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LBO的工程结构表面缺陷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绍林 蔡煜 +3 位作者 唐伟军 王家兴 汪小平 赵卫 《广州建筑》 2023年第6期114-117,共4页
非接触式、数字化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对于快速发现建筑结构表面缺陷,如裂缝、焊接缺陷等,降低工程质量检测的劳动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上,根据建筑结构表面缺陷图像特征,提出基于TLBO算法的缺陷图... 非接触式、数字化的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对于快速发现建筑结构表面缺陷,如裂缝、焊接缺陷等,降低工程质量检测的劳动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基础上,根据建筑结构表面缺陷图像特征,提出基于TLBO算法的缺陷图像轮廓识别预处理方法,作为进一步缺陷特征判断的依据。本文在TLBO算法基础上,边缘像素点的搜索不需要设定任何算法参数,实现简单;提出基于的8个方向的灰度导数,建立图像边缘强度矩阵,将边缘点附近的小规模局部搜索和大量的全局搜索相结合,TLBO算法保证了所提出的边缘检测方法不会陷入局部边缘点,找到最重要的图像全局边缘特征;将TLBO算法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以工程质量检测中常见的钢结构焊缝检测为例加以验证和分析,证明了本文方法在缺陷图像轮廓识别预处理中的抗噪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表面缺陷 TLBO优化算法 灰度导数 图像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的焊接缺陷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唐伟军 薛鹏飞 +3 位作者 曹绍林 王家兴 汪小平 赵卫 《广州建筑》 202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的损伤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便于快速确定结构表面缺陷。图像的边缘特征是缺陷检测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质量检测问题,提出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焊接缺陷图像边缘检测技术,通过若...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的损伤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便于快速确定结构表面缺陷。图像的边缘特征是缺陷检测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质量检测问题,提出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焊接缺陷图像边缘检测技术,通过若干焊接缺陷图像边缘检测工程案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抗噪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扩展了群智能算法在图像分析与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可以为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鲸鱼优化算法 图像处理 焊接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阶曲率模态差的桥梁损伤定位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唐伟军 曹绍林 朱秀清 《广州建筑》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为了保障桥梁结构正常运营,及时发现桥梁损伤,本文提出了多阶曲率模态差(multi order curvature mode difference,简称MOCMD)损伤指标进行桥梁结构损伤位置的识别。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一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研... 为了保障桥梁结构正常运营,及时发现桥梁损伤,本文提出了多阶曲率模态差(multi order curvature mode difference,简称MOCMD)损伤指标进行桥梁结构损伤位置的识别。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一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损伤程度、损伤位置和噪声水平对该指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精确识别多个工况损伤位置,而且具有一定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多阶曲率模态差 有限元 模态分析 抗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固县一起麻疹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汤为君 王珩 +1 位作者 王婧 郑昕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0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城固县2018年一起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理措施,为进一步消除控制麻疹提供方法。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城固县暴发疫情累计发病15例,发病率2.8/10万。发病年龄6月~45岁。其中,25岁以上成人占病例80%,≤... 目的调查分析城固县2018年一起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理措施,为进一步消除控制麻疹提供方法。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城固县暴发疫情累计发病15例,发病率2.8/10万。发病年龄6月~45岁。其中,25岁以上成人占病例80%,≤8月龄儿童2例占13.3%,12月龄儿童1例占6.7%。确诊病例中,73.3%患者在发病前7~21 d内有与医院接触史。结论疫情发现后,立即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发热患者就地诊治,对密切接触易感人群进行应急接种,隔离医学观察等综合措施,防止了疫情扩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暴发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指纹与数据融合的桥梁损伤识别
5
作者 曹绍林 唐伟军 朱秀清 《广州建筑》 2023年第5期41-44,共4页
为了实现对损伤进行精确定位,提出了利用柔度对角变化率与协调模态置信因子这两个动力指纹指标进行数据融合的方法。首先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模态参数来构建柔度对角变化率与协调模态置信因子,最后根据数据融合理论将两个指标... 为了实现对损伤进行精确定位,提出了利用柔度对角变化率与协调模态置信因子这两个动力指纹指标进行数据融合的方法。首先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然后利用模态参数来构建柔度对角变化率与协调模态置信因子,最后根据数据融合理论将两个指标进行融合,获得新的损伤因子DI来进行损伤定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一个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的算例进行数值分析,讨论了不同损伤程度及损伤位置对损伤识别产生的影响。结果表示,对动力指纹方法的两个损伤因子进行数据融合后的损伤识别结果准确率高,能够精确识别损伤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指纹 数据融合 简支梁 损伤识别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胄叶线蕨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 唐伟军 +3 位作者 王岐本 程庆 张天杰 欧秋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3期11-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胄叶线蕨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方法选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240只,根据实验需要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布洛芬组、地塞米松组)、胄叶线蕨乙醇提取部位组、胄叶线蕨正丁醇提取部位组、胄叶线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组,采用醋酸... 目的探讨胄叶线蕨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活性。方法选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240只,根据实验需要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布洛芬组、地塞米松组)、胄叶线蕨乙醇提取部位组、胄叶线蕨正丁醇提取部位组、胄叶线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组,采用醋酸扭体法对胄叶线蕨不同部位提取物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后足跖肿胀、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形成等模型观察其抗炎活性,分析胄叶线蕨乙醇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胄叶线蕨乙醇提取部位组、正丁醇提取部位组小鼠扭体次数少于模型组,耳肿胀度、足跖肿胀度、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肉芽肿系数低于模型组(P<0.05)。胄叶线蕨乙醇提取部位组、胄叶线蕨正丁醇提取部位组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抑制率分别为56.99%、69.84%,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32.16%、36.49%。在棉球致肉芽肿形成实验中,胄叶线蕨正丁醇提取部位组肿胀抑制率为26.96%。结论胄叶线蕨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其活性主要集中于正丁醇提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胄叶线蕨 提取溶剂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胄叶线蕨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唐伟军 +3 位作者 王岐本 张天杰 程庆 欧秋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胄叶线蕨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VC-304)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EVC-304氧化损伤模型进行药物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H2O2浓度为0.1 mmol/L)、胄叶线蕨提取物组(胄叶线蕨提... 目的探讨胄叶线蕨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VC-304)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EVC-304氧化损伤模型进行药物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H2O2浓度为0.1 mmol/L)、胄叶线蕨提取物组(胄叶线蕨提取物浓度分别为20、40、80 mg/L)。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定试剂盒测定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释放量及活性。结果不同剂量胄叶线蕨提取物组EVC-304细胞OD值、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胄叶线蕨提取物组OD值高于模型对照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胄叶线蕨提取物孵育会明显提高NO含量以及SOD、GST活性,降低LDH表达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胄叶线蕨提取物能增强CAT、GSH-Px的活性,降低MDA水平,加速氧自由基清除。结论胄叶线蕨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EVC-304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而起到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胄叶线蕨提取物 过氧化氢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带机托辊故障异响监测及故障点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华守彤 张闻中 +1 位作者 陈逸 唐玮骏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皮带机托辊轴承劣化导致托辊产生异响,严重时存在燃烧的风险,为了及时维护皮带机托辊降低托辊故障率,研究皮带机托辊故障异响监测及故障点定位技术与应用效果。该技术通过巡检机器人获取托辊运行故障异响条件下的温度信号,通过傅里叶变... 皮带机托辊轴承劣化导致托辊产生异响,严重时存在燃烧的风险,为了及时维护皮带机托辊降低托辊故障率,研究皮带机托辊故障异响监测及故障点定位技术与应用效果。该技术通过巡检机器人获取托辊运行故障异响条件下的温度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提取监测信号特征;利用频谱搜索算法搜索监测信号谱峰,根据谱峰结构选定谱峰数量与谱峰能量两个参数;基于PLC获取振荡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结合热传递公式红外技术根据输出图像电压信号,实现对托辊故障异响的监测与定位。测试结果表明:研究的监测与定位技术,能够准确获取托辊故障异响状态下的温度信号,并通过比较红外图像的明暗情况确定故障点位置,在6组测试对象中,准确监测与定位到其中的2组托辊存在故障,可见研究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带机 托辊故障 异响 监测 故障点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脑内微出血灶相关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家浩 汤伟军 顾静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运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研究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灶(CMB)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与CMB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收治的28例在沪境外多国籍原发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 目的:运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研究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灶(CMB)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与CMB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收治的28例在沪境外多国籍原发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及临床情况等影响预后的因素确定高血压分级及心血管危险分层。采用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集常规MRI SWI图像后由本院两名影像科高级职称医师对SWI的校正后图像进行分析,识别脑内微出血,并确定微出血的数量。应用SPSS15统计软件包,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灶之间的相关性。Mann-Whitney检验比较低危-中危组与高危-很高危组SWI序列微出血阳性率差异。结果:SWI显示18例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灶,阳性率64%。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灶之间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rs=0.623,P<0.001,提示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压级别的升高,CMBs数量显著性增加。不同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脑内微出血灶显示,高危-很高危组SWI上微出血灶数量较低危-中危组明显增加(P<0.005)。其中,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分别与CMBs数量呈正相关(rs=0.5615、0.5562,P<0.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血压分级及心血管危险分层升高,脑内微出血灶数量显著增加。控制血压及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对预防CMBs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血管危险分层 脑微出血灶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cLBP)针刺“同病异治”效应的脑网络影像学的客观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邹燕 汤伟军 +2 位作者 王松伟 黄建华 李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诊断病(慢性腰痛)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肾虚和非肾虚慢性腰痛),并观察不同证型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间的差异性,用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经不同针刺方案对由16例肾虚腰痛患者和16... 目的本研究旨在诊断病(慢性腰痛)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肾虚和非肾虚慢性腰痛),并观察不同证型针刺治疗前后脑活动间的差异性,用以研究"同病异治"理论。方法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经不同针刺方案对由16例肾虚腰痛患者和16例非肾虚腰痛患者组成的32例慢性腰痛组进行治疗,对25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扫描,并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法对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腰痛组(包括肾虚和非肾虚)分别进行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相对健康对照组,慢性腰痛患者ReHo值增加的区域主要在于双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左顶上叶等;ReHo值下降的区域主要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等。相比非肾虚腰痛组,肾虚腰痛组患者ReHo值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楔叶、右侧顶上回等,无ReHo值显著下降的脑区。经过分型治疗后,非肾虚腰痛组和肾虚腰痛组的脑ReHo图均与健康对照组相接近,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中医证型慢性腰痛会引起脑区不同的活动变化,脑网络能够反映"同病异证"之间的差异。不同取穴方案均能改善疼痛症状,且改善程度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cLBP) 同病异治 针刺治疗 脑网络 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基站智能关断应用方案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梅辉 李玉昇 +1 位作者 唐伟君 王亚柳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89-95,共7页
目前5G网络大规模进行商业部署,5G的主设备高能耗问题突出并引发高额电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5G基站智能关断应用方案,利用基于动环监控系统的智能空开有效解决高功率AUU夜间无业务的高能耗问题,降低机房运营成本,同时满足设备灵活... 目前5G网络大规模进行商业部署,5G的主设备高能耗问题突出并引发高额电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5G基站智能关断应用方案,利用基于动环监控系统的智能空开有效解决高功率AUU夜间无业务的高能耗问题,降低机房运营成本,同时满足设备灵活部署、网络按需建设及可靠运行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智能关断 动环监控 机房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某医院>60岁肺部感染者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唐维君 史志勇 +3 位作者 瞿云 丁丽 秦立强 杨妍华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了解常州市>60岁肺部感染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病原学特征及其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10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60岁肺部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 目的了解常州市>60岁肺部感染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病原学特征及其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10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60岁肺部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部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64例老年肺部感染者,MDRO感染发生率13.52%,呼吸道标本分离出309株MDRO,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菌属。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卧床者MDRO感染风险是非长期卧床者的4.70倍(95%CI:2.13~10.37),机械通气时间≥7 d的患者是<7 d的3.32倍(95%CI:1.41~7.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临床治疗中应对长期卧床及长时间机械通气的老年肺部感染者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以降低患者MDRO感染的风险,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菌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汉中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建军 覃静 +3 位作者 吴永海 李琳汝 汤为君 唐孝宁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了解汉中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汉中市11个县区共2640名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17年汉中市... 目的了解汉中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汉中市11个县区共2640名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017年汉中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20%;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19.89%、6.48%和11.74%;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健康信息"、"基本医疗"、"传染病防治"、和"慢性病防治",分别为42.54%、34.92%、12.95%、12.84%、9.47%和7.3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OR=2.481~13.155,P<0.001)。结论2017年汉中市居民整体素养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需结合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铁场景下的基站节能方案
14
作者 唐伟君 方媛 +2 位作者 刘云龙 王亚柳 张景煜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5年第4期20-25,共6页
目前5G网络大规模的商业部署,5G的主设备高能耗问题突出,在高铁专网场景下空发功率占比过高,网络闲时能耗浪费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铁专网场景下基于来车识别的载波点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高铁基站设备在无业务时段功率空... 目前5G网络大规模的商业部署,5G的主设备高能耗问题突出,在高铁专网场景下空发功率占比过高,网络闲时能耗浪费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铁专网场景下基于来车识别的载波点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高铁基站设备在无业务时段功率空发引发的能源浪费问题,同时满足网络按需建设及可靠运行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来车识别 载波关断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质“燕尾征”消失在帕金森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美琪 费露 +2 位作者 俞海 汤伟军 丁正同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帕金森病(PD)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临床上患者的运动症状是PD诊断的主要根据。寻找P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文中就中脑黑质部的磁敏感加权成像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敏感成像 燕尾征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Comparis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ild-Warm Moxibustion on Brain-Gu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29
16
作者 ZHAO Ji-meng1 LU Jin-hua2 +8 位作者 YIN Xiao-jun1 WU Lu-yi1 BAO Chun-hui1 CHEN Xing-kui3 CHEN Yue-hua4 tang wei-jun1 JIN Xiao-ming6 WU Huan-gan1 SIll Yin1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28-335,共8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and mild-warm moxibustion (Mox) therapies for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IBS) patients. Methods: Sixty C-IBS patients were...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and mild-warm moxibustion (Mox) therapies for constipation-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IBS) patients. Methods: Sixty C-IBS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2 groups by simple randomized method, i.e. EA group (30 cases) and Mox group (30 cases). Both EA and Mox treatments were performed on bilateral Tianshu (ST 25) and Shangjuxu (ST 37) for 30 min each time, 6 times per week, for 4 consecutive weeks. 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co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s on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brain areas, namely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 insular cortex (IC) and prefrontal cortex (PFC) were observ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x group,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abdominal distension, defecation frequency, difficulty in defecation and stool features were observed in the EA group (all P〈0.01), both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and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EA group (all P〈0.01). Finally, decreased activated voxel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ACC, right IC and PFC brain regions of EA group with 150 mL colorectal distension stimulation (P〈0.05 or P〈0.01). Conclusions: Both EA and Mox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some of the most intrusive symptoms of C-IBS patients, and EA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Mox.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se two therapies might through modulating of the brain-gut axis function. (Registration No. ChiCTR- TRC-11001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ONSTIPATION ELECTROACUPUNCTURE MOXIBUS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Preoperative surgical planning for intracranial meningioma resection by virtual reality 被引量:10
17
作者 tang Hai-liang SUN Hua-ping +12 位作者 GONG Ye MAO Ying WU Jing-song ZHANG Xiao-luo XIE Qing XIE Li-qian ZHENG Ming-zhe WANG Dai-jun ZHU Hong-da tang wei-jun FENG Xiao-yuan CHEN Xian-cheng ZHOU Liang-f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2057-2061,共5页
Background The Dextroscope system by Volume Interactions (Singapore) had been applied to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in many units. This system enables the neurosurgeon to interact intuitively with the three-dim... Background The Dextroscope system by Volume Interactions (Singapore) had been applied to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in many units. This system enables the neurosurgeon to interact intuitively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graphics in a direct manner resembling the way one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al objects. In the paper, we explored its values in pre-operation surgical planning for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 resection. Methods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n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 were performed on 10 patients with parasagittal and falcine meningiomas located on central groove area; brain CT, MRI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IRA) were performed on 10 patients with anterior skull base meningiomas and 10 patients with 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 All these data were transferred to Dextroscop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nd reconstructed. Then meningiomas, skull base, brain tissue, drainage vein and cerebral arteries were displayed within the system, and their anatomic relationships were evaluated. Also, the simulation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Results For parasagittal and falcine meningiomas, the relationships of tumor with drainage vein and superior sagittal sinus were clearly displayed in the Dextroscope system. For anterior skull base and sphenoid ridge meningiomas, the relationships of tumor with bilater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ies, anterior cerebral arteries,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and skull base were vividly displayed within th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Surgical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operation of all cases were performed as well. The real operations of all patients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with well outcomes.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virtual reality planning, neurosurgeons could get more anatomic information about meningioma and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s, especially important vessels, and choose the best approach for tumor resection, which would lead to better prognosis for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reality Dextroscope system intracranial meningioma surgical planning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费露 刘美琪 +2 位作者 朱其风 汤伟军 丁正同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2年第4期407-413,共7页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帕金森病(PD)和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PD患者76例为PD组和MSA患者42例为MSA组,另选择25例非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SWI显示黑质背外侧和基底节区图像。根据临床症状相对应侧的中...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帕金森病(PD)和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PD患者76例为PD组和MSA患者42例为MSA组,另选择25例非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SWI显示黑质背外侧和基底节区图像。根据临床症状相对应侧的中脑黑质部“燕尾征”消失结合基底节区“壳核后外侧低信号”特征表现鉴别PD和MSA,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评价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PD组、MSA组和对照组中脑黑质“燕尾征”消失分别为96.05%、90.47%和12.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D组与MSA组比较(P>0.05)。“壳核后外侧低信号”改变在PD、MSA和对照组患者中分别为7.89%、76.19%和4.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SA组发生率与PD和对照组比较(均P<0.05),但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SWI上“燕尾征”消失诊断PD的灵敏度为96.05%、特异度为88.00%,约登指数为84.05%,阳性预测值为96.05%、阴性预测值为88.00%。71.4%MSA组和7.9%PD组在“燕尾征”消失的同时存在“壳核后外侧低信号”。使用“燕尾征”消失结合“壳核后外侧低信号”诊断MSA,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5.37%,约登指数为68.70%,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2.11%。结论 SWI检查显示的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中脑“燕尾征”消失有助于PD诊断,结合“壳核后外侧低信号”特征有助于PD和MSA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42例流产组织、257例羊水样本和59例脐带血样本全染色体SNP基因芯片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庞婉容 龙驹 +6 位作者 孙雷 范琼瑛 樊祖茜 唐维骏 宋传路 吴素萍 张城鸿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9期12-14,F0004,共4页
目的对流产组织、羊水样本和脐带血样本进行全染色体SNP基因芯片分析,以明确SNP基因芯片在这些样本类型中的检测意义。方法结合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Cyto-12 SNP基因芯片对收集到的检材实施检测,严格参照检测说明和实验实施流程。结果 ... 目的对流产组织、羊水样本和脐带血样本进行全染色体SNP基因芯片分析,以明确SNP基因芯片在这些样本类型中的检测意义。方法结合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Cyto-12 SNP基因芯片对收集到的检材实施检测,严格参照检测说明和实验实施流程。结果 47.62%的流产组织、11.28%的羊水样本和11.86%的脐带血样本检出基因拷贝数变异,家系分析结果也证明了部分拷贝数变异具有遗传性。结论基因芯片检测的分辨率较传统核型高,适用于较难实施细胞培养的检测样本,或者有明显症状但常规核型分析未检出异常的样本。目前基因芯片无法分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因此在产前诊断时在完成基因芯片检测的同时,常规核型分析也需要同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流产组织 染色体核型分析 SNP基因芯片 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结合基因芯片分析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个体的产前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婉容 孙雷 +4 位作者 龙驹 樊祖茜 宋传路 唐维骏 邱盛盈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4期19-20,F0002,共3页
目的结合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对1例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异常个体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cyto-12?SNP基因芯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严格参照检测说明流程完成。结果染色体G显带技术显示该个体染色体核... 目的结合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分析技术,对1例产前诊断中染色体异常个体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技术和cyto-12?SNP基因芯片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严格参照检测说明流程完成。结果染色体G显带技术显示该个体染色体核型为45,X[42]/46,XYqh-[31];cyto-12?SNP基因芯片检测显示该个体Y染色体存在2种变异,分别为Yp11.31q11.222(2,517,819-20,828,795)×2和Yq11.222q11.23(20,828,795-28,111,612)×0。结论产前诊断是对胎儿健康情况进行判断的重要手段,而染色体疾病的排查也是产前诊断中重要的排查目标之一。综合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有助于提高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SNP基因芯片 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