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过程中癌胚抗原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宋永波 杜小明 +1 位作者 张艳苓 赵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07,共6页
目的:探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免疫过程中癌胚抗原(CEA)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于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治疗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88例)... 目的:探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免疫过程中癌胚抗原(CEA)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于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治疗的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6例)和生存组(52例)。每6个月随访1次,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分析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肿瘤标志物阴性及阳性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疾病控制者72例(81.82%)、进展者16例(18.1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CEA、CA199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预测患者死亡时,CEA水平的敏感度最高(48.57%),而CA125的特异度最高(95.62%),但敏感度最低(25.7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各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显著短于阴性患者(P<0.05)。临床分期、血清CEA和CA199水平均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EA(r=-0.512,P=0.005)、CA199(r=-0.467,P=0.011)升高倍数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均呈负相关。结论:经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后,HER2阴性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患者血清高CEA、CA199、CA125水平均可预测不良预后,临床分期、血清CEA和CA199水平均为预测预后的独立因素。CEA、CA199升高倍数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阴性 胃癌 信迪利单抗 癌胚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自主充电算法设计
2
作者 谭杨 宋永博 +1 位作者 秦晓东 张海涛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2期17-20,24,共5页
机器人自动充电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相机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基于上述传感器的自主充电技术在定位精度、环境光线以及消耗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产品级机器人的充电需求,特别是无人值守方面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因素。提出了... 机器人自动充电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传感器、相机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基于上述传感器的自主充电技术在定位精度、环境光线以及消耗时间等方面都不能满足产品级机器人的充电需求,特别是无人值守方面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自动充电算法和自动充电桩,设计了一套自动充电流程,较好地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充能能力,并实现了模块化制造。首先,使用机器人携带的导航系统TEB(Timed-Elastic-Band)导航到充电点附近;然后,切换导航方式,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计算出V形模块顶点在机器人坐标系下的坐标,并使用附近阈值范围内的激光点与理论模型做梯度下降法求出均方误差,获得精确的V形顶点位置;最后,让机器人保持直线速度阶梯式变化,由PID控制其移动到充电桩的充电停靠位置。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主充电算法和模块不仅能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充电功能,而且停靠精度高、稳定可靠、成功率高、停靠所需时间短,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充电 主成分分析 PID控制 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可行性
3
作者 宋永波 赵璐 +1 位作者 张艳苓 任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将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GP化疗组(n=40),重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将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GP化疗组(n=4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联合用药组(n=40),2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1年存活率。结果联合用药组客观缓解率为85.00%,高于GP化疗组的52.50%(χ^(2)=9.833,P=0.002)。用药2个周期后,2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用药前,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用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关系评分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GP化疗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GP化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2.50%、1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P=0.390)。联合用药组1年存活率为65.00%,高于GP化疗组的42.50%(χ^(2)=4.073,P=0.044)。结论晚期NSCLC治疗中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的可行性较高,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1年存活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GP化疗方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与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5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宋永波 赵璐 +2 位作者 胡梦雪 朱根宝 李亚芬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029-10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5(SENP5)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GEPIA数据库,对VEGFA、SENP5基因的相关性及与前列腺癌病人的生存期进行分析;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从...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与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5(SENP5)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GEPIA数据库,对VEGFA、SENP5基因的相关性及与前列腺癌病人的生存期进行分析;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从转录、蛋白质翻译水平检测肿瘤细胞中VEGFA、SENP5的表达情况;收集前列腺癌病人组织标本和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VEGFA、SENP5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肿瘤病人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使用STRING网站进行VEGFA、SENP5蛋白质互作网络图构建。结果:VEGFA与前列腺癌病人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SENP5与病人总生存时间、无病进展生存时间均相关(P<0.05);与正常细胞相比,VEGFA与SENP5在前列腺癌细胞中mRNA、蛋白质均高表达(P<0.05);VEGFA与SENP5蛋白在肿瘤病理组织中可见淡黄色或棕黄色染色,VEGFA主要于细胞质中表达,SENP5主要于细胞核中表达;VEGFA强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相关(P<0.05),SENP5强阳性表达与Gleason评分、有无远处转移相关(P<0.05);VEGFA与SENP5间显著相关(P<0.01);SENP5可能通过SUMO1-HSP90AA1轴与VEGFA相互作用。结论:VEGFA、SENP5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两者显著相关,且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有关,可能是前列腺癌病人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特异性蛋白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表达与肾病预后不良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敏 宋勇波 +5 位作者 魏卓 刘小兵 程魁 范哲奇 双松涛 祝存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组织P21...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肾脏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的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跟踪随访24个月,统计预后情况,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的表达,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27、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8.69±6.83)%、(55.94±8.08)%、(33.47±5.72)%;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7.24%,预后不良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27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升高、24 h蛋白尿增多、系膜细胞增生、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新月体与P21、PCNA阳性表达率升高、P27阳性细胞表达率降低均是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gA肾病肾小球系膜组织存在P21、P27、PCNA阳性表达,IgA肾病预后不良患者肾小球系膜组织P21、PCNA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预后良好者,P27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者,且均为IgA肾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P21 P27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肾小球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20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永波 赵璐 +2 位作者 杜小明 张长永 曹玉文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670-1673,共4页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及宿州市立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44例乳腺癌病人中20例口服阿帕替尼,24例行姑息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疗效及对...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及宿州市立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44例乳腺癌病人中20例口服阿帕替尼,24例行姑息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疗效及对口服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阿帕替尼组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期(14个月)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1个月)均长于姑息治疗组(6个月,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法,P<0.05);阿帕替尼组病人的疾病控制率(85%)远高于姑息治疗组(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4,P=0.003);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不良反应多为1~2级,治疗过程中无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止阿帕替尼靶向治疗。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一线、二线及三线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分子靶向治疗 阿帕替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林林 蒋涛 +4 位作者 隋亚鑫 史文杰 宋永波 田亚平 张朋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898-904,共7页
真核细胞的DNA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它作为一个分子开关来控制细胞的转录机制,参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断发展的甲基化检测技术为DNA甲基化变化对癌症进展的影响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近年来发展的几... 真核细胞的DNA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甲基化模式,它作为一个分子开关来控制细胞的转录机制,参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断发展的甲基化检测技术为DNA甲基化变化对癌症进展的影响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在本文中,主要讨论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常见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对MSP、MethyLight、digital MSP、核酸质谱、甲基化芯片、测序(一代测序、二代测序和三代测序)方法进行解读与比较,并展望未来检测技术的挑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PCR 数字PCR 核酸质谱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腭神经节阻滞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天亮 宋永波 +3 位作者 王志刚 李西荣 刘伟亮 孙绪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3-936,共4页
目的观察蝶腭神经节阻滞(SPGB)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拟在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5~75岁,BMI 18~29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目的观察蝶腭神经节阻滞(SPGB)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拟在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5~75岁,BMI 18~29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SPGB组(S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5例。两组全麻方法一致,术毕S组接受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SPGB,C组不做任何处理。记录入室后即刻(T_(0))、麻醉诱导后15 min(T_(1))、夹闭后即刻(T_(2))、再通后即刻(T_(3))、术毕即刻(T_(4))、拔管前即刻(T_(5))、出室前即刻(T_(6))的MAP、HR、术侧及非术侧rSO_(2)。记录术后6、12、24、48 h头痛(VAS疼痛评分>3分)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记录烦躁、失眠、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等术后高灌注相关症状,脑出血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_(0)—T_(6)时两组HR、MAP和非术侧rS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0)—T_(4)、T_(6)时两组术侧rS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S组T_(5)时术侧rSO_(2)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24、48 h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失眠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烦躁、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等术后高灌注相关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1例(4%)阻滞时出现血管损伤,C组术后2例(8%)发生术后脑出血。结论蝶腭神经节阻滞可以降低头痛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睡眠,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加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腭神经节阻滞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高灌注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剂在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2
9
作者 邱成硕 宋永波 徐大可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前,我国工业上使用的杀菌剂大部分都是停留在20世纪之前的品种。但是由于现在全球环境恶化,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导致各国政府对工业水处理流程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在原有的杀菌剂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是未来杀菌剂不可逆的趋势... 目前,我国工业上使用的杀菌剂大部分都是停留在20世纪之前的品种。但是由于现在全球环境恶化,人们对环保的意识越来越强,导致各国政府对工业水处理流程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在原有的杀菌剂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是未来杀菌剂不可逆的趋势。从目前的形势看,未来全球杀菌剂的市场将会异常庞大。将来的市场会更需要绿色、低毒性、效果显著、易生产的产品。工业上微生物腐蚀一直是企业最难以攻克的问题之一,这也是杀菌剂在未来最重要、发挥空间最大的一个领域。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杀菌剂研究进展,同时列举了几种典型的新型杀菌剂,并与传统杀菌剂的改良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工业 水处理 腐蚀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在场的初中地理复习课单元教学设计——以“地形”学习单元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伊 王学涛 +2 位作者 宋勇波 罗春宇 周玉琴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6期23-27,共5页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学为中心”的单元式学习形式。本文打破碎片化教学束缚,完成对教材固有“内容单元”的解构,重构出初中地理复习课系统化的“学习单元”教学模型,并以“地形”学习单元为例,设置“取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以学为中心”的单元式学习形式。本文打破碎片化教学束缚,完成对教材固有“内容单元”的解构,重构出初中地理复习课系统化的“学习单元”教学模型,并以“地形”学习单元为例,设置“取复习内容,开展基点分析”“梳理复习知识,重构学习单元”“创设驱动问题,创建学习活动”“聚焦生命在场,贯彻多元评价”“践行减负提质,巧设单元作业”五环节开展复习课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生命在场”而非“身体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在场 初中地理复习课 单元教学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志梅 宋永波 +2 位作者 刘采采 潘龙 刘振国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hip injection,HI)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应用罗哌卡因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髋关节囊内骨折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注射(hip injection,HI)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应用罗哌卡因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髋关节囊内骨折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Ⅲ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HI组)和对照组(FICB组),每组30例。HI组:超声探头平行股骨颈,识别髂股韧带,将罗哌卡因注射到关节腔和转子囊之间。FICB组:超声引导下识别"山坡征",识别腹横肌、髂肌、髂筋膜,将罗哌卡因注射到髂筋膜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区域麻醉前(T_(0))、区域麻醉后20 min(T_(1))、区域麻醉后12 h(T_(2))、区域麻醉后24 h(T_(3))、区域麻醉后48 h(T_(4))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记录T_(1)~T_(4)时被动屈髋角度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组T_(1)~T_(4)时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低于T_(0)时(P均<0.05),FICB组T_(1)~T_(4)时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低于T_(0)时(P均<0.05)。与FICB组比较,HI组T_(1)~T_(4)时运动VAS疼痛评分降低(P均<0.05),HI组T_(1)~T_(4)时被动屈髋角度增加(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对于髋关节囊内骨折患者术前镇痛效果优于FICB,其对于运动疼痛的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术前镇痛 髋关节注射 髂筋膜间隙阻滞
原文传递
以成果为导向的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12
作者 赵帆 宋永波 +3 位作者 王淼 赵勇山 汪琳 张景海 《生物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高校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核心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从理论学习、技术实践应用、跨学科应用等3个层次,分别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为核心目标,提出递进式的改革策略以及与之呼应的实施方法及评价方式,以期能... 针对高校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核心问题,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从理论学习、技术实践应用、跨学科应用等3个层次,分别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为核心目标,提出递进式的改革策略以及与之呼应的实施方法及评价方式,以期能够有效实现培养学生理论性运用、灵活掌握及系统化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能力。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旨在强化不同专业背景、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有助于缩短高校人才培养与生物医药行业相关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成果导向教育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氮水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短期遗留效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代泽成 刘月秀 +6 位作者 党宁 王志瑞 蔡江平 张玉革 宋永波 李慧 姜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34-1844,共11页
据预测,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出现氮沉降加剧和夏季降水增加的趋势,但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增加都是不可持续的,增加强度可能减弱,也可能出现降低趋势。目前,历史氮、水输入停止后对生态系统的遗留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中国北方温带草... 据预测,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出现氮沉降加剧和夏季降水增加的趋势,但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增加都是不可持续的,增加强度可能减弱,也可能出现降低趋势。目前,历史氮、水输入停止后对生态系统的遗留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中国北方温带草原长达13年的氮、水添加实验平台,于处理第14年开始定向停止氮、水添加处理,探讨了历史氮、水添加在短期(2年)内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遗留效应。结果表明:停止添加两年后,历史氮添加对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和速效磷等土壤养分指标的正向遗留效应消失;但对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指标仍存在遗留效应,历史15 g N·m^(-2)·a^(-1)添加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分别降低73.3%、81.9%和70.3%,表明氮输入停止后微生物学指标的恢复比土壤养分指标慢,具有迟滞效应。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氮对微生物学特性的负向遗留效应与对土壤pH的负向遗留效应有关。历史水添加在处理停止两年后,对土壤pH、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氮等以及土壤呼吸、酶活性等仍表现出显著的遗留效应,并与氮沉降的遗留效应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对预测局域环境改善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变化趋势及揭示退化草地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增加 遗留效应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永波 张志梅 纪凡层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采用序贯实验法,选取脑出血术后且有呃逆发作的患者。罗哌卡因起始浓度为0.25%,各相邻浓度间的比率为1.3,容量为4 ml。所有患者超声定位左侧前斜角肌表面膈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采用序贯实验法,选取脑出血术后且有呃逆发作的患者。罗哌卡因起始浓度为0.25%,各相邻浓度间的比率为1.3,容量为4 ml。所有患者超声定位左侧前斜角肌表面膈神经。注药后20 min内呃逆终止判定有效。若此例阻滞有效,则下一例罗哌卡因降低1个浓度;若阻滞无效则改用1.5%利多卡因4 ml行同侧膈神经阻滞,呃逆终止则下一例升高1个浓度;呃逆没有终止则常规药物治疗,8 h后行右侧膈神经阻滞,并此例患者不纳入统计范围,下一例患者继续使用当前浓度,以此类推。将首次罗哌卡因阻滞有效者纳入有效组(A组),利多卡因补充治疗者纳入无效组(B组)。记录各患者用药浓度及阻滞效果,ED50及95%CI的计算依照Dixon和Brownlee的方法。结果超声引导下应用罗哌卡因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安全、有效、用药量少,超声引导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95%CI为0.267%~0.335%。结论超声引导膈神经阻滞治疗中枢性呃逆的罗哌卡因最低有效浓度为0.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 神经阻滞麻醉 呃逆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原文传递
睡眠剥夺激活神经细胞糖酵解同工酶PFKFB3加重脓毒症大鼠认知功能损害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玉 姚鹏 +2 位作者 宋勇波 王星 王雪菲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目的:评价睡眠剥夺对脓毒症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神经细胞糖酵解同工酶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的关系。方法:将5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 n=14):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LPS组)、脓毒症+睡眠剥夺组(L... 目的:评价睡眠剥夺对脓毒症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与神经细胞糖酵解同工酶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的关系。方法:将56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 n=14):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LPS组)、脓毒症+睡眠剥夺组(LPS+SD组)、脓毒症+睡眠剥夺+糖酵解抑制剂3-PO处理组(LPS+SD+3-PO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LPS+SD组于注射LPS后24 h使用睡眠剥夺仪进行睡眠剥夺处理;LPS+SD+3-PO组注射LPS后24 h注射3-PO 50 mg/kg,随后进行睡眠剥夺处理。注射LPS后72 h进行新物体识别实验,随后收集血液、脑组织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乳酸(Lac)、活性氧(ROS)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酮酸含量,并计算乳酸/丙酮酸比值;比色法检测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PFKFB3、闭锁小带蛋白1(ZO-1)、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相对表达水平。 结果:与Con组相比,LPS组新物体识别指数降低,血清NSE、TNF-α、乳酸/丙酮酸比值及脑组织Lac、ROS、干湿重比明显升高,脑组织Na +-K +-ATP酶活性降低,脑组织PFKFB3、caspase-3表达上调、ZO-1表达下调,海马区神经细胞轻度变性。与LPS组相比,LPS+SD组新物体识别指数进一步降低〔(39.4±5.3)%比(54.5±7.6)%〕,血清NSE、TNF-α、乳酸/丙酮酸比值及脑组织Lac、ROS、干湿重比进一步升高〔NSE(μg/L):3.21±0.42比2.55±0.36,TNF-α(ng/L):139.4±19.7比92.2±13.5,乳酸丙酮酸比值:29.7±5.5比19.2±4.2,Lac(μmol/g):19.51±2.33比11.34±1.52,ROS(kU/g):117.4±18.7比78.2±11.8,干湿重比:(81.3±9.2)%比(64.3±6.6)%〕,脑组织Na^(+)-K^(+)-ATP酶活性进一步降低(mmol·L^(-1)·h^(-1):1.88±0.34比2.91±0.39),脑组织PFKFB3、caspase-3表达进一步上调、ZO-1表达进一步下调(PFKFB3/β-actin:0.80±0.11比0.45±0.07,caspase-3/β-actin:0.71±0.09比0.37±0.05,ZO-1/β-actin:0.31±0.05比0.61±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海马区神经细胞变性明显增多。与LPS+SD相比,LPS+SD+3-PO组新物体识别指数升高〔(50.8±5.9)%比(39.4±5.3)%〕,血清NSE、TNF-α、乳酸/丙酮酸比值及脑组织Lac、ROS、干湿重比明显降低〔NSE(μg/L):2.60±0.33比3.21±0.42,TNF-α(ng/L):103.7±18.3比139.4±19.7,乳酸丙酮酸比值:17.4±5.1比29.7±5.5,Lac(μmol/g):13.68±2.02比19.51±2.33,ROS(kU/g):86.9±14.5比117.4±18.7,干湿重比:(67.7±6.9)%比(81.3±9.2)%〕,脑组织Na^(+)-K^(+)-ATP酶活性升高(mmol·L^(-1)·h^(-1):2.82±0.44比1.88±0.34),脑组织PFKFB3、caspase-3表达下调、ZO-1表达上调(PFKFB3/β-actin:0.50±0.06比0.80±0.11,caspase-3/β-actin:0.43±0.06比0.71±0.09,ZO-1/β-actin:0.52±0.06比0.3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海马区神经细胞变性明显减轻。 结论:睡眠剥夺可加重脓毒症大鼠神经炎症、细胞变性和凋亡,导致血脑屏障破坏和认知损害;3-PO处理可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变性,抑制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糖酵解同工酶PFKFB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糖酵解 脓毒症 认知损害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放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16
作者 邓康俐 崔殿生 +5 位作者 魏卓 宋勇波 贾全安 刘三河 黄雷 魏少忠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8,共13页
目的:比较阴茎癌根治术后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ILND)与开放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open ingu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O-ILND)治疗阴茎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 目的:比较阴茎癌根治术后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ILND)与开放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open ingu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O-ILND)治疗阴茎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阴茎癌(TNM分期:T_(1-3),N_(0-3),M_(0))并接受L-ILND(41例)或O-ILND(22例)治疗的63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次要研究终点为5年总生存率及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对L-ILND组和O-ILND组患者间的不同临床特征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伤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预后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分析法进行总生存期预测因子的分析。结果:63例阴茎癌患者中,共有41例患者接受了L-ILND治疗,其余22例患者接受了O-ILND治疗。2组患者基线临床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LND与O-ILND 2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78个月vs 72个月,P=0.844)、5年总生存率(74.5%vs 78.3%,P=0.144)和5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77.2%vs 71.4%,P=0.22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ILND组中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的患者人数占比显著高于L-ILND组(74%vs 15%,P=0.01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分级[风险比(hazard ratio,HR)=2.774,P=0.021]和淋巴结病理分期(HR=1.482,P=0.024)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结论:L-ILND与O-ILND的临床疗效相当,而L-ILND的安全性更高,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L-ILND是阴茎癌根治术后ILND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手术 总生存期 预后
原文传递
Kinetically controlled, high-yield, direct synthesis of [Au_(25)(SePh)_(18)]^-TOA^+
17
作者 song yongbo CAO TianTian +3 位作者 DENG HuiJuan ZHU XiuYi LI Peng ZHU ManZhou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1218-1224,共7页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facile, direct, synthetic approach of preparing monodisperse [Au2s(SePh)ls]- nanoclusters in high yield. In this synthetic approach, two-phase Brust-Schiffrin method is used. Both PhSeH...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facile, direct, synthetic approach of preparing monodisperse [Au2s(SePh)ls]- nanoclusters in high yield. In this synthetic approach, two-phase Brust-Schiffrin method is used. Both PhSeH and NaBH4 should be added drop-wise to the solution of Au (III) at the same time. The formula and molecular purity of [Au25(SePh)ls] TOA+ clust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NMR and TGA analysis. Furthermore, some critical parameters to obtain pure [Au25(SePh)18]-TOA+ a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he NaBH4-to-Au ratio, the selenolate-to-Au ratio and the temperature. The facile, direct, high yield synthetic metho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Au clusters protected by sele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nophenol Au cluster Au2s(SePh)18 kinetically controlled atomic preci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