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肥配施菌肥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1
作者 王海洋 李红霞 +7 位作者 李慧兰 夏昊 孔俭根 廖小鹏 王建勇 凡中良 胡蓉花 姬小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7,共13页
【目的】探究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绿肥翻压、菌肥以及两者配施后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哈茨木霉菌肥(H)、胶质芽孢杆菌(J)、常规施肥减量20%+绿肥翻压(L)、常规施肥减量2... 【目的】探究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绿肥翻压、菌肥以及两者配施后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K)、哈茨木霉菌肥(H)、胶质芽孢杆菌(J)、常规施肥减量20%+绿肥翻压(L)、常规施肥减量20%+绿肥翻压+哈茨木霉菌肥(LH)、常规施肥减量20%+绿肥翻压+胶质芽孢杆菌(LJ)6个处理,于烟株移栽后75 d收集根际土壤,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法,研究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利用相关性Heatmap分析土壤理化特性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结果】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绿肥翻压和胶质芽孢杆菌配施处理植烟土壤含水率、孔隙度和pH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7.50%,12.23%和5.00%,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总碳和总氮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9.21%,18.20%,17.91%,83.52%,15.70%和21.07%,而土壤体积质量和固相比显著降低。绿肥翻压处理显著提高了植烟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配施胶质芽孢杆菌处理提高了植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各试验组植烟土壤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对照均有提高,以配施哈茨木霉菌肥提升效果最为明显,较对照分别提高55.17%和51.16%;髌骨菌门、硝化螺旋菌门、脱硫杆菌门、WPS-2、螺旋体菌门、Dadabacteria、FCPU426、GAL15优势菌门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显示,植烟土壤的含水率、体积质量、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总碳和总氮含量是影响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放线菌门和粘球菌门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Methylomirabilota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总氮含量均与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呈显著负相关。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绿肥配施胶质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分别较对照提高5.47%,11.70%,12.73%,5.78%和5.93%。【结论】在化肥减量20%的基础上,绿肥翻压和胶质芽孢杆菌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为烟株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进而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减量施肥 绿肥翻压 菌肥 植烟土壤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用于烤烟产地鉴别和定量分析
2
作者 李卓 焦绍赫 +4 位作者 张雄峰 管成伟 张超群 夏昊 邱萍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成功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江西烤烟产地鉴别模型和定量分析模型。首先收集江西三大烟叶产区(赣州、抚州、吉安)114个烟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然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出关键的波数点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这些波数... 成功建立了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江西烤烟产地鉴别模型和定量分析模型。首先收集江西三大烟叶产区(赣州、抚州、吉安)114个烟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然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出关键的波数点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这些波数点用作4种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K-最近邻(KNN)、线性判别分析(LDA)、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RBF-ANN)、反传-人工神经网络(BP-ANN)的输入变量,建立了多组烤烟产地鉴别模型,正确率达到96.4%以上;随后构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定量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烤烟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总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烤烟 近红外光谱 产区鉴别模型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KRK26品种烤烟适宜采收成熟度研究
3
作者 杨世波 滕世华 +8 位作者 余达文 甄安忠 吴会平 段开伟 李江 朱一帆 夏浩 沈嘉 唐旭兵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了明确德宏烟区主栽烤烟品种KRK26烟叶采收最佳成熟度,将各部位烟叶采收成熟度划分为3个档次(低熟、适熟、高熟),按照标准烘烤方式进行烘烤,测定了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各部位烟叶均为适熟采收处理烟叶... 为了明确德宏烟区主栽烤烟品种KRK26烟叶采收最佳成熟度,将各部位烟叶采收成熟度划分为3个档次(低熟、适熟、高熟),按照标准烘烤方式进行烘烤,测定了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外观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各部位烟叶均为适熟采收处理烟叶的经济效益最佳。总糖、还原糖均为适熟处理烟叶最高,钾离子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两糖比随烟叶成熟度升高而增加。外观品质下部叶低熟、适熟处理较好,成熟度好,颜色较深,高熟处理杂色较多,光泽稍暗;中部叶适熟处理得分最高,低熟处理身份较薄,油分较少,青筋杂色较多,高熟处理杂色较多,有部分病斑和焦边;上部叶适熟处理最好,高熟处理次之,低熟处理较差,主要表现为成熟度不够,平滑僵硬,挂灰,疏松度差。总之,德宏KRK26品种适宜采收成熟度为:下部叶,距移栽97 d左右,叶面褪绿,略微泛黄,主脉全白;中部叶,距移栽118 d左右,叶面黄色显露、均匀,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上部叶,距移栽140 d左右,叶面黄色明显、均匀,主脉全白发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KRK26品种 成熟度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夏浩 吴俊逸 +6 位作者 肖耀东 封暴 余意 柴新 高建 郭威才 朱玉辐 《安徽医药》 2025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270例,记录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数据,通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270例,记录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70例病人中,50例出现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8.5%,发生时间在术后第5~7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前后鞍膈高度变化显著、垂体柄倾斜角度变化程度大、“可测量垂体柄”长度变化大、术后垂体柄倾斜角度小、术后未发生尿崩症以及住院时间长的病人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的风险更大(P<0.05)。结论手术前后鞍膈高度变化、垂体柄倾斜角度变化和“可测量垂体柄”长度变化在预测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迟发性低钠血症 神经内镜手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废水中铅的吸附研究
5
作者 夏昊 邹顺 +2 位作者 黄楚敏 马文结 王竟先 《工业微生物》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文章以大肠杆菌为吸附剂,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含铅废水的吸附效果,并采用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 3种等温线对其吸附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Pb^(2+)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pH为3、温度为30℃、吸附剂添加量为0.01 g时,大肠... 文章以大肠杆菌为吸附剂,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含铅废水的吸附效果,并采用Freundlich、Langmuir和Temkin 3种等温线对其吸附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Pb^(2+)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pH为3、温度为30℃、吸附剂添加量为0.01 g时,大肠杆菌对Pb^(2+)的吸附量分别达到122.25、108.98、122.25和238.85 mg/g的最大值;吸附过程与Langmuir模型拟合最优,最大吸附容量为201.6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铅离子 生物吸附 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威宁铁厂无烟煤全粒级分选提质工艺研究
6
作者 陈燕 姜秉仁 +1 位作者 夏浩 王婉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贵州无烟煤资源储量大,具有高硫、高发热量等特点,为实现贵州高品质无烟煤的清洁利用,结合威宁铁厂无烟煤的煤质特点,设计了全粒度分选提质工艺,形成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跳汰粗选—粗精煤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 贵州无烟煤资源储量大,具有高硫、高发热量等特点,为实现贵州高品质无烟煤的清洁利用,结合威宁铁厂无烟煤的煤质特点,设计了全粒度分选提质工艺,形成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跳汰粗选—粗精煤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组合分选提质工艺,精准预测了分选精煤产率和灰分,辅助贵州威宁无烟煤进行高效分选。原煤整体灰分含量20.72%,属于中灰分煤,在全粒级分选工艺下,产品精煤灰分2.46%,产率37.76%,实现了以铁厂煤矿为典型的威宁无烟煤低灰精煤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低灰精煤 分选工艺 效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设施樱桃番茄全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刘杨 夏皓 +1 位作者 李远 任妮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7,共8页
为明确水氮耦合对设施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为设施番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灌溉处理,在5个生育期(缓苗期、发育期、开花期、结果前期和结果后期),维持不同的土壤含水量:W1(80%-80%-80%-80%-80%)、W2(70%-70... 为明确水氮耦合对设施樱桃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为设施番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灌溉处理,在5个生育期(缓苗期、发育期、开花期、结果前期和结果后期),维持不同的土壤含水量:W1(80%-80%-80%-80%-80%)、W2(70%-70%-60%-70%-80%)、W3(60%-60%-60%-70%-70%)、W4(45%-50%-60%-60%-70%),同时设置3个氮肥施用水平:N1(300 kg/hm^(2))、N2(240 kg/hm^(2))、N3(180 kg/hm^(2)),观测不同水氮耦合对设施樱桃番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和施氮的处理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且灌溉因素大于施氮因素,适当缺水灌溉可在不显著降低番茄产量的同时提高番茄品质。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总灌溉量与株高、茎粗和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施氮量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甜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试验结果,构建针对樱桃番茄产量及甜度的水氮耦合模型。模型模拟的结果表明,总灌溉量、施氮量为69.08 L和300 kg/hm^(2)时,樱桃番茄产量达到最大(2.77 kg);总灌溉量、施氮量为41.08 L和225 kg/hm^(2)时,樱桃番茄甜度达到最大(7.67)。构建的水氮耦合模型可为设施樱桃番茄的管理提供科学的水氮配方,并为未来设施樱桃番茄的水肥一体化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水氮耦合 设施栽培 光合作用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的局部离群点检测方法
8
作者 周玉 夏浩 +1 位作者 岳学震 王培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7,共12页
离群点检测任务是指检测与正常数据在特征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异常数据。大多数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主要从全局角度对数据集中的离群点进行检测,而对局部离群点的检测性能较弱。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方法改... 离群点检测任务是指检测与正常数据在特征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异常数据。大多数基于聚类的离群点检测方法主要从全局角度对数据集中的离群点进行检测,而对局部离群点的检测性能较弱。基于此,本文通过引入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方法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名为KLOD(local outlier detection based on improved K-means and least-squares methods)的局部离群点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局部离群点的精确检测。首先,利用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方法计算数据点的局部密度和相对距离,并将二者相乘得到γ值。其次,将γ值降序排序,利用肘部法则选择γ值最大的k个数据点作为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将数据集聚类成k个簇,计算数据点在每个维度上的目标函数值并进行升序排列。接着,确定数据点的每个维度的离散程度并选择适当的拟合函数和拟合点,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升序排列的每个簇的每1维目标函数值进行函数拟合并求导,以获取变化率。最后,结合信息熵,将每个数据点的每个维度目标函数值乘以相应的变化率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异常得分,并将异常值得分较高的top-n个数据点视为离群点。通过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对KLOD、LOF和KNN方法在准确度上进行仿真实验对比。结果表明KLOD方法相较于KNN和LOF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本文提出的KLOD方法能够有效改善K-means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并且在局部离群点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群点检测 K均值聚类 最小二乘法 密度峰值 目标函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PC聚类算法的离群点检测与解释方法
9
作者 周玉 夏浩 裴泽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8-85,共18页
为解决全局离群点检测方法无法对局部离群点进行检测,以及局部异常因子在面对大量局部离群点时性能下降的问题,利用k近邻(KNN)和核密度估计方法(KDE)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聚类算法(KDPC)的离群点检测与解释方法,该方... 为解决全局离群点检测方法无法对局部离群点进行检测,以及局部异常因子在面对大量局部离群点时性能下降的问题,利用k近邻(KNN)和核密度估计方法(KDE)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搜索和发现密度峰值聚类算法(KDPC)的离群点检测与解释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对数据点的全局和局部进行分析。首先,利用k近邻和核密度估计方法计算数据点的局部密度,代替传统DPC算法中根据截断距离计算的局部密度。其次,将数据点的k近邻距离之和作为全局异常值,并通过KDPC聚类算法计算簇密度以及数据点的局部异常值。最后,将数据点的全局与局部异常值进行乘积作为最终异常得分,选取异常得分最高的Top-n作为离群点,通过构建全局-局部异常值决策图对全局和局部离群点进行解释。利用人工数据集和UCI数据集进行实验并与10种常用离群点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全局和局部离群点都有着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性能,并且AUC方面受k值影响较小。同时,利用该方法对NBA球员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群点检测 聚类 密度峰值 K近邻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某大型复杂商业连体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昊 张强 +2 位作者 陈才华 任重翠 王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苏州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为体型重叠建筑。通过5道防震缝将建筑整体划分为购物中心A区、购物中心B区、停车楼、商业街A区、商业街B区五个独立结构单元。购物中心A区为复杂连体高层建筑,1~5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苏州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为体型重叠建筑。通过5道防震缝将建筑整体划分为购物中心A区、购物中心B区、停车楼、商业街A区、商业街B区五个独立结构单元。购物中心A区为复杂连体高层建筑,1~5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两个单体在3~5层中区由钢桁架相连,顶部(6层)钢桁架结构与两个单体通过成品球铰支座连接,形成强连体结构。充分考虑了周期比、位移比双指标平衡后对购物中心A区剪力墙布置进行了优化;屋顶钢桁架结构支座采用变刚度设计,局部设置滑动支座解决恒载下杆件应力比较高的问题。通过性能化设计,该复杂结构连体部位可以满足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要求。性能化设计及专项分析表明,影院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楼盖舒适度及防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连体结构 影院钢结构 滑移缝宽度 剪力墙布置 性能化设计 滑动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特性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洋 夏昊 +5 位作者 李红霞 廖小鹏 胡蓉花 姬小明 杨晓朋 李慧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9,共11页
【目的】探究生物炭和土壤改良剂配施对峡江烟区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配施4种土壤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肥、甲壳素、海藻甲壳素精钾)对土壤pH、养分、酶活性以及烤... 【目的】探究生物炭和土壤改良剂配施对峡江烟区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及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配施4种土壤改良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肥、甲壳素、海藻甲壳素精钾)对土壤pH、养分、酶活性以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4种土壤改良剂配施均提高了土壤pH,增幅分别为4.09%~10.76%、2.13%~9.25%、0.69%~5.79%和1.04%~12.02%;配施海藻甲壳素精钾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7.35%~21.19%和28.46%~40.80%。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配施甲壳素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增幅为20.57%~31.16%。配施海藻甲壳素精钾可显著提高烤烟最大叶面积,增幅为7.01%~17.71%;且该处理烤烟的物理特性指数、化学可用性指数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6.25%、39.65%和56.15%;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较对照分别提高8.49%、15.99%、14.32%、10.36%和6.89%。【结论】4种土壤改良剂均可改善土壤性状。其中,生物炭与海藻甲壳素精钾配施可明显改善酸性植烟土壤,有效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效果优于生物炭配施其他土壤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改良剂 酸性土壤 烤烟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某文娱中心大跨空间钢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昊 陈家丰 +2 位作者 冯旭光 张小福 陈才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4,48,共7页
南京某文娱中心为造型复杂的大跨空间钢结构体系,由异型屋面、超高排架柱和高大抗风幕墙构成。为满足屋面建筑造型和屋顶排烟等需求,提出了双向变高度的折板网架屋盖结构形式,最大限度降低了二次找坡的用钢量。基于可视化编程平台Grassh... 南京某文娱中心为造型复杂的大跨空间钢结构体系,由异型屋面、超高排架柱和高大抗风幕墙构成。为满足屋面建筑造型和屋顶排烟等需求,提出了双向变高度的折板网架屋盖结构形式,最大限度降低了二次找坡的用钢量。基于可视化编程平台Grasshopper,通过分区处理的方式实现了屋盖的参数化建模,后导入3D3S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结果表明该屋盖整体刚度较好,满足设计要求。屋盖下方采用25根无侧向支撑的超高排架柱提供支承,针对柱高10~60m的情况,对比了混凝土柱、四肢钢管格构柱、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在截面、成本和功能等角度的差异,最终确定采用经济性和功能均较好的四肢钢管格构柱。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将抗风幕墙分为落地幕墙和吊挂幕墙,探讨了它们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并针对落地幕墙进行了平面桁架、立体桁架和实腹箱形柱3种幕墙结构方案的比选,最终采用成本最低的平面桁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空间钢结构 异型屋面 折板网架 高排架柱 抗风幕墙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结构设计难点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昊 陈灏恺 +2 位作者 陆宜倩 张侃 胡文松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5,共8页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项目由两座约90m高塔楼+大底盘商业裙房+低区U形幕墙+高区拱形连桥组成,高区连体建筑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塔楼相连,低区采用两端固定铰支座与塔楼相连,为大底盘多塔复杂连体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 济南某复杂综合体项目由两座约90m高塔楼+大底盘商业裙房+低区U形幕墙+高区拱形连桥组成,高区连体建筑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与塔楼相连,低区采用两端固定铰支座与塔楼相连,为大底盘多塔复杂连体结构。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高区拱形连桥采用钢结构空腹桁架结构体系,低区U形幕墙采用劲性索体系。针对工程特点,着重阐述了大底盘裙房不分缝可行性及低、高区弱连体的合理支座形式,提出了采用两端固定铰U形劲性索的弱连体新形式。结果表明:低区U形幕墙采用两端固定铰连接形式,高区连桥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连接形式均能较好地实现弱连接,保证塔楼和连桥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结构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钢结构空腹桁架 简支梁桥 U形劲性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液压机械臂自动整平系统设计与研究
14
作者 朱明清 董奇峰 +2 位作者 程茂林 夏昊 孟林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99,共6页
针对水下抛石基床整平需求,设计一套基于挖掘机三自由度液压机械臂的自动整平系统。对臂架机械结构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试验计算其作业负载,结合有限元法验证改造结构的可靠性。基于D-H法和几何法搭建臂架正、逆运动学模型,将铲尖轨迹... 针对水下抛石基床整平需求,设计一套基于挖掘机三自由度液压机械臂的自动整平系统。对臂架机械结构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试验计算其作业负载,结合有限元法验证改造结构的可靠性。基于D-H法和几何法搭建臂架正、逆运动学模型,将铲尖轨迹运动转换为臂架各构件的协同控制。设计基于PID控制的臂架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通过AMESim验证了臂架驱动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北斗定位技术,搭建臂架自动整平系统架构,提出适用于工程应用场景的定位、整平作业流程。最后,通过工程试验和应用对自动整平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三自由度液压机械臂的基床整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整平精度也满足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整平系统 运动学模型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烤烟氮代谢与类胡萝卜素代谢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永亮 苑举民 +5 位作者 李卓 张雄峰 李红霞 夏昊 陈家寓 陈仁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1-90,共10页
【目的】优质烤烟品种是彰显烟叶产区质量特色的重要保障,探究优质烤烟品种与常规主栽品种在江西烟区大田生育期内氮代谢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特征差异,分析优质烤烟品种生理代谢共性特征,为深入挖掘品种特性以及优化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提供... 【目的】优质烤烟品种是彰显烟叶产区质量特色的重要保障,探究优质烤烟品种与常规主栽品种在江西烟区大田生育期内氮代谢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特征差异,分析优质烤烟品种生理代谢共性特征,为深入挖掘品种特性以及优化品种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感官质量较好的闽烟312、闽烟12号与常规主栽品种云烟87(CK)为材料,分析不同品种中部叶在关键生育期相关物质组分含量和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在类胡萝卜素代谢方面,闽烟312和闽烟12号在现蕾期至脚叶成熟期叶黄素含量达3.27~6.14 mg/g、β-胡萝卜素含量达0.67~1.59 mg/g,均极显著低于云烟87,而在中部叶成熟时两个品种叶黄素含量分别为2.31、2.58 mg/g,极显著高于云烟87的0.17 mg/g和0.44 mg/g;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主要在旺长期至现蕾期高表达;在腰叶成熟期前,闽烟312和闽烟12号PSY等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整体高于云烟87,最大差值为2.53。在氮代谢方面,闽烟312和闽烟12号在现蕾期至脚叶成熟期总氮含量(1.58%~3.36%)、蛋白质含量(7.14%~14.81%)均极显著低于云烟87,在旺长期至脚叶成熟期NR、NIR1和GS1-5基因表达量高于云烟87,在腰叶成熟期GS1-5基因表达量较低。在相关性分析方面,NIR1、GS1-5基因与PSY、CRTISO等基因及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氮代谢与类胡萝卜素代谢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云烟87相比,优质烤烟闽烟312和闽烟12号中部叶在类胡萝卜素代谢方面表现出成熟前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活性更强、成熟时叶黄素含量更高的特征,在氮代谢方面具有成熟前较高的氮素吸收同化能力、成熟时较低的氮素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类胡萝卜素 氮代谢 基因表达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测量法的苏州滨水住区河道缓热效应研究
16
作者 夏浩 胡莹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2期150-158,共9页
苏州是典型水网型城市,城市河道密布如织,呈格网状分布。河道对城市热环境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在滨水住区河道附近采用移动测量法采集热环境数据,通过三阶多项式和移动平均法精确地计算出河道对滨水住区的缓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午后... 苏州是典型水网型城市,城市河道密布如织,呈格网状分布。河道对城市热环境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在滨水住区河道附近采用移动测量法采集热环境数据,通过三阶多项式和移动平均法精确地计算出河道对滨水住区的缓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午后河道的缓热效应最大,14:00河道对住区的平均缓热强度(RCI)为1.01~2.19℃,平均缓热距离(RCD)为32.5~55 m。同时,将微气候因子与实测空间形态特征数据和其他影响要素进行数据分析,阐释了SVF、风速和绿化率对河道缓热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苏州水网型城市的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和未来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测量 河道 缓热效应 空间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热氧化处理及组织性能研究
17
作者 夏浩 朱帅帅 +1 位作者 戴玉明 丁毅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4年第4期333-342,共10页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不同热氧化温度和时间条件下,NiTi合金表面氧化层组织结构和纳米力学性能。结果表明,500℃和600℃氧化时能够确保合金表面生成完整连续的TiO_(2)氧化层,氧化层厚...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不同热氧化温度和时间条件下,NiTi合金表面氧化层组织结构和纳米力学性能。结果表明,500℃和600℃氧化时能够确保合金表面生成完整连续的TiO_(2)氧化层,氧化层厚度可达1.1μm;TiO_(2)氧化层的生长主要受Ti元素的向外扩散控制,且TiO_(2)生长方向几乎垂直于基体表面。热氧化后NiTi合金表面的变形行为仍以塑性变形为主,500℃氧化16h后,NiTi合金具有最优抗塑性变形能力,其Hardness/Elastic modulus和(Hardness)^(3)/(Elastic modulus)^(2)最高,分别为0.071与0.035,合金表面形成的致密TiO_(2)氧化层有效提升了合金表面硬度和抗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热氧化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se-stable wide-bandgap perovskites enabled by suppressed ion migration
18
作者 Zhiyu Gao Yu Zhu +20 位作者 Jingwei Zhu Cong Chen Zongjin Yi Yi Luo Yuliang Xu Kai Wu Tianshu Ma Fangfang Cao Zijun Chen Fang Yao Juncheng Wang Wenwu Wang Chuanxiao xiao hao Huang Hongxiang Li Qianqian Lin Pei Cheng Changlei Wang xia hao Guanggen Zeng Dewei Zha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0-128,共9页
Wide-bandgap(>1.7 eV)perovskites suffer from severe light-induced phase segregation due to high bromine content,causing irreversible damage to devices stability.However,the strategies of suppressing photoinduced ph... Wide-bandgap(>1.7 eV)perovskites suffer from severe light-induced phase segregation due to high bromine content,causing irreversible damage to devices stability.However,the strategies of suppressing photoinduced phase segregation and related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fully disclosed.Here,we report a new passivation agent 4-aminotetrahydrothiopyran hydrochloride(4-ATpHCl)with multifunctional groups for the interface treatment of a 1.77-eV wide-bandgap perovskite film.4-ATpH^(+)impeded halogen ion migration by anchoring on the perovskite surface,leading to the inhibition of phase segregation and thus the passivation of defects,which is ascribed to the interaction of 4-ATpH^(+)with perovskite and the formation of low-dimensional perovskites.Finally,the champion device achieved an efficiency of 19.32%with an open-circuit voltage(V_(OC))of 1.314 V and a fill factor of 83.32%.Moreover,4-ATpHCl modified device exhibited significant improved stability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one.The target device maintained 80%of its initial efficiency after 519 h of maximum power output(MPP)tracking under 1 sun illumination,however,the control device showed a rapid decrease in efficiency after 267 h.Finally,an efficiency of 27.38%of the champion 4-terminal 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 was achieved by mechanically stacking this wide-bandgap top subcell with a 1.25-eV low-bandgap perovskite bottom sub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bandgap perovskite Phase segregation lon migration Interface post-treatment All-perovskite tand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Near-Field Impulsive Waves Generated by Deformable Landslide Using the HBP Model Based on the SPH Method
19
作者 WANG Wei WEI Weicheng +4 位作者 CHAI Bo xia hao WANG Yang DU Juan LIU Jizhixi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28-344,共17页
Landslide-generated impulsive waves(LGWs)in reservoir areas can seriously threaten waterway safety as well as hu-man life and properties around the two side slopes.The risk reduction and mitigation of such a hazard re... Landslide-generated impulsive waves(LGWs)in reservoir areas can seriously threaten waterway safety as well as hu-man life and properties around the two side slopes.The risk reduction and mitigation of such a hazard require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near-field wave characteristics,such as wave amplitude and run-up.However,near-field LGW involves complicated fluid-solid interactions.Furthermore,the wave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various aspects,including the geometry and physical features of the slide,river,and body of water.However,the empirical or analytical methods used for rough estimation cannot derive accurate results,especially for deformable landslides,due to their significant geometry changes during the sliding process.In this study,the near-field waves generated by deformable landslides were simulated by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based on multi-phase flow.The deformable landslides were generalized as a kind of viscous flow by adopting the Herschel-Bulkley-Papanastasiou(HBP)-based nonNewtonian rheology model.The HBP model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deformable landslide dynamics even though the high-speed sliding process is involved.In this study,an idealized experiment case originating from Lituya LGW and a practical case of Gongjiafang LGW were reproduced for verification and demonstr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both cases show satisfactory consistency with the experiment/investigation data in terms of landslide movement and near-field impulsive wave characteristics,thus indicating the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the effects of the HBP model’s rheological parameters on the landslide dynamics and near-field wave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providing a parameter calibration method along wi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able landslide impulsive waves NEAR-FIELD SPH nonNewtonian flu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充技术在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程雪斌 李冬冬 +1 位作者 夏昊 张益鹏 《建筑机械》 2024年第7期177-179,共3页
针对混凝土生产、运输环节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供配电方式单一等特点,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合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了某大型桥梁建设工程混凝土搅拌站光储充微电网,可实现绿色能源利用、“削峰填谷”等功能,有利于推动混凝土生产、... 针对混凝土生产、运输环节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供配电方式单一等特点,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合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了某大型桥梁建设工程混凝土搅拌站光储充微电网,可实现绿色能源利用、“削峰填谷”等功能,有利于推动混凝土生产、运输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工程机械 微电网 混凝土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