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后针刺镇痛在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王岳峰 肖瑶 +1 位作者 姜长林 杨雪峰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49-54,共6页
目的对比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针刺镇痛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行胸腔镜治疗的肺结节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给予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给予术后针刺镇... 目的对比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针刺镇痛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行胸腔镜治疗的肺结节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给予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给予术后针刺镇痛。比较2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主观镇痛满意度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炎症指标和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 h,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36、72 h时,A组VA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住院期间抢救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2.38±5.67)d]短于B组[(30.16±6.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天,A组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而术后第3天和第7天,A组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第3天,B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2种镇痛方式在胸腔镜手术后均具有较好镇痛效果,早期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的疼痛控制效果优于针刺镇痛,随着时间推移针刺镇痛效果逐渐优于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2种方法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针刺镇痛 胸腔镜检查 肺结节 疼痛 手术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分析添加有机物料对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影响
2
作者 王跃锋 张晨阳 +4 位作者 罗正明 李建华 李然 孙楠 徐明岗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微生物残体作为有机碳形成的重要前体,对农田土壤中碳的长期固存和稳定至关重要。为探讨有机物料添加对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积累的影响,对来自27篇已发表文献的共111组氨基糖(微生物残体表征物质)含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总结添加有机... 微生物残体作为有机碳形成的重要前体,对农田土壤中碳的长期固存和稳定至关重要。为探讨有机物料添加对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积累的影响,对来自27篇已发表文献的共111组氨基糖(微生物残体表征物质)含量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总结添加有机物料对农田土壤氨基糖[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uN)、氨基半乳糖(galactosamine,GalN)、胞壁酸(muraic acid,MurN)及氨基糖总量]的积累特征,并利用氨基葡萄糖与胞壁酸的比值(GluN/MurN)和氨基葡萄糖与氨基半乳糖(GluN/GalN)的比值探讨真菌和细菌残体对土壤有机质相对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料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残体的积累,其中土壤氨基糖增幅27.7%,GluN、GalN和MurN的增幅分别为26.8%、24.1%、24.2%。粪肥对氨基糖和3种单糖的积累显著高于秸秆,增幅为28.4%~37.6%;当有机物料的年均碳投入量高于2 t·hm^(-2)·a^(−1)时,GluN、GalN、GluN/MurN和GluN/GalN显著高于年均碳投入量低于2 t·hm^(-2)·a^(−1),提高幅度分别为41.8%、41.1%、8.3%和4.1%;当添加有机物料的年限超过10 a时,氨基糖、GluN和MurN的增幅(41.1%、39.9%和36.3%)显著高于试验年限低于10 a。在气候因素中,添加有机物料对氨基糖含量的积累在年均温超过10℃(42.0%)和年降水大于800 mm(63.0%)时显著高于年均温小于5℃(17.9%)和年降水小于800 mm(28.2%和13.7%)。在土壤因素中,中性(pH 6~8)土壤和肥沃(土壤有机碳含量>12 g·kg^(−1))土壤的土壤氨基糖总量的积累最高,增幅分别为39.4%和43.0%。回归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会随着年降水、年均温、有机物料施用量、有机物料碳投入量和试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添加有机物料,特别是高碳投入量显著增加了农田土壤总氨基糖和氨基单糖的含量。有机物料施用下,温暖湿润地区肥沃中性的土壤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残体的积累。研究结果为确定添加有机物料对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残体积累的最佳情景、促进稳定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和封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氨基糖 微生物残体 土壤有机碳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l炉煤气化飞灰对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壁内/外层积灰的抑制机制
3
作者 薛皓天 秦育红 +5 位作者 王跃凤 杜雨佳 卫月星 贺冲 郭舒岗 蔡兴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目的】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壁积灰的抑制机制研究可为设计热效率更高、稳定运行的气化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自主设计的沉积探针对玉米秸秆和马尾藻气化的炉壁内/外层积灰进行收集,以Shell炉煤气化飞灰(Shell灰)作为添加剂结合IC... 【目的】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壁积灰的抑制机制研究可为设计热效率更高、稳定运行的气化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自主设计的沉积探针对玉米秸秆和马尾藻气化的炉壁内/外层积灰进行收集,以Shell炉煤气化飞灰(Shell灰)作为添加剂结合IC、ICP-MS、SEM和XRD等分析方法对积灰抑制特性进行定量表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马尾藻气化内层积灰形成过程中,碱金属/碱土金属硫酸盐和碱金属氯化物的冷凝分别发挥了重要作用。当Shell灰在两种物料中的添加比例(质量比)分别为<15%和<10%时,相对熔点更高的白榴石和正长石等物相的形成抑制了灰颗粒间的黏附,促使外层积灰结构疏松脱落。抑制机理表明外层积灰的碱酸比(R_(B/A))及n(SiO_(2)+Al_(2)O_(3))均能有效反映Shell灰对外层积灰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灰沉积 抑制 内层积灰 外层积灰 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礼定点形变观测资料质量评价
4
作者 张秀萍 王曰风 +1 位作者 马广庆 王志敏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5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张家口地震监测中心站定点形变测项迁至崇礼形变观测山洞,选取2020年1月—2024年3月地倾斜、洞体应变、钻孔应变等观测资料,从台址条件、仪器设备运行稳定性、干扰因素、观测质量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认为:观测资料连续... 张家口地震监测中心站定点形变测项迁至崇礼形变观测山洞,选取2020年1月—2024年3月地倾斜、洞体应变、钻孔应变等观测资料,从台址条件、仪器设备运行稳定性、干扰因素、观测质量精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认为:观测资料连续、稳定、可靠,固体潮汐观测精度指标优于国内定点形变Ⅰ类台标准,与国内同类先进台站相媲美,尤其是DSQ型水管倾斜仪,其观测资料质量达国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建 数据质量 固体潮汐 精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中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成膜机理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跃峰 姜其畅 +3 位作者 马紫微 贾明理 苏振 孙慧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4,共8页
印制电路板铜焊盘表面生成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HT-OSP)膜是克服无铅高温回流焊工艺并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选用2-[(2,4-二氯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C_(14)H_(10)Cl_(2)N_(2))作为成膜剂,在铜层表面生成了HT-OSP膜。理论计算结合对比... 印制电路板铜焊盘表面生成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HT-OSP)膜是克服无铅高温回流焊工艺并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选用2-[(2,4-二氯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C_(14)H_(10)Cl_(2)N_(2))作为成膜剂,在铜层表面生成了HT-OSP膜。理论计算结合对比实验,研究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原子反应生成HT-OSP膜机理。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模拟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之间的络合反应;利用红外光谱对HT-OSP膜中的特征官能团进行表征;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HT-OSP膜中Cu元素的化合价;设计对比实验分析Cu^(2+)对生成HT-OSP膜的影响。结果表明:HT-OSP膜生成机理是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原子发生反应生成HT-OSP膜并沉积在铜层表面,Cu^(2+)通过络合反应促进HT-OSP膜生长。另外,HT-OSP膜的分解温度高达531℃,HT-OSP膜保护的铜层放置在自然环境中180天没有被氧化,证明HT-OSP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 成膜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印制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根际橘绿木霉的生防功能及培养条件的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阔 王升 +5 位作者 王红阳 彭政 郭秀芝 王铁霖 王月枫 郭兰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92-199,共8页
目的:苍术根腐病是苍术种植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木霉菌是有效防治植物根腐病且对环境污染小的生防菌。该研究旨在从苍术根际中分离和研究具有根腐病防治功能的木霉菌,用于解决苍术种植生产过程面临的病害防治问题。方法:稀释涂... 目的:苍术根腐病是苍术种植生产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木霉菌是有效防治植物根腐病且对环境污染小的生防菌。该研究旨在从苍术根际中分离和研究具有根腐病防治功能的木霉菌,用于解决苍术种植生产过程面临的病害防治问题。方法:稀释涂布法和内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分离并鉴定木霉T2204;对峙培养实验和对扣培养实验验证T2204及其挥发性物质对两株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盆栽实验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探究T2204对苍术根腐病的生防潜力及对苍术根茎4种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积累的影响;通过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碳氮源条件培养探究T2204适宜培养条件。结果:分离得到对2株强致病力苍术根腐病病原真菌具有直接抑制能力的一株木霉T2204,鉴定为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对峙培养实验显示T2204对2株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77.90%和76.80%;对扣培养实验显示抑菌率分别达57.11%和81.11%。盆栽实验证明,T2204不同处理后苍术幼苗受根腐病侵染后成活率达到100%,而不接种T2204的实验组仅为50%;生长150 d后,接种T2204的苍术植株根茎干重比无处理对照(CK)组提升32%(P<0.05),同时根茎所含的苍术素浓度比CK组提升11%;适宜培养条件筛选结果:T2204适宜生长条件为培养基(PDA和PSA)、光照(24 h连续光照和光暗交替12 h/12 h)、温度(25~30℃)、pH 5~6、碳源(葡萄糖、D-果糖、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氮源(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铵);适宜产孢条件为培养基(PSA和CMA)、光照(光暗交替12 h/12 h)、温度(20~30℃)、pH 8、碳源(蔗糖)、氮源(硝酸钠)。结论:T2204可以提升对苍术根腐病的抵御力,并促进苍术的生长及有效成分的积累,为了后续开展大规模的应用和产业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橘绿木霉 根腐病 生物防治 促生 促进次生代谢
原文传递
多物理场耦合研究HDI板通孔电镀铜
7
作者 冀林仙 王跃峰 周国云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S02期56-61,共6页
随着终端电子产品不断朝着微型化、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密度互连(HDI)印制电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孔电镀铜作为HDI板层间互连的关键技术,其镀铜性能一直是电镀铜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方法讨论了HDI板... 随着终端电子产品不断朝着微型化、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密度互连(HDI)印制电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孔电镀铜作为HDI板层间互连的关键技术,其镀铜性能一直是电镀铜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方法讨论了HDI板在不同镀液体系的通孔电镀铜过程,探讨了添加剂在电极表面的吸附作用及其对镀层的影响,获得了HDI板通孔电镀铜的“蝴蝶”状填充机制。这一结论为HDI板层间互连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I板 电镀铜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拼接的卷烟侧面生成及包灰测定
8
作者 张卫正 王越峰 +7 位作者 何逸波 杨道剑 冯亚婕 张琦 柴武君 许恒誉 张伟伟 李萌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目的】建立准确、完整分析卷烟静燃模式下包灰率的方法。【方法】将烟支放置在高精度旋转平台,采集烟灰柱的视频并转换为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分段拼接、伽马校正和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生成烟灰柱的完整侧面展开图;通过K-means聚类算... 【目的】建立准确、完整分析卷烟静燃模式下包灰率的方法。【方法】将烟支放置在高精度旋转平台,采集烟灰柱的视频并转换为图像,通过图像预处理、分段拼接、伽马校正和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生成烟灰柱的完整侧面展开图;通过K-means聚类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并提取裂口区域,统计包灰的像素数和侧面展开图的像素总数,计算两者的比值得到卷烟的包灰率。【结果】利用该方法能够生成单支卷烟燃烧后形成的烟灰柱的完整侧面图,侧面图中的裂口走势连续平滑,实现了对静燃模式下的包灰率的精准评估,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常规的测定方法。【结论】基于分段拼接而生成的卷烟侧面图像更全面的反映了烟灰柱的裂口情况,对包灰率的测定精度更高,为分析静燃模式下卷烟包灰率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包灰率 分段拼接 侧面展开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兆瓦风机主轴法兰螺栓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研究
9
作者 宁文钢 王奇 +2 位作者 姜宏伟 王岳峰 宁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8-82,共5页
大兆瓦风电机组主轴法兰螺栓连接受到复杂交变载荷的作用,极易产生疲劳破坏。针对此问题,构建法兰螺栓连接有限元数值模型,以法兰界面涂层增摩工艺为背景,分析不同预紧力工况下法兰连接各部件危险部位应力变化规律。通过GH-Bladed结合... 大兆瓦风电机组主轴法兰螺栓连接受到复杂交变载荷的作用,极易产生疲劳破坏。针对此问题,构建法兰螺栓连接有限元数值模型,以法兰界面涂层增摩工艺为背景,分析不同预紧力工况下法兰连接各部件危险部位应力变化规律。通过GH-Bladed结合雨流计数法给出螺栓实际载荷数据,根据Eurcode3规范修正材料S-N曲线,使用FE-SAFE得到了不同预紧力下螺栓连接疲劳寿命,明确了法兰界面涂层增摩、预紧力变化对螺栓连接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法兰结构的螺栓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增大法兰界面的摩擦因数,在850~1100 kN内降低螺栓预紧力有益于改善螺栓连接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螺栓 风电法兰 有限元仿真 疲劳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S与Na相互作用对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兴瑞 王跃凤 +6 位作者 杜雨佳 薛皓天 贺冲 卫月星 李晓姣 秦育红 赵保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8-2506,共9页
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由碱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结垢是导致气化炉非正常停工检修的主要原因。以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和S的Shell气化炉飞灰为原料,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竖直炉中沉积探... 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由碱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结垢是导致气化炉非正常停工检修的主要原因。以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和S的Shell气化炉飞灰为原料,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竖直炉中沉积探针模拟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管路,通过对积灰进行内、外分层研究,探讨内外层积灰质量的变化,并结合ICP-MS、IC、SEM-EDS和XRD等表征手段对内外层积灰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Na、Cl、S和Fe等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积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积灰质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含S化合物的添加会降低内外层积灰质量,且外层积灰质量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Na更多以铝硅酸盐形式在外层积灰中存在,促进积灰增长;Cl通常以碱金属氯化物的形式集中在初始黏性层;S的存在会减缓管路积灰;当Cl和S共同存在时,Fe易与灰中的Si、Al和Na形成多种低温共熔物促进内、外层积灰熔融。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形成机制为:飞灰颗粒组分在Na、Cl、Si和Al的共同作用下,于内层形成碱金属氯化物和铝硅酸盐共晶;同时Cl、S的存在促使Fe和Na迁移到这些共晶中,形成Fe-O-Si、Fe-O-S和Fe-Na-O-Al-S共熔体。进而,铝硅酸盐与多种低温共熔体相互熔融使灰颗粒尺寸增加,促进积灰的进一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灰 合成气冷却器 SHELL气化炉 S CL 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框模型的卷烟燃烧锥三维形态分析
11
作者 张卫正 王越峰 +4 位作者 饶智 唐梦珂 张伟伟 李萌 冯永新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生成卷烟燃烧锥的完整三维形态模型,提取燃烧锥的高度、表面积、体积和偏离角等参数,为建立卷烟燃烧性能评价体系提供支撑。【方法】将带有燃烧锥的卷烟放置在高精度旋转平台,通过智能手机采集燃烧锥的视频并转换为图像,通过图... 【目的】生成卷烟燃烧锥的完整三维形态模型,提取燃烧锥的高度、表面积、体积和偏离角等参数,为建立卷烟燃烧性能评价体系提供支撑。【方法】将带有燃烧锥的卷烟放置在高精度旋转平台,通过智能手机采集燃烧锥的视频并转换为图像,通过图像分割及边缘提取获取燃烧锥的边缘坐标,采用线框模型建立燃烧锥的三维形态,计算燃烧锥的高度、表面积、体积和偏离角,分析偏离角的分布特点。【结果】利用该方法建立的卷烟燃烧锥三维模型曲面连续平滑,实现了燃烧锥的三维形态的精准测定,优于常规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燃烧锥 线框模型 三维形态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变化洪枯径流效应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思危 王跃峰 +2 位作者 周琨鸿 刘帆 雷超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962-7976,共15页
厘清景观格局变化与洪枯径流的关系,对流域生态建设和水资源调控的协同推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我国生态脆弱的三峡库区东里河流域为例,综合运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景观格局指数和随机森林等方法,从全流域和... 厘清景观格局变化与洪枯径流的关系,对流域生态建设和水资源调控的协同推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我国生态脆弱的三峡库区东里河流域为例,综合运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景观格局指数和随机森林等方法,从全流域和子流域角度分析了景观格局变化的洪枯径流效应,从景观组成和景观空间配置等多因素角度揭示了洪枯径流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全流域优势景观为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了3.76%和1.82%,景观聚集度上升,景观多样性和复杂程度下降;子流域优势景观与全流域基本一致,但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蔓延度指数(CONTAG)变化更为剧烈。(2)相比2000年,2020年景观格局下全流域洪枯径流以下降为主,最大1d径流(Max1d)下降了4.44%,枯水径流降幅均超40%。典型子流域的洪水径流变幅均高于全流域,而枯水径流变幅与全流域相当。(3)2000—2020年,景观格局对洪枯径流的调节能力减弱,其中景观组成的贡献率下降了0.84%—7.39%,景观空间配置的贡献率下降了1.63%—3.89%,这主要是因流域林草景观组合衰退,以及景观呈聚合发展所致。研究结果可加深对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和生态水文过程的理解,亦可为流域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文效应 SWAT模型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的十八洞黄金茶绿茶柔性生产线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月锋 田仁锋 +3 位作者 隆丽 陈艳 吴顺银 黄纯勇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1期166-175,共10页
为提高湘西茶叶加工设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本文以十八洞黄金茶绿茶加工线为对象,探析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柔性生产线,以在原料差异条件下确保生产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并通过收集加工参数建立数据库,推动绿茶加工从经验导向向数据驱动转... 为提高湘西茶叶加工设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本文以十八洞黄金茶绿茶加工线为对象,探析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柔性生产线,以在原料差异条件下确保生产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并通过收集加工参数建立数据库,推动绿茶加工从经验导向向数据驱动转变,为数字化环境下的茶机技术集成、工艺持续优化及新一代主力茶机单元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黄金茶 柔性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总装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与实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峰 王悦峰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3期34-36,共3页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制造业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汽车总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作为提升生产效率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汽车总装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技术基础、实施...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制造业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汽车总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作为提升生产效率和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汽车总装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技术基础、实施方法及其对企业管理与运营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化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和改善产品质量方面的实际效果。最后,对未来汽车制造业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趋势下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总装 生产线 自动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双重耐药核酸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研制
15
作者 潘蓓珍 杨继飞 +4 位作者 王岳峰 刘岩 周钰娇 马玉贺 孙丽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6-2390,2398,共6页
目的:建立双重核酸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OXA和par C耐药基因的方法并研制试剂盒。方法:采用加热煮沸法提取Ab的DNA,根据NCBI选择Ab的OXA和par C基因序列作为靶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并分别用6-FAM、地高辛和生物素进行标记... 目的:建立双重核酸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OXA和par C耐药基因的方法并研制试剂盒。方法:采用加热煮沸法提取Ab的DNA,根据NCBI选择Ab的OXA和par C基因序列作为靶基因片段,设计引物并分别用6-FAM、地高辛和生物素进行标记,研发耐药基因检测试剂,采用双重核酸胶体金试纸条实现快速、可视化检测。采用分子克隆、测序技术克隆阳性对照品评价试剂盒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水煮法提取的Ab DNA浓度和纯度较好。克隆测序后的质粒DNA与GenBank数据库中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试剂盒的特异性良好,仅Ab出现阳性,其他菌属等均为阴性;双重核酸胶体金试纸条中Ab的DNA浓度降到10-3ng/μl时仍出现红色线,与电泳的最低检测限10-2ng/μl相比,灵敏度高出10倍;试剂盒分别在第3、6和9个月进行检测,稳定性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Ab双重耐药检测试剂盒可同时检测Ab的OXA和par C耐药基因,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为临床Ab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OXA par C 分子克隆 胶体金 核酸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Analysis of Structural Styles in the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Insight from Physical Simulations
16
作者 SHAO Longfei YU Fusheng +6 位作者 GONG Jianming LIAO Jing YU Zhifeng TANG Liang CHEN Jiangong wang yuefeng NENG Yu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7-172,共16页
The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 has the smallest subduction angle among any accretionary prism in the world.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spacing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ts deep thrust faults, as well as the fo... The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 has the smallest subduction angle among any accretionary prism in the world.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spacing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ts deep thrust faults,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hallow normal faults, remain unclear. Meanwhil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tinuity of plane faults must b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Clarifying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the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 is crucial to effectively guide the exploration of gas hydrate deposits in the area. This study aims to interpret seismic data to identify typical structures in the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 including deep imbricate thrust faults, shallow and small normal faults, wedge-shaped piggyback basins, mud diapirs with fuzzy and disorderly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ction, décollements with a northward tilt of 1° – 2°, and large seamounts. Physical simulation-based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plane, section, and slices of the wedg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istances between and shapes of thrust faults in the deep parts of the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 are controlled by the bottom décollement. The uplift of the thrust fault-related folds and the upwelling of the mud diapirs primaril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small normal faults in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area. The mud diapirs originate from plastic material at the bottom, while those that have developed in the area near the trench are larger. Seamounts and mud diapirs break the continuity of fault plane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kran accretionary wedge structural styles faults distribution phys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er-driven Level of Detail Derivation Method for Semantic Building Facade Model
17
作者 wang yuefeng JIAO Wei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CSCD 2024年第3期57-75,共19页
The relentless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geographic spatial data mod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scenarios is propelling an unprecedented rich Level of Detail(LoD)in realistic 3D representation and smart cities.This pu... The relentless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geographic spatial data mode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scenarios is propelling an unprecedented rich Level of Detail(LoD)in realistic 3D representation and smart cities.This pursuit of rich details not only adds complexity to entity models but also poses significant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for model visualization and 3D GI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method for deriving multi-LOD models,which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spatial computing in complex 3D building models.Firstly,we extract multiple facades from a 3D building model(LoD3)and convert them into individual semantic facade models.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the developed facade layout graph,each semantic facade model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a parametric model.Furthermore,we explore the specification of geometric and semantic details in building facades and define three different LODs for facades,offering a unique expression.Finally,an innovative heuristic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simplify the parameterized facade.Through rigorous experimentation and evalua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arameterization methodology in capturing complex geometric details,semantic richness,and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of 3D building models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building model multi-Level of Detail(LoD) semantic facade model CITYGML 3D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某医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牛凯 王岳锋 +1 位作者 武勇法 乐军儿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0期7-12,共6页
目的了解舟山市某医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3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次数分为再住院组(... 目的了解舟山市某医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在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3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次数分为再住院组(住院次数≥2次)和未再住院组(住院次数为1次)。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再住院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1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率为49.18%;病程、首次住院时间、吸烟史及饮酒史是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76.53。结论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率较高,病程、首次住院时间、吸烟及饮酒史是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再住院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有望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高危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男性 再住院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杜鹃属植物种子形态特征对萌发的影响
19
作者 李识君 张瑶瑶 +3 位作者 汪月凤 王灵军 王吉高 赵学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6期77-86,共10页
杜鹃属植物为黔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种质资源,存在种群老化、结构不稳定、生境零碎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杜鹃属植物种群的天然更新。为验证种子形态对杜鹃属植物萌发和种群更新是否存在限制作用,本研究以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的4种优势杜鹃... 杜鹃属植物为黔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种质资源,存在种群老化、结构不稳定、生境零碎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杜鹃属植物种群的天然更新。为验证种子形态对杜鹃属植物萌发和种群更新是否存在限制作用,本研究以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的4种优势杜鹃种群为对象,研究杜鹃植物种子的产量、形态、大小和重量对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子长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马缨杜鹃和迷人杜鹃种子的C组(长度>1.5 mm)和B组(1.1 mm<长度<1.5 mm)的萌发指标显著高于A组(长度<1.1 mm)。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幼苗的根与芽的长度均呈现C组>B组>A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千粒重和种子大小指数是影响杜鹃属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地区 杜鹃属植物 种子形态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不同特征小流域水文对比观测试验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强 许有鹏 +4 位作者 王跃峰 王杰 周才钰 傅维军 赵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为探讨中国东部地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机制,通过水文站网加密观测、构建不同特征试验流域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城镇化水平下水文要素分布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小流域内场次极端降雨局部差异较大,主要受到微地形和风向... 为探讨中国东部地区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机制,通过水文站网加密观测、构建不同特征试验流域等方法,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城镇化水平下水文要素分布及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小流域内场次极端降雨局部差异较大,主要受到微地形和风向的影响。②鄞江镇试验流域水位涨幅和单位雨量水位涨幅均高于天然画龙溪试验流域,主要受到了流域大小和城镇化率等因素的影响。③城镇用地和耕地土壤水消退过程较快,林地退水过程相对较慢;浅层10cm、20cm和40cm土壤含水率对降雨滞后响应时间分别为0~0.25h、0.25~0.75h和0.5~0.75h,而深层(60cm和80cm)土壤含水率由于受到优势流的影响,响应较为复杂,响应时间变动范围较大。④小流域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响应时间为6.5~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水文观测 实验流域 变化环境 东部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