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处理对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迎春 杨彬 +3 位作者 万程 谷金波 迟宏宵 程兴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本文通过对低碳Cr-Co-Ni-Mo高合金不锈钢淬火后进行不同工艺的深冷和回火处理,并利用SEM、TEM、EBSD和XRD等组织表征方法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次冷处理,二次冷处理可以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 本文通过对低碳Cr-Co-Ni-Mo高合金不锈钢淬火后进行不同工艺的深冷和回火处理,并利用SEM、TEM、EBSD和XRD等组织表征方法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次冷处理,二次冷处理可以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晶粒细化,碳化物数量增多且分布更均匀,但二次冷处理时间为2 h时,在随后回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逆转变,导致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有所增加.延长二次冷处理时间至4 h,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大减小,碳化物数量增加且分布更加均匀,位错密度增加,晶粒进一步细化,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强度,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其中屈服强度达1573 MPa,抗拉强度达1979 MPa,延伸率为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马氏体不锈钢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要素的“宁杞10号”两季采收模式分析
2
作者 万成 朱琳琰 +2 位作者 闫伟兄 尹春苗 康文娟 《乡村科技》 202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为促进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利用中宁国家基本气象站2014—2023年7—10月气象数据(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进行分析,对比传统采收模式和两季采收新模式的优缺点,分析研究“宁杞10号”两季采收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地气象条... 为促进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利用中宁国家基本气象站2014—2023年7—10月气象数据(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进行分析,对比传统采收模式和两季采收新模式的优缺点,分析研究“宁杞10号”两季采收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地气象条件适宜两季采收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避开7—8月多高温、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的影响,而且9—10月气温、日照适宜,降雨量和降雨日较少,对秋枸杞现蕾、开花和成熟采摘较为有利。目前,宁夏地区已实现完整的枸杞种植两季采收,平均每667 m2鲜果产量提升至1 200 kg左右,综合产能较传统模式提升30%~50%。但在9—10月枸杞成熟和采摘期,当地气温偏低、相对湿度偏大、日照偏少,易导致枸杞成熟迟缓和感染白粉病,且存在不易制干等问题,故当地应根据生产实际调整收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宁杞10号 两季采收 模式 气候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万程 牟临杰 +4 位作者 张兴逵 李俊君 李智高 王向鹏 汤志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及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教学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业3个年级研究生共60名,按入科顺序分为传统教学组、CBL+PBL组及CBL+PBL+SP组,每组20名。进行3个月的入科培训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临床技能、病历质量、SP评价及自我感知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CBL+PBL组、CBL+PBL+SP组课后的基本理论、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SP组的查体、腰穿及影像资料判读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BL+PBL组与CBL+PBL+SP组的SP综合评价成绩、学生满意度、技能和知识吸收能力、医患沟通技巧、学习动机、理解力、师生互动、课程所花时间、课后考试、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完成课题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PBL联合SP教学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知识理解及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SP 研究生 神经外科 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 自我感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王鹏翔 任雪琪 +5 位作者 左涵珺 万程 石金沙 石浩龙 赵敏 李娟娟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77-684,共8页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及天麻素(GAS)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48只新生3 d的SD大鼠构建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HIBD模型组(HIBD)及HIBD后GA...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及天麻素(GAS)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48只新生3 d的SD大鼠构建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HIBD模型组(HIBD)及HIBD后GAS(100 mg/kg)干预组(HIBD+GAS)。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IBD后1 d、3 d组缺血侧大脑胼胝体区A1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C3、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A10、RA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体外复制TNC-1细胞氧糖剥夺模型(OGD),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氧糖剥夺组(OGD)、氧糖剥夺后GAS干预(0.34 mmol/L)组(OGD+GAS)和单纯GAS组(GAS)。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实验组RAGE、TNF-α、BDNF和IGF-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后1、3 d缺血侧胼胝体区C3、S100A10、RAGE、TNF-α和IG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1 d组BDNF蛋白表达降低,而3 d组表达升高(P<0.05)。GAS干预后1 d、3 d组C3、RAGE和TNF-α表达较HIBD组降低(P<0.05),而BDNF和IGF-1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GAS干预后3 d组S100A10的表达较HIBD组升高(P<0.05)。且HIBD后1 d、3 d组C3、S100A10、RAGE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此外,在OGD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RAGE、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5),GAS干预后两者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BDNF、IGF-1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GAS可抑制HIBD后星形胶质细胞中RAGE信号的上调,抑制A1型星形胶质细胞和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A2型星形胶质细胞和营养因子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星形胶质细胞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天麻素 免疫印迹法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眼科发展和研究现状之我见 被引量:3
5
作者 龚迪 李王婷 +5 位作者 李小萌 万程 周永进 许言午 张少冲 杨卫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48-452,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智能眼科领域的现状、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平台、政策支持以及未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国智能眼科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分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质量评价、临床研究方法... 本文分析了中国智能眼科领域的现状、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平台、政策支持以及未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技术方面,中国智能眼科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分析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质量评价、临床研究方法、技术评价和产业规范等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制定一系列临床应用指南和标准,不断提升智能眼科技术的安全性和规范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为多领域专业人士提供了广泛合作的机会,同时各类学术期刊也为智能眼科研究提供了发表平台。在公共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文件和法规为智能眼科的发展创造积极的政策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管理框架。然而,技术创新、数据隐私与安全、法规滞后、人才短缺等问题仍然是未来发展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未来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法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并提高患者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通过全面解决这些挑战,中国智能眼科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更进一步引领该行业的发展,为眼科医疗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眼科 图像分析 应用标准 学术交流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问卷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6
作者 刘倩汝 万丞 +3 位作者 张田雨 周幺玲 德宗 耿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16,共5页
目的编制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问卷,并检验信效度。方法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形成初始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95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检验问卷的... 目的编制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问卷,并检验信效度。方法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积极老龄化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形成初始版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95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问卷包括8个维度、37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55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24~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0;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966。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1.236,RMSEA=0.033,SRMR=0.030,CFI=0.982,TLI=0.980,IFI=0.982。结论编制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人 医养结合 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需求 问卷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积极老龄化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2001―2020年近地面臭氧浓度估算
7
作者 黄凯 骆文慧 +2 位作者 万城 宫明艳 麻金继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46-664,共19页
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不断推进,颗粒物污染显著下降,但臭氧污染问题却日益严峻,因此构建中国区域的长时间地面臭氧数据集对了解地面臭氧的分布传输、推动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结合极端随机树和极端梯度提升两种机... 随着大气环境治理的不断推进,颗粒物污染显著下降,但臭氧污染问题却日益严峻,因此构建中国区域的长时间地面臭氧数据集对了解地面臭氧的分布传输、推动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治理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结合极端随机树和极端梯度提升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势,使用臭氧监测数据、遥感产品以及大气再分析数据构建了中国地表每日最大8 h平均臭氧(MDA8O_(3))浓度估算模型,从样本、空间、时间进行模型精度验证,并分年度、季度、历史尺度、区域尺度验证了模型的时空适用性,并衍生了中国区域全覆盖的2001―2020年臭氧数据产品。结果表明:(1)结合两种算法优势的臭氧估算模型表现出优良的精度,三种精度验证的决定系数R^(2)都在0.89~0.95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为10.73~15.56μg/m^(3);(2)多种时空验证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能够应用于中国区域大范围、长时间的臭氧估算工作中;(3)本研究构建的臭氧数据产品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面臭氧的月级、年级的时空分异,更直观地显示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遥感 极端随机树 极端梯度提升 臭氧 时空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portation and sealing pattern of the temporary plugging ball at the spiral perforation in the horizontal well section
8
作者 Qing-Hai Hu wan cheng +2 位作者 Zun-Cha wang Yu-Zhao Shi Guang-Liang Jia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288-3297,共10页
Multistag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is a critical technology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stimulation. Ball-throwing temporary plugging fracturing is a new method for realizing uniform fracturing alo... Multistag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is a critical technology for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stimulation. Ball-throwing temporary plugging fracturing is a new method for realizing uniform fracturing along horizontal well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creasing oil and gas production. However,the transportation and sealing law of temporary plugging balls(TPBs) in the perforation section of horizontal wells is still unclear. Using COMSO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a particle tracking module, we simulate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of TPBs in a horizontal wellbore and analyse the effects of the ball density, ball diameter, ball number, fracturing fluid injection rate, and viscosity on the plugging efficiency of TPB transportation.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when the density of TPBs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fracturing fluid and a moderate diameter of the TPB is used, the plugging efficiency can be substantially enhanced. The plugging efficiency is greater when the TPB number is close to twice the number of perforations and is lower when the number of TPBs is three times the number of perforations.Adjusting the fracturing fluid injection rate from low to high can control the position of the TPBs,improving plugging efficiency. As the viscosity of the fracturing fluid increases, the plugging efficiency of the perforations decreases near the borehole heel and increases near the borehole toe. In contrast, the plugging efficiency of the central perforation is almost unaffected by the fracturing fluid viscosity.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the parameters for temporary plugging and fract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rary plugging ball Horizontal well Multistage fracturing Spiral perfor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酶消化法体外培养、纯化分离人颞下颌关节滑膜A型细胞
9
作者 万成 黄正 +4 位作者 和慧 宗菲 雷印涛 王克强 张婷婷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57-264,共8页
目的探讨获取人颞下颌关节滑膜A型细胞的较佳方法,为A型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组织块法、传统酶消化法与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滑膜细胞,观察培养3 d、7 d、2周、4周时细胞生长情况,记录首次传代时间。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衬... 目的探讨获取人颞下颌关节滑膜A型细胞的较佳方法,为A型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组织块法、传统酶消化法与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滑膜细胞,观察培养3 d、7 d、2周、4周时细胞生长情况,记录首次传代时间。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衬里层细胞CD68、组织蛋白酶S的表达来检测A型细胞吞噬功能。结果滑膜组织块法接种约7 d后部分组织块周围有细胞游离出来,约4周后滑膜细胞长势接近80%融合密度,可进行首次细胞传代。传统酶消化法细胞贴壁缓慢,4周时才能观察部分细胞团形成,向周围呈放射状生长,约6周后才可首次传代。改良酶消化法接种3 d后,光镜下观察部分单个细胞贴壁,有一些胶原酶未消化完全而又能经过研磨透过滤网的微小组织块或细胞团块,在贴壁后迅速向周围增殖,约2周后可首次传代,3周后再次传代的细胞量与组织块法4周后首次细胞传代时间相同。免疫组化检测CD68有阳性表达,细胞位于靠近关节腔侧,组织蛋白酶S未见阳性表达。结论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对比组织块法、传统酶消化法,在获得相同细胞量的基础上,缩短了原代细胞培养时间。改良酶消化法传代时A型细胞尚在存活期间,给后期A型细胞纯化分离奠定了基础。巨噬细胞标志物Cathepsin S在A型细胞上无表达,提示A型细胞由于体内局部环境的作用,已有别于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细胞培养 组织块法 酶消化法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分子结构中不同气体的吸附—扩散微观机理研究
10
作者 上官科峰 万成 +1 位作者 完颜晓亮 刘宗林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42-48,共7页
为探究CO_(2)/CH_(4)/N_(2)气体在煤大分子结构中吸附—扩散效应的差异性和微观机理,基于鄂尔多斯上湾煤矿褐煤大分子结构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蒙特卡洛方法(GCMC)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对煤分子模型的静电势分布特征、最高... 为探究CO_(2)/CH_(4)/N_(2)气体在煤大分子结构中吸附—扩散效应的差异性和微观机理,基于鄂尔多斯上湾煤矿褐煤大分子结构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蒙特卡洛方法(GCMC)和分子动力学方法(MD)对煤分子模型的静电势分布特征、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孔隙结构分布特征和吸附—扩散效应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褐煤分子结构中O与N原子周围呈负电势,H原子周围呈正电势;HOMO值为-0.155 273 eV,LUMO值为-0.154 189 eV,煤晶胞模型中CO_(2)分子所能进入的孔隙空间最大,N_(2)次之,CH_(4)最小;3种气体的吸附量、吸附热和相互作用能从大到小顺序为CO_(2)>CH_(4)>N_(2),并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O_(2)扩散系数最大,N_(2)次之,CH_(4)最小,高温有利于气体的扩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势分布 HOMO/LUMO轨道能级 煤大分子模型 孔隙结构 吸附—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万程 赵卫 +2 位作者 胡继红 姜永能 潘文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8-883,共6页
目的随访观察血管内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的26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5例为多发... 目的随访观察血管内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的26例后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5例为多发性动脉瘤,1例为伴发硬脑膜动静脉瘘。瘤体位于椎-基底动脉12例,基底动脉顶端4例,大脑后动脉2例,小脑上动脉4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采用支架辅助技术13例,单纯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5例,单纯弹簧圈选择性栓塞2例,微导管辅助栓塞2例,Onyx-18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1例,单纯支架成形3例。术后1例出现间歇性呛咳症状,1例吞咽功能障碍,均经康复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20 d死亡;其他患者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0分20例,1分5例,6分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24例恢复良好,1例m RS评分明显改善,无患者需二次栓塞治疗。结论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多为复杂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术中需根据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数量及侧支循环等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骋 曹东维 +4 位作者 张庆燕 张苗 邵秋媛 蒋春明 何劲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并发PH组和非PH组,随访4年,随访终点为新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并发PH组和非PH组,随访4年,随访终点为新发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终点事件。结果:37例(41.11%)MHD患者出现PH。PH组患者中有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比例高于非PH组(χ~2=2.034,P<0.05);PH组患者左房内径大于非PH组(t=7.265,P<0.01)。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和增大的左房内径为PH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中PH组新发心血管事件率高于非PH组(χ~2=9.203,P<0.05);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有:肺动脉收缩压、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史、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在多变量模型中,PH仍为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随访中PH组死亡率高于非PH组(χ~2=5.049,P<0.05)。死亡的危险因素有:肺动脉收缩压、年龄、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在多变量模型中,PH仍然为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H在MHD患者中较为常见,是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灿灿 万城 +4 位作者 何发 赵明伟 邓凯 张鲜鲜 叶文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4-180,共7页
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皖西大别山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整体呈聚集型分布,各区县分布不均衡;从宋前... 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对皖西大别山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整体呈聚集型分布,各区县分布不均衡;从宋前时期到抗战后期逐渐形成了以岳西县与潜山市交界处为中心的主核心区和以金寨县为中心的次级核心区。(2)主核心区传统村落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东北—西南”的空间聚集方向;次级核心区聚集方向则为“西北—东南”。(3)传统村落的选址前期以坡度平缓的平原和丘陵为主,抗战时期偏向丘陵和山区,坡向则保持着阳坡为主,同时具有近水特征。(4)交通的便利性在开始阶段促进了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在后期又加速了村落的消亡;而较低的人口密度、经济和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落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历史演变 空间分布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皖西大别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球磨改性蜡质玉米淀粉及其皮克林乳液稳定与释放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凤平 万成 +3 位作者 何洪 王艺伟 陈雷 宋洪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6,共7页
针对酯化改性淀粉制备皮克林乳液稳定性较差的难题,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对比研究酯化、酯化/球磨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以皮克林乳液的稳定性及释放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酯化淀粉经球磨2~5h改性淀粉制备的以大豆... 针对酯化改性淀粉制备皮克林乳液稳定性较差的难题,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对比研究酯化、酯化/球磨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以皮克林乳液的稳定性及释放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酯化淀粉经球磨2~5h改性淀粉制备的以大豆油为油相、以水为水相的O/W皮克林乳液具有长期稳定性,是由于酯化反应引入新基团赋予了两亲性、充分的球磨处理破坏淀粉的结晶结构从而改善了淀粉乳化性;酯化后再经球磨处理2h的淀粉易消化,制备的皮克林乳液释放性好,所荷载的姜黄素生物可利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球磨 蜡质玉米淀粉 皮克林乳液 稳定性 释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理论下软岩隧道爆破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15
作者 刘喜 何如 +3 位作者 万成 肖潇 肖敦珂 郭剑 《江西建材》 2024年第9期192-196,共5页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模型理论的软岩隧道爆破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利用Python挖掘整理出风险指标,建立风险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获得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优化主客观权重;基于云模型理论生成...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云模型理论的软岩隧道爆破施工风险评价体系。利用Python挖掘整理出风险指标,建立风险评价体系;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获得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优化主客观权重;基于云模型理论生成风险云图,更直观地确定风险等级。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爆破施工 风险评价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仁米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周程寅 万程 丁学亮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3期118-123,130,共7页
薏仁米中主要含有酯类、脂肪酸、多酚、黄酮、多糖和甾醇类等化合物,在抗癌、抗氧化、抗炎、降血脂、促进免疫调节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归纳薏仁米中147种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来源部位,并总结不同化学成... 薏仁米中主要含有酯类、脂肪酸、多酚、黄酮、多糖和甾醇类等化合物,在抗癌、抗氧化、抗炎、降血脂、促进免疫调节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本文主要归纳薏仁米中147种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来源部位,并总结不同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以期为后续活性成分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仁米 化学成分 提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新版标准解读
17
作者 关阳 屈新芳 +2 位作者 万程 张志鹏 杨国芳 《家电科技》 2024年第S01期101-104,共4页
对新版标准QB/T 1876-2023《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与上一版的主要差异进行具体阐述。针对干发器的风量、负离子性能,电热直发器的拉力均匀性,按键耐久性等重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便于行业相关人员学习和深入理... 对新版标准QB/T 1876-2023《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与上一版的主要差异进行具体阐述。针对干发器的风量、负离子性能,电热直发器的拉力均匀性,按键耐久性等重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便于行业相关人员学习和深入理解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护理器具 标准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对比增强锥形束CT在颅内支架成形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程 王丹 +5 位作者 潘文秋 易根发 胡继红 何波 汤志伟 赵卫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78-1183,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对比增强锥形束CT(VasoCT)在评估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颅内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对比增强锥形束CT(VasoCT)在评估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颅内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共32例,对比分析三维DSA、常规XperCT、VasoCT及VasoCT结合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对支架植入后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的显示情况,结果由2位神经介入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量化评分。结果:32例患者共植入34枚支架,单纯Pipline支架植入23例(双支架植入2例),Piplin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患者7例,LVIS及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各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均成功进行随访。VasoCT在评估支架贴壁、内膜增生、支架内血栓等方面优于三维DSA及常规XperCT(P<0.001)。VasoCT结合去金属伪影(MAR)技术可更清晰显示支架与弹簧圈、靶血管的关系。结论:VasoCT能清晰显示颅内支架贴壁、内膜增生及支架内血栓情况;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患者,VasoCT结合MAR技术评估支架情况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VasoCT 去金属伪影 支架贴壁 内膜增生 支架内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冰箱声品质评价及建模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力强 苗青 +1 位作者 万程 曹焱鑫 《家电科技》 2022年第3期32-35,共4页
随着用户对家电产品听觉舒适性越来越关注,家电行业对声品质评价的研究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电冰箱产品的噪声为研究对象,采集多台样品的声样本,并对其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在数据处理后,结合客观参数计算结果,对电冰箱不同工况的噪声... 随着用户对家电产品听觉舒适性越来越关注,家电行业对声品质评价的研究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电冰箱产品的噪声为研究对象,采集多台样品的声样本,并对其进行声品质主观评价;在数据处理后,结合客观参数计算结果,对电冰箱不同工况的噪声建立了声品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电冰箱声品质水平的主要客观因素是响度、音调度、粗糙度、尖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电冰箱 主观评价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陆阳 姜永能 +5 位作者 万程 赵卫 寸江平 范宏杰 蔡顺然 陈亚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3例肝细胞癌患者,其中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22例,单纯TACE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及生存... 目的研究对比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3例肝细胞癌患者,其中TACE联合阿帕替尼组22例,单纯TACE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客观缓解率(ORR)、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3个疗程后,两组AFP水平均明显下降,联合组和TACE组分别为108.4(24.4,205.1) ng/mL和114.2(51.2,203.0) ng/mL,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ORR为68.2%,而单纯组为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而TACE组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腹泻、蛋白尿、手足综合征、乏力发生率分别为68.2%、36.4%、54.5%、63.6%和86.4%,均远高于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安全有效且优于单纯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阿帕替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