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有机发光材料制备及光物理表征实验设计
1
作者 王栋东 郑阿群 +1 位作者 王耿 杨国鑫 《实验室科学》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以噻吩嗪和2-苯基-6-溴-呋喃[2, 3-b]喹喔啉为原料制备了多功能有机发光分子—6-PTZ-FQ。6-PTZ-FQ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射、力致变色发光、聚集诱导发光及室温磷光性能。利用荧光光谱仪研究了材料的光物理特征,设计实验观察了各个特征... 以噻吩嗪和2-苯基-6-溴-呋喃[2, 3-b]喹喔啉为原料制备了多功能有机发光分子—6-PTZ-FQ。6-PTZ-FQ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发射、力致变色发光、聚集诱导发光及室温磷光性能。利用荧光光谱仪研究了材料的光物理特征,设计实验观察了各个特征发光现象,阐述了各个发光现象产生的机理和相互切换的依赖关系。实验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思维、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多功能发光材料 光物理 分子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正极材料成型性优化研究
2
作者 曹雨 许桂静 +5 位作者 汪东东 王丰 姜云山 邓亮 赵磊 王振波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5-868,共4页
电堆是热电池中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工序由极片压制和多极片组装两道关键工序构成。大尺寸薄型极片在采用自动化压制时因其物理特性和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正极材料的成型性不足,影响了正极片的成型率。研究了有机碳包覆正极材... 电堆是热电池中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工序由极片压制和多极片组装两道关键工序构成。大尺寸薄型极片在采用自动化压制时因其物理特性和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正极材料的成型性不足,影响了正极片的成型率。研究了有机碳包覆正极材料自动压机成型的问题,通过在正极粉末颗粒表面包覆多孔粗糙的碳层,提高了正极材料的成型率,为大尺寸薄型正极片压制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正极材料 成型性 碳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控因素分析的致密砂岩产气与产水能力评价方法
3
作者 王冬冬 刘世伟 +2 位作者 侯振学 肖凌毅 石磊 《复杂油气藏》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致密气储量丰富,但致密砂岩储层地质和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储层产气能力不明。为了明确致密砂岩储层的产气能力,以常规测井和阵列声波、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实验资料和压裂测试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了导致...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致密气储量丰富,但致密砂岩储层地质和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储层产气能力不明。为了明确致密砂岩储层的产气能力,以常规测井和阵列声波、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实验资料和压裂测试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了导致致密气测井响应出现低孔、高孔与低阻、高阻交互组合等多样性特征的原因在于复杂的孔隙结构与黏土矿物等地质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性、孔隙结构、含气丰度、脆性对储层产气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控因素逐步分析的产气与产水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致密砂岩储层产气控制因素不是单一因素或者多种控制因素的综合叠加,而是具有明确规律的不同物性情况下的“主控性”。在孔隙度大于9.6%的情况下,物性本身为致密砂岩产气的主控因素,结合电性可以判断储层是否出水;孔隙度小于9.6%情况下,物性不是主控因素,孔隙结构+含气丰度共同控制了产气能力与产水能力;在物性及孔隙结构+含气丰度均较差的情况下,脆性+物性控制了产气性。该评价方法和思路,在研究区经过测试验证效果良好,有效指导了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测井响应 产气性 产水能力 低阻气层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扰动观测器的PMSM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
4
作者 王栋栋 刘旭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61,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外部负载扰动、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的转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不考虑电机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无模型滑模速度控制器,...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外部负载扰动、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无模型滑模控制的转速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不考虑电机参数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超局部模型;然后,基于改进滑模趋近律设计无模型滑模速度控制器,控制器采用转速-电流单环滑模控制策略,替代了传统的转速-电流级联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结构;同时利用双重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未知扰动,并用于前馈补偿;最后,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抗干扰能力和稳态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超局部模型 无模型滑模控制 双重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对冬小麦生长过程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5
作者 南佳岚 王冬冬 +6 位作者 王博 郝子琼 全礼 郭伟 罗志平 张靖铷 闫晶晶 《干旱气象》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究关中台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及干物质分配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对评估冬小麦的敏感性及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冬小麦品种郑麦186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环...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究关中台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及干物质分配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对评估冬小麦的敏感性及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冬小麦品种郑麦1860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环境,分析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内,气室内外温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OTC内部平均温度较外部高0.8℃;增温条件下,小麦各物候期平均提前6 d,且株高明显增加。返青—抽穗阶段,OTC对小麦叶面积有促进作用,而扬花—乳熟阶段,则对叶面积有抑制作用。增温促进根系生长,使单株根系长度增加37.48%,细根表面积增加35.28%,但对根系生物量有抑制作用,OTC处理组较对照组减少7.60%;增温对茎、叶和穗的干物质量均有促进作用,但乳熟期叶干物质量例外。OTC增温对冬小麦营养生长期的功能性状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生殖生长期的功能性状影响不显著,甚至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增温 冬小麦 生态参数 干物质分配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肥力评价
6
作者 闫晶晶 王冬冬 +4 位作者 王博 郝子琼 赵海龙 樊世凯 郭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为探明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肥力状况,为区域内土壤管理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集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内200份土样,测定9种土壤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台塬区、平原区、山地区综合土壤肥力,结合ArcGIS分... 为探明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肥力状况,为区域内土壤管理及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集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内200份土样,测定9种土壤指标,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析台塬区、平原区、山地区综合土壤肥力,结合ArcGIS分析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为碱性土壤,全钾、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总体较高,全氮、碱解氮、土壤有机质总体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是影响土壤肥力的最主要因素;台塬区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102,土壤肥力一般,平原区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069,土壤肥力一般,山地区域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125,土壤肥力一般。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各肥力指标空间分布复杂,各指标分布规律不明显。因此黄土台塬-冲积平原区域土壤肥力水平整体较低,养分条件有待提高。通过本研究勘查和评价了区域土壤肥力现状,为开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养分肥力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探讨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7
作者 王东东 吕东岭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21-24,共4页
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泡沫细胞聚集、凋亡、调控基因蛋白表达均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痰瘀互结”理论是从中医角度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预后。“痰瘀互结”理论与血管内皮损伤关系... 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泡沫细胞聚集、凋亡、调控基因蛋白表达均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痰瘀互结”理论是从中医角度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预后。“痰瘀互结”理论与血管内皮损伤关系密切,本文通过中西医不同角度探讨内皮损伤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中医化痰祛瘀之法改善血管内皮损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总结,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损伤 痰瘀互结证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权朝明 孟祥飞 +3 位作者 李世斌 王冬冬 朱豪飞 成世杰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当下新型储能领域装机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储能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规模增长,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需要针对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究...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当下新型储能领域装机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储能技术。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装机规模增长,储能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需要针对储能系统安全防控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防控理念贯穿于电池制造、电站设计建设、电站运行维护、事故后消防等环节。从锂离子电池本征安全、热失控蔓延与抑制、热失控监测预警、储能系统热管理、储能系统多级安全防控等五个方面分析评述了锂电池储能安全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储能系统 安全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O_(3)与PM_(2.5)关系及污染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洪也 马雁军 +5 位作者 苏枞枞 王扬锋 任万辉 王继康 王东东 徐晓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8,共14页
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厘清PM_(2.5)与O_(3)的关系,识别O_(3)主控因素以及量化气象和人为排放贡献是实施二者协同控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沈阳市大气复合立体超级站2019−2022年地面观测数据,分析PM_(2.5... PM_(2.5)与O_(3)的协同控制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厘清PM_(2.5)与O_(3)的关系,识别O_(3)主控因素以及量化气象和人为排放贡献是实施二者协同控制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沈阳市大气复合立体超级站2019−2022年地面观测数据,分析PM_(2.5)和O_(3)协同关系及成因;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得到影响O_(3)变化的主控因素,并估算各气象因素对O_(3)的贡献.结果表明:①沈阳市2019−2022年夏季PM_(2.5)浓度与O_(3)浓度呈正相关,有明显的协同增长效应,其余三季均呈明显负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夏季高温和高太阳辐射条件利于大气光化学反应,促进了O_(3)、PM_(2.5)中二次无机成分〔主要是硫酸盐(SO_(4)^(2−))、硝酸盐(NO_(3)−)和铵盐(NH_(4)^(+)),简称“SNA”〕共同增长所致;而冬季高排放和高大气稳定度等气象条件利于SNA和二次有机碳(SOC)非均相生成,但弱太阳辐射和低温等条件不利于O_(3)光化学生成,加之高NO的滴定效应,使SNA和SOC浓度均与O_(3)浓度呈负相关.②在观测的相关污染物和气象因子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与O_(3)浓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尤其在夏季.③气象因素中,O_(3)浓度与气温高度相关,与风速也呈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则在各季节均呈负相关.冬、春、秋三季PM_(2.5)均对O_(3)起抑制作用,冬季尤为突出.在高浓度O_(3)污染(O_(3)浓度>160μg/m^(3))过程中,主控因素中气温和风速的抬升促进O_(3)浓度升高,而高NO2和相对湿度(RH)则有利于降低O_(3)浓度.在2019−2022年高浓度O_(3)污染过程中,气象因素对沈阳市O_(3)浓度变化的贡献高于O_(3)前体物排放的贡献,总贡献为57μg/m^(3),对污染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PM_(2.5)与O_(3)协同作用 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弧对某大型钼矿球磨分级系统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聂明哲 殷适新 +3 位作者 王东东 张金彪 孙宇航 韩凯歌 《中国钼业》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了解决磨矿生产中碎钢球对磨矿分级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某大型钼选厂在球磨机排矿端安装磁力弧,开展了磁力弧去除碎钢球改善磨矿分级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球磨机排矿端安装磁力弧能有效去除碎钢球,显著改善球磨分级系统,提... 为了解决磨矿生产中碎钢球对磨矿分级系统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某大型钼选厂在球磨机排矿端安装磁力弧,开展了磁力弧去除碎钢球改善磨矿分级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球磨机排矿端安装磁力弧能有效去除碎钢球,显著改善球磨分级系统,提高磨矿效率,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磁力弧去除矿浆中碎钢球降低了渣浆泵磨损和事故率,大幅延长渣浆泵更换周期;适当降低球磨机电耗;优化球磨分级系统返砂比,返砂比可持续稳定在470%;还能提高旋流器分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矿分级 磁力弧 除铁 降耗 返砂比 分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王冬冬 郭振坤 +1 位作者 朱要辉 熊建荣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生化复发(BCR)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完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患者资料完整,查阅患者资料,记录术后3年内BCR发生情况,同时记录... 目的 探讨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生化复发(BCR)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完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患者资料完整,查阅患者资料,记录术后3年内BCR发生情况,同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腹腔镜根治术后BCR的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纳入BCR组,其余患者纳入非BCR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BCR的风险因素,并基于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随访期间,118例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BCR 42例,发生率为35.59%(42/118)。初步比较BCR组与非BCR组显示,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BCR可能与术前血清PSA水平、尖端切缘阳性、存在神经周围侵犯有关(P<0.05)。初步单因素分析后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术前血清PSA水平高、尖端切缘阳性、存在神经周围侵犯是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BCR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BCR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和C-index对上述模型进行内部验证(C-index=0.933),列线图的精确度和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显示,阈值在0.00~1.0范围内的净获益率大于0,始终有临床意义。结论 术前血清PSA水平高、尖端切缘阳性、存在神经周围侵犯可能是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BCR的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中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BCR风险的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中老年人 腹腔镜根治术 生化复发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斜齿圈精铣齿参数化设计及加工应用
12
作者 王冬冬 张力仁 +2 位作者 郑捷 王冬琼 袁祥 《现代机械》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随着风力发电的持续发展,大兆瓦级齿轮箱已成为主流趋势;作为齿轮箱的关键零部件,内斜齿圈的加工需求很难通过传统的铣削设备满足。为了突破现有加工设备的限制,并提升齿面余量的一致性,本文通过NX进行内斜齿圈参数化建模,并考虑了热处... 随着风力发电的持续发展,大兆瓦级齿轮箱已成为主流趋势;作为齿轮箱的关键零部件,内斜齿圈的加工需求很难通过传统的铣削设备满足。为了突破现有加工设备的限制,并提升齿面余量的一致性,本文通过NX进行内斜齿圈参数化建模,并考虑了热处理变形和齿根区域优化等因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建模准确性。结合实践证明,经过加工后的齿轮精度和余量均满足工艺要求,这对类似零件的机械加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斜齿圈 精铣齿 参数化设计 齿面余量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煤层物质组成特征与成因机制——以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炳强 王敏 +2 位作者 王东东 曹玉鹏 闫志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90,共15页
厚煤层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深时地层中厚煤层广泛分布,近年来其成因机制逐渐成为煤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为明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巨厚煤层的物质组成特征与形成机理,选取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 厚煤层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内外深时地层中厚煤层广泛分布,近年来其成因机制逐渐成为煤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为明晰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巨厚煤层的物质组成特征与形成机理,选取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层序S1湖侵体系域发育的巨厚煤层M7为研究对象,等间隔连续采样并进行室内显微组分与矿物鉴定,依据煤层关键界面的识别原理、显微组分与矿物的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显微组分中镜质组体积分数最高(48.5%),惰质组体积分数同样较高(37.22%),类脂组所占比例很低,仅为3.32%。矿物组分体积分数较为稳定,平均值为10.96%。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体积分数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关键界面,包括陆化面(TeS)、陆地暴露面(ExS)、沼泽化面(Pa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沿沉积倾向在向陆与向湖方向分别选择钻孔,与鱼卡煤矿对比分析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鱼卡煤矿巨厚煤层M7识别出4个沉积旋回,向陆以及向湖方向的YQ6–22与YQ6–12中由陆源碎屑、湖相沉积所分隔的M7–1—M7–3则均识别出3个沉积旋回。发现了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结合煤层中关键界面所对应的层序界面,揭示了巨厚煤层的成因机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模式,可进一步应用于国内外更多深时地层中巨厚煤层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煤层 层序地层 关键界面 成因机制 柴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无人机噪声源跟踪定位系统研发及测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敬玉 刘吉铮 +2 位作者 杨志晨 汪冬冬 欧平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多旋翼无人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设施的威胁。针对低慢小多旋翼无人机的跟踪探测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多旋翼无人机跟踪探测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无人机噪声信号,进而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波... 多旋翼无人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设施的威胁。针对低慢小多旋翼无人机的跟踪探测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声源定位的多旋翼无人机跟踪探测识别定位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无人机噪声信号,进而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波束形成时频声源定位算法进行无人机噪声源定位,最后融合了麦克风阵列反演得到的多旋翼无人机位置和视频采集到的图像。经过在全消声室环境中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该定位系统能准确实时跟踪定位无人机的横向飞行和上下飞行;即使在摄像头盲区也能准确探测无人机位置,有效弥补了视频探测的不足;该系统的定位精度为92.2%,优于同类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噪声 麦克风阵列 声源定位 波数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DeepLabv3+的玉米根系图像分割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亚凤 王孟雪 +3 位作者 王德帅 王冬冬 李园 胡峻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利用微根管技术可以直接监测植物根系动态生长,并获取清晰根系图像,但土壤环境复杂、颗粒不均匀、细根数量多,图像分割时容易造成根系不连续,将土壤背景误认为根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CP-DeepLabv3+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该算法引入坐标... 利用微根管技术可以直接监测植物根系动态生长,并获取清晰根系图像,但土壤环境复杂、颗粒不均匀、细根数量多,图像分割时容易造成根系不连续,将土壤背景误认为根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CP-DeepLabv3+算法进行图像分割。该算法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 CA),更精确地获得分割目标信息,使得分割目标边缘更加连续;在ASPP特征提取模块加入条纹池化(strip pooling,SP)分支,避免在相距较远的位置之间建立不必要的连接,提高图像分割精度。利用CP-DeepLabv3+算法对玉米根系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值为82.95%,平均像素精确度(mean pixel accuracy,MPA)值为92.47%,相比于原始DeepLabv3+模型分别提高了3.69%、4.44%,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分割玉米根系,对图像特征提取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根系 微根管法 原位监测 CP-DeepLab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场景下运营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康周 王冬冬 +1 位作者 豆垒 薛林 《工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场景下运营管理相关文献,发现:1)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定性方法分析其在不...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对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场景下运营管理相关文献,发现:1)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定性方法分析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及平台生态,而通过定量方法探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层次运营及协调机制是今后需重点关注的问题;2)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优化业务流程等,实现价值创造,而工业互联网下制造企业、顾客等多主体的价值共创机理和模式是重要的研究问题;3)现有研究聚焦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模型算法对生产运营中单一活动进行优化,而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研-制-维”一体化协同流程的构建方法以及多级闭环决策体系与智能决策方法需要深入探究;4)现有研究已明确工业互联网下供应链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可视性、实时性及可追溯性提升运营绩效,并探讨了技术采纳对其策略选择及协调机制的影响,未来可以将关注点转向下游客户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ⅡoT) 价值创造 运营管理 供应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的根系表型参数测量系统
17
作者 赵亚凤 刘晓璐 +3 位作者 王冬冬 王孟雪 宋文华 胡峻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为解决背景噪声干扰下,从微根管采集的原位根系图像中难以直接提取准确的表型参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微根管根系表型参数测量系统。在U-Net网络中引入优化后的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 为解决背景噪声干扰下,从微根管采集的原位根系图像中难以直接提取准确的表型参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微根管根系表型参数测量系统。在U-Net网络中引入优化后的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和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增大感受野,提升模型捕捉根系细节特征的能力,获取精确的根系分割图像。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平均交并比和平均像素精度分别为87.07%和91.85%,相较原始U-Net分别提高了2.49%和2.3%。与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测量值相比,根长度和面积决定系数分别为0.951 8和0.984 9,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 5和0.975 7,可以实现根系长度和面积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表型 微根管 图像分割 参数测量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
18
作者 刘世伟 别康 +4 位作者 王冬冬 倪小威 刘敏 徐思慧 冯加明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661-66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多成因裂缝发育为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储层基质岩块孔隙小,是典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面对埋藏深、岩性复杂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低、喉道细、连通性差、非均质强的问题使得储层有效性...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多成因裂缝发育为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储层基质岩块孔隙小,是典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面对埋藏深、岩性复杂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低、喉道细、连通性差、非均质强的问题使得储层有效性评价面临不确定性。单井在物性和裂缝定性评价发育相当的情况下,测试产能差别大,迫切需要开展测井评价攻关研究。从孔隙度、裂缝参数、地应力等方面展开分析,对影响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品质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选取孔隙度、裂缝孔隙度、裂缝宽度以及裂缝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等参数,利用测试资料刻画砂岩储层品质,通过调整主控因素相关系数对储层质量进行区分,建立储层品质因子,形成一套利用储层品质因子识别储层有效性的方法。该方法在新井解释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的解释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砂岩 裂缝参数 最大水平主应力 储层品质因子 储层有效性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与气固两相流混合过程的测试与分析方法
19
作者 闫子涵 王栋栋 +2 位作者 阴慧敏 刘文瑞 卢春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721,共9页
湍流射流是气固快速反应过程中气相原料与固体颗粒的理想混合形式,采取有效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获得射流与气固两相流的混合行为对研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光纤探针技术获得了颗粒浓度动态数据,以提升管内颗粒聚团的传统分... 湍流射流是气固快速反应过程中气相原料与固体颗粒的理想混合形式,采取有效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获得射流与气固两相流的混合行为对研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光纤探针技术获得了颗粒浓度动态数据,以提升管内颗粒聚团的传统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小波分析,提出了射流与气固两相流混合过程中颗粒聚团的确定方法,并将射流影响区内气固间的瞬时接触状态分为颗粒聚团相、散式颗粒相以及未与颗粒充分混合的射流相。结合附壁射流理论,利用气体示踪技术获得的射流特征浓度分布结果,对理想条件下的射流中心线方程进行了修正,所得结果可预测气固两相流中射流的发展趋势。利用臭氧分解示踪技术,获得了原料射流与气固两相流混合过程中的局部反应结果,将其与气固动态混合特征及射流轨迹模型相结合,可分析流动参数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两相流 气固混合 聚团 流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
20
作者 余求祥 王东东 +1 位作者 董鹏举 郑丽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数据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数字化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自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应用3.0 T MRI扫描健康女性志愿者肛管,将采集的Dicom 3.0...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数据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数字化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自2021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应用3.0 T MRI扫描健康女性志愿者肛管,将采集的Dicom 3.0数据集导入Mimics 21.0软件中进行三维几何模型构建。结果成功构建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该模型仿真度高,耻骨直肠肌前侧缺损,大致呈“U”形,外括约肌后侧较肥厚,模型可任意缩放和360°旋转,便于观察理解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解剖形态。结论基于肛管MRI影像数据及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可构建出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的三维几何模型,该模型可辅助解剖教学,利于肛瘘等肛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评估,并为下一步力学分析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括约肌复合体 磁共振成像 数字化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