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9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1
作者 梁海 夏茹楠 +6 位作者 狄潘潘 赵蒙蒙 张鹏程 侯亚申 张红 吴炜 杨淼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对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基于我国医疗服务提供者角度,在一项非奈利酮治疗DN的Ⅲ期临床试验基础上,建立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和标准治疗方案治疗DN的Markov模型,模拟周期为4个月,模拟... 目的对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基于我国医疗服务提供者角度,在一项非奈利酮治疗DN的Ⅲ期临床试验基础上,建立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和标准治疗方案治疗DN的Markov模型,模拟周期为4个月,模拟时限为15年,年贴现率为5%,模拟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和标准治疗方案治疗DN患者终身的效果与成本;同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标准治疗方案的累计成本为579329.54元,累计效用为8.0524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的累计成本为332520.61元,累计效用为8.1874 QALYs。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的成本更低且效果更好。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透析、DN3及DN4状态的效用值对增量成本-效果比的影响较大,但未影响模型的稳健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更具经济性的概率为100%。结论对于DN患者,使用非奈利酮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更具有经济性,为绝对优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奈利酮 糖尿病肾病 成本-效用 MARKOV模型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设计开发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郑晶晶 吴炜 姚玉元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改善传统服用真丝面料的柔软度及透气性的性能,文章介绍了两种高舒适性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设计与开发,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高感性服用交织面料和高透气服用纯真丝面料的开发技术,从面料图案设计、提花面料原料优选、提花... 为改善传统服用真丝面料的柔软度及透气性的性能,文章介绍了两种高舒适性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设计与开发,并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采用高感性服用交织面料和高透气服用纯真丝面料的开发技术,从面料图案设计、提花面料原料优选、提花工艺优化三个方面进行两种真丝提花面料的开发,通过对数码提花设备工艺参数的优化提高真丝提花效果。对服用真丝提花面料的透气率和抗弯长度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服用真丝织物均具有高的色牢度和较好的耐磨擦性能及拉伸性能,其中透气性、刚柔性有很大提升,达到了高档服用真丝提花织物的设计创新开发目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高档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面料 提花织物 服用舒适性 数码提花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反射在线可视铁谱暗场显微成像特性分析
3
作者 李博 袁勋 +3 位作者 尹智 吴伟 邵军 马富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为评估直接反射在线可视铁谱(OLVF)暗场显微成像特性,提出了一种磨粒暗场显微成像模型。基于朗伯余弦和光后向散射理论建立了直接反射OLVF显微成像系统的反射光辐照度叠加模型,以实现磨粒暗场显微成像质量的定量评价;仿真计算互补金属... 为评估直接反射在线可视铁谱(OLVF)暗场显微成像特性,提出了一种磨粒暗场显微成像模型。基于朗伯余弦和光后向散射理论建立了直接反射OLVF显微成像系统的反射光辐照度叠加模型,以实现磨粒暗场显微成像质量的定量评价;仿真计算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像面的反差透视比,分析了光学倍率、油液衰减系数和后向散射角变化对磨粒暗场显微成像清晰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磨粒暗场显微成像的最优光学倍率为2.2和油液衰减系数大于2.0;明确CMOS像面的反差透视比在0.210~0.846范围内变化,直接反射OLVF可通过暗场显微成像获得较高清晰度的磨粒图像,其磨粒探测精度约为10μm。磨粒图像采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直接反射OLVF暗场显微成像不仅能够从油液衰减系数大于2.28的原油、柴油机油中可靠捕获磨粒视觉信息,而且可从油液衰减系数小于2.0的液压油、齿轮油中获取磨粒谱片图像,解决了不同油液中金属磨粒探测问题,为在线监测采油装备磨损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射在线可视铁谱 暗场显微成像 反差透视比 原油 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城镇化格局及演化机制
4
作者 管卫华 吴小妮 +3 位作者 李焕兰 张惠 吴巍 吴连霞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增长率划分为1978—1994年、1995—2020年2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中国省域城镇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区域间层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镇化增长率划分为1978—1994年、1995—2020年2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中国省域城镇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利用面板数据从区域内、区域间层面对形成这种格局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差异特征显著,1978年城镇化格局整体上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1994年表现为北方和东南沿海省份城镇化率等级相对较高,西南省份相对等级较低;2020年已形成由东向西逐级递减的格局;(2)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劳动力需求作为拉力对区域间城镇化率提升作用强于区域内;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率的作用效应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对区域间的作用强度始终强于区域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地区间推力对城镇化的正向效应仅在前一阶段显著;地区间城镇收入差距作为地区间拉力对城镇化率的影响总体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作用效应由区域间强于区域内转变为区域内强于区域间;(3)地理加权回归结果表明,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劳动力需求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地区内推、拉力对各省城镇化提升具有正向驱动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地区间城镇收入差距对城镇化的正向推进效应在空间上的波动明显,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强,表明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作为地区间推、拉力正在不断促进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冲击振动除冰仿真分析
5
作者 吴磊 徐梦楠 +2 位作者 张华鹏 吴蔚 丁建明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接触线覆冰严重影响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有限元模型,采用负驰度法分析接触网模型的静力初始形态,在此基础上建立接触网覆冰模型。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承力索驰度... 接触线覆冰严重影响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创建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有限元模型,采用负驰度法分析接触网模型的静力初始形态,在此基础上建立接触网覆冰模型。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通过承力索驰度、模型固有频率以及网格收敛性3方面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基于人工敲打机械除冰方法,结合除冰准则,研究不同加载点、不同载荷大小以及不同覆冰层厚度对除冰效果的影响。综合分析各种载荷方式,归纳总结接触网除冰的一般规律,使除冰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覆冰 模型验证 除冰准则 机械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混凝剂对地表水的混凝性能及残留铝形态研究
6
作者 吴玮 徐翠萍 +4 位作者 赵勤政 杨晶晶 许晓毅 黄天寅 吴兵党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深入解析残留铝形态与混凝剂种类和水质的关系,研究了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和聚氯化铝(PAC)对夏秋季及冬春季苏州市阳澄湖水的混凝性能及其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相同投加量下,对夏秋季地表水的除浊性能由大到... 为深入解析残留铝形态与混凝剂种类和水质的关系,研究了氯化铝(AlCl_(3))、硫酸铝[Al_(2)(SO_(4))_(3)]和聚氯化铝(PAC)对夏秋季及冬春季苏州市阳澄湖水的混凝性能及其残留铝形态的影响。相同投加量下,对夏秋季地表水的除浊性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AlCl_(3)、Al_(2)(SO_(4))_(3)、PAC,冬春季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PAC、AlCl_(3)、Al_(2)(SO_(4))_(3)。残留铝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夏秋季和冬春季3种混凝剂残留铝主要形态为总溶解性铝,夏秋季出水残留溶解性铝约占总铝的40%~80%、冬春季约占30%~90%。溶解性有机铝在总溶解性铝中所占比例较大(夏秋季约占80%~90%、冬春季约占50%~70%),而溶解性有机单体铝的含量低于10µg/L,可忽略不计。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残留铝组分中总溶解性铝受铝盐种类影响较大(相关性系数为+0.996),其与水质中浊度、温度及有机物的相关性较强。结合混凝性能、残留铝形态分析结果,对不同季节地表水混凝处理条件的建议是:阳澄湖水夏秋季建议使用AlCl_(3),剂量为1.50~2.00mg/L;冬春季建议使用PAC,剂量为1.00~1.50mg/L,其最佳pH均为7。相关结果为不同水质地表水铝盐的适配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盐混凝剂 混凝性能 残留铝 形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探讨开通玄府法内涵
7
作者 吴巍 黄世敬 +1 位作者 杨戈 潘菊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通过对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与玄府理论的归纳和分析,发现脑玄府与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在结构和功能上呈现出一定的相关联性,并且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及其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病不同阶段脑玄府开阖功能受损具有相似性。开通玄府法可应用... 通过对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与玄府理论的归纳和分析,发现脑玄府与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在结构和功能上呈现出一定的相关联性,并且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及其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病不同阶段脑玄府开阖功能受损具有相似性。开通玄府法可应用在脑白质病各个阶段的治疗中,且开通玄府法具有维护脑神经血管单元和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脑白质病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可以阐述开通玄府法的内涵,并为脑白质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神经血管单元 稳态 开通玄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合金盘元高压磨料水射流除鳞工艺研究
8
作者 唐勇 吴伟 谭沁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为了减少酸洗工艺在去除镍合金轧制盘元表面氧化皮(除鳞)时所产生的工艺金属损失及污染排放,依据高压磨料水射流除鳞工艺特点,建立完整的轧制镍合金除鳞工艺实验替代酸洗工艺装置,设定盘条收线速度、水压、磨料浓度等除鳞工艺参数,针对... 为了减少酸洗工艺在去除镍合金轧制盘元表面氧化皮(除鳞)时所产生的工艺金属损失及污染排放,依据高压磨料水射流除鳞工艺特点,建立完整的轧制镍合金除鳞工艺实验替代酸洗工艺装置,设定盘条收线速度、水压、磨料浓度等除鳞工艺参数,针对两种不同工艺生产过程中的镍合金盘元进行表面氧化皮去除,进行除鳞工艺前后的镍合金盘条抗拉强度、伸长率以及电子探针(EPMA)检测的表面形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除鳞工艺前后对比,金属损耗基本低于0.5%;镍合金盘条抗拉强度变化不明显,强度相当;伸长率基本保持不变,满足标准要求;电子探针检测(EPMA)显示不同盘条除鳞后表明氧化皮基本去除。所建立的高压磨料水射流除鳞工艺装置,能够达到除鳞效果,证实该高压磨料水射流除鳞工艺可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磨料水射流 镍合金盘元 除鳞 E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理、路径与政策启示
9
作者 赵荣钦 吴微 +2 位作者 姚双胜 陈海涛 马伟希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将“双碳”目标纳入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过程,构建面向碳减排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对于推动水-能资源协同优化和碳减排,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能-碳协同优化管理的视角,阐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将“双碳”目标纳入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过程,构建面向碳减排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对于推动水-能资源协同优化和碳减排,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能-碳协同优化管理的视角,阐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碳排放的相互关系和互馈机理,提出面向“双碳”目标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建议,以期为“双碳”目标下节水政策制定、节水模式和节水技术选择及低碳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水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学能力比赛的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
10
作者 李蕊 吴薇 李帮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特色与创新和教学反思与改进五个方面展示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以期为探索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三教”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教学能力大赛 定积分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密度自适应VAlpha-Shapes算法的隧道渗漏水检测
11
作者 潘国兵 赵雪妍 +3 位作者 陈昌文 虞洪兵 吴畏 金晓东 《测绘工程》 2025年第2期1-7,23,共8页
针对传统图像数据和处理方法难以精确识别渗漏水区域,无法获取高精度渗漏水区域检测结果的问题,以及传统Alpha-Shapes算法对点云密度适应性差,难以捕捉点云细小特征的问题,文中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反射强度信息,对Alpha-Shapes算法进行改... 针对传统图像数据和处理方法难以精确识别渗漏水区域,无法获取高精度渗漏水区域检测结果的问题,以及传统Alpha-Shapes算法对点云密度适应性差,难以捕捉点云细小特征的问题,文中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反射强度信息,对Alpha-Shape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点云密度自适应的VAlpha-Shapes算法,实现隧道渗漏水病害快速自动化检测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的图像数据源,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反射强度信息能够更快速精确地完成渗漏水区域的提取;采用Alpha-Shapes算法能够将提取结果的精度从dm级提升到mm级,文中提出的基于点云密度自适应VAlpha-Shapes算法的提取精度又提高54.06%,对点云密度变化有更好地适应性,实现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快速高精度自动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 渗漏水检测 反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处理废弃淤泥(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超 俞越中 +5 位作者 柏彬 董超强 章荣军 范舟 吴巍 孙科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絮凝调理和化学固化改性处理能改善高含水率淤泥初始不良工程特性,将废弃淤泥(浆)资源化利用为路堤填料对淤泥强度有一定要求。已有研究证实了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法(VPFSCM)可以有效处理高含水率淤泥浆(含水率>300%),且处理后的... 絮凝调理和化学固化改性处理能改善高含水率淤泥初始不良工程特性,将废弃淤泥(浆)资源化利用为路堤填料对淤泥强度有一定要求。已有研究证实了絮凝-固化-真空预压联合法(VPFSCM)可以有效处理高含水率淤泥浆(含水率>300%),且处理后的淤泥强度满足路堤填料需求。通过室内模型箱试验探索VP-FSCM工艺处理废弃淤泥(含水率约为150%~300%)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优化VP-FSCM工艺在处理淤泥中的外加剂配方(类型和掺量等)。试验结果表明:VPFSCM处理废弃淤泥后土体28 d不排水抗剪强度为絮凝-固化法(FSCM)处理废弃淤泥后的2.76倍,证实了VP-FSCM处理废弃淤泥的高效、可行性。沉降脱水和力学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VPFSCM工艺处理废弃淤泥的最佳外加剂种类为水泥(OPC)、高炉矿渣(GGBS)、生石灰(CaO)和聚丙烯酰胺(PAM),且最优掺量分别为5.0%、5.0%、1.5%、0.12%;在最佳外加剂类型和掺量条件下,真空压力越高,处理后的废弃淤泥不排水抗剪强度越高,养护后含水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淤泥 絮凝 固化 真空预压 抗剪强度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广西主栽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对比研究
13
作者 张路红 资超成 +6 位作者 吴伟 赵坤 李培旺 蒋丽娟 李昌珠 肖志红 陈韵竹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共7页
选取在广西广泛栽植、具代表性的10个油茶,采用直接测量、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果实特性、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总皂苷含量等经济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茶品种果实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种仁含油率在(34.00±0.... 选取在广西广泛栽植、具代表性的10个油茶,采用直接测量、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果实特性、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总皂苷含量等经济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茶品种果实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种仁含油率在(34.00±0.33)%到(54.74±1.50)%之间,以广宁红花油茶(GN)含油率最佳;脂肪酸主要由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和亚麻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1.31±0.01)%;总皂苷质量分数在(16.63±1.50)%到(45.35±1.26)%之间,其中以南荣油茶(NR)含量最高;相关性比较分析表明含油率与皂苷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r=0.48,P<0.01),皂苷含量与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占比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南荣、普通和岑软24号油茶果实经济性状较一致。本研究可为油茶的品种选育、推广种植以及油脂、皂苷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皂苷 脂肪酸 果实特性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14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22 位作者 郭伟 唐瞻贵 李龙江 任国欣 孙志军 尚伟 张杰 孟箭 李吉辰 杨凯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李波 吴炜 梁秦龙 倪前伟 李建虎 杨向明 周小燕 杨帆 李家存 高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尽管手术及放化疗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等相关问题已得到大家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言语障碍的问题尚未形成标准化通用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康复治疗管理指南或共识。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修改,主要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改善患者与言语相关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言语障碍 评估和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捷 吴蔚 郑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IBD患儿,以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最终77例确诊IBD(纳入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在炎症性肠病(IBD)患儿诊断及治疗后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疑似IBD患儿,以结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最终77例确诊IBD(纳入IBD组),其中克罗恩病(CD)37例(纳入CD组)、溃疡性结肠炎40例(纳入UC组);另选择于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组。计算腹部超声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IBD组、健康组的肠壁厚度、动脉阻力指数(RI)及血流状态;比较CD组和UC组的超声检查图像指标、病变定位符合率及活动期和缓解期的肠壁厚度、动脉RI及血流状态。结果:腹部超声诊断IBD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21%、60.00%、90.24%;IBD组肠壁厚度高于健康组,动脉RI低于健康组,血流分级差于健康组(P<0.05);CD组正常结构消失、肠间淋巴结肿大、肠间积液、炎性包块发生率均高于UC组(P<0.05);CD组超声诊断病变定位符合率为94.59%,UC组超声诊断病变定位符合率为90.00%;活动期、缓解期,CD组肠壁厚度均高于U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两组肠壁厚度高于缓解期,动脉RI低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两组肠壁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活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缓解期,两组肠壁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壁厚度、动脉RI诊断CD活动期的AUC分别为0.790、0.741,诊断UC活动期的AUC分别0.668、0.714。结论:腹部超声对IB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相对准确地定位病变位置,减少误诊,且可预判患儿治疗后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炎症性肠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粉对文昌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郭琪琪 魏立民 +5 位作者 薛琛璐 吴蔚 欧阳坤 刘宇航 孙瑞萍 刘圈炜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5-623,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木薯粉对文昌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 215.56 g±3.73 g)的81日龄健康文昌鸡母鸡600只,随机分入5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分别饲...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木薯粉对文昌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 215.56 g±3.73 g)的81日龄健康文昌鸡母鸡600只,随机分入5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CM0组)、5%(CM5组)、10%(CM10组)、20%(CM20组)和25%(CM25组)木薯粉的饲粮。试验期40 d。试验结束后称重,计算生长性能;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屠宰后测定屠宰性能及脏器系数。[结果](1)与CM0组相比,CM10、CM20和CM25组文昌鸡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添加不同水平木薯粉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及脏器系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与CM0组相比,CM20和CM25组文昌鸡血清葡萄糖水平显著提高(P<0.05);CM20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CM5组文昌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CM25组文昌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适量木薯粉可提高文昌鸡生产性能,还能改善其糖代谢及抗氧化性能。推荐81~120日龄文昌鸡饲粮中木薯粉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粉 文昌鸡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海棠花香挥发性成分分析
17
作者 梁晓莉 高雁茹 +5 位作者 王龙远 郭微 谈静 吴伟 李凌飞 薛彬娥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为了解不同秋海棠属植物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丽纹秋海棠(Begonia kui)、鸟叶秋海棠(B. ornithophylla)和巴萨罗斯秋海棠(B. barsalouxiae)的雄花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 为了解不同秋海棠属植物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丽纹秋海棠(Begonia kui)、鸟叶秋海棠(B. ornithophylla)和巴萨罗斯秋海棠(B. barsalouxiae)的雄花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秋海棠花中共鉴定出9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丽纹秋海棠鉴定出30种,以杂环类为主;鸟叶秋海棠和巴萨罗斯秋海棠分别鉴定出56和44种,均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主成分分析(PCA)表明,3种秋海棠主要香气成分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15种关键差异花香成分,推断丽纹秋海棠的香气为蜡香和膏香型,鸟叶秋海棠的香气为柑橘香型,巴萨罗斯秋海棠的香气为花香型。不同秋海棠主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含量及其主要香气物质上存在较大差异;花香依靠各种挥发物相互作用而形成,香型由拥有较高气味值的挥发物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海棠 花香 挥发性成分 PCA分析 PLS-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克隆抗体聚集与断裂行为的多维分析
18
作者 陆治锦 文玺凯 +5 位作者 刘鲁杰 王宜冰 沈春雷 伍维 沈智勇 赵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尺寸排阻色谱法和分析型超速离心法对ZG154和ZG187抗体的分子大小变异体进行正交分析,系统解析了造成聚集和断裂的因素。结果表明,40℃时ZG154样品在天冬酰胺329位点发生脱酰胺修饰的比例增加了30.7%,通过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关... 采用尺寸排阻色谱法和分析型超速离心法对ZG154和ZG187抗体的分子大小变异体进行正交分析,系统解析了造成聚集和断裂的因素。结果表明,40℃时ZG154样品在天冬酰胺329位点发生脱酰胺修饰的比例增加了30.7%,通过增加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关修饰加速了聚集,并导致断裂的发生;40℃时ZG187样品在蛋氨酸430位点发生氧化修饰的比例增加了36.9%,相关修饰降低了蛋白的稳定性,导致了断裂的发生。研究结果为上述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聚集与断裂问题提供了检测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聚集 断裂 脱酰胺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水道迁移模式及成因机制
19
作者 梁诗琴 吴伟 +2 位作者 向威 赵中会 随雅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1,共15页
深海水道是陆源碎屑沉积物向深水盆地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深水盆地中砂体沉积的主要场所,广泛发育于全球范围内的被动大陆边缘。为了厘清深海水道迁移与成因机制,对过往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根据迁移方式可将深海水道分... 深海水道是陆源碎屑沉积物向深水盆地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深水盆地中砂体沉积的主要场所,广泛发育于全球范围内的被动大陆边缘。为了厘清深海水道迁移与成因机制,对过往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根据迁移方式可将深海水道分为单向迁移水道(上游迁移型和下游迁移型)和多向迁移水道(顺流迁移型、侧向迁移型和障碍迁移型);可依据水道深泓线变化对水道迁移特征进行具体表征,单向迁移水道发育伴随深泓线整体变化,多向迁移水道则主要为局部变化;底流与重力流的交互作用控制单向迁移水道的沉积建造,此外自身环流以及上升流作用也影响水道的沉积演化,多向迁移水道则受海平面升降、物源供给、构造运动、古地形与水道自身沉积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未来深海水道迁移模式研究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3个方面:1)积极开展多尺度的定量化研究;2)深入探究各种动力学因素耦合关联的水道迁移机制;3)加强对水道迁移模式与储层开发的关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水道 迁移方式 深泓线变化 成因机制 迁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生态廊道节点引鸟效果及其生境功能提升策略——以建成5年后的鹦鹉洲湿地为例
20
作者 吴威 陈阳 陈雪初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鹦鹉洲湿地是杭州湾北岸陆海生态廊道上兼顾人类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节点,自建成以来已逾5年,湿地内鸟类多样性显著提高,吸引大量游客进行亲自然游憩活动。本研究采用样线法调查湿地内的鸟类资源和植物生境,结合湿地内各生... 鹦鹉洲湿地是杭州湾北岸陆海生态廊道上兼顾人类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节点,自建成以来已逾5年,湿地内鸟类多样性显著提高,吸引大量游客进行亲自然游憩活动。本研究采用样线法调查湿地内的鸟类资源和植物生境,结合湿地内各生境的鸟类分布情况分析鸟类对植物生境的偏好,并通过分析湿地内游客可达面积与鸟类惊飞范围之间的关系,探讨人为干扰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2023年各季节共4次观测结果表明:观测到的鸟类共33种720只,归属于9目22科,其中雀形目种类居多,非雀形目中水鸟占比较高;各季节湿地内鸟类种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各植物生境的鸟类多样性指数不同,表明其引鸟效果存在差异;将湿地内游客可达面积与鸟类惊飞范围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分区控制游客可达范围,可降低人为活动对鸟类栖息活动干扰的概率和程度。最后总结湿地的引鸟效果,对兼顾人类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陆海生态节点设计提出以下策略建议:基于场地的本底资源调查、基于“鸟类选择”的植物设计、核心引鸟区的分期管控策略以及低人为干扰的道路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生态节点 引鸟效果 湿地可达性 鸟类惊飞范围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