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oS核函数调制的超声图像伪影剔除方法
1
作者 宋寿鹏 贾慧 陈丹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超声图像伪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S核函数调制的超声图像伪影剔除方法,该方法能同时剔除由等声程线扩散、传感器拖尾现象和检测噪声产生的伪影.该方法利用SoS核函数对测得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调制,对调制后的信号等间隔低速... 针对超声图像伪影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oS核函数调制的超声图像伪影剔除方法,该方法能同时剔除由等声程线扩散、传感器拖尾现象和检测噪声产生的伪影.该方法利用SoS核函数对测得的超声回波信号进行调制,对调制后的信号等间隔低速率采样来获取离散序列值,再对离散序列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序列,利用谱估计算法对回波信号参数进行估计,获取检测信号的特征参数,最后对回波信号进行自适应重构,计算声场得到超声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聚焦和直探头对槽和通孔类缺陷的去伪影效果明显,与传统B扫图像相比,峰值信噪比分别达到了24.306、23.213、15.074和16.444 dB,结构相似度分别为0.931、0.932、0.746和0.773,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缺陷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超声图像 伪影 SoS核函数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ZT的8+8超声传感器阵列寻址接收策略及电路系统设计
2
作者 宋寿鹏 邵文津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21,共9页
超声传感器阵列寻址接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超声阵列接收机制,它可以灵活地选择阵列中接收阵元数量及分布范围,在简化电路规模的同时,可以实现阵列的变孔径接收。提出了一种基于PZT的8+8(64阵元)规模寻址激励超声阵列接收策略,设计了基于... 超声传感器阵列寻址接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超声阵列接收机制,它可以灵活地选择阵列中接收阵元数量及分布范围,在简化电路规模的同时,可以实现阵列的变孔径接收。提出了一种基于PZT的8+8(64阵元)规模寻址激励超声阵列接收策略,设计了基于微处理器和PMOS电子开关控制的寻址接收电路,实际测试并分析了寻址接收模式下超声阵列的电气特性。采用单阵元、整行阵元、整列阵元及全部阵元接收孔径4种寻址接收模式,测试了铝和钢材试块底面回波信号,得到不同接收模式下回波信噪比的变化规律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传感器阵列 寻址接收 电路 寻址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与非可视化特征融合超声3D目标识别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寿鹏 申静静 卢翠娥 《电子科技》 2019年第5期5-10,共6页
目前常用的超声3D目标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在空间一点或多点获取一维回波,通过信号处理得到目标体3D信息以实现3D目标体识别。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识别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 目前常用的超声3D目标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在空间一点或多点获取一维回波,通过信号处理得到目标体3D信息以实现3D目标体识别。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识别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和非可视化特征融合的超声3D目标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目标体回波信号处理方法与合成孔径方法相结合,将提取的目标体信息在特征层进行了融合,然后经BP神经网络实现了分类识别,可使现有方法的不足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对3类人工靶标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缺陷的3D识别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且鲁棒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超声 3D目标识别 合成孔径 可视化 非可视化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FM Barker编码的板材焊缝缺陷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宋寿鹏 乔梦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6-254,共9页
针对编码超声检测中,回波信号经脉冲压缩后存在主瓣持续时间长和旁瓣水平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调频(NLFM)Barker复合编码的超声波激励方法,用于板材焊缝缺陷检测。给出了该复合码的产生方法,并推导出了其函数表达式。通过仿真... 针对编码超声检测中,回波信号经脉冲压缩后存在主瓣持续时间长和旁瓣水平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调频(NLFM)Barker复合编码的超声波激励方法,用于板材焊缝缺陷检测。给出了该复合码的产生方法,并推导出了其函数表达式。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其与Barker码、非线性调频信号、以及线性调频Barker码这3种编码激励方法产生的超声波的时频特性、传感器响应特性以及回波脉冲压缩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编码超声回波信号经脉冲压缩后,其主旁瓣功率比较非线性调频信号和线性调频Barker码分别提高了约11和5 dB,峰值旁瓣水平较Barker码、非线性调频信号、以及线性调频Barker码分别降低了约7.8、7和3.6 dB,并能有效检测出焊缝中预设的5种常见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复合编码激励 非线性调频 焊缝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全聚焦成像中等声程线伪影剔除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寿鹏 陈仪倩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7-534,共8页
针对超声全聚焦成像算法中等声程线扩散产生的原理性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声场有效等声程线和图像强度分布特征相结合的伪影剔除方法。首先分析了全聚焦成像算法中等声程线产生伪影的机理,根据数据均方根误差自适应辨识有效... 针对超声全聚焦成像算法中等声程线扩散产生的原理性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回波声场有效等声程线和图像强度分布特征相结合的伪影剔除方法。首先分析了全聚焦成像算法中等声程线产生伪影的机理,根据数据均方根误差自适应辨识有效等声程线;通过Canny算子获取全聚焦图像待处理候选区域,再根据候选区域中有效等声程线相交次数和图像强度的分布特征辨识缺陷图像和伪影,利用图像中强度最低像素值扩展填充剔除伪影后的区域,进而达到剔除伪影的目的。通过在不同直径通孔类和槽类标准缺陷试块上声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伪影剔除效果显著。同时,该方法对噪声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在不加滤波的条件下信号信噪比高于15 dB时就可获得较好的去伪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全聚焦成像 伪影 等声程线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进制编码的管道缺陷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寿鹏 刘明宇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6-941,共6页
脉冲信号激励的超声波用于管道缺陷检测时,存在平均发射声功率小及探测信号频带单一的局限,且在多发多收的阵列检测场合,很难确定接收回波的发射源,不利于被测体全声场的声学特征参数解算。为此,提出了采用正弦波频率调制的二进制超声... 脉冲信号激励的超声波用于管道缺陷检测时,存在平均发射声功率小及探测信号频带单一的局限,且在多发多收的阵列检测场合,很难确定接收回波的发射源,不利于被测体全声场的声学特征参数解算。为此,提出了采用正弦波频率调制的二进制超声编码方法检测管道缺陷。建立传感器编码激励响应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传感器在不同激励频率、分数带宽和码位数下的幅频响应规律,并实现了对接收信号的有效区分和发射声源的有效标识。将该方法用于管道缺陷的超声检测,实现了管道不同种类缺陷的有效检出和发射声源的有效标识,并分析了二进制编码激励方式下缺陷对不同频带的敏感性。统计结果表明,2~4位码对管道渗漏孔和裂纹缺陷的检出率高于62%,对回波信号的标识正确率高于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进制编码 频率调制 超声检测 管道缺陷 声源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抽样与相干因子融合的超声阵列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7
作者 宋寿鹏 李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0-208,共9页
针对超声成像中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抽样与相干因子融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阵列数据波束图,推导出不同阵元数目下的最大抽取因子,将阵列中所有阵元接收的数据按最大抽取因子进行... 针对超声成像中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抽样与相干因子融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阵列数据波束图,推导出不同阵元数目下的最大抽取因子,将阵列中所有阵元接收的数据按最大抽取因子进行空域等间隔抽样,得到阵元稀疏后的回波数据,减少了采集数据量。将空域抽样数据输入波束形成器,计算其协方差矩阵,再将协方差矩阵构造为Toeplitz矩阵,结合最小方差原理从构造的Toeplitz矩阵计算出抽样数据的自适应加权值,并引入相干因子对自适应加权值进行修正,以突出抽样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抑制干扰成份。在使用不对等数据信息和使用空域抽样数据成像的情况下,采用该算法、最小方差算法和融合相干因子的最小方差算法分别对裂纹和横通孔缺陷仿真成像。结果表明:在数据信息不对等时,在成像质量上,该算法介于另外两种算法之间;在成像时间上,与另外两种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成像时间平均减少85%以上。在相同的空域抽样数据下,在成像质量上,该算法成像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在成像时间上,与另外两种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成像时间平均减少6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算法 空域抽样 相干因子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填充硅橡胶超声干耦合特性
8
作者 宋寿鹏 张泽林 +2 位作者 樊素文 魏明惠 钮臣浩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0-937,共8页
针对工业超声无损检测领域干耦合材料种类匮乏且声能透射率低的问题,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基底材料中添加不同成分和配比的纳米颗粒,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干耦合材料,给出了干耦合条件下超声波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声学传输规律,对比分析了干耦合... 针对工业超声无损检测领域干耦合材料种类匮乏且声能透射率低的问题,在室温硫化硅橡胶基底材料中添加不同成分和配比的纳米颗粒,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干耦合材料,给出了干耦合条件下超声波的传输模型,得到了声学传输规律,对比分析了干耦合材料种类、厚度、硬度、超声中心频率及载荷因素对声能传输特性的影响。搭建了声学特性测试试验平台,分别对添加氧化铝、铁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的干耦合材料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填充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5%时,所形成的纳米填充硅橡胶的声阻抗提高了13.5%,使用200 kPa预载荷对试块测量时回波幅值提高了18.0%,具有良好的声耦合性能。可为实际超声检测时干耦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干耦合 硅橡胶 纳米颗粒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超声检测信号的信源标识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福强 宋寿鹏 +1 位作者 蒋斌 刘明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5期51-53,57,共4页
在多传感阵元组成的阵列检测场合,每一阵元发射的超声波是相同的,导致接收传感阵元无法有效区分发射源,制约了被测体空间声场的准确解算。采用二进制调频编码信号激励各传感阵元,在接收端通过脉冲鉴频电路对信号源进行身份信息识别,可... 在多传感阵元组成的阵列检测场合,每一阵元发射的超声波是相同的,导致接收传感阵元无法有效区分发射源,制约了被测体空间声场的准确解算。采用二进制调频编码信号激励各传感阵元,在接收端通过脉冲鉴频电路对信号源进行身份信息识别,可以有效区分多传感阵元结构中的发射源。将该方法应用于管道缺陷检测试验中,结果表明:二进制编码超声信号的信源识别率为94.8%,不仅实现了传感器阵列结构中各阵元回波信息的准确区分,还提高了检测信号的平均发射功率和回波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编码超声信号 信源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矩阵线形超声换能器阵列声场仿真与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寿鹏 张瑜 吴华清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0期162-168,共7页
全矩阵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新型超声检测可视化技术,其换能器阵列一直采用相控阵阵列结构。然而,全矩阵超声成像技术中阵元的激励模式和信号的接收模式与相控阵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对阵元产生的辐射声场和性能参数要求也不同,因此,继续沿用... 全矩阵超声成像作为一种新型超声检测可视化技术,其换能器阵列一直采用相控阵阵列结构。然而,全矩阵超声成像技术中阵元的激励模式和信号的接收模式与相控阵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对阵元产生的辐射声场和性能参数要求也不同,因此,继续沿用相控阵阵列结构,必然会导致阵列声场性能无法适应全矩阵成像的要求的问题。为此,从线形全矩阵超声成像原理出发,对线形换能器阵列声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全矩阵模式下阵元辐射声场和指向性模型,推导出了-6dB扩散角,获取了阵元几何参数与指向性的关系模型,并根据远场条件,给出了阵元间距确定方法。通过对直列人工缺陷进行成像,并与相同阵元数和相同有效检测孔径的超声相控阵探头进行成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全矩阵线形超声换能器阵列的成像效果优于超声相控阵,对位置较深的缺陷检出效果显著,并且在有效检测孔径相同的情况下,阵元数远少于相控阵探头,且具有更高的缺陷检出率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传感器阵列 全矩阵超声成像 缺陷检测 声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 sparse sampling for a binary frequency-coded ultrasonic signal
11
作者 song shoupeng Chen Yiqian +1 位作者 Xu Baowen Qiu Yue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2年第1期27-35,共9页
To achieve sparse sampling on a coded ultrasonic signal,the 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FRI)sparse sampl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on a binary frequency-coded(BFC)ultrasonic signal.A framework of FRI-based sparse samplin... To achieve sparse sampling on a coded ultrasonic signal,the 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FRI)sparse sampl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on a binary frequency-coded(BFC)ultrasonic signal.A framework of FRI-based sparse sampling for an ultrasonic signal pulse is presented.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ulse and the coded ultrasonic signal are analyzed,and a respons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oded ultrasonic signal is established.A time-domain transform algorithm,called the high-order moment method,is applied to obtain a pulse stream signal to assist BFC ultrasonic signal sparse sampling.A sampling of the output signal with a uniform interval is then performed after modulating the pulse stream signal by a sampling kernel.FRI-based sparse sampling is performed using a self-made circuit on an aluminum alloy sampl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mpling rate reduces to 0.5 MHz,which is at least 12.8 MHz in the Nyquist sampling mode.The echo peak amplitude and the time of flight are estimated from the sparse sampling data with maximum errors of 9.324%and 0.031%,respectively.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reference for reducing the sampling rate and data volume in coded ultrasonic t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d ultrasonic signal finite rate of innovation high-order moment sparse sampling circuit implem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