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产品数控加工防差错及应用
1
作者 焉嵩 滕天馨 +3 位作者 孙长征 张东东 张海洋 陈文婷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航天产品数控加工仍需大量的人员参与,人员在流程中又是最不可靠、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一个很小的失误会引起很大的质量缺陷,造成产品超差甚至报废。针对航天产品典型质量问题,开展了数控加工全流程的工艺风险分析并识别人为因素风... 航天产品数控加工仍需大量的人员参与,人员在流程中又是最不可靠、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一个很小的失误会引起很大的质量缺陷,造成产品超差甚至报废。针对航天产品典型质量问题,开展了数控加工全流程的工艺风险分析并识别人为因素风险。针对已识别的人为因素风险,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采用防差错方法的航天产品,数控加工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差错 航天产品 数控加工 人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宽谱、大偏转角近红外光束偏转器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宏 李洪涛 +6 位作者 韩彦军 孙长征 郝智彪 熊兵 汪莱 王健 余佳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73-1880,共8页
设计了一种适合集成的基于介质超表面的透射式光束偏转器,可在1550 nm附近的红外波段实现大角度偏转,同时具有宽光谱、高效率的优势。根据广义斯涅尔定律设计并优化了光束偏转器的结构,由横截面为梯形的非晶硅纳米柱周期性排列在石英玻... 设计了一种适合集成的基于介质超表面的透射式光束偏转器,可在1550 nm附近的红外波段实现大角度偏转,同时具有宽光谱、高效率的优势。根据广义斯涅尔定律设计并优化了光束偏转器的结构,由横截面为梯形的非晶硅纳米柱周期性排列在石英玻璃衬底上构成,相比于传统超表面采用多个纳米柱实现离散的相位梯度,梯形纳米柱形成的连续相位梯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偏转特性。利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光束偏转器的效率、偏转角、宽光谱和入射角度依赖性等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电子束光刻等工艺制备加工出上述器件并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偏转器在1350~1650 nm波段均具备良好的偏转特性,平均透射率高于87%,平均偏转率为81%;器件在1550 nm处实现了42.8°的大偏转角,透射率为84%,偏转率为80%,且允许入射角度在-10°~5°变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1550 nm波长,光束偏转角度在41°附近,器件透射率约为76%,约35%的入射光偏转到目标角度。上述方案为近红外超表面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了效率、偏转角和适用波长的优化,透射式光路更加适合集成,应用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宽光谱、大偏转角 光束偏转器 介质超表面 梯形纳米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钻机管柱自动化升级改造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孙长征 李进付 +1 位作者 李海营 李联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48-52,共5页
钻机管柱自动化技术是钻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在役钻机管柱自动化升级改造要遵循的原则、要求和整体技术方案,管柱自动化系统由管柱自动输送系统、立柱自动排放系统、井口自动化设备、集成动力系统和司钻集成控制系统等组成。该技... 钻机管柱自动化技术是钻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在役钻机管柱自动化升级改造要遵循的原则、要求和整体技术方案,管柱自动化系统由管柱自动输送系统、立柱自动排放系统、井口自动化设备、集成动力系统和司钻集成控制系统等组成。该技术方案在ZJ50D在役钻机上实施,配套了动力猫道、钻台机械手、缓冲机械手、铁钻工、二层台自动排管装置、动力鼠洞、动力卡瓦、自动吊卡、多功能综合液压站、集成控制系统等设备,并成功应用。现场应用表明,进行管柱自动化升级改造后,实现了钻井作业过程管柱操作的自动化,包括钻具上钻台及建立柱自动化、起下钻过程的管柱操作自动化、套管输送自动化、甩钻具作业自动化等;同时,大大提高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劳动强度降低90%以上,减少2个操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钻机 管柱自动化 升级改造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框类零件开口槽数控加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宏亮 张亮 +2 位作者 孙长征 郭世雄 杨春月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9年第4期144-146,共3页
针对端框等薄壁零件中弯曲、扭曲、弯扭结合等加工变形造成开口槽特征位置和尺寸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首先分析端框零件中开口槽结构特征,然后分析数控加工中存在问题,通过改进装夹方案、采用对称铣削、优化走刀路径、采取数控补... 针对端框等薄壁零件中弯曲、扭曲、弯扭结合等加工变形造成开口槽特征位置和尺寸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首先分析端框零件中开口槽结构特征,然后分析数控加工中存在问题,通过改进装夹方案、采用对称铣削、优化走刀路径、采取数控补偿等措施控制开口槽变形情况。实践证明:通过实施端框开口槽具体加工方案,不但可以减小端框零件的变形量,还可以保证开口槽特征位置和尺寸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框 开口槽 变形控制 位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Local Heavy Rainstorms in Northwestern Shandong
5
作者 ZHU Yi-qing CAO Xing-feng +2 位作者 LIU Ying-jie sun chang-zheng HU Shun-q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9期24-27,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wo local heavy rainstroms in nor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Metho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sounding data and NCEP reana...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atively analyze two local heavy rainstroms in northwester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Metho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sounding data and NCEP reanalysis data, two local heavy rainstorms at night on July 18 and August 9 in 2010 in northwestern Shandong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irculation situation, influence system and physical field,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ocal heavy rain in Shandong were discussed further. [Result] The two rainstorms occurred in the forepart of southwest air in front of 500 hPa trough, and there was stronger atmospheric baroclinicity in the front zone near 850 hPa. The two rainstorms were affected by southwest warm and humid airflow at low level and shear line at 850 hPa; rainstorm often appeared in intensive area behind θse high-energy tongue, and rainstorm area corresponded with the area with high vertical speed well. From the differences, during the first rainstorm, there was obvious southwest low level jet and shear line at 700 hPa, and the area with high precipitation wa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warm shear line at 700 hPa; during the latter rainstorm, there was no obvious southwest low level jet and shear line, and the area with high precipitation was located in the region between two high pressures. [Conclusion] The study could provide valuable thinking for the forecast of this kind of rainstorm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heavy rainstorms Weather process Comparative analysis Northwestern Shandong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导体MZ调制器与DFB激光器混合集成的小型化光发射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卢致远 熊兵 +7 位作者 罗毅 孙长征 余佳东 郝智彪 王健 汪莱 韩彦军 李洪涛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针对半导体DFB激光器、铌酸锂MZ调制器采用分立封装形式且整体尺寸较大的问题,采用半导体MZ调制器和DFB激光器两类芯片并进行混合集成封装有望显著减小模块的整体尺寸。论文根据芯片和模块尺寸要求提出了一个整体布局结构,并选用双透镜... 针对半导体DFB激光器、铌酸锂MZ调制器采用分立封装形式且整体尺寸较大的问题,采用半导体MZ调制器和DFB激光器两类芯片并进行混合集成封装有望显著减小模块的整体尺寸。论文根据芯片和模块尺寸要求提出了一个整体布局结构,并选用双透镜加隔离器以及锥形透镜光纤光耦合方案和微带线转GCPW微波耦合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对模块中激光器与调制器混合集成设计的关键参数及容差进行了研究。本混合集成发射模块在尺寸结构小型化的同时,也可确保自身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B激光器 半导体MZ调制器 小型化 混合集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