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预时间点[扌衮]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TGF-β1、IL-6炎性因子表达及其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孙梦龙 薛惠天 +3 位作者 王兰兰 阮磊 黄博 彭亮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69,I0003,I0004,共7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干预时间点[扌衮]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对其运动功能(抓握力量和平衡性)、肌肉电生理电和体内血清及损伤肌肉组织TGF-β1、IL-6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扌衮]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及[扌衮]法干预骨骼肌损... 目的观察在不同干预时间点[扌衮]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对其运动功能(抓握力量和平衡性)、肌肉电生理电和体内血清及损伤肌肉组织TGF-β1、IL-6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扌衮]法对大鼠股四头肌损伤修复的相关机制及[扌衮]法干预骨骼肌损伤的最佳时间点。方法将80只雌雄各半的Wostar大鼠随机分为5个大组,分别为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每16只大鼠,各组再分4个亚组,分别为空白亚组4只、模型亚组4只、治疗亚组4只、云南白药亚组4只。对全部空白亚组大鼠注400μL生理盐水,对全部模型亚组、治疗亚组和云南白药亚组注射400μL虎蛇毒素造模,造模成功后,根据不同时间点进行团队自制[扌衮]法按摩器治疗:每天2次(固定上午10∶00,下午5∶00),每次3 min,连续3 d;云南白药亚组进行气雾剂给药治疗,每天2次,每次给药喷洒2次;模型亚组和空白亚组正常进行饲养。每一大组完成3 d治疗后,于第2天进行运动功能测试,继而取血取材,采取腹主动脉取血和肌肉损伤最严重处(有标记)取材,使用ELISA法检测组织中炎症因子TGF-β1和IL-6的表达情况。结果抓握力量测试:5大组每组的治疗组抓握力量比模型亚组较好(P<0.05),空白亚组>治疗亚组>云南白药亚组>模型亚组(P<0.05)。平衡木测试:5大组每组的治疗组平衡性比模型亚组较好(P<0.05),模型亚组>云南白药亚组>治疗亚组>空白亚组(P<0.05);5大组每组的治疗组血清和组织的TGF-β1和IL-6含量比模型组低,炎症反应明显降低(P<0.05),在不同的时间点[扌衮]法干预治疗中,48 h组的血清和组织TGF-β1和IL-6的含量是模型组>云南白药组>治疗组>空白组(P<0.05)。结论(1)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后,经过[扌衮]法治疗修复,除2 h组外,均有一定疗效;(2)48 h开始进行[扌衮]法干预对于大鼠股四头肌损伤后平衡性修复、炎症调节效果较佳;(3)96 h开始进行[扌衮]法干预对于股四头肌损伤后抓握力量修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扌衮]法 股四头肌损伤 平衡木 抓握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红茶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分析
2
作者 张纪伟 卢叶 +3 位作者 王兰兰 张季 刘红 陈艳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216-219,224,共5页
为探究市售茶样和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上存在的差异,本文选用特级合肥红茶实物标样和市售23个特级茶样,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实物标样和市售茶样的感官品质都符合产品标准,但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市售... 为探究市售茶样和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上存在的差异,本文选用特级合肥红茶实物标样和市售23个特级茶样,进行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实物标样和市售茶样的感官品质都符合产品标准,但实物标样在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市售茶样;除了8个市售茶样的水分含量不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水分含量≤5.5%)外,其余均符合产品标准中对特级茶样的要求。本研究可为提升合肥红茶产品的质量控制、保障消费者信任、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提供参考,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有助于推动整个茶叶行业的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红茶 感官评价 理化成分 差异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肠道功能训练在老年慢性便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兰兰 吴凤菊 +3 位作者 潘红威 何达 华锋凯 李雪梅 《河北中医》 2024年第6期1004-1007,101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肠道功能训练在老年慢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分为3组,贴敷组40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功能训练组40例采取肠道功能训练,联合组40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肠道功能训练方法...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肠道功能训练在老年慢性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分为3组,贴敷组40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功能训练组40例采取肠道功能训练,联合组40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肠道功能训练方法。3组干预时间均为2周。比较3组干预前后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变化,统计3组干预后临床疗效,以及腹部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贴敷组总有效率77.50%(31/40),功能训练组总有效率75.00%(30/40),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38/40),联合组疗效优于贴敷组、功能训练组(P<0.05)。3组干预后CS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干预后均低于贴敷组和功能训练组(P<0.05)。3组干预后PAC-QOL各项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干预后均低于贴敷组和功能训练组(P<0.05)。3组干预期间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肠道功能训练用于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便秘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腹部不适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便秘 中药穴位贴敷 肠道功能训练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型村庄食品安全治理的结构特征与体系构建——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4
作者 储德平 王兰兰 +1 位作者 陈长兴 潘纪晓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109,共23页
食品安全是乡村旅游消费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推动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旅游型村庄的农业生产经营分散,供应链复杂且标准不一,农民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不足,加剧了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乡村旅游消费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效能的提升对于推动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旅游型村庄的农业生产经营分散,供应链复杂且标准不一,农民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不足,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的滋生与扩散,导致治理难度显著增加。文章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以陕西省袁家村为例,构建“主体-结构-目标-行动”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旅游型村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袁家村在食品安全治理中充分发挥内外嵌入主体的协同作用,治理主体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将个体与集体的治理目标紧密联系,以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人际信任推进旅游食品安全治理,通过利益参与、规制完善和道德氛围营造等手段实现治理目标。此外,袁家村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的组合方式,形成了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规范自治,自治和法治共同支持德治,德治和自治维护法治的良性互动机制,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和管理效能。文章为旅游型村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推进村庄内生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治融合” 食品安全治理 社会资本理论 治理能力现代化 旅游型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兰兰 刘广超 +1 位作者 李小凡 郝建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34-1340,共7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及死亡随年龄、时期及队列的变化趋势,为白血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及死亡随年龄、时期及队列的变化趋势,为白血病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1990-2019年中国居民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对发病率及死亡率变化的影响。结果:1990-2019年中国居民男性及女性发病率的年平均变化百分率(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别为-0.35(P<0.01)和-0.98(P<0.01),男性及女性死亡率的AAPC分别为-1.53(P<0.01)和-2.28(P<0.01)。APC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发病及死亡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均先降低后升高,呈U型分布;时期发病风险随着时期的增加而上升,时期死亡风险则呈下降趋势;队列发病及死亡风险随着出生队列的推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1990-2019年全国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人群白血病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受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影响较大,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我国白血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Joinpoint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扌衮]法对骨骼肌钝挫伤家兔模型损伤后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阮磊 黄博 +4 位作者 王兰兰 薛惠天 孙梦龙 段苗苗 彭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 探讨推拿[扌衮]法对家兔骨骼肌钝挫伤后相关纤维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和治疗(C)组,每组5只。使用自制改良重力锤打击装置对模型组和治疗组... 目的 探讨推拿[扌衮]法对家兔骨骼肌钝挫伤后相关纤维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兔1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和治疗(C)组,每组5只。使用自制改良重力锤打击装置对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治疗组家兔于造模成功后7 d给予推拿[扌衮]法干预,频率140次/min,2次/d,3 min/次,共治疗3 d。干预结束后1 d进行取材。HE和Masson染色观察兔股四头肌病理改变;Western-blot检测各组股四头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特异性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I型胶原蛋白(I collagen,COL-I)表达。结果 空白组肌组织结构规整;模型组肌组织形态迥异,边界模糊,间隙显著增宽,炎细胞浸润显著,四周胶原纤维生成增加;治疗组肌组织结构相对完整,间隙缩小,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与胶原纤维生成,其病理修复程度显著优于模型组。检测家兔股四头肌MMP-9、TIMP-1、TGF-β1、COL-I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与治疗组明显增加(P<0.01);但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推拿[扌衮]法能够通过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抑制骨骼肌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TIMP-1、TGF-β1及COL-I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法 骨骼肌钝挫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转化生长因子-Β1 I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CRγδ^(+)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
7
作者 王兰兰 范文霞 +5 位作者 秦玉婷 尼罗帕尔·吐尔逊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衣木 潘歆 何广胜 郝建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519-1522,共4页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T-LGLL)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 cel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 leukemia,T-LGLL)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经典型T-LGLL免疫表型为CD3^(+)CD4^(-)CD8^(+)CD57^(+)TCRαβ^(+),不到5%的患者为TCRγδ表型,合并CD4^(-)CD8^(-)更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 贫血 纯红细胞 再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少阳主枢理论探讨颈性眩晕推拿临床应用
8
作者 孙梦龙 薛惠天 +3 位作者 王兰兰 阮磊 黄博 彭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关节的开与阖,气机的升降出入等,皆以枢为轴,中枢起着调节的作用,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起着重要作用。在人体经络中,少阳经主枢机,半表半里,半阴半阳,少阳主枢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该文通过阐述“少阳主枢”的中医内涵,... 关节的开与阖,气机的升降出入等,皆以枢为轴,中枢起着调节的作用,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起着重要作用。在人体经络中,少阳经主枢机,半表半里,半阴半阳,少阳主枢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该文通过阐述“少阳主枢”的中医内涵,结合自己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实例,探讨其作用机理,尝试扩展推拿治疗思路,以期为同道治疗此类疾患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主枢 推拿 枢机 经络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运动功能障碍相关论述对推拿的指导意义
9
作者 孙梦龙 薛惠天 +3 位作者 王兰兰 阮磊 黄博 彭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黄帝内经》中有诸多关于人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但阐述了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症状表现,还分析了其病因病机。因其分布于各个章节,故可归纳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开阖枢失常、六淫风寒湿、情志不畅、五脏六腑病和经脉经筋病。推... 《黄帝内经》中有诸多关于人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但阐述了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症状表现,还分析了其病因病机。因其分布于各个章节,故可归纳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开阖枢失常、六淫风寒湿、情志不畅、五脏六腑病和经脉经筋病。推拿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作用,但缺乏系统的中医理论作为支撑。该文尝试总结《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论述,以期为中医推拿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运动功能 推拿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演化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长兴 廖嘉玮 +1 位作者 王兰兰 潘纪晓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946-952,共7页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乡村在传统农业村落、现代工业村落、乡村旅游村落3个产业变迁过程中文化空间生产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袁家村物质文化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化到...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载体。以陕西袁家村为例,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乡村在传统农业村落、现代工业村落、乡村旅游村落3个产业变迁过程中文化空间生产的演化逻辑。结果表明:袁家村物质文化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化到乡镇工业文化,再到乡村旅游文化的转变;精神文化空间由乡土观念和小农意识逐渐发展为集体信仰和组织观念,再到强化道德教育和乡风文明建设;制度文化空间从血缘宗族制度下的礼俗秩序转变为集体主义规范兴起下的制度规范与业缘交往,最终实现了多元主体融合下的三治合一。文化空间的功能价值从最初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功能拓展为生产、生活与旅游功能并重。这些演化过程是内外部经济资本积累、构建者主导的政治权力以及集体主义导向的社会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结果,共同决定了袁家村文化空间的形态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生产 产业结构变迁 袁家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高正为 汪兰兰 +1 位作者 林洪 任林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2期1502-1506,共5页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升高趋势。目前,临床上DN以西医治疗为主,但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药以其系统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D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复方制剂血必净注射液在DN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升高趋势。目前,临床上DN以西医治疗为主,但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药以其系统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D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药复方制剂血必净注射液在DN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在DN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单独使用、与西药联合使用以及单味药材在DN治疗中的作用,可为血必净注射液在D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必净 作用机制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β、TNF-α及BDNF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王兰兰 沈子童 陈长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8期946-950,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B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BD患者,根据BD病情分为BD发作组(47例)和BD缓解组(53... 目的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B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BD患者,根据BD病情分为BD发作组(47例)和BD缓解组(53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单相抑郁情感障碍患者作为单相组、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BDNF水平。比较4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以及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血清IL-1β、TNF-α及BDNF水平与BD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BD发作组、BD缓解组和单相组患者的发病频率和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的发病频率及病程均高于单相组,且BD发作组患者的发病频率及病程高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BDNF水平低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BDNF水平低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HAMD和BRM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BRMS评分高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BRMS评分高于BD缓解组(P<0.05),且BD发作组和单相组患者HAMD评分高于BD缓解组,BD发作组患者HAMD评分高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HVLT-R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HVLT-R评分低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HVLT-R评分低于BD缓解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发病频率、HAMD、BRMS呈正相关关系,与HVLT-R呈负相关关系(P<0.05);BD患者BDNF水平与HVLT-R呈正相关关系,与病程、发病频率、HAMD、BRMS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IL-1β、TNF-α及BDNF在B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与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可将其作为BD病理生理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兰兰 马文涛 王曙光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参照组进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进行美托洛尔+胺碘酮治疗。对两组药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各项心电图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参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用治疗伴有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其疗效比单用有显著提高,且可改善心功能与心电图指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胺碘酮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A-PDCA模式对血液透析中心置换液质量风险控制的作用
14
作者 王兰兰 王玲 +2 位作者 马永宾 戴贵军 庄春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4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联合循环质量管理法(plan-do-check-action,PDCA)解决血液透析中心置换液存在的细菌含量超标问题,明确RCA-PDCA在血液透析中心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8月江... 目的探讨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联合循环质量管理法(plan-do-check-action,PDCA)解决血液透析中心置换液存在的细菌含量超标问题,明确RCA-PDCA在血液透析中心质量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8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置换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023年6月采集样本14份为首次采样。2023年7月起运用RCA-PDCA的管理工具进行质量改进,发现问题,成立改进小组,明确现行的流程,查找最新知识和有效的信息,从采样环节、设备与结构、消毒程序、质控环节等方面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采取酒精棉片擦拭置换液出口、多点分布采样、增加机器冷消毒等措施,解决透析用置换液细菌含量超标问题,并明确超标端口,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持续2个月,共进行3个周期。于2023年7月15日、8月5日、8月25日先后采集3次,共计126份样本。比较实施不同措施后采样结果与首次采样结果的合格率。结果本次质量改进共分为3个周期,持续时间2个月,取样126份。措施1后采样42个端口显示其中14个端口细菌数超标,其中A14细菌数达到10 CFU/mL,合格率为66.67%,较首次采样合格率35.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措施2采取单端口多点采样,分别采集各端口的A、B、C个部位,采样结果显示仍有6个端口细菌数超标,其中5个为B端口,1个为C端口,A端口、C端口合格率分别为100%、92.86%,均较首次采样合格率35.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措施1+2的基础上,增加机器的冷消毒一次后,进行第4次采样,结果显示无细菌超标,合格率为100%,与首次采样合格率3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RCA-PDCA循环管理模式,成功解决置换液细菌含量超标问题,有效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置换液质量风险控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 循环质量管理法 置换液 质量风险控制 血液透析 采样 五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势分析法分析的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管理模式构建
15
作者 高正为 汪兰兰 +1 位作者 薛美婷 张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72-176,共5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摆药模式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以下简称“分包机”)的引进虽解决了传统摆药模式的弊端,但也存在拆零药品滞留、损耗等相关问题。为减少分包机内药品滞留的品类,降低拆零损耗,...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摆药模式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以下简称“分包机”)的引进虽解决了传统摆药模式的弊端,但也存在拆零药品滞留、损耗等相关问题。为减少分包机内药品滞留的品类,降低拆零损耗,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提高拆零药品管理安全性和用药准确性,本研究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分包机药品管理模式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对比传统药品分包与分包机拆零药品管理模式,根据药事管理相关规定,从调剂安全、准确、高效管理等角度制定加强型、优化型、多元型、推进型分包机管理策略,实现拆零药品安全使用、质量可控、减少滞留、低损耗的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拆零药品管理的安全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分析 拆零药品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 传统摆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对比
16
作者 王兰兰 王雪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确诊且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短效硝苯地平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短效与长效硝苯地平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确诊且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短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分析2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治疗后24 h尿蛋白、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分娩方式、母婴不良结局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水平、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77.78%)高于对照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建议使用长效硝苯地平治疗,可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改善症状,预防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硝苯地平 短效药 长效药 血压水平 作用机制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HPV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17
作者 王雪娟 王兰兰 +2 位作者 李德玲 邹佳宏 蓝青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目的通过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分析总结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特点。方法选取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两癌”筛查患者中100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均实施HPV检... 目的通过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分析总结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特点。方法选取荣成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两癌”筛查患者中100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均实施HPV检测。分析相关感染亚型,总结高致病性HPV感染亚型并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结果1000例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为37.70%,HPV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升高趋势;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以单一感染为主;确诊为子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亚型主要是HPV16型、HPV18型、HPV33型;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患者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呈现出升高趋势。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对子宫颈癌筛查与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够为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HPV亚型主要为HPV16型、HPV18型、HPV33与HPV51型,针对此亚型患者应结合其他方法检查,警惕子宫颈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子宫颈癌 高危型HPV HPV亚型 检测价值 单一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达帕胺结合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李秀 王兰兰 马文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81-84,共4页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在血压控制及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为...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与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高血压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在血压控制及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片,观察组联合使用氨氯地平片与吲达帕胺。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效果。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1.51±9.98)mmHg、舒张压为(79.46±6.98)mmHg,低于对照组的(135.27±8.09)、(93.17±7.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7、8.031,P均<0.001)。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一氧化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与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 吲达帕胺结合氨氯地平片能够促使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实现良好的降压效果,从而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促进心功能改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氨氯地平片 吲达帕胺 血压水平 心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渡槽排架结构人工激励模态试验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培英 邓昌 +2 位作者 王岚岚 汤雷 王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154,164,共10页
开展渡槽排架单向单输入多输出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法、双向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法人工激励模态试验,选用特征系统实现法识别纵向、横向、双向模态参数,结果表明,单向SIMO法稳定图绝大多... 开展渡槽排架单向单输入多输出SIMO(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法、双向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法人工激励模态试验,选用特征系统实现法识别纵向、横向、双向模态参数,结果表明,单向SIMO法稳定图绝大多数谱峰明显、模态识别效果较好,纵向模态比横向丰富、识别效果好;双向MIMO法纵向谱峰大多数明显,横向除双向第2阶(即横向第1阶)谱峰明显外,其他基本很小,尤其是横向模态频率接近纵向时,甚至无谱峰,只识别出纵向模态;排架结构以排架柱弯曲振动为主,纵向低阶、高阶模态横梁分别以平动或转动刚体振动、弯曲振动为主,横向模态横梁为平动或不动刚体振动;两种方法识别出的模态频率误差较小,模态阻尼在正常范围,但双向MIMO法部分横向模态未能准确识别。从识别精度、试验工作量及操作便捷性而言,排架结构人工激励模态试验选择单向SIMO法优于双向MIMO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排架结构 模态试验 特征系统实现法 MIM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评价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疾病进展和28天死亡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晓娟 赵文玲 +5 位作者 苏真珍 黄珣钡 袁宇珊 魏彬 王兰兰 蔡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在评价HBV感染相关急性失代偿肝硬化(acut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AD)患者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疾病进展多器官系统衰竭和28 d死亡率中的临床应用价...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在评价HBV感染相关急性失代偿肝硬化(acut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AD)患者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疾病进展多器官系统衰竭和28 d死亡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447例未使用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患者,其中ACLF患者269例、AD患者178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ysmex CS5100血凝仪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活性。结果AD组中住院进展为ACLF的患者基线ATⅢ活性显著低于未进展组[36.2%(22.7%,49.3%)vs 47.8%(38.3%,61.4%),P=0.021],ATⅢ活性用于鉴别诊断ACLF与A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为0.906。ACLF患者中,ATⅢ活性与MELD评分(rs=-0.344,P=0.000)、CLIF-C ACLF评分(rs=-0.311,P=0.000)和CLIF-C OF评分(r s=-0.315,P=0.000)呈负相关;ATⅢ活性在凝血功能衰竭及肾衰竭患者中显著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TⅢ活性≥20.1%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ATⅢ<20.1%组患者(22 d vs 17 d,P=0.001)。治疗5 d后28 d死亡组患者ATⅢ活性也较存活组明显降低[17.8%(12.6%,25.2%)vs 22.6%(18.1%,30.9%),P=0.020]。结论基线ATⅢ活性水平可作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ACLF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评估ACLF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密切监测血浆ATⅢ活性有助于准确评估AD和ACLF患者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 慢加急性肝衰竭 抗凝血酶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