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文旅深度融合视角下文物活化利用与管理创新
1
作者 孙业红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共1页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种类繁多且价值突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征,也赋予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文化自信。其中,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与文旅融合的基础,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因素,也...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出种类繁多且价值突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征,也赋予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文化自信。其中,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与文旅融合的基础,是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与世界其他文明对话的重要桥梁。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更好保护利用文物,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更好活起来,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增益旅游历史文化底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全国部署开展文物旅游相关工作。《“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也明确指出要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发了文物游径、考古游径等专门线路,组织了各类文物旅游深度融合活动,取得了不少成果,对于推进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文物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深化世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在文物活化利用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期笔谈5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文物活化利用和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利用文物,发挥文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高文物活化利用质量以及推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世界文化交流 国家文物局 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规划 活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及功效关联物质预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叶红 蒋叶坷 +5 位作者 龚春霞 潘凌宇 姜辉 韩燕全 陈卫东 汪永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甘姜苓术汤进行质量控制及功效关联物质预测分析,为甘姜苓术汤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预测甘姜...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甘姜苓术汤进行质量控制及功效关联物质预测分析,为甘姜苓术汤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预测甘姜苓术汤潜在的功效关联物质。结果建立15批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标定16个共有峰,指认8个色谱峰;8个成分主要通过作用于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靶点,调控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将样品分为两类,筛选出甘草酸单铵盐、异甘草苷、6-姜烯酚、芹糖甘草苷作为差异性标志物。结论建立的甘姜苓术汤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基本体现复方的整体化学信息,筛选出4个成分作为潜在的功效关联物质,为甘姜苓术汤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甘姜苓术汤 网络药理学 指纹图谱 功效关联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春霞 潘凌宇 +3 位作者 孙叶红 韩燕全 汪电雷 汪永忠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174-180,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用药规律,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核心药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3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文献中运用中医药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有...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用药规律,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核心药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23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文献中运用中医药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有效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用药规律及核心药对。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处方61首,中药133味。关联规则分析出三项关联规则20条,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黄芪-白术-陈皮,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山柰酚、槲皮素、7-O-methylisomucronulatol、柚皮素和芒柄花黄素,核心靶点有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6、肿瘤蛋白p53(TP53)和IL-1β,主要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结论: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核心药对组合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中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旅游:构建入境旅游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4
作者 岳晓燕 孙业红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入境旅游是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凸显,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刻板印象反差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中“七个着力”要求的一... 入境旅游是国际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凸显,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刻板印象反差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中“七个着力”要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全球重要性的遗产资源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体现,因此,遗产旅游也承载了重要的政治文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遗产资源 入境旅游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信息不对称 国际传播能力 刻板印象 跨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科普场馆研学旅行评价研究——以北京市4个典型科普场馆为例
5
作者 付娟 常谕 +2 位作者 孙业红 程佳欣 姚灿灿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6期98-108,共11页
构建科普场馆研学旅行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动物园、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交通大学、联想未来中心为例,对北京科普场馆研学旅行发展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结果从加强科普资源整合、提升首都品牌引领能力、提高全民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度、... 构建科普场馆研学旅行评价指标体系,以北京动物园、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交通大学、联想未来中心为例,对北京科普场馆研学旅行发展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结果从加强科普资源整合、提升首都品牌引领能力、提高全民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度、建立有效的“产学研”机制等方面给出建议。以期为发展科普研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并发挥北京科普研学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科普研学工作的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科普场馆 研学旅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被引量:27
6
作者 闵庆文 骆世明 +9 位作者 曹幸穗 苑利 成升魁 杨庆文 孙庆忠 李先德 孙业红 赵立军 张红榛 吴敏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56-868,共13页
为了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耕技术和乡村文化丧失、食物与生计安全等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在该倡议提出20周年之际,为了系统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为了应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耕技术和乡村文化丧失、食物与生计安全等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在该倡议提出20周年之际,为了系统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科学分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邀请了11位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遗产保护实践者,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农业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农业文化遗产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意义;农业文化遗产中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与价值,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对国际公约履约与国际合作的支撑作用;中国典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经验等。访谈结果表明:以活态性、动态性、系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技术、传统农耕文化和结构合理的生态景观,对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建立全新的范式,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多方参与及惠益共享机制,以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 农业生物多样性 生态农业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业红 王静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共3页
一、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认识和开发的几个问题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产品问题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众多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笔者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探索农业... 一、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认识和开发的几个问题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和产品问题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农业文化遗产地众多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笔者从2005年开始就不断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资源范畴、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特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属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从业人员 旅游资源开发 产品设计 管理人员 资源范畴 旅游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准则及旅游研究的价值立场--“重新认识遗产旅游”系列对话连载(三)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明明 孙业红 +2 位作者 邹统钎 张朝枝 张捷 《旅游论坛》 2021年第3期23-30,共8页
1真实性与遗产旅游研究张朝枝:如上期讨论所提,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但关于遗产保护,真实性/原真性和完整性两大概念我们不得不提。在遗产旅游研究理论中,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真实性/原真性(authentici... 1真实性与遗产旅游研究张朝枝:如上期讨论所提,遗产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但关于遗产保护,真实性/原真性和完整性两大概念我们不得不提。在遗产旅游研究理论中,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真实性/原真性(authenticity)。在近年某排行榜公布的数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原真性 遗产保护 价值立场 保护与旅游 真实性 重新认识 排行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地区酸枣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9
作者 郭帅 李晓光 +4 位作者 孙叶红 高颖 郝丽贤 宋彦涛 谢雨珊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68-69,73,共3页
邢台酸枣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基础良好,野生资源丰富,是“邢枣仁”道地核心产区,加快推动酸枣产业提档升级,增强酸枣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势在必行。结合邢台市酸枣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种质资源混乱、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支撑薄弱、... 邢台酸枣自然气候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基础良好,野生资源丰富,是“邢枣仁”道地核心产区,加快推动酸枣产业提档升级,增强酸枣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势在必行。结合邢台市酸枣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种质资源混乱、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支撑薄弱、缺乏品牌影响力等问题,探讨了邢台市酸枣产业发展意见与建议,以促进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邢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旅游研究的问题与方法--“重新认识遗产旅游”系列对话连载(二)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捷 苏明明 +2 位作者 孙业红 邹统钎 张朝枝 《旅游论坛》 2021年第2期18-25,共8页
遗产旅游研究是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遗产旅游的关注热度也空前高涨。基于此,在《旅游论坛》的支持下,由中山大学张朝枝教授作为召集人,邀请到南京大学张捷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邹统... 遗产旅游研究是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特别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遗产旅游的关注热度也空前高涨。基于此,在《旅游论坛》的支持下,由中山大学张朝枝教授作为召集人,邀请到南京大学张捷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邹统钎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孙业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苏明明副教授就遗产旅游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在上一期刊出的对话中,大家就遗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形成了初步共识,即游客到访具有保护传承价值的地方进行的活动,遗产价值才是遗产旅游区别于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核心。本期拟就遗产旅游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北京联合大学 生态旅游 中国人民大学 遗产价值 南京大学 问题与方法 热门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旅游的概念与内涵——“重新认识遗产旅游”系列对话连载(一)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朝枝 张捷 +2 位作者 苏明明 孙业红 邹统钎 《旅游论坛》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1遗产旅游的概念张朝枝:近年来,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遗产旅游的话题比以前更加热门。但究竟什么是遗产旅游,在学术界的概念似乎并不清晰。一方面,有学者从供给的角度来界定,认为到遗产地进行的旅游... 1遗产旅游的概念张朝枝:近年来,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来,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大背景下,遗产旅游的话题比以前更加热门。但究竟什么是遗产旅游,在学术界的概念似乎并不清晰。一方面,有学者从供给的角度来界定,认为到遗产地进行的旅游活动就是遗产旅游;另一方面,有学者从需求的角度来界定,认为那些去追寻遗产的旅游活动就是遗产旅游。不知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我们能否通过这次讨论形成一个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旅游 遗产地 概念与内涵 文化和旅游融合 重新认识 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社区角色认同对旅游参与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武文杰 孙业红 +2 位作者 王英 焦雯珺 闵庆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3,共6页
探究居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角色认同是否影响其参与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角色认同理论,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利用时间日志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获取当地... 探究居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角色认同是否影响其参与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角色认同理论,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利用时间日志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获取当地居民时间利用数据,并从时间利用视角出发就居民角色认同对其旅游参与的影响进行质性探讨,以期深度挖掘居民的态度和心理感知。结果表明:居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者,其角色认同对旅游参与具有一定的影响。以居民角色认同程度和旅游参与程度作为分类变量加以交互组合,形成4种常见的旅游社区参与类型,即高角色认同-深度参与旅游型居民、高角色认同-浅度(未)参与旅游型居民、低角色认同-浅度(未)参与旅游型居民、低角色认同-深度参与旅游型居民。从而针对不同类型居民,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参与和遗产保护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利用 角色认同 扎根理论 旅游参与 影响路径 浙江省 青田县 龙现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与饮食旅游偏好关系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莹莹 王英 +2 位作者 孙业红 闵庆文 焦雯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14-1424,共11页
传统饮食是农业文化遗产地重要的旅游资源,饮食旅游偏好影响着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引导和培养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对遗产地传统饮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实... 传统饮食是农业文化遗产地重要的旅游资源,饮食旅游偏好影响着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引导和培养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对遗产地传统饮食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实证调查分析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和传统饮食偏好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 18.0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3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因子,分别为传统饮食认知因子、传统饮食环境责任态度因子、传统饮食环境责任行为因子;同时根据提取出的3项游客传统饮食偏好因子,将游客分为传统饮食口味追逐型、传统饮食参与体验型、传统饮食文化体验型,3种类型所占比重分别为38.05%、35.63%和26.31%。其中传统口味追逐型游客关注饮食的口味、种类、环境等食用体验,传统饮食参与体验型游客更多地关注饮食的制作过程以及部分饮食文化内涵,而传统饮食文化体验型游客更加关注当地文化、生态保护和对本地食材的应用以及传统饮食所传递的文化价值,且三者中传统饮食文化体验型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最强,传统口味追逐型游客最弱。最后将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因子和传统饮食偏好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因子与游客传统饮食旅游偏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应考虑不同类型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的饮食偏好,有选择有重点地适应游客的需求,避免为吸引大众游客而产生的饮食文化破坏与生态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 游客饮食偏好 农业文化遗产 可持续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参与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解说资源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英 孙业红 +1 位作者 苏莹莹 焦雯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6,共12页
旅游解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发现和挖掘解说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遗产地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最为了解。鉴于此,文章运用欣赏式探询研究方法,从... 旅游解说是实现旅游目的地与游客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发现和挖掘解说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解说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社区居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对遗产地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最为了解。鉴于此,文章运用欣赏式探询研究方法,从遗产地社区参与的角度探究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龙现村社区居民认知的旅游解说资源以及当地社区可参与旅游解说的途径。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解说资源和辅助旅游解说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解说资源体系,并以龙现村实地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可视化空间分析与展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地社区参与旅游解说的相关途径。分析发现,农业文化遗产社区认知中的解说资源更具象化,多与社区居民自身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龙现村解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村庄内聚集式分布和村庄周边块状分布为主,集聚程度从居民居住地向村外梯度递减。这为旅游解说资源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建立和完善农业文化遗产解说体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解说 解说资源 社区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女性居民旅游参与的情感响应--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武文杰 孙业红 王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139,共12页
近年来,旅游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渐受到遗产地的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及当地劳动力现状决定了女性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文化遗产地女性居民旅游参与问题影响遗产地... 近年来,旅游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渐受到遗产地的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及当地劳动力现状决定了女性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文化遗产地女性居民旅游参与问题影响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进程。因此,文章以前景理论和增权理论为基础,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依据女性居民旅游参与的类型、时间分别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了解遗产地女性居民的旅游参与现状。利用ROST EA 1.9.04对访谈文本进行辅助处理,并针对不同类型女性居民进行情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多重参与旅游的女性,单一参与旅游的女性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情绪;相比强参与旅游的女性,次强参与旅游的女性表现较为积极。究其原因,可以用前景理论中参照依赖、损失规避以及确定效应加以解释。同时,旅游的发展使得多数参与旅游的女性在经济、心理和政治等方面获得增权。但随着旅游参与程度的加深,承担多重劳动的压力,且在以家务分配权等家庭权力方面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成为多重参与或强参与旅游女性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关于如何协调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女性居民合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去,鼓励遗产地在制度增权和自主增权两方面赋权于民,仍然需要相关各方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女性 旅游参与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雨新 孙业红 +1 位作者 姚灿灿 王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4-902,共9页
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拥有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 中国是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拥有类型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层面构建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村——龙现村进行具体的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具体层面来看,龙现村的资源空间承载力为413~723人·d^(-1);设施承载力为300人·d^(-1),体现在可接待住宿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容纳游客数量较为有限;社会环境承载力为2947人·d^(-1);生态环境承载力为4800人·d^(-1);社会经济承载力方面因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未产生限制。总体来看,当前龙现村旅游承载力水平相对较高,旅游活动在可承载范围内。虽然设施承载力相对较弱,但该层面并未成为限制性因素,仍可支持当地旅游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承载力 可持续旅游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茶文化景观基因农户感知差异研究——以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佳欣 孙业红 常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60-1872,共13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化景观特征鲜明,识别其文化景观基因有着积极的意义。以景观基因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以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识别潮州单丛茶文化景观基因;以农户为调研对象...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文化景观特征鲜明,识别其文化景观基因有着积极的意义。以景观基因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以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识别潮州单丛茶文化景观基因;以农户为调研对象,探讨茶文化景观基因与农户感知的内在联系,挖掘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对茶文化景观基因演变的感知差异。结果表明:1)农户感知近十年茶园和村庄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茶种植工具和种植技术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高山茶种植区的农户对山地、茶园、村庄的环境变化感知更为强烈,低山茶种植区的农户对种植技术和知识的变化感知更为强烈;3)生计策略为单一种茶的农户对“山地、台地面积变化”等指标的感知更强烈;4)农户的茶叶总收入不同,对茶文化景观生态基因感知也存在差异。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户提出增强其生计韧性的途径,促进农户生态保护和遗产传承意识的提升,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 景观基因 生计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游客保护行为仿真研究——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灿灿 徐旻鹰 +2 位作者 孙业红 王英 宋雨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9-1568,共10页
坚持“以保护为中心,以发展为手段”的原则,实施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研学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场域理论,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游客行为仿真模型,实证研究研学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游客保护行为影响作用,探索农业文化... 坚持“以保护为中心,以发展为手段”的原则,实施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研学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场域理论,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游客行为仿真模型,实证研究研学旅游对农业文化遗产游客保护行为影响作用,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研学游客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研学游客保护行为由周边环境与农业文化遗产知识、地方依恋、信息干预、自我概念共同作用;(2)从研学游客保护行为影响因素来看,农业文化遗产知识对游客保护行为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尤其对于游客劝导型保护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解说活动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游客保护行为的实施有重要作用;研学强度、环境质量对衍生型研学游客和研学游客保护行为的影响不同;(3)对衍生型研学游客来说,环境质量感知对文化遵守型保护行为更为明显。对研学游客来说,环境质量感知对劝导型、消费传播型保护行为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保护行为 研学旅游 仿真 农业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感知的农业文化遗产游客教育体系初探——以陕西佳县古枣园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英 孙业红 苏莹莹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11期66-70,共5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活态遗产,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与科普功能。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动态保护途径,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途径。建立农业文化遗产游客教育体系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游客...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活态遗产,要充分发挥其教育与科普功能。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动态保护途径,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途径。建立农业文化遗产游客教育体系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游客感知为视角,对陕西佳县千年古枣园展开实地调研,探讨游客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教育感知情况。结果表明:游客对古枣园农业文化遗产的感知较弱;游客对古枣园的推广与保护持肯定态度,且支持古枣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游客感知程度较强且差异不显著的要素为饮食文化、文化活动、民俗文化、自然环境、农耕文化和地理地貌等。据此结合有关文献构建了古枣园游客教育体系,应在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与游客需求有机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游客教育 游客感知 教育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退出机制问题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谕 孙业红 闵庆文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3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文献总结和实地调研发现,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地因保护不到位导致农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受到威胁。随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数量不断增多,讨论建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文献总结和实地调研发现,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地因保护不到位导致农业遗产的核心价值受到威胁。随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数量不断增多,讨论建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退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在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监督审查机制、预警机制、退出仲裁机制3个方面讨论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退出机制,以期警示或激励遗产地相关政府部门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进一步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退出机制 保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