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tran/Nastran的某卫星主承力结构优化设计
1
作者 徐欣 刘江 +1 位作者 田宗军 施思寒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8,共7页
针对某卫星主体结构采用传统尺寸设计方法后无法满足运载承载刚度要求的问题,文中采用Patran/Nastran的Optimization模块,以结构刚度为设计约束,以整星总质量为目标函数,对卫星主体结构进行了尺寸优化设计,优化后的主结构通过有限元分... 针对某卫星主体结构采用传统尺寸设计方法后无法满足运载承载刚度要求的问题,文中采用Patran/Nastran的Optimization模块,以结构刚度为设计约束,以整星总质量为目标函数,对卫星主体结构进行了尺寸优化设计,优化后的主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后卫星总质量为169.4 kg,与优化前质量几乎一致,但优化后主结构1阶固有频率较优化前提高了30%,达到了59.87 Hz,与理论分析值57.03 Hz基本吻合,满足运载承载刚度不小于55 Hz的要求;优化后主结构成功通过2.5倍鉴定级的超载载荷考核,达到了预期设计值;卫星已顺利通过地面静力试验、整星系统级振动试验和主动段发射飞行验证,具备高刚度和高强度的结构承载能力。文中的工程经验可为同类型小卫星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结构 尺寸优化 有限元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沈理达 田宗军 +1 位作者 谢德巧 吕非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7期28-35,共8页
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技术结合了电化学沉积和增材制造的特点,具有常温金属成形和液束形式加工特征,受到广泛关注。简要回顾了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溯源,针对其定域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喷射电沉积的金属离... 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技术结合了电化学沉积和增材制造的特点,具有常温金属成形和液束形式加工特征,受到广泛关注。简要回顾了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溯源,针对其定域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喷射电沉积的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技术,并讨论了当前国内研究热点及面向特殊异形件、大型结构件、微细零部件和多功能复合结构的金属离子液束流增材制造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增材制造 液束流 喷射电沉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电沉积制备铜基超疏水表面的工艺研究
3
作者 黄大志 田宗军 +4 位作者 刘志东 沈理达 邱明波 陈劲松 马世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无损输送、耐腐蚀性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喷射电沉积技术具有易控制、高效率、低成本和选择性等优点,在制备超疏水表面方面展现出了较强的优势。对通过控制喷射电沉积电流密度、扫描速度和扫描层数所制备... 超疏水材料在油水分离、无损输送、耐腐蚀性等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喷射电沉积技术具有易控制、高效率、低成本和选择性等优点,在制备超疏水表面方面展现出了较强的优势。对通过控制喷射电沉积电流密度、扫描速度和扫描层数所制备的表面的疏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875 A/dm^2、扫描速度为12 mm/min、往复扫描两次时能制备出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表面微结构接近自然界荷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电沉积 超疏水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10Mg铝合金激光熔化沉积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非 田宗军 +3 位作者 梁绘昕 谢德巧 沈理达 肖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125,共9页
为了提高同轴送粉激光熔化沉积技术AlSi10Mg铝合金的成形质量,文中通过单道扫描试验、块体成形试验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试样致密度、组织和性能变化趋势及原因,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样成形质量受能量密度和扫描间距影响... 为了提高同轴送粉激光熔化沉积技术AlSi10Mg铝合金的成形质量,文中通过单道扫描试验、块体成形试验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试样致密度、组织和性能变化趋势及原因,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样成形质量受能量密度和扫描间距影响;拉伸性能可通过减少组织缺陷、增强固溶强化效果两种方式提高.工艺优化后,单道表面光滑,无球化现象,块体试样致密度良好,无大尺寸孔隙和裂纹,致密度提高至99. 2%;试样显微组织为具有定向快速凝固特征的Al-Si共晶形貌,存在胞晶、柱状树枝晶和发散树枝晶3种组织,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Si相在Al基体中的溶解度增加至7. 6%,固溶强化效果增强.因此,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可得到性能良好的激光熔化沉积AlSi10Mg试样,拉伸强度可达292 MPa,较铸件提高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AlSi10Mg铝合金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LaB_(6)增强316L不锈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蒋佳斌 谢德巧 +4 位作者 周凯 肖猛 田宗军 沈理达 赵剑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激光选区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制件的力学性能,在316L不锈钢粉末中添加LaB_(6)稀土材料,分析其对成形样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添加LaB_(6)的316L不锈钢材料其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为进一步提高激光选区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制件的力学性能,在316L不锈钢粉末中添加LaB_(6)稀土材料,分析其对成形样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添加LaB_(6)的316L不锈钢材料其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工艺窗口发生了偏移,在获取同等致密度制件的条件下可进一步降低激光功率密度;添加的LaB_(6)稀土材料改变了316L材料熔池的熔凝行为,致平均结晶晶粒细化,显微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六硼化镧 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顺序对激光直接制造TC4残余应力及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严惠 王霄 +3 位作者 梁绘昕 田宗军 谢德巧 徐国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为降低激光直接制造大型TC4构件的基底变形及残余应力,研究了不同选区顺序对分区扫描成形时基底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新定义的由外而内、由内而外选区顺序及常规的随机选区顺序进行沉积实验,并运用面结构光及X射线衍射检测方... 为降低激光直接制造大型TC4构件的基底变形及残余应力,研究了不同选区顺序对分区扫描成形时基底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分别采用新定义的由外而内、由内而外选区顺序及常规的随机选区顺序进行沉积实验,并运用面结构光及X射线衍射检测方法对基底变形及沉积层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不同选区顺序对成形件基底变形及残余应力影响显著,采用由外而内选区顺序可大幅减小基底变形,与随机选区顺序相比,基底最大变形量降低60%,但是在沉积层引入了较大的残余应力,最大残余应力达到了392 MPa;随机选区顺序下沉积层残余应力量级较小,最大残余应力仅约93 MPa,残余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因此,分别采用由外而内及随机选区顺序进行前后期成形有利于减小和平衡大尺寸TC4成形件基底变形及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制造 分区扫描策略 选区顺序 变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组批部署的小卫星构型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江 田宗军 +2 位作者 徐欣 扈勇强 刘质加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8,共6页
针对目前质量在150~300 kg小卫星的构型与结构设计存在定制化设计,面向多种载荷布局、多型运载火箭发射环境、组批快速部署的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合组批部署的双隔板四点连接式小卫星构型与结构,采用标准主承力结构,构... 针对目前质量在150~300 kg小卫星的构型与结构设计存在定制化设计,面向多种载荷布局、多型运载火箭发射环境、组批快速部署的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合组批部署的双隔板四点连接式小卫星构型与结构,采用标准主承力结构,构型截面可变,结构主承力接头X向间距可调,并开展了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经验证表明:在可调设计范围内,结构一阶固有频率变化小于2 Hz,最小值为40.8 Hz,主承力结构最低安全裕度为0.28,可满足我国多型运载火箭的要求,具有多种载荷布局适应性强、多型运载火箭发射环境适应性强、组批快速部署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为同类型组批部署需求的小卫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构型 结构设计 组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TC4合金工艺优化及退火处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磊 田宗军 +1 位作者 吕非 梁绘昕 《电加工与模具》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是制备复杂钛结构的重要加工方式,而热处理是必要的后处理手段。首先利用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打印TC4合金块体结构,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扫描间距为优化对象,以致密度为优化目标开展正交试验,得到成形工艺参数对致密度...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是制备复杂钛结构的重要加工方式,而热处理是必要的后处理手段。首先利用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打印TC4合金块体结构,以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扫描间距为优化对象,以致密度为优化目标开展正交试验,得到成形工艺参数对致密度的影响排序及最优工艺参数。然后对最优工艺参数下的成形样件分别进行消除应力退火处理与完全退火处理,发现消除应力退火前后组织改变较小,而完全退火热处理使微观组织从亚稳态的α′相转变成了α+β相稳定组织,这使拉伸试样在完全退火处理后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都有所降低,而延伸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正交试验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Al_2O_3-13wt.%TiO_2 ceramic coatings by plasma spraying 被引量:4
9
作者 WANG Dongsheng tian zongjun +2 位作者 SHEN Lida LIU Zhidong HUANG Yinhui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65-470,共6页
Nanostructured and conventional Al2O3-13wt.%TiO2 ceramic coatings were prepared by plasma spraying with nanostructured agglomerated and conventional powders, respectivel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hardness of the c... Nanostructured and conventional Al2O3-13wt.%TiO2 ceramic coatings were prepared by plasma spraying with nanostructured agglomerated and conventional powders, respectivel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hardness of th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nd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 Meanwhile,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using a ball-on-disk trib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ventional coating has lamellar stacking characteristic and has some pores. However, the nanostructured coating shows a bimodal microstructure, which is composed of both fully melted regions and partially melted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microstructural difference, the partially melted reg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liquid-phase sintered regions (a three-dimensional net or skeleton-like structure: Al2O3-rich submicron particles embedded in the TiO2-rich matrix) and solid-phase sintered regions (remained nanoparticles). Th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quid-phase sintered region are formed due to the selective melting of TiO2 nanoparticles during plasma spray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TiO2 and Al2O3 nanoparticles of the solid-phase sintered regions are all unmelted during plasma spraying.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nanostructured microstructures, the nanostructured coating has a higher microhardness, a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a better wear resist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coa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coating nanostructured coating plasma spraying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铜复合微球的放电加工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10
作者 程鹍 蒯源 +3 位作者 沈鸿烈 田宗军 何赛华 洪捐 《电加工与模具》 2021年第6期19-25,51,共8页
提出了一种制备锗铜复合材料的新方法,采用掺杂锗与铜作为电极材料,利用脉冲放电法在两极材料表面产生瞬时高温及局部微爆炸,使两极熔融态材料在爆轰波冲击作用下向极间飞溅并聚合形成锗铜复合微球。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材料温度场及锗铜... 提出了一种制备锗铜复合材料的新方法,采用掺杂锗与铜作为电极材料,利用脉冲放电法在两极材料表面产生瞬时高温及局部微爆炸,使两极熔融态材料在爆轰波冲击作用下向极间飞溅并聚合形成锗铜复合微球。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材料温度场及锗铜复合微球的形成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其形成机理。通过实验制备出1~10μm的锗铜复合微球,并获得微球尺寸与放电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铜复合微球 脉冲放电 形成机理 有限元法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in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by Electromagnetic Impact
11
作者 Xie Na Zhao Jianfeng +3 位作者 Xie Deqiao Sun Jie tian zongjun Shen Lida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8年第4期702-709,共8页
Magnetic field was introduced in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to reduce the pores in workpieces.Finite 3-D model of the coil-deposition layer-substrate was establish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 Magnetic field was introduced in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to reduce the pores in workpieces.Finite 3-D model of the coil-deposition layer-substrate was establish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n deposition layer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projection area of the coil.Axial electromagnetic force shows repulsion in one cycl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s beneficial for grain refinement,microhardness increasement and decline of quantities and average sizes of po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melting deposition (LMD) finite element method electromagnetic force COIL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疲劳源孔隙的增材制造Ti6Al4V疲劳寿命预测
12
作者 谢沛东 谢德巧 +3 位作者 周凯 沈理达 田宗军 赵剑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9-187,共9页
近年来通过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成形Ti6Al4V航空航天零件已成为热点。但SLM过程中产生的孔隙缺陷往往会导致零部件的疲劳破坏问题。利用试验设计方法获取了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SLM成形Ti6Al4V零件时的疲劳寿命数据。通过SEM技术测量了... 近年来通过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成形Ti6Al4V航空航天零件已成为热点。但SLM过程中产生的孔隙缺陷往往会导致零部件的疲劳破坏问题。利用试验设计方法获取了不同工艺参数组合下SLM成形Ti6Al4V零件时的疲劳寿命数据。通过SEM技术测量了疲劳试样中疲劳源孔隙的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各特征参数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基于疲劳源孔隙特征参数,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搭建了SLM成形Ti6Al4V零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利用随机搜索和k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获得了模型最优参数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接近1.5倍误差带,R2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14和29.1%,表明本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TI6AL4V 疲劳源孔隙 疲劳寿命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选区激光熔化钛合金成形工艺和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宦君 田宗军 +3 位作者 梁绘昕 谢德巧 沈理达 吕非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针对TC4钛合金材料进行选区激光熔化单道扫描和多道搭接工艺实验。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来探究工艺参数对TC4成形效果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机理。对实验中出现的断续、球化、鱼鳞纹和"爆粉"等现象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 针对TC4钛合金材料进行选区激光熔化单道扫描和多道搭接工艺实验。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来探究工艺参数对TC4成形效果和表面形貌的影响机理。对实验中出现的断续、球化、鱼鳞纹和"爆粉"等现象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熔道宽度和高度有较大影响,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窗口才能得到连续干净的熔道。熔池的对流运动会导致鱼鳞纹状凝固痕迹,且随着扫描速度增加,鱼鳞纹由圆润变得尖细。能量密度对多道搭接成形表面球化颗粒有较大影响。能量密度过大会导致"爆粉"现象,可以通过降低激光功率或提高扫描速度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钛合金 表面形貌 能量密度 鱼鳞纹
原文传递
提高抗激光损伤性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爽 高雪松 +1 位作者 田宗军 赵全忠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31,共9页
讨论了国内外提高抗激光损伤性能的技术方法,指出不同方法的优势。主要从微观组织、材料体系、涂层制备方法、损伤阈值、反射率和吸收率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综述了不同材料制备的涂层提高抗激光损伤性能的研究进展,从微观组织、组织颗... 讨论了国内外提高抗激光损伤性能的技术方法,指出不同方法的优势。主要从微观组织、材料体系、涂层制备方法、损伤阈值、反射率和吸收率等几个角度展开论述。综述了不同材料制备的涂层提高抗激光损伤性能的研究进展,从微观组织、组织颗粒、新研究方法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颗粒直径对抗激光损伤性能的影响,并将MATLAB、ANSYS等软件应用到提高抗激光损伤性能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抗激光损伤性能 激光材料制造 微观形貌 保护涂层
原文传递
Flow field design and process stability in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of diamond holes 被引量:5
15
作者 Zhao Jianshe Wang Feng +3 位作者 Liu Zhuang Zhang Xiangli Gan Weimin tian zongju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830-1839,共10页
The metal grille, commonly composed of an amount of diamond holes, has been growingly used as a key structure on stealth aircraft.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 promises to be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aircraft manufac... The metal grille, commonly composed of an amount of diamond holes, has been growingly used as a key structure on stealth aircraft.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 promises to be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aircraft manufacturing on the condition that process stability is guaranteed.In this work, a flow field model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process stability. This model is endowed with a variety of flow channel features, together with vibrating feeding modes. The flow field distribution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iamond hole was discussed and evaluated as well.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short arc flow channel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uniformity of electrolyt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nd a vibrating feeding of the cathode enables to reduce both fluctuations of the electrolyte velocity and pressure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iamond hole.Consequently, the flow field mutations were eliminated. It is verifi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a short arc flow channel, when combined with vibrating feeding, is capable of improving machining localization and process stability markedly. What is more, the side gap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iamond hole could also be reduced by the abovemention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mond hole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Flow fields STABILITY Vibrat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