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茗起 王蕊 +16 位作者 张春宵 孙擘 任洁 李淑芳 王璐 朱少喜 张江斌 施昕晨 王海杰 张云龙 田红丽 赵怡锟 匡猛 王元东 易红梅 李晓辉 王凤格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9,I0001,I0002,共16页
【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 【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质资源真实身份,强化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通过深度发掘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的优异资源,推动共享利用。【方法】以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中的2918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品种鉴定检测标准中推荐的40对SSR标记,以及61214个SNP标记来构建其分子身份证。根据获得的分子身份证信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核心、同近源、异质和群体等类进行管理,并进一步针对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2918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SR分子身份证,为除异质性种质外的2502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NP分子身份证。分别制定了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建设规范。其中,SSR分子身份证由40个SSR位点指纹转化为三位数字和一位字母的编码组合构成,并以二维码形式存储;SNP分子身份证由61214个SNP位点指纹转化为可视化的条形码。根据样品纯合度和指纹特异性等特征,将样品划分为1561份核心类、705份同近源类、416份异质类及236份群体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以旅大红骨群、黄改群为代表的国内种质资源是该库的主要种质资源,占全部核心种质资源的64.38%。【结论】提出了玉米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流程,为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2918份种质资源构建了全部的SSR分子身份证和2502份SNP分子身份证;建立了核心、同近源、异质、群体四类种质资源筛选方案,实现了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吉林 SSR SNP 分子身份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动压松软煤体条件下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尺寸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远东 秦江波 +1 位作者 徐大龙 顾伟 《山西煤炭》 2024年第2期1-7,30,共8页
针对强动压松软煤体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稳定性差的难题,本文以赵庄煤矿5328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沿空掘巷煤柱尺寸的留设范围;然后通过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多种宽度煤柱的围岩应力和塑性区进行分析... 针对强动压松软煤体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沿空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稳定性差的难题,本文以赵庄煤矿5328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沿空掘巷煤柱尺寸的留设范围;然后通过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多种宽度煤柱的围岩应力和塑性区进行分析,确定煤柱的合理尺寸为8 m。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留设宽度为8 m的煤柱可以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动压 松软煤体 沿空掘巷 煤柱尺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柱群回采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尺寸研究
3
作者 王远东 徐大龙 顾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7期17-22,28,共7页
以赵庄煤矿五盘区煤柱回收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沿空掘巷煤柱的留设尺寸应不小于4.1 m,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掘巷及回采期间不同宽度煤柱的围岩应力及塑性区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了4 m、5 m、6 m、17 m、18 m、19 m、... 以赵庄煤矿五盘区煤柱回收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沿空掘巷煤柱的留设尺寸应不小于4.1 m,并采用数值模拟对掘巷及回采期间不同宽度煤柱的围岩应力及塑性区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了4 m、5 m、6 m、17 m、18 m、19 m、20 m及25 m共8种煤柱尺寸留设方案,最终确定了煤柱的最优合理尺寸为19 m。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留设宽度为19 m的护巷煤柱且进行合理支护后,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得以提高,可以满足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实现五盘区残余煤柱的安全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煤柱群 煤柱尺寸 沿空掘巷 应力演化 矿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ing the planting year of navel orange trees in mountainous and hilly areas of southern China:a remote sensing based method
4
作者 LEI Juncheng wang Sha +1 位作者 wang yuandong LUO We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3293-3305,共13页
Remote sensing has demonstrated validity in determining the planting year of deciduous fruit trees;however,its effectiveness in ascertaining the planting year of evergreen fruit trees remains unverified.Furthermore,th... Remote sensing has demonstrated validity in determining the planting year of deciduous fruit trees;however,its effectiveness in ascertaining the planting year of evergreen fruit trees remains unverified.Furthermore,the sources of error associated with using remote sensing to determine the planting year of fruit trees remain unclear.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everal cultivated sweet orange(Citrus sinensis)varieties,which are extensively cultivated throughout subtropical China.We analyzed Landsat time series data from 132 navel orange orchards in Gannan,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1993 to 2021.For each orchard,Google Earth Engine was employed to extract three vegetation indices—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Normalized Burn Ratio(NBR)—for each available date,thereby generating three distinct vegetation index time series.The planting year of navel orange trees was identified based on abrupt changes observed in these time series.The principal sources of error in determining the planting yea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and Kruskal-Wallis H test.Key findings include:(1)Following the planting of navel orange trees,EVI,NDVI,and NBR exhibited fluctuations and a gradual increase over time,peaking approximately 10 to 15 years later.(2)The vegetation index time series derived from Landsat imagery effectively determined the planting year of evergreen navel orange trees in orchards,even within highly fragmented landscapes.Among these indices,NDVI and NBR time series outperformed the EVI time series.Specifically,the average determination errors for EVI,NDVI,and NBR time series were 6.4,1.8,and 2.8 years,respectively.(3)Major sources of error included the methods used to construct the time series,the selection of vegetation indices,and the orchard management practices.Overall,this study provides a viabl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lanting year of evergreen navel orange trees in fragmented landscapes and offers insights into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uncertainty in planting year det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series Remote sensing Google Earth Engine Gannan SUBTROP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张琴琴 王远东 梁志勇 《福建电脑》 2024年第4期93-96,共4页
为促进绿色消费模式,建立一个可靠的绿色产品溯源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使用网页前端架构技术栈和Java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绿色产品溯源系统。该系统具备数据存储、验证和溯源查询等核心功能,能够基本满足区块链研究人员的需求,可以... 为促进绿色消费模式,建立一个可靠的绿色产品溯源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使用网页前端架构技术栈和Java架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绿色产品溯源系统。该系统具备数据存储、验证和溯源查询等核心功能,能够基本满足区块链研究人员的需求,可以助力社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 供应链 溯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揭示中国玉米育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52
6
作者 赵久然 李春辉 +6 位作者 宋伟 王元东 张如养 王继东 王凤格 田红丽 王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634,I0001-I0010,共10页
【目的】选择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用344份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玉米自交系,其中包括美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由国内地方种质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 【目的】选择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解析,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选用344份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时效性的玉米自交系,其中包括美国主要杂种优势群、由国内地方种质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由美国商业化杂交种选系发展来的杂种优势群以及近年来在中国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种质。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包含3 072个SNP位点的Maize SNP3072芯片对供试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在344份自交系中,3 072个SNP标记所检测到的基因多样性为0.028—0.646,平均为0.44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28—0.570,平均PIC值为0.344。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K=8时,△K值最大,即本研究所采用的自交系群体可以划分为8个类群,分别为旅大红骨群、黄改群(又称塘四平头群)、Iodent群、兰卡斯特群、P群、改良瑞德群、瑞德群和X群,其中前7个群已有报道且基本被育种家所公认,第8个群为近年来以X1132X等杂交种作为基础材料选育出的优新种质,命名为X群。比较8个类群,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319—0.512,遗传距离为0.229—0.514。AMOVA结果表明类群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38.6%,类群内的遗传变异占58.1%。PCA(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X群与黄改群、兰卡斯特群遗传关系较远,与Iodent群遗传关系较近。各类群平均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类群改良年代的增加,类群平均基因多样性降低,其中X群种质平均基因多样性最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美国种质类群(兰卡斯特群、瑞德群和Iodent群)和国内地方种质改良系(旅大红骨群和黄改群)核心材料多样性下降幅度较大,P群和改良瑞德群核心材料下降幅度较小,X群核心材料则没有下降趋势,说明X群核心材料仍然保留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未来还有很大的育种潜力可挖掘。【结论】近年来,以X1132X等杂交种所构建的基础材料选育而成的京724等系列优良自交系,区别于其他已知的7大类群,可以单独成群,称之为X群。该群与黄改群之间存在较远的遗传距离,从分子水平验证了"X群×黄改群"这种强杂优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X群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数据三维可视化方案 被引量:30
7
作者 沈小军 于忻乐 +3 位作者 王远东 程林 王东升 陈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7-395,共9页
针对当前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数据2维可视化技术表现力不足,友好性差,不利于故障分析与诊断的现状,开展了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数据3维可视化方案研究,提出了3维实景模型可视化和3维点云模型可视化2种模式,并给出了实现策略。案例验证... 针对当前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数据2维可视化技术表现力不足,友好性差,不利于故障分析与诊断的现状,开展了电力设备红外热像测温数据3维可视化方案研究,提出了3维实景模型可视化和3维点云模型可视化2种模式,并给出了实现策略。案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3维实景模型可视化模式可直观展示设备的局部红外温度分布特征,适用于局部快速可视化情景;所提3维点云模型可视化模式可准确展示设备整体红外温度量化数值,在设备整体可视化情景应用中具有优势;2种模式可实现优势互补。研究成果可为提升设备红外热像测温数据的表现力和查看的友好性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电力设备 3维点云模型 红外热像测温 数据可视化 3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锅炉给水泵运行故障分析及处理
8
作者 王愿东 朱旋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4期135-137,共3页
多级离心泵故障停车的原因大多是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文章通过对TDF型多级离心泵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及总结,分析了TDF型多级离心泵设备频繁故障的主要原因,其中平衡盘的灵敏度和材质、3台高压锅炉给水泵共用一条平衡管是造成高压锅炉给... 多级离心泵故障停车的原因大多是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文章通过对TDF型多级离心泵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及总结,分析了TDF型多级离心泵设备频繁故障的主要原因,其中平衡盘的灵敏度和材质、3台高压锅炉给水泵共用一条平衡管是造成高压锅炉给水泵启动时平衡线压力控制困难、平衡盘长期磨损、平衡盘频繁瞬时咬死的主要原因。文章明确提出了将平衡管线外接改造为内接、材质更新、提高平衡盘灵敏度的解决问题方案,改造后有效解决了制约TDF型多级离心泵在启动过程中平衡盘频繁抱死的故障问题,彻底消除了这一困扰已久的缺陷,确保了高压锅炉给水系统的稳定性,为装置平稳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锅炉给水泵 故障分析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余热锅炉炉管泄漏原因与处理
9
作者 王树飞 李泽洋 王愿东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11期59-61,共3页
甲醇深加工装置余热锅炉因炉管与集箱内的角焊缝处出现多次泄漏且漏点数量逐渐增多,通过对四次泄漏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发现角焊缝存在于集箱内部是导致炉管频繁泄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集箱内角焊缝的不饱满情况加强焊接,经过大面积防护... 甲醇深加工装置余热锅炉因炉管与集箱内的角焊缝处出现多次泄漏且漏点数量逐渐增多,通过对四次泄漏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发现角焊缝存在于集箱内部是导致炉管频繁泄漏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集箱内角焊缝的不饱满情况加强焊接,经过大面积防护处理后泄漏数量随之减少,延长了锅炉的运行周期,有效解决了余热锅炉炉管泄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炉管泄漏 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力轴承膨胀/再压缩机的操作与维护
10
作者 王愿东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7期54-56,59,共4页
随着天然气工业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磁力轴承膨胀/再压缩机凭借其操作维护简单、效率高、整机性能更稳定可靠,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天然气工业、乙烯装置的重要设备之一。介绍法国CRYOSTAR制造的MTC200/90型磁力轴承膨胀/再压缩机的工作原... 随着天然气工业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磁力轴承膨胀/再压缩机凭借其操作维护简单、效率高、整机性能更稳定可靠,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天然气工业、乙烯装置的重要设备之一。介绍法国CRYOSTAR制造的MTC200/90型磁力轴承膨胀/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步骤、故障处理以及维护要点等。可为天然气工业、乙烯装置领域内磁力轴承膨胀/再压缩机的操作维护、故障处理、安全运行提供重要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轴承 膨胀再压缩机 密封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9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邢锦丰 张勇 蔡万涛 刘月娥 刘秀芝 陈传永 王元东 刘春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8-719,共12页
【目的】籽粒机收是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及生理成熟后籽粒物理脱水速率是决定玉米能否机收籽粒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籽粒机收是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及生理成熟后籽粒物理脱水速率是决定玉米能否机收籽粒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8年,以京农科728等18个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测定籽粒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为30.67%(CV=2.58%)和23.66%(CV=9.10%)。生理成熟前籽粒生理降水速率和生理成熟后籽粒物理脱水速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为0.69%·d^(-1)和0.48%·d^(-1)。3种熟期类型品种,中早熟品种生理成熟后籽粒物理脱水速率平均为0.55%·d^(-1),分别较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高14.58%和44.74%。参试品种产量平均为10 205.90 kg·hm^(-2),变幅为8 809.13—11 053.73 kg·hm^(-2);3种熟期类型品种中,中熟品种产量(10 484.25 kg·hm^(-2))>中晚熟品种(10 096.08 kg·hm^(-2))>中早熟品种(9 522.81 kg·hm^(-2)),中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以京农科728和NK815产量最高,分别为10 569.00和11 053.50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脱水速率与叶片、苞叶、穗轴、穗柄、全株和茎秆脱水速率及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以籽粒脱水速率和产量建立散点图,采用双向平均法将参试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以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及其改良系京2418为父本组配的耐密抗倒国审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和京农科729属于籽粒脱水快、产量高的品种(生育期平均为108.88 d;生理成熟后籽粒物理脱水速率平均为0.57%·d^(-1),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为21.81%;产量平均为10811.33 kg·hm^(-2))。【结论】综合分析参试玉米品种的熟期、籽粒脱水特性及产量表现,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选择种植京农科728、MC812、MC121和京农科729等中早熟及中熟、脱水快、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可实现收获期较低籽粒含水率和较高产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区 夏玉米 京农科728 籽粒 脱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7 位作者 赵久然 王荣焕 陈传永 刘月娥 刘秀芝 邢锦丰 王元东 刘春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59-1169,共11页
化学除草为作物田间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药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苗后除草剂对作物造成的药害频繁发生。为此,本文以我国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2,4-D丁酯和烟嘧磺隆2种... 化学除草为作物田间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药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苗后除草剂对作物造成的药害频繁发生。为此,本文以我国玉米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2,4-D丁酯和烟嘧磺隆2种苗后除草剂,每种除草剂设置0倍(人工除草,CK)、1倍(最适浓度,T1)和2倍最适浓度(T2)共3个喷施浓度处理,于玉米幼苗4展叶期喷施。研究苗后除草剂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生育进程、形态特征、保护酶活性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呈延长趋势,‘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生育期延长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4-D丁酯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延长幅度大于烟嘧磺隆。喷施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根系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呈降低趋势,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低幅度加大;品种间的反应也存在较大差异,‘郑单958’和‘先玉335’降低程度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2)喷施苗后除草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叶片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在品种、除草剂和剂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参试玉米品种的SOD和CAT活性呈降低趋势、MDA含量呈升高趋势,且随喷施浓度增加影响加剧;不同品种间,随喷施浓度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的SOD和CAT活性降幅高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不同除草剂间,2,4-D丁酯处理的影响程度大于烟嘧磺隆。3)苗后除草剂对参试品种的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影响显著,均呈降低趋势;随除草剂浓度增加降幅增大;不同品种间,‘郑单958’和‘先玉335’的降幅大于‘京科968’和‘京农科728’。由此可见,2种苗后除草剂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表现在延长了生育期,抑制了根系和叶片的生长,降低了保护酶活性,并且加重了叶片的膜质过氧化程度,从而导致玉米减产显著,且随除草剂浓度增加,影响进一步加大。不同品种间,‘京科968’和‘京农科728’对苗后除草剂的耐受性好于‘郑单958’和‘先玉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玉米品种 生长发育 根系 抗氧化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杂种优势及遗传重组解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久然 李春辉 +6 位作者 宋伟 刘新香 王元东 张如养 王继东 孙轩 王夏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527-4536,I0001-I0003,共13页
【目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是以(京24×5237)×京24构建基础选系群体,利用高大严及同群优系聚合等选系技术选育的优良黄改群自交系。以其为父本育成的审定品种已有20多个,其中代表性品种京农科728,突破了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机... 【目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是以(京24×5237)×京24构建基础选系群体,利用高大严及同群优系聚合等选系技术选育的优良黄改群自交系。以其为父本育成的审定品种已有20多个,其中代表性品种京农科728,突破了黄淮海夏玉米籽粒机收技术瓶颈,成为中国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机收籽粒品种。通过分析京2416与X群种质的杂种优势,及其形成过程中的重组事件和黄早四基因组片段传递规律,解析京2416形成的遗传机制,以期为黄改系的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黄早四、京2416及其2个选系亲本(京24和5237)为材料,与5份X群代表性自交系根据NCII遗传设计组配杂交组合,利用F1产量相关性状单穗粒重的中亲优势、超高亲优势值和配合力效应值评估4份黄改系的杂种优势。对4份黄改系及5份X群自交系进行测序深度约为18×的全基因组重测序,用BWA、GATK等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变异检测,基于获得的SNP和InDel标记信息,利用GCTA和Treebest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生树构建,同源传递片段(identity-by-descent,IBD)使用IBDseq软件识别。【结果】通过比较分析黄早四、京2416、京24、5237与5份X群代表系所配杂交组合的F1产量相关性状发现,与其他3份材料(黄改系京24、5237和黄早四)相比,京2416具有更高的超高亲优势和一般配合力。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重现了京2416形成过程中的重组事件,明确京2416的基因组组成,选系亲本京24和5237在京2416基因组中保留的比例分别为80.96%和19.04%。利用基因组测序数据解析从黄早四到京2416的IBD片段,结果表明,京2416从京24和5237 2个选系亲本中聚合了全部的9个重要黄改系特征性选择区域。【结论】骨干自交系京2416在遗传改良过程中,通过染色体重组聚合选系亲本京24和5237所有的9个重要黄改系特征性选择区域,从分子水平解释了京2416与X群代表系表现出更高配合力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京2416 杂种优势 遗传重组 黄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对玉米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荣焕 徐田军 +7 位作者 赵久然 王元东 邢锦丰 吕天放 刘月娥 蔡万涛 刘秀芝 刘春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41,共7页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2)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1]>MC812 [0.037%·(℃·d)^-1]>MC121 [0.032%·(℃·d)^-1]>先玉335 [0.031%·(℃·d)^-1]>郑单958 [0.026%·(℃·d)^-1]。(3)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4)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期 玉米 籽粒含水率 籽粒机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传永 王元东 +4 位作者 张春原 吴珊珊 毛振武 杨海涛 赵久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136,F0003,共7页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以郑单958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京科系列玉米品种的倒伏率、单株干物质积累、平均净化率率、收获指数、产量构成因素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品种倒伏风险加大;在不同密度条件下,... 为探讨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效应,以郑单958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密度条件下京科系列玉米品种的倒伏率、单株干物质积累、平均净化率率、收获指数、产量构成因素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品种倒伏风险加大;在不同密度条件下,试验品种均较对照有不同幅度增产,叶面积指数增加;单株干物质、收获指数、平均净同化率、穗粒数,百粒重降低。综合分析,京科968、京科665抗倒性与郑单958相当,适宜密度为60000株·hm^-2左右。京单38、京单58、京科528抗倒性优于郑单958,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750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替莫唑胺及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利本 吴朝阳 +1 位作者 王远东 王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索沙利度胺联合替莫唑胺及调强放疗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患者60例,每组30例;对照组为调强放疗+替莫唑胺,观察组为调强放疗+替莫唑... 目的:探索沙利度胺联合替莫唑胺及调强放疗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患者60例,每组30例;对照组为调强放疗+替莫唑胺,观察组为调强放疗+替莫唑胺+沙利度胺,分析两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及安全性、1年及2年PFS、OS。结果:对照组CR 3例,PR 10例,SD 12例,PD 5例;观察组CR 6例,PR 15例,SD 8例,PD 1例。RR:对照组43.33%,观察组70.00%(P=0.037),DCR:对照组83.33%,观察组96.67%(P=0.085);不良反应表现为I-II度骨髓抑制及肝功能异常(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6.67%与26.67%(P=0.018),观察组嗜睡、便秘发生率为16.67%、36.67%,而对照组为0、13.33%(P=0.02/P=0.037);观察组与对照组KPS评分提高率为60.00%与33.33%,KPS评分下降率为10.00%与30.00%(P=0.038/P=0.028);对照组和观察组1、2年OS为43.3%、16.3%和73.3%、33.7%,中位OS为12个月和15个月(P=0.046)。1、2年PFS为31%、3.9%和48.9%、7.8%,中位PFS为8个月和12个月(P=0.02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替莫唑胺同步调强放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病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可耐受,改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高级别脑胶质瘤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及其育种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民孝 刘新香 +5 位作者 张华生 王元东 邢锦丰 张雪原 杨海涛 赵久然 《种子》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06,共4页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和拓宽现有种质基础已是世界各国玉米育种者的共识。针对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地区存在光敏性、需要时间长、过程缓慢等问题,以温带种质为受体、热带种质为供体,进行了快速钝化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光敏性方法研究。通过利用冬季南繁、南北区域种植,结合玉米DH(Doubled Haploid)育种技术,经2年4个世代得到可以在温带利用的新材料,既可以直接用于选育新品种,也可以作为新材料扩宽温带玉米种质基础。实践证明,研究的方法切实可行有效,将加快我国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利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 光敏性 DH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圈电流和触点行波的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的故障检测与识别
18
作者 李海明 王远东 +2 位作者 郭洪武 张肇雷 候志成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为精确检测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故障类型,提出基于线圈电流和触点行波的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的故障检测与识别方法。提取线圈电流不同阶段的时间与电流幅值,结合集线圈电流不同阶段的波形与时间轴围的面积或不同阶段的能量,将... 为精确检测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故障类型,提出基于线圈电流和触点行波的SF_(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的故障检测与识别方法。提取线圈电流不同阶段的时间与电流幅值,结合集线圈电流不同阶段的波形与时间轴围的面积或不同阶段的能量,将其作为线圈电流信号特征;采用形态小波去噪算法消除信号噪声信息,通过固有时间尺度分解方法提取触点行波信号特征。构建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模型,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消除触点行波信号中的脉冲噪声与白噪声,获取准确的设备故障类别检测结果与故障原因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电流 触点行波 气体绝缘开关 故障检测 形态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SF_(6)气体绝缘高压隔离开关的研制
19
作者 王远东 李海明 +1 位作者 张俊双 杨雪丽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7期268-271,共4页
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已成为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且数量众多,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量大,故障率高。本文针对传统型空气绝缘隔离... 随着我国的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已成为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且数量众多,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量大,故障率高。本文针对传统型空气绝缘隔离开关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252kV SF_(6)气体绝缘隔离开关,该设备采用SF_(6)气体为绝缘介质,采用全封闭结构形式。意图解决户外空气绝缘高压隔离开关长期以来多种易发故障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结构仿真计算、试验情况,以及通过与空气绝缘隔离开关的对比,阐述了新型高压隔离开关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未来隔离开关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新型 隔离开关 SF_(6)气体绝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5铝合金制件的冷却液腐蚀与防护研究
20
作者 王远东 吴琪露 《雷达与对抗》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针对带流道5A05铝合金制件法兰安装处腐蚀漏液的问题,通过冷却液的玻璃器皿腐蚀试验、氯含量测试以及不同防护方式下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电偶腐蚀试验,分析制件腐蚀失效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可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冷却液 电偶腐蚀 阳极氧化 导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