明 张群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211,共9页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合成BaTiO_(3-x)Bi(Ni_(0.5)Zr_(0.5))O_(3)粉体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BaTiO_(3-x)Bi(Ni_(0.5)Zr_(0.5))O_(3)陶瓷,研究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和阻抗性能。结果表明:BaTiO_(3)-0.10Bi(Ni_(0.5)Zr_(0.5)...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合成BaTiO_(3-x)Bi(Ni_(0.5)Zr_(0.5))O_(3)粉体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BaTiO_(3-x)Bi(Ni_(0.5)Zr_(0.5))O_(3)陶瓷,研究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介电和阻抗性能。结果表明:BaTiO_(3)-0.10Bi(Ni_(0.5)Zr_(0.5))O_(3)陶瓷具有钙钛矿型,晶体结构为赝立方相,晶粒尺寸约为0.64μm,密度为5.81 g/cm^(3),最大介电常数为7149,且随频率升高相变温度向高温移动。在1 kHz下,BaTiO_(3)-0.10Bi(Ni_(0.5)Zr_(0.5))O_(3)陶瓷的ln(1/ε-1/ε_(m))与ln(T-T_(m))的拟合曲线斜率为1.61,在-41~169℃内,Δε/ε_(25℃)≤±15%,表明样品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此外,随温度和频率的升高,材料的阻抗降低,在50℃下,当频率为100 Hz时,电阻为2.33×10~6Ω,离子电导率为10^(-8)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_(3-x)Bi(Ni_(0.5)Zr_(0.5))O_(3)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赝立方相 介电性能 弛豫特性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对PcBN材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马金明 肖长江 +8 位作者 陶宏均 张群飞 汤黎辉 曹剑锋 李远 周世杰 唐昱霖 陈亚超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450℃的条件下,制备整体式PcBN复合刀具材料,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对PcBN刀具材料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C_(2)在高温高压下会完全分解成...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450℃的条件下,制备整体式PcBN复合刀具材料,分析不同质量分数的Ti_(3)AlC_(2)对PcBN刀具材料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C_(2)在高温高压下会完全分解成TiC、Al-Ti合金,并与cBN反应生成AlN、TiB_(2)和TiC_(0.7)N_(0.3)等物相;TiC、AlN、TiB_(2)和TiC_(0.7)N_(0.3)均匀分布在cBN周围并与cBN紧密黏结在一起,从而提升PcBN的力学性能。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5%时,PcBN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磨耗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9%、592 MPa、6.87 MPa·m^(1/2)和7350;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0%时,PcBN的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4786.7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 Ti_(3)AlC_(2) 结合剂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含量对聚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群飞 肖长江 +2 位作者 汤黎辉 郑皓宇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5-732,共8页
结合剂的类型和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5μm金刚石为原材料,选用MAX相中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500℃下制备不同Ti_(3)AlC_(2)含量的聚晶金刚石,分析了Ti_(3)AlC_(2)的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物相、显微结构... 结合剂的类型和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5μm金刚石为原材料,选用MAX相中的Ti_(3)AlC_(2)为结合剂,在5.5 GPa、1500℃下制备不同Ti_(3)AlC_(2)含量的聚晶金刚石,分析了Ti_(3)AlC_(2)的含量对聚晶金刚石的物相、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_(3)AlC_(2)在高温高压下会完全分解形成TiC和Al-Ti合金,并与金刚石反应生成Al4C3和TiC等物相,且TiC和Al4C3均匀分布在金刚石颗粒间并与金刚石紧密黏结在一起,从而提升聚晶金刚石的力学性能。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0%时,聚晶金刚石的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磨耗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9.3%、54.0 GPa和5733.3;当Ti_(3)AlC_(2)质量分数为25%时,聚晶金刚石的断裂韧性达到最大值5.23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金刚石 Ti_(3)AlC_(2) 高温高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气流量对射频CVD法沉积类金刚石碳薄膜的影响
6
作者 汤黎辉 肖长江 +3 位作者 任瑛 张群飞 郑皓宇 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
文章采用射频CVD沉积法,以甲烷和氢气为反应物,在硅(111)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碳薄膜,分析不同氩气流量对类金刚石碳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类金刚石碳薄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1400~1700 cm^(-1)区间,有一个明显的宽G... 文章采用射频CVD沉积法,以甲烷和氢气为反应物,在硅(111)基底上沉积类金刚石碳薄膜,分析不同氩气流量对类金刚石碳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类金刚石碳薄膜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在1400~1700 cm^(-1)区间,有一个明显的宽G峰,而在1300~1400 cm^(-1)区间,则出现了一个较弱的肩D峰。研究结果表明,当氩气流量为0 ml/min和10 ml/min时制备的薄膜,符合类金刚石碳薄膜的典型特征;并且随着氩气浓度的增大,可以促进类金刚石碳的生长、抑制杂质的生成以及减少类金刚石碳中的含氢量。当氩气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则开始抑制类金刚石碳的生长,直至无法长出类金刚石碳膜。当氩气流量为10 ml/min时,获得的类金刚石碳薄膜是最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类金刚石碳膜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载人探月的宽基线相机视觉定位方法研究与地面试验场验证
7
作者 许雄 岑文广 +5 位作者 曹子龙 肖长江 冯永玖 谢欢 王栋 童小华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2-658,共7页
针对载人月球车速度较快,远距离测量精度要求更高的特点,研究利用宽基线双目相机提高其测量精度以支撑其自主导航定位能力。提出一种面向载人探月场景的宽基线双目相机视觉定位方法,基于宽基线成像特点优化特征点提取与匹配过程,通过特... 针对载人月球车速度较快,远距离测量精度要求更高的特点,研究利用宽基线双目相机提高其测量精度以支撑其自主导航定位能力。提出一种面向载人探月场景的宽基线双目相机视觉定位方法,基于宽基线成像特点优化特征点提取与匹配过程,通过特征点重投影误差与深度距离阈值设定保留更多远距离物方点参与位姿计算和优化,提升位姿估计的精度。基于所搭建的宽基线立体相机开展了不同基线条件下的视觉定位实验数据采集与实验。与经典的ORB⁃SLAM2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针对于宽基线实验数据能够取得更优的定位结果,终点的相对位置偏差指标不超过3.1%。初步验证了宽基线导航相机架构在类地外天体场景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月 双目视觉 宽基线 视觉导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GIS的消防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能成 李丹丹 +2 位作者 肖长江 陈志红 龚健雅 《地理信息世界》 2016年第4期71-75,80,共6页
消防设施的高效智能管理是衡量城市智慧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该目标,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集移动巡检终端与网络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消防设施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无线传感器、RFID... 消防设施的高效智能管理是衡量城市智慧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该目标,利用物联网技术以及网络地理信息服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集移动巡检终端与网络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消防设施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利用智能无线传感器、RFID以及蓝牙无线通讯等技术,实现消防设施非接触式自动巡检与巡检信息实时传输;通过基于GIS的消防管线与消防拴拓扑结构分层分级可视化,实现消防设施的统一高效管理。相比于现有巡检方式,基于物联网GIS的消防设施智能巡检系统提高了巡检效率与便捷性以及巡检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城市中消防设施的实时动态智慧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地理信息系统 消防设施 智能巡检 无线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Ⅳ期临床研究合并高血压亚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峰 张雪娟 +40 位作者 王磌 樊瑞红 许东云 赵肖华 徐慧 徐惠梅 沈春富 肖长江 陈玲 吕庆连 徐坡 姜卫东 杨乔淦 刘宝山 沈安明 徐素娥 王振涛 龙明智 周亚滨 刘淑荣 李逢春 王慧智 邓悦 叶穂霖 陈守强 袁晖戍 邓兵 徐新娟 夏碧桦 赵英强 孙刚 刘素堂 肖泓 孙洁 周锐 许勇 张永光 王肖龙 毕育学 于宁 吴宗贵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本研究对理气活血滴丸Ⅳ期临床研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2017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 目的本研究对理气活血滴丸Ⅳ期临床研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2017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3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117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粒,3/d,连服4周。对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服药4周后,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效率74.05%,硝酸甘油的停减率85.90%,心电图疗效68.60%。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与药物相关不良事件81例,发生率7.25%。和筛选期相比,治疗4周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01)。结论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人群疗效可靠,安全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活血滴丸 Ⅳ期临床研究 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Ⅳ期临床研究——糖尿病亚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峰 张雪娟 +40 位作者 王磌 樊瑞红 许东云 赵肖华 徐慧 徐惠梅 沈春富 肖长江 陈玲 吕庆连 徐坡 姜卫东 杨乔淦 刘宝山 沈安明 徐素娥 王振涛 龙明智 周亚滨 刘淑荣 李逢春 王慧智 邓悦 叶穂霖 陈守强 袁晖戍 邓兵 徐新娟 夏碧桦 赵英强 孙刚 刘素堂 肖泓 孙洁 周锐 许勇 张永光 王肖龙 毕育学 孙旭 吴宗贵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系统阐明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33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粒,3/d... 目的系统阐明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33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粒,3/d,连服4周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服用4周后,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有效率70.80%,硝酸甘油停减率83.00%,心电图疗效有效率70.30%。合并糖尿病患者新发生不良事件208例。和筛选期相比,治疗4周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01)。结论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人群疗效可靠,安全性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活血滴丸 Ⅳ期临床研究 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2对金刚石单晶的刻蚀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长江 陈怡光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在不同温度下,将金刚石在空气中单独刻蚀或与MnO 2混在一起刻蚀,用表面形貌、刻蚀面积和单颗粒抗压强度来表征单晶表面刻蚀程度。结果表明:MnO 2和空气都能刻蚀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且随刻蚀温度升高刻蚀加剧。在相同刻蚀温度下,用MnO 2... 在不同温度下,将金刚石在空气中单独刻蚀或与MnO 2混在一起刻蚀,用表面形貌、刻蚀面积和单颗粒抗压强度来表征单晶表面刻蚀程度。结果表明:MnO 2和空气都能刻蚀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且随刻蚀温度升高刻蚀加剧。在相同刻蚀温度下,用MnO 2刻蚀时,单晶的{111}面比{100}面刻蚀严重;而在空气中,其{100}面比{111}面刻蚀严重。金刚石单晶刻蚀后其{100}面易形成四边形坑,{111}面易形成金字塔形刻蚀坑。且MnO 2刻蚀剂能够对金刚石表面刻蚀起促进作用,使刻蚀面积增大和最大刻蚀速率对应的温度降低,导致金刚石单颗粒抗压强度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单晶 表面刻蚀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铁刻蚀金刚石表面形貌的表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长江 窦志强 朱振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45-14050,共6页
为了系统研究不同温度下氧化铁刻蚀金刚石表面的形貌及形成机理,以人造金刚石为刻蚀材料,以氧化铁作为刻蚀剂,先将金刚石洗净,然后将金刚石与氧化铁以质量比为1∶5混合均匀、压实,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氛,在650~850℃下用氧化铁刻蚀金刚石... 为了系统研究不同温度下氧化铁刻蚀金刚石表面的形貌及形成机理,以人造金刚石为刻蚀材料,以氧化铁作为刻蚀剂,先将金刚石洗净,然后将金刚石与氧化铁以质量比为1∶5混合均匀、压实,用氮气作为保护气氛,在650~850℃下用氧化铁刻蚀金刚石单晶表面。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3D重建技术、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等方法对刻蚀后金刚石单晶不同晶面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物相组成和刻蚀机理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首次用3D重建技术对刻蚀后金刚石不同晶面的形貌进行了立体观测,用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试样的抗弯强度来评估刻蚀对金刚石与结合剂间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铁在不同温度下均能有效刻蚀金刚石单晶,且对不同晶面的刻蚀程度和形貌是各向异性的;当刻蚀温度为650℃时,氧化铁对金刚石单晶已有一定的刻蚀;随温度的升高,刻蚀加剧;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单晶的{100}面刻蚀程度比{111}面严重,{100}面表面粗糙度S a从0.84μm升至3.73μm,{111}面表面粗糙度S a从0.77μm升高至2.01μm。刻蚀后,金刚石单晶的不同晶面形貌由金刚石本身的原子排列决定,随着刻蚀温度从650℃升至850℃,金刚石{100}面刻蚀坑从四边形变为八边形,{111}面由轻微的点状变为三棱锥形凸起。氧化铁对金刚石单晶的刻蚀机理是金刚石的氧化过程。刻蚀后,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试样的抗弯强度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单晶 氧化铁 温度 各向异性刻蚀 表面粗糙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膜金刚石与铜基结合剂间把持力提高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长江 陈贻光 栗晓龙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9,共5页
在不改变成分的条件下,为了探讨将表面镀覆和表面刻蚀相结合来提高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把持力的方法和条件,将镀Ti、镀Cr和镀Ni金刚石在1050℃下保温1 h后,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未镀、高温处理前后镀覆金刚石的铜基结合剂样条。用扫描电... 在不改变成分的条件下,为了探讨将表面镀覆和表面刻蚀相结合来提高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把持力的方法和条件,将镀Ti、镀Cr和镀Ni金刚石在1050℃下保温1 h后,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未镀、高温处理前后镀覆金刚石的铜基结合剂样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金刚石镀层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用金刚石高温热处理前后铜基结合剂样条的抗弯强度来评估金刚石与铜基结合剂的把持力,经1050℃高温处理1 h后,金刚石表面的镍镀层基本上保持完整,而钛镀层和铬镀层则出现脱落;镀覆金刚石的单颗粒抗压强度都下降;镀Ti和镀Cr金刚石铜基结合剂样条的抗弯强度下降,但镀Ni金刚石样条的抗弯强度却大幅度提高,达到833 MPa,增幅为12.1%。结果表明:只有高温处理后镀层保持完整而且镀层能使金刚石表面粗糙度提高的情况下,才能大幅度提高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之间的把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覆金刚石 铜基结合剂 高温处理 表面形貌 把持力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体系与标准需求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泽强 陈能成 +2 位作者 吴杰魁 徐亮 肖长江 《电信网技术》 2017年第5期46-51,共6页
分析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需求,提出了时空信息云平台架构及层次,列举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一个应用实例,展望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标准化需求。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时空信息 云平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超细Cu-Fe-Sn-Ni铜基预合金粉及其烧结胎体的抗弯强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长江 窦志强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6-251,共6页
以CuCl_2·2H_2O、FeCl_2·4H_2O、SnCl_2·2H_2O和NiCl_2·6H_2O为原料,用H_2C_2O_4·2H_2O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Fe-Sn-Ni四元铜基预合金粉,并用真空热压法制备Cu-Fe-Sn-Ni铜基胎体结块和胎体/金刚石结... 以CuCl_2·2H_2O、FeCl_2·4H_2O、SnCl_2·2H_2O和NiCl_2·6H_2O为原料,用H_2C_2O_4·2H_2O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Fe-Sn-Ni四元铜基预合金粉,并用真空热压法制备Cu-Fe-Sn-Ni铜基胎体结块和胎体/金刚石结块。研究加料顺序、溶液p H值、陈化时间、反应温度和混合金属盐溶液的浓度对前躯体粉末粒度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粉末的物相和形貌,并与采用混合单质粉末制备的节块抗弯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Cu-Fe-Sn-Ni四元铜基预合金粉的最佳工艺为采用并加的加料方式、陈化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50℃以及混合金属盐溶浓度为1.0 mol/L。前驱体粉体经过煅烧和氢气还原后,得到粒度约为500 nm的超细Cu-Fe-Sn-Ni四元铜基预合金粉,热压后的胎体抗弯强度达到1 302 MPa,胎体/金刚石结块的抗弯强度为853 MPa,高于采用混合单质粉末制备的铜基胎体结块和胎体/金刚石结块抗弯强度(分别为992.5和782.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Cu-Fe-Sn-Ni 预合金粉 晶粒尺寸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刻蚀对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肖长江 马金明 +1 位作者 朱振东 栗正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以氮气为保护气氛,在820~980℃下用La_(2)O_(3)刻蚀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研究稀土氧化物La_(2)O_(3)刻蚀对人造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刻蚀后金刚石单晶不同晶面的表面形貌,通过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粗糙度、单颗粒... 以氮气为保护气氛,在820~980℃下用La_(2)O_(3)刻蚀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研究稀土氧化物La_(2)O_(3)刻蚀对人造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刻蚀后金刚石单晶不同晶面的表面形貌,通过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粗糙度、单颗粒抗压强度、抗冲击韧性和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抗弯强度来表征刻蚀前后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La_(2)O_(3)对金刚石{100}面和{111}面的刻蚀是各向异性的;当刻蚀温度从820℃升高到980℃时,{100}面表面粗糙度从0.40μm增加至2.28μm,{111}面表面粗糙度从0.70μm增加到3.32μm,金刚石单颗粒的抗压强度由未刻蚀金刚石的576 N降低到最小530 N,冲击韧性由92.94%下降到89.21%。当金刚石体积分数为5%时,刻蚀后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增幅达到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单晶 La_(2)O_(3) 各向异性 刻蚀 表面粗糙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肖长江治疗心房颤动经验
17
作者 张健 肖长江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0期37-39,共3页
文章总结肖长江教授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肖教授认为心房颤动的病因分别为先天禀赋虚弱、感受外邪及饮食情志内伤所致,致病因素分别为脾肾阳虚、邪毒、气滞、血瘀、痰火等。临床辨证共分为以下5种类型,分别为邪毒犯心证,予以银翘散... 文章总结肖长江教授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肖教授认为心房颤动的病因分别为先天禀赋虚弱、感受外邪及饮食情志内伤所致,致病因素分别为脾肾阳虚、邪毒、气滞、血瘀、痰火等。临床辨证共分为以下5种类型,分别为邪毒犯心证,予以银翘散合生脉饮加减,以清热解毒、益阴安神;气滞血瘀证,予桃仁红花煎加柴胡、枳壳等加减,以行气活血、理气通脉;痰火扰心证,予黄连温胆汤加减,以清热化痰、养心安神;阳虚水泛证,以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温脾肾之阳、利水宁心;气阴两虚证,予经验方(黄芪15 g,党参15 g,麦冬10 g,黄精30 g,炙甘草20 g,葛根20 g,杜仲15 g,益智仁15 g,伸筋草15 g,茯苓10 g,白术10 g,陈皮10 g,法半夏10 g,鸡内金10 g,五味子5 g)以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根据临床反馈来看,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在此疾病的预防方面,肖长江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两点经验,分别为:①慎起居,避免外邪,有利于患者免受风寒、风湿等邪气的侵袭,同时还可以调畅气机;②调情志,清淡饮食,在治疗的同时尽可能疏导患者的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患者在生活中感受更多的喜悦。对于嗜食肥甘厚味的患者,肖教授常劝导此类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改善饮食习惯,同时再联合药物治疗。治疗方法宜标本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辨证论治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前瞻性、单臂、多中心Ⅳ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晓峰 张雪娟 +40 位作者 王磌 樊瑞红 许东云 赵肖华 徐慧 徐惠梅 沈春富 肖长江 陈玲 吕庆连 徐坡 姜卫东 杨乔淦 刘宝山 沈安明 徐素娥 王振涛 龙明智 周亚滨 刘淑荣 李逢春 王慧智 邓悦 叶穂霖 陈守强 袁晖戍 邓兵 徐新娟 夏碧桦 赵英强 孙刚 刘素堂 肖泓 孙洁 周锐 许勇 张永光 王肖龙 毕育学 孙旭 吴宗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641-647,共7页
目的系统阐明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 433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连服... 目的系统阐明理气活血滴丸在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人群广泛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等全国41家中心随机纳入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病人2 433例,口服理气活血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连服4周进行治疗,评估疗效、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服用4周后,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72.45%,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8.8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52.53%。共发生不良事件494例(20.27%),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123例(5.06%)。治疗4周后和筛选期相比,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 <0.001)。结论理气活血滴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可靠,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理气活血滴丸 Ⅳ期临床研究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剂强度和不同镀层对金刚石工具出刃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振东 张作栋 +2 位作者 栗晓龙 肖长江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7,共5页
采用L_(9)(3^(4))正交试验研究未镀金刚石、表面镀Ti和镀Ni金刚石在不同强度结合剂下对金刚石工具出刃高度的影响,并使用SEM 3D重构法测量金刚石的出刃高度,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的金刚石出刃高度变化。结果表明:使用SEM 3D重构法能够方... 采用L_(9)(3^(4))正交试验研究未镀金刚石、表面镀Ti和镀Ni金刚石在不同强度结合剂下对金刚石工具出刃高度的影响,并使用SEM 3D重构法测量金刚石的出刃高度,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的金刚石出刃高度变化。结果表明:使用SEM 3D重构法能够方便、快速和准确地测量金刚石的出刃高度,高度值为221.26~321.68μm;金刚石表面镀层和基体强度对金刚石出刃高度有明显影响,镀Ti金刚石的出刃高度大于镀Ni金刚石的,且二者均大于未镀金刚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Ti金刚石 镀Ni金刚石 结合剂强度 SEM 3D重构 出刃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表面镀覆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振东 刘豪 +2 位作者 张甜 肖长江 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人造金刚石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性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和电子工业中。但金刚石表面光滑且表面能高,与其它材料不能很好地结合,故需要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才能和其它材料有很强的结合。文... 人造金刚石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性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和电子工业中。但金刚石表面光滑且表面能高,与其它材料不能很好地结合,故需要对金刚石表面进行处理才能和其它材料有很强的结合。文章综述了金刚石表面镀覆制品在超硬工具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金刚石表面的化学镀、电镀、盐浴镀、真空物理气相沉积、真空化学气相沉积、真空微蒸发镀、双阴极等离子溅射镀等各种技术的镀覆现状,并总结了这些镀覆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最后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表面镀覆 综述 机理 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