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1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线路阻抗和储能容量的孤岛直流微电网自适应SOC均衡
2
作者 刘鑫蕊 曹翰林 +3 位作者 蓝良生 李新宇 王睿 孙秋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储能单元广泛应用于孤岛直流微电网中。为保护储能单元,防止过度充放,需要对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行均衡控制,然而各储能单元线路阻抗及容量存在的差异将对SOC均衡造成影响。针对这一...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储能单元广泛应用于孤岛直流微电网中。为保护储能单元,防止过度充放,需要对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行均衡控制,然而各储能单元线路阻抗及容量存在的差异将对SOC均衡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及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储能单元SOC均衡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定义电流比例系数,建立了各储能单元下垂系数与SO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实现了储能单元自适应SOC均衡,并通过劳斯判据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将所提控制策略与其他文献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并且考虑了4种不同工况对SOC均衡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一致性算法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MiniSAR和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冬小麦土壤墒情反演
3
作者 张成才 祝星星 +2 位作者 姜明梁 王蕊 侯佳彤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为了去除农作物对雷达散射信号的影响,探究不同极化方式土壤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墒情的响应关系,实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墒情的精准监测,基于无人机MiniSAR多极化数据和多光谱数据,提出联合改进水云模型与BP神经网络反演土壤墒情的方法。... 为了去除农作物对雷达散射信号的影响,探究不同极化方式土壤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墒情的响应关系,实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墒情的精准监测,基于无人机MiniSAR多极化数据和多光谱数据,提出联合改进水云模型与BP神经网络反演土壤墒情的方法。首先利用植被覆盖度对水云模型进行改进,提取不同极化方式下的土壤后向散射系数,通过设置不同极化方式、极化差、极化比数据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多种组合模式,输入BP神经网络,构建冬小麦土壤墒情反演模型,并以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部的冬小麦种植区为试验区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冬小麦土壤墒情线性回归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墒情反演模型精度更高,其中由改进水云模型计算得到的VV极化下的土壤后向散射系数、HH极化下的土壤后向散射系数以及两者的极化差、极化比组合输入BP神经网络得到的反演结果精度最高,R^(2)达到0.767,MAE为0.0136cm^(3)/cm^(3),RMSE为0.0176cm^(3)/cm^(3)。表明联合改进水云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冬小麦土壤墒情反演模型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为准确监测冬小麦土壤墒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水云模型 BP神经网络 后向散射系数 MiniSAR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斜巷穿层掘进长短锚索协同支护及围岩控制机理研究
4
作者 尹博 王睿 +3 位作者 张连昆 杨俊峰 李先峰 杨瑞宙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
为解决浅埋多煤层斜巷穿层掘进过程中软硬复合顶板变形大、易离层、支护难等问题,以淖尔壕煤矿2-3煤辅运斜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无支护和现有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及软硬复... 为解决浅埋多煤层斜巷穿层掘进过程中软硬复合顶板变形大、易离层、支护难等问题,以淖尔壕煤矿2-3煤辅运斜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无支护和现有支护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及软硬复合顶板易离层区特征,发现现有支护参数下仍不能有效预防局部冒顶发生,为此提出了长短锚索协同支护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煤岩斜巷穿层掘进中,当距离软硬复合顶板较近时,巷道受剪切破坏与张拉破坏共同作用,导致围岩塑性区探入顶板离层区内,极易引发冒顶。另外,按照等长锚索布置时,虽可提高支护效果,但塑性破坏区范围未完全处于锚杆、锚索的锚固范围内,仍存有冒顶事故发生可能。根据斜巷掘进层位与局部冒顶易发区的复合顶板特征将现有支护的等长锚索布置方式变为长、短锚索相间布置后,顶板下沉量进一步减小至40 mm,塑性区范围处于锚杆、锚索支护范围内。长短锚索协同支护优势在于长锚索锚固端若处不稳定岩层,则以短锚索补强,确保始终存在锚固与稳定岩层中的锚索。从而有效控制围岩,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结合现场监测分析结果,巷道围岩变形明显减小,稳定性升高,可以有效地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将为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巷道穿层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多煤层 穿层掘进 围岩变形 局部冒顶 协同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准备度在新毕业护士转型冲击与核心胜任力间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王瑞 孙克玉 +5 位作者 曹爱丽 刘静 陈庆玲 顾明杰 赵炎勇 叶丽萍 《上海护理》 2025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新毕业护士的工作准备度、转型冲击和核心胜任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1-8月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220名新毕业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毕业护士工作准备度量表和护... 目的探讨新毕业护士的工作准备度、转型冲击和核心胜任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1-8月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220名新毕业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毕业护士工作准备度量表和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毕业护士核心胜任力与工作准备度呈正相关(r=0.311,P<0.05),转型冲击与工作准备度、核心胜任力均呈负相关(r1=-0.349,P1<0.05;r2=-0.249,P2<0.05)。新毕业护士核心胜任力对转型冲击的总效应为-0.289、直接效应为-0.179,工作准备在新毕业护士核心胜任力和转型冲击间的中介效应为-0.109。结论工作准备度是新毕业护士转型冲击与核心胜任力之间的中介变量。在新毕业护士的转型期,临床护理管理者和带教老师应注重培养其工作准备度,以提高其核心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毕业护士 转型冲击 工作准备度 核心胜任力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志医药知识辑录与整理规范
6
作者 张伟娜 刘思鸿 +18 位作者 李鸿涛 李兵 董燕 赵嘉朱 许茵 包平 王妮 王明 李斌 佟琳 陈广坤 张楚楚 董菲 王蕊 邓景鹏 卢鹤 李辰 李萌 王腾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地方志医药知识辑录与整理规范》(T/CIATCM 120-2024)系统梳理地方志所包含的医药知识框架与整理方法,为地方志医药知识分类辑录、知识提取、数据规范提供依据,可有效支撑地方志医药知识库建设,促进地方志医药信息发掘与利用。本标准... 《地方志医药知识辑录与整理规范》(T/CIATCM 120-2024)系统梳理地方志所包含的医药知识框架与整理方法,为地方志医药知识分类辑录、知识提取、数据规范提供依据,可有效支撑地方志医药知识库建设,促进地方志医药信息发掘与利用。本标准规定了地方志医药知识辑录与整理的要求与方法,包括总体原则、分类辑录与知识整理,适用于1949年及以前地方志文献医药知识的分类辑录与规范整理,适用于地方志医药知识库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中医药 分类辑录 整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联合CBL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颖 李萌 +2 位作者 王睿 张晓磊 卢美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情景模拟联合案例的妇产科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毕业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及其临床改革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3—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参与妇产科专业教学的98名本科毕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与分析情景模拟联合案例的妇产科教学方式在妇产科毕业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及其临床改革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3—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参与妇产科专业教学的98名本科毕业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法。对比2组的考试成绩、本科毕业实习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带教老师对本科毕业实习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42.25±5.74)分和(41.25±5.11)分,均高于对照组[(34.12±6.58)分、(36.47±5.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对教学目标达标、教学方法合理、师生互动评价结果为良以上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本科毕业实习学生下课准备情况、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次数及答案质量、主动发言、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评价结果为良以上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模拟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期间能够提高考试教学成绩,本科毕业实习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较好,带教老师对本科毕业实习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结果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妇产科专业 教学成绩 教学目标 课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梁然 王睿 +6 位作者 胡鹏 唐巧 滕琦 刘萍 刘敏 李王明 王静 《广西医学》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布比卡因脂质体进...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布比卡因脂质体进行PNGB,对照组接受盐酸布比卡因进行PNGB。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术后不同时间点芬太尼需求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在术后6h、12h、48h及72h,观察组的静息疼痛VAS评分、运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2h、24h及48h,观察组芬太尼需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布比卡因脂质体进行PNGB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对镇痛药的需求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布比卡因脂质体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镇痛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多媒体资源分类与代码规范
9
作者 张华敏 李兵 +13 位作者 王蕊 张玢 李超 卢鹤 包蕾 傅小欧 张伟娜 李鸿涛 佟琳 刘思鸿 李萌 李斌 张楚楚 邓景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6-12,共7页
《中医药多媒体资源分类与代码》参考中医药学内容特点和多媒体资源特点制定,规定中医药多媒体资源分类体系,包括中医药图片、音视频信息资源的三级类目设置及分类代码,为中医药行业及相关单位提供科学实用的中医药多媒体资源分类工具。
关键词 多媒体资源 分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多媒体资源标注规范
10
作者 李兵 王蕊 +13 位作者 张华敏 张玢 李超 卢鹤 包蕾 傅小欧 张伟娜 李鸿涛 佟琳 刘思鸿 李萌 李斌 张楚楚 邓景鹏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中医药多媒体资源标注规范》以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为依据,参考中医药学内容特点和多媒体资源特点制定,主要针对中医药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而设计,规范基于元数据的中医药多媒体资源内容标注,适用于中医药图书文献机构、中医药信... 《中医药多媒体资源标注规范》以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为依据,参考中医药学内容特点和多媒体资源特点制定,主要针对中医药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而设计,规范基于元数据的中医药多媒体资源内容标注,适用于中医药图书文献机构、中医药信息机构及科研人员、中医药教育机构对中医药多媒体资源进行编目、标注及管理利用等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资源 标注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规范
11
作者 李鸿涛 张爱芳 +14 位作者 张伟娜 卢鹤 李淳 王蕊 佟琳 刘思鸿 李萌 邓景鹏 包蕾 傅小欧 董燕 李斌 张楚楚 陈广坤 王腾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规范》可为各类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中医药古籍收藏单位及中医药科研院所、出版机构处理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相关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促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传承。以中医药古籍内容特点为影印... 《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规范》可为各类中医药专业图书馆、中医药古籍收藏单位及中医药科研院所、出版机构处理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工作相关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促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传承。以中医药古籍内容特点为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主要依据,充分遵循中医药古籍影印出版客观规律,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中医药古籍整理中古籍影印出版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术语、基本原则、程序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 影印出版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古籍定级标准
12
作者 佟琳 李鸿涛 +13 位作者 张伟娜 张磊 李萌 刘思鸿 陈广坤 李辰 葛政 高思嘉 王蕊 卢鹤 邓景鹏 陈红彦 杨照坤 黄燕生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中医药古籍定级标准》发布可为中医药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标准参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第1部分:古籍》,结合现存中医药古籍实际情况,遵循中医药古籍具有的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实用... 《中医药古籍定级标准》发布可为中医药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标准参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第1部分:古籍》,结合现存中医药古籍实际情况,遵循中医药古籍具有的历史性、学术性、艺术性、实用性价值准则,以中医药古籍所具有的价值属性作为定级依据,将中医药古籍划分为一、二、三、四级,旨在促进中医药古籍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 古籍定级 定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医药古籍标引规则
13
作者 张伟娜 李兵 +18 位作者 李斌 谢敬 董燕 龙伟 张楚楚 位通 刘思鸿 吴杨 李鸿涛 佟琳 陈广坤 董菲 王蕊 卢鹤 李萌 邓景鹏 王腾飞 李筱颖 张迪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数字中医药古籍标引规则》(T/CIATCM 119-2024)基于中医古典目录学理论知识、学科方法和实践应用,以数字中医药古籍为对象,对中医药学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揭示,是构建中医药古籍智能检索系统重要的标引加工规范,可以为中医药古籍文献知... 《数字中医药古籍标引规则》(T/CIATCM 119-2024)基于中医古典目录学理论知识、学科方法和实践应用,以数字中医药古籍为对象,对中医药学知识内容进行系统揭示,是构建中医药古籍智能检索系统重要的标引加工规范,可以为中医药古籍文献知识的深度开发与创新利用提供支撑,不仅能促进中医药行业古籍资源共建共享,而且能推动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本文件规定了数字中医药古籍基于原文内容进行自由标引的原则、方法与示例,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及相关机构进行数字中医药古籍标引加工工作,以及各类型中医药古籍数据库的数据加工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古籍 古籍数字化 标引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驱油藏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14
作者 计秉玉 王锐 +4 位作者 何应付 刘昀枫 周元龙 王鹏 杨书 《世界石油工业》 2025年第1期87-99,共13页
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能够实现增油和减排,是国内外油藏工程师关注的热点。围绕CO_(2)驱油藏工程方法,首先系统剖析了CO_(2)混相驱、非混相驱、近混相驱等驱油机理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热力学与动力学耦合的非完全混相驱理论,认识到CO_... CO_(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能够实现增油和减排,是国内外油藏工程师关注的热点。围绕CO_(2)驱油藏工程方法,首先系统剖析了CO_(2)混相驱、非混相驱、近混相驱等驱油机理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热力学与动力学耦合的非完全混相驱理论,认识到CO_(2)驱注采井间混相是随着时空变化的动态过程。分析了CO_(2)驱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物理模拟技术从传统的基础参数测试,向着揭示物理化学本质和模拟油藏原位条件发展;数值模拟技术考虑更多的油藏特殊作用机理,向着渗流场-应力场-地球化学场多场耦合方向发展;微观数值模拟对于揭示致密页岩油气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分析了CO_(2)驱层系井网、注采方式等开发技术策略,指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全过程防窜封存和数值模拟跟踪是实现CO_(2)驱有效开发的保障。未来,CO_(2)驱技术将进一步围绕提高驱油效率、扩大波及系数两大方向进行攻关,强化在页岩油气、天然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等领域的应用以提高能源采收率。CO_(2)驱技术将在驱油的同时兼顾埋存,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改善CO_(2)驱油封存效果,为CO_(2)地质利用与封存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油机理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分子模拟 开发策略 提高能源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5
作者 李丽华 魏猛 +1 位作者 王瑞 武云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266例),再对其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APE组和非APE组患者取13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史、心脏超声及双下肢深静脉超声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筛选相关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5个主成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1、PC5及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是A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D⁃二聚体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二者单独诊断。H⁃L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的AUC为0.824(P<0.001)。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DCA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D⁃二聚体联合NLR诊断APE的价值优于D⁃二聚体单独诊断,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指标易获取、费用低,可用于基层医院早期筛检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倾向性匹配 主成分分析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发酵型酸枣叶茶的研制
16
作者 郭芳 王瑞 +1 位作者 冯彩平 王唯一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29-33,37,共6页
以酸枣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发酵茶制作方法研制发酵型酸枣叶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型酸枣叶茶制作工艺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发酵型酸枣叶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 以酸枣叶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发酵茶制作方法研制发酵型酸枣叶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型酸枣叶茶制作工艺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发酵型酸枣叶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型酸枣叶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10%,发酵剂接种量2.0%,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9 h,泡茶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发酵型酸枣叶茶外形完整呈黄褐色,茶汤清亮透明呈黄橙色,发酵香气明显,有微弱苦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发酵型茶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沥青分散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17
作者 郑存川 王伟 +2 位作者 陈神根 王瑞 陈江东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年第1期78-86,共9页
针对塔河油田井筒举升过程中沥青质随温度降低逐渐析出、聚集、沉淀造成严重堵塞的问题,采用钢丝网溶解法开展沥青分散剂的研制和评价。通过对井筒沉积物进行三组分、元素组成、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确定塔河油田井筒沉积物的主要... 针对塔河油田井筒举升过程中沥青质随温度降低逐渐析出、聚集、沉淀造成严重堵塞的问题,采用钢丝网溶解法开展沥青分散剂的研制和评价。通过对井筒沉积物进行三组分、元素组成、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分析,确定塔河油田井筒沉积物的主要成分为沥青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研制出了一套高效溶解沥青质的分散剂LYH-1(芳烃溶剂LY+1.0%正戊醇+1.0%壬基酚+0.2%石油磺酸盐)。水浴50℃,将沥青质沉积物浸泡在沥青分散剂LYH-1中静置反应4 h,5g沥青分散剂LYH-1对1g沥青质沉积物的溶解率高达97%,长时间放置不聚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普适性能。通过研究高效沥青分散剂LYH-1对沥青质的作用机理,证明其主要通过氢键、π-π相互作用与沥青质沉积物形成稳定体系,降低沥青质聚集物粒径,使聚集体稳定悬浮于溶液中,阻碍沥青质进一步絮凝沉积。研究结果表明,LYH-1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沥青分散剂,它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防止油井和地面管道的堵塞,实现增产目标,提高稠油油藏的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沥青质 井筒沉积物 沥青分散剂 氢键作用 Π-Π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9例肾移植术后可疑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观察
18
作者 张伟 王锐 +3 位作者 孔燕茹 宫淑 郑苑俊 王永梅 《山东医药》 2025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可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特点。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的患者149例,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性别(男、女)、不同年龄[青中年(15~45岁...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可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特点。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的患者149例,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不同性别(男、女)、不同年龄[青中年(15~45岁)、中老年(46~75岁)]、不同治疗措施的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其中肾动脉吻合口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150 cm/s者判定为血流速度恢复正常。结果肾移植术后6个月时,149例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患者中,128例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占比85.9%。其中男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80.2%,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92.6%,两者相比,P<0.05。青中年男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76.0%,中老年男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87.1%,青中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100.0%,中老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者占88.0%,其中青中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者比例最高(P均<0.05)。17例进行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中,12例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占比70.6%;132例未进行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中,116例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占比87.9%;两者相比,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较好,其中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比例高于男性,特别是青中年女性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正常比例最高。肾移植术后可疑TRAS患者肾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恢复情况与是否进行介入治疗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术 移植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吻合口 血流速度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柱塞及机器人井下排水采气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瑞 袁晨雨 +5 位作者 王亦鑫 马嘉昕 刘博伦 张瑞超 李开鑫 许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气井进入生产后期,携液能力弱,产能大幅降低,柱塞气举技术的发展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日益进步的背景下,智能柱塞气举和井下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技术在油田得到了应用,调研了国内外的生产研究现状,对比了3种工艺原理,研究了... 气井进入生产后期,携液能力弱,产能大幅降低,柱塞气举技术的发展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日益进步的背景下,智能柱塞气举和井下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技术在油田得到了应用,调研了国内外的生产研究现状,对比了3种工艺原理,研究了工艺的基本模型及其优化情况,对工艺的适用性与效果进行了评价。指出传统柱塞气举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新智能系统技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气举 排水采气 智能柱塞 井下智能机器人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多VSG并联控制策略
20
作者 王金玉 王蕊 王士勇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微电网中很多逆变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并联的控制方式,各逆变器线路阻抗间存在差异和负载变化都会导致各VSG功率分配不均甚至产生环流损害系统器件。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多VSG并联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策略,实现虚拟阻抗的动态调... 微电网中很多逆变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并联的控制方式,各逆变器线路阻抗间存在差异和负载变化都会导致各VSG功率分配不均甚至产生环流损害系统器件。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多VSG并联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策略,实现虚拟阻抗的动态调节,并通过无功电压调节环对线路阻抗差异产生的偏差进行补偿,从而达到VSG输出无功功率合理均分和减小环流的效果。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阻抗控制策略 微电网 多VSG并联 自适应虚拟阻抗 功率分配 电压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