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连续发射弹体干扰特性及发射时序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方 肖金石 +2 位作者 韦建明 张志洋 王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5,共9页
随着对饱和攻击需求的提高,潜艇连续发射过程的发射时序协调控制研究变得迫切而紧要。考虑到弹体间的流体动力干扰是影响安全发射的主要因素,基于重叠网格多自由度仿真技术,针对连续发射的水下弹体开展姿态弹道干扰特性研究。通过分析... 随着对饱和攻击需求的提高,潜艇连续发射过程的发射时序协调控制研究变得迫切而紧要。考虑到弹体间的流体动力干扰是影响安全发射的主要因素,基于重叠网格多自由度仿真技术,针对连续发射的水下弹体开展姿态弹道干扰特性研究。通过分析流场结构发现,以一定攻角发射的弹体形成的发卡形尾涡是造成后续弹体姿态弹道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艇速、时间间隔和空间间隔下弹体间的干扰特性建立干扰评价模型。在保证干扰不影响后续弹体的前提下,以最短发射时长为目标,以综合评价函数为约束,基于改进的贪心算法对大筒多弹式布局的水下弹体开展发射时序优化研究,并采用均匀抽样方法验证优化结果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均匀抽样方法,改进的贪心算法具有相当的计算准确度和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弹体 连续发射 姿态干扰评价 发射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贝塞尔曲线型柔性铰链疲劳特性研究
2
作者 汪启亮 夏世甜 +1 位作者 魏健鸣 龙益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7-1944,共8页
柔性铰链广泛应用于精密工程、MEMS、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因受到循环载荷作用而易发生疲劳失效问题。对二阶贝塞尔曲线型柔性铰链疲劳特性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数据拟合得到铰链应力集中系数公式,基于名义应力法建... 柔性铰链广泛应用于精密工程、MEMS、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在实际工作中因受到循环载荷作用而易发生疲劳失效问题。对二阶贝塞尔曲线型柔性铰链疲劳特性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数据拟合得到铰链应力集中系数公式,基于名义应力法建立柔性铰链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设计柔性铰链疲劳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得到铰链在不同应力下的刚度退化曲线及疲劳寿命,进而建立基于试验数据的S-N曲线模型,此外采用单侧下界公差极限法设计出考虑可靠性的下界S-N曲线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柔性铰链对数疲劳寿命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误差为15.8%,表明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试验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调控KLF2表达对BV2细胞OGD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
3
作者 魏建明 曹湘玉 +1 位作者 叶紫阳 杨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氧糖剥夺(OGD)模型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BV2细胞在OGD环境中培养2h模拟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MTT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KLF2、p-NF-κB、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氧糖剥夺(OGD)模型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BV2细胞在OGD环境中培养2h模拟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MTT法检测BV2小胶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KLF2、p-NF-κB、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OGD组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KLF2蛋白表达下降,p-NF-κB蛋白表达增高,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增高(P<0.05);10μmol/L的姜黄素可显著增加OGD诱导的BV2细胞活力,上调KLF2蛋白表达,下调p-NF-κB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P<0.05)。而KLF2-si RNA显著逆转姜黄素对OGD诱导的BV2细胞上述保护作用(P<0.05)。结论:姜黄素上调KLF2的表达并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对神经元缺血缺氧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缺血性脑卒中 KLF2 NF-ΚB OG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高端米原料新品种保农105的选育
4
作者 海日汗 丁海彬 +8 位作者 崔岩岗 春兰 李冬冬 沈承研 谷振涛 魏建明 李立刚 孙志波 田淑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135-137,141,共4页
保农105(试验代号:乌兰6号)是以松93-9为母本、松粳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分蘖能力强,耐寒性强,长粒型,出米率高,垩白低,属于兴安盟地区高端米原料品种。2021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水稻... 保农105(试验代号:乌兰6号)是以松93-9为母本、松粳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材料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分蘖能力强,耐寒性强,长粒型,出米率高,垩白低,属于兴安盟地区高端米原料品种。2021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水稻中熟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52.7kg,比对照品种绥粳18增产9.5%,5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生育期136d左右。2022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稻20220006,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活动积温≥2550℃地区种植。自审定以来,其推广面积已达1300hm^(2),深受种植户和米业企业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端米原料 保农105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万立 王新刚 +1 位作者 卫建民 王小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探索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3个月。检测治疗... 目的探索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方法 1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3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JOA下腰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改变,血清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和血清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的水平改变;同时记录治疗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和NRS、VAS、ODI、JOA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RS、VAS、ODI、JOA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的上述评分改善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均降低,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筋健骨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强筋健骨胶囊 鲑鱼降钙素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温度对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军 张佳运 +3 位作者 朱浩然 徐刚 魏建明 龚明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69,共8页
研究剪切温度对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性能的影响,选择50号和70号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等量的生物废油和橡胶粉,剪切时间相同,制备不同剪切温度下的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样品,通过黏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研究不... 研究剪切温度对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性能的影响,选择50号和70号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等量的生物废油和橡胶粉,剪切时间相同,制备不同剪切温度下的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样品,通过黏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研究不同剪切温度下沥青样品流变性能的变化。对沥青样品进行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试验,研究沥青老化后性能的变化。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研究沥青样品中官能团的变化,揭示剪切温度影响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剪切温度的提高,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的黏度、高温性能、中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先增强后减弱,且具有一定的抗老化能力;生物废油促进了胶粉的溶胀;高温剪切,沥青老化明显,胶粉发生脱硫降解反应,导致沥青性能降低;生物废油改性胶粉沥青的最佳剪切温度为145~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废油 剪切温度 流变性能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的极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俭铭 郭秀敏 +3 位作者 穆宏肖 遵胜 庞莹 艾淑珍 《河北中医》 2018年第8期1136-1141,1155,共7页
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的极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OLP患者150例为OLP组,并辨证分为脾胃蕴热型(37例)、肝郁化火型(30例)、肝肾阴虚型(41例)、气血两虚型(42例)4型,同时... 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的极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OLP患者150例为OLP组,并辨证分为脾胃蕴热型(37例)、肝郁化火型(30例)、肝肾阴虚型(41例)、气血两虚型(42例)4型,同时选择58例无OLP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IFN-γ/IL-4比值。结果OLP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蕴热型OLP患者CD3^+、CD4^+、CD4^+/CD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郁化火型、肝肾阴虚型及气血两虚型OLP患者CD3^+、CD4^+、CD4^+/CD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肾阴虚型及气血两虚型OLP患者CD3^+、CD4^+、CD4^+/CD8^+均低于脾胃蕴热型(P<0.05),CD8^+高于脾胃蕴热型(P<0.05),肝郁化火型OLP患者CD3^+、CD4^+、CD8^+、CD4^+/CD8^+与脾胃蕴热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型OLP患者CD3^+、CD4^+/CD8^+均低于肝郁化火型(P<0.05)。气血两虚型OLP患者CD3^+、CD4^+、CD4^+/CD8^+均低于肝郁化火型及肝肾阴虚型(P<0.05),气血两虚型OLP患者CD8^+高于肝郁化火型及肝肾阴虚型(P<0.05)。OLP组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胃蕴热型OLP患者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郁化火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OLP患者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L-4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郁化火型OLP患者IFN-γ均低于脾胃蕴热型(P<0.05)。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OLP患者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低于脾胃蕴热型及肝郁化火型(P<0.05),IL-4高于脾胃蕴热型及肝郁化火型(P<0.05)。气血两虚型OLP患者IFN-γ及IFN-γ/IL-4比值均低于肝肾阴虚型(P<0.05),IL-4高于肝肾阴虚型(P<0.05)。结论OL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Th1/Th2的极化,且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癣 口腔 T淋巴细胞亚群 TH1细胞 TH2细胞 免疫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藓方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阴虚内热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穆宏 魏俭铭 +3 位作者 肖遵胜 庞莹 郭秀敏 艾淑珍 《河北中医》 2018年第9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观察降藓方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阴虚内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糜烂型OLP阴虚内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予降藓方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6个月... 目的观察降藓方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阴虚内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糜烂型OLP阴虚内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予降藓方治疗。2组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2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充血面积及糜烂面积变化,2组治疗前及随访时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78.79%,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72.41%,对照组远期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SA评分、充血面积及糜烂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随访时OHIP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降藓方治疗糜烂型OLP阴虚内热证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癣 口腔 辨证分型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11
9
作者 季节 苑志凯 +4 位作者 魏建明 索智 许鹰 李辉 石越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73,共8页
为改善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橡胶粉、3种增塑剂(马来酸二辛酯(DOM)、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水性丙烯酸树脂(WAR))等方法对DCLR改性沥青进行二次复合改性,并进行5 ℃延... 为改善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利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橡胶粉、3种增塑剂(马来酸二辛酯(DOM)、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水性丙烯酸树脂(WAR))等方法对DCLR改性沥青进行二次复合改性,并进行5 ℃延度、弯曲梁流变(BBR)以及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SBS(掺量(质量分数)低于3%)或橡胶粉(掺量低于15%)单一改性剂可以改善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如果SBS或橡胶粉掺量过高,反而起不到改善作用;采用复合改性剂(SBS和橡胶粉)对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改善效果较好,其中采用2% SBS和15%橡胶粉复合改性剂时,DCLR改性沥青的性能基本上能满足SBS改性沥青I-D的技术要求,较单一改性剂对DCLR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改善提升约1倍;3种增塑剂中WAR对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改善效果最差,DOP次之,DOM最好,其中3% DOM对DCLR改性沥青二次复合改性后的性能也能满足SBS改性沥青I-D的技术要求;3% DOM对DCLR改性沥青二次复合改性的制备工艺相对于复合改性剂(2% SBS和15%橡胶粉)操作简单,推荐利用3% DOM来提高DCLR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残渣 改性沥青 低温性能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橡胶粉 增塑剂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fiber and deoiled asphalt on high viscosity rubber/SBS modified asphalt mortar 被引量:9
10
作者 Wu Mengmeng Li Rui +3 位作者 Zhang Yuzhen wei jianming Lv Yuchao Ding Xueme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54-459,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high viscosity rubber/SBS modified asphalt mortar mixed with fiber (mineral, lignin or carbon fiber) and deoiled asphalt (DOA). The softening point, pene...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of high viscosity rubber/SBS modified asphalt mortar mixed with fiber (mineral, lignin or carbon fiber) and deoiled asphalt (DOA). The softening point, penetration and viscosity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asphalt-fiber mortar. The microstructure of fiber was observ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ib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oughness of asphalt matrix through forming a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n adhes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asphalt binder. The cone penetration tes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rheological property of fiber modified asphal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increased with fibers and DOA fraction increasing to a certain threshold, and the optimal fiber content was dependent on the fiber type and its length. Fiber content and filler-asphalt rati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softening point, penetration, viscosity and cone penetration of asphalt mort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alt mortar FIBER filler-asphalt ratio REINFORCEMENT mechan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PLC基因家族鉴定及抗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防御反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远鹏 韦建明 李云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被我国列为检疫性病毒,严重威胁番茄的安全生产。为了明确番茄磷脂酶C(PLC)的种类,探究番茄PCL在植株抗ToBRFV防御反应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首先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10个番茄PLC家族成员,其中特异性磷脂酶...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ToBRFV)被我国列为检疫性病毒,严重威胁番茄的安全生产。为了明确番茄磷脂酶C(PLC)的种类,探究番茄PCL在植株抗ToBRFV防御反应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本研究首先基于生物信息学鉴定了10个番茄PLC家族成员,其中特异性磷脂酶C(PI-PLC)7个,非特异性磷脂酶C(NPC)3个,7个PI-PLC蛋白均具备3个核心结构域(PLC_X c、PLC_Y c、C2)和1个EF_hand-like结构域,3个NPC蛋白均只具有Phosphoesterase结构域。10个番茄PLC蛋白按照结构相似度可以划分为7个分支,分别为NPC1、NPC2、NPC6、PI-PLC2、PI-PLC3、PI-PLC4、PI-PLC6。另外,10个番茄PLC蛋白的二级结构占比类似,但三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番茄PLC基因与水稻、拟南芥、雷蒙德式棉PLC基因间分别存在3、12、16对共线性关系。最后,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检测了PLC基因家族在接种ToBRFV后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lNPC1、SlNPC6、SlPLC4在ToBRFV接种的样本中表达水平较高,其他PLC基因则在ToBRFV接种后表达水平降低。本研究为番茄抗ToBRFV研究和育种奠定了技术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PLC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抗病毒 ToBRF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TYLCV弱毒株对番茄植株对灰霉病和白粉病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建明 黄鑫 +4 位作者 肖遥 方思丽 任志国 张大龙 李云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76-1986,共11页
为探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弱毒株系对真菌性病害的交叉保护机制,本研究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弱毒株系和正常致病力番茄斑萎病毒(TSWV)株系为毒源,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番茄白粉病菌(Oidium neolycopersici)为... 为探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弱毒株系对真菌性病害的交叉保护机制,本研究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弱毒株系和正常致病力番茄斑萎病毒(TSWV)株系为毒源,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番茄白粉病菌(Oidium neolycopersici)为真菌性病原,亚心82和半野生番茄GZ-R为研究材料。结果表明,接种TYLCV弱毒株系的GZ-R番茄植株灰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82-TYLCV和GZ-R-TYLCV番茄植株接种灰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然而TSWV接种GZ-R番茄植株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通过定量PCR技术,检测了二苯乙烯合酶基因(SlSTS)、查尔酮合酶基因(SlCHS)、病程相关蛋白基因(SlPR1)、白粉病抗性基因(SlMLO1)、β-1,3-葡聚糖酶基因(Slβgluc)在不同处理植株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TYLCV弱毒株系、TSWV分别接种均可以显著诱导番茄GZ-R植株SlβGluc、SlMLO1基因表达,而在亚心82番茄中SlβGluc、SlMLO1的表达均不显著。推测TYLCV弱毒株系接种对灰霉病和白粉病的交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SlβGluc、SlMLO1基因表达实现的,而TSWV同样诱导SlβGluc、SlMLO1基因表达,但并未引起亚心82植株对灰霉病和白粉病交叉保护现象。综上,推测病毒诱导的交叉保护不但与病毒的致病力有关,还与植物材料基因型有关。本研究为利用弱毒株系对真菌性病害的交叉保护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病毒 真菌病害 交叉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betwee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and Bitumen 被引量:2
13
作者 Ji Jie Wu Hao +5 位作者 Xu Ying Suo Zhi wei jianming Dai Qingli Zhang Ran Diab Aboelkasim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期90-100,共11页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 and five kinds of pure bitumen(Shell-90,SK-90, ZSY-70, DM-70 and KLMY-50)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lass transiti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 and five kinds of pure bitumen(Shell-90,SK-90, ZSY-70, DM-70 and KLMY-50)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T_g), solubility parameters(SP) and SARA(saturates, aromatics, resins, and asphaltenes) fractions of DCLR,five kinds of pure bitumen and their blends(named as DCLR modified bitumen)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viscosity, and SARA tests, respectively. And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DCLR and pure bitumen was characterized with three approaches, viz. the Cole-Cole plot,T_g, and the solubility parameter difference(SPD) method. Since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working mechanism, the compatibility ranking for the DCLR and five kinds of pure bitumen is slightly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three approach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s pretty close and sometimes can be ignored. The general compatibility ranking decreases in the following order: Shell-90≈SK-90>DM-70≈ZSY-70>KLMY-50,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asphaltenes content and the colloid index(I_c) value in the pure bitumen. Pure bitumen with lower asphaltenes content and colloid index(I_c) value has better compatibility with DC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 (DCLR) pure BITUMEN compatibility Cole-Cole PLOT glass state temperature (Tg) approach SOLUBILITY parameter difference (SPD)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寄生位移柔性平行微夹持器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启亮 刘通 +3 位作者 李永起 魏健鸣 徐美娟 洪永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577-2584,2591,共9页
针对压电驱动柔性微夹持器在夹持过程中易产生旋转和滑移现象,不能很好地实现稳定夹持的问题,采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柔性微夹持器。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拓扑描述方法,将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比最大、旋转角度最小、... 针对压电驱动柔性微夹持器在夹持过程中易产生旋转和滑移现象,不能很好地实现稳定夹持的问题,采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柔性微夹持器。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拓扑描述方法,将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比最大、旋转角度最小、寄生位移最小和末端刚度作为优化目标。使用分层序列法将拓扑优化问题分为两个阶段,建立了柔性平行微夹持器的拓扑优化设计模型,用优化准则法求解得到低寄生位移柔性平行微夹持器,与未抑制旋转角度和寄生位移的微夹持器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加工微夹持器并测得单位寄生旋转和相对寄生位移分别为0.00138427 mrad/μm和0.7%,具有较低的寄生位移和旋转角度,能够实现平行夹持,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微夹持器 寄生位移 单位寄生旋转 平行夹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增强嫁接植株耐旱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建明 黄鑫 +2 位作者 米娜 张大龙 李云洲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1,共10页
以贵州半野生番茄GZ-01为砧木,以红果番茄R、粉果番茄P为接穗,使用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未嫁接(R、P、GZ-01)、嫁接(RGZ-01、PGZ-01)和自嫁接(RR、PP)番茄植株,对嫁接植株生长生理指标、气孔开闭状态、防御酶活性、活性氧积... 以贵州半野生番茄GZ-01为砧木,以红果番茄R、粉果番茄P为接穗,使用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未嫁接(R、P、GZ-01)、嫁接(RGZ-01、PGZ-01)和自嫁接(RR、PP)番茄植株,对嫁接植株生长生理指标、气孔开闭状态、防御酶活性、活性氧积累以及MAPKs和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GZ-01砧木能够增强嫁接植株防御酶、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气孔开放状态比例和H_(2)O_(2)、O_(2)^(-).积累量,诱导嫁接植株MAPKs、ABA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增强嫁接植株的耐旱性,且耐旱性强弱与接穗植株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嫁接 干旱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脱落酸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本土半野生番茄砧木介导ABA生物合成信号通路调控植株耐旱性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韦建明 黄鑫 +1 位作者 张大龙 李云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19,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胁迫成为限制番茄等蔬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嫁接贵州本土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其可以提高植株的耐旱性。为探究野生番茄GZ-01增强植株耐旱性的分子机理,以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和红果番茄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胁迫成为限制番茄等蔬菜作物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研究发现嫁接贵州本土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其可以提高植株的耐旱性。为探究野生番茄GZ-01增强植株耐旱性的分子机理,以半野生番茄GZ-01砧木和红果番茄为试验材料,结合形态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比较嫁接番茄和自嫁接番茄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自嫁接植株R/R相比,GZ-01/R嫁接植株细胞膜的损伤显著降低,植株的抗氧化能力、干物质累积量、CO_(2)同化率和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离体叶片失水率显著降低,下气孔闭合比率显著提高,脱落酸(AB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显著提高。嫁接植株GZ-01/R可能通过调控ABA的合成来影响气孔开闭,调控叶片失水率,提高植株水分利用率,从而影响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本研究为开发利用贵州本土半野生番茄资源奠定了基础,为增强干旱胁迫和分子调控网络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脱落酸 干旱胁迫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番茄斑萎病毒(TSWV)分子鉴定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建明 黄鑫 +3 位作者 耿坤 李文彪 冯文卓 李云洲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78,共10页
为明确侵染贵州辣椒的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株系,并建立TSW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快速检测技术,从贵州省辣椒主产区采集疑似感染TSWV的辣椒样本12份和西花蓟马样本10份,并应用RT-PCR、LAMP检测技术,以及基于T... 为明确侵染贵州辣椒的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株系,并建立TSW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快速检测技术,从贵州省辣椒主产区采集疑似感染TSWV的辣椒样本12份和西花蓟马样本10份,并应用RT-PCR、LAMP检测技术,以及基于TSWV-N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分子诊断和测序结果分析,确认疑似感染辣椒样本被TSWV侵染。此外,贵州息烽地区辣椒TSWV病毒病原分离物与贵州番茄TSWV-N分离物相似度最高,为99%。基于这些发现,成功建立了针对辣椒作物和传播媒介西花蓟马的TSWV快速检测系统,为贵州辣椒病毒病害的监测和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西花蓟马 LAMP检测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楚瑜 魏建明 +3 位作者 曹湘玉 郭程程 黄雅蓓 程子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6-19,共4页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姜黄素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姜黄素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 d;假手术组仅剥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不结扎动脉,不插线栓。采用Bederson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观察并计算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 造模后1、7 d模型组、姜黄素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造模后7 d姜黄素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姜黄素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ASC、Caspase-1蛋白表达及血浆TNF-α、IL-1β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姜黄素组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ASC、Caspase-1蛋白表达及血浆TNF-α、IL-1β水平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姜黄素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ASC、Caspase-1表达及下调TNF-α、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PAR-γ蛋白 ASC蛋白 Caspase-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的高纯度低聚果糖(P-FOS)干粉流动特性研究
19
作者 周爽利 阮征 +1 位作者 韦建明 李晓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3-60,共8页
粉料的流动性对于混合、输送、分装等工业化生产关键工序有重要影响。为解决高纯度低聚果糖(Purified Frocto-oligosaccharide,P-FOS)干粉生产中的流动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及其占比对P-FOS干粉流动性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动测试仪分析... 粉料的流动性对于混合、输送、分装等工业化生产关键工序有重要影响。为解决高纯度低聚果糖(Purified Frocto-oligosaccharide,P-FOS)干粉生产中的流动性问题,研究了不同粒径及其占比对P-FOS干粉流动性的影响。采用粉体流动测试仪分析物料的流动特性,基于不同粒径(180~250、150~180、120~150和<120μm)设计混料试验,并以粒径为自变量,粉体流动指数(ff)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建模。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干粉中低聚果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粒径的减小,P-FOS干粉的流动性能变差。不同粒径的P-FOS干粉流动性处于不同区域,粒径180~250、150~180、120~150μm的流动指数分别为12.5、7.7和6.6,流动特性处于容易流动区域;粒径109~120、96~109μm的流动指数分别为2.9和3.3,流动特性处于粘结区域。粒径与流动指数(ff)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模型,R2(调整)可达99.43%。已知粒径分布,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进而调控P-FOS粉体的流动性,从而为干粉输送分装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粉体流动性 粒径 混料设计 流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路康 项毅 +4 位作者 李芝兰 李凡 张亚蕊 魏建明 唐翔宇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行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try功...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行经椎间孔神经根封闭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MacNab评分量表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次日、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均值、ODI评分均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次日、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MacNab评估手术优良率分别为70.59%、76.47%、64.71%,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封闭 经椎间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