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法地浸采铀中矿物溶解/沉淀量空间演化的逆向模拟
1
作者 刘雪峰 刘金辉 +3 位作者 邢拥国 阳奕汉 王如意 刘勇毅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3,共12页
地浸采铀过程中沿溶浸液流向不仅铀矿物被溶解,同时伴随有大量其它矿物的溶解,沿溶浸液流向矿物溶解、沉淀(形成)量具有随溶浸液运移距离增长而增高的规律。以巴彦乌拉铀矿C1_(2)采区南部抽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模拟方法探讨了沿... 地浸采铀过程中沿溶浸液流向不仅铀矿物被溶解,同时伴随有大量其它矿物的溶解,沿溶浸液流向矿物溶解、沉淀(形成)量具有随溶浸液运移距离增长而增高的规律。以巴彦乌拉铀矿C1_(2)采区南部抽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模拟方法探讨了沿溶浸液运移方向,矿物溶解、沉淀(形成)量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溶浸液运移至27.10 m时,发生溶解的矿物主要有钙长石(溶解量16.95 g/L)、钠长石(溶解量2.8 g/L)、钾长石(溶解量2.00 g/L)、赤铁矿(溶解量8.74 mg/L)、黄铁矿(溶解量7.72 mg/L);发生沉淀的矿物主要有石膏(沉淀量10.45 g/L),新形成的矿物主要有伊利石(形成量13.65 g/L)、高岭石(形成量3.90 g/L)。矿物溶解、沉淀(形成)量具有沿程不断增大的空间演化规律,并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长石发生黏土化蚀变和石膏沉淀是造成酸法地浸采铀中含矿层堵塞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地浸采铀 溶解量 沉淀(形成)量 逆向模拟 空间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地浸采铀中的长石黏土化蚀变规律及其热力学机制
2
作者 刘雪峰 刘金辉 +3 位作者 邢拥国 阳奕汉 王如意 何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3-1004,共12页
在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长石蚀变生成的黏土矿物是导致含矿层渗透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为探讨酸性条件下长石黏土化蚀变规律与热力学机制,本文以巴彦乌拉C12采区某地浸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与物相分析相结合的手段量化长石溶解量与黏... 在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长石蚀变生成的黏土矿物是导致含矿层渗透性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为探讨酸性条件下长石黏土化蚀变规律与热力学机制,本文以巴彦乌拉C12采区某地浸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与物相分析相结合的手段量化长石溶解量与黏土矿物形成量的空间演化规律,分析热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当溶浸液经由注液孔流经监测孔到达抽液孔时,钙长石溶解量由1.5 g/L增至12.5 g/L,钠长石溶解量由1.83增至3.04 g/L,钾长石溶解量由1.6 g/L增至2.82 g/L,伊利石形成量由4.36 g/L增至8.48 g/L,高岭石形成量由0.49 g/L增至7.99 g/L。造成长石蚀变的原因主要是源于酸性溶浸液对长石结构的侵蚀和钾、钠的释放。且长石蚀变过程皆为自发进行(△G<0),长石蚀变的难易顺序为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蚀变产物主要为伊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地浸采铀 长石 蚀变规律 热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孙燕 严丽俊 +2 位作者 张洁雪 王如意 刘浩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18-25,37,共9页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其构象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等,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分析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Stern-Volmer... 目的探讨苯烯莫德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揭示其构象变化。方法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等,在分子水平上系统分析苯烯莫德与血清白蛋白(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Stern-Volmer方程式和Van’t Hoff方程式计算出苯烯莫德分别与BSA和HSA在298、303、310 K下的速率常数(Ksv)、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位点数(n)、焓变(ΔH)、熵值(ΔS)和吉布斯自由能(ΔG)。结果随着苯烯莫德浓度的递增,BSA和HSA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均发生了变化,这两种SA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峰位移,Ksv和Ka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为1.0~1.5,ΔH、ΔS和ΔG均<0。同步荧光和三维荧乐的结果表明,BSA和HSA色氨酸(Trp)和酪氨酸(Tyr)残基与苯烯莫德生成了复合物,且苯烯莫德主要影响BSA和HSA中Trp残基的微环境,对Tyr残基的微环境影响较弱。此外,苯烯莫德与HSA的作用力明显强于BSA。结论苯烯莫德能够与SA生成复合物,导致SA的内源性荧光静态猝灭,苯烯莫德与SA主要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作用力,反应为自发反应。苯烯莫德使用初始剂量应较大,与其他高结合率药物合用时,应考虑血药浓度增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牛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苯烯莫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状态学理论建构防治膝骨关节炎的策略
4
作者 王如意 李璐 +1 位作者 郭宇辰 吴广文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4期11-14,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疼痛、活动障碍、肿胀、畸形等为特征的膝骨关节炎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状态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具有有象、应时、有律、可分、可辨、可调的特点,根据状态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调整方法,而...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以疼痛、活动障碍、肿胀、畸形等为特征的膝骨关节炎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状态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具有有象、应时、有律、可分、可辨、可调的特点,根据状态的不同施以不同的调整方法,而后再进行状态调整的效果评价,以便及时把控膝关节状态,有利于更好地更新调整方案。现就“中医状态学理论”对膝骨关节炎的防治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医状态学 痹证 骨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酸法地浸铀矿山难浸出资源浸出研究
5
作者 王如意 桂增杰 +2 位作者 阳奕汉 任晓宇 韩军宁 《铀矿冶》 2025年第1期37-41,48,共6页
地浸采铀受矿床条件、溶浸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为实现对这部分资源的合理开发,设计了浸出剂配制装置,在局部难浸出区域内,通过提高浸出剂(硫酸)浓度以强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进行浸出剂配制,浓度相对偏... 地浸采铀受矿床条件、溶浸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为实现对这部分资源的合理开发,设计了浸出剂配制装置,在局部难浸出区域内,通过提高浸出剂(硫酸)浓度以强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进行浸出剂配制,浓度相对偏差在1.5%以内,可实现按区域或单孔精确稳定配酸;采用15~20 g/L硫酸做浸出剂,通过有针对性地局部加酸对难浸出铀资源进行强化浸出,可将单元铀浸采率由24.8%提高到53.7%。局部强化浸出方法的硫酸用量、余酸增量仅为整个采区强化浸出时的11.1%,能以较低的硫酸消耗实现对难浸出铀资源的浸出,且对后续水冶工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局部强化 浸出剂配制 强化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芒来铀矿石酸法柱浸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金辉 刘昕瑀 +5 位作者 阳奕汉 邢拥国 王如意 梁大业 闫学锐 吴怡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 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 为获得溶浸液在不同硫酸质量浓度条件下的铀浸出特征及试验参数,探究内蒙古芒来铀矿床矿石酸法浸出的可行性,开展了不同硫酸质量浓度(5、10、15、20 g/L)的溶浸液下室内柱浸浸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浸液硫酸质量浓度的增高,浸出液铀质量浓度及铀浸出率随之增高,浸出周期缩短,故酸法工艺适合该矿床铀浸出。试验后期浸出液流量降低与长石类矿物的黏土化蚀变有关。针对铀平均品位为8.8×10^(-5)的矿石,铀浸出率为49.80%~54.35%,从浸出率、防堵塞及浸铀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质量浓度为10 g/L的硫酸溶浸液较适合该铀矿酸法地浸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床 酸法浸出 柱浸试验 长石黏土化 芒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乌拉铀矿地浸过程中溶浸液化学成分演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丰章哲 刘金辉 +5 位作者 阳奕汉 邢拥国 胡鹏飞 王如意 梁大业 何挺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2期14-25,共12页
地浸采铀是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开采方法,酸性溶浸液与矿石反应后不仅铀被溶解,而且大量杂质离子也随之转入溶浸液中。以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北部某抽注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抽液孔浸出液化学成分监测,对溶浸液化学成分演化特征进行了... 地浸采铀是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开采方法,酸性溶浸液与矿石反应后不仅铀被溶解,而且大量杂质离子也随之转入溶浸液中。以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北部某抽注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抽液孔浸出液化学成分监测,对溶浸液化学成分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浸液离子浓度增高是高酸溶浸液与含矿层矿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离子浓度演化经历上升、快速上升及相对稳定3个阶段,且酸度越高,浓度增高速率越快,矿物与硫酸反应的顺序大致为碳酸盐、黄铁矿(铁氧化物)、硅铝酸盐、钠长石、钾长石;相关阳离子浓度增长速率与SO42-浓度增长速率演化特征具有同步性,SO42-浓度超过12 g/L时Ca2+浓度出现降低,表明CaSO4发生了沉淀。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指示矿物溶解迁移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乌拉铀矿 地浸采铀 浸出液成分 组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渗透性演化的示踪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豪 刘金辉 +4 位作者 阳奕汉 王如意 梁大业 闫学锐 何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2,共11页
铀资源既是核军工基石又是核电发展的粮仓,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与大力发展核电的时代,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地浸采铀的运行,矿层堵塞、铀浸出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浮现。为探明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渗透性的... 铀资源既是核军工基石又是核电发展的粮仓,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与大力发展核电的时代,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内蒙古巴彦乌拉铀矿地浸采铀的运行,矿层堵塞、铀浸出量下降等问题逐渐浮现。为探明地浸采铀过程中含矿层渗透性的演化特征,在巴彦乌拉铀矿床C10采区某试验单元开展了井间示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浸一年后含矿层砂岩孔隙度与渗透性降低,其原因与含矿层砂岩孔隙发生堵塞有关。地浸二年后各方向渗流通道溶浸液流速较地浸一年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下降幅度相较于前一年更大。但在试验单元三个渗流方向即KZ13238-KC13036、KZ13238-KC13038和KZ13238-KC13438方向均产生了优势渗流通道。表明随着采区的运行,含矿层孔隙堵塞情况日益严重,含矿层渗透性不断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地浸中含矿层渗透性演化特征提供示踪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渗透性 演化特征 井间示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某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技术的高效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如意 阳奕汉 +7 位作者 桂增杰 梁大业 闫学锐 黄健 段和军 惠浩浩 郑文娟 王晓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3期56-64,78,共10页
地浸采铀是当前砂岩型铀矿开采最主要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铀矿开采,其生产能力、浸采率、开采成本是地浸采铀工作关注的重点。为提高浸出效率、降低成本,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开展过滤器、酸度、抽液量对铀浸出效能的优化试验与研... 地浸采铀是当前砂岩型铀矿开采最主要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铀矿开采,其生产能力、浸采率、开采成本是地浸采铀工作关注的重点。为提高浸出效率、降低成本,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开展过滤器、酸度、抽液量对铀浸出效能的优化试验与研究。研究表明,将过滤器长度控制在4~6 m能保证其处于高效工作状态,过滤器上段与品位相对较高的富矿段对接有助于铀浸采率的提升。将溶浸液酸度控制在15 g/L左右可提高铀浸出效率和浸出液铀浓度。将抽液量(单宽)维持在0.75~1.0 m2/h,能使采区保持较高的铀生产能力和较低的浸出液量。通过优化的工艺技术参数,优化后的浸出液峰值铀浓度由优化前的28.89 mg/L提升至59.72 mg/L。采区开采优化试验后,使铀浸出率由47.20%提升到60.99%,浸出液平均铀浓度由17.43 mg/L提升至32.63 mg/L,而吨铀耗酸则减少15.26%,吨铀耗电则减少46.51%。研究创新改变了以往大流量、低浓度浸出模式,实现了地浸采铀技术的高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酸度 过滤器长度 抽注液量 高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碳点对卵巢癌细胞的靶向成像与检测
10
作者 钟思意 林小文 +5 位作者 刘嘉欣 王如意 梁涛 邓峥峰 钟傲 韩翠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3-1490,共8页
利用高温碳化法制备了荧光磁性钆掺杂碳点(Gd-CDs),其具有明亮的绿色荧光发射,荧光量子产率为32.6%,T1弛豫效率高达9.02 L·mmol^(-1)·s^(-1)。将Gd-CDs与卵巢癌特异性抗体Anti-HE4连接,得到的Anti-HE4/Gd-CDs纳米探针能对SKO... 利用高温碳化法制备了荧光磁性钆掺杂碳点(Gd-CDs),其具有明亮的绿色荧光发射,荧光量子产率为32.6%,T1弛豫效率高达9.02 L·mmol^(-1)·s^(-1)。将Gd-CDs与卵巢癌特异性抗体Anti-HE4连接,得到的Anti-HE4/Gd-CDs纳米探针能对SKOV-3卵巢癌细胞进行特异性的荧光成像和T1加权成像,其荧光信号强度与SKOV-3的细胞浓度成正比,对SKOV-3细胞的检测限为658 cell·mL^(-1)。以该方法检测了血液样品中的SKOV-3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掺杂碳点 靶向探针 荧光成像 磁共振成像 卵巢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注塑工艺对二醋酸纤维素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成名 王永康 +2 位作者 何杰 王如意 向光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6,共6页
使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二醋酸纤维素塑料(DACP)进行注射成型,将注塑温度、注射速度、压力等条件逐个改变,研究不同条件下DACP注塑制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条件的改变,材料的性能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注塑温度对DAC... 使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二醋酸纤维素塑料(DACP)进行注射成型,将注塑温度、注射速度、压力等条件逐个改变,研究不同条件下DACP注塑制品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注塑条件的改变,材料的性能会出现一些规律性的变化,其中注塑温度对DACP韧性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提高韧性增强,断裂伸长率大幅增加,但在230℃以上材料出现黄变。过高或过低的注塑速度都会造成DACP的冲击性能下降,中速(55%)的注射速度冲击强度最高。压力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不大,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飞边的等缺陷的产生。工艺选择注塑温度为225℃,注射速度为55%、压力为9 MPa时整体性能较好。因此选择合适的注塑工艺,对DACP制品的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注射成型 力学性能 成型工艺 眼镜架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井场抽注液控制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12
作者 桂增杰 黄纪 +4 位作者 王如意 姚光怀 段和军 张祥雪 梁大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在地浸采铀生产过程中,控制抽注液平衡和高效识别抽注液异常状态是保障浸出效能和井场的安全重要措施。以内蒙古某铀矿为例,介绍了该铀矿抽注液平衡联动控制与抽注液异常监测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应用数字化技术前后该铀矿... 在地浸采铀生产过程中,控制抽注液平衡和高效识别抽注液异常状态是保障浸出效能和井场的安全重要措施。以内蒙古某铀矿为例,介绍了该铀矿抽注液平衡联动控制与抽注液异常监测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应用数字化技术前后该铀矿山抽注液管控效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抽注液平衡控制能有效解决抽注液调控过程中人工控制所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调控不及时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合理的模型设计能够高效识别抽注液异常状态。建立抽注液数字化管控体系有助于实现精益化管控、提升井场生产效能、降低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抽注液平衡 异常监测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阶线性方程极弱局部间断Galerkin法傅里叶分析
13
作者 王如意 毕卉 刘威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主要研究了四阶线性方程极弱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的傅里叶误差分析问题。首先,给出四阶线性方程的极弱局部间断Galerkin空间离散格式,并在周期边界条件及一致网格的条件下将离散格式表示为差分形式,然后,在k=2的情况下,利用傅里叶分析... 主要研究了四阶线性方程极弱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的傅里叶误差分析问题。首先,给出四阶线性方程的极弱局部间断Galerkin空间离散格式,并在周期边界条件及一致网格的条件下将离散格式表示为差分形式,然后,在k=2的情况下,利用傅里叶分析方法分析其稳定性及其误差估计问题,最后,利用数值实验,分别对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线性方程 极弱局部间断Galerkin 傅里叶分析 稳定性分析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吸入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刚 王如意 +1 位作者 于泳浩 谢克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氢气(67%)吸入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7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氢气吸入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H组患者在麻... 目的探讨高浓度氢气(67%)吸入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椎管内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7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氢气吸入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H组患者在麻醉前和手术结束后即刻分别给予含67%氢气和33%氧气的混合气体吸入60 min,C组患者给予33%氧气吸入。于氢气吸入前、吸入30min和吸入60min测定患者动脉血气。于氢气吸入前(T1)、术后即刻(T2)、术后3h(T3)和术后6h(T4)采集患者动脉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CAM)评定术后7dPOD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T3和T4时两组患者IL-6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减弱(P<0.05);与C组比较,T2-T4时H组患者IL-6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C组患者POD发生12例(30%),明显多于H组的3例(7.5%)(P<0.05)。两组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氧2∶1吸入明显降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POD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吸入 老年患者 术后谵妄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高良姜抑菌成分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百祺 胡林青 +2 位作者 王如意 李咏梅 吴巨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大高良姜提取物对饲料微生物污染中常见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2种真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稳定性,优化提取工艺。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溶剂的大高良... 试验旨在探究大高良姜提取物对饲料微生物污染中常见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2种真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稳定性,优化提取工艺。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溶剂的大高良姜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回流提取工艺,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该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对pH值、温度和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种试验菌中,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较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时,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115(mV)、55℃水浴回流提取2 h,提取物对这2种菌的MIC均为0.313 mg/ml,MBC分别为1.25 mg/ml和0.625 mg/ml;提取物对pH值极不稳定,加热和紫外光照射均使其抑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果提示,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提取工艺 正交优化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设计与探索
16
作者 郭丽娜 孟凡禹 +2 位作者 王如意 王中明 贾勇 《科教文汇》 2024年第7期103-107,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依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依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的模式和路径,以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为国效力的专业志向,培养新时代环境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专业知识 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喷流管道相识别、控矿作用及其对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查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永生 孙华山 +4 位作者 葛风建 孙利 凡欠荣 王如意 张得龙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61,共8页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有关该矿床成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矿床成因认识直接影响到控矿因素的选择,进而决定着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方向的判断。基于地质调查及岩心编录、岩相学特征、勘探图件和硫同位素组成综合分析,在...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有关该矿床成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矿床成因认识直接影响到控矿因素的选择,进而决定着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方向的判断。基于地质调查及岩心编录、岩相学特征、勘探图件和硫同位素组成综合分析,在锡铁山矿区识别出3处海底喷流管道相,位置大致与矿区横切滩间山群的沟谷相当。在喷流管道相内部,深部热液隐爆流纹质角砾岩、中部蚀变岩和上部(复成分)角砾矿石构成了"喷流管道三位一体"内部结构。并且,基于3处喷流管道相特征,恢复了锡铁山矿区早期海底喷流作用过程。围绕喷流管道附近铅锌矿化集中发育,深部热液隐爆流纹质角砾岩控制着矿体底界深度和矿区矿体总体SE侧伏趋势,矿区SE侧中间沟深部应是近期找矿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管道 矿床成因 控矿作用 找矿意义 锡铁山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界定、困境与路径:文献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洪波 王如意 +1 位作者 彭民 王甲山 《资源与产业》 2022年第2期10-18,共9页
【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梳理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研究热点迁移... 【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一条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生态式高质量发展之路,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2011—2020年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梳理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研究热点迁移情况。【结果】结合主题词频次,采用可视化及时区分析发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关研究热点从可持续长效机制、低碳转型路径与模式、生态转型效率评价演变到绿色发展。随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推进和新发展理念的完善,2017年后“高质量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学者的研究,从绿色、协调、智慧和民生4个方面界定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生态转型、创新发展、智慧手段以及民生改善4个方面理解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从经济高质量角度梳理了学者对城市转型发展能力测度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研究热点,从资源环境、技术创新、区域发展和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困境;结合现代智慧技术,从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4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结论】研究认为构建有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测度体系会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新发展理念下的生态式发展、智慧式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管理和资金支持进行革新;以智慧生态建设为手段,在资源环境、技术、区域协调和民生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创新,有助于资源型城市摆脱现实困境,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高质量转型 发展困境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鲍文扬 陈可 +4 位作者 范梦磊 黄晓慧 王如怡 石千千 王小云 《胃肠病学》 2024年第6期376-381,共6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疾病,全球发病率日益升高。传统观点认为白细胞介素-13(IL-13)仅发挥抗炎作用,但近年研究发现IL-13可通过破坏肠上皮屏障以及IL-13受体α2(IL-13Rα2)介导的通路形成肠纤维化和肠瘘,...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疾病,全球发病率日益升高。传统观点认为白细胞介素-13(IL-13)仅发挥抗炎作用,但近年研究发现IL-13可通过破坏肠上皮屏障以及IL-13受体α2(IL-13Rα2)介导的通路形成肠纤维化和肠瘘,发挥促炎作用。本文就IL-13在IB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优化IBD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脱氮除硫燃料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靖 刘思懿 +3 位作者 吴媛媛 郑紫凌 王如意 李强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以废治废,去除氮硫污染物。本文构建了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MFC),将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与MFC相结合,在处理废水的同时生产电能。与化学对照组相比,该同... 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以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通过以废治废,去除氮硫污染物。本文构建了双室型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MFC),将同步脱氮除硫工艺与MFC相结合,在处理废水的同时生产电能。与化学对照组相比,该同步脱氮除硫MFC具有高基质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当进水硝态氮和硫化物的浓度分别为95.54和540 mg·L^(-1),反应时间为20 h时,硝态氮和硫化物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6.50%和99.64%;最大电流密度达457.20 mA·m^(-2),稳定电流密度为30.33 mA·m^(-2)。通过循环伏安法、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分析,探究了同步脱氮除硫MFC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同步脱氮除硫MFC电极上,同步发生了脱氮除硫反应,该MFC最大功率密度为75.70 mW·m^(-3),内阻约为2474Ω,其对同步脱氮除硫MFC电化学性能具有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脱氮除硫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化学特性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