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胶囊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姚雅韡 贺佳辉 +5 位作者 王浩 王誉潼 王睿妍 万幸雨 刘雨佳 吕兴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mL的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 24 h,使用Exo提取试剂盒提取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粒径分析检测粒径大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xo膜表面标记蛋白表达。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M组)、缺氧/复氧+Exo组(E组)和缺氧/复氧+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RS相关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Exo组(E组)和缺血-再灌注+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24 h后行肾脏组织学评估,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测定及炎症因子检测。结果 Exo和黄葵胶囊预处理Exo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呈杯状形态;二者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116.8 nm和81.3 nm;两者均表达CD9、CD63、TSG101。与M组比较,E组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与E组相比,H组ATF6、PERK、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ATF6、PERK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Scr、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与I/R组比较,E组和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与E组比较,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下降,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均为P<0.05)。结论 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来源的Exo可通过抑制ERS,改善肾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葵胶囊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内质网应激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PSMA-1007 PET/CT影像组学提高局灶性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常儒玺 罗量 +2 位作者 王睿妍 董伟璇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44,共6页
目的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提高~(18)F-PSMA-1007 PET/CT对局灶性前列腺癌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18)F-PSMA-1007 PET/CT显示局灶性核素浓聚的74例患者,... 目的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提高~(18)F-PSMA-1007 PET/CT对局灶性前列腺癌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18)F-PSMA-1007 PET/CT显示局灶性核素浓聚的74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1岁,42例患者Gleason评分<8,32例患者Gleason评分≥8,根据检查时间随机选出外部验证集,并将其余患者按照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配准图像上半自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手动调整,随后将ROI对称性移至对侧非肿瘤组织,通过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筛选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并与视觉判断比较,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个模型的效果。基于Gleason评分、血清tPSA水平和病灶位置划分亚组,获得肿瘤组织鉴别诊断的最佳特征。结果共筛选出8个特征,视觉评价、测试集和外部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8、0.933和0.891,鉴别前列腺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0.757、0.800和0.917,特异度分别为0.960、0.800和0.79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组学特征10percentile和skewness在肿瘤鉴别中价值较高,肿瘤组织10Percentile各组均高于非肿瘤组织(P值分别为0.012、0.002、<0.001、<0.001、<0.001、<0.001);当tPSA≤10 ng/mL且Gleason评分≥8时,肿瘤与非肿瘤组织skewness无统计学差异(P=0.08);tPSA≥20 ng/mL时,非肿瘤组织的skewness稍高于肿瘤组织,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85、0.791);肿瘤灶位于前列腺后部(左后部、右后部)时,skewness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P均<0.001)。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在区分局灶性前列腺癌肿瘤与非肿瘤组织方面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视觉评价,但后者特异度更高;其中skewness和10percentile对于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前列腺癌 ~(18)F-PSMA-1007 PET/CT 影像组学 良恶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环境健康风险意识对环保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为 王睿妍 陆桂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3,共7页
基于“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分析和测量多个影响因素对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意愿的作用。根据2021—2022年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进行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基于“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分析和测量多个影响因素对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意愿的作用。根据2021—2022年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进行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设定6个潜在变量:农户采纳意愿、同一健康认知、健康感、制度信任、政府宣导以及采纳条件。其中,同一健康认知是主要关注的变量,分析其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同时也考察其他潜变量在各路径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农户的同一健康认知对其健康感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他们对环保技术的采纳意愿。同一健康认知并不能直接决定农户的采纳行为,而是作为中介因素影响其采纳意愿。在意愿得到普遍认同的情况下,行为才可能发生。因此,政府可通过宣传和普及健康教育,培育农户的同一健康理论和环境监控风险意识,同时也应维持自身的公信力,加强技术推广和政策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环境健康风险意识 环保技术采纳意愿 “同一健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农田灌溉事件遥感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佳 王瑞燕 +2 位作者 徐家豪 王汝浩 李晓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0-128,共9页
快速获取灌溉事件的时空分布信息,对于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常规方法、基于MOD09GA光学遥感数据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法、分段PDI(perpendicular drynes... 快速获取灌溉事件的时空分布信息,对于耕地质量监测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西北干旱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区,通过对常规方法、基于MOD09GA光学遥感数据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法、分段PDI(perpendicular dryness index)差异阈值模型法、微波水分产品以及PDI差异阈值法与微波水分产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适用于不同植被覆盖状况的全年度农田灌溉事件的遥感检测方案,并从时空维度对优选出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DI差异阈值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呈强负线性相关(R2为0.879),由此构建了分段PDI差异阈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水分产品结合PDI差异阈值法检测灌溉事件的精度最高,该方法在干旱年的效果最优,在大满站无漏检测、无多检测,检测到党寨站点记录的2次灌溉事件,检测率OA为1,其次是平常年。在甘州区的区域反演结果显示,微波水分产品结合PDI差异阈值法制作的灌溉次数分布图与实际情况一致,甘州区灌溉能力较差的农田主要分布在离河流较远的张掖盆地的边缘,这些地方可能面临更大的气候变化风险。因此,在中国西北干旱区灌溉事件的检测应用中适宜采用干旱年份的微波水分产品结合PDI差异阈值法。该研究结果为实际灌溉信息的客观高效获取,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田 灌溉事件 干旱地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植被光合动态时空演变及归因分析——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 被引量:1
5
作者 佀海翔 王瑞燕 王秋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695-5705,共11页
植被光合作用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的关键过程之一,对了解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SIF数据,对2001—2021年黄河流域植被光合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植被光合... 植被光合作用是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的关键过程之一,对了解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SIF数据,对2001—2021年黄河流域植被光合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植被光合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和东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格局。其中关中平原、阿尼玛卿山、宁夏平原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光合呈现出显著退化的趋势。(2)归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气候要素对植被光合动态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总体上降水和太阳辐射与黄河流域的植被光合动态呈现出正相关,而温度与植被光合动态呈现出负相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植被光合动态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活动(76.24%)对植被改善区域的贡献远大于气候变化(23.76%)。在退化区域中,稀树草原和农田中的气候变化贡献大于人类活动,灌木、草地和湿地中的人类活动贡献大于气候变化,林地中的气候变化贡献与人类活动相当。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黄河流域植被光合作用的变化机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光合动态 黄河流域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他”之间:从“写真”意象看不同世代台湾作家的写作——以《玉兰花》《风前尘埃》《被写体の幸福》为例
6
作者 王睿妍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
作为日据时期殖民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写真”这一意象在中国台湾作家的笔下经常具有或鲜明或隐微的重层内涵,为“写真”这一现代技艺赋予了超越视觉感官与艺术审美的意义增殖,尤其是拍摄双方透过照相机所构成的“我”/“他”之间的... 作为日据时期殖民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写真”这一意象在中国台湾作家的笔下经常具有或鲜明或隐微的重层内涵,为“写真”这一现代技艺赋予了超越视觉感官与艺术审美的意义增殖,尤其是拍摄双方透过照相机所构成的“我”/“他”之间的联系与分界,更隐喻着中国台湾地区与日本之间复杂纷乱的历史关联。本文即以日据时期中国台湾作家吕赫若的《玉兰花》、战后出生的第一代中国台湾作家施叔青的《风前尘埃》和80后在日中国台湾人作家温又柔的《被写体の幸福》这三部出自不同世代中国台湾作家之手的作品为中心,分析其中的“写真”意象及其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真 殖民现代性 吕赫若 施叔青 温又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的土壤盐分空间分布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瑞燕 孔沈彬 +3 位作者 许璐 李玉环 程韦翰 赵恩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32-141,共10页
掌握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的不同深度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规律,对土壤盐渍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为研究区,在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全盐量、盐基离子(Ca^2+、Mg^2+、Na^+、SO4^2-、HCO3^-、Cl^-)空间变异特征... 掌握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的不同深度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规律,对土壤盐渍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为研究区,在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全盐量、盐基离子(Ca^2+、Mg^2+、Na^+、SO4^2-、HCO3^-、Cl^-)空间变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该区土壤盐分的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地表覆被类型、微地貌对土壤盐分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Mg2+变异系数达到1.0108,为强变异性,其余盐基离子均为中等变异性,且均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全盐量与盐基离子均呈现沿海向内陆降低的趋势,约有42.57%的地区为轻度盐化土;2)不同地表覆被类型间土壤全盐量与Na^+、Cl^-具有显著差异;3)不同微地貌类型间Na^+、Cl^-具有显著差异;不同海拔的深层土壤Na^+具有显著差异;4)海拔对土壤全盐量与Na^+的解释力最强,地表覆被类型对土壤Cl^-的解释力最强;5)坡向和海拔对土壤盐分的交互作用最强烈,地理探测器q值在0.545~0.708之间,其次是地表覆被类型与坡向,q值在0.521~0.613之间。氯化钠主导该区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和微地貌特征下均呈显著差异,表层土壤盐分明显高于深层,坡向与海拔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较好地解释该地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空间分布 地表覆被类型 地形地貌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春秋两季土壤盐分遥感反演及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盈盈 王瑞燕 +2 位作者 陈红艳 李玉萍 刘燕群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年第8期78-81,共4页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春秋两季土壤盐分变化,以垦利县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秋两季Landsat影像,结合野外实测土壤样点与实验室测得土壤含盐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和统计反演模型,构建土壤盐分定量遥感反演模型,进行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变异及春...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春秋两季土壤盐分变化,以垦利县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秋两季Landsat影像,结合野外实测土壤样点与实验室测得土壤含盐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和统计反演模型,构建土壤盐分定量遥感反演模型,进行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变异及春秋两季土壤盐分的对比分析。通过对原始反射率、反射率线性变换与土壤含盐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土壤盐分敏感波,基于敏感波段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的季节集中在春季,而秋季相对低。垦利县土壤盐分含量在靠近海滨地区较为严重,内陆地区的盐碱程度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地表径流等。此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盐碱土改良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也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盐渍土 遥感反演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的对口支援模式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干预效果研究
9
作者 王蕊艳 黄志新 +5 位作者 蔡兰云 钟建民 陈勇 秦洁 陈辉 郭玮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5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的对口支援模式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收入受援单位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与同期转诊至本院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预后效果、复...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的对口支援模式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收入受援单位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与同期转诊至本院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费用、预后效果、复诊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诊治效果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的治疗费用较低,但是试验组患者的预后较差,遵医嘱率较低,复诊率和满意度较低.结论微信平台的对口支援模式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治效果良好,治疗费用较低,但是患者的满意度和复诊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对口支援 小儿病毒性脑炎 诊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体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表型分析
10
作者 王蕊艳 陈辉 +1 位作者 钟建民 陈勇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35-137,145,共4页
目的 探究杆状体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表型。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1例杆状体肌病患儿临床表现与基因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可疑致病基因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例杆状体肌病为... 目的 探究杆状体肌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表型。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1例杆状体肌病患儿临床表现与基因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家系进行调查,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出可疑致病基因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例杆状体肌病为同一家系,发病年龄6岁,就诊时出现运动发育落后,肌肉病理均可见到杆状体结构。该例诊治患儿为NEB基因为复合杂合变异,弟弟也为NEB基因为复合杂合变异。患儿基因来源于父亲c.7180C>T与母亲c.21522+3A>G复合杂合变异。肌肉病理和基因是诊断杆状体肌病的重要依据。结论 对发病较早、出生史没有特殊,在面容有异样且在运动发育中明显有落后的患儿,需注意可能患有杆状体肌病,需尽早进行肌肉活检或者基因检测,及时发现并尽早治疗,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体肌病 临床表现 基因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的效果
11
作者 徐鹏 王瑞妍 马雷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采用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患儿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目的 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采用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患儿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曲松和甲强龙冲击疗法共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26.73±6.95)pg/ml、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91.73±15.4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5.87±8.54)、(134.72±21.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5、12.528,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并发哮喘采取头孢曲松联合甲强龙冲击疗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加速患儿症状消退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染性支原体肺炎 哮喘 头孢曲松 甲强龙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骨小梁与规则多孔结构骨整合性能的体外细胞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俭涛 任志伟 +5 位作者 张淑媛 王睿妍 徐傲飞 龚禧 李嘉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3-989,共7页
目的探究相同孔隙率和孔径大小的仿生骨小梁与规则多孔结构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的影响,为钛合金植入体骨整合性能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生成相同孔隙率和孔径大小的仿生骨小梁与规则多孔结构,采用选择性激... 目的探究相同孔隙率和孔径大小的仿生骨小梁与规则多孔结构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的影响,为钛合金植入体骨整合性能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生成相同孔隙率和孔径大小的仿生骨小梁与规则多孔结构,采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将其加工为直径10 mm、高3 mm的圆盘状Ti6Al4V支架。将处于生长对数期的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接种到两种支架上,分为仿生骨小梁组与规则多孔结构组。取培养3 h后的支架,进行吖啶橙染色和鬼笔环肽/DAPI染色,评估细胞黏附数量,取培养3 d后的支架进行扫描电镜检查,评估细胞的黏附状态。取培养1 d、3 d、5 d后的支架,进行CCK8检测,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取诱导分化7 d和14 d后的支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取诱导分化14 d后的支架,利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ALP、OCN、RUNX2)的表达量;取诱导分化30 d的支架进行茜素红染色和100 g/L氯化十六烷基吡啶溶解矿化结节,定性和定量检测钙盐沉积,评估细胞分化情况。结果吖啶橙和鬼笔环肽/DAPI染色结果显示仿生骨小梁Ti6Al4V支架较规则多孔结构黏附更多的MC3T3-E1细胞,而且前者细胞骨架分布更为密集。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仿生骨小梁Ti6Al4V支架上MC3T3-E1细胞伪足更长,伸展状态优于规则多孔结构。CCK8检测显示在第3天和第5天时,仿生骨小梁钛合金支架上MC3T3-E1细胞增殖数量较规则多孔结构明显增加,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两者差距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分化实验结果显示在7 d和14 d时,仿生骨小梁钛合金支架上的ALP活性高于规则多孔结构(P<0.05);诱导分化14 d时仿生骨小梁钛合金支架上MC3T3-E1细胞成骨基因(ALP、OCN、RUNX2)表达量明显高于规则多孔结构(P<0.05);在诱导分化30 d时,仿生骨小梁钛合金支架钙盐沉积量多于规则多孔结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孔隙率为65%、等效孔径为600μm的仿生骨小梁结构较相同孔隙率和孔径大小的规则多孔结构更利于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在钛合金支架上的黏附、增殖和分化,理论上更利于提升钛合金植入体的骨整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骨小梁 规则多孔结构 钛合金 骨整合 植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估测及其在盐渍土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丰智 王瑞燕 +2 位作者 李玉环 闫宏 张晓鑫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95-1805,共11页
【目的】植被产量能综合直观地反映盐渍土改良效果,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LAI)是植被产量的常用衡量指标。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获取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布数据,对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评价,为人们筛选... 【目的】植被产量能综合直观地反映盐渍土改良效果,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LAI)是植被产量的常用衡量指标。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获取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布数据,对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评价,为人们筛选盐渍土改良技术和产品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无棣县渤海粮仓滨海盐渍土改良试验区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构建拔节期冬小麦LAI反演模型;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盐渍土地区抽样地块进行改良效果评价,建立盐渍土改良效果LAI评价模型,基于该评价模型对整个试验区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冬小麦LAI遥感估测而言,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而是5×5均值平滑后的光谱数据与一垄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对应最佳。LAI遥感估测模型中,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改良效果LAI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LAI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的预测精度较高,改良效果最优地块的编号为26、27、28、29、30和31,最优改良方法为引黄淤灌和增施有机肥综合改良措施。【结论】无人机遥感可对盐渍土地区拔节期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准确反演,基于LAI反演结果的盐渍土改良效果评价能够从众多试验小区中定位出最优的改良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精度高等优势,研究结果有广泛推广前景,可以为盐渍土的改良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盐渍土改良 冬小麦拔节期 叶面积指数 遥感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脑对话的食物奖赏在肥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王威 姚于飞 +3 位作者 王蕊艳 吴睿婷 万敏 李文娟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9-375,共7页
肥胖作为摄食过剩介导代谢紊乱的一种典型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物奖赏在摄食过量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肥胖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脑肠肽、瘦素、胰岛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肠... 肥胖作为摄食过剩介导代谢紊乱的一种典型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食物奖赏在摄食过量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肥胖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脑肠肽、瘦素、胰岛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肠-脑对话影响机体的食欲和体重,在肥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综述重点探讨肠-脑对话在食物奖赏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肥胖防治研究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食物奖赏 肠-脑对话 肠道微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及其纳米运载体的体外胃肠消化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婷 裘乐芸 +3 位作者 王瑞艳 李男 邓泽元 郑溜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1,共8页
以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SGTLLHK为研究对象,评价胃肠消化对SGTLLHK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SGTLLHK的消化特性及其产物;最后通过制备牛乳外泌体和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olid lipid... 以甲鱼蛋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SGTLLHK为研究对象,评价胃肠消化对SGTLLHK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SGTLLHK的消化特性及其产物;最后通过制备牛乳外泌体和固体脂质纳米颗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包埋SGTLLHK,测定颗粒特征(微观结构、Zeta电位、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考察包埋率及在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胃消化后原肽SGTLLHK完全被降解,从消化产物中共鉴定到2条肽段(SGTLL、GTLL);进一步经肠消化后GTLL被完全降解,仅剩产物SGTLL。SGTLLHK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在胃消化后显著上升,而在肠消化后显著下降,且低于原肽的抑制能力。SGTLLHK被成功包埋于外泌体、SLN中,其中外泌体包埋体系具有高度稳定性(粒径(125.87±2.66)nm,PDI 0.17±0.01),经胃肠消化后,SGTLLHK-外泌体颗粒体系保留率为72.52%,SGTLLHK-SLN保留率为48.43%,表明两者均能保护大部分原肽不被胃肠消化酶降解,且外泌体的保护作用优于S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蛋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 体外模拟胃肠消化 纳米包埋技术 胃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材料检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寒松 欧忠文 +4 位作者 王冲 王瑞燕 胡志德 雷宇龙 陈小云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2期44-52,共9页
建筑材料质量是关系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建筑材料检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须定时、按规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有较... 建筑材料质量是关系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建筑材料检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须定时、按规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一项专业性、规范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职业技能培训是培养建筑材料检测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中国现行建筑材料检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基于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材料检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规律及主要问题,概要阐述了优化改进措施和基本实施策略,明确了人才培养中的“三个意识”、培养侧重点及多元教学资源。同时,基于建筑材料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提出5步递进式培训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职业技能培训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得然胶对鲜湿面品质及煮制过程水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子璐 梁赢 +3 位作者 王瑞艳 刘玫 张霞 王金水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2,共7页
为有效改善鲜湿面的品质,采用物性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添加量(0%、0.1%、0.3%、0.5%、0.7%、0.9%)可得然胶对鲜湿面内部结构、质构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分析仪研究了可得然胶在最优添加量0.5%时对鲜湿面煮制过程水分分布和水... 为有效改善鲜湿面的品质,采用物性分析仪研究了不同添加量(0%、0.1%、0.3%、0.5%、0.7%、0.9%)可得然胶对鲜湿面内部结构、质构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分析仪研究了可得然胶在最优添加量0.5%时对鲜湿面煮制过程水分分布和水分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5%可得然胶时鲜湿面形态结构最好,最佳煮制时间为7 min;随添加量逐渐增多,可得然胶对鲜湿面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的改良作用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0.5%时达到最大,硬度和咀嚼性分别从2 603.84 g、1 403.89 g·s提高至5 694.77 g、3 124.66 g·s,内聚性和回复性与空白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11%和28.13%;最大拉伸强度在可得然胶添加量为0.5%时达到最大值,为44.39 g,提高了71.06%,拉伸断裂距离在添加量为0.3%时达到最大值,为98.80 mm,提高了32.39%。在最优添加量0.5%下可得然胶能够促进鲜湿面煮制过程中水分迁移速率,但对水分流动性无显著影响。适量添加可得然胶有效提升了鲜湿面的质构特性和拉伸特性,为改善鲜湿面的最终品质提供了新思路,也进一步拓展了可得然胶在鲜湿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得然胶 鲜湿面 质构特性 拉伸特性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瑞妍 姚刘艳 杨露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8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治疗7 d后评估患儿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情况、炎性介质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7 d后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7,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49±0.57)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67±0.78)d、咳嗽消失时间(5.42±0.51)d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5、6.561、6.556,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CRP水平(2.15±0.79)mg/L、PCT水平(0.03±0.01)ng/mL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8、5.431,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出现鼻干口干、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的总发生率(6.78%vs 3.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症状快速缓解,降低炎性介质水平,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 炎性介质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无人机遥感数据的麦田植被覆盖度估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平男 王瑞燕 +3 位作者 刘洪义 王莉 严向军 尹涛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79-84,共6页
为探讨无人机影像是否存在混合像元以及提取麦田植被覆盖度的最佳卫星遥感数据源问题,选择混合像元较少的拔节期冬小麦试验田进行实验.首先估算无人机影像的植被覆盖度,以地面实测数据检验其精度,然后估算卫星数据的植被覆盖度,以无人... 为探讨无人机影像是否存在混合像元以及提取麦田植被覆盖度的最佳卫星遥感数据源问题,选择混合像元较少的拔节期冬小麦试验田进行实验.首先估算无人机影像的植被覆盖度,以地面实测数据检验其精度,然后估算卫星数据的植被覆盖度,以无人机数据进行精度检验,寻找精度最高的卫星数据源.结果显示无人机影像考虑混合像元后,MAE降低了0.212,RMSE降低了0.228;所用Landsat8/OLI和Sentinel-12种卫星数据源中,Landsat8/OLI卫星数据的提取精度高(MAE为0.066,RMSE为0.086).结果表明考虑混合像元因素将提高无人机影像植被覆盖度的提取精度;Landsat8/OLI卫星数据更适用于盐渍土地区麦田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无人机 像元二分模型 混合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Behavior of 310S Stainless Steel in Chloride Solution 被引量:10
20
作者 ZHONG Yunpan ZHOU Cheng +1 位作者 CHEN Songying wang ruiy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00-206,共7页
310S is a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having strong resistance of oxidation, hydrogen embrittlement and corrosi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 is the main corrosion failure mode... 310S is a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having strong resistance of oxidation, hydrogen embrittlement and corrosion.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SCC) is the main corrosion failure mode for 310S stainless steel. Past researched about SCC of 310S primarily focus on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corrosive media, but few studies concern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hloride. on SCC of 310S stainless steel, prepared samples are investigated via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s effects slow strain rate tensile test(SSRT)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 NACE A solu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C sensibility indexes of 310S stainless steel increase with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and reach maximum at 10MPa and 160~C, increasing by 22.3% compared with that at 10 MPa and 80 ℃. Instead, the sensib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pressure up. Besides, the fractures begin to transform from the ductile fracture to the brittle frac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310S stainless steel has an obvious tendency of stress corrosion at 10MPa and 160℃ and the fracture surface exists cleavage steps, river patterns and some local secondary cracks, having obvious brittl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SCC cracks initiate from inclusions and tiny pits in the matrix and propagate into the matrix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gradually until rupture. In particular, the oxygen and chlorid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CC of 310S stainless steel in NACE A solution. The chloride damages passivating film, causing pitting corrosion, concentrating in the cracks and accelerated SSC ultimately. The research reveals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hloride on the SCC of 310S, which can be a guide to the application of 310S stainless steel in super-heater 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0S stainless steel SSRT stress corrosion CHLORIDE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