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3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iteSpace食品抗菌膜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1
作者 李娟 张源 +2 位作者 张子桐 王淼 张东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食品抗菌膜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动态、热点和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0—2024年食品抗菌膜领域的文献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国内外发文数量稳步增... 目的系统分析食品抗菌膜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动态、热点和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0—2024年食品抗菌膜领域的文献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国内外发文数量稳步增长,多见于食品领域高质量期刊;中国、伊朗和印度为主要发文国家,其中中国贡献最大,占比42.83%;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中国的江南大学(21篇)和伊朗的阿扎德大学(40篇)发文量居前,全球发文机构前10名中,中国占7席。该领域核心作者包括国内44位和国外37位;研究热点涵盖制备工艺、抗菌性能和应用效果,前沿领域聚焦于天然抗菌剂和抗菌性能研究。结论全球食品抗菌膜研究呈现稳步推进态势,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热度逐年攀升;中国在全球学术影响力显著,但仍有提升空间。该领域跨团队、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仍显不足,未来需进一步加强;预计抗菌机理及性能研究仍是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抗菌膜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量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标签策略与卷积神经网络的离格DOA估计方法
2
作者 袁野 吕昭 +2 位作者 汪淼 徐步云 李盼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8,共8页
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离格信号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进行估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信号协方差矩阵中的深度特征信息,并采用改进型标签策略来确保网络的估计精度和效率。具体来说,通过带小数的标签来注释协方差矩阵... 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离格信号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 DOA)进行估计,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信号协方差矩阵中的深度特征信息,并采用改进型标签策略来确保网络的估计精度和效率。具体来说,通过带小数的标签来注释协方差矩阵构成的张量,并配合上改进后的二进制交叉熵损失函数来使得所提出的小数标签能够用于网络训练。针对DOA估计对应的多标签—多分类的问题,使用了包含6层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单元类别以及幅度来分别对离格信号的DOA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进行重构。通过与6种现有典型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仿真对比,所提方法能够在信噪比为-10 dB的情况下保持着RMSE<0.5°的优秀表现。虽然无法在较少快拍下正常工作,但该方法在快拍数大于8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RMSE<1°的表现性能。同时,在信号数量为5时,所提方法依然具有较高的估计稳定性,且计算速度能够达到毫秒级,用时明显低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格DOA估计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性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3
作者 王淼 刘书邑 《理论导刊》 2025年第2期87-93,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是根本性质与根本方式的变革,是对唯心史观和理性批判的彻底颠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物质资料生产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确立了他们哲学批判的唯物史...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是根本性质与根本方式的变革,是对唯心史观和理性批判的彻底颠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物质资料生产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确立了他们哲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基础,并以实践批判的方式取代近代哲学家们理性批判的方式。因此,哲学批判就是要批判哲学存在的“现实基础”,使哲学成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也因此真正实现了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批判 理性批判 实践批判 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宁市不同类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分析
4
作者 王淼 孙俊 +4 位作者 朱军义 王多顺 谢妙灵 林子怡 张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咸宁市扩张型心肌病(DCM)和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揭示该地区两种类型心肌病患者的特点。识别患者的致病性遗传变异,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数据... 目的回顾性分析咸宁市扩张型心肌病(DCM)和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揭示该地区两种类型心肌病患者的特点。识别患者的致病性遗传变异,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分析。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评估候选变异的致病性。结果纳入255例患者,DCM 121例,HCM 134例。DCM组男性占比高(78.5%),心功能分级较差。DCM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率高于HCM患者。DCM组B型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显著升高。WES发现4个致病突变,包括一个新突变MYBPC3 c.2669G>A(NM_000256.3)。结论及时进行WES与密切监测BNP水平、心功能分级,可以为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特征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清热宣肺贴膏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5
作者 宗时宇 苏雅琼 +5 位作者 王苗 李晔 张红 王保安 毛鹏 王春柳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建立小儿清热宣肺贴膏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小儿清热宣肺贴膏中栀子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皮肤为体外透皮模型,2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液... 目的建立小儿清热宣肺贴膏中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小儿清热宣肺贴膏中栀子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SD大鼠和巴马小型猪皮肤为体外透皮模型,2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液,研究小儿清热宣肺贴膏中指标成分的透皮行为。结果小儿清热宣肺贴膏中栀子苷和苦杏仁苷的含量分别为21.40 mg·g^(-1)和3.49 mg·g^(-1)。体外透皮实验,12 h时,栀子苷和苦杏仁苷在大鼠皮肤的累积透皮率分别为23.31%和25.64%,皮肤中滞留率分别为0.46%和0.53%;在小型猪皮肤的累积透皮率分别为4.13%和7.41%,皮肤中滞留率分别为0.47%和0.53%。指标成分的体外透皮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小儿清热宣肺贴膏的质量控制;该贴膏在两种动物皮肤的透过性存在种属间差异大,SD大鼠皮肤的透过性明显高于巴马小型猪皮肤,其指标成分的释放主要以扩散为主,皮肤角质层是其主要限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清热宣肺贴膏 栀子苷 苦杏仁苷 透皮特性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6
作者 李如如 王苗 +4 位作者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 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 症状群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健康产业模式下中药学专业特色整合课程的建设探讨
7
作者 任舒蒙 王淼 +7 位作者 刘晓秋 孟大利 王延年 潘英妮 周蓓 袁久志 华会明 高慧媛 《药学教育》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大健康产业模式下,中药行业发展对创新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基于中药全生命周期特征,以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为实践主体,从构建思路、运行模式、教学过程和构建成效等多方面深入挖掘整合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本文... 在大健康产业模式下,中药行业发展对创新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基于中药全生命周期特征,以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为实践主体,从构建思路、运行模式、教学过程和构建成效等多方面深入挖掘整合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本文构建了中药学专业特色整合课程,使学生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为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和本科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中药行业培养复合应用能力更高、创新意识更强的高素质中药学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 整合课程 大健康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苏比努尔·艾尼瓦 吴杨 +2 位作者 马乐 王苗 周钰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在化疗的基础上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ⅢB期、Ⅳ期NSCLC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化疗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 目的在化疗的基础上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其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ⅢB期、Ⅳ期NSCLC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化疗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化疗组给予全身化疗治疗,联合组在化疗基础上加以参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温和灸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骨髓抑制指标[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中医主证疗效。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为67.5%,化疗组总缓解率为45.0%,联合组总缓解率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化疗组(P<0.05),1年生存率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化疗组为77.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化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WBC、PLT和NEUT计数及Hb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高于化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3、IL-6、EPO和GM-CS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CD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化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化疗组明显升高(P<0.05),CD8^(﹢)T细胞比例较化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注射及艾灸可有效改善生存率,延缓疾病进展,减轻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症状和免疫功能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造血因子的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水针 艾条灸 针药并用 非小细胞肺 骨髓抑制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模型的江西省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厘定的研究
9
作者 王淼 石焱 +3 位作者 胡明形 邵杨 周文琪 卢妍洁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基于2003—2022年江西省级数据和2009—2016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森林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Copula模型,厘定江西省各地级市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3个区域... 基于2003—2022年江西省级数据和2009—2016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森林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Copula模型,厘定江西省各地级市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可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3个区域,风险系数分别为1.4、1.2和1.0;单变量森林火灾损失分布符合gamma分布特征,单变量病虫害损失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特征,Frank-Copula模型对森林综合灾害联合损失分布具有很好的描述性;江西省各地级市森林综合保险纯费率差异明显。建议突破目前森林综合保险全省统一定价的规定,从更小的区域尺度进行差异化定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模型 聚类分析 森林综合灾害损失率 风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体外抗乳腺癌效果评价及优化
10
作者 王淼 解辉平 +4 位作者 严珂庆 崔洪飞 李伟 张志斐 金媛媛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7-385,共9页
目的:优化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制备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并探索DC疫苗的抗乳腺癌活性。方法:免疫磁珠分选脐血单个核细胞后获得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 目的:优化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体外诱导培养方法,制备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并探索DC疫苗的抗乳腺癌活性。方法:免疫磁珠分选脐血单个核细胞后获得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造血干细胞纯度,经扩增培养和诱导分化培养获得DC,比较各因子在不同组合和不同时机加入对所获得DC表型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DC对异硫氰酸荧光素-卵白蛋白(FITC conjugated ovalbumin,FITC-OVA)的抗原吞噬活性,CCK-8方法检测DC疫苗对异源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方法检测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抗原的DC疫苗激活后的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扩增培养阶段,IMDM培养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100 ng·mL^(-1))+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50 ng·mL^(-1))+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 like tyrosine kinase 3 ligand,Flt-3L,100 ng·mL^(-1))+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100 ng·mL^(-1))+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1%P/S条件培养组与IMDM培养基+GM-CSF(100 ng·mL^(-1))+SCF(50 ng·mL^(-1))+10%FBS+1%P/S条件培养组相比,收获的DC表型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前者能收获更多数量的DC;诱导分化阶段,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和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加入48 h后加入GM-CSF,比在其他时间加入收获DC的CD80和CD83的表达更高;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抗原吞噬活性;DC疫苗对异源脐血单个核细胞具有较强的刺激增殖能力;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抗原的DC疫苗激活后的T细胞在体外对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系具有显著的杀伤活性。结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数量可观的功能性DC,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抗原的DC疫苗能激活T细胞并对乳腺癌细胞系具有显著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CD34^(+)造血干细胞 树突状细胞疫苗 乳腺癌
原文传递
分段设计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种植体拔除难度及骨结合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淼 朱璐璐 +4 位作者 徐博雅 朱秀峰 索南拉姆 常晓峰 贺龙龙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设计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种植体,将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结合使用,探索两种表面占长度的合适比例,使其既不影响种植体稳定性、满足临床使用,又能在失败种植体拔除时降低旋出难度。方法:设计四组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改形种植体:在总... 目的:设计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种植体,将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结合使用,探索两种表面占长度的合适比例,使其既不影响种植体稳定性、满足临床使用,又能在失败种植体拔除时降低旋出难度。方法:设计四组分段处理表面粗糙度的改形种植体:在总长10 mm种植体冠方分别设计10 mm(C组)、6 mm(T1组)、3 mm(T2组)、0 mm(T3组)的大颗粒喷砂酸蚀(MPF)表面,其余均为机械光滑表面。建立种植体-下颌骨骨结合的比格犬模型,分析种植体不同表面形貌周围骨体积分数和骨结合率,测量各组种植体稳定性,形成骨结合后的旋出扭矩并观察旋出种植体不同表面形貌的骨质黏附。结果:不同愈合时间及不同表面间的骨体积分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愈合期后,四组种植体均形成骨结合范围为30%~60%。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及12周后各组间稳定性(IS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后12周旋出各组种植体,各实验组与C组相比旋出扭矩随粗糙长度的缩短而减小。结论:3 mm以上MPF表面的分段种植体能够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和二期稳定性,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满足临床要求。MPF表面为3~6 mm时较全MPF表面的旋出扭矩降低,从而减小了拔除难度和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表面粗糙度 分段设计 拔除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损伤在牙种植体拔除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淼 徐博雅 +2 位作者 朱秀峰 常晓峰 贺龙龙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通过加热种植体有控制地破坏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状态,使已经形成骨结合但无保留意义的种植体能够以较小的扭矩旋出,从而微创拔除种植体。方法:在离体组织中,使用加热器在新鲜牛肋骨-种植体模型上寻找理想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在动... 目的:通过加热种植体有控制地破坏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状态,使已经形成骨结合但无保留意义的种植体能够以较小的扭矩旋出,从而微创拔除种植体。方法:在离体组织中,使用加热器在新鲜牛肋骨-种植体模型上寻找理想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加热种植体后种植体旋出扭矩、种植体稳定性和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学变化。根据离体组织结果将动物实验分为四组。包括:空白对照组;C1组(低温组),100℃持续30 s;C2组(高温组1),200℃持续20 s;C3组(高温组2),300℃持续20 s。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组C1加热后1周ISQ值和旋出扭矩均有所增加,拔除1个月后骨表面可见。高温组C2、C3加热后1周ISQ值和旋出扭矩均下降,且拔除种植体后1个月C2组在骨表面可观察到少量新生骨线的形成,但是C3组未见新生骨线。实验结果提示C2组的温度设置在加热种植体后可以降低种植体旋出扭矩且不影响周围骨的再生。结论:热处理是微创拔除种植体的可行方法之一,但应注意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热损伤 骨结合 拔除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文机理的深度学习径流预测模型及其可解释性
13
作者 姚泰伦 肖培伟 +3 位作者 陆宝宏 熊子云 王淼 王冰冰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12-21,56,共11页
为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日径流预测精度,增强模型的可信度,可引入水文模型的物理过程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考虑新安江模型不同模块的输出数据作为额外特征输入,分别应用于GRU、GRU-Seq2seq-Attention两种深度学习模型中,研究不同输入... 为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日径流预测精度,增强模型的可信度,可引入水文模型的物理过程作为深度学习模型的输入。考虑新安江模型不同模块的输出数据作为额外特征输入,分别应用于GRU、GRU-Seq2seq-Attention两种深度学习模型中,研究不同输入特征和不同模型结构对径流预测结果的影响;采用积分梯度法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结果表明:将不同输入特征引入深度学习模型中,显著提升了模型径流预测的精度,其中考虑模拟产流的GRU-Seq2seq-Attention模型预测精度最优;全局与局部可解释性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型在不同流量场景下捕捉关键特征的偏好,为模型的后续优化和改进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Seq2seq模型 深度学习模型 耦合模型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兰分级系统在唾液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苗 杨艳 余小蒙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 :探讨米兰分级系统(Milan system for reporting salivary gland cytopathology,MSRSGC)在唾液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2 023例行唾液腺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目的 :探讨米兰分级系统(Milan system for reporting salivary gland cytopathology,MSRSGC)在唾液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2 023例行唾液腺肿物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患者,根据MSRSGC进行重新分级,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MSRSGC,76例(3.8%)诊断为Ⅰ级,702例(34.7%)为Ⅱ级,70例(3.5%)为Ⅲ级,801例(39.6%)为Ⅳ级(其中ⅣA级698例,ⅣB级103例),152例(7.5%)为Ⅴ级,222例(10.9%)为Ⅵ级。根据描述性诊断,非肿瘤性病变848例(41.9%),主要包括炎性病变、唾液腺肥大及囊肿性病变;肿瘤性病变1 175例(58.1%),其中多形性腺瘤395例,Warthin瘤303例,腺样囊性癌73例,基底细胞腺瘤53例,黏液表皮样癌48例,导管癌24例,腺泡细胞癌17例,其他各种肿瘤262例。对209例活检或切除标本与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发现,FNAC对唾液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8.5%(206/209),敏感度为100%(183/183),特异度为88.5%(23/26)。结论:在唾液腺病变的诊断中,FNAC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有效、快速及准确的优点。MSRSGC可为FNAC报告提供统一和标准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 米兰分级系统 唾液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消毒过程中微塑料理化性质演变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硕 张显 +4 位作者 刘航 田晨浩 王淼 史国旗 刘超 《能源环境保护》 2025年第1期87-98,共12页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自身的毒性和生态风险,微塑料还可以作为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会导致微塑料的理化性质改变,并释放添加剂等有毒物质。此外,微塑料理化性质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对... 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自身的毒性和生态风险,微塑料还可以作为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会导致微塑料的理化性质改变,并释放添加剂等有毒物质。此外,微塑料理化性质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进而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归趋转化。综述了微塑料在典型水消毒(如氯、臭氧和紫外消毒)过程中表面官能团、亲疏水性、形貌、粒径等性质的变化,并探讨了消毒后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演变机制。臭氧消毒增加了微塑料的含氧官能团,从而减弱了其表面疏水性。相反,氯化消毒增加了含氯官能团,增强了微塑料的疏水性。消毒过程可以增加微塑料的表面粗糙度,并提高其与有机污染物的作用位点。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制包括疏水作用、氢键作用、静电引力和π—π键堆积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水消毒 理化性质 有机污染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_(2)S量子点的光热治疗协同药物治疗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16
作者 梁惠闲 王淼 +5 位作者 张雨璨 白丽 李雪妹 于法标 程子译 赵琳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靶向和光热治疗协同药物治疗的纳米药物,可通过降脂和抗炎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透明质酸为骨架,靶向结合炎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的CD44受体,通过共价结合Ag_(2)S量子点,发挥出光热治疗效果,同时包载洛伐他汀,...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靶向和光热治疗协同药物治疗的纳米药物,可通过降脂和抗炎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以透明质酸为骨架,靶向结合炎性巨噬细胞中过表达的CD44受体,通过共价结合Ag_(2)S量子点,发挥出光热治疗效果,同时包载洛伐他汀,实现了药物治疗作用.对该纳米药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和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尺寸适宜,可在透明质酸酶存在的条件下发挥出较好的药物释放效果和光热作用.此外,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为开发安全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法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量子点 光热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熊小雪 王翔 +1 位作者 王淼 王赛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前和2022年1—12月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后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前和2022年1—12月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后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0年1—12月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前的10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12月心房颤动中心建设后的10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MDT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第12个月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心房颤动症状严重程度和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后第12个月,观察组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和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21评分高于对照组,欧洲心律协会心房颤动症状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轻其心房颤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 用药依从性 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21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CYP19A基因测序验证与进化分析
18
作者 王淼 苗贵东 +2 位作者 李浩 秦鹏 杨双龙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通过对昆明裂腹鱼全长转录组数据解析获得CYP19A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直接测序获得准确的CYP19A基因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CYP19A基因的CDS序列长度为1554 bp,蛋白分子量为58370.... 通过对昆明裂腹鱼全长转录组数据解析获得CYP19A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直接测序获得准确的CYP19A基因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昆明裂腹鱼CYP19A基因的CDS序列长度为1554 bp,蛋白分子量为58370.70 Da,理论等电点(PI)为8.19,共编码了517个氨基酸;该基因有57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无跨膜区;二级结构中ɑ-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β-转角占比分别为47.97%、35.01%、11.61%、5.42%。预测三级结构旋转异构体离群值为1.95%,C-Beta偏差有4个。进化分析表明与鲤鱼亲缘关系相近,与鲢鱼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昆明裂腹鱼CYP19A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测序 进化分析 昆明裂腹鱼 CYP19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地区1347例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感染特点分析
19
作者 王妙 徐鹏 刘玉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咸阳地区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淋病奈瑟菌(NG)的感染特征及年龄分布,为性传播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的1347例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目的了解咸阳地区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淋病奈瑟菌(NG)的感染特征及年龄分布,为性传播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的1347例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UU、CT及NG 3种病原体感染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47例标本中,共检出668例阳性标本,总感染率为49.59%;在单一感染中,以UU最常见,阳性率为43.13%(581/1347);在混合感染中,以UU+CT最常见,阳性率为1.71%(23/1347)。女性单一UU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单一CT、单一N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单一UU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单一CT、单一NG、混合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咸阳地区患者UU、CT及NG的阳性率较高,且其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分布有所差异,提示对于重点人群应做好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筛查力度,减少隐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解脲脲原体 沙眼衣原体 淋病奈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化酶2和DNA甲基化转移酶3A基因表达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型及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李素欣 王友君 +4 位作者 冯丽倩 王苗 李栋梁 安乐 文文 《中国医药》 2025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索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化酶2(TET2)、DNA甲基化转移酶3A(DNMT3A)基因表达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临床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MDS患者纳入观察组,另... 目的探索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化酶2(TET2)、DNA甲基化转移酶3A(DNMT3A)基因表达水平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临床分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MDS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不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90例纳入对照组、再生障碍贫血患者87例纳入相似对照组。比较3组TET2、DNMT3A基因表达水平,对比MDS各分型以及各预后分级患者基因表达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TET2基因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相似对照组,DNMT3A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相似对照组(均P<0.001),但在MDS不同分型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预后危险程度增加,TET2基因表达水平整体呈现降低趋势,DNMT3A基因表达水平整体呈现升高趋势(均P<0.001)。TET2基因表达水平与MDS预后不良呈负相关(r=-0.664,P<0.001),DNMT3A基因表达水平与MDS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639,P<0.001)。结论TET2、DNMT3A基因表达水平在MDS各分型间无明显差异,但与MDS预后显著相关,临床上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化酶2 DNA甲基化转移酶3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