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技术与蒸发结晶工艺在VB_(12)高盐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飞飞 武彦巍 +2 位作者 王文涛 唐彤 马海龙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维生素B_(12)制药生产废水具有高COD、高盐、高氨氮、高硬度等特点,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采用“生化处理-膜系统浓缩分盐-蒸发结晶”的工艺路线,实现了维生素B_(12)制药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中生化处理采用... 维生素B_(12)制药生产废水具有高COD、高盐、高氨氮、高硬度等特点,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采用“生化处理-膜系统浓缩分盐-蒸发结晶”的工艺路线,实现了维生素B_(12)制药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中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污泥耐盐驯化培养的生化工艺,后采用“化学软化+反渗透预浓缩+纳滤分盐+反渗透再浓缩+纯化”的膜处理工艺,实现了浓缩和分盐的目的,产水满足中水回用标准,膜浓缩液进行蒸发结晶,产出的NaCl纯度≥99.0%,Na_(2)SO_(4)纯度为96.0%,分别达到《工业盐》(GB/T 5462—2015)和《工业无水硫酸钠》(GB/T 6009—2014)中相应标准。生化处理-膜系统浓缩分盐-蒸发结晶处理维生素B_(12)制药废水为同类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工程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2)废水 高盐废水 纳滤 反渗透 蒸发结晶 资源化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共享的多微网协同优化调度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彦伟 姚刚 +3 位作者 王海全 徐建松 尹大鹏 夏雨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8期1-11,共11页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微网的能量交互共享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多主体运行效益的提升。针对多微网的源荷不确定性及数据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共享的多微网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多主体交互框架的共享...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微网的能量交互共享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多主体运行效益的提升。针对多微网的源荷不确定性及数据隐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共享的多微网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构建基于多主体交互框架的共享储能和微网经济调度模型;然后,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和数学启发式方法,实现共享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定价策略和多微网的经济调度决策;最后,仿真数据分析表明所提协同优化调度方法能够快速应对源荷随机变化,同时有效降低了多微网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 共享储能 协同优化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内部水和月表水冰资源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言蔚 贺佳峰 王国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也是未来星际旅行重要的推进剂材料,因此在人类对月球和其他地外天体的探测过程中,水是最受关注的战略资源之一。美国Apollo和前苏联Luna登月计划之后二十多年间,月球“无水”的观点曾被广泛接受。文章系统阐述了... 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也是未来星际旅行重要的推进剂材料,因此在人类对月球和其他地外天体的探测过程中,水是最受关注的战略资源之一。美国Apollo和前苏联Luna登月计划之后二十多年间,月球“无水”的观点曾被广泛接受。文章系统阐述了月球内部水和月表水研究进展、月球水成因、水资源量评估和开发利用方法。近年对月表水资源的探测和月球样品中水含量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月球并非“无水”,月球内部含有较为丰富的水,月表的极区可能有可观的水资源,月表中低纬度地区也广泛存在太阳风成因的水。月球的水成因主要包括自身来源的水、小行星和彗星来源水、太阳风成因水等。据估测,月表极区水冰的资源量约为142.8亿吨,月表太阳风成因水含量约为34万吨,为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和深空探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并就月球水资源利用的提出多种开发利用方案,包括热能采矿法、月球极地推进剂开采前哨战、钻取一体化开发利用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结合水 水冰 资源量 极区 月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隐形矫治器清洁方法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吴彦伟 李立国 +5 位作者 刘琪 郝洁 吴仲寅 方会清 陶娥 李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隐形矫治器清洁方法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软毛牙刷、单束刷和含... 目的:探讨三种隐形矫治器清洁方法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均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软毛牙刷、单束刷和含氟牙膏机械清洗隐形矫治器。试验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保丽净清洁片浸泡隐形矫治器,1周2次,每次30 min。试验2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浸泡隐形矫治器,1周2次,每次30 min。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以及矫治器菌斑指数。结果:治疗1个月时,试验1组矫治器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1组牙龈指数、矫治器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矫治器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时,试验1组在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矫治器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牙龈指数、矫治器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同时间点患者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对照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矫治器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丽净清洁片和醋酸氯己定溶液均可有效地清除矫治器菌斑,保丽净清洁片在维护牙周健康作用中效果更佳且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错(牙合)畸形 牙周指数 保丽净清洁片 醋酸氯己定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通信故障的直流微电网多储能荷电状态动态均衡策略 被引量:21
5
作者 米阳 李战强 +4 位作者 刘红业 吴彦伟 宋根新 苏向敬 李振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82-3290,共9页
为实现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单元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以及负荷功率的动态分配,提出新的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信正常时,根据SOC分担负荷功率动态调节下垂控制参考电压来协调分布式储能(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为实现直流微电网中分布式储能单元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以及负荷功率的动态分配,提出新的下垂控制策略。首先,通信正常时,根据SOC分担负荷功率动态调节下垂控制参考电压来协调分布式储能(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DES)。其次,无通信条件下提出基于Metropolis准则自适应调节下垂系数的控制方法,在无通信情况下自适应调节负荷功率分配。然后,给出了两种工作条件下控制策略的平滑切换方法,保证切换前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依然有效的实现负荷功率均衡分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对本文控制策略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多储能 功率分配 下垂控制 通信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减震榫与榫形防落梁装置减震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友权 文强 +2 位作者 康炜 吴延伟 李承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9-84,共6页
减震榫与榫形防落梁为针对铁路简支梁所研发的新型减隔震装置。为了解2种装置的减隔震效果,采用抗震简化算法,依次将梁重、桥墩刚度、场地特征周期及设防标准对减震率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2种装置的减震率在55%~80%之间,减隔... 减震榫与榫形防落梁为针对铁路简支梁所研发的新型减隔震装置。为了解2种装置的减隔震效果,采用抗震简化算法,依次将梁重、桥墩刚度、场地特征周期及设防标准对减震率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2种装置的减震率在55%~80%之间,减隔震效果优异,减震榫的减震效果略优于榫形防落梁;对装置减震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桥墩刚度,其次为场地特征周期,影响较小的为设防标准,梁重对减震率基本无影响。研究成果可促进减震榫与榫形防落梁的工程应用,为防落梁装置型号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减震榫 榫形防落梁装置 简支梁桥 减隔震效果 减震率 罕遇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楦五轴数控加工中的刀具半径补偿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恒 王云鹏 +1 位作者 武彦伟 程卫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90-1396,共7页
在切触点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以刀心点法向量为刀具半径补偿方向可能导致工件表面质量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全局法向量光顺方法。首先通过拟合平面求刀心点法向量,然后以前一个刀心点的法向量方向为基准调整当前刀心点的法向量方向,使法向量... 在切触点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以刀心点法向量为刀具半径补偿方向可能导致工件表面质量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全局法向量光顺方法。首先通过拟合平面求刀心点法向量,然后以前一个刀心点的法向量方向为基准调整当前刀心点的法向量方向,使法向量方向一致。针对相邻刀心点法向量方向偏差较大的问题,将与当前刀心点切平面不垂直的和在Z方向与周围刀心点法向量偏差较大的异常法向量分别置零,然后采用线性插值的方式实现全局法向量的平滑过渡。Vericut仿真表明,法向量光顺后,补偿精度得到提高,工件表面光滑,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系统 鞋楦加工 刀具半径补偿 法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GM-CSF及TNF-α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转归的评估 被引量:5
8
作者 仲华 林志强 +4 位作者 薄德映 王亚南 武艳伟 翟志佳 焦路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807-810,815,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完全缓解组58例,未...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完全缓解组58例,未缓解组45例,难治复发组33例),选取同期本院的1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之间TGF-β1、TNF-α、GM-CSF的浓度变化情况,分析三者水平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GM-C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GM-CSF水平明显低于未缓解组、难治复发组,TGF-β1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缓解组、难治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TNF-α、GM-CSF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髓外浸润、危险度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TGF-β1及TNF-α异常降低、GM-CSF异常增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死亡率更高(P<0.05)。髓外浸润、危险度分型、TGF-β1、TNF-α、GM-CSF为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GF-β1、TNF-α、GM-CSF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可加强三者联合检测,以尽快掌握患者病情,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GM-CSF TNFΑ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意金黄散治疗抗肿瘤药物之手足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春泉 吴衍伟 +2 位作者 周文辉 曾祥发 邹秋连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0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永丰县中医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肿瘤相关性手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如意金黄散外敷。比较2组治疗...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永丰县中医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肿瘤相关性手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如意金黄散外敷。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拒按、色赤肿胀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西药治疗比较,如意金黄散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更具优势,对减轻患者手足疼痛、麻木等症状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中药外治法 如意金黄散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的构建及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璐璐 王喜益 +2 位作者 徐洁慧 邬燕伟 胡韵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4-661,共8页
目的构建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并验证其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年轻乳腺癌患者为中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维度的交互作用,构建可提供个性化护理信息支持的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方便选取2021年4月—12... 目的构建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并验证其在年轻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年轻乳腺癌患者为中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维度的交互作用,构建可提供个性化护理信息支持的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方便选取2021年4月—12月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年轻乳腺癌患者,采用系统分配随机对照分组,其中试验组(n=50)给予智能与交互服务干预,对照组(n=50)给予信息支持系统中的常规支持。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症状困扰、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个月,两组指标整体呈良性趋势,试验组的优势较对照组大。干预3个月,试验组45例、对照组42例完成研究,在症状困扰、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方面显示组间、时间、交互作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交互式护理信息支持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身心症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并提高生存期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因特网 信息支持 乳腺肿瘤 护理
原文传递
考虑同球向双球面支座阻尼间隙的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伟栋 张永亮 +1 位作者 吴延伟 王希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40-2247,共8页
为研究同球向双球面纵向活动支座阻尼间隙对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综合考虑支座摩擦及减震榫阻尼器非线性,提出同球向双球面支座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顺桥向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同球向双球面支座... 为研究同球向双球面纵向活动支座阻尼间隙对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综合考虑支座摩擦及减震榫阻尼器非线性,提出同球向双球面支座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顺桥向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同球向双球面支座的简支梁桥减隔震体系具有隔断地震荷载和减小墩梁相对位移的双重控制作用;适当减小活动支座阻尼间隙可在保证墩底弯矩不显著增加的前提下大幅减小墩梁相对位移量;适当调整活动支座阻尼间隙的大小既可以对活动支座本身各部件之间的耗能量关系进行重分配,也可以优化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之间的耗能关系;活动支座耗能能力随其阻尼间隙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简支梁桥 同球向双球面支座 地震反应 纵向活动支座阻尼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1,1)模型的牵引网导线载流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旗 孙立军 +3 位作者 张国学 王岩 吴艳玮 顾生杰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1期42-49,共8页
牵引网导线载流量是牵引网设计、负荷调度以及故障检测过程中考虑的关键因素,牵引网导线载流量预测结果对于铁路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采用常规GM(1,1)模型预测牵引网导线载流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载流量偏差较大,需要对预测方法进行改进... 牵引网导线载流量是牵引网设计、负荷调度以及故障检测过程中考虑的关键因素,牵引网导线载流量预测结果对于铁路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采用常规GM(1,1)模型预测牵引网导线载流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载流量偏差较大,需要对预测方法进行改进,以得到准确的载流量预测结果。首先,根据IEEE 738-2013标准中的导线热平衡方程提出由导线所处地理气候条件动态计算导线载流量的方法;其次,针对常规GM(1,1)模型的特点,对GM(1,1)模型预测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对采用改进GM(1,1)模型的牵引网导线载流量预测方法的实现流程进行详细说明。通过算例仿真,对所提出的牵引网导线载流量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牵引网导线载流量预测结果与导线实际载流量偏差很小,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网导线 载流量 IEEE 738-2013标准 GM(1 1)模型 电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金成 武艳玮 +4 位作者 马霜 马志虎 游南林 曹相玫 刘仲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观察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人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野生型(IDH1)和突变型(mutIDH1)重组慢病毒感染U87细胞,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验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IDH1突变... 目的:观察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人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野生型(IDH1)和突变型(mutIDH1)重组慢病毒感染U87细胞,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验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IDH1突变型基因和磷酸化Akt(p-Akt1/2/3)的蛋白表达量;TCGA数据库分析Akt在高级别胶质瘤(GBM)和低级别胶质瘤(LGG)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Akt和p-Akt在GBM和LGG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IDH1和mutIDH1重组慢病毒成功感染U87细胞,CCK8实验表明mutIDH1组细胞活性减弱;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mutIDH1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低于IDH1组;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Akt在GBM和LGG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免疫组化显示Akt和p-Akt1/2/3在GBM和LGG中呈高表达;Western Blot显示mutIDH1组中Akt表达低于IDH1组。结论:IDH1突变能够减弱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Akt信号分子磷酸化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柠檬酸脱氢酶1 胶质瘤 蛋白激酶B U8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力学与微观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东宁 马得山 +3 位作者 唐瑞 饶少华 武琰玮 苏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6-484,共9页
为揭示注浆加固后全风化花岗岩力学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基于直剪试验和电镜扫描观测,分析水泥质量分数对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的抗剪强度、剪胀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质量分数上升,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 为揭示注浆加固后全风化花岗岩力学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基于直剪试验和电镜扫描观测,分析水泥质量分数对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的抗剪强度、剪胀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质量分数上升,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抗剪强度和剪胀性显著增大,由应变硬化型材料逐渐转变为应变软化型脆性材料;水泥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6%,最大剪胀角增加了6°~10°,黏聚力从7 kPa提高到203 kPa,内摩擦角在31°~38°间波动,水泥加固全风化花岗岩主要通过增加黏聚力的方式提升抗剪强度.电镜扫描结果表明,随着加固水泥质量分数的增加,水泥结晶物越来越密集,相互胶结形成连续的空间网状甚至团聚状结构,改变了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使加固土由以摩擦为主的材料向以胶结为主的材料转化.研究可为评估全风化花岗岩加固土物理力学特性及深圳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全风化花岗岩 加固土 水泥质量分数 微观结构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级需求响应的并网微电网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41
15
作者 米阳 李战强 +3 位作者 吴彦伟 刘红业 宋根新 苏向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99-1906,共8页
为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改善可控微源出力的平稳性,提出包含微网层和需求响应层的微网系统双层调度优化模型。需求响应层采用源荷互动方式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微网层基于实时电价最小化综合运行成本。需求侧优化分为两级,第1级依据清洁... 为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改善可控微源出力的平稳性,提出包含微网层和需求响应层的微网系统双层调度优化模型。需求响应层采用源荷互动方式对负荷曲线进行优化,微网层基于实时电价最小化综合运行成本。需求侧优化分为两级,第1级依据清洁能源预测出力和需求侧预测负荷同时对清洁能源出力和需求侧负荷的时序进行调整,使两者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第2级则以调度部门拟定的期望供给曲线对需求侧负荷进一步调整,以提高可控微源出力的平稳性。最后,运用基于模拟退火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双层优化 经济调度 需求侧响应 模拟退火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接入方式下锡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阀组电压平衡控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宏光 吴彦维 +3 位作者 陈大鹏 王亚涛 李楠 周晓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1,共6页
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分层接入的方式,在泰州换流站分别接入1 000kV和500kV交流电网。在这种新型电路结构下,如何保证单极中接入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电网的两个串联阀组的直流电压均衡,对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 锡盟—泰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分层接入的方式,在泰州换流站分别接入1 000kV和500kV交流电网。在这种新型电路结构下,如何保证单极中接入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电网的两个串联阀组的直流电压均衡,对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结合锡盟—泰州直流工程,在分析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分层接入的阀组电压平衡控制进行研究,提出了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和中点分压器容错处理方法。通过RTDS建模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并在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分层接入方式 控制系统 电压平衡控制 预测型熄弧角控制 定电流控制 定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微电网分布式电源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金星 于艾清 +2 位作者 屠亚南 吴彦伟 黄敏丽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23-530,共8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线路阻抗不匹配时,传统下垂控制不能有效实现不同分布式电源之间电流的合理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分布式控制策略。各分布式电源基于一致性算法,利用本地和相邻电源的虚拟阻抗值和电流信息自动调... 针对直流微电网中线路阻抗不匹配时,传统下垂控制不能有效实现不同分布式电源之间电流的合理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分布式控制策略。各分布式电源基于一致性算法,利用本地和相邻电源的虚拟阻抗值和电流信息自动调节等效输出虚拟阻抗值,实现了负荷电流的合理分配。同时,在所提控制策略的电压环节增加了电压补偿控制器,通过动态调节下垂控制器的电压参考值,补偿不匹配的馈线阻抗引起的电压偏差。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下垂控制 分布式发电 自适应虚拟阻抗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群分层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米阳 吴彦伟 +2 位作者 符杨 王成山 POH Chiang Loh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0,共7页
为了确保直流微电网群可靠运行,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在第1层控制下,各子微网独立稳定运行,分布式电源均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储能系统通过动态调整负荷功率的分配来均衡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第2层控制根据各子微网的母线电压控制微... 为了确保直流微电网群可靠运行,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在第1层控制下,各子微网独立稳定运行,分布式电源均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储能系统通过动态调整负荷功率的分配来均衡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第2层控制根据各子微网的母线电压控制微电网群在不同运行状态之间无缝平滑切换,并通过管理不同子微网之间的功率流动来改善母线电压质量。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微电网群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微电网群的稳定性并可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群 子微网 分层控制 负荷功率分配 电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及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衍伟 金军 杜家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187-1190,共4页
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外周血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 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外周血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1剂/d。2组均进行3周期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生命质量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骨相关事件发生率、外周血OPG和RANKL浓度变化。结果:1)2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CA153、CA125、CEA、FER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3)治疗过程中2组均有SREs发生,观察组发生SRE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经过干预后OPG表达上调,RANKL浓度下降,其中观察组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明显降低乳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发生的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OPG-RANKL系统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独活寄生汤 骨相关事件 肿瘤标志物 OPG RANKL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积方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不良反应、预后因素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金军 林卉 +1 位作者 吴衍伟 杜家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肝积方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总生存期(OS)的影响,并分析其生存获益因素。方法入组符合标准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积方加减... 目的观察肝积方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总生存期(OS)的影响,并分析其生存获益因素。方法入组符合标准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积方加减治疗,对两组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的观察及记录,并运用Microsoft Excel及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将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果①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手足综合征、蛋白尿、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手足综合征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中位OS为4.9个月,对照组组中位OS为3.5个月,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③影响该病患者OS的独立保护因素为中药治疗(P=0.012)及TACE(P=0.000),中药治疗的风险比是0.469(95%CI:0.260~0.845),TACE的风险比是0.301(95%CI:0.160~0.567)。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总生存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肝积方为主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阿帕替尼导致的不良反应,特别体现在手足综合征方面;以肝积方为主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及TACE是改善中晚期肝癌预后的有效保护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药 阿帕替尼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