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群移植对神经认知恢复延迟小鼠炎症反应以及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研究
1
作者 唐璐 张斌森 +3 位作者 张笑佳 宋文静 都忠莹 王春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神经认知恢复延迟(delayed neurocognitive recovery,dNCR)小鼠认知能力、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dNCR患者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神经认知恢复延迟(delayed neurocognitive recovery,dNCR)小鼠认知能力、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dNCR患者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3组。采用胫骨中段骨折的方式建立dNCR模型,收集健康小鼠粪便进行FMT。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行为学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及海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S-100β)的蛋白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检测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认知功能受损而菌群移植后改善了认知损害。模型组血清以及海马中IL-6、IL-1β和TNF-α高于其他2组。模型组结肠组织中ZO-1蛋白含量低于其他2组(P=0.000),而NSE及S-100β高于对照组和菌群移植组(P=0.000)。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结构破坏,而菌群移植后改善了这些变化。3组之间的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相似。基于bray_curtis的PCoA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菌群移植组明显分离。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的优势菌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为主,模型组中厚壁菌、脱硫弧菌和变形杆菌高于另两组,而拟杆菌降低。代谢分析中PLS-DA分析显示3组明显分离。热图显示出模型组与对照组、菌群移植的明显差别,与对照组和菌群移植组相比,模型组中色氨酸、5-羟色胺、吲哚等代谢物含量减少,而溶血磷脂酰胆碱增加。结论: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失调以及炎性反应可能是dNCR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而FMT可能通过这机制能够改善麻醉/手术后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神经认知恢复延迟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道代谢产物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辨证选穴规律分析
2
作者 汤露 汪永坚 俞国红 《循证护理》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8日。采用E...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选穴配伍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8日。采用Excel建立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耳穴数据库,采用SPSS 25.0对数据库中的耳穴进行频次统计,通过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描述各耳穴之间的配伍关联规律。结果:最终纳入123篇文献,变应性鼻炎证型以虚证为主,其中肺气虚寒型、肺脾气虚型多见。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共涉及耳穴37个,应用频次居前3位的依次为肺(12.63%)、内鼻(12.07%)、肾上腺(10.61%)。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配伍耳穴为内鼻-肺、肺-肾上腺-内鼻等。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可有效分析耳穴贴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耳穴及耳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临床优化耳穴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耳穴贴压 数据挖掘 选穴规律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唐璐 曹岩岩 蔚建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6,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平菇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300头均重(44.79±1.84)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6组1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文章旨在研究平菇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300头均重(44.79±1.84)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6组1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和4%的发酵菌糠,试验为期32 d。试验结果表明,2%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平均日增重(ADG)较其他组分别显著提高3.82%、2.65%和1.94%(P <0.05);2%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料重比(F/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1%(P <0.05)。2%和4%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育肥猪腹股沟淋巴指数显著提高(P <0.05)。2%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 <0.05),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 <0.05),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 <0.05)。2%的平菇菌糠料组育肥猪回肠、结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2%和4%的平菇菌糠料组育肥猪回肠和结肠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P <0.05);1%~4%的平菇菌糠料组育肥猪结肠沙门氏菌含量显著降低(P <0.05)。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平菇菌糠发酵料最适添加量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菌糠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免疫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桑品种全株青贮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4
作者 唐露 黄传书 +4 位作者 宋志光 宋长贵 徐洪 唐小平 邢康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7,共6页
为选出适宜重庆地区青贮的饲料桑品种,对10个饲料桑品种的青贮样品的感官评分、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华”“桂桑优62”为一级优等,其余8个品种为二级尚好;营养指标中,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均以“大中华”... 为选出适宜重庆地区青贮的饲料桑品种,对10个饲料桑品种的青贮样品的感官评分、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华”“桂桑优62”为一级优等,其余8个品种为二级尚好;营养指标中,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均以“大中华”表现最佳,分别为35.29%DM,2.17%DM;粗蛋白质表现较好的为“丰驰”“大中华”“鲁桑1号”,含量均大于22%DM;淀粉含量以“桂桑优12”表现最佳;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为“胜利大叶”(26.62%DM);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为“坎洼”(25.07%DM),其次较低的为“大中华”(26.07%DM);pH整体偏高,最低的为“桂桑优62”;氨态氮/总氮(%)最低的为“桑特优2号”(3.25%);乳酸含量最高的为“桂桑优62”(0.94%DM);乙酸“胜利大叶”含量最低,丁酸在“丰驰”中未检测到;主成分综合分析显示,得分排名前3位的为“胜利大叶”“桂桑优62”以及“大中华”。综上,“胜利大叶”“桂桑优62”以及“大中华”3个品种其青贮品质表现较好,今后可进一步用于调制青贮饲料,加强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品种 青贮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现实路径
5
作者 李本松 张丽娟 +1 位作者 康璐 李绍伟 《大连干部学刊》 202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要支撑和具体实现形式,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全球海洋治理观和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追求全人类在合作共赢中和平利用海洋,使海洋成为造福...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要支撑和具体实现形式,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全球海洋治理观和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追求全人类在合作共赢中和平利用海洋,使海洋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友谊之海和幸福之海,这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中国智慧。它的提出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厚的理论、实践和历史逻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在于:政治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海洋治理观,经济上坚持有序可持续开发海洋蓝色经济,生态上坚持整体系统观进而实现人海和谐,文化上坚持以义利合一谋求海洋大同格局等。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在于:深度参与海洋外交,提高海洋治理中国话语权;协调发展海洋经济,致力构筑蓝色海洋关系;助推发扬海洋文化,提升海洋治理领域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命运共同体 海洋治理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训练对飞行学员肌力及旋梯旋转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波 唐璐 +3 位作者 成静 杨鸣亮 李子目 郭延东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针对有运动训练基础的飞行学员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提高训练效果差问题,研究不同体能训练方案对促进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的影响。方法216名男性飞行学员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n=108)和对照组(n=108),采用为期12周的复合式体能训练... 目的针对有运动训练基础的飞行学员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提高训练效果差问题,研究不同体能训练方案对促进肌力和旋梯旋转耐受的影响。方法216名男性飞行学员作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n=108)和对照组(n=108),采用为期12周的复合式体能训练(实验组)和传统体能训练(对照组),在干预实验前、中期(4、8周)以及后期(12周)进行肌力测试和旋梯旋转耐受测试。结果干预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肢后拉、前推,左、右下肢最大肌力平均最大增长幅度分别为19.9%、18.0%,32.8%、33.2%和3.8%、2.1%,11.8%、12.1%,两组增长幅度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上、下肢爆发力平均最大提高幅度为29.4%、12.7%和17.4%、2.9%,两组提高幅度显著差异(P<0.05);两组躯干前屈、后展最大肌力平均最大提高幅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对照组旋梯旋转速度平均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29%、15%,两组提升幅度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对照组旋梯推算过载耐受平均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82%、36%,两组提升幅度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项测试数据均在8周训练结束后趋近于最大值。结论复合式训练方案对提高有训练基础飞行学员上、下肢最大肌力和爆发力、旋梯旋转耐受能力显著优于传统训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训练 飞行学员 旋梯旋转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再生水灌溉对林地植物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海 徐婷婷 +2 位作者 李丹丹 唐璐 白保勋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78-89,共12页
为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和再生水灌溉对林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优良的速生树种,以107杨、2001杨、2025杨、苏柳172、苏柳799、中科1号构树、中科2号构树、中科3号构树8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灌溉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再... 为研究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和再生水灌溉对林地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优良的速生树种,以107杨、2001杨、2025杨、苏柳172、苏柳799、中科1号构树、中科2号构树、中科3号构树8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灌溉农村生活污水原污水、再生水和地下水,统计分析土壤中物理性质(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化学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pH值、氯离子、交换性钠)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大,含水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氯离子、交换性钠含量原污水最高,再生水次之,地下水最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原污水最高,地下水次之,再生水最低。林木生长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杨树最高;土壤的全氮、速效钾、氯离子含量构树最高;交换性钠含量柳树最高;各处理下土壤pH值均为弱碱性。再生水灌溉下杨树、柳树、构树长势和土壤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可作为优良树种在农业污水处理“生物生态”组合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再生水 林地灌溉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EN/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通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红 潘艳伶 +3 位作者 陈洪民 伏红颖 唐露 凌湘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188,共7页
目的探讨糖通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3.5mg/kg)和糖通饮低、中、高剂量组(930、1860、3720mg/kg),另设置正常组,各... 目的探讨糖通饮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多次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3.5mg/kg)和糖通饮低、中、高剂量组(930、1860、3720mg/kg),另设置正常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每天1次,连续8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蛋白(24-hU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RT-qPCR法检测肾组织PTEN、PI3K、Akt、nephrin、podocin、CD2AP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PTEN、PI3K、Akt、p-Akt、nephrin、podocin、CD2AP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通饮各剂量组FBG、24-hUP、Scr、BUN水平降低(P<0.05,P<0.01),肾组织病理形态和足细胞超微结构得到改善,PTEN、nephrin、podocin、CD2AP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Ak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糖通饮中、高剂量组PI3K、Akt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糖通饮对DN大鼠肾组织足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TEN/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通饮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PTEN/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衍生化3-氨基-2-恶唑烷酮的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9
作者 张世伟 吴会玲 +6 位作者 周迎春 王炳志 杨星星 杜业刚 汤璐 冯荣虎 郭继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1-276,共6页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 建立一种3-氨基-2-恶唑烷酮(3-amino-2-oxazolidinone,AOZ)夹心免疫检测方法。通过1,6-己二醇连接2-硝基-4-羧基苯甲醛和生物素合成针对AOZ的新型衍生试剂。在样品前处理时加入衍生试剂可对AOZ进行衍生,衍生产率为89%。在酶标板上包被抗AOZ单克隆抗体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或抗生物素抗体作为第二结合物可实现AOZ的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得到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两个表位的极限距离,分别为12Å和13Å,理想距离分别为16Å和17Å。在双抗夹心和抗体-亲和素夹心模式下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8 pg/mL和0.8 pg/mL(以AOZ质量浓度计),相对于竞争ELISA,其灵敏度最高提高了25倍。平均回收率为73%~8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基-2-恶唑烷酮 夹心酶联免疫分析 表位间隔距离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6/Runx2信号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调控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唐路 杨文文 +4 位作者 张献丽 张欣然 薛栋 冷丽君 赵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信号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信号轴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诱导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钙化的调控作用。方法:用热灭活的P.gingivalis和VSMC共培养,在21 d时检测VSMC的钙化沉积和钙含量;并检测VSMC收缩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平滑肌22α(smooth muscle 22 alpha,SM22α),以及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Ⅰ型胶原A1(type I collagen A1,ColⅠA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此外,检测P.gingivalis诱导VSMC后TRAF6和Runx2的表达,进一步通过抑制TRAF6,检测其对Runx2表达以及VSMC和主动脉的钙化情况的作用。结果:P.gingivalis可促进VSMC发生钙化沉积以及钙含量增加(P<0.05);并且P.gingivalis能显著促进成骨标志物的表达,抑制VSMC收缩标志物表达(P<0.05);当抑制TRAF6表达时,能降低P.gingivalis诱导VMSC中Runx2的表达,并抑制VSMC和主动脉壁的钙化沉积,显著降低VSMC中钙含量(P<0.05)。结论:P.gingivalis促进VSMC成骨标志物表达,抑制收缩标志物表达,最终诱导VSMC发生钙化;并进一步证实P.gingivalis可通过TRAF6/Runx2信号轴调控VSMC和主动脉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研究
11
作者 唐路 薛栋 +3 位作者 杨文文 张献丽 陆夏 赵颖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龈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分布。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组(36例)和完全闭塞组(14例)。收集术中分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龈下菌斑中的牙周致病菌分布。方法选取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狭窄组(36例)和完全闭塞组(14例)。收集术中分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采用16S rRNA PCR检测伴放线聚集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ctinomycetemcomitans)、福赛坦纳菌(Tanerella forsythia,T.forsythia)、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enticola)、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5种牙周致病菌的分布。结果P.gingivalis、T.denticola、T.forsythia、F.nucleatum在完全闭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71.4%、64.3%、42.9%和14.3%,高于在重度狭窄患者中的检出率,其中两组间P.gingivalis、T.denticol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cti⁃nomycetemcomitans在完全闭塞组斑块中未检出,低于在重度狭窄组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ingivalis、T.denticola、T.forsythia在完全闭塞组患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5.7%、71.4%和64.3%,同样高于在重度狭窄患者中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gingivalis、T.denticola、T.forsythi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F.nucleatum和A.actinomycetemcomitans(P<0.05)。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龈下菌斑中P.gingivalis、A.actinomycetem⁃comitans、F.nucleatum、T.denticola、T.forsythia分布具有差异性。P.gingivalis和T.denticola在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出率明显较高,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致病菌 牙周炎 龈下菌斑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蒲倩 杨慧义 +9 位作者 彭鹏飞 岳汛 岳书婷 邓巧 唐露 吴韬 于洋 付平 余少斌 孙家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1,共8页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应变、native T1值及T2值,研究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KD患者114例和...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应变、native T1值及T2值,研究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KD患者114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对照组)30例。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序列、T1 mapping及T2 mapping序列。根据左心室重构指数(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LVR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几何构型(n=43)、向心性重构(n=22)、向心性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n=20)和离心性LVH(n=29)共四组。利用心脏后处理软件CVI 42测量受试者的左心室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包括周向、径向和纵向的整体应变、收缩期整体应变率、舒张期整体应变率,以及native T1值和T2值。分析不同左心室构型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native T1值及T2值与生理变量的关系。结果除左心室正常构型组的整体周向应变[-18.40%(3.30%)vs.-19.71%±1.66%,P=0.063]、整体径向应变(30.63%±7.03%vs.34.07%±4.61%,P=0.32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患者的其余心肌应变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应变分析结果显示离心性LVH组的整体径向应变(22.02%±8.31%)最低;向心性LVH组的整体周向应变(-14.42%±3.24%)和整体纵向应变(-9.55%±2.79%)最低。应变率分析结果显示离心性LVH组的收缩期整体周向应变率[(-0.84±0.25)s^(-1)]、舒张期整体周向应变率[(0.73±0.29)s^(-1)]、收缩期整体径向应变率[(1.25±0.46)s^(-1)]和舒张期整体径向应变率[(-1.18±0.50)s^(-1)]最低;向心性LVH组的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0.62±0.16)s^(-1)]和舒张期整体纵向应变率[(0.53±0.14)s^(-1)]最低。向心性重构组的native T1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5.50(85.25)ms vs.(1262.53±38.18)ms,P=0.083];离心性LVH组的native T1值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10±58.49)ms vs.(1262.53±38.18)ms,P<0.001]。与对照组相比,四个患者组的T2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离心性LVH组的T2值[(54.86±8.71)ms]最大。不同组CKD患者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ative T1值的独立决定因素是血红蛋白含量(校正的R^(2)=0.216,β=-0.442,P<0.001)和血清肌酐(校正的R^(2)=0.216,β=-0.220,P=0.010)。结论CKD患者的心肌应变降低、native T1值及T2值增加,离心性LVH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改变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珍稀白蝶兰属(兰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雨 唐露 +3 位作者 邵士成 马长乐 李健 罗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5,共13页
为理解珍稀濒危兰科植物龙头兰(Pecteilis susannae)和景洪白蝶兰(P.hawkesiana)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用于物种鉴定、保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采... 为理解珍稀濒危兰科植物龙头兰(Pecteilis susannae)和景洪白蝶兰(P.hawkesiana)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用于物种鉴定、保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的拼接、组装和注释,并与其他近缘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4 407 bp和153 891 bp,由一对26 550 bp和26 523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84 204 bp和83 756 bp的大单拷贝区(LSC)、17 103 bp和17 089 bp的小单拷贝区(SSC)组成;均注释了111个唯一基因,包括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2)在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94个和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3)二者之间存在70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和152个插入缺失(InDels)位点,其中cpInDel 067等可以区分2个物种。(4)观察到1个差异较大的基因(accD)和9个高变区(rps19-psbA、matK-trnQ-UUG、psbM-psbD、trnT-UGU-ndhJ、accD-psaI、ycf4-cemA、clpP-psbB、ndhF-trnL-UAG、rps15-ycf1)。(5)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龙头兰、景洪白蝶兰和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白蝶兰属2种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获得的SSR位点、InDels和高变区序列可为物种鉴定、开发利用及其资源保护提供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兰 景洪白蝶兰 叶绿体基因组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洋 唐璐 +2 位作者 易玉龙 何莉君 薛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根据是否根管感染分组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5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构成,采... 目的探讨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感染根管的主要致病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根据是否根管感染分组为感染组(38例)和未感染组(5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构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IL-1β、IFN-γ水平对根管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患者中感染38例(43.18%),共检出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8株(60.87%),包括葡萄球菌属(21.74%)、微单胞菌(17.39%)、粪肠球菌(13.04%)、放线菌(4.35%)及其他革兰阳性菌(4.35%);革兰阴性菌18株(39.13%),包括中间普氏菌(15.22%)、福塞类杆菌(10.87%)、牙龈卟啉单胞菌(4.35%)、产黑普雷沃菌(4.35%)及其他革兰阴性菌(4.35%)。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刷牙时间<3 min、刷牙次数1次、喜食甜食、龋牙占比高于未感染组,血清和龈沟液中IL-1β和IFN-γ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刷牙时间<3 min[O^R=1.950(95%CI:1.116,3.410)]、刷牙次数1次[O^R=2.192(95%CI:1.100,4.371)]、喜食甜食[O^R=1.754(95%CI:1.081,2.847)]、龋牙[O^R=2.252(95%CI:1.166,4.352)]、血清IL-1β≥7.69 ng/mL[O^R=1.842(95%CI:1.195,2.841)]、龈沟液IL-1β≥22.59 ng/mL[O^R=1.519(95%CI:1.032,2.235)]、血清IFN-γ≥11.73 ng/mL[O^R=1.701(95%CI:1.147,2.522)]、龈沟液IFN-γ≥8.33 ng/mL[O^R=1.495(95%CI:1.032,2.165)]均是根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50(95%CI:0.763,0.937),血清IL-β为7.69 ng/mL时敏感性最高,为86.8%(95%CI:0.826,0.908),龈沟液IL-β为22.59 ng/mL时特异性最高,为92.0%(95%CI:0.895,0.937)。结论牙髓牙周病变患者根管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喜食甜食、龋牙、血清IL-1β≥7.69 ng/mL、龈沟液IL-1β≥22.59 ng/mL、血清IFN-γ≥11.73 ng/mL、龈沟液IFN-γ≥8.33 ng/mL均是根管感染的影响因素,其中感染患者的血清和龈沟液IL-1β、IFN-γ均处于高表达状态,对于根管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牙周病变 根管感染 IL-1β IFN-Γ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的有机肥腐熟度直接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璐 贾佳 +3 位作者 唐璐 陈晨 沈东升 龙於洋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有机肥料》(NY/T 525—2021)增加了腐熟度要求,并间接以种子发芽指数评价,操作仍不够直接。探究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的有机肥料腐熟度表征方法,以期为实现更直接的评估提供参考。供试9种有机肥料提取出的可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分... 《有机肥料》(NY/T 525—2021)增加了腐熟度要求,并间接以种子发芽指数评价,操作仍不够直接。探究基于荧光光谱分析的有机肥料腐熟度表征方法,以期为实现更直接的评估提供参考。供试9种有机肥料提取出的可溶性有机物(DOM)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动物源有机肥料中腐殖质含量普遍比植物源有机肥料的腐殖质含量低,但腐殖化程度更高。DOM的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FRI和PARAFAC分析可成功表征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程度,通过DOM的荧光光谱分析定量表征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程度可为其品质判定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腐殖质 三维荧光光谱 可溶性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高速列车受电弓主被动整体降噪研究
16
作者 袁贤浦 袁丁 +1 位作者 汤路 王雪明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1年第4期143-148,共6页
针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越来越大的问题,本文以高速列车某车型为参考建立1∶1受电弓区域局部模型,基于宽频带噪声源模型、LES大涡模拟及FW-H声学模型,运用弓头仿生降噪和底部空腔主动射流降噪的整体降噪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高速列车... 针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越来越大的问题,本文以高速列车某车型为参考建立1∶1受电弓区域局部模型,基于宽频带噪声源模型、LES大涡模拟及FW-H声学模型,运用弓头仿生降噪和底部空腔主动射流降噪的整体降噪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受电弓弓头和底部空腔是气动噪声的主要来源;降噪后,主要噪声源的声功率级都有了较大降幅,其中弓头和空腔部位分别降低了15.28 d B和16.92 d B;中高楼层住宅处的降噪效果更佳,最大声压级降低位置在距地面18 m高处(距受电弓25 m远处),降低了4.94 d BA;远场声压级在低频区域降噪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在800 Hz位置声压级降幅最大,降低了8.21 d 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气动噪声 受电弓 大涡模拟 仿生降噪 主动射流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高速列车受电弓主被动整体降噪研究
17
作者 袁贤浦 袁丁 +1 位作者 汤路 王雪明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针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越来越大的问题,本文以高速列车某车型为参考建立1:1受电弓区域局部模型,基于宽频带噪声源模型、LES大涡模拟及FW-H声学模型,运用弓头仿生降噪和底部空腔主动射流降噪的整体降噪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高速列车受... 针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越来越大的问题,本文以高速列车某车型为参考建立1:1受电弓区域局部模型,基于宽频带噪声源模型、LES大涡模拟及FW-H声学模型,运用弓头仿生降噪和底部空腔主动射流降噪的整体降噪措施,采用数值模拟法研究高速列车受电弓区域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受电弓弓头和底部空腔是气动噪声的主要来源;降噪后,主要噪声源的声功率级都有了较大降幅,其中弓头和空腔部位分别降低了15.28 d B和16.92 d B;中高楼层住宅处的降噪效果更佳,最大声压级降低位置在距地面18 m高处(距受电弓25 m远处),降低了4.94 d BA;远场声压级在低频区域降噪效果更为显著,特别是在800 Hz位置声压级降幅最大,降低了8.21 d 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气动噪声 受电弓 大涡模拟 仿生降噪 主动射流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网络的雾天绝缘子缺陷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璐 王淑青 +2 位作者 王年涛 要若天 王一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绝缘子作为输电线路中重要的元器件,对绝缘子缺陷的识别和定位在电网巡检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了对雾天情况下绝缘子状态进行准确定位识别,改进了YOLOX目标检测网络。首先,为了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改进了激活函数;其次,为了解决小目标样... 绝缘子作为输电线路中重要的元器件,对绝缘子缺陷的识别和定位在电网巡检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了对雾天情况下绝缘子状态进行准确定位识别,改进了YOLOX目标检测网络。首先,为了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改进了激活函数;其次,为了解决小目标样本相较于整体样本较少和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改进了图像增强方法和损失函数;最后,将改进的YOLOX网络在数据集上与4种目标检测网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雾天数据集上,改进后YOLOX的准确度、平均准确率和每秒处理图片张数都有一定提升,符合无人机巡检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缺陷 目标检测 雾天巡检 改进YOL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DMR-NET的鸟鸣声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娅茹 唐璐 +2 位作者 陈爱斌 彭伟雄 沈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184,共11页
为了高效且快速地识别自然环境中的鸟鸣声,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逐点深度的多感受野注意力残差网络(LPDMR-NET)模型。首先,通过Mel滤波器生成Mel频谱图。接着,采用basicblock和downblock连接生成两层残差网络DBNet,堆叠DBNet作为鸟鸣声识... 为了高效且快速地识别自然环境中的鸟鸣声,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逐点深度的多感受野注意力残差网络(LPDMR-NET)模型。首先,通过Mel滤波器生成Mel频谱图。接着,采用basicblock和downblock连接生成两层残差网络DBNet,堆叠DBNet作为鸟鸣声识别的主干网络,以提高训练速度。然后,利用逐点深度卷积网络(PDNet)提取频谱图特征信息,替代主干网络下采样模块,将两个残差模块的basicblock中的3×3卷积替换为分离分支块(DBB),引入不同的感受野,在复杂多分支结构下显著提高网络的识别性能。最后,在两个残差模块间嵌入轻量级高效置换注意力(SA)模块用于传递两层残差模块间的有效信息,增强频谱图波纹特征,进一步提高网络识别性能。在自建的30类鸟鸣声数据集Birdselfdata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6.82%、F1值为96.73%,在识别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超越了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鸟鸣声分类 深度学习 Mel频谱图 残差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MNZ/PLGA纳米纤维膜制备表征及药物释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万里 唐璐 +2 位作者 王梦雪 王椿 董志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通过有效持续释放药物,达到杀灭细菌,有效地治疗牙周炎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高电场下,将有机高分子拉伸成纳米纤维,在收集滚筒上形成纳米... 目的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的,通过有效持续释放药物,达到杀灭细菌,有效地治疗牙周炎的目的。方法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高电场下,将有机高分子拉伸成纳米纤维,在收集滚筒上形成纳米纤维膜。将不同含量的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1wt%、3wt%、5wt%)负载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纤维膜上。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亲疏水性测试、拉伸试验、生物相容性和药物释放进行表征,得到较为适合的MNZ/PLGA纳米纤维膜。结果随着甲硝唑含量的增加,PLGA复合纳米纤维丝直径逐渐增大,3wt%MNZ/PLGA复合膜均匀,当甲硝唑含量达到5wt%时,纤维丝粘连严重,且有大的颗粒状滴液团聚。MNZ表现为嵌入吸附在PLGA上,各基团表现出较好的理化特性。纳米纤维膜由原来的疏水逐渐变成亲水膜,拉伸性能随着甲硝唑含量增加逐渐减弱降低,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结论在药物释放中,3wt%MNZ/PLGA膜缓释效果优于其它组。3wt%MNZ/PLGA膜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附,有优越的力学性能,稳定持久的持续释放效果。MNZ/PLGA生物膜的制备为牙周炎的贴膜治疗优化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甲硝唑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