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溶处理对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韩念梅 冯迪 +2 位作者 唐建国 耿哲 石皋莲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52,共9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常温拉伸、剥落腐蚀试验等研究了固溶处理对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粗大第二相面积分数逐渐减小,AlZnMgCu相和Al...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常温拉伸、剥落腐蚀试验等研究了固溶处理对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粗大第二相面积分数逐渐减小,AlZnMgCu相和Al_(2)CuMg(S)相基本回溶,只残留少量的Al_(7)Cu_(2)Fe相,亚晶尺寸和再结晶面积分数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导致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合金经470℃固溶处理2 h+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剥落腐蚀性能分别为613.4 MPa、8.9%和EB+级。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的静态再结晶机制包括“原有晶界弓出机制”和“亚晶合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5铝合金 喷射成形 固溶 再结晶
原文传递
Impact of cooling rate on exfoli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Li-containing 7xxx aluminum alloy
2
作者 JIANG Ke-da LIAO Ze-xin +2 位作者 CHEN Ming-yang LIU Sheng-dan tang jian-gu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225-2236,共12页
The impact of cooling rate after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on exfoli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Li-containing 7xxx aluminum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accelerated immer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 The impact of cooling rate after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on exfoli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 Li-containing 7xxx aluminum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accelerated immers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test,optical microscope,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and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With the decrease of cooling rate from 1700℃/s to 4℃/s,exfoli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aged specimens decreases with rating changing from EA to EC and the maximum corrosion depth increasing from about 169.4μm to 632.1μm.Exfoliation corrosion tends to develop along grain boundaries in the specimens with cooling rates higher than about 31℃/s and along both grain boundaries and sub-grain boundaries in the specimens with lower cooling rates.The reason has been discussed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chemistry at grain boundaries and sub-grain boundaries due to slow coo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xxx aluminum alloy cooling rate exfoliation corrosion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时效对汽车用高强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承波 唐建国 +2 位作者 邓运来 李建湘 张新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59,共7页
高强度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将是未来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通过拉伸实验、电导率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双级时效对汽车用高强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综合性能的影响比时效时间的要大,双级时效参数中的第二级... 高强度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将是未来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通过拉伸实验、电导率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了双级时效对汽车用高强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时效温度对综合性能的影响比时效时间的要大,双级时效参数中的第二级时效温度的影响最大,随着第二级的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增加,时效强化相的尺寸增加,力学性能下降,电导率增加。优化出的T76时效制度为120℃/6h+160℃/12h,时效强化相与基体完全共格,长度方向的尺寸约5~8nm,厚度方向的尺寸约3~5nm;优化出的T73时效制度为120℃/6h+170℃/12h,时效强化相与基体半共格,长度方向的尺寸约8~15nm,厚度方向的尺寸约4~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汽车 双级时效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银纳米复合膜对非晶态Mg-Ni-La贮氢合金的表面改性及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彦欣 黄林军 +2 位作者 唐建国 王瑶 刘继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9-517,共9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Mg_(65)Ni_(27)La_8非晶电极合金带,采用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膜(G/A),通过高能球磨将G/A膜成功引入电极合金进行表面包覆改性。通守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和高分辨电镜表征显...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Mg_(65)Ni_(27)La_8非晶电极合金带,采用氧化还原法成功制备石墨烯/纳米银复合膜(G/A),通过高能球磨将G/A膜成功引入电极合金进行表面包覆改性。通守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和高分辨电镜表征显示:还原后的石墨烯呈卷曲的大片层结构,尺寸在2~5μm之间,银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上,尺寸在10~20nm之间。用恒流充放电的方法在三电极电池测试仪上测定其电化学循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合金表面的氧含量由21%降低为包覆后的10%,G/A膜有效阻止合金表面的腐蚀和粉化开裂,包覆改性后电极合金的极限电流密度提高了2.54倍,电极的接触阻抗降低87.2%,电极合金的最高放电容量由610.8mA·h/g上升为814.8mA·h/g,经过20个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由79.86%提升为85.76%,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La系贮氢合金 石墨烯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速率对汽车用新型高强韧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承波 邓运来 +2 位作者 唐建国 李建湘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5-1582,共8页
采用晶间腐蚀实验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淬火速率对汽车用新型高强韧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速率从960℃/s降低至1.8℃/s,晶界淬火析出相的长度及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分别从24.3 nm和23.7 nm增加至94.5 nm和97.8 nm... 采用晶间腐蚀实验结合扫描和透射电镜分析,研究淬火速率对汽车用新型高强韧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速率从960℃/s降低至1.8℃/s,晶界淬火析出相的长度及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分别从24.3 nm和23.7 nm增加至94.5 nm和97.8 nm,晶间腐蚀等级从3级增加至4级,最大腐蚀深度和平均腐蚀深度从71.6μm和60.3μm分别增加至174.2μm和157.9μm。随着淬火速率的减小,晶界析出相的粒径增加,晶界析出相的相间距增加,晶界PFZ宽度也相应增大,晶界析出相的Zn含量增加最快,Mg含量的增加次之,Cu含量的增加最慢,从而导致晶间腐蚀深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淬火速率 无沉淀析出带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寸口脉搏波频谱分析的体外循环血液灌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千英信 汤建国 +6 位作者 张志枫 周昌乐 许家佗 邱勇兵 李欣 郭震 王宁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寸口脉搏波频谱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将92例需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寸口脉搏波频谱变化规律,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效果评价方法。方法:将92例需体外循环术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组)各46例,应用PowerLab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脉搏波指标,观察2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脉搏波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PP组能检测到脉搏波,NP组未能检测到明显的脉搏波,脉搏波能量主要分布在0~5 Hz范围,PP组脉搏波能量显著高于NP组,PP组脉搏波能量传递的衰减度低于NP组;脉搏波传导的能量主要是低频能量,包含呼吸波的能量。结论:PP组能检测到寸口脉搏波,提示脉搏波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搏动灌注的客观评价指标,搏动灌注产生的脉搏波能量高于非搏动灌注脉搏波能量,频域参数0~5 Hz谱能比值可以作为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指标,低频的呼吸波参与脉搏波中的能量传递,佐证了中医诊脉独取手太阴肺经"寸口"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搏波 频谱分析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林高用 李劲风 +2 位作者 刘会群 唐建国 张红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4期215-218,共4页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创新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参与度低、受益少等问题,从项目选题、项目实施等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将专业课程学...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创新训练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参与度低、受益少等问题,从项目选题、项目实施等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基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并促进了大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深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教学 创新训练模式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建国 张红梅 孙俊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5期111-112,共2页
针对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提出《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根据信息类与经管类的专业差异,提出实践教学的可持续改进方案。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超前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军怀 汤建国 +1 位作者 陈江红 彭中友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80-80,81,共2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后硬膜外镇痛组(C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P组)。于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 P组于切皮... 目的:比较硬膜外超前镇痛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后硬膜外镇痛组(C组)和硬膜外超前镇痛组(P组)。于T7,8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 P组于切皮前硬膜外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C组患者术后硬膜外注射混合液15 mL,30 min后接镇痛泵,以5 mL/h的速率硬膜外输注250 mL。分别记录不同时段心电图ST段水平和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C组ST段水平明显低于P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6 h、24 h各组血浆CRP及术毕至术后24 h血浆cTnI浓度、CK-MB活性明显升高(P<0.05);P组术后6 h、24 h血浆cTnI和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与术后硬膜外镇痛相比,硬膜外超前镇痛可更好地抑制上腹部手术后应激反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 老年 高血压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氯化锰控碱及其盐效应
10
作者 张燎 成官文 +4 位作者 张宇玲 韦桥权 陈占刚 唐建国 郑华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6-694,共9页
采用氯化锰进行控碱的赤泥土壤化处置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锰对赤泥具有一定的控碱效果,氯化锰投加量越大,控碱效果越好,但赤泥pH值的变化滞后于碱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氯化锰赤泥控碱作用与Mn^(2+)同体系内的碱性阴离子OH^(-)、CO_(3)^(2-... 采用氯化锰进行控碱的赤泥土壤化处置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锰对赤泥具有一定的控碱效果,氯化锰投加量越大,控碱效果越好,但赤泥pH值的变化滞后于碱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氯化锰赤泥控碱作用与Mn^(2+)同体系内的碱性阴离子OH^(-)、CO_(3)^(2-)、HCO^(-)_(3)、AlO^(-)_(2)反应平衡有关,通过Mn^(2+)与CO_(3)^(2-)、OH^(-)化学反应而带动其他次一级化学反应共同进行,陈化时间延长实现赤泥盐分向化学结合碱转化。6 g/kg MnCl_(2)·4H_(2)O赤泥控碱并陈化120 d,游离碱、CO_(3)^(2-)、HCO^(-)_(3)去除率均在50%左右,电导率仅增大0.17 mS/cm,盐分以NaCl为主,矿相总量增加10%,形成了较大的难溶性颗粒,从而实现赤泥控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氯化锰 控碱 盐效应 土壤化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标行业一流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体系
11
作者 李嘉 唐建国 +7 位作者 段绍书 吴常根 张洪 任晓宁 龙凤 李志超 李慧 张荻 《化工管理》 2023年第S01期13-19,共7页
生产企业内部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涵盖仓储、科研、生产及营销各环节,而数字化、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HSE)贯穿于链条始终。2021年,为推动管理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卓越运营,公司依据“企业价值四要素”,将搭建“性价比最优... 生产企业内部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涵盖仓储、科研、生产及营销各环节,而数字化、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HSE)贯穿于链条始终。2021年,为推动管理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卓越运营,公司依据“企业价值四要素”,将搭建“性价比最优、成本最低、安全、准时、经济”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提升到了战略高度,遵循对标管理八步法,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项目团队,选取万华化学等行业一流企业为标杆,充分借鉴标杆经验,剖析根因并运用速赢、LSS(精益六西格玛)及TPM(全面生产维护)等工具实施改善,实现收益共2.8亿元,助力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01%,在环保安全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市场升级转型、安全及营销数字化等方面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供应链管理 对标管理八步法 行业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续时效对Al-Zn-Mg-Cu铝合金厚板力学性能和局部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许 唐建国 +5 位作者 张勇 陈明扬 刘胜胆 朱玉涛 何克准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95-2509,共15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7XXX系铝合金厚板T6I76、T73和T6三种时效状态的硬度、室温拉伸和电导率,并采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局部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6I76试样的强度和硬度与T6试样的相当,但局部耐腐蚀性... 本文研究了一种7XXX系铝合金厚板T6I76、T73和T6三种时效状态的硬度、室温拉伸和电导率,并采用晶间腐蚀、剥落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局部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6I76试样的强度和硬度与T6试样的相当,但局部耐腐蚀性能明显增强,且优于T6试样和T73试样的。T6I76试样经过预时效、淬火和低温长时间时效处理后,晶内沉淀强化相(η′相)特征与T6试样相似,但强度更大;与T73试样相比,T6I76试样的η相中Cu含量更高、Zn含量更低、间距更大,且晶界附近无沉淀析出带宽度更窄,这能有效地阻断沿晶阳极溶解通道,得到更好的局部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XXX系铝合金 断续时效 力学性能 晶间腐蚀 剥落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烟丝—发烟剂体系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亚萍 刘朝贤 +6 位作者 王乐 张明建 张柯 邓楠 鲁端峰 汤建国 刘向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73,共5页
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对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的烟丝-发烟剂(丙三醇与丙二醇质量比51)体系的热物性进行研究,分析含水率和发烟剂含量对再造烟叶丝和烤烟丝热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22~75℃)的升高,烟草物料导热系数增大[再造烟叶丝0... 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对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的烟丝-发烟剂(丙三醇与丙二醇质量比51)体系的热物性进行研究,分析含水率和发烟剂含量对再造烟叶丝和烤烟丝热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22~75℃)的升高,烟草物料导热系数增大[再造烟叶丝0.06~0.12 W/(m·K)、烤烟丝0.06~0.16 W/(m·K)],热扩散系数减小(再造烟叶丝0.33~0.05mm2/s、烤烟丝0.40~0.09mm2/s),体积热容增大[再造烟叶丝0.17~2.70 MJ/(m3·K)、烤烟丝0.15~1.45 MJ/(m3·K)];随含水率(湿基含水率0%~13%)的增大,烟草物料导热系数增大、热扩散系数减小、体积热容增大;随发烟剂含量(0%~25%)的增大,烟草物料导热系数呈增大趋势,但变化很小[再造烟叶丝增大0.005 W/(m·K),烤烟丝增大0.006 W/(m·K)],热扩散系数减小(再造烟叶丝减小0.069mm^2/s,烤烟丝减小0.069 mm2/s),体积热容增大[再造烟叶丝增大0.106 MJ/(m3·K),烤烟丝增大0.138 MJ/(m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发烟剂含量 导热系数 热扩散系数 体积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固溶对紧固件用Al-Zn-Mg-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青梅 程全士 +2 位作者 叶凌英 唐建国 刘胜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90-2402,共13页
通过电导率、力学性能测试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固溶处理对紧固件用Al-Zn-Mg-Cu合金挤压棒材电导率、力学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固溶较单级固溶处理... 通过电导率、力学性能测试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研究固溶处理对紧固件用Al-Zn-Mg-Cu合金挤压棒材电导率、力学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固溶较单级固溶处理,合金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力学性能。随着强化固溶中二级固溶时间的延长和一级、二级固溶温度的提高,电导率和伸长率随之提高,硬度和强度随之降低。其中,二级固溶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二级固溶温度,一级固溶温度的影响最小。随着二级固溶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应力腐蚀敏感指数(ISSRT)先减小后增大,主要因为残余粗大相减少,降低腐蚀敏感性,而后再结晶分数提高和晶粒长大,恶化应力腐蚀性能。在满足紧固件用Al-Zn-Mg-Cu合金对电导率要求(≥38.0%IACS)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综合性能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450℃,1 h)+(490℃,1 h))固溶处理+((120℃,5 h)+(177℃,16 h))时效处理,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电导率和应力腐蚀敏感指数分别为532.8 MPa、158.0 HV、38.5%IACS和ISSRT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组织 强化固溶 应力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时间对Al⁃Mg⁃Si合金组织及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玉萍 唐建国 +5 位作者 叶凌英 蒋海春 刘胜胆 张勇 陆金堃 马乐航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58,共6页
采用室温拉伸和弯曲试验研究了时效时间对2种不同成分Al⁃Mg⁃Si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从微观组织角度揭示了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失稳伸长率(断后伸长率与均匀伸长率的差值)越大,合金弯曲性能越好;随... 采用室温拉伸和弯曲试验研究了时效时间对2种不同成分Al⁃Mg⁃Si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从微观组织角度揭示了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失稳伸长率(断后伸长率与均匀伸长率的差值)越大,合金弯曲性能越好;随着时效时间从2 h增加至10 h,晶界析出相数量减少、间距增加,2种合金的弯曲性能均逐渐提高,弯曲角分别从90.8°、79.0°增加至104.5°、102.5°;Si含量较高的合金(Mg含量0.756%、Si含量0.796%,质量分数)中,Si原子容易在晶界处偏聚形成较多的富Si相和Si单质,从而降低材料的弯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时效时间 晶界析出相 失稳伸长率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特征对7020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子林 唐建国 +3 位作者 叶凌英 马文静 陈晓娇 古一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21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晶粒组织的7020铝合金挤压型材表层和中心层的腐蚀性能变化规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晶界的析出特征,并根据相邻晶粒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计算了晶界取向差,建立了晶界取向差与晶界析出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了不同晶粒组织的7020铝合金挤压型材表层和中心层的腐蚀性能变化规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不同晶界的析出特征,并根据相邻晶粒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计算了晶界取向差,建立了晶界取向差与晶界析出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大角度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间距以及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均大于小角度晶界上的。小角度晶界上的析出相尺寸和PFZ宽度随晶界取向差增加而增加。含较高小角度晶界比例的中心层试样比表层试样的局部腐蚀抗性更好,由表层至中心层,小角度晶界比例增加了30.04%,晶间腐蚀最大深度从22.67μm降至2.80μm,剥落腐蚀最大深度从436.52μm降至353.0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20铝合金 晶界取向差 剥落腐蚀 晶界特征 晶间腐蚀 腐蚀行为 大角度晶界 小角度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循环对电气接续材料长期连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冠 杨荣凯 +3 位作者 唐建国 陈华 张冰 孔维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电气线路的压接连接质量会对线路的长期运行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热循环及短路试验对铝制接续金具和铝合金接续金具压接下的铝合金电缆导体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循环试验条件下,铝制接续金具与铝合金接续金具的... 电气线路的压接连接质量会对线路的长期运行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热循环及短路试验对铝制接续金具和铝合金接续金具压接下的铝合金电缆导体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循环试验条件下,铝制接续金具与铝合金接续金具的压接性能差异不大,但短路试验后,铝合金接续金具的压接性能明显优于铝制金具的;短路试验所产生的温差导致的接续金具内部应力(110 MPa)明显高于热循环试验所产生的应力(35 MPa);Al-0.6Fe-0.15Cu铝合金接续金具,基体中Al_3Fe相粒子可极大地阻碍位错的运动,增加蠕变变形抗力,提高材料应对热循环特别是短路时所产生的高温大应力下蠕变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合金 热循环 连接性能 蠕变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温度对Mg-5.3Gd-2.6Y-1.1Nd-0.3Zr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生物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鑫 唐建国 +5 位作者 石洪吉 官立群 杨柳 邓运来 唐昌平 张议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81,共6页
在不同温度下对均匀化处理后的Mg-5.3Gd-2.6Y-1.1Nd-0.3Zr(质量分数/%)镁合金进行挤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拉伸实验对比研究固溶态铸锭、不同挤压温度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析氢法、失重法和极化曲线实验综合测试合金在Hank’s... 在不同温度下对均匀化处理后的Mg-5.3Gd-2.6Y-1.1Nd-0.3Zr(质量分数/%)镁合金进行挤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拉伸实验对比研究固溶态铸锭、不同挤压温度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析氢法、失重法和极化曲线实验综合测试合金在Hank’s人体模拟液中的耐生物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腐蚀后合金的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温度的降低,合金的晶粒不断细化,强度及塑性不断提高,其中390℃温度下挤压得到的合金屈服强度达到223.4MPa,较固溶态铸锭(139.8MPa)提升约60%,且挤压后的合金在Hank’s体液中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随着挤压温度的降低,合金的耐蚀性先升高后降低,450℃挤压的棒材耐生物腐蚀性能最优,腐蚀速率为0.74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温度 力学性能 耐生物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构型烟碱与胰蛋白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继 杨柳 +4 位作者 陈永宽 刘志华 汤建国 杨洪芹 李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4-853,共10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稳态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辅助分子对接技术,重点考察了烟碱(NIC)两种对映体与胰蛋白酶(TYP)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构象变化及结合模式。结果表明,S-NIC与TYP碰撞结合形成激态复合物而猝灭TYP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稳态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手段辅助分子对接技术,重点考察了烟碱(NIC)两种对映体与胰蛋白酶(TYP)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构象变化及结合模式。结果表明,S-NIC与TYP碰撞结合形成激态复合物而猝灭TYP的内源性荧光,而R-NIC与TYP结合的猝灭机理为动静态结合的混合猝灭类型。R-NIC对TYP荧光猝灭的能力强于S-NIC,且结合常数(Ka)大于S-NIC,但二者在TYP活性空腔中均只有1个高亲和位点。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S-NIC和R-NIC与TYP结合时活化能差异较大,R-NIC与TYP碰撞结合所需能量更小。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研究发现,NIC两种对映体均诱导了TYP的微环境和构象发生变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两种对映体均稳定结合于TYP分子的SER-195附近,且R-NIC与氨基酸残基SER-214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对映体 胰蛋白酶 作用机理 荧光光谱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温度对铝铜锂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家发 唐建国 +2 位作者 叶凌英 董宇 王萍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156,162,共5页
采用标准紧凑拉伸C(T)试样研究了室温冷轧和350℃温轧的铝铜锂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合金微观组织以及疲劳断口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内在影响机理。结... 采用标准紧凑拉伸C(T)试样研究了室温冷轧和350℃温轧的铝铜锂合金固溶时效处理后的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对合金微观组织以及疲劳断口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固溶时效处理后,室温冷轧板材的再结晶程度比350℃温轧板材高25.3%,裂纹易沿着大角度晶界扩展;温轧板材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低,抗疲劳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锂合金 轧制温度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固溶时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