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矩阵填充的随机步进频雷达高分辨距离-多普勒谱稀疏恢复方法
1
作者 胡雪瑶 梁灿 +3 位作者 卢珊珊 王在洋 郑乐 李阳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14,共15页
随机步进频雷达通过合成大带宽,能在较低硬件复杂度下获得距离高分辨效果,同时由于其每个脉冲的载频随机捷变,因而具有强的抗干扰、电磁兼容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高精度探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其波形在时频域稀疏的感知形... 随机步进频雷达通过合成大带宽,能在较低硬件复杂度下获得距离高分辨效果,同时由于其每个脉冲的载频随机捷变,因而具有强的抗干扰、电磁兼容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高精度探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其波形在时频域稀疏的感知形式,造成回波相参信息有所缺失,因而传统匹配滤波方法在估计高分辨距离-多普勒时会演化为欠定估计,导致估计谱中产生起伏高旁瓣,严重影响探测性能。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Hankel重构矩阵填充的随机步进频雷达高分辨距离-多普勒谱低旁瓣稀疏恢复方法。该方法采用低秩矩阵填充思想补全波形在时频域稀疏感知时造成的缺失采样,恢复目标连续相参信息,可以有效解决欠定估计问题。文章首先构建了随机步进频雷达的慢时间-载频(时-频)回波欠采样数据矩阵;然后,重构待恢复数据矩阵为双重Hankel型,并分析证明了矩阵满足低秩先验特性;最后,利用ADMM算法补全未采样时频数据,恢复相参信息,保证了高分辨距离-多普勒谱低旁瓣稀疏恢复。仿真和实测试验证明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步进频 相参处理 高旁瓣 稀疏恢复 矩阵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Ga_(2)O_(3)-doping on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ZBLAN Glass
2
作者 CUI Sujie LI Jiacheng +6 位作者 ZHANG Long JIANG Yiguang wang zaiyang ZHANG Longfei YUAN Chengfeng SHEN Zongyun ZENG Huida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2年第4期564-569,共6页
It is interesting to explore a novel oxyfluoride glass with good glass stability to be applied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ptical windows at infrared(IR)wavelength.We demonstrated a new glass of Ga_(2)O_(3)-doped Zr... It is interesting to explore a novel oxyfluoride glass with good glass stability to be applied in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ptical windows at infrared(IR)wavelength.We demonstrated a new glass of Ga_(2)O_(3)-doped ZrF_(4)-BaF_(2)-LaF_(3)-AlF_(3)-NaF(ZBLAN)glass using a melt-quenched technique.The effect of Ga_(2)O_(3)-doping on glass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IR spectra,Raman spectra,and X-ray diffraction(XRD).It is found that the glass thermal stability(ΔT)increases by 14% when the addition of Ga_(2)O_(3) reaches 1mol%.With the increase of Ga_(2)O_(3) content,the density and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glasses increase.Ga_(2)O_(3)-doping does not affect the IR cut-off edge and maintains the transmittance near 90% in the range of 2.5-5μm,which is almost equal to the undoped sample.Ga_(2)O_(3)-doping hardly changes the initial coordinated structure of Zr^(4+)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R spectra and Raman spectra.Ga^(3+)holds in the interstice site of the network coordinated with F^(-)and the part of O_(2)-introduced by Ga_(2)O_(3) is coordinated with Al^(3+)forming Al-O bond.This study offers a new glass composition that may be potentially used in fabricating mid-IR optical fiber and large-size glasses for IR wind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ozirconate glass Ga_(2)O_(3)-doped glass-thermal ability oxyfluoride glas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肽锌结合物的生物利用性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再扬 曹玉惠 +3 位作者 赵元晖 崔永日 薛长湖 曾名湧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1,共6页
通过类蛋白反应(Plastein)修饰制备具有较高锌离子结合能力的牡蛎源肽(EVPPEEH),其锌结合能力为161 mg/g。以缺锌型SD大鼠为试验模型,以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OPZ、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LPZ和ZnSO4(ZS)为对照,研究牡蛎源肽... 通过类蛋白反应(Plastein)修饰制备具有较高锌离子结合能力的牡蛎源肽(EVPPEEH),其锌结合能力为161 mg/g。以缺锌型SD大鼠为试验模型,以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OPZ、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LPZ和ZnSO4(ZS)为对照,研究牡蛎源肽(EVPPEEH)与锌的结合物(MZ)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利用途径。结果表明:MZ组大鼠血清锌水平,股骨锌储备量及肝脏锌含量和肾脏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脾脏锌含量MZ组和LPZ组恢复程度相似,均显著高于OPZ组和ZS组。MZ组和各对照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显著增加,效果相似。大鼠小肠转锌蛋白(ZnT1)的表达量MZ组与无机锌组差异不是很明显,而小肽转运蛋白(PepT1)的表达量MZ组最高,相对于ZS组上调了20%,显著高于各对照组,说明大鼠小肠对MZ的吸收利用一部分是通过传统锌离子途径,另一部分是通过小肽途径。MZ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补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肽锌结合物 类蛋白反应 生物利用性 转锌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级高性能氧氟红外玻璃
4
作者 王在洋 袁新强 +2 位作者 张龙飞 张龙 姜益光 《飞控与探测》 2023年第2期94-98,共5页
氧氟玻璃具有良好的透红外性能,且可实现低成本、短周期和大尺寸制备,是高端红外窗口的优质候选材料。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光学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超大尺寸、高性能的红外窗口玻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 氧氟玻璃具有良好的透红外性能,且可实现低成本、短周期和大尺寸制备,是高端红外窗口的优质候选材料。随着红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光学系统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超大尺寸、高性能的红外窗口玻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通过精密温场控制技术和脱羟除铂技术,首次实现了国内米级高性能镓酸盐氧氟红外玻璃及大尺寸半球整流罩的制备,此材料可作为红外窗口应用于新一代红外探测等多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玻璃 大尺寸 窗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μm高功率氟铟基传能光纤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凯 张龙飞 +4 位作者 王在洋 刘瑞特 胡琳佳 姜益光 张龙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5-409,共5页
2~5μm波段包含了“大气传输窗口”和众多分子的“指纹吸收峰”,是尖端中红外光学系统的核心工作频谱之一。氟铟基玻璃光纤在该波段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是众多中红外光学系统的主选传能介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 2~5μm波段包含了“大气传输窗口”和众多分子的“指纹吸收峰”,是尖端中红外光学系统的核心工作频谱之一。氟铟基玻璃光纤在该波段具有较低的传输损耗和较高的激光损伤阈值,是众多中红外光学系统的主选传能介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红外玻璃与光纤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铟基玻璃光纤产品研制平台,初步实现了氟化物光纤的国产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氟铟基光纤 传能光纤 中红外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